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指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原地区指哪里?,第1张

问题一:中国中原地区指的是哪个地方 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常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河南省为主体,包括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的部分地区。

问题二:中原地区指哪里 现代中原地区称谓一般使用广义的大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河南省为中心,涵盖周边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山西东南部等广大地区;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主导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同时又是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和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

狭义中原一般专指河南省。河南又名“中原”和“中州”,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中国”、“中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学界普遍认为河南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起到重要决定性作用。而河南也是自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国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之一。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之后有“中州”和“中原”之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黄河中游地区,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河南一省就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夏商故都郑州、殷邺七朝古都安阳,同时还有六朝古都商丘,南都帝乡南阳,曹魏故都许昌等古都。不过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很多民族、种族、国家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逐鹿中原。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大批大批的中原人士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异域他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祖国很多地方的开发和中华文明的传播。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问题三:中原指哪些地方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

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户原是“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新蔡、安丰。”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

“客家之源在整个古中原地区,具体说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辽阔地带。”这样说来,上面所说的中原,那就是个“小中原”了,客家先民在900多年的三次大迁徙,“他们途中经过除河洛地区”之外的其他辽阔地区。受到秦陇文化、燕赵文化、晋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的多元影响。“可见“古中原”地区多么地广阔。

问题四:中原包括哪些地方 从历史和古籍上来看,广义的中原地区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当代中原的含义较之古代有所缩小,特指河南大部及毗邻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河南中西部

黄河下游地区:河南东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界限范围:

北界晋北、陕北、冀北一带,

南至秦岭-伏牛山、皖北、苏北一带,

东到鲁西,

西至陇东,天水一带

其核心是以晋、陕、豫三省为中心的,这一被考古和历史文献所证明。

中原地区古都荟萃,尤以长安、洛阳、开封为盛,明缪希雍《葬经翼》曾提到:关中长安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首也。河南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

历史古籍上对于中原的界定范围:

北界――――――――太原(中原北门)、张家口野狐岭、北京以南的河北地区

金《过晋阳故城书事》:“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晋阳即今太原)

《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

元《岭北行》:“中原南北限西岭,野狐高出大庚顶”(西岭指大马群山,野狐即张北境内野狐岭)。

南界――――――――秦岭-伏牛山

《出师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之南)

东界――――――――淮安

《登楚州城》:”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楚州,今江苏淮安)

西界――――――――甘肃陇南、天水,宁夏固原、陕西榆林

《三国演义》:“蜀兵已到祁山,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祁山位于陇南、天水一带,兵临祁山即意味着入寇中原)

明《名山藏》:“陕西三,中原门户也。”(明三镇为今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等三边镇)

问题五:在古代中原地区指的是那几个省 一般认为,古代中原系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中心是古豫州。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华夏文化或周文化的扩展而有所蔓延。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较先进的华夏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夷蛮狄的周边地区,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成康之世的分封,也纳入中原文化区。实际上两周时期的中原地区除了今河南省外,主要还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狭义上主要是指河南;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

河南

河北省南部

山西省南部

山东省西部

江苏省西北部

安徽省

湖北省北部地区

问题六:古代称中原 是指现在的哪些地区 以河南省为中心,包括周边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山西东南部等广大地区。如下图

问题七:中原指的是什么地区 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主导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是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中原一般专指河南省。河南又名“中原”和“中州”,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中国”、“中土”、“华夏”和“神州”,历 中原河南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原河南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起到最主要决定性作用。现在我们说的中原,一般指河南省。其实中原指河南也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而河南也是自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国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不过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异域他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祖国很多地方的开发和中华文明的传播。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问题八:春秋时期的中原指的是哪些地方 就是今日的河南省极其周边地区

也就是在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中原地区的意思出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岔K,以与君周旋。”这里的中原就有地区的含义在内。《国语・晋语三》记载,在是否纳晋君问题上,有人主张杀之,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这里的中原有中原诸侯国之意。公元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在黄池盟会后,吴王取得了诸侯国的霸主地位,吴王令“王孙苟告劳于周”,其中有一句话说“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天舍其衷,楚师败绩,王去其国,遂至于郢”。追述先人事迹中所提到的中原,指的就是今日的河南省。

大约到汉代,“中原”一词较多指河南地区。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徐乐在上书汉武帝时曾经对“瓦解”作解释时提到中原,“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汉书・徐乐传》)这里是说吴楚诸王在中原被擒。

当然汉代及其以后,“中原”一词指原野者史书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时曾说:为了传土于子孙,名扬后世,“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武帝在进攻南越之前,淮南王刘安上书谏曰:“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晁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汉书・严助传》)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进攻山东的赤眉军,廉丹征求冯衍的意见时,冯衍要他静观时变,并劝说:“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后汉书・冯衍传》)在《后汉书・马融传》、《后汉书・皇甫规传》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还保留着原始的意义。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区。到了晋朝特别是东晋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一词,出现了92次,而以东晋时期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大多与晋朝君臣光复中原的志向有关,如“中原沦没”、“中原乱离”、“中原覆没”、“死亡漫于中原”、“中原丧乱”、“中原大乱”、“克复中原”、“中原向化”、“中原无所 ”等,这些词语既透露出东晋人的中原情结,也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原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单元。是后,偏居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沿用了东晋以来关于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着浓厚的中原情结。

从历史和古籍上来看,广义的中原地区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当代中原的含义较之古代有所缩小,特指河南大部及毗邻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河南中西部

黄河下游地区:河南东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界限范围:

北界晋北、陕北、冀北一带,

南至秦岭-伏牛山、皖北、苏北一带,

东到鲁西,

西至陇东,天水一带

其核心是以晋、陕、豫三省为中心的,这一被考古和历史文献所证明。

中原地区古都荟萃,尤以长安、洛阳、开封为盛,明缪希雍《葬经翼》曾提到:关中长安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首也。河南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

陈业新

陈业新(ChenYe-Xin),男,1967年12月生,浙江省奉化市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1982年2月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系材料科学及工程专业,1985年11月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92年4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1992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大学研究员、材料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科研成果“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化”在2001年12月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中文名:陈业新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省奉化市

出生日期:1958年12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12月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代表作品:《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

职称:教授

上海大学研究员

科研成果“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化”在2001年12月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导师姓名陈业新

导师性别男

职务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人文学院

所属学科物理学(物理学史)

研究方向灾荒史中国科技文献史

陈业新,1967年生,历史学博士、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1996、200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分别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历史文献学专业)。2001年9月—2003年6月,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6月至今,工作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2部、合著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获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SMC优秀青年教师奖”、“上海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荣誉或奖励,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研究专长:中国古代史、灾害史、环境史。

研究领域:秦汉史、区域史、传统文化与社会等。近些年来,主要集中于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与环境保护、历史灾害与社会、传统生态意识的研究。

代表性论著

一、学术论文

2017年:《1960年代以来有关水旱灾害史料等级化工作进展及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第2期,第37—57页。

2017年:《“成礼三驱”:汉唐时期“三驱”礼衍变述论——以_狩礼的建设为线索》,《社会科学》,第3期,第130—143页。

2016年:《〈周易〉“三驱”礼考释》,《周易研究》,第2期,第67—83页。

2016年:《阻源与占垦:明清时期芍陂水利生态及其治理研究》,《江汉论坛》,第2期,第104—11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2015年:《深化灾害史研究刍议》,《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1期,第86—93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2期转载主要内容。

2015年:《环境史“深描”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9日。

2013年:《历史时期芍陂水源变迁的初步考察》,《安徽史学》,第6期,第92—105页。

2012年:《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及其原因初探》,《江汉论坛》,第10期,第62—6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12年:《中国环境史中的儒家生态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报》,9月5日。

2012年:《秦汉时期乌兰布和北部地区生态状况的再考察》,曹玮主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2》总贰辑,三秦出版社,第383—399页。

2011年:《道光二十一年豫皖黄泛之灾与社会应对研究》,《清史研究》,第2期,第90—101页。

2011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变迁——以文武举士的变化为例》,《江汉论坛》,第1期,第89—101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5期转载主要内容。

2010年:《“载纵载横”与无远弗近——秦汉时期幽燕地区交通地理研究》,《社会科学》,第8期,第105—11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10年:《清代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清史研究》,第2期,第73—85页。

2009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探析——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孔子研究》,第4期,第4—16页。

2009年:《清代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初步研究——兼及历史洪涝灾害等级划分的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第14—29、8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009年:《1938—1947年黄河南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徐少华主编《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第393—417页。

2008年:《两汉时期幽燕地区社会风习探微》,《中国史研究》,第4期,第45—72页。

2008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尚武风习初探》,程必定、吴春梅主编《淮河文化纵论——“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第46—69页。

2008年:《明代国家的劝分政策与民间捐输——以凤阳府为对象》,《学术月刊》,第8期,第139—147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2期转载主要内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008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健讼风习探析》,《安徽史学》,第3期,第101—110页。

2008年:《皖北花鼓灯探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第477—483页。

2008年:《明代凤阳府灾后税粮折色初探》,《中国农史》,第2期,第48—57页。

2008年:《民国时期民生状况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1期,第78—88页。

2007年:《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安徽史学》,第2期,第117—128页。

2007年:《儒家生态意识特征论略》,《史学理论研究》,第3期,第42—51页。

2007年:《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第5—16页。《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7年3期摘要转载。

2006年:《是“天人相分”,还是“天人合一”——〈荀子〉天人关系论再考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5期,第53—59页。该文被赵轶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自然”观》(亚洲文化研究丛刊)收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06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论略——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现代意识与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52—281页。

2006年:《两汉荒政思想探析》,《湖北大学学报》,第1期,第12—17页。

2005年:《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第22—32页。

2005年:《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2期,第74—80页、封三。该文被赵轶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自然”观》(亚洲文化研究丛刊)收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04年:《秦汉政府行为与生态》,《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第63—6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03年:《两汉时期蝗灾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周国林主编《历史文献学论集》,崇文书局,第487—495页。

2003年:《秦嘉籍贯考辨》,《安徽史学》,第4期,第105—106页。

2003年:《西汉元帝建昭四年“雨雪”辨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第32—34页。

2003年:《两汉时期天体异常灾害论探讨》,《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第114—117页。

2002年:《两汉祈雨礼俗初探》,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辑,商务印书馆,第319—328页。

2002年:《两〈汉书〉“五行志”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与认识》,《史学史研究》,第3期,第43—48页。

2002年:《两汉时期的灾害及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江海学刊》,第5期,第158—163页。

2002年:《两汉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第4期,第76—95页。

2002年:《两汉荒政特点探析》,《史学月刊》,第8期,第39—4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02年:《两汉时期灾害发生的社会原因》,《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第110—115页。

2002年:《两汉荒政初探》,《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第22—26页。

2001年:《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中国史研究》,第1期,第19—26页。

2001年:《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第102—107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01年:《灾异辨析——兼及〈公羊传〉与董仲舒之灾异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0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4—103页。

2000年:《秦汉生态职官考述》,《文献》,第4期,第41—47页。

2000年:《秦汉时期西北开发史鉴》,《光明日报·历史周刊》,12月8日。

2000年:《秦汉时期巴楚地区生态与民俗》,《江汉论坛》,第11期,第55—58页。

2000年:《司马迁天命观的多重性及其原因初探》,《湖北大学学报》,第4期,第73—77页。

2000年:《论项羽的多重性格及对其成败的影响》,《台州师专学报》,第3期,第30—34页。

2000年:《试论项羽兵法》,《浙江学刊》,第2期,第146—148页。

2000年:《浅谈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与实践》,《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第39—42页。

1999年:《察举制与两汉社会品评之风》,《文史知识》,第12期,第49—52页。

1999年:《试论两汉察举制对历史文献发展的影响》,《台州师专学报》,第1期,第12—16页。

1998年:《“罢黜百家”语出何人》,《中国史研究》,第2期,第169—170页。

1998年:《秦汉生态法律文化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第84—89页。

1997年:《地震与汉代荒政》,《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第88—91页。

1996年:《两汉文献整理述略》,《文史知识》第11期,第96—102页。

1996年:《湖北地震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第75—79页。

1995年:《项羽与成语典故》(与王明德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12期,第33—34页。

2008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513万字。

2004年:《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327万字。

1999年:《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册,合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著作

2015年:《长江流域的游艺竞技》(编著),长江出版社,14万字。

2012年:《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专著,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525万字。

2011年:《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合著,张建民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本人完成其中第四章“长江中游地区距今10000—1800年间气候状况研究”,第116—185页。

2008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专著,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近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邹逸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513万字。

2006年:《鱼龙百戏——长江流域的游艺与竞技》(编著),武汉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46万字。

2004年:《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327万字。该著被汝信、赵士林主编的《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选为“年鉴”2004年度中国古代史学科优秀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79—380页。

1999年:《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册,合著,王玉德等主编,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人完成其中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生态文化”、第十四章“中国历代灾害与生态文化”,第136—274、1183—1243页。

1997年:《道家逸品》(与刘韶军合著),长江文艺出版社。本人完成其中《庄子》部分,该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再版,2013年列入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1997年:《汉高祖的人生哲学》(与姚伟钧合著),台湾汉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中国历史文选》(教材,周国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本人参与编写其中《礼记》部分,中华书局。

2010年:《清代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清史研究》,第2期。

2009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探析——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孔子研究》,第4期。

2009年:《清代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初步研究——兼及历史洪涝灾害等级划分的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

2009年:《1938—1947年黄河南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年:《两汉时期幽燕地区社会风习探微》,《中国史研究》,第4期。

2008年:《明代国家的劝分政策与民间捐输——以凤阳府为对象》,《学术月刊》,第8期。

2008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_窳风习探析》,《社会科学》,第3期。

2008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尚武风习初探》,《淮河文化纵论——“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年:《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

2007年:《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安徽史学》,第2期。

2007年:《儒家生态意识特征论略》,《史学理论研究》,第3期。

2005年:《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

2005年:《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2期。

2004年:《庄子评析》(古籍注评),崇文书局,2012、2015年再版。

2002年:《两汉祈雨礼俗初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辑,商务印书馆。

2002年:《两〈汉书〉“五行志”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与认识》,《史学史研究》,第3期。

2002年:《两汉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第4期。

2002年:《两汉时期的灾害及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江海学刊》,第5期。

2001年:《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中国史研究》,第1期。

2001年:《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

2001年:《灾异辨析——兼及〈公羊传〉与董仲舒之灾异说》,《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0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秦汉生态职官考述》,《文献》,第4期。

1998年:《秦汉生态法律文化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1997年:《地震与汉代荒政》,《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

1996年:《湖北地震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1995年:《明实录类纂》(浙江上海卷)(古籍整理,李国祥等主编,多人完成),武汉出版社。

三、项目

2013年:《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排名2/6,实际主持,已完成。

2010年:《明清时期华东地区灾荒环境下的社会治理研究》(10BZS05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进行中。

2008年:《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08TS4),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计划特色项目,主持,已完成。

2005年:《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保护研究》(2005FLS00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主持,已完成。

2001年:《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保护研究》,孔子文化大学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已完成。

2001年:《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01AZS00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张建民主持),参与,已完成。

四、获奖

2013年:《覆盖全体学生、贯穿本科全程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上海市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排名2/10)。

2013年:《中国文化史八讲》,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贡献奖一等奖。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2/8)。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全国第一届大学素质教育优秀研究成果(试验成果)一等奖(排名3/6)。

2011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著作三等奖。

2010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邹逸麟主编《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2010年:《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邹逸麟主编《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第十一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华山国际奖教金”。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二等奖。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SMC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4年:《两汉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02—2003)论文类三等奖。

2004年:《两汉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论文二等奖。

2000年:全国古籍整理委员会“古文献”优秀奖学金(博士生类)三等奖。

不清楚。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古籍中记载的少昊氏文化地区。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变形以及拔牙。陶器多见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纹饰常见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还有彩陶和朱绘;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石器磨制精美,中期以后更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此外,还发掘出了各种骨制、牙制的工具和装饰品。他们从事着以种植粟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饲养猪、狗、牛、鸡等家畜,同时渔猎经济也是其重要的生产部门。

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在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遗址。它由成排分布的红烧土排房建筑构成,这些排房多则六间一排,少则两间相连,布局严谨,显示了较高的建筑技术。

大汶口人死后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另外还发现部分折头葬、折肢葬等较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后发现有木质葬具,在有的成人墓的随葬品和儿童瓮棺的葬具中还使用了带有各种陶文的大口尊。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