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拔5588米且可能有朝圣人员的地方,估计在西藏地区,具体有哪些?
贡嘎雪山的那玛峰海拔刚好是5588米。
梅里雪山的海拔高度为6740米,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线上,藏族同胞称之为“卡瓦格博”,是云南省的最高峰。它被藏族同胞视为“八大佛山”之一的“神山圣地”。
冈仁波齐 几个世纪以来,岗仁波齐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至今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旅行者把目光投向这块圣洁之地不过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不过人数依然不多,这或许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阿尼玛卿 其主峰坐落在玛沁县境内,海拔6282米,相对高度1682米,是昆仑山系之脉,终年冰雪覆盖,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阿尼玛卿山,在汉文古籍中被称为门摩历山、积石山,藏族人民称“博卡瓦间贡”,亦称“斯巴乔贝拉干”,意即开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也是21座神圣雪山之一,排行第四,专掌“安多”地区的山河浮沉和沧桑之变,是藏乡的保护者。
尕朵觉悟 尕朵觉悟为藏区四大名山之一,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境内,它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浓郁的佛教色彩和渊源的历史古韵,蜚声雪域享誉八方、与我国峨嵋山、普陀山、五台山、鸡足山等名山相提并论。
乔戈里峰 “乔戈里”,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乔戈里峰地区不仅地形险恶气候,气候也十分恶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风送来 暖湿的气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区的雨季。9月中旬以后至翌年4月中旬,强劲的西 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峰顶的最低气温可达-50度,最大风速可达到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气候禁区。在5月至9月间,由于升温融雪和降,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涨,进山困难,因此,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机应安排在5月至6月初进山,其时河水虽涨,但不太严重;7月至9月,山顶气温稍高,好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是登顶的好时间。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上。它的北坡在我国西藏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
南迦巴瓦峰 世界第十五高峰,海拔7782米,是世界罕见的高峰深谷。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的构造复杂板块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南峰地区山壁耸立、地震、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反而使南迦巴瓦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处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联合登山队登顶成功。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由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与不可征服。 南迦巴瓦峰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因为其主峰高耸入云,当地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和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贡嘎雪山 贡嘎山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在横断山系的大雪山中断,位于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其主峰海拔7556米,其中的大冰瀑布高宽均达1000米以上。
念青唐古拉峰 “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由此可见藏民对它的崇敬相希望。这四座山峰及其周边地区曾受到强烈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如今较为陡峭的山岭,尤其西北坡更是陡峭异常。山势笔直,险要壮观。主峰顶部形似鹰嘴,多断岩峭壁。白天云雾缭绕,常年为冰雪覆盖。它有三条主要山脊:西山脊、东山脊和南山脊。受地形影响该地区冰川发育受到很大的限制。北坡附近,主要以横向的山谷冰川和悬冰川为主,悬冰川冰舌末端往往高达5700米。南北两侧的峡谷中横卧着两条冰川,直泻而下,多冰陡墙和明暗裂缝,险恶万分而又奇特壮观。这地区的粒雪线也比其他地区为高,达5800米以上。 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苯教或藏传佛教的万神殿中,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湖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湖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香客、旅游者前来观瞻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宗教圣地和旅游景观。
托木尔峰 托木尔峰“山地地形崎岖,峰峦峻拔,冰雪嵯峨,凌空峭壁,千仞攒空”,托木尔峰自然景观奇丽壮观,终年白雪皑皑、云缠雾绕、景象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犹如神工鬼斧,七夺天工。山峰下的别迭里山口是古代中西陆路交通重要通道。峰区数千条冰川交错密集,好似玉龙飞舞,千姿百态,颇为壮观,是新疆四大冰川之一。
古代神话里的龙族有多少种
西方龙就不谈了,带翅膀的蜥蜴罢了,中国龙真正的英文翻译应该是loong
我就说说我知道的吧,神话里的龙大概分两支
一支是真龙,龙凤里面的龙就是真龙,象征意义比较多,凤生金翅大鹏和孔雀,孔雀生如来(实际是吃掉后没消化),所以西游记里面如来得叫鹏大王为舅舅。龙生九子,九子是真龙的孩子,更多的也是象征意义。这里的龙就是一种祥瑞,没有太多典故。
另一支就是各种龙了,最强应该是山海经提到的烛龙,烛九阴以及四圣兽中的苍龙(青龙)。之后根据有无翅膀,有没有角,有没有爪子等等分为应龙、夔龙,蛟龙
中国古代神话里天有多少重?33重
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多少中国神话丰富多彩,内容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
①创世神话。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又称开辟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创世神话主要有两种:天地开辟(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的神话和人类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的神话。天地开辟神话有3类:第一类,以创造神为主体 ,创造世界 。这个创造神的形象、称谓以及开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瑶族的创造神叫密洛陀;彝族的创造神有4个:八歌 、典尼 、支格阿鲁和结支戛鲁。第二类,巨人化生神话,讲述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部所化。如汉族的盘古神话,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 ,彝族神话 《 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类,自然演变的神话,讲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过程,既不是开辟神的创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如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等。这些神话,在各少数民族的史诗和古歌中保留很多。人类起源神话有两类:一类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类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络,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明再造人类的过程。在民族创世神话中,人的来源有卵生、葫芦生、石头生,以及从山洞或树林上出来的种种不同说法,但较常见的是泥土造人的说法。如女娲神话。
在创世神话中,解释人类由来和说明民族起源的内容常常结合在一起,把民族起源和人类由来看作是同时发生的 。彝族史诗《梅葛》中记载的创世过程,以兄妹成亲,生下怪葫芦,出现8种人,解释8个民族的由来。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它是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②日月星辰神话。解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首先提出了日月星辰的由来问题。中国神话对此说法各异 ,大致有以下5种 :生育说、肢体化生说、蛋生说、铸造说、神创说。此外,还有太阳是英雄神和天帝的说法 。也有神话解释某些星座的来历。
日、月有规律的出没运转是日、月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神话描述日、月的生活日程也像人类一样有劳作、有休息。月中的阴影及月的圆缺变化是此类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又一方面。汉族神话中就有嫦娥奔月化为蟾蜍、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说法。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解释月中阴影的神话。关于日、月之间的关系,人们想象它们有着同于人间的夫妻、兄妹、姊妹、姑嫂等关系。对于日、月食的现象,神话中亦有神奇的解释。如汉族就有天狗吞食之说。射日神话是日、月神话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所叙述的基本内容是:天空中出现了多个太阳(或月亮),强光照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英雄的神箭手射下了多余的日 、月。这类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企图控制太阳、征服干旱的愿望。
日月星辰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对于天体的朴素认识,其中有的则表现了他们企图用巫术手段控制天体的愿望,具有原始科学和某种实用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始观念的渗透融合,最终化合成为充满了天真幻想的神话,并被文人取为创作题材。
③动植物起源神话。自然神话的一种。它是原始人民对于动植物来源和特征的解释性故事。在原始渔猎和采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人们往往认为周围的动植物也像自身一样具有知觉、感情和生活历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同人的生活、生产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动植物,则运用形象化的幻想手法说明它们的来源和特征,便成为动植物起源神话。
在中国流传至今的神话作品中,单独讲述动植物起源神话较少,大多作为区域性的情节存在于原始神话和创世史诗中。如布依族的神话史诗《开天辟地》中讲森林和珍禽异兽是由翁戛神的头发和身上的蝨子所变的。《夸父神话》中讲桃林是夸父在逐日途中渴死后弃下的手杖变成的。这类神话认为动植物是由神体的某一部分或神的器物变化而来的。
此外,有的神话认为动植物是创造神创造的。如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讲阿俄暑补神到人间创造生物 ,把3种树栽在地上,从此有了树;把花鹿放在森林,从此有了动物。还有一些神话认为神、人、动植物是互生的。
④洪水神话。世界性的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的记载,多和治水相联络。如《淮南子·览冥训》中就述及女娲补天和治水的故事。此外,还有鲧 、禹治水的神话。它们都没有直接和人类再生相联络。后世所传洪水神话反映远古某个时期人类在遭到毁灭性洪水灾异之后,洪水遗民两兄妹结婚,再生人类。这个神话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西南系统的洪水神话一般说是:雷公发洪水,淹没世界。兄妹二人躲在葫芦里避开洪水,而后结为夫妻,婚后繁衍出不同的种族。北方系统的洪水神话说:洪水氾滥 ,淹没世界。伏羲、女娲(或盘古兄妹)在石狮子或乌龟等的保护下,避过洪水,随后结为夫妻。最后,兄妹捏黄泥人 ,再造人类,从而成为汉族“人祖”。这两大系统神话都存在原始血缘婚的痕迹。它似是中国原始社会从群婚制向对偶婚制过渡的婚姻形态的反映。由于社会阶段的不同,神话中对兄妹婚所持的态度也各异。早期神话以为兄妹婚为延续人类所必需;后期神话则在肯定程度上有所不同。近代西南苗 、瑶、彝等民族的洪水神话资料,在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中征引较详。中原和北方汉、蒙古、达斡尔等民族的洪水神话,不断发现。它们有的和开辟创世神话相融合,有的出现了严重的佛教化倾向。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口传的洪水神话常在衍变之中。
⑤女娲神话。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位伟大女神形象。
女娲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造人。传说女娲揉团**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因为繁忙便引绳入泥浆拖拉甩动 ,飞溅的泥点变成了很多的人 (见后汉应劭 《风俗通义》)。另一个是补天。补天之说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传说上古时候,天崩地塌,大火燃烧,洪水氾滥,恶禽猛兽残害人民。女娲就熔炼五色石块去修补苍天;斩断鳖足树立在大地的四周,将天撑起来,还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女娲也可算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 。
此外,还传说女娲曾经作过笙簧。这与后来中国西南民族所吹的芦笙相似。女娲也可以说是音乐的女神。也有传说说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风俗通义》),让青年男女互相婚配,繁衍后代。她又是婚姻的女神。
⑥伏羲神话。关于中国文化创造的神话。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 。他能够沿着生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主要说他坐在一座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捕鱼的网。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种原理,做了捕鸟的罗。伏羲还制作了瑟,创造了《贺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显露出来了 。
伏羲后来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传说中还有伏羲与女娲为夫妇的说法。此说大约出现于西汉时代。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语。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 、女娲交尾的影象,一边标明是伏羲,另一边可能是女娲。
⑦帝俊神话。中国古代殷民族所奉祀的天帝的神话。甲骨文称为高祖。他本是殷民族的祖宗神,后来才升为天帝的。他的形状在甲骨文中是鸟的头,猕猴的身子,一只足 ,手里似乎还拄著一根柺杖 。有关帝 俊的神 话 ,集中储存在《山海经·大荒经》以下五篇里,其他书籍并无所见。帝俊的两个妻子,一个叫羲和,住在东方海外的甘渊,生了10个太阳;另一个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12个月亮。还有个妻子叫娥皇,住在南方荒野,生了1个头3条身子的先祖。帝俊时常从天而降,和一些五彩鸟交朋友;下方帝俊的两座祠坛,就是由这些五彩鸟管理的。在北方的荒野,有一座帝俊的竹林,斩下竹的一节,剖开来就可以做船 。尧的时候 ,10日并出,帝俊曾赐给羿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叫他到下方去拯救人民的困苦。以上就是残留下来的帝俊神话的片断 。从中可以见到帝俊作为天帝的神性。由于神话的发展演变 ,帝俊又化身为传说中人间的两个帝王,一个是帝喾辛氏,另一个是帝舜,他们都是半神的英雄,都有他们各自的神话传说在流传。
⑧羿神话。羿是中国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根据先秦古籍的记载,羿或称夷羿(《 左传 》、《 天问 》),或称仁羿(《山海经》)。有关羿的神话说,尧做国君时,天空中出现10个太阳,把禾苗晒焦,百姓陷入饥饿之中,各种恶禽猛兽乘机危害人民。于是天帝俊赐羿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叫他去解除人民的艰难困苦。羿下到凡间,首先把10个太阳射落9个,然后他又诛除猰貐 、凿齿 、九婴、大风、修蛇等凶残的禽兽。最后到中原地方的桑林中捉住那头为害最烈的大野猪。他将野猪肉蒸熟后奉献给天帝,满以为会受到嘉奖 ,哪知道天帝却因为羿射杀了他的9个太阳儿子 ,很不满意羿的作为。此外,还有羿射河伯,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等片断的记录,反映羿的另一些活动和他的悲剧性的结局。《淮南子》还记载了民间奉祀羿做消灾除害的宗布神。
⑨嫦娥神话。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嫦娥奔月神话最为民间所乐道。始见于《淮南子·览冥训》。神话说羿向西王母求得长生不死药物后带回家中。嫦娥趁羿不在 ,偷吃了不死药,不觉身子轻飘飘地飞离地面,奔向月宫。嫦娥奔月的神话还见于较早的《归藏》,但《归藏》记叙粗略,只说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药奔往月宫做了月精,似乎还未和羿相联络。在《淮南子》的古本中尚有嫦娥到月宫化为蟾蜍的记载,今本已无,显示了人们对嫦娥从谴责到同情的转变。魏晋六朝到唐代这段时期,人们对嫦娥的同情愈加发展,化蟾之类的古老传说渐被遗忘。有些学者认为嫦娥即《山海经》中的常羲。
古代神话里的魔王是谁不就是洪荒时期的巫妖二族撒
像妖族的什么东皇太一、还有那10太阳、女娲等等 很多,这些个妖族就是与巫族对立的
巫妖大战之后,人族崛起
然后就是人族黄帝等等与蚩尤对抗
请问selina,hebe,ella在古代神话里的故事在宇宙里,hebe青春女神,是赫拉和宙斯之女,天生美丽,受众女神的仰慕,也深受赫拉和宙斯的爱戴 至于其他的没有出处
龙只有中国的古代神话里有吗
西方也有龙,不过他们长了翅膀的大蜥蜴的形象而且是邪恶的被屠的物件,而中国是神圣的吉祥的好的方面
在古代神话里谁是老大神话本来就不统一,各编各的,按道教的说法,老子最大
古代神话电视剧系列查询名字 有多少写多少仙剑奇侠传 水月洞天 灵镜传奇 搜神传 东游记 奔月 精卫填海 殷商传奇 雪域迷城 玉帝传奇 魔界之龙珠 春光灿烂猪八戒 福星高照猪八戒 喜气洋洋猪八戒 天外飞仙 夜光神杯 牛郎织女 人龙传说 白蛇传 福禄寿三星报喜 倩女幽魂 宝莲灯 宝莲灯前传 新蜀山剑侠 开天辟地 十八罗汉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凤鸣歧山 武王伐纣 愚公移山的故事 八仙全传 魔幻手机 济公新传 八阵图 欢天喜地七仙女 西游记后传 天地传奇 济公
夜华是古代神话里什么神仙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右戊申拜精玉女,名夜华,字云婴。
上清道宝经:戊申玉女,讳夜华,字灵婴。
近年来,香格里拉因受世人的关注而名声大噪。几年来,到香格里拉旅游、探险,研究者、商人数不胜数。其实,香格里拉备受世人关注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本身蕴涵的藏文化中的清新、平和的韵味及它所涉及的香巴拉内涵。然而大数人重在对自然景观的对比性研究上,忽略了对精神文化的讨论。对香格里拉精神乐土层出不穷的解释和香格里拉特指的民族文化在西方学者的文章中是颇多的。问题是人们在宣传、探寻香格里拉时没有引起重视,以至于出现了部份贻笑大方的假设、猜想的文章,使香格里拉研究过于表浅化。简单化和片面化。 本人在迪庆州藏学研究院从事藏学文化研究工作,翻译、整理了迪庆藏族古籍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了文化遗迹;探索、发现、研究香格里拉真正的文化内涵,从而更深刻的认识香格里拉。更重要的是从中吸收与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以热爱自己民族的赤子之心,用心和虔诚来顶礼佛、法、僧三宝为一体的根本师。用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来编写香格里拉神话与现实之文。 一、传说香格里拉 (一)佛教典籍中对香巴拉的阐述: 根据藏文记载,香巴拉王国隐藏在西藏北方的雪山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四周被双层雪山环抱,有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城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中央又耸立着内环的雪山,这里是被称作卡拉巴王宫的地方,这里住着香巴拉王国的国王。这里的居民有着超凡的智慧,摈弃了偏执、痴迷和贪欲。香巴拉王国的神圣国王,他领导香巴拉王国保持有世界最高佛法,直到外部世界之真心的宗教被野蛮人消灭为止,当野蛮人图谋征服香巴拉时,香巴拉国王与超自然神兵将出现,于一场大站中将野蛮人消灭,在全世界重扬佛法,重建黄金时代。 (二)香巴拉王国里时轮密法传授的概述: 据古代藏梵文记载,释加牟尼圆寂之前,将世轮密法传授给了香巴拉国王的第一位国王达娃桑波(世称苏禅德喇)达娃桑波曾到印度求得了这部真经,将此佛法带回雪域藏区,并将此佛法以文字记录下来,供香巴拉后世国王教传时轮密法。据说每位国王要活100年(肉身阳寿)都是藏区佛教寺院中某位菩萨的转世。 香巴拉人大多数都修持西藏密教的最高佛法-噶拉洛库拉密法,也即时轮金刚法。在听经授法和香巴拉王国的每位男士都是未来的战士,他们头系红绸,右手大拇指带玉环,也就是所谓的箭手。(在未来外部侵入的战争中他们都是无敌战士) <香巴拉王国指南>描述:香巴拉的国王居住在国度中央的一座大宫殿内,他是一位菩萨的转世现身。按照佛陀的精神,菩萨本可以涅磐成佛的,但他为了超度众生而不惜转世成人来度人。国王居菩萨位,但同时也是统治者和众人的修持导师。人进入香巴拉王国后,可得国王及国王所护卫有佛法的帮助,得到修持成佛所需要的智慧和善心。 (三)苯教最原始的香巴拉之意 据本教源流记载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位天界之光的神,降临于大地之上,他与另一位降临大地之神邂逅,当他俩结合之后,生下了儿女,于是在此安居乐业,这里自有了人的生息。当时一切甘露美味皆布满地面,供人亨用,但是吃了这些食品,人自身之光逐渐消失,体重也增加了。当人自身的光芒耗尽后,地球便陷入黑暗之中。由于众生的造化,佛的恩典,地面升起了太阳和月亮,黑暗被驱出。自此方有昼夜之分和年月日记时。这块地方印度语称之为“香巴拉”,(汉译作香帕拉)藏名“俄莫隆仁”。 (四)永仲教义与纳粹的狂想 永仲源于苯教的名词,意为金刚不变,永固一致。用“ ”来表示,也是对苯教派的尊敬之意。胸部吉祥标志,古时译为吉祥海云想,释加牟尼三十二相之一,原为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和宗教符咒、护符或宗教的标志,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 如果把苯教的本意义没有明白彻底,只是想用自己的野心与疯狂的贪心那么就是正与反,善与恶的水火不容。也就是纳粹的血辱标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938年和1943年,经希特勒批准,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他们深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亚特兰偙斯神族存在的证据,寻找改变时间,打造不死军团的“地球轴心”。 1938年,希姆莱奉命派遣以博学家恩斯特·赛弗尔和人类学家布鲁诺·贝尔格为首的德国党卫军塞费尔考察队奔赴西藏。贝尔格测量了很多西藏人头部的尺寸,制作了这些人头部脸部耳朵和手的石膏模型,这次考察中,队员们从当地人口中听说了地球轴无穷能量的佳说。 1941年12月底,在苏联战场上德国军队遭惨败后,纳粹人又想到了那个遥远东方雪域的地球轴心打造不死军团。1943年1月,由海固里希哈勒率领的纳粹土人探险小组秘密启程赴藏。5月,他们在印度被英军逮捕,没完成使命。 藏经中,有关佛的宇宙空间是这样描述的:天为中心,地为中央,国为心脏。冰川地犹如孕妇,所有江河犹如头颅,高山特高,大地特净。在这样一个地方,人生来即为圣贤者,风俗犹浮,马匹也会奔驰如飞。也就是古吐蕃人所说的藏区处于“地之肚脐”。他们处于由各国组成的四方开了大陆的中央。地球大陆的确曾是一块四方形的整块陆之外。这种将肚脐比喻为驻地的神奇说法,似乎也说明古吐蕃的某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就是远古的香巴拉王国的所在地。而不是什么可以打造不死军团,也不是什么能控制地球。所以纳粹的狂想也是一种愚昧。 二、话说香格里拉 (一)在香格里拉没有消失的地平线 “那是一个巍蛾的山峰,沐浴在月光之下幽冥险峻,蔚为壮观,这无疑是世上最可爱的山峰,几乎就是一座美妙无比的金字塔,轮廓鲜明,像似顽童两笔画出来的,然而他的高度,宽度和质感,却又不可同日而语。他是那么雄伟,那么祥和,使他好一阵子分不清,究竟是真景还是虚幻。些许烟雾环绕着塔似的峰尖,给景色增添了险峰的生气,而远远传来的雪崩声它并不是幻景”。 “飞行者终于睁开了眼睛,并断断续续开始吐出一些音节,我想他是说这附近有一座喇嘛寺院,他称之为香格里拉”。 詹姆斯希而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用这样的文字描绘了他们迫降到不知何地的山谷间,映入眼帘的雪山,然后用飞行者所指的喇嘛寺,即香格里拉。 在描写到驿道、溜索、马帮、脚夫、木桥,以及多民族杂居,多宗教共处的事实。 使人们在迪庆找到了神奇的发现: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以及詹姆斯希而顿,描绘的香格里拉,就在迪庆! 虽然小说中没有提到这些人文景观的名称,但考古学者证实,希而顿所描绘的就是““茶马古道”。因为不管在西藏地域,或是藏民居住的其他地区,藏文化与其它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和平依存的地区,同时又兼有驿道、溜索、马帮、脚夫、木桥等人文景观的,中甸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香格里拉的旋风席卷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世界各地的香格里拉信仰者及游客纷纷而来,竞相争睹香格里拉这一人间仙境。不管他们是否得到了来此的目的,但我相信,假如他们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当中,那么他们的精神世界绝不会空虚。因为这就是不会消失的香格里拉。 (二)时代热潮中已消失的香格里拉 自从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发表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寻找香里拉热中,印度。尼泊尔等国家都先后称,他们已经找到了香格里拉的真实存在。 1957 年,印度国家旅游局就向外界公开宣布,位于印度一侧喀什米尔喜玛拉冰峰下的巴尔蒂斯镇为香格里拉。 1992年,尼泊尔旅游部门宣布,该国的边陲小镇木斯塘,即为香格里拉的原形。 然而,在这些地区,幕名而来的旅游者大失所望,因为这里的人文景观和地理面貌与小说中所描写的大相径庭。 当世人纷纷涌入迪庆香格里拉,也许迪庆香格里拉的美丽刺激了领近的地区,他们也在各地宣传着香格里拉。 关于这些我不想多说,只要你到香格里拉生活着,感受着,幸福着,那就是扎西得勒! 三、再说香格里拉 (一)香格里拉的现实 雪山、峡谷、草原、湖泊、三江并流,是迪庆的自然景观。 中甸(香格里拉)地处滇川藏川三省交界处,历经滇藏地方政府的管辖,它是中华版图中最富特色的地区之一。汉时属越嵩牦牛羌部地。唐时,吐蕃王朝曾把势力扩展到滇西北的广大地区,并于此建神川都督府与唐王朝抗衡,吐蕃时分上阿里王国,中卫藏四翼,下多康六省中属绷波岗。后因吐蕃与南诏联军作战失败,势力便退到中甸、德钦和川滇边界。元朝归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明属丽江府,清代划归鹤庆府,称中甸厅,。但随后又改归丽江府管辖。民国初年,中甸改为县。 藏语称中甸为建塘,其意义之一是:这里比毗邻任何地区都好,殊胜,谓之“建”;众雪山环绕一块平坦宽敞的高原而谓之“塘”;意义之二是:这里四周杂居着各种不同民族,有各种不同风俗习惯,而藏族仍能保持自己优良传统和文化习俗,克胜了其他民族习俗的同化,所谓之胜利这“建”。 这里完全是一个多民族的万花筒,十几个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演变出奇异多彩的民族风俗、民族文化。 (二)香格里拉文化内涵 迪庆香格里拉一直是雪域高原和云南多民族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道口,汉藏友谊的桥梁,滇藏川“大三角”地带。 直到今天,康藏地区被称为茶马古道的沿线,依然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共融局面,茶马古道宛如一个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走廊,多姿多彩的人文胜景迎面扑来,接之无暇。从西汉起,居住在迪庆及其附近地区的二十多个少数民族,随着相互之间的经贸往来,文化的碰撞,汉文化,氐羌文化、百越文化、百濮文化、相互融合和滋润,在此形成了有本土特点的藏文化,汉文化和纳西东巴文化。之后又逐渐融入了外来文化,如西亚文化,印度文化及东南亚文化。一条古道便是历史的时光隧道,它绮丽而眩目,兼收而并蓄。各民族宗教和习俗在这块土地上和平相处,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这里,人们能遇到强壮的康巴汉子,也能遇到智慧朴实的纳西人;既有佛教徒,也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徒;既居住者汉人的后裔,又居住着西方的探险家和传教士。这样的多民族、多文化内涵坚固的香格里拉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三)我生活在香格里拉 小时候听妈妈讲香巴拉的故事,听得如痴如醉,因年少的心灵总是想象着香巴拉王国如诗如画的环境与无忧无虑的生活。长大后听一首《香巴拉并不遥远》的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哪里没有忧愁,那里没有痛苦,那里鸟语花香,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噢,香巴拉并不遥远,那就是我们的家乡。 那就是我们的家乡、家园、家。迪庆高原,香格里拉这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人们将山敬为神山,水视为圣水、湖为仙湖,树是神树,不轻易触动一草一木。这里的人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规范,并演绎出一整套极度崇拜自然,并能沿继着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世代相传,代代相护。建造美丽的家乡,守护美丽的家园,厮守温暖的家。这就是人间的香巴拉。 虽然家对每个人有不同的感觉,对家给予了不同的概念。我认为家就是一个心灵的归宿。因为家的责任才会缔造美丽的家园,小时候父亲,母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如今自己长大了,成了家,有了孩子,。那就是一份责任、一份温情、一份牵挂,属于自己,属于妻子,属于孩子。这一切,属于我的这一切都在香格里拉。在这里我有了新的家,娶了香格里拉的一位卓玛,美丽善良贤惠的妻子,人生一世相伴到老。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儿子,我给他取名为安康杰嗣儒尕,安康就是安多与康巴的结合(因为我来自青海安多地区,卓玛是香格里拉康巴人),更多的是祈愿我的孩子一生安康!杰嗣儒尕乃传承传统文化,继承祖先的杰业,顶礼多、卫、康的圣人,传播智慧与文明的嗣子,一生慧乐无穷之意。也就是以香格里拉文化的内涵来取名的,而且我也深信,儿子是智慧与悲悯的化身,是度姆赐给我的。所以也有度姆之嗣,慧乐儿之意。现在妻儿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个家就是我香巴拉的天堂,是我的香巴拉,我的天堂。 来源:藏美康业( http://wwwzangmeicom/)[详细地址]: http://wwwzangmeicom/news2aspid=178
莲花生大士预言信全文
——邬金莲师罗刹魔域之寄语
凭依三时诸佛威摄力
巧言狡诘得获他人物
不着僧衣行乐穿俗装
恶妇专于夫妻间挑拨
近亲互做种种不净行
以饮酒故护法自身高
三宝三密圣物成商品
挖毁水土源头雷雹降
无度吸烟本尊护法弃
切勿忘记业力及因果
勿忘妖魔鬼怪现行间
金龙年头罗刹伏水中
水羊无定瘟疫多发生
行猎故于肝肠疾患类
土牛年时国中战祸起
恒常向我莲师勤祈请
若能书写读诵一遍间
善士听闻既可消魔障
敬供宅中可息四大灾
村村若有莲师之寄语
恰如不离尊贵顶戴临
后世亦可得生铜色山
寄语遍处诸灾俱可消
定遭后世邪落迦底拘
今获现时刹那之欢愉
不作法财一已独占领
多有尼众无羞破戒体
父母违逆妇地门外驱
士夫身遭邪魔体内附
如此土虎罗刹侵藏地
故受神灵惩罚降诸病
砍伐灵树祸害及田禾
饮酒过量短命病多临
切勿忘记课诵及善行
时常身我莲师作祈请
洪水泛滥地陷伤人命
滥酒暴食死于罗喉疾
现时具罪众生病逝因
百姓无端遭劫丧性命
昼夜多诵班杂古汝行
此生饥痛刀兵灾可免
长寿并且既成具福体
非人违害罗刹无奈离
举国百姓安康必无疑
弥勒未降众生我救护
若有对此寄语生邪见
风调雨顺收成佛法兴
如此邬金白玛寄此语
然而所谓上师及活佛
出家众感经忏学歌舞
欺灭相续假作持毗耶
兄弟彼此内部坏教戒
迷于赌财博物呼魈魈
四面八方崇崇鬼影生
祖业家产无端流处境
偷盗抢劫必落乞丐行
如此来世薄福诸众生
切勿忘记佛法衰败时
牢记虎年雪域罗刹临
铁蛇来至罗魔隐风雷
赌博无度因此胃疾亡
木鸡年时佛陀教法微
如此轮回实难尽说矣
业业因果切勿视等闲
后世亦可得生善妙地
随身佩戴造化运气临
一户家中若有师寄语
如此善薏本尊真实语
若将寄语广布于人间
此生难脱种种三灾侵
若有阻碍宏扬圣寄语
沽名钓誉遍世众生欺
谋取诸宝悭吝离善行
不作善行勤于涂香饰
欺灭自心相续无悔意
吸纸鼻烟且今恶魔降
佛陀教法已至未法期
以此福损洪水灾繁频
痴于赌博权势亦衰灭
于今生命短暂快乐时
严守我等戒条及威仪
昼夜勤诵班杂古汝行
以此不祥如害有情类
粗言恶语诽谤喉疾毕
诸等魔鬼众皆猖狂行
若欲回遮苦集浊恶世
白玛莲师吾今此语寄
邬金白玛吾今心语寄
鬼等魑魅尽皆难入侵
村庄百姓安康必无疑
与吾无二礼当具净信
此生定然胜出魔魅魑
后世定堕无尽深渊狱
最上星宿维护心血饮
莲师土虎年六月十日 写于西南罗刹界寄语藏地众生竟沙巴玛嘎拉
喇荣五明佛学
红枣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药物之一,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大枣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果实为缓和强壮剂,常用为滋药,治泻痢、调营工、疗寒热、治阳痿、贫血、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盗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症;树皮性强无毒,收敛性强,止血、祛湿,能治腹泻,刀伤止血,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可根治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酸枣仁可做兴奋剂,炒黄后又可做镇静剂,有安神、养心、敛汗之功能。
南疆宝地:和田;巍巍昆仑,雪域之巅;和田玉枣,真正雪水灌溉,沙漠孕育大枣!
一日食三枣,郎中不用找。门前一颗枣,红颜直到老。
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
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枣。
逢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枣。
中国民间千余年“世上好言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前一句是说佛教的教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把人间最善良的情怀表露无遗;后一句是说,出家人喜爱自然,钟情山水,佛寺殿宇多建于名山胜水间。的确,在迄今人类遗存的历史文化胜迹中,宗教名胜,特别是佛教名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东亚及东南亚广袤的土地上,无处不有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寺塔建筑,处处能感受到历代高僧大德遗留于名山大川间的仙踪道影。佛教不仅为人类的文明带来了一缕新的阳光,佛寺建筑也为文化名胜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个意义上说,不是天下名山僧占多,而是天下名山僧建多
比喻佛教兴旺的事迹。普天之下,靡不蒙化;率土之滨,何处无僧。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诗中提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丛林寺院的盛况。《增广贤文》里的解释是世界上的好话让各种书籍都说尽了,天下有名的山多数都让僧侣占去了。“世间好语佛说尽”取材于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二》:“诸世善语,皆出佛法;善说无失,无过佛语。”
佛教的名胜古迹主要包括著名的石窟、寺庙、佛塔、名山等,它们构成了僧团生活修行的主要场所。如今也成为信众和游人向往的朝拜圣地和旅游风景区。人们通常把寺庙塔窟称为“古代艺术的博物馆”。的确,每一座寺庙、每一处石窟都较为完整地保留有建筑、雕塑、绘画、金石碑铭、古籍经典等综合艺术和古老文化。我国五台山南禅寺、日本唐招提寺、柬埔寨的巴壤寺都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敦煌石窟中的唐塑、印度桑奇大塔树神药叉女神的圆雕,亦是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斯里兰卡狮子岩壁画、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更是古代绘画史上的上乘之作。经藏方面则有韩国海印寺中所藏高丽藏版、山西洪洞广胜寺的《赵城金藏》以及北京的房山石经,这些都是国宝级的珍品。可以说,寺庙不仅是艺术宝库,还是古代文化的传承之所,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不绝。很难想像没有敦煌石窟,会有今天的敦煌学;没有藏传寺院中的扎仓,会有雪域文明的延续。当年正是有了柬埔寨的乌那隆寺,几乎毁灭的高棉文化才得到挽救,这就是佛教寺庙的文化意义。
寺庙虽然是古老文化的载体,但寺庙的灵魂却是那些活生生的出家人。我们可以说出家人才是宗教文明的传教士,才是寺院的守护神,就像是医院里的医生,校园里的教师,是他们一代代地传承着化世导俗的神圣使命,是他们生生世世守护着祖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我们在任何一座古寺中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份守护与责任,那一通通重修功德石碑,再好不过地说明了作为正法主持者的僧众是如何领导信众募捐筹款来维护与整修每一处道场的。历史上许多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正是经悲心切愿、励志修道的僧人们筚路褴褛,开拓经营,建寺立塔,凿井引水,开路修桥,植树造林,最终成为庄严道场、人间净土。宋人有诗云:“可惜湖光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佛教名山胜水确实为人间的生活平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像我们常说的金五台、银峨嵋、铜普陀、铁九华四大佛教名山无一不是经过千百年来历代僧俗的辛苦经营,才成为如今香火旺盛、游人如织的胜地。举世闻名的嵩山,如果不是有历代僧众营建的少林寺,怎能会有今天的火爆场面?同样,处于穷乡僻壤的五台山,如果没有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群,没有巧夺天工的雕刻塑像,人们千里迢迢去那里能看什么呢?其实透过历史的表象,我们会发现,道场的兴盛,寺院的辉煌多是建筑在僧众们呕心沥血的营建与知恩报恩的情怀上。
我们知道,寺庙就是僧众的家,寺庙的功能就是护法安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寺庙与僧人是密不可分的,寺庙由僧众募化而建立,僧众又以寺庙安身修道,在历史上,常常是人以寺显,寺因人名。如西安大慈恩寺原为太子治(唐高宗)为报其母文德皇后之慈恩所建,寺成,敕度300僧,别请50大德,迎玄奘为上座。因玄奘担忧经像遭火难、散佚,遂采西域之制,再建大雁塔,安置梵策等。玄奘一生译经事业大半完成于斯。寺因玄奘之名,盛誉不衰。山西交城玄中寺正是由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代代相续,辈辈经营,最终成为北国名刹,净土祖庭,至今仍为中日两国净土宗信众所崇敬。当代高僧虚云大师一生以复兴祖师道场为己任,先后将80余处道场修复一新,如著名的南华寺、云居寺即是。历代僧人确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据一项资料显示,仅汉族地区佛教的全国重点寺庙就有142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20处,与汉传佛教直接有关的有33处;国家森林公园与汉传佛教有关的36处。
在过去的岁月里,并没有我们现今的文物管理部门,那一尊尊魏齐造像,一座座唐宋建筑,一幅幅金元壁画,无不是在佛教四众弟子的悉心护持下方得以保存至今,我们真是应感恩于这些文化恩人。即使如今新的寺庙建筑,也是由许多出家人捐赠了一生的积蓄才得以完成。僧众对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功不可没,青史永载。目前由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制作的《名寺高僧》所要反映的正是这一文化主题。
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上曾经有过那么多辉煌灿烂、盛极一时的佛教殿堂,曾几何时,因天灾人祸而销声匿迹、灰飞烟灭,留下一些令人唏嘘不已的废址,供人凭吊。时至今日,面对这些凝聚了千百年来人类智慧和心血、历经沧桑而幸存下来的名胜古迹,我们不仅应用心去感受、去呵护,更要用心去与它们同在,使我们不负祖先,无愧后人。
本文2023-08-06 07:12: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