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箫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区别箫笛,第1张

大文化概念

中国箫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姑且可以称之为箫文化。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是从历史的悠久来看,中国箫的历史是所有文化形态中之最古老者。

我们说人类有5千年的文明史,这自然不错;但是出现在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有踪迹可寻的,中国箫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众所周知,诞生于8千年以前的河南舞阳贾湖文化骨笛可以说是中国箫的鼻祖,它开创了中原文化的先声。

二是从文化品位来看,中国箫的文化品位极高,可以媲美古琴,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赤壁赋》中对箫的传神描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至今读之依然如江夜闻箫,悠悠在耳。

三是从内含来看,中国箫的内容极其丰富,其形制演变、孔位布局与历史上度量衡、乐律学有密切的关系。

箫的前身——答(口旁加两口,下加扁去户)曾是一种量具,在音频仪、较音器未被发明以前,历史上与箫同宗的的律管是作为标准定音器而被尊崇的,其重要性非同小可。

四是从覆盖面来看,中国箫不仅贯穿了整个历史,而且上自帝王、士大夫,下达平民百姓,其普遍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广泛喜爱,那种月下林中独自吹的绝妙境界,令人无限响往。

所以,我们把中国箫放在大文化范畴中加以考察,才能对其文化价值作出正确的评估。

传说中的箫

吹箫引凤的故事在古代的传说故事中是颇有名的。

这个故事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喜爱吹箫,当时有一个名叫萧史的男士吹箫技艺很高,能在箫上吹出鸾凤之音,秦穆公就把女儿嫁给他,筑起高台给他们居住。

数年后的一天,弄玉乘凤,萧史乘龙,二人忽然升天而去,成为带箫修行而成仙的人。

这个故事载于《列仙传》。

传说楚汉相争时,刘邦巧施张良之计,差人月夜用箫吹奏楚曲,从而瓦解了楚军的斗志,一举击溃了楚军。

可见箫的威力之大。

现实中的箫

近年来喜爱箫的男女青年尤其是女青年越来越多,询其原因,答曰:箫声很好听。

一天,笔者向一位女青年示范演奏,随着娓娓动听的箫声,女青年的眼神由凝固而变红,接着泪珠滚滚而下。

在另一场合,当笔者正在聚精会神地吹奏时,忽见一位女青年头部渐渐垂于胸前,催眠似的沉沉睡去,当箫声结束她被唤醒时竟然一时睁不开眼睛。

真是不可思议。

至于外国人对箫的注意更是不同寻常,许多外国人在谈到他们对箫声的印象时说,箫声使人冷静思考,是一种与爵士乐完全不同的特殊的音乐。

笔者应邀访问日本时,日本文化界人士赞扬箫音如“天籁”。

笔者一位吹箫女弟子在南韩留学时,南韩几所高等学校允许这位女箫手报考南韩设立的中国箫研究生,开创了有史以来箫专业研究生的先例。

这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幸事。

箫与易

《周易说卦第十一章》:“震,为雷、为龙……为苍竹(下加良)竹、为萑苇。

”这段文字用现在的白话解释,大意是:“震为动,故为雷。

阳在下,有动荡不已的样子,故为龙……震为东方,东方属青,故为苍竹(下加良)竹,萑苇下茎实,而上斡虚,如荻、芦之类,象震阳在下、阴在上之象”(《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注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竹音在八卦中与龙相比拟,这与后世人们对箫、笛习惯描述:龙吟、龙笛……何其相似乃尔。

因此,我们可以说:历代对龙笛的称呼当源于《周易》

箫与气功

箫与气功有什么关系?各人有其不同的感受。

拙作《中国笛箫》自3年前面世以来,笔者陆续地收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来函,广大读者对笔者的鼓励是令人欣慰的。

也有一些热心的读者由此书伸发开去,写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文章。

福建骆庭萱先生在《中国气功》发表的《洞箫与气功》一文,便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奇文。

作者从箫音“扶正祛邪”的功能谈起,探索了箫音的奥妙。

现根据这篇文章的其本观点,综述如下:吹箫的坐姿,如同练功的坐式。

身直头正,内颌微收,含胸拔背,两手扶箫抱于胸前,符合“曲则有情”的机理,能增强人体气场,如果加上放松入静的意念,恰恰是正宗练功姿势。

吹箫的呼吸,一般是长呼短吸,急吸缓呼,胸腹式呼吸结合,但以腹式呼吸为多。

吹长音时,常常出现逆腹式的呼吸状态,使人有一种气沉丹田、腹部充实的感觉。

这是一种“息不调而自调”的练功调息法,比较有意的调息要自然得多。

吹箫的口型与功法“六字诀”“吹”的口型大致相符,“六字诀”的“吹”对应人体的肾脏。

在酉时(17—19时)吹箫,气血流注肾脏,几分钟后,感到腰椎命门和肾区有一股舒适的暖流,不断地向脊椎扩散。

吹箫时指头的起落,类似气功的扳指法,可以启动全身经气的运行。

箫音朴质天然,丰富豁建,能高昂清越,能圆润柔和,能粗犷奔放,能松沉静远……松沉静远的箫音,给人以清幽遐想的气氛,使人排除杂念,进入忘我的境界。

除此之外,笔者以为探索箫音与功法内在联系,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诸如上下贯通、感悟能力等等。

吹箫应上下贯通,下丹田(脐眼下约3寸处)座落于由 与小腹撑起的三角区,经过中丹田(脐眼上方约4寸处)的自然张力作用,直达上丹田(天目附近),上下贯通一气,无窒无碍,应达到松圆润透,妙趣天成的境界。

吹箫有感悟能力,俗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与佛经的“顿悟”是相通的,都强调悟性。

箫法与功法可能如出一辙,但二者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功法是一种无声技能,而箫音则是有声艺术。

诚然,将气功与吹箫融会贯通,吹箫时做到曲由心生、神随音驰,二者相得益彰,确是妙极人寰,珠连璧合之举。

横吹笛子竖吹箫

民间有句俗话:横吹笛子竖吹箫。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几千年以来箫笛发展的历史。

回顾箫笛的历史,从周代的竹(下加龠),到汉代的长笛,下续晋泰始笛,从唐、宋洞箫和尺八,直至明、清单竹箫,现代的箫,无一不是在竖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汉代的横吹,到唐、宋的横笛,下续近代的曲笛、梆笛,无一不是在横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在古籍上看到箫、管的字,除个别例外的情形,应视作竖吹的乐器;看到笛或竹(下加逐)的乐器,则不一定是横吹的乐器。

这是为什么?因为当今箫、笛分流,竖、横有别,严格地说是从唐、宋以后才加以认定,约定俗成,从而流传下来的。

然而在唐代以前,一些竖吹的乐器,例如长笛,是称之为笛的,这其中经历了历史的演变。

因此,唐、宋以前,尤其是汉代以前,凡在史籍上出现笛或竹(下加逐)字,很可能是指一种竖吹乐器。

箫、笛的竖与横之别,近来也有含糊不清的命名。

例如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制乐器,明明是竖吹,却被命名为骨笛。

我想这可能是延续了汉代以前的叫法。

所以,箫、笛的区别,唐代是一个分水岭。

我们以为箫、笛的区别,竖执横执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音色、音区的区别。

通常把管较长而低沉者称为箫,较短而响亮称为笛。

古人释笛音曰:涤涤然。

这是形声词,推测古代的箫较短,音激而高,故发“涤涤然”之音。

现代竖吹的竖笛,就是一种短而音调偏高的乐器,也称之为笛。

从这一意义来说,似乎管体偏短、音调偏高、音色响亮的乐器应称为笛,管体偏长,音调偏低、音色柔媚的乐器应称为箫。

古今亦然。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 竹笛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中国乐器中的笛身一般为竹制。兽骨、玉石、金属、有机玻璃等其他材质亦可制成笛子。

远古时代

  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先辈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绕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并且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吹之(用其声音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也就诞生了出土于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约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7孔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2]

汉代、北朝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笛子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 在晋时已有竖笛,吹头加一木头,使气从缝隙中通过,射向两哨孔边陵发音。 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唐代、宋代和元代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唐朝吕才,制“尺八”,竖吹,并传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仓院中,珍藏着我国盛唐时期制作的4支横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音孔。刘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声,是为笛加膜的第一人。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戏曲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在民间戏曲以及少数民族剧种的乐队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3]

现代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有一个呢,但是丁瑶是她的千年转世

仙乐是女娲的徒弟,是南越的大护法。

在上古传说中,是有仙乐宫的,但是在一次猎杀独角兽的时候收留了独角兽,后来猎杀者为了捕杀到,把仙乐宫砸了,本来是想砸了之后重新建一个的,但是独角兽王受过仙乐的恩惠,看见仙乐宫被毁,灵魂迸出,把那些猎杀者都杀了,其实那些凡夫俗子都是被独角兽王的仙灵之气慎住了,再也没有醒来而已。仙乐宫里面的仙乐的寄魂灵器被独角兽王带上了天。

仙乐是蛇哦,而且有传说是白素贞是白矖与腾蛇之女,只是传说。

其实仙乐陵是不存在的,没有保存躯体,也保存不下来,只是有她的塑像,电视里面的仙乐陵太简陋了。。。。。

电视很好看,但是有些东西不对,我查过古籍,有些细节和时间不合。

给我分哦。。灰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