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叶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国的茶叶史,第1张

1、茶叶史

茶叶(a tea leaf)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 “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 “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http://baikebaiducom/view/3217htm

2、《茶经》与陆羽

茶经

我国悠久的茶叶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陆羽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茶经》的诞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对唐代茶文化的一个归纳,同时又对以后茶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茶经》全书共分3卷10节。上卷3节:"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二之具"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中卷1节:"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下卷6节:"五之煮"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饮"

"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记述了唐代 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七种工具。"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茶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69079htm

2、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陆羽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时,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积公以《易经》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九岁时,有一次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问:“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住持闻言,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陆羽被派去“扫寺地,结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因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以竹划牛背为书,偶得张衡《南都赋》,虽并不识其字,却危坐展卷,念念有词。积公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令芟剪卉莽,还派年长者管束。

眨眼三年,陆羽12岁,觉得寺中日月难渡。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五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闽门著述{茶经)。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

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徒太常寺大祝,但都未就职。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

不羡黄金垒,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干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

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晶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令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人贡的。(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牺范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

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晶茶鉴水的神奇传说。唐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述了陆羽这样一件事: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今江苏扬州),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懂,因之赶郡,泊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于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执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低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荣槽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遭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齐至岸,舟荡覆半,惧其渺,揭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历经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新唐书·列传)的(陆羽传)中,也记有此事,但在说到李季卿召见陆羽时,“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衙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露茶之家.陶为其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唐李肇撰{国史补)也说到,陆羽·茶术尤著,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70htm

一、不同茶的冲泡方法:

1、绿茶

(1)茶具。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耳杯、碗内瓷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

(2)水质。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

(3)水温。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否则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4)比例。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5)手法。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

(6)待客礼仪。若待客,可将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请客人品饮。

2.红茶

红茶的饮用方法,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类。

(1)清饮法,就是将茶叶放人茶壶中,加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细品慢饮。好的工夫条红茶一般可冲泡2次~3次,而红碎茶只能冲泡1次~2次。

(2)调饮法,是将茶叶放入茶壶,加沸水冲泡后,倒出茶汤在茶杯中再加奶或糖、柠檬汁、蜂蜜、香摈酒等,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择调配,风味各异。调饮法用的红茶,多数用红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浓度大,也易去茶渣。

一般来说,品饮红茶,以选用咖啡茶具较为适宜。近年来在市面上流行一种台式泡沫红茶,其制法是红茶经冲泡后将茶汤倒人调酒器中,加上蜂蜜等配料,然后上下、左右摇动几十下,再倒人透明玻璃杯中品饮。由于茶汤含有皂素,形成泡沫,在透明杯中层次分明,十分美观,品饮泡沫茶,别有情趣,特别是青年人更为喜爱。泡沫红茶始于台湾,近期传入大陆。

3乌龙茶

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闻其香后尝其味,因此十分讲究冲泡方法。从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到泡饮次数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用量。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比名优茶和大宗花茶、红茶、绿茶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1/2为宜,约重10克。

(2)水温。 乌龙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对水温要求与细嫩的名优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冲泡,水温为100度。水温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更能品饮出乌龙茶特有的韵味。

(3)时间和次数。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5次~6次,仍然余香犹存。泡的时间要由短到长,第一次冲泡,时间短些,约2分钟,随冲泡次数增加,泡的时间相对延长。使每次茶汤浓度基本一致,便于品饮欣赏。

(4)茶具。广东、福建人喜爱用“烹茶四宝”------潮汕烘炉、玉书、孟臣罐、若深瓯潮汕烘炉是烧开水用的炭火炉;玉书为烧开水的水壶,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壶,约能容水2O克 ;孟臣罐为紫砂壶;若深瓯是微型精制的白色小瓷杯。冲泡前先用开水将茶具(茶壶、茶杯、茶盘)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洁净,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温度。当壶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壶内壁缓缓冲入,在水漫过茶叶时,便立即将水倒出,称之为“洗茶”,洗去茶叶中的浮尘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冲入沸水,水量以溢出壶盖沿为宜,盖上壶盖。冲水的方法应由高到低,且在整个泡饮过程中需经常用沸水淋洗壶身,以保持壶内水温,充分泡出茶叶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与泡茶一样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中指夹着壶的把手。斟茶时应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汤按顺序注入几个小茶杯内,注量不宜过满,以每杯容积的1/2为宜,逐渐加至八成满,使每杯茶汤香味均匀。

4花茶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体的茶类,花茶的品饮虽重于香气,但高档毛峰花茶其形状仍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品饮高档名优花茶

(1)茶具。通常选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

(2)比例。茶叶用量与水之比为1:5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

(3)水温。宜用85℃左右的沸水冲泡。

(4)时间3分钟~5分钟。冲泡次数以2次~3次为宜。

可透过玻璃杯欣赏茶胚精美别致的造型,如冲泡的是特级茉莉毛峰花茶,可欣赏到毛峰芽叶在杯中徐徐展开,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景象,别有情趣。泡好后,先揭盖闻香,鲜灵浓纯,扑鼻而来。再尝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振奋。

中、低档花茶,主要是闻香尝味

(1)茶具。一般选用洁净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壶冲泡。

(2)水温和时间。水温要求100℃,冲泡5分钟后即可斟饮。

北方居家品饮花茶,常采用茶壶共泡分饮法,方便、卫生。四川人品饮花茶,很有地方特色,常用一套三件头茶具(茶碗、茶托、茶盖)泡茶,边饮品,边摆“龙门阵”,悠然自得。

5紧压茶的冲泡

紧压茶冲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传统方法。我国生产的紧压茶大多为砖茶,较为坚实,加之原料较粗老,所以用开水冲泡难以浸出条计。饮用时必须先将砖茶捣碎,在铁锅或铝壶中烹煮,而且有时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饮用紧压茶的,多半是西藏、内蒙、新疆等地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属高原地区,气压低、水不到100℃就沸腾,如果用冲泡法冲泡砖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紧压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饮用。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各地区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可以看出,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与众多其他茶的冲泡法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饮用时先要将紧压茶打碎;二是不宜冲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出;三是烹煮时,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调饮方式饮茶。

二、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则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后来茶道精神的发展都没有超出上述所说的茶道之要素和内含之精神。

茶经做为在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作品,依次发生好几个版本号,据沈晓梅教师统计分析,截至1949年,一共有各版本号64个。其上溯到最开始的版本号是南宋咸淳九年左圭的《百川学海》所收的《茶经》,后称“百川学海本”。强烈推荐可以看一下浙江省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于良子教师注解的《茶经》用现代文详尽的表述了古文的意思,可供大家更快的了解茶经的内容。书里还百度收录了,《全唐文•陆文学自传》,《新唐书•陆羽传》,续茶经等。

茶经本书分三卷十个一部分,分别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茶经成册于公年760年到780年,至今已有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程了。自打我国拥有这一部茶书之后,它就被奉为茶的传统参照,之后各朝代的茶书,给与《茶经》一个很高的的点评。陆羽是我国茶学专业的开山祖。

陆羽的《茶经》,分成三篇(即上、中、下三卷),而实际上是分成十章(即十部份),而十章中的在其中五章是有关茶叶的宏观经济记叙,具备关键的历史文献使用价值,分别是:一之源;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

茶经将一般茶事升为为一种美好的文化艺术艺术,促进了汉族人茶道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是茶的家乡,汉族喝茶,听说起源于神农氏时期,少话也是4700很多年了。直到如今,汉族人民俗也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习惯。汉族人对茶的配置是丰富多彩的:有苏州太湖的熏豆茶、苏州市的清香茶、湖南省的姜盐茶、成都市的盖碗茶、中国台湾的冻顶茶、杭州市的龙井茶叶、福建省的乌龙这些。

九世纪末点茶传入日本,点茶被日本人民所接受并推崇,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茶道。然而从明朝以来,中国开始流行用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传统点茶也随之绝迹。为日本茶的抹茶最大的特征之一是粉状。把茶叶的新芽摘除后蒸着,然后就那样晾干,把它碾成粉。粉泡到热水里,能够成为茶道里的抹茶;和食材混在一起,能够成为抹茶味的食物。这和泡在热水里喝的煎茶不一样,抹茶喝的就是粉本身的味道。

而这种把茶叶磨成粉的工艺,实际上源自宋朝点茶。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宋代的点茶形式是将团饼经炙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状,然后再用筛罗分筛出最细腻的茶粉投入茶盏中,即用沸水冲点,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点茶,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这种技艺高超的点茶方式,也是宋代发达的茶文化集大成的体现。可以说,日本茶道的鼻祖其实就是宋代的点茶。

南平市曜变陶瓷研究院院长——陆金喜 ,历时二十多年,探寻无数遗址,走访无数专家学者,终于收集到了 全球唯一一套完整的宋朝建窑点茶茶器文物 。为让更多人能够品味宋朝点茶文化,体验茶文化的巅峰美学。 陆金喜以柴烧工艺,对照宋朝点茶文物,一比一研究复原出全套26件独立器具的“陆金喜·仿宋点茶茶器” ,还原天然古朴的神韵,再现哲理追求的和谐 。

陆金喜·仿宋点茶茶器  ,质似、神似宋朝点茶文物,吻合文会图等宋代名画场景中的茶器。陆续登上了  CCTV《一槌定音》栏目、工艺福建国家大师传承展闭幕式、第二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  等演示展出,获得了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首都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宝杰,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金运昌,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宋平生,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静荣 等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赞赏和认同。

为了让更多人品味宋朝点茶文化,积极参与首届斗茶大赛, 限量发售200套陆金喜·仿宋建窑点茶茶器 ,并配有详细的茶器使用教学视频。目前只采取预订形式,请联系官方客服或各大代理商处详询。

推荐书籍: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茶艺师(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这是考茶艺师证的教科书,理论知识较多。

《中国茶道》。找个老师,理论和操作一起学,效果更好。

《中华茶道》

《中华茶文化》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陕西的茶文化在唐代及唐代之前有很高的历史地位。江南茶文化的发展与陕西茶文化的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第一,居住在陕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早种茶、用茶的民族

巴蜀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历史位置已有定论,“巴先蜀后”也已为学界认同。在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因此,巴人种茶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汉唐时期因大规模移民的历史机遇陕西得饮茶风气之先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推断“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人取蜀第一次在公元前316年,即秦惠王更元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灭蜀后徙奏民10000户到蜀地。公元前316年时蜀人已开始种茶、饮茶,并将此艺能传授给迁入蜀地的秦人。

第三,陕西茶业历史悠久并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西北五省惟陕西产茶,陕西茶的主产地又在陕南的汉中等地,唐宋时期茶不仅是陕南农户衣食的重要来源,朝廷也奈此开辟财源和扩充军备。明代的汉中是陕南茶和蜀茶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汉中茶的产量最高达到500万斤1557年,合2500吨。

第四,陕西是历代封建王朝“茶马交易”国策的实施地和重要市场

早在唐贞元末年,朝廷为了固边,扩充军队,急需大批马匹,用于装备骑兵和运输粮秣,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又急需大批茶叶,鉴于双方的需求互补,朝廷适时的设立边贸市场,用茶叶与西北的少数民族换马,开了茶马交易之先河。

第五,唐代长安的宫廷茶文化辐射全国并确立了茶的国饮地位

中唐以后,茶道大行于天下。一般说来,中国数千年里皇权中心即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发生中心,总是皇帝左右朝廷,京都领导全国。陕西长安作为大唐建都之地,成为一切文化现象的发源地和聚焦点而辐射全国,茶文化也不例外。

第六,法门寺唐代地宫系列宫廷茶具的发现是中国茶史划时代的事件

地宫茶具的文化质点是三教融合,较明确地体现了佛教茶文化与宫廷茶文化的相互沟通;标明了博大精深的大唐茶文化的历史源头和最高层次,填补了茶文化史研究的空白,为唐代茶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

第七,因长安宫廷茶文化而出现的贡茶之制对中国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肃宗至德二年陕南茶被选为贡品,这无形中培养了其的“精品意识”, 了茶农们培植名品的积极性。于科技方面言,唐代植茶技术、制茶技术、储茶技校乃至旁及茶具制造的工艺、产品包装的不断改进无不与贡茶之制有关。

第八,中国茶文化在海内外传播唐代长安是最重要的中心

唐代茶叶的出口量很大,沿丝绸之路输往中亚、东南欧和北非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外贸的主体商品之一。明、清至民初,陕西茶在大西北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且仍旧沿着丝绸之路运销西亚伊朗、土耳其、 、伊拉克,及北非的埃及、得黎波里、突尼西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

曾踏上丝绸之路风光过,曾领导饮茶新潮流潇洒过,曾进贡朝廷高贵过,曾为朝廷交换战马荣耀过,曾稳稳占领大西北市场霸气过……曾是全国最早的茶区和茶叶种植中心,曾是全国茶文化的鼎盛地区和传播中心。陕西茶业和茶文化的历史地位,在中国茶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陕西茶文化的起源

对于国人饮茶的起源,以往学者多据成书于战国至汉代间的《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之记载,将神农氏与茶叶联络在一起。但据陈文华等学者的考证,今本《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关于神农氏“得荼”或“得茶”解毒的记载,类似的记载晚至明清时期才出现,所以,以往的研究多属以讹传讹。此外,以往学者所常引用证明“神农氏得荼”的《淮南子》等书中也仅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记载。目前看来,最早明确将神农氏与中国饮茶起源联络在一起的,是被称为“茶圣”的唐人陆羽。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七之事”中又引《神农食经》的“茶茗久服,人有力悦志”为佐证,明确提出神农氏是“茶之为饮”第一人。

神农氏最早见载于春秋时成书的《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以神农氏著称的部落,起源于古羌人,生活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其部落活动的时段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7000年。据《庄子·盗跖篇》的记载,神农时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这说明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考古证明,宝鸡地区是仰韶文化遗存较丰富的地区,发现文化遗址700多处。其中,又以北首岭文化最为典型。从北首岭发掘出土的5000余件文物和男男合葬、女女合葬的墓葬制度来看,它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比较繁荣的阶段。从时间和地域上判断,北首岭文化很可能是由神农部落所创造的。而考古工作者在当地所发现的人面鱼纹图,又可与《山海经》的神话互为印证。北首岭文化形态持续1000多年,后来的炎帝文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时代,神农氏作为部族推崇的首领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应是女性。

此外,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又有“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先秦以前的著作一直把神农氏与炎帝神农氏分开。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世经》将神农和炎帝神农氏合并记载,而将神农氏与炎帝视为一人。此后,古籍多把两者合称为“炎帝神农氏”。但经过笔者考证,发现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最早活动在陕西渭河流域的两种前后既有联络又有区别的原始文化。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这是关于炎帝生长地的最早记载。此外,《水经注·渭水》《路史·国名》也都记载炎帝长于宝鸡。《帝王世纪》又载:“神农氏,母曰任姒,有乔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华阳”和“尚羊”分别指今天陕西华山亦即秦岭之南及宝鸡市南神农乡常羊山。郭沫若先生指出:“传说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据此推测,第一个炎帝神农氏是距今4700年左右在少典氏与有蠕氏家中诞生的。炎帝神农氏诞生时已属娶妻生子,知父知母,知子孙的父系社会,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这位神农氏及继承人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化、经济文化,功绩突出,被氏族尊为炎帝,尊号与氏合称为炎帝神农氏。

远古氏族部落时代,部落首领殁后,其部落继承人都沿用同一个名号,从而有了“八代炎帝”的说法。传统的说法炎帝共八世,有240到300年的时间。何光岳先生则进一步判断宝鸡姜水是八个炎帝中最早一位的诞生地,在这里正式由神农氏的名称被尊为炎帝,其他地方诞生的炎帝无疑都是他的后裔。第一代炎帝伊耆和第二代炎帝柱的故里在宝鸡,柱的后裔庆甲的故里在湖北,末代炎帝榆罔曾与蚩尤在涿鹿大战,此后,又在阪泉败于黄帝后,退往湖南。所以,笔者赞同张辉杰、路笛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炎帝、神农氏同源而非一人,炎帝始祖应为神农氏,而神农氏则是炎帝族早期首领的泛称。神农氏族的发展历程应为:神农氏母系社会—少典氏父系社会—炎帝族—炎帝神农氏。

通过上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知“尝百草”“得荼”的人应是母系社会的神农氏,而不是少典之后的炎帝神农氏。由此看来,通过生活在陕西宝鸡地区的神农氏,陕西已经与中国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学者以往多系于巴蜀或云南。学者之所以忽视《淮南子》及《神农本草经》等书中神农氏在关中地区“得荼”的记载,多是因为他们认为近代关中不出产茶叶,也不具备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不过,陕西在远古时期完全具备茶树生长的气候、地理条件。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史料记载加以分析。秦岭山麓作为茶叶的适生区,历史由来已久。《诗经》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等,都是描写古周原一带的诗句。这些诗句中多次出现的“荼”字,古代诸多字书和典籍明确指出:“荼”就是四季常青的茶,非苦菜一类的小草。《诗经》关于古周原一带“荼”的记载,应该是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其次,我们可以从气候变迁角度分析。考古发现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中有竹鼠的骨骼遗迹,表明仰韶文化时期关中气候温暖,具备茶树生长的条件。目前,在秦岭北麓终南山下还发现有几十株半米高的茶树。再次,我们可以从秦岭丰富的物种加以分析。陈宗懋先生《中国茶经》在论证“神龙架”为神农氏“得荼”之所时,认为“神农架包括茶在内有130多种药材,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但神农架的物种量与秦岭显然不能同日而语。秦岭已发现草药3291种,仅太白山就有640种。而且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全国有291科、秦岭包括山茶科在内有188科,占全国的646%。陕西比神农架更具备神农开创人类茶文化先河的条件。因此,神农氏在陕西秦岭一带“尝百草”“得荼”与历史记载是吻合的,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二、西周时期的陕西茶文化

根据《周礼》记载,西周宫廷设定“掌荼”官职,说明周王室已把茶事列为国礼,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茗饮之事”。随着时代的发展,“茗饮之事”逐步由王室礼仪转而下移,关中地区的诸侯大夫甚至普通百姓之家都形成吃茶、饮茶的饮食习惯。

《诗经》中《大雅·绵》《诗·邶风·谷风》《豳风·七月》是古代流传于关中西部古周原一带的民歌。《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其中,“堇荼”就是锦葵和茶两种植物混煮的茶食。《诗·邶风·谷风》也记载有“谁曰荼苦,其甘如荠”的说法。这里的“荼”,是指茶而不是苦莱。因为只有茶才会因制作方法或茶汤的浓淡不同,有苦有甘,苦菜的味不会有甘。而且在这两首诗中记载的植物、气候、风土人情、河流,都是陕西的事。如“泾以渭浊”“我有旨蓄”储藏的腌菜和干菜、“北风其喈”疾貌等。《豳风·七月》中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句,说的也是以茶为原料,煮作羹食。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期,陕西地区的百姓已经把茶作为日常食用品。

西周时期,除了陕西本身已经出产茶叶以外,与周族关系密切的巴人也将其地出产的茶叶进贡给周天子,丰富了陕西茶文化的内涵。

“巴”,是一个古老民族之名。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此外,在《山海经·海内经》《水经注》《汉书·地理志》《路史·国名纪甲》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古代巴人在江汉流域立国的资讯。对于巴国的疆域范围,《华阳国志》载为“东至鱼复,西至焚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活动范围包括今川东、川北、陕南、鄂西等广大地区。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看,汉水上游地区的城固、勉县、安康等地曾出土了史密簋、虎妞镦于、青铜乐器及巴式剑、戈、矛等众多巴国文物。这就说明陕南的汉水流域在西周时期是巴人主要的活动区域之一。

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巴国的出产的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鬼、巨犀、山鸡、白雉等特产,均需“纳贡”与周天子。对于巴国所出产进贡于周王朝的“果实之珍者”,包括了“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翦、香茗,给客橙、葵”。这段文字记述了巴国作为宗周的封国,把出产的茶叶等特产,作为贡品敬献朝廷的史实。《华阳国志》的这段记载,应是目前关于中国古代贡茶的最早记录,将贡茶的历史追溯到了西周时期。而该书中“园有芳蒻、香茗”的记载,证明巴国所进贡的茶叶属于园栽,而非野外天然长成,由此也可知巴人至迟在西周时期已经进入人工栽培茶叶的时代。作为宗姬的巴国,是中国最早的出产贡茶和人工种茶的地方。而通过纳贡的方式,陕西茶文化的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陆羽(733年~804年),外号茶仙或茶圣。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陆羽,字鸿渐,又号「茶山御史」。

《新唐书·陆羽传》记:「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

陆羽遍尝中国各地的名茶,并著有《茶经》述说。他的著作成为日后世人研究茶艺的经典。今时今日不少人都爱用「陆羽」来作茶艺或茶类产品的名称。

陆羽(783年--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於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祀为「茶神」。

他工於诗文,但传世不多。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他三岁的时候,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后取得陆羽一名。在龙盖寺,他不但学得了识字,还学会了烹茶事务。尽管如此,陆羽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十二岁时,他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抱负,当即赠与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於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后与一好友(崔国辅)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唐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它的品格。 不羡黄金磊,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凌城下来。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做序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於茶者也!" 陆於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於晚唐。

中华茶文化发展简述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热潮中,代表东方文明的茶文化越来越引人瞩目。茶文化不但在有其传统的中国、日本、韩国得到复兴和弘扬,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当人们认识到饮茶有益于保健养身之后,也对茶文化日渐发生兴趣,慢慢融入他们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茶文化日益成为一种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宗教信仰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连接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又一座桥梁。

中国是被公认为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最先孕育出茶文化的国家。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的一枝奇葩,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博大精深,它的发展历程几乎与中华古国历史一样悠久。一千二百年前,茶圣陆羽写出了一本堪称世界条史、茶学、茶文化经典之作的《茶经》,书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陆羽所据的是一本叫《神农食经》的书,该书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即常饮茶能使人精力充沛,身心舒畅。此书未得留传下来。神农则是一位传说人物,在先秦和汉代古籍中多有记载,相传是距今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由狩猎向农耕过渡时期的一位部落领袖。他为了开拓食物来源,探寻疗病药物,深入山林,尝嚼草木,鉴别性味,被后人尊为中国农业、医药的始祖。二千年前由汉高祖之孙刘安主编的一本杂家著作《淮南子》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蚘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闻于鲁周公所据的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辞书《尔雅》,该书最早收录了古代的茶字:“槚,苦荼”。是借用槚(音jia)这个字来命名被巴蜀地区百姓称为“苦荼”的茶。相传辅佐过两代周王的贤相周公(名旦,封鲁)曾参与《尔雅》最早的编撰。此书历经春秋战国陆续增补,约于公元前二百年的西汉初正式成书,有幸留传了下来,但解说简略,到公元三百年的晋代,文字学家郭璞为此书作了注释,其中对茶作了如下阐述;“树小似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荼。”郭璞博学多才,但毕竟不是茶人,他描述的是一般灌木型茶树,陆羽《茶经》提到有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甚至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如此粗大的古茶树目前在我国云南等地尚可见到。茶树四季常绿,根深叶茂,散发清香,秋开白花,素朴可爱,神农尝百草时注意到它似在情理之中。《茶经》开卷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个嘉字包含有多重赞美意味。茶树形象美好,饮茶使人身心舒畅,还有助于保健养生,修心养性。这就是为什么有益于人的食物不少,惟独茶特别受到青睐,发展成为历久不衰的茶道文化的原因吧。

茶之利用,在漫长数千年历史中,先后被食用、药用和饮用,几种利用方式又同时并存。我国自古有“药食同源”“饮食同宗”之说。重视用调整饮食的方法去适应自然季节的变化,调整身体的不适。《神农食经》大概就是一本关于食疗方面的书。郭璞说茶叶可煮作羹饮,即为早期的一种利用方式。“羹”是一种将肉类、蔬类、粮食类和调味类一锅煮的浓汤薄粥食物,也可充作主食。古人重视食物的五味调合,取盐之成,姜之主,梅之酸,枣之甜,苦菜之苦,茶叶也被用作苦味调味食物。在《茶经》“七之事”中,就提到以茶作菜、以茶煮粥、以茶充药以及将茶叶与姜、葱、桔等一起烹饮的事例。时至唐代,陆羽对人们仍将茶叶掺杂它物混煮啜饮是鄙弃的,认为只配倒入沟渠。陆羽提倡茶叶清饮。茶叶独特的性味、功效也只有在清饮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陆羽在《茶经》中说,为解渴,饮水就可以了;要消愁,得饮酒;提神醒脑,则宜饮茶。若头疼、热渴、眼涩、胸闷、四肢疲劳、关节不适,喝上四、五口茶,可与仙水媲美也。但粗劣茶叶是不堪清饮的,古时下层百姓在茶中放人姜盐混煮,与他们饮用茶叶的粗劣不无关系。因此,茶叶清饮的提倡必然要求改进茶叶生产加工,提高茶叶品质。为此,陆羽在《茶经》中具体介绍了茶叶采制工具和工艺,总结了茶叶煎煮品饮技艺。陆羽《茶经》的一大贡献是,使茶叶生产加工有了规范,使茶叶清饮方式成为主流,促成了茶叶生产消费史上的一次飞跃。在唐代,已有粗茶、散茶、未茶、饼茶等各种加工形态,晒、烘、蒸、炒等加工方法均有应用,但作为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茶则是饼茶,这大概与饼茶便于运输、保存,不易变质有关。但饼茶品类单调,不能充分体现茶叶色香味形的本色。到了宋代,随着茶叶保管手段的改进以及宋都南迁后,散茶生产逐渐扩大和发展。到明代,散茶生产已成主流,贡茶也改饼茶为芽茶。从而各地名优茶脱颖而出,各种加工茶类纷纷涌现,饮茶方式也由烹点改为较简易的冲泡,出现了茶叶生产,消费上的又一次飞跃。

当今我国各地各类名茶数以千计,由《中国茶经》收录的就达201种,分别归属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明谓六色俱全。在形态上。条、扁、圆、片、尖五形俱备。其中绿茶多达138种,乌龙茶13种,红茶8种。按我国传统说法。色、味与性能相关,如红茶(全发酵茶);色红性温,味甘,暖胃安神;绿茶(非发酵茶、,色绿,味甘苦,性微寒,清热明目;乌龙茶(半发酵茶),色橙黄,性味介于红绿茶之间。此外尚有再加工茶;花茶、紧压茶、保健茶、果味茶、速溶茶、饮料茶等,各有自己的性味特色。

茶叶清饮的普及和茶叶品质的提高为茶艺茶道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茶道的形成有一个茶与人、物质与精神的交互作采过程。茶给人带来身心舒畅,人对茶注入了思想感情。从而不断完善饮茶技艺,丰富饮茶活为,乃至创造出饮茶意境,使饮茶从物质享受提高到精神享受的层次,茶艺茶道就此诞生。对此,吴觉农《茶经述评》中说得好:“人们饮茶……一种是把茶当作生活的必需品,不可一日或缺,甚至每餐必备,由于生理上需要,从而代代相传下来。又一种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这也有一定道理,生理作用与精神作用是密切相关的、《茶经》作者陆羽可说是一个讲求精神效果的代表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不同阶层的人形成不同色彩的茶文化圈。首先是宫廷茶文化v据晋人常的《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联合巴蜀等力量灭纣后,曾封略干巴。此后,巴蜀地区出产的茶叶与其他土产一起进贡到宫廷。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中也提到过“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贡茶在唐宋发展到高峰,从生产、制作、运送、保管,到饮用、祭祖、宴请、赐赠,形成有一套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成为宫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卢仝有诗:“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宋徽宗不但善品茶、点茶、斗茶,还亲自写了茶书《大观茶论》。无疑,贡茶皆属优异之品,受到皇室的珍视。宫廷茶文化往往追求精美绝伦,但客观上促进了茶艺水平的提高。它影响及于官宦士大夫阶层,这些人多为文人学士,与茶一拍即合,由此带动文人茶文化圈的形成。文人饮茶,茶助文思,相得益彰。文人以他们的诗、文、书、画所长极大地丰富了饮茶活动。他们又多博学之士,兼通儒释道,为茶艺茶道注入了深厚思想内涵,在茶文化的弘扬发展上起了主导作用。陆羽本人应属文人茶文化圈中的一位伎伎者。

饮茶传入佛门道院,别有一种特殊亲和力。《茶经》中关于佛门饮茶的最早记载见于晋。敦煌人单道开,在河南昭德寺修行,整日打坐,不畏寒暑,昼夜不睡,每日只服几粒药丸子,喝几碗茶苏。僧侣饮茶起先也出于养生,禅宗的兴起给茶饮赋予了新的内涵,清淡益思的茶性与静虑思维的禅修得到了自然的融合,以禅入茶,借茶传禅,创造出了“茶禅一味”的意境。寺院饮茶由产茶的南方传到不产茶的北方,由寺内传到寺外。僧侣不仅是茶叶消费者,而且是茶叶生产者,寺院精于茶艺,名茶竟出,大大推动了饮茶的发展。相比之下,道教人数不多,但对茶文化的影响也不小。《茶经》所列早期的饮茶人中就有道仙丹丘子、黄山君、道教尊奉大思想家老子为祖师,产生过象葛洪、陶弘景、孙思逸那样的杰出学者、医家、爱茶人。道家思想超逸,崇尚自然,擅长修炼养生,追求长生不老,把茶与仙药等同看待,说苦茶能轻身换骨,提高了茶的身份。

饮茶最初从茶产区的民间传向社会上层,形成了宫廷、文士、僧道等茶文化圈,反过来上层饮茶又带动了市民的仿效之风。在唐代,城市饮茶已形成“比屋皆饮”的盛况。到宋代,茶被列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民间饮茶虽不及上层风雅,但也丰富多彩,“客来敬茶”成为百姓家的普遍习尚。唐宋以后,大小不一、层次不等的各类茶肆、茶坊、茶楼、茶园、茶室兴起,由城市遍及村镇,形成中国茶馆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广大茶产区农村,茶农自产自饮,他们懂茶、爱茶,对茶有特殊的感情,在劳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动人的茶歌、茶舞,流传下不少美丽的神话故事。在我国还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茶礼茶俗,如订婚结婚以茶作礼,象征爱情纯洁,和偕到老;小孩出生满月以茶汤洗头,为求早开智慧,长命富贵。云南大理地区白族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更是蕴含人生哲理。生活于四川、云南交界处的纳西族,人数不多,约在十一世纪创造出了自己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其中就有三个美丽的茶字。民间饮茶风习俱有浓郁的生活伦理色彩,在我国历代笔记小说中多有反映。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形成的茶文化内涵有的消失了,有的变化了,有的被保留继承下来,更有新的产生出来,它们对促进社会生活文化起到良好的作用。今天我们归纳一下我国茶文化的内涵,至少有下列许多:

以茶会友 以茶示礼 以茶联谊 以茶入俗 以茶代酒 以茶倡廉 以茶励志 以茶表德 以茶为媒 以茶祭祀 以茶修性 以茶入禅 以茶作诗 以茶入画 以茶歌舞 以茶献艺 以茶旅游 以茶休闲 以茶恰情 以茶养生 以茶入菜 以茶调食 以茶举宴 以茶制药

上述内涵约可归纳成三类功能。一是通过完善用茶技艺,创造饮茶意境,使人获得物质美和精神美的享受,这可称之为茶文化的艺能,或叫茶艺;二是借茶以行礼仪,和谐人际关系,借茶以倡德行,促进道德风尚,这可称之谓茶文化的德能,或叫茶德;三是借茶修心养性,开慧益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可称之谓茶文化的禅能,或叫茶禅。在茶文化现实活动中,这些内涵与功能又往往交融一起并不截然分开。

最后,探讨一下茶文化的内在精神。我国茶文化受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集我国茶文化大成的茶圣陆羽出身佛门,苦研儒学,一生与文人、学士、僧道为友,所著《茶经》处处渗透茶道思想。《茶经》第一章就提到了“精行俭德”,说的是美好的茶叶最适合有修养的人品饮,也是对广大茶人、爱茶人提出了为人的准则。“精行俭德”四字言简意赅,渊源于《周易大传》中“慎乃俭德,惟怀永图”的思想。陆羽在他设计的茶鼎三足上刻了三句话:“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圣唐灭胡明年铸”。第一句取自八卦名,代表水、火、风,意为煮茶要掌握好水、火、风,使之协调,才能煎出好茶。风能灭火,也能兴火,水能熄火,火也能熟水,寓有事物相生相克之理。第二句取自五行学说,说的是人体要五脏协调才能不生病,为此,甜酸苦辛咸五味要平衡。茶味苦,是五味之一,苦味利心,不可或缺,当然也不可过分。阴阳、五行、八卦,源于中国古老而又深邃的太极文化。第三句标志该鼎设汁制作于平定安禄山之乱的第二年,说明陆羽也是一位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者。陆羽还将煮茶锅的形状用“令正”、“务远”、“守中”这样的儒家治国格言作比喻。陆羽收集在《茶经》“七之事”中的48条史料,既包括了茶文化内涵,也反映出茶道精神。陆羽不愧是一位“寓道于茶”、“寓教于乐”的大师。陆羽之外的历代许多茶人、爱茶人也为中国茶道注人了优秀的思想内涵。许多蕴含于茶文化中的艺理、伦理、哲理精华,为后代茶人所继承。我国当代茶人吴觉农、王泽农、庄晚芳、陈椽、钱梁等均为杰出代表。吴觉农更被誉为当代茶圣,在晚年还主编出版了划时代总结性茶著《茶经述评》。

寓居杭州的庄晚芳先生,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华茶文化,由他倡导的中国茶德“廉、美、和、敬--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四则,今天已传诵于海内外茶人中。在他晚年常常提到“天地人,你我他,昨今明”九字诀,实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协调、人际和谐、自强不息思想的概括,可以具体诠释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人生活于天地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源,但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人生活于社会中,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做到友好相处,互助互利;人生活于历史长河中,要处理好继承发展的关系,借鉴历史,总结经验,继承优秀文化成果,创造更加美好未来。这正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思想精神,也符合广大茶人、爱茶人的共同愿望。让我们继往开来,共创茶文化更为美好的明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