哪个国家种植花生?
中国
花生又名落花生,原产于南美洲一带,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亚洲最为普遍,次为非洲,据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栽培史约早于欧洲100多年。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乳汁缺少等症。花生的栽培管理技术性也相对较强。花生其名——见花生佛
花生又名金果,长寿果、长果、番豆、金果花生、无花果、地果、地豆、唐人豆、花生豆、落花生。
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以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作各种营养食品。
一般认为,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在秘鲁沿海地带史前废墟中发现大量古代花生,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前500年,且美洲最早古籍之一《巴西志》即已明确记录,古印第安人称之为“安胡克”。在哥伦布远航时期,航海家将花生荚果带至西班牙,在1535年出版的《西印度通史》中记载花生的西班牙语为“玛尼”,之后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也有部分表明,中国也有可能是花生原产地之一。
关于美洲文明被西方普遍认定为文明发祥地的观点从英文的网络资料和海外著作上普遍可以得到证实,我举四个例子。红线和一些文字是我自己加的,是为了方便大家认知。
1,英文wiki百科词条“Cradle of civilization”的描述
2,埃尔曼•塞维斯著《国家与文明的起源 : 文化演进的过程》中译本插图,上海古籍出版社,英文版出版于1975年
3,Evans,
Susan Toby著《Ancient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 Archaeology and
Culture History》第二版插图,Thames and Hudson Ltd出版,该版本修订于2013年
4,美国大学理事会公示的2008年版美国大学世界历史课程教学指导
最后绕回来,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没有美洲?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提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年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美洲文明研究还未发展成型,且西方对美洲文明有歧视,因此当时美洲文明是不被认可的,这样的大环境下“四大文明古国”自然不会包括美洲文明。至于为什么后来没加进去,原因就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其实是国内学者的习惯。美洲文明研究大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世界史学术界与海外的交流几乎没有,80年代后陆续有一些学者开始引进部分作品,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国内也始终没有组建相关的学科研究。
总的来说就是学者们普遍缺乏了解且相关研究在国内没有话语权,当然最重要的是“四大文明古国”和“大河文明”理论以及柴尔德的“城市革命”理论是相符的,这些观点在国内传承近百年,可以说已根深蒂固。而美洲的文明既没有发迹于大河,早期发展过程从考古上来看也不太符合柴尔德的理论,因此在讨论的时候其实大家不愿以设计美洲文明,因为一旦涉及到美洲文明就会出现很多通行的理论解释不通的问题,就会很麻烦,这可能需要推翻原有通行理论而去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想这么做,因此大部分人索性就不去关注,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特有的习惯。当然如此做其实是掩耳盗铃,但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如此也是没办法的,毕竟国内相关学术交流自建国后至80年代一度中断,双方各自发展后再度交流必然有隔阂,这也是没办法的。况且我们中国自古就有推崇经典的观念和习惯,因此大家也更喜欢遵循传统的观点而不是新的观点。
不过其实要说的是,1950年美国学者亨利·富兰克弗特就在其作品《近东文明的起源》中表示世界文明起源有三,分别是古代近东、中国和中南美。而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亦有复述此观点,苏秉琦先生是建国后第一代学者,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的老一代学者的代表,其能认可此观点说明美洲文明与旧大陆文明并列并不是什么新颖或前卫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比如高中和新的大学教材出现更多美洲的内容),但由于我们始终没有研究古美洲文明的专门人才和学科,因此这种关注并不明显,也距离大众很遥远。
殷人东渡不被国际认可。一种历史假说,认为殷人曾东渡至美洲,成为当地文明的祖先。该假说多有争议。
学界有关“殷人东渡美洲”的假说和推断大多都将发现于墨西哥东海岸的美洲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出现和商代末年武王伐纣后,原属商朝的殷人渡海远逃联系起来。
早在1590年,法国学者阿科斯塔就提出最早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亚洲人。1752年,法国学者歧尼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中国古籍中的“扶桑”就是美洲的墨西哥的说法。随后引发了西方学术界关于谁先发现新大陆的广泛讨论。
理论提出
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设想的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他指出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可能发生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
美国学者迈克尔·芤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拉文塔出土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风暴发生时间,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迈克尔·芤在一篇1967年发表的论文《圣洛伦佐与奥尔梅克
在中国,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后来郭沫若也相信殷人东渡美洲。美国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教授许辉的《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学者王大有等的《图说美洲图腾》进一步阐明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根据。
1、殷商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墨西哥也出土青铜人头像,相貌和华夏人相似。
2、奥尔梅克的玉圭刻着和甲骨文类似的图形,王大有、许辉还根据甲骨文将一些奥尔梅克图形解读。
3、奥尔梅克人跟华夏人一样喜爱玉器。
4、奥尔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
印加文明
Inca Civilization
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意为太阳之子15世纪起势力强盛,极盛时期的疆界以今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北抵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南达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16世纪初由於内乱日趋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历史概况
印加人原为印第安人中克丘亚人的一支,居住在秘鲁南部高原,以狩猎为生据传其最早的统治者曼科 卡派克於西元1000年左右(一说为1200年)率领部落从的的喀喀湖地区向北迁移,最后定居於库斯科地区,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张,占领整个库斯科河谷传说印加在亡国前共历12个统治者,15世纪初第八代王维拉科查( ~1437在位)时,印加人的势力在安第斯山地区逐渐强大第九代王帕查库蒂(1438~1471在位)征服秘鲁高原的大部 其子托帕 印加 尤潘基(1471~1493在位)征服奇穆文化地区(今厄瓜多尔),后又扩张到秘鲁南部沿海地区十一代王瓦伊纳 卡派克(1493~1525在位)时 ,印加人征服整个安第斯地区,建立起强盛的国家,在他的统治下,帝国达到顶峰1531年,瓦伊纳 卡派克死后,长子瓦斯卡尔与异母弟阿塔瓦尔帕为争夺王位而发生内战,双方伤亡极大, 加之瘟疫流行,国家元气大伤1532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F皮萨罗侵入印加帝国,诱捕并处死国王阿塔瓦尔帕,立曼科 卡派克二世为印加王次年11月 ,占领首都库斯科1536年,曼科 卡派克二世发动反对西班牙人的起义,1537年被镇压但其他起义者的反侵略斗争一直延续到1572年,至此印加帝国遂亡
经济生活
印加人的文化在其他安第斯地区古代印第安人文化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在帝国成立前,已存在特殊风格的陶器,并使用青铜制品印加人重视农业,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马铃薯水利灌溉工程发达,最长的水渠长达113千米印加人还长於金属冶炼和加工,已能开采金,银,铜,锡等金属,生产工具和武器以青铜制造金,银,铜等制作的首饰和日用器皿也很精巧主要手工业部门除金属加工外,还有制陶,纺织等行业陶器造型优美,纹饰绚丽纺织品主要为棉毛织物,其中有时夹有金线或鲜艳的羽毛,图案丰富多采首都库斯科城的宫殿,庙宇和城墙均以巨石建造,衔接处不用灰泥,但仍极密合,刀片亦难插入,显示了高超的建筑技巧
社会与国家组织
印加人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农村氏族公社耕地归公社所有,分3部分,分别属太阳神,国王和公社成员,产品用於供应祭祀和祭司生活需要,政府和军队开支以及维持公社成员生活,所有土地均由公社成员耕种帝国内实行劳役制,25~50岁的男子均需服劳役公共工程的兴建通过轮流抽调壮劳力的米塔制劳役形式来完成
印加国实行中央集权制都城库斯科号称世界中心国王称为萨帕印加(独裁执政者),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被尊为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全国以库斯科为中心,分为4个大行政区,由印加贵族任总督,
科学文化与宗教 印加人已有一定的天文知识和历法历法有太阳历和太阴历两种医学也有一定水准,使用许多草药治病,已能制作木乃伊,对麻醉药物颇有研究,并掌握开颅术等外科技术
印加人主要崇拜太阳,自称为太阳的后代月亮,土地及其他星宿也被崇拜,但地位较低仍保持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残余,各氏族公社以动物命名,视祖先为公社保护神印加人已确立国家信仰及祭司教阶制度,祭司阶层享有特殊地位全国的宗教中心是库斯科城中的太阳神庙(金宫)每逢农事周期的各个节日,都要举行祭典,祭典上的牺牲主要是动物,但当印加王出征或发生巨大自然灾害时,则以活人为牺牲
库斯科城遗址 银羊驼
阿兹特克文明
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因阿兹特克印第安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对其研究始於18世纪末,20世纪后重点发掘了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的遗址,对这一文明的文化,艺术,宗教等有了较多的了解
发展简史
阿兹特克人又名墨西卡人,特诺奇人,属纳瓦语系约12世纪末从北部进入墨西哥中央峡谷,灭托尔特克文化,於1325年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开始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阿兹特克人定居特斯科科湖畔之后,继续向外扩张,此后百余年裏,以武力先后征服阿托米等部族
15世纪上半叶,阿兹特克人与附近的特斯科科和特拉科潘两个部落结盟,建立起中美洲当时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国王蒙特苏马一世(1440~1469在位)被称为蒙特苏马大帝蒙特苏马二世在位时疆域东抵墨西哥湾,西达太平洋,南部扩大到瓜地马拉,达到阿兹特克军事统治的顶峰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H科尔特斯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矛盾,进攻阿兹特克国家,蒙特苏马二世在入侵者面前动摇不定,最后成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1520年 6月向人民劝降时被群众击伤而死科尔特斯在所谓悲惨之夜侥幸逃命后,又於1521年卷土重来,阿兹特克人在新国王夸乌特莫克率领下,与围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最后由於粮食和水源断绝,加之天花肆虐而失败1521年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经济生活
阿兹特克文明有发达的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豆类,南瓜,马铃薯,棉花,龙舌兰等,其中龙舌兰是其特产饲养火鸡,鸭,狗等禽畜阿兹特克人利用特斯科科等湖泊发展人工灌溉系统,据说在特诺奇蒂特兰城南的霍奇米尔科有15万条人工管道,至今仍存900条手工业相当发展,有金,银,铜,宝石,皮革,纺织,羽毛,陶器等各种工艺品首都特诺奇蒂特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人口达30万城内街道,广场设置整齐,全城有10余公里长的防水长堤,并有两条石槽从陆地引淡水入城城内有神殿,王宫,行政官署,贵族邸宅,游戏场,学校等建筑城北的市场是国内贸易中心,据记载可以容6万人交易货物,比西班牙的市场还大
社会和国家组织
阿兹特克的最高首领由部落会议从特定的家族中推举,事实上是最高军事酋长,无世袭权,并可被部落会议罢黜阿兹特克人同与之结盟的部落结成统一的政治和文化共同体,最高军事酋长即为联盟统帅联盟所征服的部落需向联盟割让土地和纳贡,但可保有自己的部族神和习俗,由自己的酋长管理特诺奇蒂特兰城分为四大区,分属四大胞族下面共分为20个氏族,各氏族有自己的氏族神,祭司和寺庙,享有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各氏族选出代表出席酋长会议
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组织以民族为基础,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但已开始出现阶级划分,贵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贵族拥有土地和自己的姓氏,子女可受到特殊教育平民接受农,工和战技等专业教育,是军队的主体最下层是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和罪犯
文化艺术与宗教
阿兹特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许多成就,自己也有独创其文字仍属图画文字,但已含有象形文字成分天文历法方面,使用太阳历与圣年历,已知一年为 3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医学方面,知道利用各种草药治病,并已使用土法麻醉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准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瑰丽壮观一般房屋的周围,在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种植花草,形成水上田园城中心的主庙基部长 100米,宽90米,四周有雉堞围墙环绕,塔顶建有供奉主神威济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其祭坛周围有蛇头石雕,坛下发现的重达10吨的大石上,刻有被肢解的月亮女神图案,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发现的"第五太阳石"直径近 4米,重约120吨,刻有阿兹特克宗教传说中创世以来四个时代的图像,代表了阿兹特克人石雕艺术的高度水准
宗教在阿兹特克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居民相信灵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无上的主宰他们崇拜自然神,如太阳神,月神,云神,雨神,玉米神等,部落主神威济洛波特利被视为太阳神和战争之神国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时以战俘为牺牲其特异习俗之一是以活人为祭品,每年有数千人被祭神灵武士以献身祭坛为荣
玛雅文明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它是拉美三大古代文化中绽开最早的一枝它大约起始於西元前后,兴盛於西元三世纪,到西元十世纪,又不知何故中断了但玛雅人在农业,文字,天文,数学和建筑等方面的辉煌成就是永远磨灭不了的他们培育的玉米,土豆,番茄等,后来传遍整个世界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玛雅王子,在一个密林边听到有一个儿童向他呼救,他随著呼救的声音进入密林深处,结果发现一座死气沉沉的古城,裏面所有的人——从美丽的公主,宫女,到国王,大臣,百姓——都被女巫的咒语弄得昏迷不醒,王子上前吻了公主的额,於是所有的人都苏醒过来了,古城也恢复了昔日的欢乐与活力这个神话描述的地方,就是位於现在洪都拉斯西部科潘小镇附近的玛雅古城
自从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人们在中美洲连续发现了100多个象科潘这样的小城,其中最著名的有蒂卡尔,帕沦克,奇陈依查和乌克斯马尔等等考古学家们饶有兴致地考察了这些古城遗址上的金字塔,石庙,石坛,石碑,石柱等等建筑,从断壁残垣中可以想像古代玛雅城市的规模,人们的社会和宗教生活以及玛雅人在天文和数学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然而,这些雄伟古城到底建於何时 在没有铁器,车马和测量仪器的古代,玛雅人是以什麼工具完成了这些用巨石精密建筑的艰巨工程 后来玛雅人又为什麼抛弃了这些杰出的建筑而遁迹他乡
虽然人们对玛雅文化中种种不可理解的成就早有所闻,但这个1927年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玛雅神庙中发现的水晶头颅,却依然不能不令人震惊这个头颅用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雕成的,据至雅古代传说,这个水晶头颅具有神奇的力量,是玛雅神庙中求神占卜的重要用具,至今一千多年历史,专家们研究过头颅的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后,肯定其历史非常悠久,确是玛雅时代遗留的文物
但令研究者们困惑的却是:这颗水晶人头雕刻得非常逼真不仅外观,而且内部结构都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而且工艺水准极高,隐藏在基底的棱镜和眼窝裏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片组合在一起,发现眩目的亮光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於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雕刻成的,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
还有,水晶即石英晶体,它的硬度非常高,仅次於钻石(即金钢石)和刚玉,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即使是现代人,要雕琢这样的水晶制品,也只能使用金钢石等现代工具而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还不懂得炼铁,他们又是使用什麼样的工具加工这个水晶头颅的呢 难道他们早已掌握了我们现在还不晓得的某种技术吗
从这个奇异的水晶头颅来看,也许玛雅人掌握的科学技术,比我们所想像的还要高超得多但他们又是怎样获得这些科学技术的呢 这就更是谜中之谜了
最古老的玛雅文字
国际线上消息:2005年4月,考古学家在瓜地马拉北部丛林中发现一座早期玛雅金字塔,经过几个月的考古研究后,日前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在这座金字塔内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玛雅文字
考古学家鉴定玛雅文字最早出现在2300多年前
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1月7日报导,此次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最古老的玛雅文字总共有10个,这些文字是被早期生活在美洲的玛雅人用石头雕刻而成一开始,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字可能是玛雅金字塔内壁画下的题字,但当他们将这些被发掘出的古迹用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年代法进行详细分析后却惊奇地发现:这10个象形文字的年代大约在公约前3世纪到2世纪间(距今大约2300年),而金字塔内壁画的年代大约在西元前100年,这意味著10个象形文字在壁画完成前的100多年就已经被雕刻在金字塔内
最早的玛雅文字模糊难辨,暗藏玄机
一位参与这座瓜地马拉玛雅金字塔挖掘工作的考古学家介绍说,由於年代久远且这10个象形文字和壁画都被雕刻在泥灰板上,因此考古学家无法清楚地破解这些文字的意思,他猜测其中一个文字可能是"统治者"的意思;此外,一幅壁画可能描绘的是一双拿著画笔或某种尖锐工具的人手
虽然考古学家们不能完全破译出上述文字的全部意思;也不能解释出为什麼这些文字会比金字塔那的壁画出现的年代还早大约100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玛雅人开始使用象形文字的年代被考古学家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走进丛林深处中的神话 探寻玛雅文明(图)
西元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距离他第一次发现"新大陆"恰好10年船在洪都拉斯湾靠岸,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兴奋地踏上久违的葱茏陆地在当地的市场上,一种制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他的目光,卖主告诉他,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了欧洲人的耳朵
差不多又过了10年,一艘海船从巴拿马前往圣多明各,途中遭遇海难沉没,12个幸存者登陆尤卡坦(Yucatan)半岛
两周之后,他们与玛雅人不期而遇,其中5人成为玛雅人祭坛上 有余悸地讲述著他们的历险欧洲人与玛雅人的首次相遇,就这样定格成为历史的画面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Hernan Cortez)率领西班牙军队横扫墨西哥,征服正处於文明鼎盛时期的阿兹特克帝国,"铲除一个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此时,玛雅文明已近尾声,但在尤卡坦半岛上,还残存著一些玛雅小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前往尤卡坦,试图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并强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玛雅人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游击战,直到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飞烟灭
16世纪的欧洲人,双眼被无知,偏见和贪婪所蒙蔽,除了闪闪发光的金子,他们什麼也看不到在狭隘的宗教感情的驱使下,入侵者四处搜罗历史文物,然后堆成一堆儿烧掉,用这种野蛮无比的方式,有系统地消灭"异教"文化1562年7月,在曼尼城中心广场上,西班牙神父狄亚哥 迪兰达(Fr Diego de Landa)亲手烧毁了成千上万的玛雅古籍抄本,故事画册和书写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书卷此外,他还砸碎了无数神像和祭坛他得意洋洋地记录道:"我们搜查到大批书籍,记载的全是迷信的玩艺儿和撒旦的谎言,我们乾脆放一把火把它们烧掉当地土著眼睁睁在旁观看,心痛极了,难过极了"
心痛的岂止是"土著"!后来想探知古代文化和历史真相的人,无一不为这场文化大浩劫感到揪心之痛!
无限灿烂神奇的玛雅文明沉落在幽黑的历史深处,从此后世人栏杆拍遍,也再难唤回它寂寂的足音只有三部玛雅手抄本,由於流落国外,侥幸逃脱厄运这也许是古老的玛雅终不甘沉寂,而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眼得以窥其文明圣殿的"匙孔"吧
16世纪殖民征服的烽烟渐渐平息之后,古代玛雅和其他的印第安文明一道被世人完全遗忘了此后将近200年间,自居为美洲新主人的欧洲人一面大肆宣扬"印第安人无文明"的谎言,一面又把自己毁灭文明的殖民罪行美其名曰为"履行文明传播的使命"直到18世纪末,由於启蒙运动的开展和历史眼光的提高,西方人才又对200年来他们视而不见的美洲文明产生兴趣玛雅沉睡的密林深处回荡起陌生人的脚步,旅行者到这裏寻找传说中的神奇和美丽,探险家到这裏寻觅藏匿千年的珍宝,诗人来这裏追怀一个杳然的世界,而考古学家想要寻回一段失落的文明
从南到北,一个伟大文明的遗迹不断被发现:帕连克,科潘,蒂卡尔……一座座举世皆惊的千年古城被唤醒;20层楼高的金字塔,遍饰精美浮雕的巨石祭坛,观测天体运行的天文台……一处处不可思议的宏伟建筑屏住整个世界的呼吸
近两个世纪的玛雅考古成就斐然,虽仍有无数谜团,但一个失落的玛雅世界,终於在被一点一滴地寻回
现在我们知道,玛雅是一个地区,一支民族和一种文明,分布在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瓜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最北为北纬22°,最南达北纬14°,全部属於热带在中部和南部满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北部尤卡坦半岛则十分乾旱,灌木丛生,几乎没有地表水
四大古代文明都在大河流域孕育滋长:埃及有尼罗河,中国有黄河和长江,印度有恒河与印度河,巴比伦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玛雅文明却非起源于大河平原,而是崛起在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大自然对玛雅人是如此苛刻,为了生存他们要不懈地与疯长的热带丛林争夺土地和空间他们没有金属工具,没有牛马猪羊,没有轮车,没有小麦,生产力水准只停留在石器时代,却培育出了世界文明之苑中如此耀眼的一朵奇葩
玛雅从无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整个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习俗传统上却属於同一个文化圈
通常,玛雅文明被划分为三个时期,西元前1500年-西元300年称为前古典期或形成期,西元300年-900年为古典期,西元900年-16世纪为后古典期
人们发现玛雅文明和其他墨西哥各地古代文明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於是学者们猜测,可能有一个更古老的文明,是玛雅和这些墨西哥文明的共同渊源
墨西哥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代的密林裏生活著拉文塔族,他们居住在仙境般的美丽城市裏,有著高度发达的文明1938年,有人意外地在传说中的拉文塔族森林裏,发现了11颗巨石头像,最重的达20吨学者们发现了拉文塔(La Venta)和特雷斯 萨波特斯(Tres Zapotes)两处重要遗址,中美文明的"老祖母"出场了然而直到20多年后,随著又一处重要遗址——圣洛伦佐(San Lorenzo)被发现,奥尔梅克文明才最终被学术界确定
科泽科克斯河注入墨西哥湾的地方,就是传说中奥尔梅克人的家乡,那裏水草丰美,河流众多奥尔梅克的意思是"橡胶之乡",因为此地盛产橡胶奥尔梅克文明於西元前1300年前后产生於墨西哥湾沿海地区,是墨西哥最早出现的高等文明,被学术界公认为中美洲"文化之母"
西元前900年-前400年,在墨西哥湾畔这片潮湿,低洼,多雨的沼泽地上,在拉文塔的核心,5平方公里的高大土台上矗立著一座座神庙,祭台……而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庙形式这时也已出现——10层楼高的塔状高台顶端,雄踞著一座壮丽的神殿,整个建筑看起来像座金字塔
比起神庙,拉文塔的巨石头像更令人称奇,这些高达18米的头像都用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嘴唇肥厚,鼻子扁平,扁桃形的大眼睛深邃冷漠,头上戴顶古怪的头盔这种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明最典型的象徵,也是美洲最早的纪念性雕刻,被称为奥尔梅克头像
喜欢用翡翠绿玉做各种珍贵的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是奥尔梅克文明的又一特色玉雕中最常见的是一个带有美洲虎头部特徵的神像,美洲虎是当地最凶猛的动物,被奥尔梅克人视为世界的主宰
奥尔梅克文明开创的各种传统都为中美洲各文明继承下来
从神权政治,金字塔神庙,纪念碑和祭台,到象形文字,历法系统,美洲虎崇拜和活人祭神,这一切构成了中美洲古代文化的基础甚至他们创造的橡胶球死亡游戏,以及他们对玉石,可哥豆和奎特查尔凤鸟的喜爱,也都被其他印第安民族接受和继承下来
千年流逝西元前300年左右,奥尔梅克文明衰落中断,仅存遗风然而文明的火炬并未就此熄灭,它被其他民族接过来,继续照耀著中美大陆的丛林与沟壑当奥尔梅克的余晖渐渐消失在玛雅文明的光环之中,玛雅时代来临了玛雅地区最早出现陶器是在西元前1500年前后,陶器的出现标志著前古典期的开始这时印第安人的"农业革命"已大功告成,一种河谷中的野草经过几千年的培育,已变成了既甜美又富营养的粮食,那就是玉米有了这种易种保收的"铁杆"庄稼,玛雅人定居下来,制作陶器,存贮玉米玛雅人的肉食相对较少,他们的果腹之物主要就是玉米他们自称是玉米人,而他们的文明也被称作"玉米文明"
位於瓜地马拉市郊的卡蜜拉瑚郁,繁荣於前古典期末期由於它控制著约20公里外的黑曜石矿区,因而发展成这种原料的主要集散地和加工地;此外,它还是控制由东往西的玉石商路和自北向南的奎特查尔凤鸟羽毛商路的双重枢纽,所以成为了玛雅早期最大的城市
奥尔梅克后期发展起来的,刻有浮雕图像和年代铭文的纪念碑,此时已成为玛雅文明的最重要的文物卡蜜拉瑚郁的花岗岩石碑是前古典时期玛雅最精美的雕刻艺术品,而碑上铺天盖地的龙云回纹,竟然酷似中国商周青铜器的纹饰
西元前后的两三百年间,玛雅文明的主要特色,都已在卡蜜拉瑚郁和其他玛雅南部城市发育成形一个势将烛照人类文明史的伟大时代,已经起航
位於墨西哥东部尤卡坦半岛内陆雨林的帕伦克,是第一座让欧洲人重新发现玛雅文化的 月亮般飘渺而遥远那是在18世纪末,一位名叫卡尔德隆的欧洲人,意外地发现了这处丛林中的古迹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股寻找玛雅遗迹的浪潮就此掀起
帕伦克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一片丘陵上,背依马德莱山脉,面朝苍翠的墨西哥湾沿岸大平原,距乌苏马辛塔河不足25公里,而蔚蓝的海湾就躺在百里之外
帕伦克是古典时代最美丽的玛雅城市,人们甚至将它誉为"美洲的雅典"帕伦克的中心广场不是封闭的,除了东面的王宫和南面的碑铭金字塔,向西向北都敞开著,蓊蓊郁郁的热带丛林从广场边沿一直延伸到远方而其余众多秀美的神庙和屋宅,则分布在广场以东的山麓林莽之中
帕伦克没有石碑雕刻,但它所有建筑物的外表都装饰著精美绝伦的灰泥雕塑和石灰石板浮雕,为此获得了"雕塑之城"的美名蓝天白云下,那些玲珑秀巧的建筑点缀在绿浪翻涌的热带丛林之中,敦实的方形石屋上高耸著镂空的顶饰,五颜六色的灰泥雕塑使它们显得无比富丽,温暖的石灰石与彩色的浮雕在阳光下流溢著悦目的光彩,使帕伦克像是镶嵌在热带浓阴中的一串多彩的宝石
帕伦克处处都留下了人文盛世的刻痕最负盛名的"碑铭神殿",矗立在一座有9层台阶的巨石金字塔的顶端神庙有5个门,在其内一厅的三面墙壁上雕刻了617个象形文字,是最长的玛雅铭文之一,碑铭神殿由此而得名玛雅文化的第一道谜题,就破解於此
1950年,墨西哥考古学家鲁兹 卢伊利埃在考察碑铭神殿时,发现内墙一直延伸到地面之下,并且注意到作地板的一块大石板周边有钩眼,可供提升之用当他把那块大石板慢慢吊起来时,突然发现有一条石砌的通道向地下延伸鲁兹花了3年的时间才终於将这条通道清理出来,它向下延伸约20米,通道的尽头,沉沉静静立著一堵厚重的门
鲁兹打开了这道门,摇曳的灯光下,玛雅考古史上最惊人的景象出现了:一座国王的陵墓和他巨大的石棺横陈眼前!墓室长10米,宽4米,高7米,四壁的浮雕代表玛雅神话的9个夜神(亦称阴间9主神)整个石棺用一块5米长,3米宽的巨石雕成,裏面的人物正是王朝盛世的建立者——帕卡尔国王
同样巨硕的棺盖上,刻著一幅极其精细完美的浅浮雕,表现帕卡尔躺在巨大的死亡面具上缓缓落入冥界的情形不过,主张玛雅文明天外说的人却认为,这刻画的分明是一个驾驶著太空船的飞行员!
碑铭金字塔裏的帕卡尔墓葬被发现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玛雅没有强大的王权,金字塔式的神庙也只是神庙而已,不像埃及金字塔那样是国王的陵墓可是重见天日的帕卡尔陵墓将这些谬误冲得烟消云散,它破天荒地第一次告诉人们:玛雅城邦存在著强大的王朝和著名的国王!
如果,我们能够在玛雅古典时代的天空中飞翔,将会看到什麼 ——茂密的雨林植被仿佛一匹华美的绿缎,翻滚著涌向天际;而在这片象徵著生命的浓绿色背景上,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白点儿晶亮耀眼,仿佛一粒粒闪烁的珍珠,那就是数以百计的玛雅城邦!让我们飞得低一些,再低一些,飞近那绿缎的中心;在那儿——瓜地马拉佩藤地区的热带丛林中,镶嵌著一颗最大最华美的明珠——蒂卡尔蒂卡尔是玛雅古典时期最大的城邦,此时玛雅的文明中心已从南部移到中部西元292年,"美洲虎之爪"王开创王朝,建功立业这位强而有力的玛雅王在位六七十年,为蒂卡尔日后称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之后,"蜷鼻王","暴风雨天王"将蒂卡尔推上了昌盛的巅峰,迎来了第一次盛世但在西元6世纪时,由於受到来自墨西哥北部移民大迁徙浪潮的冲击,蒂卡尔发生了大的政治动荡,王朝风雨飘摇,城市建设一度停歇100多年后,蒂卡尔才又生机重现;从7世纪末到整个8世纪,蒂卡尔再次冠绝当世,连续出现三个强大的国王:阿卡高王,雅克京王和奇坦王今天考古发掘所看到的美伦美奂的蒂卡尔城,就建於这三个国王的太平盛世之时
第二次盛世时,蒂卡尔城市面积超过65平方公里,居民达5万,共有3000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坛,石碑等遗迹;影响的区域方圆500平方公里,控制著近200万人口仅在其中心区域,就有大型金字塔十几座,小型神庙50多座;它们以古老的中心广场为核心分布四周,旁边还有装饰著浮雕彩画的王宫和廊庑围绕的市场好几条高出地面的石砌大道,连接著各个宗教中心
外貌既惊且险的金字塔是蒂卡尔最主要的建筑成就蓝宝石般明净的天空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网,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蒂卡尔金字塔斜度达70°的惊人设计,其外形有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般奇峭,因而有人称之为"丛林大教堂"
就是沿著这些陡峻得令人晕眩的石阶,玛雅祭司——通常也是玛雅王,一步步进入那金字塔顶端装饰著高耸"顶冠"的神庙,仿佛升入天际在那儿,他们与众神沟通,获得超越世俗的力量;也是在那儿,他们观测星象,制订历法,成为千千万万玛雅人心目中的世间之神就是在那儿,神与王合二为一了
在蒂卡尔的中心广场上,树立著几十块被学者称为"石碑仪仗"的纪念碑,它们排列整齐,记载著当时的自然现象,政治事件和重大的宗教仪式最早的一块刻於西元292年,最晚的一块刻於西元869年,此后就突然停止雕刻了与此同时,曾经无比强大的蒂卡尔突然香消玉殒,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在丛林中
因为原始图腾崇拜都是对大自然的崇拜所衍生出来的,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图腾崇拜 。中国神话东方龙和美洲羽蛇神都有相似的地方。
一:他门都有蛇身
1东方龙:自以下古籍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龙有“九似 ”这九似有很多说法,争议也很多,但是有一点不变,东方龙有蛇身。这是我国东方龙十分重要的特征。
东汉,王充《论衡》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
东汉,班固《汉书》:“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2羽蛇神 :中部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祇,一般被描绘为一条长满羽毛的蛇形象。 但是作为一个信仰分布广泛的神祗他的身形描叙也很多,出名的是,格查尔鸟的头部和尾部与蛇的身体组合,并且被羽毛所覆盖。 因而羽蛇神特征之一也是蛇身。
二:他门的都有水之权柄。
1东方龙:为鳞虫之长,司掌行云布雨,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这是我们华夏民族农耕文明必然的十分重要的需求。农耕文明需要雨水,浇灌农作物,希望在一年中风调雨顺,下辛苦劳作下得到丰收。因而他的权柄之水之后衍生出了丰收属性。这是华夏先民淳朴的希望。
2羽蛇神:拥有雨季与播种,收获,五谷丰登有关权柄。这是基于中美洲在狩猎,农耕文明发展必然需求,因为食物是文化诞生,演化的必然需求。只有吃饱穿暖才有追求精神的能力。
所以说华夏龙和美洲羽蛇神相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蛇几乎分布在全世界,除了极端地区,全世界分布着无数蛇的种类。蛇在世界文化演变中拥有一席之地。在中国女娲也拥有蛇的属性,还有白娘子。欧洲基督教撒坦。古希腊蛇头女妖美杜莎。南美洲的羽蛇神。埃及法老王冠有蛇。古印度有娜迦。所以世界文化都有蛇的影响。
中国神怪大辞典(人民出版社)
古典人物神话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美洲神话(希望出版社)
神话辞典(商务印书馆)
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世界图书出版社)
西洋神明事典(汕头大学出版社)
罗摩衍那的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摩诃婆罗多
萨伽选集(商务印书馆)
本文2023-08-06 06:00: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