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花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24 来源 25 性状 26 鉴别 27 炮制 28 性味 29 功能与主治 210 用法与用量 211 贮藏 附: 1 用到中药秦艽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秦艽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秦艽花 1 拼音
qín jiāo huā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Qinjiaohua
22 英文名FLOS GENTIANAE STRAMIENAE
23 标准编号WS3BC007695
24 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 的干燥花。夏、秋花期采 收,阴干。
25 性状
本品为皱缩不展的筒形花朵。花多破碎,长25~35cm,直径4~9mm, 黄白色,偶有绿色或淡紫褐色斑纹。完整的花,管状,白色,膜质,花萼一侧开裂,萼 齿2~5,不等长,雄蕊5枚,子房矩圆形,花柱极短,柱头2裂。气微,味苦。
26 鉴别本品粉末呈浅棕**。花粉粒类圆形、扁球形,具3孔沟,表面雕纹不明 显,直径约36μm。花冠细胞类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花粉囊细胞类椭圆形或类多角形, 壁呈突起状增厚。花萼碎片中可见螺纹导管。花萼表皮细胞壁微波状,气孔不定式。
27 炮制除去杂质。
28 性味苦,寒。
29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胃肠炎,肝炎,胆囊炎等症。
210 用法与用量5~ 9g。
211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甘肃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用到中药秦艽花的方剂 十三味榜嘎散系藏族验方。处方:榜嘎60g、波棱瓜子30g、秦艽花40g、印度獐牙菜40g、巴夏嘎40g、苦荬菜
二十五味儿茶丸15g珍珠母25g甘肃棘豆40g扁刺蔷薇50g秦艽花30g制法:以上二十五味,除儿茶膏、渣驯膏、麝
二十五味獐牙菜散g巴夏嘎60g兔耳草60g丁香30g木香80g秦艽花80g甘草50g波棱瓜子50g制法:以上二十五
二十五味大汤散骨碎补60g芫荽50g獐牙菜50g兔耳草40g秦艽花40g榜嘎50g角茴香35g紫菀花40g乌奴龙
二十五味大汤丸骨碎补60g芫荽50g獐牙菜50g兔耳草40g秦艽花40g榜嘎50g角茴香35g紫菀花40g乌奴龙
更多用到中药秦艽花的方剂用到中药秦艽花的中成药 十三味榜嘎散
系藏族验方。处方:榜嘎60g、波棱瓜子30g、秦艽花40g、印度獐牙菜40g、巴夏嘎40g、苦荬菜
二十五味儿茶丸15g珍珠母25g甘肃棘豆40g扁刺蔷薇50g秦艽花30g制法:以上二十五味,除儿茶膏、渣驯膏、麝
二十五味獐牙菜散g巴夏嘎60g兔耳草60g丁香30g木香80g秦艽花80g甘草50g波棱瓜子50g制法:以上二十五
二十五味大汤散骨碎补60g芫荽50g獐牙菜50g兔耳草40g秦艽花40g榜嘎50g角茴香35g紫菀花40g乌奴龙
二十五味大汤丸骨碎补60g芫荽50g獐牙菜50g兔耳草40g秦艽花40g榜嘎50g角茴香35g紫菀花40g乌奴龙
更多用到中药秦艽花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秦艽花 《类证治裁》:[卷之一燥症论治]附方
。〔脏燥〕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通治〕滋燥饮秦艽花粉白芍生地天冬麦冬蜜或加人乳、牛乳、梨汁、蔗汁
《回春录》:[四、外科]瘰。孟英投以∶大麻僵蚕羚羊(角)石膏省头草升麻当归秦艽花粉黄芩等药,渐愈。《回春录》清王士维公元182
《王氏医案绎注》:卷七治若罔知。孟英投以天麻僵蚕羚羊石膏省头草升麻当归秦艽花粉黄芩等药渐愈。(此证必系肝胃气分热结。以辛温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小疵]无名肿毒似癞非癞。由草中花蜘蛛螫伤。仍被露水所搭所致。宜秦艽汤。秦艽汤奏艽一味。煎汤饮之。《外科大成》清祁坤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秦艽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苏沈良方》卷十方之麦煎散 31 组成 32 制法 33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35 运用 4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麦煎散 41 处方 42 炮制 43 功能主治 4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 45 运用 46 摘录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麦煎散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能主治 5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各家论述 6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之麦煎散 61 方名 62 麦煎散的别名 63 组成 64 功效主治 65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 66 运用 67 制备方法 68 各家论述 69 附注 7 《普济方》卷三六八方之麦煎散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能主治 7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 8 《传家秘宝》卷下方之麦煎散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主治 8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扁鹊心书·神方》方之麦煎散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功能主治 9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麦煎散 1 拼音
mài jiān sǎn
2 概述麦煎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3 《苏沈良方》卷十方之麦煎散 31 组成鳖甲(酥炙)、大黄(湿纸裹、煨熟)、常山、柴胡、赤茯苓、当归(酒浸)、干生漆、白术、石膏、干地黄各一两,炙甘草半两[1]。
32 制法上药为末[1]。
33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加小麦五十粒,水煎,食后、睡前服[1]。
34 功能主治
《苏沈良方》卷十方之麦煎散主治少年骨蒸,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1]。
35 运用若有虚汗,加麻黄根一两[1]。
4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麦煎散 41 处方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42 炮制上药为细末。
43 功能主治《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麦煎散主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4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45 运用如初生孩儿感冒风泠,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46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麦煎散 51 方名麦煎散
52 组成知母半两,地骨皮(拣净)半两,赤芍药半两,甘草(炙)半两,石膏半两,葶苈子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杏仁(去皮尖,麸炒)半两,人参半两,滑石半两,麻黄(不去根节)1两半。
53 功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麦煎散主治小儿外感风寒,内有蕴热,壮热呕吐,咳嗽气喘,面赤自汗;营卫不调,夜有盗汗,形体消瘦,四肢烦疼者。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息,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余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荣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烦疼,肌肉消瘦。湿热内*,肺病喘急。
5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麦子煎汤调下。如初生孩儿感冒风冷,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服1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5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56 各家论述《医方考》:滑石、茯苓,可以泻湿;石膏、知母,可以清热;杏仁、葶苈,可以泻喘;人参、甘草,可以益肺;地骨皮、赤芍药,可以去热于里;麻黄根、浮小麦,可以止汗于表。
6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之麦煎散 61 方名麦煎散
62 麦煎散的别名麦煎汤
63 组成赤茯苓1两,当归1两,干漆(炒令烟尽)1两,鳖甲(醋炙)1两,常山1两,大黄(煨)1两,北柴胡1两,白术1两,生干地黄1两,石膏1两,甘草5钱。
64 功效主治《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之麦煎散功在破血积痰。主治少男室女骨蒸,妇人血风攻注四肢,心胸烦壅。骨热。黄瘦口臭,肌热盗汗。
65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小麦50粒,煎至8分,食后、临卧时温服。
66 运用有虚汗,加麻黄根1两。
67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68 各家论述1《医方考》:血,阴也,阻而塞之,则积阴为疰,故令四肢攻注;曰风血攻注四肢者,风血内搏,四肢无力,而倦怠浮肿也。鳖甲、干漆,攻坚削积之品也,所以治精血之留结;柴胡、石膏,解肌清热之药也,所以去骨蒸之内热;思则火结于心包,故用常山以开其结;郁则气留于六府,故用大黄以推其陈;当归、生地,生新血也;白术、甘草,致新气也;赤茯苓所以导丙丁之邪;浮小麦所以止骨蒸之汗;而麻黄根之加,乃以其形中闭,为止汗之最。
2《法律》:此方治肝、肺、脾、胃火盛,灼干荣血,乃致口臭肌热可验。故用润血行瘀之法,以小麦煎之,引入胃中,盖胃之血干,热炽大肠必然枯燥,服此固可无疑,然更加人参助胃真气,庶可多服取效也。
69 附注麦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7 《普济方》卷三六八方之麦煎散 71 方名麦煎散
72 组成知母、贝母、麻黄(去节)、人参、石膏、甜葶苈、茯苓、地骨皮、杏仁、滑石、柴胡、甘草、桔梗、大黄(蒸)、干葛各等分。
7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六八方之麦煎散主治小儿伤寒咳嗽,气急鼻塞。
7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加葱白、薄荷、小麦子20粒,煎服。
8 《传家秘宝》卷下方之麦煎散 81 方名麦煎散
82 组成鳖甲(九肋者,童便浸,炙黄,去裙襴称1两半,取末)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1两,玄参1两,干葛1两,干姜(炮)半两,川乌头(生)半两,秦艽(去芦头)1两,柴胡(去芦头)1两。
83 功效主治功在止嗽定端,止汗,进饮食。主治虚劳身热,骨节疼痛,烦痹。
8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用小麦汤7分,煎至5分,和滓温服,1日35次。
8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9 《扁鹊心书·神方》方之麦煎散 91 方名麦煎散
92 组成知母2钱,乌梅肉2钱,地骨皮2钱,柴胡2钱,大麦1撮。
93 功能主治《扁鹊心书·神方》方之麦煎散主治幼年心络为暑所伤,每至暑时,即畏热,困倦减食。
94 麦煎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温服,缓下。
95 制备方法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除湿饮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除湿饮 1 拼音
chú shī yǐn
2 处方苍术(炒)白术(炒)地骨皮 白鲜皮 白附子 五加皮 僵蚕(炒)秦艽 连翘 白芷 羌活各3克 防风3克 蝉蜕9克 生草3克
3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祛风止痒。主身受潮湿,遍体瘙痒,或起疙瘩,或成疥疮。
4 除湿饮的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5 摘录《揣摩有得集》
古籍中的除湿饮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发无定处]火赤疮
宜服解毒泻心汤; 多生者,属湿热盛,宜服清脾除湿饮。未破者,俱宜蝌蚪拔毒散敷之;已破者,俱宜石珍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四发无定处(下)]火赤疮宜服解毒泻心汤; 多生者,属湿热盛,宜服清脾除湿饮,未破者,俱宜蝌蚪拔毒散敷之;已破者,俱宜石珍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三痰饮门]药方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服。(东垣)小黄丸化痰涎,除湿饮,和胃气,利膈。黄芩(一两)半夏白术(各两半)
《验方新编》:[卷二十四疔疮部]火赤天疮,频服解毒泻心汤, 多生者属湿热盛,频服清脾除湿饮。初起未破,外搽如意金黄散,已破流水,外掺石珍
《饮膳正要》:[卷第三料物性味]小椒目录 1 拼音 2 《医学入门》卷八 21 组成 22 主治 23 仙酒的用法用量 3 《三因》卷二引窦朝议经进方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仙酒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36 用药禁忌 4 《扶寿精方》 41 组成 42 主治 43 仙酒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4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仙酒 1 拼音
xiān jiǔ
2 《医学入门》卷八 21 组成苍术2两,枸杞1两,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1两,陈皮1两,天麻1两,晚蚕沙5钱,五加皮5钱,杜仲5钱,枳壳5钱,半夏5钱,肉桂5钱,防己5钱,牛膝5钱,桔梗5钱,木瓜5钱,白芷5钱。
22 主治虚寒筋骨酸痛,腰脚无力。
23 仙酒的用法用量酒浸服。
3 《三因》卷二引窦朝议经进方 31 组成牛蒡根1斤,牛膝1斤,秦艽2两,鼠粘子2两,枸杞子(炒)1斗,苍术(蒸烂)2斤,防风2两,蚕沙2两,大麻子(炒,别研去壳)1升,桔梗2两,羌活2两。
32 功效
延年益寿。
33 主治大风及偏风一切风疾。
34 仙酒的用法用量日进3服,每服1大盏,温服。
35 制备方法上锉散,无灰酒2斗,净瓷瓶内浸7日,开时不得对瓶口。
36 用药禁忌忌面食并鱼肉动风物。
4 《扶寿精方》 41 组成天麻半斤,当归3两,枳壳2两,枸杞2升,牛蒡子半斤,牛蒡根1斤,天麻子1升,牛膝2两,秦艽2两,苍术2两(去皮,米泔浸,瓦器蒸熟),羌活2两,防风2两,桔梗2两,晚蚕沙2两。
42 主治手足拘挛,半身不遂。
43 仙酒的用法用量无灰酒23斗,瓦罐浸7日,勿令面近酒,恐气触目有伤。每日空心、午、夜各温进1杯。
44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45 用药禁忌忌鱼、面3个月。
古籍中的仙酒 《万病回春》:[卷之四]补益二十一日。取出热服,早晚各饮一、二盏。数日见效。仙酒方一用小麦六十四斤,一半炒熟,入新布口袋内悬井中
《普济方》:[卷一百十五诸风门]诸风杂治捏作饼子。每服三五饼子。细嚼。茶酒送下。不拘时候仙酒方(一名窦侍御遇仙酒出卫生家宝方)治诸风疾。并大
《万病回春》:[卷之四]汗证师曰∶以汗出时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服二仙酒。二仙酒黄(蜜炒)白芍(酒炒,各五钱)桂枝(三钱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一·万病总疗万病第一]大排风散也。须高良姜、紫葳,止六十四味,名芫花散,一名登仙酒,又名三建散。按∶后加减法中有远志,而此方中无,
《普济方》:[卷二百六十八杂录门]制酒法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续嗣降生丹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妇人良方》卷九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续嗣降生丹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续嗣降生丹 1 拼音
xù sì jiàng shēng dān
2 处方当归 桂心 龙齿 乌药(真天台者佳)益智 杜仲 石菖蒲 吴茱萸各45克 茯神 川牛膝 秦艽 细辛 苦桔梗 半夏 防风 白芍药各22克 干姜30克(半生半炒)附子1只重24克(脐心作一窍,如皂子大,入朱砂3克,湿面裹煨)川椒60克(汤浸半日,焙)牡蛎1大片(用童便浸四十九日,五日一换,取出,用硫黄末30克,米醋涂遍,却用皮纸裹,又用米醋浸令纸湿,盐泥厚固济干,用木炭煅。每遇合药时入60克,余者留后次合药用)
3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治妇人禀受气弱,胎脏虚损,子宫冷惫,血寒痼冷,难成子息,血虚带下,肌瘦寒热。及男女诸虚百损,客热盗汗,气短乏力,面无颜色,饮食少味。(不孕)
5 续嗣降生丹的用法用量每服30~100丸,空腹时用淡醋、温酒或盐汤送下,一日二服。
6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九
7 《妇人良方》卷九 71 方名
续嗣降生丹
72 组成当归1两半,桂心1两半,龙齿1两半,乌药(真天台者佳)1两半,益智1两半,杜仲1两半,石菖蒲1两半,吴茱萸1两半,茯神3分,川牛膝3分,秦艽3分,细辛3分,苦桔梗3分,半夏3分,防风3分,白芍药3分,干姜1两(半生半炒),附子1只(重8钱者,脐心作一窍,如皂子大,入朱砂1钱重,湿面裹煨),川椒2两(汤浸半日,焙),牡蛎1大片(要取漳、泉二州者,却用学堂童子小便浸49日,5日1换,取出用硫黄末1两,米醋涂遍,却用皮纸裹,又用米醋浸令纸湿,盐泥厚固济,干,用炭5斤煅,每遇合药入2两,余者留后次合药用)。
73 主治妇人禀受气虚,胎脏虚损,子宫冷惫,血寒固冷,难成子息;男子精气不固,阳事衰弱,白浊梦泄;妇人血虚带下,肌瘦寒热;男女诸虚百损,客热盗汗,气短乏力,面无颜色,饮食少味。
74 续嗣降生丹的用法用量每服30100丸,空心淡醋、温酒、盐汤皆可送下,1日2服。
7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取附子纳朱砂别研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续嗣降生丹 《妇人规》:[下卷子嗣类]药食(药食一)。其次则八珍益母丸亦佳。若脏寒气滞之甚者,用续嗣降生丹亦妙。毓麟珠(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气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一长集·妇人规古方]妇人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续嗣降生丹治妇人五脏虚损,子宫冷惫,不能成孕。并治男子
《竹林女科证治》:[卷四求嗣上]妇人脏寒不孕,子宫冷惫,赤白带下,盗汗短气、畏寒恶冷,宜续嗣降生丹。此方无怪诞克伐之品,且温且固,凡血海虚寒者
《妇人规》:[下卷前阴类]阴冷也。真寒者,宜补其阳,如理阴煎、十补丸、加减续嗣降生丹。假寒者,当清其火,宜龙胆泻肝汤、加味逍遥散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阴冷(八一)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槐胶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归经 26 功能主治 27 槐胶的用法用量 28 注意 29 附方 2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槐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槐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槐胶 1 拼音
huái jiāo
2 《辞典》:槐胶21 出处
《嘉佑本草》
22 拼音名Huái Jiāo
23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树脂。
24 性味
《纲目》:"苦,寒,无毒。"
25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26 功能主治①《嘉佑本草》:"主一切风,化涎。治肝藏风,筋脉抽掣,及急风口噤,或四肢不收,顽痹,或毒风周身如虫行,或破伤风口眼偏斜,腰脊强硬。"
②《纲目》:"煨热,绵裹塞耳,治风热聋闭。"
27 槐胶的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
28 注意《得配本草》:"血虚气滞,二者禁用。"
29 附方①治破伤风,口眼偏斜,四肢拘急,腰背强硬:槐胶二两,白花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独活一两,白附子一两(炮裂),防风一两(去芦头),干蝎半两(微炒),干姜半两(炮裂),天南量半两(炮裂),天麻一两,麝香一分(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研令匀。每服,研薄荷汁半合,入酒三合,暖令温,调下一钱,不计时候服。(《圣惠方》槐胶散)
②治破伤风,身体拘急,口噤,眼亦不开:辟宫子一条(一名守宫,酒浸三日,曝干,捣罗为末),赋粉半分。上药,同研令匀,以煮槐胶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拗口开,以温酒灌下七丸,逡巡汗出瘥,未汗再服。(《圣惠方》辟宫子丸)
210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槐胶的方剂 槐胶丸
音:huáijiāowán《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槐胶丸:处方:槐胶(以酒化为膏)2两,牛黄(别研)半
神妙槐胶丸owán《圣济总录》卷七:方名:神妙槐胶丸别名:槐胶丸组成:槐胶半斤(细捣,好酒5升浸1宿,后入锅内
土蜂丸用量:每服10丸,以热豆淋酒送下,不拘时候,频服。汗出为度。制备方法:上为末,用槐胶和丸,如绿豆大。
神效桑鸡丸:痔疾,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煎槐枝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煮槐胶和丸,如梧桐子大。
辟宫子丸,捣罗为末),腻粉半分。制法:上药同研令匀,以煮槐胶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破伤风,身体拘急,口噤
更多用到中药槐胶的方剂用到中药槐胶的中成药 追风丸
5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末,煮槐胶为丸,如黍粒大。附注:追风丹(《普济方》卷三七四
天麻丸两(酒浸,炙微黄,去皮骨),桑螵蛸3分(微炒),槐胶1两,桃胶1两,酸枣仁1两(微炒),麝香1分(细
乌金丸大火煅令通赤,待冷取出,加麝香半两,同研令细。以槐胶烂煮,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冯氏锦囊》卷十三:方
乌鸡丸)1两,当归(切,焙)1两,秦艽(去苗土)1两,槐胶1两,甘草(炙,锉)1两,苁蓉(薄切,酒浸,焙)
更多用到中药槐胶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槐胶 《普济方》:[卷一百十三诸风门]破伤风附论
白僵蚕(炒)白附子(炮)天南星(炮)干蝎(酒炒)槐胶(研)天麻(各一两)上将十味捣罗为末。入五味研者
《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一]治破伤风诸方钱。治破伤风。口眼偏斜。四肢拘急。腰背强硬。宜服槐胶散方。槐胶(二两)白花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
《普济方》:[卷九十六诸风门]急风(附论)白僵蚕(炒)天麻干姜(炮裂)干蝎(煎掠去沫焙)麝槐胶。丸如麻子大。乌蛇丸治中急风。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圣济总录》:[卷第六]急风粉麝上一十一味。除研药外为细末。与研药和匀。酒煎槐胶和丸。麻子大。豆淋酒下五丸至十丸。日三夜一。不拘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一肝脏门]肝气逆面青多怒目录 1 拼音 2 《证因方论集要》卷四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各家论述 3 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十六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清气汤的用法用量 4 《普济方》卷三二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清气汤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清气汤 1 拼音
qīng qì tāng
2 《证因方论集要》卷四 21 方名清气汤
22 组成茯苓、半夏、木香、广皮、厚朴。
23 主治内气不清,外气不净,身痒,胸腹饱闷,嗳气。
24 各家论述方用茯苓、半夏以和中,木香、广皮以调气,厚朴以宽胸腹,清内自能达外而痒平矣。
3 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十六 31 方名
清气汤
32 组成麻黄4两,五味子3两,甘草3两,杏仁50枚,母姜5两,淡竹叶(切)1升。
33 主治肺热饮酒当风,风入肺,胆气妄泄,目青气喘。
34 清气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先煮麻黄去沫,下诸药,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
4 《普济方》卷三二二 41 方名清气汤
42 组成紫苏子1两,五味子1两,大腹子1两,枳壳1两,桑白皮(微妙)1两,菖蒲1两,地骨皮1两,白术1两,柴胡1两,秦艽1两,独活(干用)1两,干葛1两,甘草(炙)1两,地黄、泽兰、档子、防己、川乌、玄胡索各等分。
43 主治妇人血劳、产后藤劳,及羸瘦之人,阴衰阳盛,气弱而血热,则搏而不通,外蒸肌肉,内蒸骨髓,肌热骨瘦,劳时晕热,烦渴口干,颊赤头疼,饮食无味,心神惊悸,肢体酸疼,或时盗汗,或时咳嗽,或月水断绝,或经极少。
44 清气汤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酒调下。
45 制备方法上为末。
古籍中的清气汤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卷之三背图形八症(二)]中搭手宜顺气开郁,清热追毒。先服三香连翘汤,次服定痛清气汤,然后排脓生肌。九味三香连翘汤香附(酒炒)、木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二杂症门上]虚劳二钱半,水一盏半,姜枣煎六分,去滓温服,食前。清气汤(《普济》)治肌热骨瘦者,阴衰阳盛也。是气弱而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悸痞塞,食少遗精梦泄,大能益气清神,降火升水。清气汤,退热烦也气逆。退热清气汤柴胡、橘皮、茯苓各一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二杂症门上]虚劳二钱半,水一盏半,姜枣煎六分,去滓温服,食前。清气汤(《普济》)治肌热骨瘦者,阴衰阳盛也。是气弱而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提纲]内伤本文2023-08-06 06:14: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8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