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标示错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标示错误,第1张

将其他单位藏书误标为河南省图书馆藏书

(1)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书目中,书名编号9508的《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前集六十六卷后集六十五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宋章如愚辑,元延祐七年圆沙书院刻明修本),其收藏单位的代号有:0101,0201,2201(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藏书单位检索表》,以下此类情况不再进行说明)。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所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藏书单位代号表》,2201指代的是河南省图书馆(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藏书单位代号表》中“0101”原指“北京图书馆”,以下行文统称为“国家图书馆”)。经查河南省馆藏书和目录,却并无此书。查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正式出版前的《征求意见稿》对藏书单位的标示,该书为代号2261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藏。又请河南省社科院图书馆确认,此书的确是其所藏。可以确切地说,《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将2261误为2201。

正补: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

书名编号 藏书单位代号

9508 0101,0201,2261

(2)《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书目中,书名编号8868的[万历]《山西通志三十卷》(明李维桢纂修,明万历刻本),标示有四家单位收藏,其中河南省只有一家,即河南省图书馆。经过一番查找求证,确认河南省馆没有收藏此书。查《征求意见稿》,又查当年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河南省内各单位著录各自所藏古籍善本、而后汇总到河南省馆的善本目录卡片(注:由于时间、地点、人事变化等的缘故,笔者没能见到这部分善本目录卡片的全部。以下行文中称其为“善本目录卡片”),均显示该书为河南省南阳市图书馆收藏,又与南阳市馆核对无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错将南阳市图书馆的代号2210印成了2201。

正补: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

书名编号藏书单位代号

8868 0101X,0201X,0581,2210X

(3)《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书目中,书名代号9165的[顺治]《西华县志八卷》(清左国桢、王鼎镇等纂修,清顺治刻本),标示只有河南省图书馆一家收藏,为孤本。经过对河南省馆藏书的追究,又查《征求意见稿》和善本目录卡片,该书的收藏单位实为南阳市图书馆,经过联系,南阳市馆也对此书予以了确认。《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错误与上述[万历]《山西通志》的错误相同。

正补: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

书名编号藏书单位代号

9165 2210

(4)《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书目中,书名编号2734的《范忠宣公文集》二十卷(宋范纯仁撰,元刻明修本),标示国内有三家图书馆收藏,河南省图书馆为一家,另两家分别为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征求意见稿》的标示同上(注:《征求意见稿》集部宋别集类中,该书名编号为551)。但遍查河南省图书馆现有的古籍目录,却未见有对此书的著录。查善本目录卡片,关于元刻本的范纯仁文集,只有郑州大学图书馆著录的一张“二范集四十四卷”的目录卡片(归入集部宋别集类)中,显示有“范忠宣公文集二十卷”(位于其父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之后,版本著录为“元天历至正间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宋别集中,先后著录有范氏父子的集子。书名编号2355的为“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政府奏议二卷尺牍三卷(宋范仲淹撰)遗文一卷(宋范纯仁、范纯粹撰)年谱一卷(宋楼钥撰)年谱补遗一卷祭文一卷诸贤赞颂论疏一卷论颂一卷诗颂一卷朝廷优崇一卷言行拾遗事录四卷鄱阳遗事录一卷遗迹一卷褒贤祠记二卷义庄规矩一卷”(元天历至正间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一书,在其收藏单位的代号中,可以找到郑州大学图书馆的代号2241,且标示其所藏书残缺;《征求意见稿》著录相同,只是未标示残缺且书名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略有差异(书名编号为集部宋别集192)。而在所有的元刻本(包括元刻明修本)的《范忠宣公文集二十卷》(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宋别集,书名编号从2732至2735)的收藏单位的代号中,却都没有郑州大学图书馆的代号2241。只有在书名编号2734《范忠宣公文集》(元刻明修本)的藏书单位代号中,有河南省图书馆的代号2201。又查《征求意见稿》(该书名编号为集部宋别集551),藏书单位的标示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相同。综上所述,可以推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在编纂过程中,将原本是郑州大学图书馆藏书《范忠宣公文集》误标成河南省图书馆的藏书了。如果笔者的这种推论不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对于郑州大学图书馆所藏范氏父子的这两种书籍的残缺情况、版本等方面的认定与著录,与郑州大学图书馆原来的判断和著录也是有所不同的。河南省图书馆现存有郑州大学图书馆著录的“二范集四十四卷”的另一张目录卡片,它与前面所提到的那张卡片著录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卡片背面多出了对于书籍行款、版式、序文、牌记、印鉴等方面的描述文字,文字的旁边还有铅笔批字:“据纸张墨色看,系元刻明印本。”这一点似乎也能从另一方面佐证笔者的上述判断。

正补: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

书名编号 藏书单位代号

2734 0101,0201,2241

《传世藏书》是季羡林教授担任总编,在一批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的带领下,先后有2700余名资深古籍整理专家参与整理编校。《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三万卷,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传世藏书》豪华精装16开,全123册。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编纂,该编委会任命顾廷龙先生为主编,冀淑英女士、潘天祯先生为副主编。此书的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9年10月至1998年3月陆续出版齐全。作为一部大型工具书,该书正如冀淑英女士在此书《后记》中所说,是“一部当今国家现藏古籍善本书的总目录”,由此书的正文和所附录的《藏书单位代号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以下简称“检索表”)可将中国大陆现存的任何一种古籍的善本的馆藏、卷数、作者等细节情况很方便地检索出来。此书的出版为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的工作人员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由于编纂时间仓促等原因,此书难免有不足之处。笔者考辨《吴越备史》一书的版本源流时,就发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对《吴越备史》一书的记载颇多井误和遗漏。其中的井误主要属于馆藏情况的记载,其次属于作者和序跋人的著录。现先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对《吴越备史》一书各版本的记载抄录如下,然后用按语对其中的井误予以纠正。最后,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漏收的《吴越备史》的版本予以补充,并仍以按语的形式将各图书馆目录卡误载或漏载的内容予以修正或补充。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吴越备史》的版本馆藏等情况的记载舛误和纠正:

1,《吴越备史》五卷,题(宋)范坰、林禹撰,《补遗》一卷,《杂考》一卷,(明)钱受徵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钱达道刻本,编号二四一九。检索表云,现藏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沪图”)。

按:藏地应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沪图所藏为此本之清抄本,且沪图目录卡著录此本时将正卷五卷和补遗一卷合起来,称此本卷数为六卷。又按,此本共二册,国图书号:SB5783。此本有七人跋,依次为:王遴、赵握清、钱岱;钱达道、姜性、刘敕、谢肇淛。

2,《吴越备史》五卷,题(宋)范坰、林禹撰,《补遗》一卷,《杂考》一卷,(明)钱受徵辑,明抄本,(清)朱锡庚跋,编号二四二零。检索表云,现藏国图。

按,国图书号:13351。又按,此本有十人之序跋,依次为:朱锡庚、益津王遴、真宁赵挹清、二十五世孙钱岱;二十二世孙钱汝锡、二十五世孙钱达道、巴陵姜性、历下后学刘敕、晋安在杭谢肇淛 阙里门人孔贞祚。比原万历本多出朱锡庚、钱汝锡、孔贞祚三人之序跋。

1、秦朝宫廷里就已经有保存文物古籍的金匮石室

2、汉室宫廷藏书的地方有天禄阁、石渠阁、麒麟阁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统治者都热心搜集图书,比较有名的就是梁武帝还特辟“文德殿”和“华林园”典藏书籍,到其晚年,藏书已越七万卷。

4、隋朝宫廷藏书之所,以秘阁、观文殿和嘉则殿最为著名

5、唐朝初年,接收了隋代宫廷旧藏,建立了唐朝宫廷藏书。始设於唐中叶的集贤殿书院是从隋代掌管图集的秘书之职发展而来,形成了唐宫最重要的皇室藏处之一。开元五年(西元七一七年),唐玄宗命儒臣在乾元殿东厢缮写宫中所藏经、史、子、集四部类书籍,以充实内府藏书。开元六年,改乾元殿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二年,在东都明福门外设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6、五代十国时,营建藏书楼更为普遍,并出现专门名称,如北有契丹王子耶律倍的“望海堂”,南有吴越暨齐物的“垂象楼”。佛道寺观藏书数量也很大,开始出现书院藏书阶段。

7、宋初的宫廷藏书,集中在原旧宫三馆。宋太宗御极之初,别建新三馆於左升龙门东北旧车辂书院原址上,太平兴国三年(西元九七八年),正式赐名为崇文院。在崇文院之东为昭文书库,南为集贤书库,西为史馆书库。宋代中央政府最主要藏书楼是集贤院、史馆和昭文馆,“三馆”的藏书达八万卷

8、位於元朝皇宫兴圣宫大殿兴圣殿西庑的奎章阁,是元代著名的皇家书室

9、明代的宫廷藏书,是承自宋、辽、金、元的宫廷藏书。明太祖定都南京,营建紫禁城时,即建立了文渊阁,接收了元代奎章阁、崇文阁等皇家书室的藏书。明成祖迁都北京,营建北京紫禁城后,便在东华门内重建文渊阁,收藏来自南京文渊阁旧藏的珍本古籍。还有明一阁。

10、清朝,皇家藏书处就有内阁大库、国史馆、皇史、英武殿、方略馆、实录馆、会典馆、昭仁殿、五经萃室、藻堂等,又有“四库七阁”。私藏藏书楼多集中在江浙两省。

黄氏之藏书与四库全书之编纂:翁方纲曾“每借书于黄氏万卷楼”(翁氏家事略记-干嘉名儒年谱(8),页41)再如四库馆臣励守谦进呈的书有不少是守魁黄叔琳旧藏,有“北平黄氏万卷楼图书”印记。同时左副都御史黄登贤进呈图书299种之多,黄登贤是黄叔琳的儿子,所献图书为前代故物,亦钤“北平黄氏万卷楼图书”印记。如果佚去面页进呈木记,据藏书章判定进呈者,就会出现偏差。傅增湘曾收得清徐岳《见闻录》,乾隆十七年刻本,作一跋云:“此帙钤有北平黄氏万卷楼印记,又有翰林院大官印,是此书亦经守魁黄叔琳进入四库馆。”(原注:《藏园群书题记》461页,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傅熹年整理本。)按:守魁黄叔琳已于乾隆二十一年去世,不可能在乾隆三十八年献书。这部书佚去面页。《四库总目》据英廉进呈本存目,《四库采进书目》未记此书。则黄登贤、励守谦都有可能进呈此书,仅据北平黄氏印定为黄氏所献,理由是不充足的。(杜泽逊〈四库存目书进呈本之亡佚及残馀附录:四库存目书进呈本知见录〉《两岸四库学:第一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23-124)

清藏书家、文学家。字宏献,号昆圃。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祖籍安徽。本姓程,少孤,被大兴黄尔悟收养,遂姓黄。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加侍郎衔。迁鸿胪寺少卿。雍正元年调吏部。后经营盐政,授浙江巡抚。后坐官被讼,乾隆初,再起用,任山东按察史、布政使。文学上为人所推重。尤喜藏书,与方苞友善。早年曾得到孙承泽部分藏书,精品较多。康熙四十九年(1710)视学山东,刻《渔洋诗话》,版本尤佳。早年曾拜王士祯为师,“池北书库”之书,有不少归于他。建“万卷楼”、“养素堂”以藏古书。子黄登贤(1709~1776),字筠盟,一字云门,官至河南提督、山东学政,承其父藏书,著名学者卢文弨尝馆其家。四库馆开,征求天下遗书,黄登贤献藏书达百种以上,特赏由内府所印《佩文韵府》1部。《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藏书达140余种。编撰有《素养堂书目》2卷,著录图书2200余种,刘喜海刊印并有跋,称其秘籍不多,明季清朝初期的诗文集颇多。藏书印有“北平黄氏素养堂曝书”、“北平黄氏万卷楼藏书”、“素养堂鉴藏之印”等。著作有《砚北易抄》、《诗经统说》、《夏小正撰注》、《文心雕龙辑注》、《史通训故补注》等。

经库

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尚书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毛诗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周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仪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左传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公羊传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谷梁传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论语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孝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尔雅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孟子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经学史:

尚书大传 皇清经解续编本

韩诗外传 明沈氏野竹斋刊本

春秋繁露 抱经堂卢校本悉刻二十二子本

大戴礼记 皇清经解本

六艺略 百衲本汉书

白虎通义 白虎通德论本

五经异义 皇清经解本

周易集解 古经解汇函本

春秋经传纂例 古经解汇函本

周官新义 钱仪吉校补本

七经小传 影宋刊本

大学衍义补 四库全书本

古文尚书疏证 眷西堂本

孟子字义疏证 微波榭本

汉学师承记 国学基本丛书本

经义述闻 皇清经解本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皇清经解本

今古学考 四益馆经学丛书本

孔子改制考 朱维铮复校本

经学历史 周子同注释本

国故论衡 国学讲习会原刊本

语言文字:

说文解字注 经韵楼刻本

方言 四部丛刊本

释名疏证补 影光绪二十二年本

广雅疏证 嘉庆元年初刊本

广韵 张氏泽存堂宋本广韵本

中原音韵 讷庵本

经传释词 古书字义用法丛刊本

马氏文通 清光绪三十年本

存目提要(72种)

史库 二十六史:

史记 百衲本

汉书 百衲本

后汉书 百衲本

三国志 清武英殿本

晋书 清武英殿本

宋书 清武英殿本

南齐书 清武英殿本

梁书 清武英殿本

陈书 清武英殿本

魏书 清武英殿本

北齐书 清武英殿本

周书 清武英殿本

南史(一) 清武英殿本

南史(二) 清武英殿本

北史 清武英殿本

隋书 清武英殿本

旧唐书 清武英殿本

新唐书 清武英殿本

旧五代史 清武英殿本

新五代史 清武英殿本

宋史(一) 清武英殿本

宋史(二)清武英殿本

辽史 清武英殿本

金史 清武英殿本

元史 清武英殿本

新元史 天津徐氏退耕堂本

明史(一) 清武英殿本

明史(二)清武英殿本

清史稿(一)关内本

清史稿(二)关内本

清史稿(三)关内本

表(一) 百衲本、殿本、关内本

表(二) 关内本

表(三) 关内本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一) 影鄱阳胡氏本

资治通鉴(二) 影鄱阳胡氏本

资治通鉴(三) 影鄱阳胡氏本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一) 冯集梧补刻本

续资治通鉴(二) 冯集梧补刻本

存目提要(96种)

通典

通典 中华书局本

通志略 通志略 明汪刻本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一)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文献通考(二)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文献通考(三)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地理:

水经注 世界书局本

大唐西域记 高丽新藏本

海国图志 光绪丙子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地理:

读史方舆纪要(一) 稿本

读史方舆纪要(二) 稿本

存目提要(74种)

杂史

世本 茆泮林辑本

国语 士礼居刻本

战国策 姚宠校本

吴越春秋 随盦丛书本

越绝书 四部备要本

华阳国志 成都志古堂原版印行本

贞观政要 四库全书本

史通 史通通释本

文史通义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本

十七史商榷 丛书集成本

竹书纪年 四库全书本

目录类:

四库全书总目(一) 浙江翻刻武英殿本

四库全书总目(二) 浙江翻刻武英殿本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光绪八年傅以礼校订本

四库撤毁书提要 辑佚本

子库 诸子:

老子 四部丛刊本

庄子 四部丛刊本

文子 守山阁丛书本

鶡冠子 四部丛刊本

列子 四部丛刊本

晏子春秋 二十二子本

孔子集语 平津阁丛书本

曾子注释 皇清经解本

子思子全书 经典集林本

荀子 二十二子本

孔丛子 杭州藏明翻宋刻本

贾谊新书 抱经堂本

至言 玉函山房本

河间献王书 玉函山房本

公孔弘书 玉函山房本

新序 嘉靖翻宋刻本

扬子法言 秦氏仿宋本

新论 严可均辑本

潜夫论 古堂影宋本

申鉴 黄省曾注本

孔子家语 湖北丛书本

墨子 毕沅校正本

随巢子 玉函山房本

管子 二十二子本

商君书 四部丛刊本

申子 玉函山房本

韩非子 四部丛刊本

晁氏新书 玉函山房本

诸子

政论 严可均本

中论 杜思资深堂本

仲长子昌言 玉函山房本

邓析子 复宋本

尹文子 湖海楼丛书本

公孙龙子 严可均本

人物志 影明正德刊本

鬼谷子 陶弘景注本

阴符经 续知不足斋本

尸子 二十二子本

吕氏春秋 毕沅校注本

淮南子 庄逵吉本

论衡 通津草堂本

蒋子万机论 严可均辑本

傅子 丛书集成本

抱朴子 道藏本

刘子 道藏本

金楼子 四库全书本

颜氏家训 影明辽阳傅太平本

中说 四部丛刊本

长短经 丛书集成本

两同书 四库全书本

化书 道藏本

周敦颐集 正谊堂全书本

张载集 康熙间朱轼校刊本

陆九渊集 涵芬楼本

二程本书 康熙间吕留良刻本

朱熹集(一) 影嘉靖十一年本

朱熹集(二) 影嘉靖十一年本

朱子语类 西京清麓丛书本

王阳明集 影隆庆六年刻本

焚书 国粹丛书

续焚书 原刻本

东西均 安徽藏原装本

明夷待访录 指海本

四存编 畿辅丛书本

大同书 中华书局本

仁学 上海图书馆刻本

訄书 东京翔鸾社铅印重订本

诸子平议 春在堂本书本

存目提要(12种)

佛典:

佛本行经 金陵刻经处刻本

梵网经 鸠摩罗什译本

阿弥陀经 鸠摩罗什译本

金刚经錍 鸠摩罗什译本

缘起经 常州天宁寺刻经处集刊本

妙法莲花经 上海佛学局释氏十三经本

心经 上海佛学书局释氏十三经本

维摩诘经 鸠摩罗什译本

无量寿经 魏康僧铠译本

唯识三十论颂 中国佛学刊唯识三十论略释本

大乘起信论 南京佛纪流通处单行本

肇论 北京佛经流通处刻本

三论玄义 金陵刻本经处清二十五年刻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陵刻经处刻曹溪原本

金刚 扬州刻经处刻本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原人论 同治十三年鸡园刻经处刻本

辅教编 镡津文集本

弘明集 大正藏本

广弘明集 大正藏本

高僧传 大正藏本

比丘尼传 大正藏本

大宋高僧传 宋碛砂藏本

洛阳伽蓝记 商务张宗祥合校本

求法高僧传 金陵刻经处刻本

景德传灯录 常州天宁寺刻本

存目提要(74种)

道典:

太平经合校 王明合校本

真诰 道藏本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道藏本

道教义枢 道藏本

养性延命录 道藏本

道枢 道藏本

修真十书 道藏本

庚道集 道藏本

中和集 道藏本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道藏本

太上感应篇 道藏本

存目提要(88种)

文史笔记:

风俗通义 影元大德本

古今注 影宋刊本

酉阳杂俎 影赵氏本

封氏闻见记 雅雨堂丛书本

梦溪笔谈 四部丛刊本 学津讨原本

容斋随笔 影宋刊本

困学纪闻 影傅氏元初刻本

南村辍耕录 影潘氏元刊本

焦氏笔乘 明万历刻本

客座赘语 金陵丛刻本

日知录集释 嘉定黄氏西溪草庐重刊本

十驾斋养新录 影嘉庆本

札朴 蒋氏心矩斋校本

东塾读书记 商务排印本

读书杂志 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癸巳存稿 光绪十年刻本

癸巳存高 王藻刻本

日下旧闻考 原刻本

存目提要(20种)

杂记:

西京杂记 影嘉靖本

云溪友议 影明刊本

唐语林 守山阁本

东坡志林 学津讨原本

挥尘录 毛氏影钞本

老学庵笔记 津逮秘书本

云麓漫钞 涉闻梓旧本

东京梦华录 学津讨原本

梦粱录 知不足斋本

齐东野语 丛书集成本

武林旧事 知不足斋本

呈史 影元刊本

青楼集 古今说海本

七修类稿 耕烟草堂本

五杂俎 日本宽文刻本

万历野获编 道光刻本

池北偶谈 康熙文粹堂刊本

板桥杂记 金陵丛刻本

茶余客话 二十二卷本

履园丛话 原刻本

阅世编 上海掌故丛书本

清稗类钞(一) 商务原本

清稗类钞(二) 商务原本

存目提要(98种)

医部

素问 顾氏翻宋刻本

灵枢经 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难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类经 金阊童涌泉刊本

医经存目提要(17种)

伤寒论 明赵开美影宋刻本

类证活人书 古今医统正及脉全书本

伤寒明理论 明刊本

伤寒论注 马中骅校刊本

伤寒贯珠集 清末广州惠济仓美本

伤寒存目提要(29种)

金匮要略方论 明万历赵开美本

金匮要略心典 清雍正刻本

金匮存目提要(9种)

温疫论 郑重光温疫论补注本

广瘟疫论 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疫疹一得 延庆堂刊本

温病条辨 清嘉庆问心堂刻本

温热经纬 清同治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四明林正堂室刊本

时病 论 清光绪 雷慎修堂本

温病存目提要(11种)

脉经 清光绪周学海本

濒湖脉学 四库全书本

四诊抉微 清雍正四年丙午玉映堂原刊本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学大成本

诊断存目提要(19种)

神农本草经 问经堂丛书本

雷公炮 论 1932年成都义生堂刊本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中国医学大成本

汤液本草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本草纲目 味古斋重校刻本

本草存目提要(27种)

肘后备急方 明正统道德藏本(影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 江户医学影宋本

千金翼方 明万历三十三年王肯堂刊本

外台秘要 明崇祯十三年程衍道校勘本

太平圣惠方 永正十一年抄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元郑天泽刊本

圣济总录 清乾隆五十年震泽汪氏燕远堂刻本

普济本事方 清乾隆十五年芸晖堂录宋抄本

济生方 四库全书本

医方考 亮明斋刻本

方剂存目提要(66种)

素问玄机原病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宣明方论 四库全书本

内外伤辨 明万历吴勉学校刻东垣十书本

脾胃论 明嘉靖梅南书屋刻东垣十书本

兰室秘藏 元刻本

医学发明 明万历刻本

阴证略例 十万卷楼重刻本

十药神书 中国医学大成本

杂病证治准绳 上海科技出版社缩影本

痰火点雪 中国医学大成本

症因脉治 康熙四十五年初刻本

理虚元鉴 清乾隆辛卯年柯氏原刻本

傅青主男科 上海启新书局合刊影印本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血证论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刻本

内科存目提要(15种)

刘涓子鬼遗方 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

外科正宗 明崇祯四年辛未刻本

外科证治全生 清咸丰十一年武昌节署刻本

疡科心得集 尽心斋刻本

外科存目提要(25种)

理伤续断方 洪武刻本

正体类要 薛氏医案本

骨伤科存目提要(10种)

妇人大全良方 四库全书本

济阴纲目 小酉山房刻本蜩寄藏版

傅青主女科 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妇科存目提要(26种)

小儿药证直诀 周氏医学丛书本

万氏家传幼科发挥 万密斋医学全书本

幼幼集成 登云阁藏版(初刻本)

儿科存目提要(21种)

秘传眼科龙木论 明万历乙亥刊本

银海精微 醉耕堂刊本

原机启微 薛氏医案本

口齿类要 明新都吴玄有校刊本

审视瑶函 清扫叶山房刻本

重楼玉钥 清道光苏城喜墨斋刊本

五官科存目提要(20种)

针灸甲乙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针灸大成 明万历辛丑年刻本

针灸存目提要(19种)

十问 马王堆汉墓帛书

合阴阳 马王堆墓帛本

天下至道谈 马王堆墓帛本

素女经 双梅影 丛书本

养老奉亲书 寿亲养老新书本

内功图说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养生气功存目提要(20种)

格致余论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医经溯洄集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名医类案 知不足斋本

医贯 三多斋梓行本

医学源流论 半松斋初刻本

医原 留耕书屋新镌本

医案医话医论存目提要(30种)

诸病源候论 丁光迪等校注本

华氏中藏经 清孙星衍校刻本

三因极一病证证方论 宋刊配补元麻沙复亥

医学启源 明正德刊本

儒门事亲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洗冤集录 元刊本

卫生宝鉴 惜阴轩丛书本

丹溪心法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脉因证治 颐生堂刻本

医学纲目 明嘉靖刻本

证治要诀及类方 明正统八年刻本

明医杂著 宋阳山刻本

医学正传 上海会文堂书局本

韩氏医通 邹松如氏藏本

赤水玄珠 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医学入门 万历三年乙亥刊本

万病回春 金陵周氏刻本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京口大成堂刻本

景岳全书 两广运使署刻本

医宗必读 金相堂本

医门法律 四库全书本

石室秘录 三让堂刻本

辨证录 黄退庵校刊本

医学心悟 中国医学大成本

医宗金鉴 武英殿刊本

医学三字经 南雅堂刻本

医林改错 三槐堂刻本

理瀹骈文 清同治三年刻本

医学衷中参西录 清宣统元年天津新华印书局铅印本

综合存目提要(67种)

兵书:

孙子 中华艺术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吴子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司马法 中华学艺术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孙膑兵法 文物出版社1985年本

尉缭子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六韬 中华学艺社宋刻武经七书本

黄帝阴符 经四库全书本

黄石公三略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握奇经 津逮秘书本

将苑 清张澍辑诸葛忠武侯文集本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卫公兵法辑本 清渐西村舍丛刊本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守山阁丛书本

武经总要 明唐福春刻本(影印本)

虎钤经 粤雅堂丛书本

何博士备论 留香室刊本

十七史百将传 翁氏刻隆庆元年耿文光印本

守城录 瓶花书屋丛书本

历代兵制 静观堂刊本

翠微先生北征录 秋浦双忠录本

纪效新书 四库全书本

练兵实纪 四库全书本

武编 徐象标耘曼山馆刻本

阵纪 惜阴轩丛书本

草庐经略 粤雅堂丛书本

三十六计

曾胡治兵语录 1931年青年书店费怒春注释本

存目提要(76种)

小说:

山海经 影明成化刻本

燕丹子 孙星衍校订本

异苑 四库全书本

世说新语 王先谦校刻本

搜神记 津逮秘书本

夷坚志 涵芬楼排印本

太平广记(一)谈恺本

太平广记(二)谈恺本

剪灯新话 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剪灯余话 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觅灯因话 董康诵芬室刊本

虞初新志 上海进步书局正印本

聊斋志异 铸雪斋抄本

阅微草堂笔记 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本

三国演义 毛纶毛岗百二十回本

水浒全传 袁无涯原刊本

西游记 明代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本

封神演义 四雪草堂刊本

三遂平妖传 钱塘王慎修刊本

绿野仙踪 上海古籍影印刻本

红楼梦 程乙本

醒世姻缘传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同德堂本

儒林外史 卧闲草堂本

镜花缘 苏州原刊本

海上花列传 初刻石印本

七侠五义 上海广百宋斋排印本

儿女英雄传 聚珍堂活字本

官场现形记 上海世界繁华报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广智书局本

喻世明言 上海古籍影印天许斋刊本

警世通言 上海古籍影印兼善堂刊本

醒世恒言 上海古籍影印叶敬池刊本

老残游记 上海神州日报馆排印本、剪报本

孽海花 真美善书店合刊本

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影印尚友堂刊本

二刻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影印尚友堂刊本

型世言 台北影印本

存目提要(64种)

科技:

周髀算经 南宋鲍澣翻刻秘书省刻本

九章算术 四库全书本

四元玉鉴 丁取忠校本

测圆海镜 知不足斋丛书本

五星占 中国天文史文集(1978)本

星经 丛书集成本

灵台秘苑 四库全书本

乙巳占 丛书集成初编本

新仪象法要 守山阁丛书本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丛书集成初编本

南方草木状 丛书集成初编本

茶经 百川学海本

竹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笋谱 百川学海本

菌谱 百川学海本

荔枝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桐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凤仙谱 昭代丛书别集本

人参谱 梅谷丛书十种本

禽经 百川学海本

闽中海错疏 万有文库本

促织经 康熙乙末年(1715年)抄本

鸡谱 乾隆丁末年抄本

汜胜之书 万国鼎本

四民月令 石氏书(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

齐民要术发 四部丛刊本

四时纂要 明万历十八年朝鲜刻本

耒耜经 夷门广牍丛书本

农书 知不足斋丛书本

农桑辑要 武英殿聚珍本

农桑衣食撮要 明刻本农桑撮要

马首农言 咸丰五年刻本

营田辑要 同治三年成都枫林黄氏家乘本

湖蚕述钱恂积 步斋抄本

天工开物 明崇祯十年刊本

营造法式 四库全书本

刀剑录 说郛本

陶说 鲍廷博本

景德镇陶录 书业堂刊本

饮流斋说瓷 上海朝记书店铅排本

北山酒经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酒谱 说郛本(宛委山堂本)

文房四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云林石谱 丛书集成本

砚笺 亭藏书本

墨史 知不足斋丛书本

蜀锦谱 嘉靖廿年全蜀艺文志本

装璜志 丛书集成本

术数:

宅经 四库全书本

灵棋经 四库全书本

易林 四库全书本

太玄经 四库全书本

葬书 四库全书本

李虚中命书 四库全书本

灵城精义 四库全书本

玉管照神局 四库全书本

太清神鉴 四库全书本

月波洞中记 四库全书本

皇极经世书 四库全书本

六壬大全 四库全书本

遁甲演义 四库全书本

三命通会 四库全书本

卜法详考 四库全书本

协纪辨方书 四库全书本

总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光绪王刻本

全上古三代文 光绪王刻本

全秦文 光绪王刻本

全汉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汉文 光绪王刻本

全晋文 光绪王刻本

全宋文 光绪王刻本

全齐文 光绪王刻本

全粱文 光绪王刻本

全陈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魏文 光绪王刻本

全北齐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周文 光绪王刻本

全隋文 光绪王刻本

先唐文 光绪王刻本

楚辞补注 影明翻宋本

文选 胡克家翻宋本

玉台新咏 明寒山赵氏小宛堂本

全唐诗 清康熙扬州诗局本

全唐文 扬州官刻本

唐文拾遗 潜园总集本

唐文续拾 潜园总集本

读全唐文札记三种

乐府诗集 毛氏汲古阁本

中州集 诵芬室影元本

彊村丛书(一) 影印民国十一年校补

彊村丛书 (二) 影印民国十一年校补

雍熙乐府 嘉靖四十五年本

明词汇利 影赵尊岳再校本

列朝诗集(一) 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列朝诗集(二)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六十种曲(一) 汲古阁本

六十种曲(二) 汲古阁本

别集

建安七子 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三曹集 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阮籍 清宣统三年(1991)所刊丁氏本

嵇康 四部从书本

陶渊明集 四部丛刊本

谢灵运集 汉魏诸名家集

鲍照集 四部丛刊本

庾信集 四部丛刊本

王维集 清乾隆赵殿成本

李白集 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

杜甫集 仇兆鳌注本

韩愈集 四库全书本

白居易集 那波道圆本

梅尧臣集 四部备要本

欧阳修集 世界书局本

苏洵集 四库丛刊本

苏轼集 四部备要本

苏辙集 四部丛刊初编本

王安石集 明嘉靖三十九年抚州本

黄庭坚集 四库全书本

文天祥集 四部丛刊本

陆游集 四库备要

杨万里集 四部丛刊本

元好问集 四部丛刊本

萨都刺集 四部丛刊本

杨维桢集 四部丛刊本

刘基集 四部丛刊本

高启集 景泰本《大全集》

宋濂集 四部丛刊本

方孝孺集 四部丛刊本

归有光集 康熙原刻本

袁宗道集 刘氏嘉业堂本

袁宏道集 佩芏居四十卷本

袁中道集 珂雪斋前集本

徐渭集 徐渭集本

钟惺集 近圣居本与徐刻遗稿

谭元春集 张泽刻谭友夏合集本

陈子龙集 安雅堂稿崇祯原刻本

牧斋集 四部丛刊本

吴梅村集 四部丛刊本

黄梨洲诗文集 四部丛刊本

顾亭林集 四部丛刊本

王船山诗文集 金陵本

曝书亭集 四部丛刊本

渔洋山人精华录 林佶刻本

通志堂集 徐刻之原本

方苞集 四部丛刊本

小仓山房诗文集 嘉庆随园藏本

龚自珍集 四部丛刊本

惜抱轩诗文集 四部备要本

魏源集 同治九年古微堂诗集刻本

湘绮楼诗文集 湘绮楼全集本

入境庐诗草 能立辛未6月重校再版本

严复诗文集 沈云龙蒋贞金辑本

谭嗣同集 中华书局版

梁启超集 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

王国维诗文集 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印行王国维遗集本

文艺评论

文心雕龙 黄叔琳校本

文则 有正书局文学津梁本

文章精义 正书局文学津梁本

修辞鉴衡 四库全书本

文章辨体序说 罗氏样本

论文偶记 逊敏堂丛本

楹联丛话 道光本

初月楼古文绪论 常州先哲遗书

艺概 同治十三年刻本

春觉斋论文 都门铅印本

论文杂记 刘申叔遗书

文评散篇选编

诗品 明刊说郛本

文镜秘府论 日本京都藤井佐兵卫版行本

二十四诗品 明刊说郛本

六一诗话 四库全书本

石林诗话 清文焕所辑历代诗话本

岁寒堂诗话 丁福保辑订历代诗话续编本

白石道人诗说 白石道人四种清同治十年刊本

沧浪诗话 历代诗话本

滹南诗话 知不足斋丛书本

艺苑卮言 历代诗话续编

诗薮 朝鲜旧刊本

姜斋诗话 清诗话本

原诗 丁福保订清诗话本

渔洋诗话 清诗话本

说话啐语 丁福保所辑清诗话本

随园诗话 乾隆自刻本

石洲诗话 嘉庆二十盾原刻本

饮冰室诗话 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本

诗评散篇选编

乐府指迷 四库全书本

词源 道光戈载校秦恩复刻本

词旨 陈去病百尺楼丛书本

渚山堂词 刘承干吴兴丛书本

词品 嘉靖本

爰园词话 词话丛编本

窥词管见 语话丛编本

古今词话 世德堂刊词学全书本

七颂堂词绎 别下斋丛书本

远志斋词衷 词语丛编本

花草蒙拾 赐砚堂丛书本

皱水轩词筌 词话丛编

金粟词话 别下斋丛书本

古今词论 澄晖堂本

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论丛编

赌棋山庄词话 词话丛编

蒿庵论词 词话丛编

芬陀利室词话 光绪刊本

白雨斋词话 开明书店铅印八卷本

复堂词话 词话丛编本

论词随笔 词话丛编本

词徵 上海图书馆藏本

人间词话 王国维遗书本

蕙风词话 惜阴堂丛书刊本

海绡说词 词话丛编

词论散篇选编

教坊记 百卷本说郛本

碧鸡漫志 知不足斋五卷本

唱论 新曲苑本

南词叙录 读曲丛刊

魏良辅曲律 诵芬读曲丛刊本

曲律 读曲丛刊本

曲品 1918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吴梅校本

度曲须知 崇祯原刻本

谭曲杂札 南音三籁本

衡曲尘谈 诵芬室读曲丛刊

远山堂曲品 祁彪佳文稿本

远山堂剧品 祁彪佳文稿本

笠翁剧论 卢前编新曲苑本

乐府传声 正觉楼丛书本

雨村曲话 曲苑本

雨村剧话 函海本

花部农谭 豳杂俎本

藤花亭曲话 藤花亭十种本

词余丛话 坦园丛稿本

续词词余丛话 坦园丛稿本

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曲评散篇选编

小说论评散篇选篇

古画品录 四库全书本

续画品 四库全书本

唐朝名画录 四库全书本

历代名画记 津逮秘书本

山水赋 四库全书本

笔法记 四库全书本

益州名画录 四库全书本

图画见闻志 四库全书本

宋朝名画评 四库全书本

林泉高致集 四库全书本

德隅斋画品 四库全书本

画史 四库全书本

山水纯全集 四库全书本

广川画跋 四库全书本

宣和画谱 四库全书本

画继 四库全书本

华光梅谱 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竹谱 知不足斋丛书

古今画鉴 程氏丛刻本

中麓画品 函海本

画说 宝堂秘籍本

明画录 读画斋丛书本

画尘 明陶宗义说郛本

画诀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画筌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苦瓜和尚画语录 知不足斋丛书

南田画跋 画论丛刊本

雨窗漫笔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鹿台题画稿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绘事砝微 画论丛刊本

画学心法问答 邈园丛书本

小山画谱 借月山房汇抄本

芥舟学画辑 乾隆辛丑所编琴书阁藏本

山静居画论 知不足斋丛书本

松壶画忆 榆园丛刻本

南宗抉秘 屏庐丛刻本

艺舟双楫 光绪十四年重校本安吴四种本

书谱 四库全书本

法书要录 四库全书本

广艺舟双楫 光绪十九年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刊本

民间有: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皕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全国四大藏书楼,另外还有天一阁,温州瑞安玉海楼、海宁别下斋、湖州南浔镇嘉业堂

三希堂是皇帝的藏书室,崇贤馆没听过。

首先要说明的是古代藏书家的藏书观念是封闭的。

许多大藏书家如范钦天一阁,都会制定藏书训藏书约,禁止藏书往外流通与借阅,一直到明清清代藏书家互相借阅传抄之风气才渐渐盛行。总的来说古代藏书家把藏书当成古董或是宝物或者是比钱财更重要的家产。

清代著名藏书家钱曾,其藏书丰富数十万卷,其族叔钱谦益大家都清楚,有藏书楼绛云楼,藏书卷帙浩繁,和柳如是那一段韵事家喻户晓~钱谦益死后,藏书一大部分为钱曾所讹,对于钱曾的人品我们不多做评价,来说说其对藏书的吝啬程度。

他根据自己的藏书著成目录学著作《读书敏求记》,这本书至今也是我们研究古籍版本不可或缺的材料来源,里面记载古书版本卷数成书及作者情况等等,是灰常出色的一部目录学著作。但是他把《读书敏求记》写好之后,任何人借阅他都不愿意,这就是封闭的藏书观念,使他认为这是宝贝,很珍贵,借给别人容易搞丢失或者损坏。

一天他的好友约他喝酒,称其喝酒之时偷偷拿走这本稿本《读书敏求记》抄录备份,钱曾得知之后虽然很生气,但是也无可奈何。正是因为喝酒事件,我们今日才得以见到《读书敏求记》的真面目。

其次 我国雕版印刷勃兴于宋代,宋以前以写本为主,这就决定了书籍流通只能靠手抄,流通艰难可以想象。有了雕版之后,藏书家们的藏书才更容易一些,明清时候藏书家们酷爱藏宋元版本(宋元时期版本精校精刻质量高),但是藏书家们依然将这些书视为宝贝,物以稀为贵,很多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宝贝借于他人抄录。

为什么现在很多书是孤本?

一是因为纸这种书写材料保存时间本就不如甲骨石头之类的材料易保存,埋在地下会腐烂,藏在家里还有火灾 人祸 兵火 蠹虫等各种使藏书毁坏的因素。故而就算宋到现在也有一千多年,纸不易保存,这大大影响了书籍的流传。

二是藏书家藏书观念,物以稀为贵,封闭的藏书观念使他们不愿意拿出孤本,复印传抄流通于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