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与影印有何不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复印与影印有何不同?,第1张

复印指用直接用打印机翻印,对原件复制印刷;影印指对原版进行拍照处理,区别于复印盗版,影印是对原版原封不动的 copy 。影印多用于古籍或其它昂贵稀有书籍,复印则多为普通书籍。

买书时,影印本比复印本更接近于原版书籍。

扩展内容:

影印版

影印版就是对原版原封不动的 copy ,版权还是为原书的版权 。由于在本地印刷,可以省一堆费用,所以价格比买原书要便宜得多。

用影印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买人家原版的书太贵,为了节省资金,在取得人家的版权授权后,完全复制人家的书,并注明版权为原出版社。

1 释义

第一种解释:

影印版就是对原版原封不动的 copy ,版权还是为原书的版权 。由于在本地印刷,可以省一堆费用,所以价格比买原书要便宜得多(有时只是货币单位不同)。

第二种解释:

得到此书的影印授权后,将整本书完全按照原出版社的原书影印过来,再以原出版社的名义出版,就得注明是“影印版”。

2 用途

影印版大多为英文书籍或者是古籍。

参考资料:

影印

盛放样书的木盒质地为金丝柚木,很是精美。

接受专家“检阅”的样书。

  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230万张宣纸,约8亿字,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时间长达15年……清代《四库全书》是一项规模惊人的文化工程。

  备受关注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专家审评会昨在古城扬州举行。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将在古籍刻印“世界非遗”传承地扬州通过现代激光数码打印技术重新出版。7部《四库全书》珍藏于包括扬州文汇阁在内的国内7座藏书楼内,后来其中3部半毁于战火,扬州的文汇阁则连楼带书化为灰烬。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全套将于明年印成。

  涅槃之旅

  数字化记录《四库全书》,“累坏”10台数码相机

  昨天上午,中国出版集团、扬州市政府举办“《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专家审评会。

  记者采访获悉,现存于世的《四库全书》中,最为完整的文津阁本珍藏于国家图书馆,为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此次付梓的即为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负责出版印刷的扬州国书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王根宝介绍,早在2002年,他们就开始对《四库全书》进行数字化记录,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先后使用了16台,其中10台因为工作频率太高而损坏报废。全部拍摄工作投入了10多个人,历时两年才完成。

  《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卢仁龙还回忆了有关细节。《四库全书》异常珍贵,10年前在国家图书馆拍摄时,都有武警“看着”。翻看时要小心翼翼,手汗、口水都不能沾上去。他们制作了特别的玻璃柜,戴上手套,用玻璃把书压平,再用4个冷光源照射,在隔离的状态下翻拍。

  重建闺阁

  600平米房子才能装下,文汇阁将在2014年前复建

  昨天,专家们仔细观摩了原大原色原样出版的《四库全书》样书,共8函58册。在评审现场,一批样书摊放在书桌上。《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依春夏秋冬四季分色装帧,封面分别为绿红蓝灰四色,而《四库全书总目》是全书纲领,因而选用皇家专用的**。翻开样书,字体庄重优雅,正文同样有黑红绿蓝四色,皇帝的眉批则使用淡淡的鹅**,观之赏心悦目。

  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表示,看了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样书,倍感吃惊,既佩服也高兴。专家王涛则认为,原大原色原样出版《四库全书》,将这一文化国宝首次全部按原制、原式传承于世,不仅是一项出版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工程,也是一项举世震撼的文化工程。

  据悉,《四库全书》每函书装一个木盒,这套书要用上6144个盒子。专家介绍,光把这套书进行仓储式陈列,就要两三个月时间;而要装下这些书,起码要有600多平米大的房子。

  15日,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会见出席审评会的专家时表示,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不仅是扬州文化的大事,也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件盛事。《四库全书》以及分别贮藏该书的七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扬州“文汇阁”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是扬州历史上的重大文化损失。扬州市委、市政府将以此次《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为契机,研究新建“文汇阁”,传承中华文化。

  据悉,扬州相关部门已经给出明确答复,文汇阁将在2014年之前复建。

  原大原色原样《四库全书》怎么“复原”的?

  纸张:追根溯源找“真正的宣纸”

  王根宝介绍,《四库全书》的原版为开化纸,早已不再生产,现存的原书也大部分发生了霉变。现在国内不少单位影印古籍采用富阳纸,成分为龙须草加木浆竹浆和化学原料,这种纸5到7年会产生黄斑,纸张变脆。为了印好《四库全书》,他们抱定一个宗旨,一定要选用“真正的宣纸”。为此,他们多次去安徽泾县考察,特别去宣纸的发源地小岭重点调研,要求当地的生产厂家,用传统的工艺,用最好的檀皮和龙须草为原料生产专用纸张。经过反复试用,最终确定用含30%檀皮的7斤重(一刀)、3分熟的宣纸,为此次出版四库全书的用纸。

  印刷:8亿字巨著激光打印在宣纸上

  如果没有激光数码打印技术,《四库全书》彩色再版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激光打印手工宣纸却是一个从未有人攻克的难题。据介绍,扬州相关部门研发4年,掌握了一项全新的数字印刷技术——四色宣纸印刷术,这在全球绝无仅有,目前第一阶段装机15台已经投产。

  装订:复原清朝皇家“包背装”

  原大原色原样《四库全书》的封皮为湖州绢面,每本书封皮的重量,都有科学的数据。书的装订采用“包背装”,而非线装。包背装为清皇家采用的形式,工艺复杂,也很耗材。卢仁龙介绍,目前全国只有两种书为包背装,一是《永乐大典》,另外一套就是《四库全书》。

  外盒:取材金丝柚木,书架是樟木

  外盒原来有楠木和楸木两种材质,金丝楠木目前材料稀缺,印刷方采用了和金丝楠木材质接近的金丝柚木,这种木料木质坚硬,纹理细腻,呈金**。除盒子外,安置盒子的为樟木书架,也很古典美观。

  编纂《四库全书》纪晓岚称

  “扬州人贡献第一”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七部”全书中江苏曾占两席

  《四库全书》共抄写七部,分别存藏于北四阁和南三阁,北四阁为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沈阳盛京文溯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南三阁为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七部四库中,北京文源阁本毁于火烧圆明园;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本有所损毁;文渊阁原藏北京故宫,后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库全书》“南三阁”中,文汇阁在扬州,文宗阁在镇江,为何要在扬州和镇江两座紧邻的城市,分别建阁藏书?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介绍,史料记载,当时位于金山的文宗阁也属扬州管辖。当时的南北要冲、盐业中心、经济文化重镇扬州独占两部《四库全书》,这反映了乾隆皇帝对于扬州的重视和偏爱,也是当时扬州自身地位的真实体现。

  扬州多位学者倾注心血

  记者了解到,《四库全书》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有着不一般的渊源。当年乾隆帝发起征集藏书,扬州马氏兄弟马曰琯、马曰璐系进献书籍776种,为全国各地私人献书之最,受到朝廷特别嘉奖。《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昀(即纪晓岚)曾云:“天下秘籍……目不给赏。然私心评品,以扬州所献为第一。”

  纂修《四库全书》,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王念孙成绩突出;扬州大儒阮元遍搜《四库全书》遗珠,编著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另一位扬州人汪中则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殉职于管理《四库全书》任上,为世人赞扬。据悉,汪中时任典文宗阁秘书,住金山精法楼,检理本书,校正文字,竭二年之力,写出校记二十余万字。从汪中《文宗阁杂记》、《续编》、《三编》的随手札记看,其检校之勤勉和严谨,审读之广泛,可见一斑。

国家图书馆将国家藏书变成奇货可居的垄断资源,将图书借阅演变成“租书”“抵押”,限制或剥夺低收入者、低职位者、低职称者、低学历者、无职业者和外地人的阅览权或外借权,无疑是对公共图书馆理念的践踏和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误导

3月底,我去北京国家图书馆借阅中国平民教育史上重要人物陈筑山的著作《国族精神》。

承蒙图书馆咨询组热心指点,在典藏阅览室找到了这本1940年代出版的小册子。

除了办理“读者卡”收费20元,典藏阅览室还规定:每阅览一次收费5元。

我翻阅之后,觉得不如把它复印下来。

男管理员说:“可以,每页5元。”

我吃一惊:“每页5元?为什么这么贵?”

“这是典藏书,为了保护,不能用复印机,只能用扫描仪扫描了再打印。”

此书150页,需750元。我付不起这么高昂的费用,只好回到座位上做点摘录。

当晚与一工程师聊及复印与扫描的区别,他笑道:“扫描仪的功能和结构从来就不是为复印设计的。复印机比扫描仪的工作温度和照度略高,但复印一页只需一二秒钟,而扫描需一百秒;书籍在扫描中受到的光、热辐射总量实际上多于复印,对书籍的折压磨损也超过复印。而且,扫描之后得逐页打印,打印一张图形文件约需90秒钟,你要的这本书复印几分钟可以完成,扫描、打印却要四五个小时。如果不做电子文本,绝对不应用扫描仪代替复印机。”

回到广州后,看到《中国时报》主笔林博文先生介绍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向公众(不管是否美国公民)开放宋子文手稿的情况,那些陈旧、脆弱的珍贵手稿公众可以免费阅览,自由复印,但不提供扫描。这似乎验证了专业人士的观点。

两个月后,我第二次到国家图书馆,想继续看完这本书。这次是个年轻的女管理员,她检查我的读者卡说:“你的卡有问题。”我说:“什么问题,过期了吗?”“你还要存100元保证金才可阅览。”我说:“保证什么?”她不回答。我又问:“上次来怎么不需要保证金呢?”她立即不耐烦:“这是馆里的规定,别问我。”我下楼去图书馆大门口的办证处缴纳“保证金”100元。回到阅览室,我把索书单交给她,她说:“要填上书号才找得着,你这个B824不是书号。”我说:“上次我填的就是这个书号,属于民国书目里的书。”她说:“那你找民国书目去,搞清楚了再来。”我说:“你这里没有书目吗?”她说:“没有。”我于是去楼下的咨询室。咨询员说:“民国书目并不提供书号。你把书名交给她,怎么找,那是他们的事。”我回到典藏室,把咨询室的意见告诉她,她现出愠怒之色,说:“没有书号叫我们找?!”我连忙说:“书目上的确没有书号,只有序号,要不我去把那个数字抄来?”她不回答,我又下楼,到咨询室,把民国书目上惟一的数字2952抄上,气喘吁吁地回到典藏室。她接过单子,不胜厌烦,一动不动。我忍不住叹息说:“在你们这里看书真难啊,就像探监一样——哪有你这么刁难的人。”

她顿时把我的索书单扔下,说:“你骂人,你是对我人格侮辱,你要赔礼道歉!”说着跑出阅览室。过了几分钟,把一位女士喊来了。这女士似乎是小组长,瞪着我说:“你要赔礼道歉!”我说:“我没有说错,不需要道歉。为了看本书,我已经楼上楼下跑了三四趟,折腾一个多小时了,我说错了吗?”三个人就这样僵持着,这时,坐在阅览室看书的一位长者(阅览室里仅有的两位读者之一)手拿着一本书站起来说话:“这位同志说刁难是言重了点,我来代他道个歉,也说说我的看法。为了看这么一本书,你们收了多少次钱?读者卡交了钱,又要交保证金,阅览还得交钱。这里是国家图书馆,书是国家的书,你们却随意收费,好像是你们私家的藏书,想怎么收就怎么收,有这个理吗?……”存包费(不准带书刊或包进馆)每次每包05元,阅览卡20元,中文图书保证金100元,外文图书保证金1000元,典藏书阅览费每册5元,复制(扫描)每页5元……

两人不答话,走出阅览室。过了好一阵,小组长一个人回来,默默地坐下,替管理员值班——由她来对付我。整个阅览室就我一个索书者。我把索书单交给她,然后坐下等待。过了约半小时,小组长大声吆喝我的名字(其实我就坐在她旁边),我以为书到了,谁知她说:“没这本书”,说着在索书单的“未取出原因”栏里勾上“原缺”(意思是图书馆未曾收藏)二字,将索书单朝我一扔。

我上楼找典藏部主任。主任说:“我派个最熟悉业务的人去找。”要我坐下等。20多分钟后,他说,“可以了,你到阅览室去,已经找着了。”说着陪我下楼进了阅览室。管理员却说:“书还没到呢。”主任掉头走了。我坐下继续等。

我就这样坐着,等了半个多小时,没有任何动静,问管理员,依然是“书还没到”。

我再上楼去找典藏部主任,门已紧闭。

我只好去找馆长。豪华的办公楼里,绝大多数房门紧闭,敲门无声息。辗转奔波,总算找着一位和善的前任副馆长,她允诺把情况转告给主管业务的副馆长,并给典藏阅览室电话,让我回阅览室,“书确实已经取到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看不了几页阅览室就要关门,而我却得付5元钱“阅览费”;更重要的是,我不认为“书取到了”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我没有再进典藏阅览室。

图书馆的要义并不是收藏,而是以文献公益于社会。即使是晚清和民国,其图书馆也自觉奉行“任人借阅,不取分文”的“公益性”原则。国际社会更是将享有图书馆服务列为基本人权之一,联合国1949年就发布过世所认同的《公共图书馆宣言》:“自由地、不受限制地获取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是个人行使民主权利和获得平等发展机会的基础”;“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之门,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免费提供服务”;“必须使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真正享受到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包括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服务和资料的人,如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或住院病人及在押犯人等提供特殊的服务和资料。”

当年马克思在穷困中能完成内容浩瀚的《资本论》,就是得助于伦敦大英图书馆完善的服务。可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图书馆却将国家藏书变成奇货可居的垄断资源,将图书借阅演变成“租书”“抵押”,从读者身上搜刮钱财,限制或剥夺低收入者、低职位者、低职称者、低学历者、无职业者和外地人的阅览权或外借权。目前该馆规定,办理中文图书第一外借库(藏书较全的中文书库)借书证的条件是:在京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者,在京处级及其以上行政职务者,在京就读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外加手续费20元、押金100元;办理外文图书借书证的条件是:在京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者,在京处级及其以上行政职务,在京就读博士生及博士以上学历者,外加手续费20元,押金1000元。办证只是入门的初步条件,馆内各室还有不同的“规定”或收费。阻碍进步、蔑视民权,国家图书馆对公共图书馆理念的践踏及其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误导,不能不让人感到愤慨。

参考资料:

http://wwwccmvpcom/viewthreadphptid=7&extra=page%3D1

影印版书与正版看起来差别不大。

影印版和正版图书都是在获得授权后进行图书印刷,主要区别不大,但是在其制作等方面有所区别。它们的区别为:

1、制作形式不同:正版图书是经过授权后对图书的排班和打印;而影印版就是对原版原封不动的拷贝,版权还是为原书的版权。

2、出版商不同:正版图书在获得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公司作为出版商标注在书的封面;而影印版只能标注获得影音授权的那本书的出版商。

3、图书价格方面:正版书因为有版权授权等方面的费用,所以正版书的价格要比影印版高。

影印书是指采用按原本照相制版复印的办法出版古籍,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一种形式。影印书虽然不需要校勘、标点,但要选择和鉴定底本,要检查缺页、漫漶,要做配补描修等工作。中国影印的古籍大体上包括三类:

一类是卷帙浩繁的资料书、工具书,主要供查考或供进行学术研究作为参考。第二类是古籍中的善本、孤本。这一类古籍的影印主要在于保存版本,使一些不可多得的宋、元本古籍和明、清刊善本,得以流传。第三类是一些常用书、必备书,以满足读者和研究者的需要。

你好,古书有几种方法:

1古书修补法:将残破古籍直接拿到古籍修复中心(省市图书馆都有付费修复服务、或者去书藏网w

w

w

s

h

u

c

w

c

o

m

。问问),这种修补法是将残破古籍托裱成“金镶玉”就是整页用特制纸张裱起来,一页页都这样再装订成册,就可以翻阅了。

2直接影印古书。图方便可以直接用复印机复印,使用复印件就行。

3古籍脱酸法,就是用特制技术将发脆古籍进行脱酸处理,使纸张变软。但是这种需要有一定量,古书较多可以找机构处理,少的话一个不划算、再一个别人也可能不会答应。

以上资料来自

书藏网

(百度下

书藏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