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有骑兵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国什么时候有骑兵的?,第1张

骑兵顾名思义就是骑马作战军队。其实长处在于有强的机动力能力和冲击能力。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拥有骑兵的国家之一。我国在春秋时代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步兵仅起辅助作用,兵车的数量多少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到春秋时期步兵开始兴起,军队成为车步并重,各国的军队中有了少量的骑兵,同战车步兵混编,仅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辅助力量。到了战国时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术的多样化及同北边游牧民族的战争需要,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正式登上战争舞台。所以我们的骑兵谈就从战国时代说起。

1战国时代:(含秦代)

历史进入战国时代,战争已经从早年的死板的兵车战术的正面战,转向更为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了,当时各大国均建立了骑兵部队,如秦、赵等国均号称“车千乘,骑万匹”军队作战由步骑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进行最大变革的首先是赵国。地处北边的赵国,与楼烦,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深受其扰边之苦,而赵国传统的车步兵,在与灵活、快捷的胡人骑兵作战时十分不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他声明“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削减军中的车兵,增加骑兵;要求改汉族传统宽袍大袖的衣服为胡人式的紧身服装,方便于进行骑射。从这里开始中原各国中骑兵地位逐步提高,成为军队的一支主要力量。赵国也因为有了这支强大的骑兵,使之成为战国后期军事上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战国时开始大量的使用骑兵作战。赵国以步骑兵攻林胡,楼烦“略地千里”,李牧用万余骑配合步车兵大破匈奴歼敌十余万。秦国也以骑兵精良著称,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用五千精骑截断赵军,对长平一役全歼赵军四十余万起到了关键作用。楚汉战争时刘邦也曾为了对抗项羽的骑兵而用秦国降将李必、骆甲为校尉训练骑兵;韩信在破赵之战(就是列背水阵那次)中也是用两千轻骑偷袭敌军大营。

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劈砍时剑容易折断,以戟为主)并且这时已有专用的马甲出现。(用于保护战马的防具)从出土的兵马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军已是采用车、步、骑混合编队,鞍马俑以持弓为主,戴小帽,穿紧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这一时期兵法中也有了对骑兵使用的论述。《孙膑兵法》就曾说“险则多其骑”。

2两汉时代:

进入两汉时代,迎来了中国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因为对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的需要,骑兵迅速壮大,军队作战从以前的车骑并重转变为骑兵取代车兵,骑兵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

说到汉代骑兵的发展就该说匈奴骑兵,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全族均为能骑善射之士汉初处匈奴已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时刻威胁着汉朝的北部。匈奴人是典型的亚洲式轻骑兵,他们作为游牧民族,从小生长在马背上,长于骑射,他们马术精良,射术奇佳,只穿轻便的皮甲十分灵活。汉的晃错曾在《言兵事疏》中说匈奴有三大长处为汉军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其二,险道倾厌: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其三,风雨罢劳,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这也就指明了骑兵较之车兵的较大优势,车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发挥威力,而骑兵在较狭小的地形也能做战,比车兵更为机动灵活。 Q(Em

到了汉朝时为了改变对匈奴作战的不利被动局面,汉朝大力发展骑兵,至武帝时已能运用十余万骑兵主动出击,对匈奴作战历时数十年,汉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数万骑兵,采用迂回包抄,深入敌后等战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19年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二人各带五万骑出击,以步卒数十万,马十余万匹转运辎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大破敌军封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而还,传为佳话( 英雄业绩真是令人神往呀!)

这一时代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官马制度的确立,汉为了对抗匈奴,发展骑兵,建立了饲马的制度。汉文景时期颁行“马复令”用免役的办法鼓励民间养马。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管的马政机构。中央任命太仆(就是弼马温了)管理,在地方设有马丞负责。这些官员负责马匹的饲养以备军用。从汉初至武帝时即有厩马四十余万匹。这一制度保证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大量马匹的消耗。

在汉代骑兵发展壮大,成为军队的主力军种,取代战车的位置。兵种内汉代已经有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轻骑兵基本无甲,武器以弓箭为主,配备较矮小的战马,重骑兵着甲,武器为戟,矛,环首刀等近战武器,配备高大的马匹用于冲锋陷阵。汉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出现了更适于马上作战的环柄长铁刀,(就是环首刀了)刀脊厚,刃锋利适于劈砍,成为骑兵的重要武器。一般来说汉代的骑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弩(臂张弩)等。这一时期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的战术也得以发展汉军在与匈奴作战中就大量采用了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作战。

3三国,晋,南北朝时代:

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战争十分频繁,特别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大量北主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骑兵的运用达到了更高峰,交战各方(主要是北方)都大规模的使用骑兵,骑兵成为战场上的最重要的兵种,我国的骑兵也发展到了重骑兵的时代。

这一时期总的来说北方的军力较南方强,北方各国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最初的军队均为骑兵,发展后步兵渐渐增多,但军队的主力仍为骑兵,作战时动用相当多的骑兵参战。如前秦的苻坚南下动用了骑兵二十七万;北魏太武帝侵宋时以骑兵六十万渡淮,直逼长江;梁魏钟离之战中魏军八十万中有骑兵二十四万。可以说这一时期骑兵战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

而这时期一大重要发展就是马镫的发明,我国最早的马镫在西晋中出土,可以说我国最晚在晋代就有了马镫。(可偏有人说马镫是欧洲人先发明的。)马镫可以说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军事上,马镫的出现使骑兵的近距离格斗战更容易,(有了借力之处)并且有利于骑兵的长距离行军。(减少疲劳)能更有效的发挥出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强的优点。在西方马镫的发明,导致了中世纪西式重骑兵,骑士的出现。(一种大而无用的家伙)这一时期的骑兵以重骑兵为主,当时的重骑兵人马均披铠甲-甲骑具装。防护力很好对步兵而言有极大的冲击力。当时重骑兵的防护力很强,骑兵武器除了弓箭外,(不管什么时代,这总是东方骑兵的主要武器。)长兵器大量使用穿透力更好的骑兵用长矛即“槊”(也叫“矛+肖”),而戟逐步被淘汰,成为一种礼仪用的摆设。而短刀也成为骑兵的制式武器,与前代的环首刀相比,这一时期的刀,刀体加宽,刀头由斜方形改为前锐后斜,更适于实战。

4隋、唐、五代时代:

这一时期,骑兵已经确立了在军中的地位,在这一时代骑步并重,各国的骑兵规模虽不及南北朝时期,但是骑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较大的重视。

唐朝以武功开国,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于使用骑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骑被称为昭陵六骏。所以唐(特别是唐初)对骑兵的建设也是很重视的。唐从起兵始就建设完善自己的马政建设,以备军用。唐在边地多置监牧,属太仆管理,监牧马五千以上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以下为下监,置牧监使,对各监牧每年还要进行考课,自唐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所养官马达七十余万匹,置八坊四十八监,占田地一千多顷。

这一时期,骑兵装备战术发展并不大,但是已不象南北朝时代那样注重于重甲骑兵,军中虽仍有甲骑,但是基本上以轻装骑兵为主。主要发挥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的优势,正面攻防更多依懒于步兵。

5宋、辽、西夏、金时代。

这一时期,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雄起,成为汉族朝的威胁,这些少数民族军队的精锐主要为骑兵,骑兵的发展也再度转入高潮。

首先说宋,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武功极为不盛的一个朝代,因为在后唐,五代时期崛起的少数民族西北的产马地区,基本掉失,所以宋无论是通过在边地买马,换马,(用物资)或设置监牧等方法,始终都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从来都没一支强大的骑兵。到了南宋时更糟,连殿前司(即皇帝禁军)的骑兵都有五分之一的没马可用。(真是好可怜)宋朝喜欢摆阵势,所以骑兵也多半布置在阵中,基本上都是把骑兵布置在大规模的步兵阵周围做策应或掩护侧翼。如宋太宗的“平戎万全阵”就是把主力步兵结合战车,在中间布成密集阵势,反骑后布置在前后左右担任警戒和掩护。防御敌军骑兵的阵势。个人认为这到是与欧洲早年的骑兵运用方式象似,即以步兵方阵为主力,用骑兵来巩固两翼。事实上这种阵式,骑兵成了步兵的辅助力量,用于克敌致胜的是核心的步兵阵。 h|E

在北方先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有较强大的武力。军队中以骑兵为主力作战。辽金的军队都很讲究骑兵的机动作战,,一般军中的正兵均配有数匹战马,(辽军一名正军有马三匹)机动力很强,如辽宋的幽州之战中,辽军就凭借当地平坦的地形和骑兵的机动力,先后将宋将曹彬,潘美各个击败。金兵也长于骑兵善于野战,史称“金之初起天下之强莫过于此”,金国有著名的拐子马,在作战时步军为正兵,以拐子马作两翼突击,在平原上对宋军作战有着很大的优势。

这一时代的骑兵,以北方少数民族骑兵为主,他们作战的主要武器为弓箭、马刀、也装备有狼牙棒等特殊的武器。(金国人似乎喜欢这种武器,当时有民谣:它有金兀术,我有岳元帅;它有拐子马,我有麻扎刀;它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当时的骑兵,开始偏向轻装,着少量甲,获得更大机动力,但是各国均还有重甲部队,如西夏的骑兵“平夏铁鹞子”(它的步兵叫“横山步跋子”)就以“乘善马披重甲”战斗力强著称。

6蒙古时代:

这一时代,蒙古骑兵在敌人眼中成了恐怖的象征,蒙古人把骑兵战术推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等骑兵的优势被发挥到了极限。

蒙古人实行百户、千户制全民皆兵,军官世袭。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战时自备武器装备出征,和平时期则是普通牧民。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蒙古人往往通过大规模的围猎来锻炼部队,对于儿童也从小就专门训练他们骑马射箭的能力。加上有成吉思汗,木华黎,速不台,拖雷等出色的战术家指挥。蒙古人成为当时世上最强大的军队,征服了前所未有的广大领地。在东方消灭了宋、金、西夏,在西方打败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俄罗斯草原,打败了西方联军,一直打到多瑙河边。(如果不是蒙古大汗这时死了!还不知道打到哪呢!)

蒙古军队前期基本是骑兵,后期其野战力量也是骑兵。蒙古骑兵有着超强的机动力,一名士兵往往备有六匹以上的战马,轮换使用,往往一天可以前进近百公里。蒙古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长年骑射的蒙古人能拉强弓,蒙古人的弓用混合的木料和骨头制成,具备很强的穿透力和很远的射程。能在高速机动中(甚至一边后退一边回头射击)准确射击的蒙古人能在短兵战前给予敌人极大的杀伤。因为蒙古人往往自备武器,所以在箭、马刀以外,士兵们还带有自己喜欢的武器如长矛、狼牙棒、绳套(套马用的,在战场上也能套人。)等。在防具方面,蒙古人以皮制甲为主,轻便坚固,虽然不象铁甲的防护力好,可是为其赢得了更大的机动力。值得一提的还有蒙古马,蒙古马虽然体型较小,不及阿拉伯,亚利安马速度好、体型高大,但蒙古马适应力强,耐粗饲,易增膘,寿命长,十分适合长距离行军,无后勤保障作战,这些马随处能找到食物,在草原地形能日行军五十至一百公里,可以终年使役。并且重要的一点是蒙古马的母马哺育期可产奶三至四百千克,这成为长时间在外作战,无需后勤保障的蒙古军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另外就是掠夺了)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其人民生长在苦寒之地,对于恶劣气候的忍耐力极强,物质条件要求很低,有着一般农耕民族人民无法比拟的战斗力。(只不过要他们去潮湿,炎热的地方就不行了。如东南亚雨林中。)

7明清及以后时代:

明清以后火器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专门的火器部队和炮兵的出现,骑兵的地位逐渐下降,明以后很少有作为主要战略力量的骑兵存在,就不再多说了。

明代的骑兵主要和其他兵种配合作战,并配有火器。(骑铁?)名将戚继光设立了车营就是一种步、车、骑配合作战的方式。明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中也对这种战术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还发展出了先以火器轰击(火力准备?)继以骑兵冲击步兵跟进的战法。(和拿破仑时代的战法像吧?)

到了清朝,清朝自以为以弓马开国,其开国时的女真,蒙古骑兵就是传统上的骑兵,没有什么发展,加上不注重火器的,使我国最终落到了被列强任意欺负的下场。当时已是火器的时代,骑兵地位就更低了。直到机枪,战壕组成的阵地战出现,基本上丧失了在军中的地位,逐步退出军事舞台。只到其后继者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出现,骑兵成为了一种历史,只在某些庆典礼仪场合使用

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明成祖开始修建,历经明、清两代24个皇帝在此执政。紫禁城为皇家宫殿,红墙黄瓦,金壁辉煌,为什么称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这个典故有关。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未久,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道这是圣人。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具有吉祥含义,预示着圣贤和宝物出现。杜甫的《秋兴》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紫气东来,象征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紫”大有来头。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称为紫禁城。

另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迷信和传说有关。皇帝自命为是天帝之子,即天子。天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也自然是天子居住之地。《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因此皇帝住的宫殿就被称为紫宫。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代“皇垣”学说有关。古时,天上星垣被天文学家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垣的中央。紫微星即北斗星,四周由群星环绕拱卫。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和“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朝官员四海分”之说。

既然古人将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么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极之地,所以称帝王宫殿为紫极、紫禁、紫垣,“紫禁”的说法早在唐代即已有之。北京故宫占地1087亩,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长约7华里,全部殿堂屋宇达9000多间,四周城墙高10余米,称这座帝王之城为紫禁城不仅名副其实,且含天子之城的意思。

考察故宫中的建筑,象征着“天”的崇高和伟大的太和殿,位于故宫中级,是最高大突出的地方。象征着天和地的乾清、坤宁两宫紧密相连接。它们两侧的日精、月华两门,象征着日和月。而象征着十二星辰的东西六宫以外的数组建筑,则表示天上的群星。这是象征性的建筑群。

故宫的旧称——紫禁城,从“星垣”学来看,其命名与建筑设计可以说是高度统一、珠联璧合的。

中国古代的尺度系统,其标准取自人体并主要以十进制而推衍形成,在古籍中原有很多的记载,如《家语》谓:“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风俗通》则有云“步始于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法天,地,人,再跃则步”;“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11尺故曰丈夫”等等。

就建筑而言,古人也非常注重尺度合宜,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其中“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尺度规定作为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所谓“外部模数”,盖源自以人体为准的尺度系统,并以十进制为基础,由室内空间尺度外延形成,即由尺而丈(10尺),再而百尺(10×10尺)、千尺(10×10×10尺),是十分明显的,这一点在紫禁城的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紫禁城的整体立意极为注重“非壮丽无以重威”,竭力表现和强化其环境氛围的九鼎之尊,但这种艺术追求却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特点,构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紫禁城建筑组群的各个单体建筑,其外部空间构成的基本尺度,实际上也是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原则,即从23米至35米为率来控制单体建筑的平面及竖向尺度,而未以尺度超人的夸张来求取艺术上的成功。

以高度而论,紫禁城最高的单体建筑是午门。这一紫禁城的正门最重要的功能,是征伐凯旋献俘之际,皇帝亲御其门楼,有明确且强烈的镇压威慑作用。虽其如此,自城下地平直到脊高也只有3795米。午门迤北的太和门全高则只有2380米。至于九鼎之尊的太和殿,连同三层硕大的台基,全高也才3505米。除此之外,紫禁城其余所有单体建筑均在35米以下。

以进深而论,太和殿为最大,通进深3333米,其余各单位建筑皆在此限下。又以各单体建筑面阔而论,除中路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如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以至神武门,还有横轴线上的东华门、西华门、体仁阁、弘义阁等外,悉以百尺度控制其通面阔。而这些“居中为尊”处在主轴线上,实际也是对称轴上的主体建筑。以其对称性而言,通面阔则都是按轴线两侧各控在百尺之内而确定的,如午门正楼通面阔为2×30米,太和殿为2×30米,体仁阁、弘义阁皆为2×30米等等。

以近观视距而论,如东、西六宫的绝大多数内庭院,通面阔,通进深就都在35米限内。而最为显赫的三大殿,自其三台迤南而至北端,自东而西,进深和面阔逐段划分,也均在此限,其中三台南丹陛通深33米;台上层南边阶条至太和殿通深29米;太和殿台明通深35米;太和殿北丹陛至中和殿丹陛间距31米;中和殿台明通进深23米;中和殿迤北至保和殿台明南边共深338米;保和殿台明通深25米;北面丹陛通深30米;丹陛北至乾清门台明348米等等,无不严格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尺度控制原则。

在远观视距构成上,东华门、西华门距离过大,为仅有特例外,其余所有广场、街巷或相邻单体建筑间距,以及城台、城墙各段落之长,最大的也只在350米左右,以“千尺为势”而限定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正是由于紫禁城各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度按百尺为形控制,近观视距亦以百尺为形限定,远观视距则控制在千尺为势的限界之内,其间行程又遵循以百尺为形划分于千尺为势的空间构成原则,因此得以构成一系列最佳观赏视角及空间感,保证了近观、远观以及移行其间,在形与势的时空转换中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总之,紫禁城大规模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数字的应用非常的合理和科学,由此形成的艺术氛围具有震撼人心的气势魄力,极为壮丽恢宏,在远观时尤为显赫。

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明成祖开始修建,历经明、清两代24个皇帝在此执政。紫禁城为皇家宫殿,红墙黄瓦,金壁辉煌,为什么称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这个典故有关。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未久,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道这是圣人。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具有吉祥含义,预示着圣贤和宝物出现。杜甫的《秋兴》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紫气东来,象征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紫”大有来头。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称为紫禁城。

另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迷信和传说有关。皇帝自命为是天帝之子,即天子。天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也自然是天子居住之地。《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因此皇帝住的宫殿就被称为紫宫。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代“皇垣”学说有关。古时,天上星垣被天文学家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垣的中央。紫微星即北斗星,四周由群星环绕拱卫。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和“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朝官员四海分”之说。

既然古人将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么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极之地,所以称帝王宫殿为紫极、紫禁、紫垣,“紫禁”的说法早在唐代即已有之。北京故宫占地1087亩,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长约7华里,全部殿堂屋宇达9000多间,四周城墙高10余米,称这座帝王之城为紫禁城不仅名副其实,且含天子之城的意思。

考察故宫中的建筑,象征着“天”的崇高和伟大的太和殿,位于故宫中级,是最高大突出的地方。象征着天和地的乾清、坤宁两宫紧密相连接。它们两侧的日精、月华两门,象征着日和月。而象征着十二星辰的东西六宫以外的数组建筑,则表示天上的群星。这是象征性的建筑群。

故宫的旧称——紫禁城,从“星垣”学来看,其命名与建筑设计可以说是高度统一、珠联璧合的。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indexqid=1406012701202

中国古代的尺度系统,其标准取自人体并主要以十进制而推衍形成,在古籍中原有很多的记载,如《家语》谓:“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风俗通》则有云“步始于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法天,地,人,再跃则步”;“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11尺故曰丈夫”等等。

就建筑而言,古人也非常注重尺度合宜,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其中“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尺度规定作为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所谓“外部模数”,盖源自以人体为准的尺度系统,并以十进制为基础,由室内空间尺度外延形成,即由尺而丈(10尺),再而百尺(10×10尺)、千尺(10×10×10尺),是十分明显的,这一点在紫禁城的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紫禁城的整体立意极为注重“非壮丽无以重威”,竭力表现和强化其环境氛围的九鼎之尊,但这种艺术追求却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特点,构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紫禁城建筑组群的各个单体建筑,其外部空间构成的基本尺度,实际上也是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原则,即从23米至35米为率来控制单体建筑的平面及竖向尺度,而未以尺度超人的夸张来求取艺术上的成功。

以高度而论,紫禁城最高的单体建筑是午门。这一紫禁城的正门最重要的功能,是征伐凯旋献俘之际,皇帝亲御其门楼,有明确且强烈的镇压威慑作用。虽其如此,自城下地平直到脊高也只有3795米。午门迤北的太和门全高则只有2380米。至于九鼎之尊的太和殿,连同三层硕大的台基,全高也才3505米。除此之外,紫禁城其余所有单体建筑均在35米以下。

以进深而论,太和殿为最大,通进深3333米,其余各单位建筑皆在此限下。又以各单体建筑面阔而论,除中路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如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以至神武门,还有横轴线上的东华门、西华门、体仁阁、弘义阁等外,悉以百尺度控制其通面阔。而这些“居中为尊”处在主轴线上,实际也是对称轴上的主体建筑。以其对称性而言,通面阔则都是按轴线两侧各控在百尺之内而确定的,如午门正楼通面阔为2×30米,太和殿为2×30米,体仁阁、弘义阁皆为2×30米等等。

以近观视距而论,如东、西六宫的绝大多数内庭院,通面阔,通进深就都在35米限内。而最为显赫的三大殿,自其三台迤南而至北端,自东而西,进深和面阔逐段划分,也均在此限,其中三台南丹陛通深33米;台上层南边阶条至太和殿通深29米;太和殿台明通深35米;太和殿北丹陛至中和殿丹陛间距31米;中和殿台明通进深23米;中和殿迤北至保和殿台明南边共深338米;保和殿台明通深25米;北面丹陛通深30米;丹陛北至乾清门台明348米等等,无不严格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尺度控制原则。

在远观视距构成上,东华门、西华门距离过大,为仅有特例外,其余所有广场、街巷或相邻单体建筑间距,以及城台、城墙各段落之长,最大的也只在350米左右,以“千尺为势”而限定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正是由于紫禁城各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度按百尺为形控制,近观视距亦以百尺为形限定,远观视距则控制在千尺为势的限界之内,其间行程又遵循以百尺为形划分于千尺为势的空间构成原则,因此得以构成一系列最佳观赏视角及空间感,保证了近观、远观以及移行其间,在形与势的时空转换中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总之,紫禁城大规模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数字的应用非常的合理和科学,由此形成的艺术氛围具有震撼人心的气势魄力,极为壮丽恢宏,在远观时尤为显赫。

http://gbchinabroadcastcn/3601/2005/01/04/109@411656htm

  中国人不学习只能认识一部分繁体字,提问者说得不免准确,不是所有繁体字,不学习和练习能认识的。我们再会简体字的基础上,能认识的繁体字,一般都是因为我们学的简化汉字是由这些繁体字演变过来的。如果简体字直接由繁体字演变,变化不大的我们很容易根据字形来识别的。

  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二是删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简化类推,六是草书楷化。《简化字总表》的最终版本是1986年修订版,共收2,274个简化字及14个简化偏旁:第一表收不可用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类推简化字1,753个,《附录》收习惯被看作简化字的规范汉字39个,其《说明》里有提到表外字“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作为偏旁的,一般应该同样简化”。

  因为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些字如果将繁体字全部改造了,我们就很难回头认识原来的繁体字,有些简化字还有从草书楷化过来的,我们如果喜欢研究中国文化,看古代的书籍,还是要认识学习繁体字的,否则只能简单看懂一部分繁体字是不够的,是不能完全读懂古籍的。

 菲律宾共和国是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南中国海,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菲律宾拥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岛屿,希望大家喜欢!

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岛屿——吕宋岛

 岛上山峦重叠,三分之二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多火山,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地震频繁。除吕宋岛中西部和东南部外,平原均狭小。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全国有5。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热带云团影响,高温多雨,湿度大,夏秋季多台风。月平均气温24-28℃,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4,500毫米。森林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以上。主要矿藏有铁、铬、锰、金和铜等。

 其中,菲律宾最大的岛屿为吕宋岛。

 菲律宾吕宋岛

 吕宋岛是菲律宾最大的岛屿,盛产稻米、椰子,吕宋雪闻名于世。吕宋岛是菲律宾旅游的精华地区,外国游客一般以此为起点,游览菲律宾。

 吕宋岛地理

 吕宋岛大部分在马尼拉之北,大致成长方形,呈南-北走向,但马尼拉之南则有两半岛,八打雁(Batangas)半岛和比科尔半岛分别向南和东南方向延伸,使吕宋岛呈不规则状。海岸线长逾5,000公里(3,000哩),有许多优良港湾。西有林加延 (Lingayen)湾和马尼拉湾,东有拉蒙(Lamon)湾和拉戈诺伊(Lagonoy)湾。吕宋占菲律宾陆地总面积的35%,南北最长处740公里(460哩),东西最长处225公里(140哩)。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南北走向。重要山脉北有中科迪勒拉山脉(Cordillera Central)、沿东海岸大部为马德雷山脉(Sierra Madre)、沿中西部海岸为三描礼士山脉(Zambales Mountains)。最高峰普洛格(Pulog)山海拔2,930公尺(9,612呎)。比科尔半岛上有若干不相连的锥形火山,如锥形近於最完美并仍活跃的马荣(Mayon)火山(2,462公尺〔8,077呎〕)。塔阿尔(Taal)湖是火山口湖,内湖(Laguna de Bay)面积891平方公里(344平方哩)是全国最大湖泊。主要河流有卡加延(Cagayan)河、阿布拉(Abra)河、阿格诺(Agno)河、邦板牙(Pampanga)河和比科尔河。

 历史

 在古时,吕宋岛是一个小国,称为吕宋。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中国古籍称“小吕宋”。《东西洋考》和《明史·外国列传》等均有专条记述。自1571年至1898年,其地为西班牙侵占,故《海录》译作小吕宋,而以大吕宋称呼西班牙。过去华侨去菲律宾者多在吕宋登陆,故以吕宋为菲律宾之通称。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代,华侨又称西班牙为大吕宋,称菲律宾为小吕宋。在今吕宋岛马尼拉一带。吕宋盛产黄金,物产丰饶,贸易繁荣。曾于1372年(中国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乐八年)间3次遣使访问中国,明朝也于1405年遣使报聘。15、16世纪,中国东南沿海商民同吕宋的交往相当频繁,开始有华侨留居吕宋。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宾北部,在马尼拉一带遇到顽强的抵抗。在罗阇(国王)苏莱曼的指挥下,马尼拉奋勇抵御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苏莱曼在海战中阵亡。其后吕宋逐步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在马尼拉建立殖民统治后 ,中国明代史籍仍称之为“吕宋”。1898年为美国所占,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于1945年1~7月在菲律宾吕宋岛实施的进攻战役。

 旅游

 吕宋岛是菲律宾旅游的精华地区,外国游客一般以此为起点,游览菲律宾。除马尼拉外,吕宋岛其他主要旅游景点有:

 百胜滩

 又称北染瀑布,位于马尼拉南部的内湖省,以急流和瀑布著称。

 塔尔湖

 位于吕宋岛西南部,由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形成。湖中有一小岛,岛上有一个世界上最小的火山,山中间又有一直径为1000多米的小湖,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特自然景观。

 碧瑶

 位于吕宋岛的西部,距马尼拉市250公里,是海拔150 吕宋岛0米的山城,是菲律宾的避暑胜地,有夏都之称。

 马荣火山

 位于吕宋岛东南端,是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海拔2462米,被誉为世界最完美的山锥。上半部几乎没有树木,下半部则森林茂密。在山腰处可眺望太平洋风光。

 巴纳威高山梯田

 位于吕宋岛北部伊富高省的巴纳威镇附近,距离马尼拉市约300公里。梯田开辟在1500米高的山上,是2000多年前由伊富高民族开辟的;他们用竹子做成灌溉用的水管,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统,宏伟壮观。置身于山脊上的巴纳威旅馆,游人可欣赏梯田美景。

菲律宾的岛屿

 巴坦群岛Batane,菲律宾吕宋岛以北约310公里(190英里),位于北纬20°35′30″,东经121°53′46″。吕宋海峡中的14个小岛。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846平方英里)。北以巴士海峡,南有巴林塘(Balintang)海峡分别和台湾、巴布延群岛(Babuyan Islands)隔开。属火山岛,荒凉、多石,但被风侵蚀得比较平坦,夏秋台风频繁。只有4个最大岛屿即伊特巴亚特(Itbayat)、巴坦(Batan)、萨布唐(Sabtang)及伊布霍斯(Ibuhos)有人居住。番薯为主要粮食作物,有少量牲畜 饲养 业,也有渔业。房屋用石头和瓦片为材料,建在避风处或树下。居民信奉天主教,讲伊瓦坦(Ivatan)方言。巴坦岛西北的巴斯科(Basco)城是唯一的港口,有机场。人口15,974(2007)。

 巴坦岛Batane,是在菲律宾巴丹省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纬20°25′,东经121°57′。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11,173(2000)。首府巴斯科,2008年在6月1日该岛海岸遭受了64级地震。平均温度为259 ° C,年降雨量2,854毫米。

 萨布唐岛(Sabtang),是在菲律宾巴坦岛西南,位于北纬20°19′57″,东经121°52′21″。面积407平方公里,人口1465(2007年)。

 巴布延群岛(Babuyan Islands),是菲律宾北部的一个群岛,北隔巴林塘海峡与巴丹群岛相望,南隔巴布延海峡与吕宋岛相望。位于北纬19°15′,东经121°40′。该群岛由加拉延(Calayan),甘米银(Camiguin)、富加(Fuga)和达卢皮里(Dalupiri)岛等24个岛屿组成,以加拉延岛最大。总面积5828平方公里。人口8,969人(1980)。多山的火山群岛。 种植 番薯、稻,有 捕鱼 。卡拉鄢为最大城镇。出口牛、山羊、猪、木材等。

 加拉延岛Calayan,又译加拉延岛,属于巴布延群岛之一,在吕宋岛北部。位于北纬19°16′,东经121°29′。面积49453平方公里。人口16,233人(2007年),2654户居民。

 吕宋岛Luzon,菲律宾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位于菲律宾群岛北部。在北纬16°00′,东经121°00′。面积104,688平方公里(40,420平方哩),约占全国面积的35%。人口46,228,000(2007年),约占全国人口的1/2,是菲律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菲律宾首都及主要都市马尼拉及奎松市(Quezon City)的所在地。在菲律宾群岛北部,东接菲律宾海,南临锡布延(Sibuyan)海,西濒南海。北隔吕宋海峡与台湾相望。地势北高南低,2/3以上为山地、丘陵,山脉南北纵列。最高峰普洛山(2,928米)。平原较少,以中西部中央平原和东南部比科尔平原为最大,还有一些海岸平原和河谷低地。除高山地区外,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主要河流有卡加延河、邦板牙河、巴士格河等。北部受台风影响较大。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海岸线曲折,长5,000公里左右。有许多港湾,位于马尼拉湾畔的首都马尼拉是最大港口。矿产有金、铬、铜、锰、锌、煤等。为全国经济中心。中央平原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区;南部和东南部是重要经济作物区,60%以上耕地种植椰子,其次是蕉麻;北部和西北部为烟草主要产区。内湖和奎松两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产区。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和大部分公路和铁路也集中于此。主要城市有马尼拉、八打雁、打拉、甲米地、黎牙实比和碧瑶等。矿产有金、铜、铬、铁和锰等。

 卡巴鲁斯岛Caballus,位于菲律宾马尼拉湾入口处。位于北纬14°22′,东经120°37′。面积5平方公里。

 科雷希多岛(多尔岛)Corregidor,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湾入口的岛屿。战略地位重要,是首都马尼拉的海军防御点。建有军事设施。位于北纬14°23′8″,东经120°34′23″。在马尼拉以西约48公里。为蝌蚪形状,是纪念美、菲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少数部队抗击人数众多的日本军队的纪念地,一直被用作天然要塞。岛上有太平洋战争纪念碑,许多炮台和马林塔山洞(Malinta Tunnel)。目前,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旅游地,由甲米地市的管辖。是长4英里(6公里),最宽处15英里(24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2平方哩)。

 财富岛Fortune,是在菲律宾吕宋岛的八打雁市的纳苏格布约14公里(87英里)处,位于北纬14°03′,东经120°29′。面积27公顷(667英亩),是度假胜地。

 百岛群岛(洪德里德群岛)Hundred,是在菲律宾北部的班诗兰省,为国家公园。在邦阿西楠省阿拉米诺斯市林加延湾沿海,由124个小岛屿组成,面积1844平方公里(4,557英亩)。他们被认为大约两亿年的历史。岛屿为珊瑚礁,是旅游地,目前已开发了总督岛,奎松岛, 儿童 岛三个岛屿。

 卡坦端内斯岛Catanduanes,菲律宾中东部菲律宾海中的岛屿,与吕宋东南部隔马克达(Maqueda)海峡相望。位于北纬13°50′,东经124°15′。岛屿面积1,461平方公里,多丘陵和低山,最高峰海拔1,000米。终年湿热6-10月台风频仍。森林茂密,产硬木。平原狭小,土壤肥沃。东北海岸平原产稻。北部沿岸有繁茂的红树林及水椰子,有些沼泽已辟为鱼塘。产玉米、稻、棉花、蕉麻及椰子,马尼拉麻等。有金、银、锰、磷灰岩和大理石等矿。主要港口美拉克(Virac)位于南部低地。该岛以石教堂闻名。人口232,757 (2007)。

 霍马利格岛Jomalig,是在菲律宾省吕宋岛中部奎松市东部的拉蒙湾。位于北纬14°42′45″,东经122°22′11″。面积517平方公里(20平方英里),人口6111人(2007年)。出产椰子,大米,鱼。

 波利略群岛Polillo,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位于北纬14°50′,东经121°57′。位于拉蒙湾之北。面积1,053平方公里,包括17个岛屿。主岛波利略岛,面积6153平方公里。中部为高 300米的丘陵区。东部多岩礁,影响航运。年平均气温269℃,年平均雨量2,000-3,500毫米。产椰子。渔业甚盛。有金、煤、铅等矿。主要城市是西海岸的波利略城。人口63,448人(2007年)。

 帕纳农岸岛Patnanongan,是在菲律宾奎松省波利略群岛的一个岛屿,位于北纬14°48′,东经122°11′。面积92平方公里。

 阿拉巴特岛Alabat,是在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的岛屿,位于北纬14°07′,东经122°03′。在吕宋岛南部的东海岸。面积192平方公里(74平方英里),人口41822。该岛位于拉蒙湾南部。沿西南海岸有红树林,为热带气候,现红树林中的大部分已退化,为建鱼,虾池塘而损毁。

 布里亚斯岛Burias,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岛屿。位于北纬12°53′,东经123°12′。东南距马斯巴特岛16公里。西北-东南走向,长67公里,宽8-16公里,面积424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全年湿热,2-4月较干旱。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产椰子和稻。北端的圣帕斯夸尔是主要居民点。人口76 266人(2000年)。

 蒂考岛Ticao,面积334平方公里,位于12°31′,东经123°42′。是马斯巴特省的岛屿。另外两个重要的岛屿是马斯巴特岛(3290平方公里)和布里亚斯岛(424平方公里)。

 马林杜克岛Marinduque,菲律宾中部锡布延海中的岛屿。在民都洛岛之东。位于北纬13°24′,东经121°58′。呈椭圆形。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35公里,面积759平方公里。多丘陵,中部较高。气候湿热,河流短小。有环岛公路,交通便捷。产椰子、稻、蕉麻。矿产有铁、金、银、铜。主要城镇为波克、圣克鲁斯。包括许多近海小岛,马林杜克省总面积9526平方公里(3678平方英里)。大部分土地种植农作物,有牧场和渔场。省会波克(Boac)在该岛西北岸。人口229,636 (2007)。

 马斯巴特岛Masbate,菲律宾中部的岛屿和城镇。位于北纬12°15′,东经123°30′。该岛在吕宋岛西南48公里(30哩)处,呈V字形。南部为阿西德〔Asid〕海湾。面积3,269平方公里(1,262平方哩0。北部较低平。海岸平原狭小。气候湿热,70%地区为草地,宜发展畜牧业,有畜牧场和国营饲养站。经济以农业为主,产甘蔗、椰子、稻、棉花、蕉麻等。黄牛和马的品种闻名全国。渔业集中在西南部巴卢(Balud)附近。阿罗罗伊(Aroroy)附近的金矿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储藏仍很丰富。东南部有铜矿。省会和商业中心是岛东北岸的马斯巴特镇,有椰干、玉米、鱼和牲畜贸易。其他重要城镇有卡塔英干(Cataingan)、普拉塞尔(Placer)、米拉格罗斯(Milagros)等。包括蒂岛和布里亚斯岛,人口768,939人(2007)。

 巴拉望岛Palawan,菲律宾西南端大岛。在南海和苏禄海之间,位于北纬9°30′,东经118°30′。岛呈狭长形,由东北斜向西南。最宽处39公里(24哩),面积11,785平方公里(4,550平方哩),人口430,000 (2007)。大部分是巴塔族(Batah)、巴拉望族、塔巴努亚斯族(Tagbanuas);还有米沙鄢人、塔加洛人(Tagalog)、伊洛卡诺人(Ilocano)和比科兰诺人(Bicolano)等。岛长的主要山脉纵贯长434公里(270哩),最高峰是在南部的曼塔灵阿汉山(Mount Mantalingajan),海拔2,085米(6,840呎)。巴拉望中部东海岸的普林塞萨港(Puerto Pricesa)是岛上最大城市。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水稻,玉米、豆类和甘薯。有捕渔业。矿产资源有水银、镍和铬铁矿巴拉望西南岸孤立的塔明山洞(Tabon Caves)为重要的古代遗址。

 卡拉绵群岛 Calamian, 菲律宾中西部的群岛。位于北纬11°54′,东经120°14′。由布桑加(Busuanga)岛、库利昂岛(Culion Island)、科伦岛(Coron)和大约95个小珊瑚岛组成,总面积1,753平方公里(677平方哩)。隶属巴拉望(Palawan)省。多丘陵,森林茂密,土地肥沃。产稻、椰子。捕鱼业甚盛。有锰矿。主要居民点科伦在布桑加岛,以出产燕窝著名。人口35,477(1980)。

 布桑加岛Busuanga,是在菲律宾卡拉绵群岛,位于北纬12°06′,东经120°05′。长645公里,宽26公里,面积890公里。最高的山海拔640米。人口56 500(2007)。

 科伦岛Coron,是在菲律宾卡拉绵群岛,位于北纬12°06′,东经120°05′。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约2500(2007年)。属科伦卡拉塔格巴奴亚族,讲卡拉塔班瓦语。

 库利昂岛Culion,菲律宾巴拉望省卡拉绵群岛(Calamian Group)中的一岛。位于北纬11°53′,东经120°01′。面积389平方公里(150平方哩)。有为医治麻疯病的(库利昂专区)。出产大米、椰子。主要居民点库利昂。人口18,000(2006)。

 利纳帕坎岛Linapacan,是在菲律宾卡拉绵群岛,位于北纬11°30′,东经119°52′。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11,688(2007)。

 布格苏克岛Bugsuk,是在菲律宾巴拉望地区的岛屿。位于北纬8°15′,东经117°18′。面积是119平方公里。

 巴拉巴克岛Balabac,菲律宾巴拉望省西南部岛屿,位于北纬7°57′N 117°01′E,最高点海拔576米(1,890呎)。西北岸有沼泽,西部岸外有珊瑚礁,以产稀有贝壳著称。主要出产椰果。巴拉巴克镇为最大居民点。居民多为摩洛人(Moro),信伊斯兰教。人口15,044(1980)。

 库约群岛Cuyo,是在民都洛岛,在巴拉望和班乃岛之间的一个小群岛,由45个小岛屿组成,土地总面积8495平方公里。位于北纬10°51′,东经121°01′,最大的岛屿是库约岛,面积22平方英里,约9英里长。人口25,000(2008年)。

 帕马利坎岛Pamalican,是库约岛群中的小岛屿,在巴拉望的东部的珊瑚礁,面积7平方公里。岛长25公里长,最宽处仅500米。

 迪瓦兰岛Diwaran,是在巴拉望岛附近,面积55公顷。有白色沙子的长滩。为旅游地。

 巴拉巴克岛Balabac,是菲律宾巴拉望地区南部的岛屿,位于北纬7 ° 57',东经117 ° 01'。面积100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567米。自然植被有低地森林,有农业,渔业。巴拉巴克群岛面积342平方公里。

 布格苏克岛Bugsuk,是在菲律宾巴拉望岛地区。位于北纬8°15′,东经117°18′。面积是119平方公里。

 图巴塔哈群礁Tubbataha Reef,位于巴拉望省普林塞萨港东南98海里外(181公里)的苏禄海中。位于北纬8°55′,东经119°55′。该礁是由一个8公里(5英里)宽的水道,分为两个珊瑚环礁。南环礁长5公里,宽3公里,北环礁长16公里(10英里),宽5公里(3英里)。是一个海洋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8月11日。面积332平方公里(82,000英亩)。2006年增加了200%的公园范围,现在面积为96824平方公里(239,000英亩)。渔民季节性地来此捕鱼,并在小岛上建立起避难所。现今公园对旅客开放,来此 潜水 的游客络绎不绝。周围海域是各种色彩斑斓的鱼类的栖息地,有锤头鲨鱼,梭鱼,蝠鲼,手掌大小的镰鱼,鹦鹉鱼和鳗鱼等。濒危物种玳瑁海龟也在图巴塔哈的珊瑚中筑巢。

 民都洛岛Mindoro,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岛屿。介于塔布拉斯和民都洛海峡之间。位于北纬13°12′,东经120°54′。长144公里,宽96公里,面积9,826平方公里。人口1,062,000(2000年),多为他加禄人,南部有少量米沙鄢人。北部是熔岩组成的起伏高原,最高阿尔孔山(Mt Halcon),海拔2,585米(8,481呎),在岛的东北部。南部为低丘陵,东、西沿岸是断续的海岸平原,多沼泽。河流多险滩、急流。气候炎热,雨量丰沛,但有干季。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产稻米、椰子、蕉麻、玉米、甘蔗和水果。特产“他马劳”小水牛。伐木及渔业发达。有铜、金等矿。主要港口为曼布劳、卡拉潘等。

 卢邦群岛Lubang,菲律宾民都洛岛西北的群岛。位于北纬13°47′,东经120°12′。包括主岛卢邦、安比尔、戈洛、卡布拉等几十个大小岛屿。面积246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多为他加禄人。多山,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以热带雨林为主。产稻米。饲养家畜。

 卢邦岛Lubang,位于民都洛岛东北20公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西南115公里的岛屿。在卢邦岛群。是火山岛,卢邦岛约30公里长,宽85公里,面积192平方公里。为丘陵,多山,气候湿热,森林茂密。最高的山海拔417米,人口32 028(2000)。主要城镇是主岛北部的卢邦。

 米沙鄢群岛Visayas,菲律宾中部群岛。位于吕宋岛和棉兰老岛之间。位于北纬11°00′,东经123°30′。包括萨马、莱特、宿务、内格罗斯、班乃、保和、马斯巴特、朗布隆等大岛以及数百个小岛。面积61,077平方公里(23582平方英里)。人口17155207(2007年)。居民多为米沙鄢人。岛上丘陵与平原交错,海拔多在1, 500米以下。最高点坎拉翁海拔2,435米(7989英尺)。气候湿热,各岛年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热带森林茂密。矿产有金、锰、铜、煤、石油和石膏等,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产稻、甘蔗、玉米、烟草、蕉麻和咖啡等。有采煤、制糖、纺织和制酪等工业。主要港口有宿务、怡朗、巴科洛德等。

 宿务岛Cebu,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中部岛屿。位于保和岛和内格罗斯岛之间。位于北纬10°20′,东经123°45′。南北长216公里,东西最宽仅41公里,面积4,468平方公里(1,7251平方哩)。人口3,848,919人(2007年,包括附近小岛)。地形起伏,中部多山地,由石灰岩、页岩、砂岩组成。有茂密的热带森林。四周为狭窄的海滨平原。气候湿热,无显著雨季,但受台风影响。农田约占全岛面积的一半。主产玉米,次为甘蔗、椰子、稻米、杧果和烟草。饲养家禽、家畜。渔业甚盛。全国铜矿区之一,可露天开采。还产煤、金和石油。

 塞米拉拉群岛Semirara,在菲律宾民都洛岛南部,东南近班乃岛。面积130平方公里。由3个大岛和其他小岛组成,以塞米拉拉岛最大(面积57平方公里)。多丘陵。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27℃,年雨量1,500-2,000毫米。产椰子。渔业甚盛。有小煤矿。

 莱特岛Leyte,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东部岛屿。在北纬10°57′,东经124°50′。位于宿务岛和保和岛东面,萨马岛西南。西北至东南长194公里,东西最窄处宽仅21公里。山地纵贯全岛,多火山,最高峰亚尔托山,海拔1,349米。面积7,213平方公里。人口1,950,000(2000)。西南为丘陵地带,东北是开阔的平原。东西两岸多海湾,河流短小。气候温暖,北部受台风影响。产稻、玉米、椰子、蕉麻、烟草、甘蔗和香蕉等。有锰和硫黄矿。主要城市塔克洛班、马阿辛和奥尔莫克等。

 利马萨瓦岛Limasawa,菲律宾中东部小岛,位于北纬9°53′37″,东经125°31′18″,在莱特(Leyte)岛南约6公里(4哩)处。历史地位重要。1521年3月28日受西班牙雇用的葡萄牙人麦哲伦在此登陆,同年3月31日菲律宾第一次天主教弥撒在此举行。人口5,157人(2000)。岛上的米沙鄢人(Visayan)以农、渔为生。

 麦克坦岛(Mactan Island)亦译马克坦岛。菲律宾中部的珊瑚岛。位于保和(Bohol)海峡中,邻近宿雾岛东岸。岛上地势低平,有长满红树的大片沼泽地。岛呈长方形,是宿雾省的一部分,面积62平方公里(24平方哩)。居民主要从事捕鱼和种植椰子。有美国军用机场和国内第二大机场。与宿雾岛之间有大桥相接。宿雾市对面的拉普拉普(Lapu-Lapu)市有石油运输码头和造船厂等港口设施。人口115,178(1980,包含附近岛屿)。1521年4月27日受西班牙雇用的葡萄牙人麦哲伦在此征战该岛,被岛上的土著居民刺死。

 班乃岛Panay,菲律宾中部米沙鄢(Visaya)群岛中最西面的岛,在锡布延(Sibuyan)海南部,米沙鄢海西部,苏禄(Sulu)海东北,东南与内格罗斯岛相隔吉马拉斯(Guimaras)海峡。岛约呈三角形,南北长152公里,东西宽120公里,面积12,011平方公里(4,6375平方哩)。西部山地绵延,海拔超过千米。中部为肥沃平原。南部沿海有沼泽。东部为丘陵区。最高点海拔2117米(6946英尺)。年平均气温25-28℃。年雨量1,500-3,000毫米。产稻米、玉米、甘蔗、椰子、烟草,水果等。山区养马。沿海渔业甚盛。有煤,硫黄、铜、铬、磷灰石等矿。工业以制糖、水泥,木材加工、碾米等为主。人口3,973,877(2007年)。居民多为希利盖农人(Hiligynon)。主要城市和港口有怡朗、罗哈斯(Roxas)、卡利博、伊洛伊洛等。

 卡内萨岛Carnaza,面积是1735公顷(429英亩)的海龟形岛屿。位于北纬1130'—1132',东经12404'—12406'。属米沙鄢的岛。岛上的地形,包括沿海平原,红树林沼泽,泻湖和半圆山。红树林面积约10063公顷。最高点55米(180英尺)。农作物有椰子,木薯,香蕉,甘蔗,玉米,面包果等。

 迪华坎普岛Maestro de Campo或埃斯特雷岛Maestre,是在朗布隆西边的岛屿。位于北纬12°56′,东经121°42′。岛上是陡峭的海岸,面积约2020公顷。

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明成祖开始修建,历经明、清两代24个皇帝在此执政。紫禁城为皇家宫殿,红墙黄瓦,金壁辉煌,为什么称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这个典故有关。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未久,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道这是圣人。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具有吉祥含义,预示着圣贤和宝物出现。杜甫的《秋兴》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紫气东来,象征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紫”大有来头。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称为紫禁城。

另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迷信和传说有关。皇帝自命为是天帝之子,即天子。天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也自然是天子居住之地。《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因此皇帝住的宫殿就被称为紫宫。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代“皇垣”学说有关。古时,天上星垣被天文学家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垣的中央。紫微星即北斗星,四周由群星环绕拱卫。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和“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朝官员四海分”之说。

既然古人将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么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极之地,所以称帝王宫殿为紫极、紫禁、紫垣,“紫禁”的说法早在唐代即已有之。北京故宫占地1087亩,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长约7华里,全部殿堂屋宇达9000多间,四周城墙高10余米,称这座帝王之城为紫禁城不仅名副其实,且含天子之城的意思。

考察故宫中的建筑,象征着“天”的崇高和伟大的太和殿,位于故宫中级,是最高大突出的地方。象征着天和地的乾清、坤宁两宫紧密相连接。它们两侧的日精、月华两门,象征着日和月。而象征着十二星辰的东西六宫以外的数组建筑,则表示天上的群星。这是象征性的建筑群。

故宫的旧称——紫禁城,从“星垣”学来看,其命名与建筑设计可以说是高度统一、珠联璧合的。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indexqid=1406012701202

中国古代的尺度系统,其标准取自人体并主要以十进制而推衍形成,在古籍中原有很多的记载,如《家语》谓:“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风俗通》则有云“步始于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法天,地,人,再跃则步”;“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11尺故曰丈夫”等等。

就建筑而言,古人也非常注重尺度合宜,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其中“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尺度规定作为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所谓“外部模数”,盖源自以人体为准的尺度系统,并以十进制为基础,由室内空间尺度外延形成,即由尺而丈(10尺),再而百尺(10×10尺)、千尺(10×10×10尺),是十分明显的,这一点在紫禁城的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紫禁城的整体立意极为注重“非壮丽无以重威”,竭力表现和强化其环境氛围的九鼎之尊,但这种艺术追求却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特点,构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紫禁城建筑组群的各个单体建筑,其外部空间构成的基本尺度,实际上也是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原则,即从23米至35米为率来控制单体建筑的平面及竖向尺度,而未以尺度超人的夸张来求取艺术上的成功。

以高度而论,紫禁城最高的单体建筑是午门。这一紫禁城的正门最重要的功能,是征伐凯旋献俘之际,皇帝亲御其门楼,有明确且强烈的镇压威慑作用。虽其如此,自城下地平直到脊高也只有3795米。午门迤北的太和门全高则只有2380米。至于九鼎之尊的太和殿,连同三层硕大的台基,全高也才3505米。除此之外,紫禁城其余所有单体建筑均在35米以下。

以进深而论,太和殿为最大,通进深3333米,其余各单位建筑皆在此限下。又以各单体建筑面阔而论,除中路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如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以至神武门,还有横轴线上的东华门、西华门、体仁阁、弘义阁等外,悉以百尺度控制其通面阔。而这些“居中为尊”处在主轴线上,实际也是对称轴上的主体建筑。以其对称性而言,通面阔则都是按轴线两侧各控在百尺之内而确定的,如午门正楼通面阔为2×30米,太和殿为2×30米,体仁阁、弘义阁皆为2×30米等等。

以近观视距而论,如东、西六宫的绝大多数内庭院,通面阔,通进深就都在35米限内。而最为显赫的三大殿,自其三台迤南而至北端,自东而西,进深和面阔逐段划分,也均在此限,其中三台南丹陛通深33米;台上层南边阶条至太和殿通深29米;太和殿台明通深35米;太和殿北丹陛至中和殿丹陛间距31米;中和殿台明通进深23米;中和殿迤北至保和殿台明南边共深338米;保和殿台明通深25米;北面丹陛通深30米;丹陛北至乾清门台明348米等等,无不严格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尺度控制原则。

在远观视距构成上,东华门、西华门距离过大,为仅有特例外,其余所有广场、街巷或相邻单体建筑间距,以及城台、城墙各段落之长,最大的也只在350米左右,以“千尺为势”而限定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正是由于紫禁城各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度按百尺为形控制,近观视距亦以百尺为形限定,远观视距则控制在千尺为势的限界之内,其间行程又遵循以百尺为形划分于千尺为势的空间构成原则,因此得以构成一系列最佳观赏视角及空间感,保证了近观、远观以及移行其间,在形与势的时空转换中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总之,紫禁城大规模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数字的应用非常的合理和科学,由此形成的艺术氛围具有震撼人心的气势魄力,极为壮丽恢宏,在远观时尤为显赫。

  楼主你好!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

  跟他相似的旅行家或进行旅行的文学家,比较著名的还有北魏时的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湖广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等职、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顾炎武(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等等。

 

  这是网友总结出来的所谓“中国古代十大旅行家",仅供参考:

  1徐霞客  

  徐霞客,生于明朝万历十四年,江苏江阴人,名弘祖,字振之,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他又被后人称为“游圣”、“霞仙”、“驴友祖师”,一生之中,游遍了中华秀美山川,极富传奇性。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4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3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4岁正月病逝于家中。徐霞客经30年考察撰写成的2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2玄奘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