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2讲《黄帝内经》的成书、流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2讲《黄帝内经》的成书、流传,第1张

第2课《黄帝内经》的成书、流传

我们讲课的顺序基本上是按《讲义》上面来的,有的时候就要离开一些,反正书本这儿,大家可以自己来看。《讲义》第1页首先讲的就是《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然后就是流传,到第5页才讲了《内经》的书名的问题,我下面就先从书名讲起,我想这样更便于大家的学习。所以我先讲第5页,《内经》书名的含义问题,也就是《内经》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叫。你看、我拿的这本《黄帝内经素问》是很旧的,这是我念破的至少是第4本,这一本叫《黄帝内经灵枢经》。

这些书名为什么这么叫呢?它首先是要叫“黄帝”,其实它不是黄帝写的书,这里有一个托名的问题,假托于黄帝,假托有什么好处呢?因为黄帝是中国文化的始祖,起码中国人是这样,外国人我没有调查过,我们对祖先都是非常崇拜的嘛,对不对,中国人都特别认祖宗,是不是,这是优点。那黄帝是我们文化的祖先,所以作为文化界的很多东西就加上黄帝二字,大伙信任、好流传。

黄帝是怎么回事儿啊,据现代的研究,黄帝是中国古代氏族社会的一个氏族,叫黄帝族。黄帝作为一个人来看是怎么看的呢?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第一》、第一帝说的就是黄帝,说他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所以我们大伙常说轩辕黄帝。司马迁说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徇齐是说想总量很周到。那《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是怎么描写怕呢?只有最后一句话不同,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登天是登天子位,这个作者在写这几句话的时候,可能是从《史记》那儿抄来的,因为就最后一句不同。

还有一说黄帝姓“姬”,因为他长时间地居住在姬水这个地方,过去人们住在哪儿就姓什么嘛。后来又传说黄帝、炎帝与蚩尤战于阪泉,把蚩尤打败后融合两个氏族融合在了一起,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叫炎黄子孙就是这么下来的。

当然,在历史故事当中,涿鹿之战胜利后,天下诸候就奉黄帝为天子,说他有“土德之瑞”,土色为黄嘛,所以叫黄帝,木火土金水、青赤黄白黑,这不是我们传统的五行理论嘛,在古代的时候也是这么个观点啊。

本来说黄帝是一个氏族,是一个历史时代,但又把它比喻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说中国的文化是从那儿开始起源的,这些都传说了。说那个时代造舟船、弓失,又有仓颉造字,有嫘祖养蚕、缫丝织绢、染五色衣裳,那不是文化就很发达了吗,还有隶首算术、《岐伯内经》,都传说是在黄帝那个时代发明出来的,所以说那个时候是中华民族的起源。

以上这些是中华民族崇尚祖先,还给我们保留了很多的文化遗产。那么医学著作、为了让它更好的流传,也托名于黄帝,所以就叫《黄帝内经》。但为什么叫“内经”呢?刚才我说了,在《黄帝内经》同时代还有其它一些著作,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旁篇》。这个“内”和“外”,据考证,没有太多的深意,只不过像我们现在写书分成上下篇,这样一个分法而已,因为现在的古籍中还有很多的这种分类方法。比如说《庄子》有内外篇,《韩非子》有内外储,都是以内、外来分的。但是“经”字倒是很重要的,“经”的本义是丝织品的纵线,经纬嘛,横的叫纬,但纵线又可以引申为“主干”,再引申就有“基础”的、最原则的、最重要的,所以在文献上一称为经的,那就说明是最重要的原理,就是大家必须遵循的,这就是经。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是研究人体最经典的医学理论。

《素问》的命名。《黄帝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书构成。为什么叫“素问”呢,过去的解释有很多种,《讲义》特别引证了《新校正》的话,《新校正》是宋代校正医书的著作,《新校正》关于“素问”的论述是:引《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所以“素”是质的意思,“问”字还是学问的意思。素问就是研究人体的“质”的理论,“质”就是体质、气质,生理、病理都有质的存在,有了形与质的存在,才有其它一切可言。说“气形质具,而疴瘵(zhài)由是萌生”,疴瘵就是疾病。

再就是《灵枢》的命名。《灵枢经》的命名有个流传的过程,当然就这两个字来说,灵就是灵验、枢就是枢纽,就是说经络作为人体的枢纽,用针灸刺激它非常灵验,它讲的主要是针刺经络穴位的问题。但《灵枢》共有9卷,一开始并没有名字,曾经就叫“九卷”,所以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文里就说引用《素问》、《九卷》,这里的《九卷》就是后来的《灵枢》。《灵枢》的名字是后人给起的,从名字上看它有道家的意味,所以有是唐代的王冰把《九卷》改为《灵枢》的说法,当然还有其它的名字了,后面我们还要讲。因为王冰是信道教的,王冰我们一会儿还要说。我们现在所读到的《素问》就是王冰整理的,要不经过他整理,说不定我们现在也见不到、早已经失传了。

《素问》、《灵枢》为什么各有81篇文章呢,因为九九八十一,从中国传统观念上说,九为数之极,没有再大的了,表示我这个医学理论是天、地、人无所不包,是最完善的理论,恐怕各定为81篇文章有这种意思。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的问题,成书年代有3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就是黄帝写的书,别人写不了这么高明的著作出来,当然这种说法不太可靠,因为那个时候是文化创始阶段,不太可能写出这样完善的医学著作。第二种说法说是春秋战国时候的著作,这种说法有可能,因为我们读《黄帝内经》162篇文章里,确实有些篇章的文字、语言、用词以及涉及的社会背景,确实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了。但话说回来,文章可能是那个时候的文章,因为春秋战国本身就有几百年,可是从有一些、比如甲篇和乙篇在学术观点不同,在用词考据上前后可能差几百年,甲篇是春秋早期的东西,乙篇用的话是后几百年的话,间隔时间很长,所以说春秋战国形成系列篇章是可能的。但是,这些篇章还没有成为一部书,换句话说这么多篇章不可能是一个人写的,所以有一个最简单的结论:“非一时一人之作”。那么何时汇编成册的呢?这个就是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了,古籍中最早能见到《黄帝内经》名字的,是班固所著的《汉书·艺文志》,他是根据《七略》这部书“简其要”而成的,而《七略》是刘向和刘歆父子作为图书分类目录来做的,是他们领导、由一个叫李柱国的人来分管校正医技类时的东西,李柱国校正的具体时间是西汉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我们从以上的推论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最晚也得在公元前26年就成书了,不然的话,《七略》上不可能写《黄帝内经》的名字,《七略》不写《汉书·艺文志》也就不会写。

上面说的是成书下限的问题,而下限是什么时候呢?《讲义》第3页认为最早也早不过司马迁写《史记》那个时候,因为《史记》作为皇家的收录,它记述得非常详细,《史记》关于医学家的内容也记了不少,什么公乘、阳庆、仓公、扁鹊,可唯独没有《黄帝内经》的名字,如果《黄帝内经》已经成书,我们想,司马迁肯定要把它写进《史记》里面去。司马迁是公元前99年入狱并开始著述《史记》,因此《黄帝内经》成书的下限是公元前99年。因此,主流的看法是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之间成书,中医学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

当然了,成书的上下限问题,还有些专家另有看法,还有从别的角度来研究的,比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14部医学文献,墓主是西汉初年被封于长沙的轪(dài)侯利仓之子,下葬的年限是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但是这些文献很简略,就只从经脉来说,它是《足臂十一经脉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而《黄帝内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十二经的理论,最完善的是《灵枢经》的第十篇-《经脉篇》,这十二经既分了阴阳,又分了手足,阴阳、手足同时又和脏腑联系,可是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没有这么完善的名称,而且只有十一条经脉。因此从医学理论粗略与完善来看,十一经肯定要早于十二经的理论,学术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完善,十二经是很完善的理论,我们一直延用到今天啊。

我们再从《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来看,全书一个重要的学术特征,是广泛地运用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几乎每篇都涉及到。阴阳、五行是一种哲学思想,从中国的思想发展史可以看到,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都有古老的源头,并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内各自是独立发展的,两个学说的合流、结合,是始自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而《内经》很好地运用了阴阳五行,所以说它肯定成书于战国末期以后。换句话说,《内经》所运用的正是汉代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因此我们现在把它汇编成册的时间定为西汉时期,当然,其中的162篇文章的成文可能要相关几百年的时间。

我们下面说《内经》的流传。东汉张仲景在著述《伤寒》的时候,《素问》、《九卷》都是他重要的参考书,但是在流传过程中,因为古代的传抄、抄写,刻在竹简上、或者是用纸张上的条件比较差,传写当中经常有散失、错乱,所以到唐代的时候就比较乱了,多亏了唐代的王冰,道号叫启玄子,他在唐代的宝应年间,面对残缺不全的《素问》、《九卷》的流传本,感到很苦恼,他到自己的老师张公家里去看到一本“秘本”非常好,秘不外传之本,或者相对来说比其它的流传本要好,他就以“张公秘本”作为蓝本,参校其它的版本作了整理、注释和编次,因为原来的比较乱,有的同一内容有两个篇名,有的是同一篇名但内容不同,有的句子也念不通,经他整理后书名叫《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次注”,意思是他编排的次序和的注解,你看人民出版社这本书,这一页上面的就是原文,下面的小字就是王冰对原文的注释,现在我们所能读到的《素问》就是经王冰整理的,这个版本有相当程度的权威性,除此之外没有完整的《素问》了。尽管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比王冰的早,但杨上善是把《内经》的《素问》、《灵枢》根据内容分类了,不是按原篇章下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能读到《素问》,应该感谢王冰。王冰在整理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念不通时,原来的字是用的黑笔、墨笔,他自己改的地方用朱砂笔写成红字,表示说我很负责任。但是在后来一千多年的传抄过程中,红字也被改为黑字了,尽管我们现在看来有的字可能是王冰改的,那是猜测,有的很明显知道是改的了,有些就看不出来,所以哪是红笔王冰改的、哪是原文的,一时也分不大清楚。因此《黄帝内经素问》,我们读到的是王冰的本子,那是最早的。当然了,我们现在读不到王冰写的那本了,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本子大概是明代的版本,图书馆有,是线装书。

《素问》还是一直流传下来了,但是有一些丢失,王冰把《九卷》改成24卷了,其中第七卷给丢了,到宋代之后又有人补上了两篇,名叫《素问遗篇·刺法论》、《素问遗篇·本病论》,但后人补的就不是《内经》的原样了,加上这两篇一共是现在的81篇。

还不止是这们,《内经》当中讲“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经研究也不是《内经》原来的文章,而是王冰补入的,当然它不是王冰自己的著作,也是古时候研究五运六气的著述。因此《素问》81篇文章是这样情况,全书是经过王冰整理,五运六气的7篇是王冰采用大概是汉代的古文补入,但在流传过程中丢失了第7卷的2篇,宋代的人再次补入了《本病论》和《刺法论》。虽然有个别遗失,但是毕竟主要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

关于《灵枢》的流传。《灵枢》很早的时候叫《九卷》、《针经》,因为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有“针经”一词,在王冰之前还有的叫《九灵》,经王冰整理后取名叫《灵枢》,到了宋代的时候,林亿等人校正医书,《素问》不是他们校正的吗、叫《新校正》,他们校正的时候《灵枢经》已经找不到了,我们现在读到的,是北宋时高丽国换书,换书中就包括《灵枢经》,当时高丽国想拿《灵枢经》来换中国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治国良策啊,有的大臣(苏东坡)认为不能换,说治国方略不能交给他们,但是皇帝最后还是决定换,把《灵枢经》换回来了。《灵枢经》以针灸为主,当然也有很多中医理论。现在看交换对了,否则我们现在就读不到《灵枢经》了。当然后来有一段时期我们又找不到了,北宋不是老打仗吗,因此我们现在读到的,是南宋时期史崧的家藏本整理的。

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许多诸侯都想拥戴他当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蚩尤是炎帝的孙子。据说,蚩尤生性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蚩尤原来臣属于黄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军威大振,便起野心要为炎帝报仇了。蚩尤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

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黄帝先派大将应龙出战。应龙能飞,能从口中喷水,它一上阵,就飞上天空,居高临下地向蚩尤阵中喷水。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冲去。蚩尤忙命风伯雨师上阵。风伯和雨师,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刮风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结果,黄帝大败而归。

不久,黄帝重整军队,重振军威,再次与蚩尤对阵。黄帝一马当先,领兵冲入蚩尤阵中。蚩尤这次施展法术,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就在这危急关头,黄帝灵机一动,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认定了一个方向,黄帝这才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

这样,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这一天,黄帝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黄帝醒后,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阳符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黄帝顿然悟解,于是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为了振奋军威,黄帝决定用军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头慢兽,叫“夔”,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黄帝派人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声音震天响。黄帝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传说这夔牛鼓一敲,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军威大振。

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特意召来女儿女魃助战。女魃是个旱神,专会收云息雨。平时住在遥远的昆仑山上。

黄帝布好阵容,再次跟蚩尤决战。两军对阵,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蚩尤的兵听见鼓声丧魂失魄。蚩尤看见自己要败,便和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杀上前来。两军杀在一起,直杀得山摇地动,日抖星坠,难解难分。

黄帝见蚩尤确实不好对付,就令应龙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般的水流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没有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他也急令风伯雨师掀起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只见地面上洪水暴涨,波浪滔天,情况很紧急。这时,女魃上阵了,她施起神施,刹那间从她身上放射出滚滚的热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停雨消,烈日当头。风伯和雨师无计可施,慌忙败走了。黄帝率军追上前去,大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

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以铁石为饭,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时,黄帝灵感突现,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这一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被黄帝捉住了。黄帝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杀了。害怕他死后还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死之后,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来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那每一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

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这就是轩辕(黄帝的名字)黄帝。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讨胡檄文

诸胡逆乱中原 已数十年 今我诛之 若能共讨者 可遣军来也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 杀我百姓 夺我祖庙 今特此讨伐 犯我大汉者死 杀我大汉子民者死 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 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 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 特以此兆告天下

公元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凶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爷爷等亲人都没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按现在的标准还是一个孩子),冉瞻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公元310年,石勒(此时还是前赵的大将)攻打河内,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冉瞻众寡不敌,被俘。石勒徒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327年,冉瞻在和凶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之子就是后来的冉闵。冉闵除继承了父亲的英勇外,还善于使用智谋。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出场,在昌黎大战,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镜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缕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

公元350年冉闵(ran min)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两千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作者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传说人死前所想的人和事一定是生命中最记挂的,那我想冉闵在钢刀滑过颈项的一瞬,想到的应该会是兰灵吧,一生的战功显赫,拜将称王,皆似过眼云烟,唯有心间曾令感动的一抹亮色才是永恒。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某些太监史学家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那些穿者兽皮。吃着生肉的野蛮部落。哪里懂得礼仪廉耻。生命的价值。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趋势。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国人。冉闵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方才免于重捣古印度人之悲剧。

在火焰塔以及满清人所写的正史和小说里。都有许多对冉闵的污蔑。比如说冉闵被胡人收做义子。但是在南朝的史书从来没有记载。我们只能通过被人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但是冉闵却被埋没于浩瀚史书中。冉闵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华文明。不惜自己的声誉背负了2000年的骂名。为我们这些后代夺回了生存空间。冉闵的武功决不亚于岳飞!!冉闵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冉闵是公元四世纪的东亚明星。是人民心中的唯一希望。人们都说冉闵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转世来拯救汉人的英雄。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关中80万汉族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投奔冉闵就是明证。

主要内容:

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

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简介:

1、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2、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在中国神话中的他是兵主战神。传说蚩尤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共敌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与黄帝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

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蜀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川以前为古蜀国,“蜀”即蚕桑,生产彩锦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汉时,花色品种繁多的蜀锦已行销中原。到了唐代,蜀铁已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方各国,通过海运外销日本。蜀锦质地紧密坚韧,色调艳丽。图案纹饰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结构严谨,古朴典雅,深受国内外人民欢迎

蜀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成都蜀锦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即形成重要产业。汉代官府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锦城”之称。蜀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锦样已有数百种之多。蜀锦是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色彩丽,牢固耐用

锦样格调有:方方锦、月华锦、雨丝锦、皖花锦、铺地锦、散花锦等诸多工艺品种。另外还有民族缎等供少数民族作服饰、宗教装饰用的锦样品种。(成都)

蜀锦,是四川民间文化遗产中历史悠久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瑰宝。古籍里有关她的轶闻趣事不少,往往能从侧面反映出古锦曾经拥有的辉煌。关于四川民间工艺,“琐话”自然从这里开始。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诗中的锦官城——四川省首府成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唐时期,就因织锦而闻名天下。这里自古以来,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林木和野桑生长茂盛,又产红花、茜草之类的染料植物,于是栽桑养蚕相当普遍,随之以蚕丝为料的织品自然出现。据《尚书》记述,春秋战国时代“织采为纹曰锦,织素为纹曰绮”的古锦即已初具规模。到了汉代。蜀锦更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平。这里有两位汉代大文豪的故事以资佐证。一个是司马相如。据说在潦倒时曾把一件蜀锦做的“_裘”典当了去买酒喝。这位名人的举动,立即引起了达官显贵争相效仿,都在蜀锦衣服上缀以鹉鹅花纹,号曰“相如锦”。另外《西京杂记》还有他借用织锦技法,形象阐述作赋旨趣的记载:“相如友人盛览,字长通,_柯名士也。尝问作赋法,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览退而作‘列锦赋组合歌’”。成都另一位大辞赋家扬雄在《蜀都赋》里也直接描述过蜀锦生产的盛况:“尔乃其人,自造奇锦,纟仑纟匪颁,纟参缘其中,发文扬彩,传代无穷。”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相对稳定的成都其蜀锦织造却达到空前的地步。《吴书·甘宁传》说得最有趣,称东吴大将甘兴霸原籍四川忠县(巴郡临江)人。早年在长江中上游一带作水贼,他的贼船全用蜀锦作帆为标记,号称“锦帆贼”。用蜀中特产来标榜自己的特殊身份,固然是别出心裁,同时也说明当时蜀锦生产的繁荣和消费状况。《魏书·倭人传》上说:“魏明帝赐倭女王绛地蛟龙锦五匹,绀地句文锦三匹”。它不只告诉我们当时魏国曾向蜀国购买蜀锦作馈赠礼物,而且提供了蜀锦织造纹样特征。这种底上挑谱成锦地,上面加织各种花纹的“锦上添花”织造方法正是蜀锦和其它地方古锦的重要区别。《蜀书》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入成都,取府库藏锦分别赏赐诸葛亮、关羽、张飞和法正等每人一千匹。诸葛亮治蜀期间,更是把养蚕织锦、盐铁官营视作富国强兵的两大经济政策,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简雍为贯彻诸葛亮这一方针,对蜀锦生产又采取了统管和织造两项政策。对蚕茧统一收购,收买农奴从事锦缎织造。在城南以土筑城,建造织锦专业的锦官城。城里从事织锦的煮茧、缫丝、挽丝、机抒、织锦、漂洗、练染、纺择工艺均为女工和农奴。织出的“降地蛟龙锦”、“瑞草仙鹤锦”、“如意牡丹锦”、“甘地句文锦”等数十种名贵蜀锦,花纹雅丽,色彩分明,华丽辉煌。

从以上引述的典籍可以看出,锦官城之名源远流长,至少当自东汉起。那么,古时的锦官城具体在哪里呢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说:从夷里桥直走,在大路的西边有一座城,这就是汉时的锦官城。东晋李膺《益州记》里也说:“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墉(指城墙)犹在。”可推测其地约在今之南河岸上百花潭一带。

唐代,是蜀锦发展的又一极盛时期。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对于濯锦江,古籍中也有不少记载。晋人左思在《蜀都赋》中说:成都“__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抒相和。贝锦斐城,濯色江波。”元代费著在《蜀锦谱》中说:“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锦官,江名濯锦。”三国时蜀人谯周在《益州志》上说:“织锦既成,濯于江水,其文分明,胜于初成。”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载:“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江织工濯其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如”。古锦在染炼生产过程中,需用成都南河水濯洗,特别是上游的浣花溪一带,更因其水质优良且能使织物更加艳丽而得名濯锦江。

唐代的蜀锦,在纹样图案上更加丰富多彩。当时生产的“蜀江锦”不但花纹色彩生动和谐,有的还采取了六色并用的“晕色”,端庄丰满,富丽堂煌,与同时期绘画“唐三彩”有同工之妙。唐代蜀锦图案的丰富,少不了设计者的功劳。比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到的益州行台官窦师纶。他说:“窦初为太宗秦王府谘议,相国录事参军,封陵阳公。性巧绝,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由他设计的对雉、斗羊、翔风、游麟等纹样,大大丰富了蜀锦内容,其图案被后世人称为“陵阳公样”。

当然,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看到真正的汉唐蜀锦面目,但从一些在全国各地出土的文物中,也能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比如较早出土的“长乐明光”锦和近些年新疆出土的“五星出东方”锦。这些古锦虽然先后发掘于不同的地方,但都经历千年而光彩依旧,色泽斑斓。图案纹样除云龙虎马、鸟兽神人等纹样外,还分别织有“长乐明光”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篆字纹样。经过专家考证,说明这些都是汉代蜀锦珍贵的实物。至于唐代蜀锦,史称以章彩奇丽见称,虽然现存实物不多,但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锦袍记》中,还是可以领略到她的大概。他说:“侍御史赵郡李君出蜀锦裙一幅示予,长四尺,广上狭下,阔六寸。其前则左有鹤廿,势欲飞走,单曲折胫,口御花辇。右有鹦鹉,耸肩舒尾,数与鹤相等。二禽大小不类,而隔以花卉,地无余地,界道四向,五色间杂。道上累细钿点缀其中,微去锁结,互以相带,有若骇霞残月,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其工艺之精,已近神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