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玉琮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

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玉琮,有“玉琮王”之称是出自浙博的一个玉琮。(出自国家宝藏浙江省博物馆段落玉琮)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玉琮 地位 :古代重要礼器 出现地点 :良渚文化、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 形状 :内圆外方 用途 :祭祀神祇 特点 :质地不纯,以青色、青赭色居多 简介,古代礼制,石器时代,齐家文化,虢国玉琮,基本概况,延伸内容,各时玉琮,玉琮考证,苏州石器,南通石器,基本信息,藏品鉴赏,阜宁石器,陆庄遗址,东园遗址,陆庄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王,玉琮,良渚遗址,历代特色, 简介 在选材上,良渚文化的玉材为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的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青赭色居多。从出土的玉琮来看,除部分保留着晶莹的质感外,大部分玉琮的外表已沁蚀成粉白色,受沁的程度大大高于同墓所出的玉璧。玉琮的表面色泽较均匀,不像玉璧那样存有灿烂多变的块状彩斑。 玉琮 良渚文化 古代礼制 中国古代有 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礼制。 石器时代 名称:玉琮 玉琮 类别:玉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文物原属:良渚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简介: 高88厘米,直径171~176厘米,重6500克 。 此琮呈扁矮方柱状,内圆外方,上下对穿一直径仅49厘米的圆孔。器表每面以42厘米宽的竖槽一分为二,又以仅01厘米宽的三条横槽分为四节。器表打磨光泽规整。 这件玉琮器型规整,厚薄均匀,边角端正,轮廓分明,表明良渚玉器在成型过程中,已使用了拉丝、管钻、锯切等多种以砂为介质的开料手段。减地浅浮雕手法,满密的阴线刻,精细的器表打磨,均表现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独特的纹饰不仅给人神秘的美感,更为我们研究当时文化和宗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齐家文化 名称:玉琮 类别:玉器 年代:距今4000多年 文物原属:齐家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现藏静宁县博物馆 简介:高147、宽82、射径82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色,有褐斑。体作委角长方体,中心有一上下对穿的圆孔。器两端呈圆口形,器外转角有十三节凹槽,器体打磨精致。 虢国玉琮 基本概况 名称:玉琮 类别:玉器 年代:西周 文物原属: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地陪葬品 收藏地点:20世纪后半叶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地,现藏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尺寸:通高26厘米,射径3厘米。 简介:白玉,玉质温润,部分受沁呈红色。体矮小,内圆外方,上下两端有短射,通体素面。 延伸内容 玉琮,后世又称“辋头”。其用途,一向以为就是“以黄琮礼地”的礼器。但自从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后,这种战国秦汉间经师们的附会就不足为凭了,有的学者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其具体使用方法还有待考证。玉琮在商周还常见,在战国两汉以后,就很少见了。其用途也被纳入儒家的礼仪系统中,成为礼器或葬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刻一神 面复合图像,共8个。单个图像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用线浮雕结合细线刻雕琢成。图案主体的神人,脸面呈倒梯形,眼为重圈,两侧有小三角形眼角,宽鼻以弧线勾出鼻翼,阔嘴用一条长横线、7条短线刻出两排16个牙齿。头饰内层为帽,刻8组卷云纹,外层羽冠,刻22组边缘双线,中间单线组成的放射状羽饰。脸与冠浅浮雕而成。神人上肢耸肩平臂,手及腰部、下肢屈曲,三爪如鸟。四肢密布卷云、弧线、横竖直线作成的纹饰。胸腹部浅浮雕兽面纹,有椭圆形凸面眼睑和桥形额部。 在玉琮的角尺形凸面上,以转角为中轴展开,每两节还琢刻了简化的神 面纹,四角相同,左右对称,共8组。与竖槽内的纹饰相比,这一 组合保留了基本构图,省去了神人的四肢,冠作了变形,面部简化,在兽面两侧增加了一对夸张的鸟纹。以转角为中轴展开的简化 组合纹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 各时玉琮 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为产于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除少数作圆筒状外,多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琮体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中接处常留有两层。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四组,随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数组饰于琮上。部分玉琮在主体兽面纹外,用细阴纹刻细“神人”图形和云雷纹,阴线用利石刻划而成,线条坚挺。浙江杭州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 宋以后出现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饰当时流行的纹饰。明末至清代的伪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体玉琮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时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习惯的不同,伪品多数显得圆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旧的程度更难做得逼真。 玉琮考证 “琮”始见于《周礼》等古籍。其形以《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质篇》曰:“圆中牙身玄外曰琮”。郑玄补注《周礼》时说:“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锴释琮时讲:“状若八角而中圆”。后因后人难辨琮状的实体,以致南宋时称为“镇圭”。至清乾隆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的说法为据。 经考证,玉琮距今4000至5000年,其功能与意义有: 一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成为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 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似是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巫师也常用劣质的玉琮、石琮,或被烧过的玉琮,来镇墓压邪、敛尸防腐、避凶驱鬼。 二、玉琮也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玉琮于墓葬中出土时有如下特征:墓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墓主人多为男性;琮常于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现象。 种种现象说明琮式与原始宗教及祭祀礼仪密切相关,它的主人必属部族酋长,大祭司巫师之上层人物, 从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显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显示生前的一切,用于随葬恰好说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财富与权势的程度,也代表良渚文化时期的一种葬制。 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最多。 苏州石器 此琮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作品,高316厘米, 上宽78×78厘米,内径56厘米,下宽68×68厘米, 内径51厘米。 藏于苏州博物馆。 此琮呈褐色,两端圆,中段为方柱体,分十二节。孔内留有明显对凿痕迹,每节转角处刻有凹形牙状纹饰,在下端起第二、三、四、五节处一侧凹形纹饰内还刻有一小圆圈,仿佛人眼一般,整个器物,线条刻划清晰,比例恰当,呈大气之态。 琮与璧、圭、璋、璜、琥被称为六种礼器,古人谓之“六瑞”。 玉琮的基本形制为内圆外方,以示“天圆地方”。此件具有神秘宗教色彩的兽面纹饰玉琮,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典型的器物。 关于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学术界也是众说不一,至今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琮是烟囱崇拜的礼器,是家族祭祀的对象;有的学者认为琮象征地母的女阴,是生殖崇拜的对象;有人认为玉琮是男根之函;有人认为琮是织布机上的部件;有学者认为,琮是沟通天地之间的媒介,琮外方象征地,内圆象征天,中孔穿的柱子为天地柱,象征天地之间的贯穿,琮上的兽面纹就是巫师的蹻,巫师乘兽蹻以此通天人之际;还有人认为良渚玉琮是良渚寺墩遗址的设计底本;琮是玉主,是宗庙中祭祀时所请神明祖先降临凭依之物;琮是兽面神神柱,属于图腾柱;琮是燎祭用具;琮是系于腰问的佩饰;更有人认为,琮是献给鬼神的猪、猪头、猪下颌的高贵替代物,是神的食物;琮是井乃至黄泉的象征,是神龙浮出的通道。 南通石器 基本信息 名称:玉琮 南通新石器时代玉琮 材质:玉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尺寸:高5、宽8、孔径61厘米。 文物出土:1976年南通市海安县青墩遗址出土。 文物现状:南通博物苑收藏 藏品鉴赏 该藏品玉琮以碧玉制成,色泽莹润,绿中隐现乳黄,灰白色斑纹。呈内圆外方的柱形状,单节,上下口部分稍微凸出,四面的中间均磨出一条宽而直浅的槽,槽的两边有两组平行弦纹和两个对称的圆圈纹,组成简化的 面纹。青墩遗址发现,将南通的历史向上推到4000-5300年。 阜宁石器 陆庄遗址 陆庄遗址位于板湖陆庄村境内,北距古淮河四公里。出土的玉琮、陶等具有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特征。其中玉琮的出土,显示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今陆庄境内,活动着一支原始部落。 东园遗址 东园遗址位于施庄镇双园村沙冈之上。出土的陶盆、贯耳黑陶壶等,具有太湖流域崧泽文化特征。出土的陶鼎、陶罐等蕴含北方大汶口文化因素。特别是为权力象征玉铖和两面刻有“日出东海”族微的灰陶壶等文物的出土,印证距今五千多年之前,有一支原始部落集团生活在双园村的土地上。 陆庄玉琮 玉琮是新石器时代原始部落首领“通天”,“与天对话”和“祭天”的神器,是墓葬中部落酋长身份的证据,该玉琮于一九七三年板湖陆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 良渚文化 现藏上海博物馆,1984年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高56厘米。 为阳起石琢制,乳白色隐现淡绿斑纹。琮面雕出四个角尺形凸块,中部有一条横槽,将凸块分为上下两节。以四角为中线,各刻一神像。上节在两条平行的横棱下雕刻一神脸。眼为线刻园圈,下边横凸块作鼻,上刻细密的云纹和横直线图案。下节雕刻一兽面。蛋圆形凸面作眼廓,线刻重圈为眼,中间以桥形凸面连线,和一条横凸块作鼻,凸块上也满刻横直线和云纹图案。器表高度抛光,光洁如镜。 玉琮之王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 高497厘米 上宽64厘米 下宽56厘米 传山东出土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其主要分布于江浙、上海一带,距今约5300~4000年左右。玉琮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出土,有不下百件之多。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对良渚玉琮功用的猜测不下二十多种。《周礼》中就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也就是说在礼仪活动中用琮来祭祀地神。多数学者认为琮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 玉琮之王 这件玉琮呈碧绿色,玉材属于软玉系列的透闪石——阳起玉石,它的基本造型为方柱体,中心对穿大圆孔,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器身共分十九节,每节四角雕成一简化戴冠人面或兽面神像,全器共有76神像,玉琮上端上部正中阴线刻日月纹,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莒县凌阳河陶文相似,这种日月纹应该是天上世界的象征,反映出先民对太阳、月亮的崇拜。琮外壁四面各有一道凹槽,槽两边基本等距,误差在1毫米左右,每节上下间距也几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兽面纹的构图也基本相同。每两个转角的纹饰组合成完整的兽面,既生动且富有变化。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琮 良渚文化高54厘米 射径上端65厘米 射径下端61厘米 孔径46厘米1978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遗址M1出土透闪石软玉,呈碧绿色。器呈矮方柱体,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有对钻圆孔,外表分两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饰简化的带冠人面纹,共八组。用两道凸横棱,两个圆圈,一短凸档组成表示羽冠,眼睛,鼻子组成的图案。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良渚遗址 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高72厘米 射径上端85-86厘米 射径下端83厘米 孔径上端68-69厘米 孔径下端67-68厘米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遗址M4出土透闪石软玉,呈乳白色,带翠绿褐红斑纹。器呈扁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孔为对钻而成,孔壁微弧,磋磨光滑。外表四面各由竖槽分为四块凸面,中部有横槽分为上下两节。每节以四角为轴,精琢细刻繁缛面纹,上节为带冠人面,下节为兽面,两侧曲尺形框线表示人上肢,兽前肢。这是微雕工艺的杰作。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历代特色 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其中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春秋战国时期玉琮的造型与西周相近,形体较小,战国部分玉琮刻有细致的兽面纹、勾云纹等纹饰。 宋以后出现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饰当时流行的纹饰。明末至清代的伪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体玉琮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时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习惯的不同,伪品多数显得圆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旧的程度更难做得逼真。

  貂蝉更早的含义:“蝉是古玉中十分常见的器形,并以打孔区分它们的用途,如头上打孔的为佩蝉;腹上打孔的为貂蝉;不打孔的是专门为陪葬而制作的唅蝉……”(见《王敬之说古玉》)

  貂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三国志没有记载。与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登场于《三国演义》第8、9、19回。

  在小说中,她是司徒王允家的歌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终。

  有人说貂蝉是历史上最早的间谍。个人认为这说法非常错误。其一:貂蝉只是小说家可能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对当时局势影响这么大的人物,如果真有其人,历史会不记载吗?);其二:小说人物貂蝉从事的活动并不具有“国家性质”,而“间谍”是“国家性质”极强的职业。是帮敌军(或敌国)搜集国家情报的特务人员(新华字典89年版“间谍”的定义)。貂蝉只能说是个“卧底”,而并非“间谍”。据此,认为貂蝉是“间谍”的说法非常错误。

  人物简介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于妩媚。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志》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门楼上的殒命。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然而,自从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见了踪迹。是随失败的吕布同赴了九泉?还是被胜利的曹操掳回了许昌?这个疑问从群雄争霸开始一直到归晋统一也没有解开,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笔者不甘于就这样让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从此无迹可寻,于是参考翻阅了大量社会上流传的稗官小说、野史评话,终于寻找到了有关貂蝉身世、结局的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记录下列,权作对自己好奇心的一种交待。

  元代杂曲《连环计》,杂曲中说她本名任红昌,是任昂女儿,在宫中专管貂蝉冠因此又叫貂蝉。实际历史上只有王允利用一宫女挑拨吕布和董卓关系,貂蝉的故事是人们根据这个改编的,但既然能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可见这宫女的确长的不一般。

  貂蝉画像

  关于貂蝉的出身,有野史这样交待:其人本姓霍,无名,山西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并认为义女,方才成就了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的壮举。关于貂蝉的结局,有评话这样叙述: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带回许昌,作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暂时降曹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之心,特赐美女十人,貂蝉便是其中一位,当关羽听到貂蝉报出姓名之后,感其胆识,撩髯称了一声“好”之后,闭目不言挥手令去,貂蝉听后,明白关羽全其名节之意,回房后遂自尽而亡。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貂蝉与西施、杨贵妃、王昭君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在1971年时还有人看见了貂蝉墓但也有说是她女儿的墓可见三国演义上的说法也不足取信。

  貂蝉,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其他方面的记载,貂蝉姓杜,原为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名叫秦朗,字元明,三国演义上有出现过,三国志上也有记录为汉末三国魏国重要人物之一,因为吕布行为不正,爱抢别人的妻子,貂蝉被迫嫁予吕布,其子秦朗也跟随吕布,吕布覆灭后,秦朗追随曹操,后深受曹操喜爱,被曹操认干儿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予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貂蝉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传闻,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是说貂蝉有羞花之貌的缘故。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时过境迁,这些建筑都成了废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为平地。遗址中常有古代砖、石构件、铜币、陶瓷残件出土,据说都与貂蝉有关。 现在旅游景点叫貂蝉陵园,是近年乡民在墓地原址上复原筑砌的。陵园位于村之西南,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四周围以红底黄瓦波浪式龙形围墙,在麦海茫茫中,光艳夺目。门檐上悬“貂蝉陵园”横匾,两侧有“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金文机联。陵区北院内建拜月亭和凤仪亭,后部建青石墓台,台前有貂蝉像碑,在飘带动态下,貂蝉步履闲雅,婀娜多姿,犹有“闭月羞花”之貌。南院建仿古建筑20间,辟为“貂蝉彩塑馆”,反映貂蝉“不惜万金躯,何惧险象生”惊天动地的一生。 乡民传说,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死后就埋在这里。又说貂蝉扑剑自戕,关羽得知后将遗体护送回故乡安葬。所以后殿有关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蝉演戏的戏台,都是报答关羽拒杀和护送之恩。另在定襄县东南的中霍村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所以民谚有“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

  貂蝉生于何方?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临洮之说源于《三国志平话》,貂蝉向王允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米脂故里说则因陕北谚谣曰: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在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对王允说“您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忻州民间有云: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蝉,定襄出了吕布后,当地风水都被占尽了。除了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说,该村外曾立过“貂蝉故里”的石碑,村中还有墓与庙,还有一条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 白门楼事发后,貂蝉会是怎样的命运呢?有这样几种传说。一说是曹操得知关羽把貂蝉藏在静慈庵,就暗中派人缉拿,貂蝉为绝曹的野心,遂扑剑自杀;一说貂蝉出家为尼,其间写了佚名的《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寿终庵中;一说曹操采纳荀攸之计,为离间桃园三兄弟,而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为绝曹念,关羽杀了貂蝉;还有一说是,关羽把貂蝉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蝉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蝉墓及纪念殿堂,还在后殿供奉了关公。前些时候又添新闻,成都北郊一位曾姓老人曾捡得一块碑,碑文曰: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按此说,貂蝉极有可能流落于蜀中而了结残生。

  有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指貂蝉:「姓任,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按「并州」乃为州名,并非郡名,但网络上可见数据皆作如此写法,或许有源自同一来源而相互转抄之可能;即使如此,这个说法仍大有问题。据孟先生声称,已发现了貂蝉的故里,乃在今「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本文前面已经提过,「忻州」是隋、唐以后才有的地名,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山西二‧忻州》写道:

  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为太原郡地,汉因之。后汉末为新兴郡地,晋因之。北魏兼置肆州,永安中又改郡为永安郡。后周徙州于雁门郡。隋开皇初复改置新兴郡,旋废。十八年,置忻州,因忻口为名。大业三年州废,属楼烦郡,义宁初复置新兴郡。唐武德初又改为忻州,天宝初曰新兴郡。干元初复故。宋仍为忻州,金因之。元初改为为九原府,旋复故。明初仍曰忻州,以州治秀容县省入。

  元杂剧作家在并未细究忻州作为地理名词在理史上的沿革过程的情形下,错以为前朝宋时的忻州亦可推用在两汉、三国,因而留下如此谬柄;按今日的忻州市,在东汉时属并州太原郡阳曲县辖下,到了汉献帝建安二十年时,曹操另置新兴郡,郡治所在为九原县,即今之忻县,根据清代学者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的《三国郡县表附考证》记载:

  新兴郡,《魏武纪》:建安二十年省云中、定襄、朔方、五原四郡,各置一县领其民,立以为新兴郡,《太原府志》:治九原。

  九原,故属五原。《元和志》:汉末徙置太原阳曲县界,属新兴郡。

  因此,就算貂蝉实有其人,起码在她生前,向别人说起她的出生地时,也绝不会是:「并州九原县木耳村人」。另察魏文帝黄初元年时,复置于建安十八年时省入冀州之并州,并以太原郡郡治晋阳为并州州治,而中国地图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三国时代「冀州并州地图」页上,标示太原郡晋阳所在上方即有「并州」二粗体黑字,或许孟先生未及细辨,误以为此「并州」即为郡名,从而有「并州郡九原县」之说?

  话说回来,当初杂剧《连环计》作者之所以要将貂蝉说成忻州人氏,主要是因吕布的籍贯在并州五原郡九原县,而元代时的忻州,属九原府,既然戏里貂蝉与吕布本为夫妻,两人出自同一乡里似乎便是顺理成章之事;只是为了迁就吕布「五原九原」的出身,而把貂蝉设计成元人所理解中的「九原忻州」人,殊不知,这又是一个更大的错误!因为吕布生前时的「五原郡九原县」,在今包头市西方,建安二十年时,五原郡为曹操所省废,九原县治才向东南内迁,而成为新兴郡的郡治,也就是今日的忻县所在;至于说到包头与忻州的距离,可是足足有两百八十公里之遥,实在差得太远了!

  孟先生又说:「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这样就能够证明貂蝉确实是史有其人、而且生于此木耳村吗?当然不能!因为说「村中原有」某某建物,即表示现在没有,那么过去真的有过吗?有何「实证」?即使真的有,难道没有可能是因为剧曲这么演了、说法这么传开了,村民便真以为貂蝉是自己同乡,才起了这些建筑名称?难道今天在湖北当阳市东十五公里处有周仓墓,便可以证明周仓历史实有其人吗?难道今河南许昌市城西石梁河上建有灞陵桥,便可证明关羽挑袍和过五关斩六将是史上确有其事吗?或者,可以因为今河南南阳市建有武侯祠以及诸多相关碑刻,便说当初诸葛亮的躬耕地就是在这吗?诚如朱大渭先生在《六朝史论续编》书中(学苑出版社)〈商潮中的「名人效应」与历史科学的真实性〉一文里所说的:「我国历史上常有拉名人作本地人,或在本地活动以提高本地知名度的风气」;从学术研究该有的严谨角度来看,倒果为因,其实并不能证明什么。

人类使用头饰的时间是很早的,而且都和装饰有关。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其头饰也许是一个羊头,有两只角;也许是两根长长的翎毛,因而有人说“美”字“像头上戴羽毛装饰物的舞人之形”。其实,这种情形在古代民族和现代少数民族中都经常可以见到。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戴头饰的历史,而且都以不同的形式流传到现代。

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县现在是佤族聚居区。就在这里的勐董河下游两岸陡峭的崖壁上,保存着我国最古老的崖壁画之一沧源崖画。沧源崖画共发现十个画点,清晰可辨的人物图像七百余个。其中,凡是形体较为高大的人物图像几乎都有头饰(有的还有尾饰),而且头饰非常突出,有的头饰的长度甚至超过人体本身的长度。沧源崖画中的头饰,多为牛角、鹿角、牛尾、鹿尾、虎尾、鸟羽等物,尤以牛角头饰为多。这种情形,和某些古籍中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云南志》说;“望苴子蛮……衣短甲,兜上插牦牛尾,驰突如飞,其妇人亦如此。”《宋史·蛮夷四》说:“使者衣虎皮颤裘,以虎尾插首为饰。”此外,明清时期编纂的多种志书,对基诺族、景颇族等,都有“首戴骨圈,插鸡毛,缠红藤”之类的记载。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的头饰于此可见一斑。

现代的首饰,材料单纯得多,仅限于某些贵金属如金、银以及金银之类的合金仿制品和翡翠、玉石、钻石、宝石、珍珠、珊瑚、流浪等。近年来,虽也开始制作塑料、陶瓷首饰,但普及度较低。相对来说,少数民族所佩戴的头饰,其所用材料要丰富得多,而且也不一定追求名贵,而是就地取材,因时制宜。概括起来,世界少数民族用作头饰的材料大体可以区分为这样三类:动物类、植物类和矿物类。动物类除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兽角和羽毛外,还有兽骨、兽牙、贝壳、蛋壳、蟹爪、马爪等,甚至还有某些小动物。植物类头饰有花朵、树叶、竹片竹管、木片木棍、苔绒等,甚至还有成只的水果。矿物类头饰物有各种砾石、石珠、石片或金属如铜、铁、金、银等。可见,少数民族的头饰物是十分多种多样的。稀奇古怪,但也是十分丰富多彩。

我国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其他首饰和体饰一样,以银为主。同时,还有金、铜、锡等金属,玉、松石、珊瑚等非金属材料,羽毛、兽角、兽牙、花朵、竹筒、木片等动植物材料和绒球、丝穗等棉毛制品。头饰的形式有簪、钗、箍、圈、梳、珠、牌、扣、泡,有的干脆就是银元和钥匙。蒙古族无论男女,头发上都饰以宝石、珊瑚、碧玉,女的插银簪。西北土族也常以珊瑚、松石作头饰。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发盖上饰银元、铜珠;而未结婚的姑娘则在帽子上饰以珠、穗和插三至四根猫头鹰、雪鸡羽毛;老年妇女则在发辫上坠银元和钥匙。塔吉克人常在帽沿上饰以银链,已婚妇女的发辫上却缀白纽扣和丝穗。塔塔尔族的头饰则是旧银币和金属牌。锡伯族的头饰较为丰富,尤以新娘为甚,戴头箍、插簪子和鬓钗,戴花。满族入关前也主要以花为饰,入关后银饰十分繁多。西藏的门巴族女子饰彩色珠串,男子则在帽边用孔雀羽毛围扎,十分雄壮美观。塔巴族头插竹签、银签,戴珠串,插鸟翎。羌族插银或钢打制的簪、钗。白族则插银或玉的头辔。傣族妇女除银钗外,还喜欢插色彩鲜艳的塑料梳子和戴鲜花或塑料花。苗族头饰均为银制,十分丰富突出。布依族插银发簪。水族喜欢在头上插梳子。仡佬族除一般的银簪外,还有一种白银发饰,专门戴在头上。壮族妇女一般都使用银针、根簪。瑶族、畲族的银制头饰都十分突出。高山族与其整个服饰相配合,戴羽冠、角冠、花冠和银冠。 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莱、豌豆等农作物。

藏族服饰和装饰风格大致可以分为藏东、藏南和藏中、藏北四大类。这四类又可以分为农牧区二大风格以及各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身份之分。这是各地藏族服饰共有的特点。由于藏民族居住的地域广阔和山川的自然阻隔,造成了虽属同族但服饰各异的局面。

藏族服饰,作为一种存在于本民族文化生活模式中的组成部分,佩带又是构成藏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佩带的装饰品的质地一方面是金银物器,另一方面是天然宝石。

藏族服饰文化里头饰是最具地域特色的一种装饰品,它构成了某种地域特色的审美情趣,象征着不同地区的穿着风格。

藏族妇女大多数将头发分编成无数根小辫,头饰大多是琥珀、珊瑚、玛瑙、绿松耳石等各种天然宝石。佩带时有的直接把装饰品固定在发辫中,也有将各种要戴的头饰固定在与发色相近的布上,再与发辫一起衔接,这样既美观又方便。为了便于下雨时披自制毛毡雨披和戴帽子,发辫和头饰一般集中在下部。

藏北已婚女子将长发从中间分开,编成许多辫子,前额的分发处开始分别在两边的细辫上串上相对称的珊瑚、翡翠等宝石,把后脑勺的头发编成一根较粗点的发辫,上面固定上从大到小的银圆。

未婚女子将头发编成一根或两根,没有过多的讲究和装饰物。

藏族妇女的头饰中,最有特色且内涵丰富的是戴在发顶上的“巴珠”。贵重的“巴珠”由宝石或珊瑚做成,其形制前后藏有所不同,前藏妇女戴的“巴珠”是三角形,后藏戴的是半月形。姑娘头上一插上“巴珠”,就意味着姑娘已经长大成人了。所以,第一次播“巴珠”的时候,按照传统习俗,还对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向姑娘表示祝贺。 苗族盛装头饰也许是我国少数民族头饰中最奇异、最精致也最漂亮的头饰了。其中一种头饰,具有明显的牛崇拜的色彩。苗族妇女在载上由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后,还要戴上两支连在一起的银制水牛角,就象一个巨大的“U”字。每支角上雕一条龙,龙头朝内,呈二龙戏珠之势。两支银角中间,有扇形银芒。另一种头饰,由自下而上横排的五支宝剑头形银片组成,也戴在银冠上。五支银片长尺余,大体相等;“剑尖”朝左,右边整齐;正中有风头饰。横片上插满鲜花。上面两种头饰,用银多达三斤。

四大美人很著名了吧?

西施——“沉鱼”据说是西施在河边,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萧山临浦苎萝村(当时萧山未建县,时属诸暨)。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灭后西施就失去了音信,关于她的结局有很多种,最有可能的是是被越王装进袋子里抛入水中溺死。

施夷光世居余暨(萧山,并非诸暨)苎萝山下苎萝村(今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淅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设计策,“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

元代杂曲《连环计》,杂曲中说她本名任红昌,是任昂女儿,在宫中专管貂蝉冠因此又叫貂蝉。实际历史上只有王允利用一宫女挑拨吕布和董卓关系,貂蝉的故事是人们根据这个改编的,但既然能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可见这宫女的确长的不一般。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门楼上的殒命。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然而,自从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见了踪迹。是随失败的吕布同赴了九泉?还是被胜利的曹操掳回了许昌?这个疑问从群雄争霸开始一直到归晋统一也没有解开,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笔者不甘于就这样让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从此无迹可寻,于是参考翻阅了大量社会上流传的稗官小说、野史评话,终于寻找到了有关貂蝉身世、结局的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记录下列,权作对自己好奇心的一种交待。

关于貂蝉的出身,有野史这样交待:其人本姓霍,无名,山西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并认为义女,方才成就了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的壮举。关于貂蝉的结局,有评话这样叙述: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带回许昌,作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暂时降曹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之心,特赐美女十人,貂蝉便是其中一位,当关羽听到貂蝉报出姓名之后,感其胆识,撩髯称了一声“好”之后,闭目不言挥手令去,貂蝉听后,明白关羽全其名节之意,回房后遂自尽而亡。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

唐代蒲州永乐人(山西永济人)。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喜欢沐浴。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开元二十二载(734年)她被册立为李瑁的妃子,后又受令出家,天宝四载(745年),杨氏正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西逃四川,杨氏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她真叫玉环吗?

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的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说。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

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更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专房宴”的提示。后世诸多文学作品,极尽意*之能事,一味放大贵妃“以色邀宠”的本领,我以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当然,再老的男人,对美色还是很受用的,何况这位美人儿长得如天仙一般。

《霓裳羽衣曲》

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了。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对曲乐、舞蹈都颇有研究,不少贵族子弟在梨园都曾受过他的训练。《旧唐书》里记载,玄宗曾组建过“宫廷乐队”,选拔子弟300人,宫女数百人,招呼他们作指导。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有白居易诗为证:“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

,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杨花花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此外,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这些名胜古迹因为与古代著名美人杨贵妃有密切关系,而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

汉成帝皇后(前45年—前1年)原名宜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赵飞燕出生后便被父母丢弃,三天后仍然活着,父母也觉得奇怪,就开始哺育她。稍大后,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阳阿公主府,开始学习歌舞。她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

汉成帝刘骛喜欢游乐,经常与富平候张放出外寻欢作乐,他在阳阿公主家见到赵飞燕后,大为欢喜,就召她入宫,封为婕妤,极为宠爱,后又废了许皇后,立飞燕为后,赵飞燕之妹赵合德亦被立为昭仪,两姐妹专宠后宫,显赫一时。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姐妹无子,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太后,哀帝没过几年就死了,汉平帝刘衍即位,后由于其妹合德害死了后宫的皇子,被送去陪葬陪孝成皇帝,赵飞燕则被贬为皇后。

当时民间曾流传有这样一首童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说的就是赵飞燕,燕燕尾涎涎说的是赵飞燕的美貌,木间仓琅琅说的是她将当皇后。

————————————————————————————————————

班婕妤(前48?——前 6年),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相传为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她的父亲是班况,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功劳。

班婕妤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腻在一起,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班婕妤又擅长音律,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止是她的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亦可亦友的地位。

汉朝时期,皇帝在宫苑巡游,常乘坐一种豪华的车子,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两个人在前面拖着走,称为“辇”;至如皇后妃嫔所乘坐的车子,则仅有一人牵挽。汉成帝为了能够时刻与班婕妤形影不离,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班婕妤的拒绝,她说:“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最后竟然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车出进,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汉成帝认为她言之成理,同辇出游的意念只好暂时作罢,当时王太后听到班婕妤以理制情,不与皇帝同车出游,非常欣赏,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在这里,王太后把班婕妤与春秋时代楚庄公的夫人樊姬相提并论,给了她这个儿媳妇最大的嘉勉与鼓励。楚庄王才即位的时候,喜欢打猎,不务正业,樊姬苦苦相劝,但效果不大,于是不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终于感动,改过自新,不多出猎,勤于政事。后来又由于樊姬的推荐,重用贤人孙叔敖为令尹宰相,三年而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突出。班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可惜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到冷落。

赵氏姐妹入宫后,飞扬跋扈,许皇后十分痛恨,无可奈何之余,想出一条下策,在孤灯寒食的寝宫中设置神坛,晨昏诵经礼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寿,也诅咒赵氏姐妹灾祸临门。事情败露以后,赵氏姐妹故意讲,许皇后不仅咒骂自己,也咒骂皇帝,汉成帝一怒之下,把许皇后废居昭台宫。赵氏姐妹还想利用这一机会对她们的主要情敌班婕妤加以打击,糊涂的汉成帝色昏头脑,居然听信谗言。然而班婕妤却从容不迫地对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为。”意思是“我知道人的寿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人的贫富也是上天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改变。修正尚且未能得福,为邪还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岂肯听信没信念的祈祷?万一神明无知,诅咒有何益处!我非但不敢做,并且不屑做!”汉成帝觉得她说的有理,又念在不久之前的恩爱之情,特加怜惜,不予追究,并且厚加赏赐,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班婕妤是一个有见识,有德操的贤淑妇女,那里经得起互相谗构、嫉妒、排挤。陷害的折腾,为免今后的是是非非,她觉得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缮就一篇奏章,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聪明的班婕妤把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再也不怕赵飞燕姐妹的陷害了,汉成帝允其所请。

从此深宫寂寂,岁月悠悠。班婕妤悯繁华之不滋,藉秋扇以自伤,作《团扇诗》: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轻怜蜜爱了。不久,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然而这一切在班婕妤看来,似乎都与她毫无关联了,心如止水,形同槁木的她,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佛之外,长昼无俚,弄筝调笔之余,间以涂涂写写,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从而为文坛留下了许多诗篇。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讲过这样一段话;“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至必传于后于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这话用来讲班婕妤也适合,倘若班婕妤一直得到汉成帝宠幸,她是否会为文坛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呢?两者相比,孰得孰失,谁又能讲得清呢?

她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长信宫怨》。诗从入宫受宠写起,一直写到顾影自怜,自己爱惜羽毛,而摒绝繁华,效法古代贞女烈妇,甘愿幽居长信宫中,孤灯映壁,房探风冷,想起旧日与皇上的恩爱之情,不觉珠泪飘零,令人肝肠寸断,一个接一个的白昼,一个接一个的夜晚,无情地吞着花样的年华,最后写到只希望百年之后能够埋骨故乡的松柏这下。饱含无限的凄枪情怀,使人不忍卒读。

汉成帝在绥和二年三月,崩于未央宫。汉成帝崩逝后,王太后让班婕妤担任守护陵园的职务,从此班婕妤天天陪着石人石马,谛听着松风天籁,眼看着供桌上的香烟缭绕,冷冷清清地度过了她孤单落寞的晚年。

————————————————————————————————————

西汉成帝昭仪赵合德(?—?),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汉成帝刘骜的宠妃。赵合德和姐姐原是阳阿公主家舞姬,后由姐姐赵飞燕引见给汉成帝,深得皇帝宠爱。与赵飞燕联手,成功迫使班婕妤退出争夺皇帝宠爱的斗争,被封为昭仪。姐妹联手使皇帝废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