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含化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含化丸简介,第1张

《证治准绳疡医》卷五:含化丸处方海藻海蛤(煅)海带昆布瓦楞子(煅)文蛤诃子(去核)五灵脂各30克猪靥14个(焙干,另研)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瘿气。用法用量临卧含化,时时咽下。并用灸法以助丸功。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出《本草衍义》卷十八,名见《妇人良方》卷六:含化丸别名噙化丸处方枇杷叶(去毛)、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妇人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劳者。用法用量噙化丸(《得效》卷十五)。摘录方出《本草衍义》卷十八,名见《妇人良方》卷六《妇人良方》卷五:含化丸处方蛤蚧1双(去口足,炙),诃子(去核)半两,阿胶(粉炒)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北细辛半两,甘草半两,生干地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肺间邪气,胸中积血作痛,失音。用法用量食后含化1丸。摘录《妇人良方》卷五《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含化丸处方杏仁5钱,枇杷叶1两,官桂1两,人参1两。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喉中食噎,如有物者。用法用量含化。以愈为度。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圣惠》卷四十六:含化丸处方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前半两,五味子半两,桂心半两,贝母半两(微炒),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皂荚子仁半两(微炒)。制法上为细末,以炼蜜及煮枣肉和捣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久咳嗽上气。用法用量常含1丸咽津。摘录《圣惠》卷四十六《圣惠》卷三十六组成白矾1分,黄丹1分,附子(生,末)1分,舍上黑煤1分。主治口疮久不愈,及口舌肿痛。用法用量每取樱桃大,含化立愈。若急要,即于铫子中煎亦得,唇肿者涂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白蜜拌和如煎,用竹筒盛,饭甑上蒸之,饭熟为度。《准绳·疡医》卷五组成海藻1两,海蛤(煅)1两,海带1两,昆布1两,瓦龙子(煅)1两

详见百科词条:含化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0:00:10 共88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毕生: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在北宋初年的《武经总要》中,已经列举了当时军队中装备有许多火药兵器,说明早在公元1044年以前,我国北宋的军队已经装备有多种相当规模的火药兵器了。但一种成熟的技术,都需要经历一个摸索尝试的萌芽期,早在唐末五代时将火药用于战争的战例也星星点点见于文献,但过于简略,直至《武经总要》时期,用于战争的只是用黑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制成的燃烧、爆炸物,还没有见到有关管形射击火器的记载。现在一般认为,南宋绍兴三年(1132年)陈规守卫德安时用巨竹制造的“火枪古文献中记述的“火枪”,从使用方法上一般分两类。第一类是《金史》中所提到的“飞火枪”,即在普通长枪的枪头后部绑扎一个装有火药的筒(通常是纸制的),作战时点燃筒中的火药,喷出火来用以烧伤前来格斗的敌军,火药烧尽后则可同一般长枪一样格斗扎刺。第二类火枪就是陈规用巨竹制造的,每支用两个人扛抬发射,点燃后喷射火焰烧向敌方,这已是一种原始的管形火药火器了。公元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制造了发射“子窠”的“突火枪”更进了一步,此枪用大竹筒制成,内装火药,还安有“子窠”,有人考证是陶制颗粒,作战时点燃火药,利用火药燃烧后产生的作用力射出“子窠”。如果“子窠”是子弹的雏形这一推测正确的话,那末这种“突火枪”可以算作近代枪械的前身。这种竹制突火枪后来多被称作“火筒”,多次用在以后的战争中。随着的科技的发展,至少在元代中期,这种管形火器由竹制改用金属来制造以后,即从“金”旁,但还是用“筒”音,即“铳”字。元明铜铁制火铳多有传世及出土,现在公认最早铜铁制造的火铳,是元至顺三年(1332年)铜铳。最近又有新发现,经权威专家学者考察鉴定,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大德二年”(1298年)铜火铳为迄今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铜火铳。这些火铳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口径小,细长轻便,铳尾安木柄由单人持击的手铳,发射石制或铁制的散弹。一类是口径大,粗短较重,需要安于架上发射球形弹丸的碗口铳。这两种后来分别演变为枪和炮。

关于指南针的最初发明者和发明年代现在无可查考。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指南针的发展和演变

指南针大约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底圆,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司南”。东汉的王充,在他的《论衡·是应篇》中曾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里的“地”,是指汉代栻占的方形“地盘”。地盘四周刻有八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加上四维(乾、坤、巽、艮),共二十四向,用来配合司南定向。从战国、秦汉、六朝以至隋唐的古籍中,有不少关于司南的记载。如《韩非子·有度篇》里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话,“端朝夕”就是正四方的意思。《鬼谷子·谋篇》里也记载说,“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就是说郑国的人到远处去采玉,就带了司南去,以便不迷失方向。古代的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经人工用琢玉的办法琢磨成的。我国商周时期琢玉工人的技术已经很精湛,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能把硬度五到七的软玉和硬玉琢制成各种形状的玉器,因此也能够把硬度只有五·五到六·五的天然磁石制成形体比较简单的司南来。关于磁针的装置法,沈括亲自做了四种实验:把磁针横贯灯芯浮水上,架在碗沿或指甲上,以及用缕丝悬挂起来。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已经有人使用纸张。“后汉书·贾逵传”提到,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命贾逵选择成绩优秀的太学生二千人,奖给“简、纸、经传各一通”。这说明当时已用纸抄写书籍,这个时间早于蔡伦造纸近30年。“东观汉记” 中只记有“蔡伦典尚方作只纸” “东观汉记”的作者刘珍、延笃等人,都是蔡伦同时代的人,如果蔡伦发明了纸他们是不会不记载的。20世纪以来由于西汉古纸的发现,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铅霜,金丹家称之为“玄白”,即醋酸铅。铅粉制造工艺的第一步产物,即为醋酸铅。唐代《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十七记载:“玄白法:九鼎第八服丹法诀,以玄黄若玄白一斤布釜底,以水银置其上,故须作也。取铅泻为挺,作板。依水银一斤,铅三斤,真金六两。消铅金,乃内汞,鼓以为银板,悬华池中,七日一发。未发当密覆华池瓮口。发之,取其流白者,纳青竹筒中,漆固其口,注华池中,三十日成水。又法:铅一斤,金一斤,两鼓之为板,薄锻如绢。置木盘中,以布幕其下,纳左味中三十日,皆为玄白。”这种方法是先将铅制成铅汞金三元合金或铅金二元合金,然后悬于华池中以醋熏,即可生成白色的醋酸铅。唐代的《玄霜掌上录》则是一篇专门介绍铅霜制法的丹经。其中说:“取上好黑铅一、生者二斤,汞半斤。先于铫子中扑铅令细,绝灰,便将汞投在铅中,熟搅,泻作埚子大小。临时用瓷瓶子一口,表里通油者。便取上好醋五升,贮在瓶内。……便安瓶子于坑内,其口与地平。将铅埚安瓶口上,更以纸三四重,纸上又安瓷碗盖之。若是阳极时,七日一度取出其埚,上如垂雪倒悬,见风良久自硬。扫取后,其瓶内醋损,即须换。如此重重取至一斤霜。”这段文字记载的制铅霜方法与《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记载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这里用的是铅汞二元合金。《玄霜掌上录》还说铅霜“其色如春雪,如面勃,其味甜淡甘美,捻在口中冷如春冰。”这是对醋酸铅性质极为正确的描述,为中国化学史和医药史上的珍贵史料。北宋苏颂等在《本草图经》中说:“又有铅霜,亦出于铅。其法以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亦谓之铅白霜,性极冷。入治风痰及婴孺惊滞药,今医家用之尤多。”苏颂等记载的铅霜制法与《玄霜掌上录》记述的方法相同,但其用汞量变得较小。唐代金丹家沈知言在《通玄秘书》中记录的“华盖丹”是以铅片子悬于米醋瓮中熏制而成的铅霜。这种以铅一味直接用醋熏制铅霜的方法至明代已为医家普遍采用。《本草纲目》卷八记载:“以铅打成线,窜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这种方法可制得比较纯的醋酸铅。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习俗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

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的来历简短50字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习俗:

一、吃粽子。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二、赛龙舟。

是端午时节的重要习俗。古籍《荆楚岁时记》里曾说:“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

屈原被谗流放,行吟大泽之畔,他的爱国之情无以自达,因而投身汨罗江。后世的人们崇敬他的忠义,同情他受的冤屈,以端午划船竞渡的方式来纪念他。《荆楚岁时记》成书于梁朝,和《续齐谐语》是同一个时期,可见这一习俗也已存在一千多年了。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简介

关于端午节跟屈原之间的故事,就不得提到一件事,那就是屈原因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这个节日。至于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这个说法,最早起源于南朝梁人吴均写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跟宗檩写的的《荆楚岁时记》当中。

《续齐谐记》关于屈原记载

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泪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士人,白云三闾大夫,谓曲日:“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月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泪罗水之遗风。

《荆楚岁时记》关于屈原记载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舟舸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

楚国大夫屈原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作为皇室子弟自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也算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子。少年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因此备受楚怀王信任,曾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务,掌管过内政外交大事,是联齐抗秦的主力军。

可惜的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侵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遭到不少贵族的排挤诽谤,最后落得一个被三次流放的下场。被流放三次报国无门的屈原,在得知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瞬间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5曰5号当天自沉于汨罗江。

端午节祭拜

当楚国人得知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后,不少人都过来打捞他的尸体,但最后都没有捞到。大家担心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就直接用竹筒装米扔进水里,既起到防止鱼虾破坏他身体的作用,也能起到祭奠他的效果。因为屈原死于忠君爱国,所以才会在死后受到荆楚地区那么多人的怀念,这才有了自发为他立祠祭祀的想法跟行为。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据说几百年后,有人祭拜屈原的时候有一人出现在江边,告诉他大家这些年送来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吃了。如果有什么东西要送,直接在送的东西外面塞些楝树叶,再用五彩线缠上就可以了。因为这两样东西就是蛟龙最害怕,至于这个东西就是后来的粽子。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简短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扩展资料: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参考资料:

---端午节

端午节最著名的一首诗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3、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7、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1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1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_《小重山·端午》

13、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5、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_《小重山·端午》

1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9、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2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2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2、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23、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7、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2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9、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3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33、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_《小重山·端午》

3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金钟

八音之一。金属制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有陶钟,是新石器晚期的遗物;商代以来的钟为铜制,多是大、小三枚组合起来的编钟,成为依一定音列组成的旋律乐器。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日渐增多,以九枚一组的居多。

2、石磬

八音之一。玉、石等材料制成的打击乐器。甲骨文中磬字,形同曲尺,悬挂在架上。左半像悬石,右半像用手执捶敲击。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配合祭祀、宴享等礼义活动的雅乐中,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

3、土埙

八音之一。用土烧制的吹奏乐器。是目前最早的实物。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山西万泉荆村遗址、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河南郑州铭攻路、二里岗商代遗址、辉县琉璃阁区殷墓都有陶制埙的发现。

4、木柷敔 

八音之一。指木制的打击乐器。柷,形同木升,上宽下窄,用木棒撞击其内壁发声,以示乐曲的起始,古代雅乐开始时击之;敔,状如伏虎,背面刻有锯齿,演奏时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锯齿,以示乐曲的终结,古代雅乐结束时击奏。

5、琴瑟

八音之一。用梧桐木等木质材料制成的弹拨乐器。目前出土的瑟是春秋晚期制品。唐宋以来文献所载和明清宫廷所用的瑟,与周、汉时期出土实物已有较大差异。古代宴享礼仪活动中,多用瑟伴奏歌唱。

6、匏[笙芋]

八音之一。竹制的吹奏簧管乐器。甲骨文中有“和”字,即是小笙,说明其起源之久远。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竹管14根,竹制簧片。笙管分两排插在匏[葫芦]制的笙斗上。

7、竹[箫管]

八音之一。竹制的吹奏簧管乐器。单管、竖吹。古代箫多为竹制,也有玉制、瓷制的。用于独奏、琴笛合奏或演奏传统竹乐曲。

8、革[鼓]

八音之一。指皮革制成的鼓类打击乐器。《吕氏春秋。侈乐》载:“为木革之声若雷,为金石之声责若霆。”其中的革、木革,都是形容鼓的音乐效果。

参考资料:

-八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