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历史上曾有过哪些称呼?
蓟、燕、广阳、幽州、范阳、幽都、析津、蓟北、南京、燕京、燕山、永安、大兴、大都、北平、顺天、宛平。
“燕国”,其实在先秦时期一直被写作“妟”(yàn)或“匽”,直到秦汉时期才被改写作“燕”。所以,不仅西周燕都所在地在商代与西周时期会被写作“妟”,东周时的蓟城也会因为燕都的关系而被称为“妟”。
所以说,在先秦时期,北京地区有两个曾用名“蓟”与“妟(匽)”,这两个曾用名只是在后代史书上被写成了“蓟”与“燕”。
秦朝的蓟县为广阳郡治所在,两汉魏晋时期则先后是广阳郡治、广阳国都、燕国国都。广阳郡辖下还有一个广阳县,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广阳村,北齐以后这处广阳县整体并入了蓟县,所以汉魏时人往往称呼广阳县为“小广阳”,那么“大广阳”自然便是郡治所在的蓟县城了。
另外,两汉时人有用郡名称呼郡治所在城池的习惯,因此蓟县也被称为“广阳”。所以,广阳便是北京地区在“蓟”、“燕”之后的第三个曾用名。
隋唐时期,“幽州”便完全成为一个以今日北京市区为州城所在的地名。而且,由于隋唐时期对于地名与行政区划经常在“州”与“郡”之间摇摆,所以幽州也偶尔会被改称为“范阳郡”,“安史之乱”发动者安禄山曾经担任过的“范阳节度使”便是幽州被叫做“范阳郡”时所授予的使职。
随着安史之乱的平息,唐朝比较忌惮“范阳”这个名号,便再也没有使用“范阳郡”与“范阳节度使”之名,而是一直沿用“幽州”了。所以,“幽州”与“范阳”便分别是北京城的第四、第五个曾用名。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范围规格与顺天府大致相同,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
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人民网—北京曾经有过多少个名字?
作者 鲍定赏
古城邯郸是一个值得走走看看的地方。“邯郸”在战国以前写作甘丹。有学者认为太阳初升过地平线叫甘,太阳落山过地平线叫丹。邯郸即日出日落之地。
邯郸,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她有着厚实的文化底蕴: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中国散文之城,太极拳之乡,五大祭祖圣地之一(娲皇宫)等,多项美誉冠于一身,实在不多得,同时邯郸也是***、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前沿根据地,为纪念这些为中华民族自由解放而牺牲的英雄与志士而修建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就座落在邯郸市中心。而且邯郸也有我多名青年时代的同学与工作挚友。我一直期望能到邯郸去一次,这次正好在北京小住,因此择期前往邯郸两日,在清林、连元、张广、服从几位同学加挚友的陪同下,两天安排的充实而又愉快!
我乘北京西至成都东的高铁,两小时就到达,出站张广、服从就在出站口等候了,我与他俩还是90年代南京同学聚会时相见过,又过20多年了,虽然还相互熟悉面容,但都老了。到了站外上了充当司机的清林驾驶的专车,直接前往连元的住所---供电公司家属院。
连元俩口和我们一起参加了去年的南京聚会,到楼下连元就从窗户探头招呼。按北方人待客礼节,连元俩口今天专门剁肉、和馅、包饺子来招待大家。连元是个细心人,见面叙谈中,他竟然拿出69年毕业分别时,女生赠送男生的“玻璃丝线编结的腰鼓包”,毕业离校已46年,难得他还保管至今。
午后,我们一行五人坐清林驾驶的专车开始邯郸探寻游。第一站就是成语“邯郸学步”典故中的“学步桥”。与邯郸有关的中国成语典故有上千条,因此邯郸被列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但被开发出来用于文化教育与 旅游 的典故之地并不多。“邯郸学步”算是一个,传说春秋时期的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
学步桥横跨滏阳河支流沁河,现重建的石桥已不再通车,围绕石桥修建成了一个小广场,把学步的故事刻成雕塑。
第二站,我们去了很有名气地坐落在邯郸市北部的黄粱梦镇,这个景点的全称是“黄粱梦吕仙祠”,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汤显祖《临川四梦》中《邯郸记》所讲述的著名的”黄粱一梦“的故事而建。是黄粱一梦故事中,卢生睡觉的地方,很值得一看。
门前“蓬莱仙境”石刻为明代遗存,书写者尚待考证。相传此石刻为“仙笔”,明嘉靖年间,朝廷扩建吕仙祠,背下四块青石,拟请名人题字。不想来一乞丐,以帚蘸剩菜汁在石上乱涂。可惜只涂了三块青石,便被驱走,随后石上显现出“蓬莱仙”三字,众人始知为吕祖显灵,但因为是“仙笔”,后世无人敢补余,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初下江南,经过吕仙祠,才补上一个“境”字。
吕仙祠的东跨院,还有一个以梦为题材的《中国名梦馆》,把古籍、传说中比较著名的“梦”,如“黄帝梦游华胥国”、“赵简子梦游钧天”以及“庄子梦蝶”、“红楼梦”、“南柯一梦”等等,用绘画和说明形式展出,生动有趣,仿佛进入了梦的世界,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传统心态。
第三站是“赵王城遗址”,位于河北邯郸市西南,该城址由西城、东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据记载,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把国都从中牟迁到邯郸,历经八代王君,共158年。公元前209年,秦将章邯攻赵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
据考,“赵王城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属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我们几个满怀激情来到盛名在外的赵王城,看后很是失望,面积是很大,规划也宏伟,现场除了绿化与道路完成以外根本找不到感觉,仅建成的反映赵王城文化的整个公园的精华部分—赵王城遗址博展馆四面围起,唯一能见到的158米长、由众多“花岗岩”做成的竹简,组成的“ 历史 长卷”加工质量也欠佳,不能细看。“ 历史 长卷”记录与雕刻着赵国发生过的重大 历史 事件或成语典故。
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刘邵的>中当年赵王城的恢弘气势已一复不存,遗憾!
由于是开车,从北到南对邯郸整个外围有一个轮廓的印象,晚饭前去了邯峰电厂生活区,清林家小息。晚饭在南环立交桥附近的“又见炊烟”餐厅,这里交通方便,离清林与服从家都不远。聚餐时与大培、三学两同学见了面。大培的母亲是一位由上海支援内地建设的纺织女工,现在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为尽孝心,大培几次都未能参加同学聚会。三学同学一贯热心校友的活动,现在有了微信,除带来的他收集的校友聚会照片、信息,在微信上又分享了不少。现三学同学正忙于邯郸----邯郸散文之城的活动,仍充满着热情与活力。
同学盛情,晚上未去宾馆,在服从家中休息。9月5日原计划去涉县游览坐落古中皇山上的娲皇宫,祭祖与瞻仰“中皇山女娲文化”。因个人计划调整改为在市区附近游览。
一早清林就驾车前来,还是五人同行。第四站是前往市中心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瞻仰祭拜为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先烈。这座陵园规划、建设、管理得都很好!陵园1946年就开始奠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多位共和国领袖都有题词和碑文;陵园北院以园林建筑为主。独具民族特色的雄伟建筑群,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南院:以陵为主,有纪念亭纪念碑,及烈士墓。整个烈士陵园建筑雄伟,松柏长青,庄严肃穆,典雅壮观,为古城增添了无限光彩。
行车路上,途经与著名成语《负荆请罪》有关的“回车巷”,这是讲述战国时,赵国上卿蔺相如与老将廉颇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于窄巷之中,蔺相如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使本与蔺相如有过节的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之后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广泛知晓的成语《负荆请罪》。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由于停车困难也就扫眼而过,留下念想。
第五站是邯郸最有名的武灵丛台,它是古城邯郸的象征,这里原来是武灵王观看军事操演与歌舞的地方,现已辟为公园。赵武灵王是赵国 历史 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使国家强大,他勇于革新,变车战为骑战,推行“胡服骑射”,以致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据 历史 记载,丛台上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名扬于列国。 历史 变迁,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现在所见丛台,是清同治年间修建的。
从石狮雄踞的南门拾级而上,右侧的台墙上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展示了丛台的地理形态。从北门,迎面立着清朝乾隆皇帝登丛台的题诗刻石,赞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 历史 业绩。我们是从北门上,南门下的,当年力154、讯118都是在北门,以武灵台为背景合影留念的,我们五人从南门以武灵台为背景留影。
公园内值得一看的还有丛台北面的“七贤祠”,内塑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七位名人塑像。他们都曾为赵国作出过卓著功勋,被称为”三忠四贤”。西侧还有碑林长廊,内有历代书法家碑刻,还有国家一级文物,唐代末年节度使何弘敬墓志铭,据证是中国唐代最大的墓志铭。
成语“梅开二度”典故在丛台也能找到她的出处。相传受奸臣陷害,到外邦和亲的陈杏元与梅良玉送别的故事就发生在丛台,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如今丛台已经成为邯郸市的地标建筑,像市区划分,丛台区。许多商品也都以丛台命名,90年代我们在电校聚会时吕服从就专门从邯郸带去一箱“丛台酒”,在南京“古林饭店”晚上聚餐,一顿全部喝光,造成还有同学醉后哭泣,大家兴奋到深夜。
赵苑公园正门坐南面北,高耸的两门柱之间,镶嵌着“完璧归赵”的“和氏璧”。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直奔“成语典故苑”,苑内精选出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一言九鼎”、“毛遂自荐”、“黄粱美梦”、“锲而不舍”等58条,以碑刻、壁画、雕塑等形式加以展现。
中午张广专门请人在永年县城永年饭店大楼,特色驴肉餐厅订了一桌。俗称“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一桌以驴肉为食材的宴席,餐厅粗看有20多个包厢,据讲还经常爆满,这得要多少驴,询问才知,与山东有协作,那边生产阿胶,这边要肉,互补。单一个冷拼就取自驴六个部位的肉,清爽诱人,也很上口;当地有一特色产品就是“驴肉香肠”。各位,如有机会前往邯郸,一定前往品尝喽!遗憾的是光顾拉呱未拍照。
午后,第七站,前往广府镇,虽然是秋天但中午仍很热,顶着烈日参观了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故居》。杨露禅是中国 历史 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将太极武术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人,并且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武侠小说之影响巨大。25集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中饰演的杨昱乾的人物原型就是杨露禅。
下午,又去了广府老城参观了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故居》,其故居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故居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分为南、北三个院落,为当地典型的大户富宅,现主体建筑保存完整。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一个邯郸,除杨、武两大太极门派,还有吴派、孙派、赵派等多个门派,据介绍他们在各地习武、传拳,不仅互相不干涉,而且互相扶持,共同生存、发展,真是难得可贵,我想永年能成为太极拳之乡,重要因素也在于此吧。我们去时,当地正在筹备第十三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2016926 929)。
从杨府出来,绕着广府,沿着护城河和永年洼前往广府镇东25公里处的东桥村,瞻仰河北赵县赵州桥(又名安济桥,隋朝,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的姊妹桥《弘济桥》,弘济桥东西横跨滏阳河上,初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建为石桥,明嘉靖年间重修。在全国现存的古代石拱桥中当数第二位。弘济桥结构与赵州桥相似,为单孔双敝肩石拱桥,全部用石块砌成,坚固结实又美观大方。
最后一个景点是登永年城楼。我们从东门过护城河进东门(阳和门),经过瓮城进城的。东门内不远就是武禹襄故居,我们参观完,没有更多时间在城内浏览,上了城楼。
古城周长45公里,墙高10米,厚8米,四门筑有城楼,四角建有角楼,并有垛墙876个,殊具特别的是在四门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虽然不如南京城但在冷兵器年代,也算得上固若金汤。
城外有护城河和永年洼环绕。永年洼面积达46万亩,平均海拔41米,比城南的滏阳河还低两米。依滏阳河供给以及雨季积存,这里长年积水,处于湿地状态。使得永年广府古城成为中国北方惟一的旱地水城,自然风貌独特。
除去独有太极文化,永年广府古城战国时期为赵国毛遂封地。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国”。明清朝这里成为直隶省广平府治所,古文化底蕴丰厚,非名声在外的山西平遥古城所能比,也不逊色于四川阆中古城。
游到此处,天已近黄昏,坐在返程的车里,遥望夕阳下的广府水城,还真以为是在江南。
再见,永年广府!再见,古城邯郸!在挚友们的相送下结束两天邯郸之行,乘高铁返回北京。
鲍定赏:南京人,67岁,曾任淮南落河发电厂厂长、合肥第二发电厂厂长。
东字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常用字,下面就讲解一下书写步骤,第一笔横,第二笔撇折,第三笔竖勾,第四笔左点,第五笔右点。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上东部得红切(dōng)
动①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凡东之属皆从东。
注释①动:这是声训,东、动音近。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引《白虎通》:“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说文解字注
动也。
注:见汉《律历志》。
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
注:木,榑木也。日在木中曰东。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得红切,九部。凡东之属皆从东。
广韵
德红切,平东端 ‖ 东声东部(dōng)
东,春方也。《说文》曰:“动也。从日在木中。”亦东风菜。《广州记》云:“陆地生,茎赤,和肉作羹,味如酪,香似兰。”《吴都赋》云:“草则东风扶留。”又姓。舜七友,有东不訾。又汉复姓,十三氏。《左传》鲁乡东门襄仲后,因氏焉。
齐有大夫东郭偃,又有东宫得臣,晋有东关嬖五。《神仙传》有广陵人东陵圣母,适杜氏。齐景公时有隐居东陵者,乃以为氏。《世本》宋大夫东郷为。贾执《英贤传》云:“今高密有东乡姓。”宋有员外郎东阳无疑撰《齐谐记》七卷。
昔有东闾子,甞(尝)富贵,后乞于道云:“吾为相六年,未荐一士。”夏禹之后东楼公封于杞,后以为氏。《庄子》东野稷。汉有平原东方朔。《曹瞒传》有南阳太守东里昆。何氏《姓苑》有东莱氏。德红切,十七。
注释东乡为:当作“东乡为人”。《周礼·夏官·大司马》郑玄注:“此六者皆书其官名与名氏焉,门则襄仲右师明矣,乡则南乡邮、东乡为人是也。”南乡、东乡以所居为氏。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中国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并且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社会地区。 [编辑] 身世 孔子生于周灵王廿年阴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其先祖乃宋国君主,为商人王族后裔。如果把传说与信史结合起来,子姓孔氏有着显赫的世系。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娀氏之简狄生契。契的后裔汤建立了商王朝。周灭商后,封纣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后四世弗父何让国于弟,为宋卿。弗父何后,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先后继承父爵为宋卿。正考父勤政爱民,而且自律甚严。《司马光˙训俭示康》中写道:「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四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为孔氏。孔父嘉后三世防叔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鄹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为鄹邑大夫。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娃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所以孔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 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征在曾梦见山神驾着祥云,口中喃喃自语:「祷尼丘得贵子,继衰周而素王,择空桑为产地。」孔纥与颜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壮丁,即为孔子。(参见中国文学史演义第一册 钱念孙教授著 正中书局 1999初版)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周时尺寸,大约176米,一说183米),被称为「长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头顶中部有凹陷。清朝陈立相信此说,「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邱焉。」史学家钱穆在《孔子传略》中也持此说。 [编辑] 早年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他受过季氏家臣阳虎的欺侮,不过也做过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储和畜牧。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详见《孔子家语》) [编辑] 周游列国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35岁时,鲁昭公被三桓大夫击败,逃到齐国后,孔子便到齐国。齐景公数次问政于孔子,想封孔子为尼溪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后来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后,便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鉏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其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5年后,孔子逝世,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编辑] 初事鲁国 [编辑] 适齐 35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叔孙、季孙、孟孙三桓大夫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日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想封孔子为尼溪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后来孔子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没有办法,孔子则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编辑] 留卫期间 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提供孔子在鲁国时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时间后,孔子遭人诬谄,孔子害怕获罪而离开。 在前往陈地时,途经匡城,颜回举策指著郭外缺口说︰「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而遭围捕。子路感到愤怒,夺戟准备交战,但被孔子阻止。过程中孔子曾与颜回失散,一度以为颜回已死。 孔子在蒲城滞留几个月后返回卫国。有人劝孔子,要有所作为,便要拜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孔子谢绝。但后来不得已而前去拜见,孔子入门时,朝着北面,低头俯地,不敢正视;夫人南子亦于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后,为此事甚感不满,表面上不说,但孔子心理明白,孔子便告诉子路先前的执著连上天都讨厌。数月后,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孔子为次,其余官员在后,招摇游市而过。孔子对此事引以为耻,颜刻问有何耻辱,孔子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便离开卫国。 [编辑] 过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国以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编辑] 相失于郑 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郭东门。有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个人疲累的像条丧家之狗。弟子赶紧找回孔子,并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编辑] 受困陈蔡 吴伐陈、楚救陈之际,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随即出发。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许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旧讲诵不绝。后来派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
参考: zh /wiki/%E5%AD%94%E5%AD%90
zh /wiki/%E5%AD%94%E5%AD%90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中国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并且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社会地区。 [编辑] 身世 孔子生于周灵王廿年阴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其先祖乃宋国君主,为商人王族后裔。如果把传说与信史结合起来,子姓孔氏有着显赫的世系。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娀氏之简狄生契。契的后裔汤建立了商王朝。周灭商后,封纣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后四世弗父何让国于弟,为宋卿。弗父何后,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先后继承父爵为宋卿。正考父勤政爱民,而且自律甚严。《司马光˙训俭示康》中写道:「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四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为孔氏。孔父嘉后三世防叔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鄹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为鄹邑大夫。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娃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所以孔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 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征在曾梦见山神驾着祥云,口中喃喃自语:「祷尼丘得贵子,继衰周而素王,择空桑为产地。」孔纥与颜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壮丁,即为孔子。(参见中国文学史演义第一册 钱念孙教授著 正中书局 1999初版)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周时尺寸,大约176米,一说183米),被称为「长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头顶中部有凹陷。清朝陈立相信此说,「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邱焉。」史学家钱穆在《孔子传略》中也持此说。 [编辑] 早年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他受过季氏家臣阳虎的欺侮,不过也做过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储和畜牧。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详见《孔子家语》) [编辑] 周游列国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35岁时,鲁昭公被三桓大夫击败,逃到齐国后,孔子便到齐国。齐景公数次问政于孔子,想封孔子为尼溪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后来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后,便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鉏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其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5年后,孔子逝世,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文2023-08-06 06:22: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