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香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七香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医学入门》卷六方之七香丸 4 《百一选方》卷二引徐家方之七香丸 41 组成 42 功效 43 主治 44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嵩崖尊生》卷九方之七香丸 51 组成 52 主治 5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54 用药禁忌 6 《青囊秘传》方之七香丸 61 组成 62 主治 6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婴童百问》卷五方之七香丸 71 组成 72 主治 7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卫生总微》卷十引张涣方方之七香丸 81 组成 82 主治 8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普济方》卷一六八方之七香丸 91 组成 92 功效 9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普济方》卷三九三方之七香丸 101 组成 102 功效 10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方之七香丸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七香丸 121 组成 122 功效 123 主治 124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26 用药禁忌 127 附注 13 《博济》卷二方之七香丸 131 组成 132 功效 133 主治 134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七香丸 七香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qī xiāng wán

2 概述

七香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11首。

3 《医学入门》卷六方之七香丸

《医学入门》卷六方之七香丸组成为丁香、香附、甘草各一两二钱,甘松八钱,益智仁六钱,莪术、砂仁各二钱。为末,蒸饼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治郁闷忧思,或闪挫跌扑,一切气滞腰痛。《百一选方》七香丸有姜黄,而无莪术[1]。

4 《百一选方》卷二引徐家方之七香丸 41 组成

甘草(锉碎,炒)1两,甘松(去上,拣净)1两,缩砂仁1两,丁香皮1两,姜黄1两,益智1两,香附子(擦去毛,净)2两。

42 功效

《百一选方》卷二引徐家方之七香丸具有化积气,消宿食、止泻痢之功效。

43 主治

《百一选方》卷二引徐家方之七香丸治翻胃,呕逆。

44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至30丸,细嚼,白汤送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小梧桐子大。

5 《嵩崖尊生》卷九方之七香丸 51 组成

香附2钱,麦芽1钱,丁香皮3钱半,砂仁2钱半,藿香2钱半,官桂2钱半,甘草2钱半,陈皮2钱半,甘松6分半,乌药6分半。

52 主治

《嵩崖尊生》卷九方之七香丸治伤寒物,内寒,脾胃虚冷,胸膈噎塞,渐成膈气,及脾泄泻利,反胃呕吐。

5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蜜为丸服。

54 用药禁忌

忌生冷、油腻。

6 《青囊秘传》方之七香丸 61 组成

香附3两,麦芽2两,砂仁1两,甘松1两,甘草2两5钱,陈皮2两5钱,丁香1两,檀香2两,官桂2两5钱,乌药2两,藿香3两,木香2两。

62 主治

《青囊秘传》方之七香丸治胃痛。

6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

64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水叠为丸,如弹子大,降香1两研末为衣。

7 《婴童百问》卷五方之七香丸 71 组成

木香1钱5分,丁香1钱5分,八角茴香(炒)1钱5分,枳壳1钱,三棱1钱,青皮1钱,蓬莪术1钱(细切,用巴豆七粒,去壳同炒赤色,不用巴豆)。

72 主治

《婴童百问》卷五方之七香丸治小儿因伤积,结成癖块,其症如肠澼之疾,便利无度,滑不成粪,似痢非痢。

7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每用30丸,空心米饮下。

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黍米大。

8 《卫生总微》卷十引张涣方方之七香丸 81 组成

青皮(浸,去瓤,1半生,1半炒)1两,肉豆蔻半两(面裹煨,令香熟),牵牛1两(炒)。

82 主治

《卫生总微》卷十引张涣方方之七香丸治小儿吐泻,不近乳,心腹胀满,小便不利。

8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生姜米饮下,不拘时候。

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为丸,如麻子大。

9 《普济方》卷一六八方之七香丸 91 组成

丁香1两,檀香1两,益智仁1两,甘草1两,木香1两半,蓬莪术1两半,香附子1两半。

92 功效

《普济方》卷一六八方之七香丸具有通中快气之功效。

9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3粒,姜汤嚼下;治一切结实,冲胸膈恶气,用水、姜汁煎服。

94 制备方法

上用甘草膏为丸,如鸡头子大。

10 《普济方》卷三九三方之七香丸 101 组成

木香3钱,丁皮3钱,檀香3钱,甘松3钱,丁香3钱,陈皮(去白)5钱,缩砂仁5钱,三棱5钱,莪术5钱(醋煮),白豆蔻3钱,香附子(炒去毛)2两,益智仁3钱。

102 功效

《普济方》卷三九三方之七香丸具有消食快膈,和胃止痛之功效。

10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生姜汤吞下。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为丸。

11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方之七香丸 111 组成

零陵香(去梗)1两,甘松香(去土)1两,藿香(去梗)1两半,木香1两半,丁香皮(锉)半两,沉香半两,麝香(研)1分,红豆蔻(去皮)1分,草豆蔻(去皮)1分,毕澄茄1分,山芋2两,槟榔(煨)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1两,白术1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两,人参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豆蔻(去皮)1两,蒟酱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3分,甘草(炙)1两半。

11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方之七香丸治虚劳,脾胃虚冷,寒痰呕吐,心腹胀满痛,水谷不消。

113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1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悟桐子大。

12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七香丸 121 组成

白豆蔻仁1两,丁香1两,藿香1两,零陵香1两,青木香1两,白芷1两,桂心1两,香附子2两,甘松香半两,当归半两,槟榔2枚,沉香1两。

122 功效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七香丸可下气去臭。

123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七香丸治口及身臭。

124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常含1丸,咽汁,日3夜1;亦可常含咽汁。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126 用药禁忌

慎五辛。

127 附注

服药后,五日口香,十日体香,二七日衣被香,三七日下风人闻香,四七日洗

手水落地香,五七日把他人手亦香。

13 《博济》卷二方之七香丸 131 组成

丁香2分,官桂1分,青皮半两,巴豆20粒(去皮膜,以纸压出油用),缩砂半两(去皮),木香1分,槟榔3枚。

132 功效

《博济》卷二方之七香丸具有消化酒食毒,破心胸冷气之功效。

133 主治

《博济》卷二方之七香丸主治心胸冷气,攻刺疼痛。

134 七香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至15丸,姜汤、茶、酒任下。

135 制备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蓼实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蓼实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性味 27 归经 28 功能主治 29 蓼实的用法用量 210 注意 211 附方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蓼实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蓼实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蓼实 1 拼音

liǎo shí

2 《辞典》:蓼实

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

Liǎo Shí

23 蓼实的别名

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

24 来源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26 性味

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本经逢原》:"咸,微温,无毒。"

27 归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足厥阴经。"

28 功能主治

温中利水,破瘀散结。治吐泻腹痛,症积痞胀,水气浮肿,痈肿疮疡,瘰疬。

①《本经》:"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

②《药性论》:"归鼻,除肾气,兼能去疬疡。"

③孟诜:"通五脏拥气。"

④《本经逢原》:"治消渴去热,及瘰疬、癖痞、腹胀,皆取其散热消积之功。"

29 蓼实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研末或绞汁。外用:煎水浸洗或研末调涂。

210 注意

①《药性论》:"蓼实,多食吐水,拥气损阳。"

②张寿颐:"蓼实,破瘀消积,力量甚峻,最易堕胎,妊妇必不可犯;亦有血气索虚,而月事涩少,非因于瘀滞者,亦不可误与。"

211 附方

①治交接劳复,阴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绝:蓼子一大把。水按取汁,饮一升。干者浓取汁服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霍乱烦渴: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钱,水煎服。(《圣惠方》)

③治小儿头疮:蓼实捣末,和白蜜、鸡子白涂上。(《药性论》)

④治蜗牛虫咬,毒遍身者:蓼子煎水浸之。(《本草拾遗》)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蓼实的方剂 透膈清凉羊肝散

:方名:透膈清凉羊肝散组成:白术、苍术、莪术、水红花子、头发(烧灰)各等分。主治:小儿痞疾。用法用量

消痞丹

ǐdān《青囊秘传》:方名:消痞丹组成:阿魏、水红花子、三棱、莪术、肉桂各等分。功效:消痞。用法用量

克坚酒

致。用法用量:上用火酒2斤浸之,时时呷服;或用水红花子熬膏,每日取2钱酒化下。外用消痞膏贴之。摘录:

阿魏麝香散

sǎn处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雄黄9克野水红花子120克神曲(炒)人参白术(生)各30克肉桂1

消痞神膏

消痞神膏组成:密陀僧6两,阿魏5钱,羌活1两,水红花子1两,穿山甲3钱,香油1斤许。主治:积年恶痞。

更多用到中药蓼实的方剂

用到中药蓼实的中成药 肥儿疳积颗粒

5g槟榔(炒)50g白芍(酒炙)50g抚荑25g蓼实子40g山药(炒)50g麦芽50g蓝花参50g雷

溃疡胶囊

:瓦楞子32g鸡蛋壳48g陈皮16g枯矾32g水红花子32g珍珠粉05g仙鹤草112g制法:以上七

养胃宁胶囊

号:WS3B258497处方:当归33g水红花子(炒)44g香附(醋)33g香椽44g青木香2

乌金丸

棱(醋煮)7钱,莪术(酷煮)7钱,地骨皮7钱,水红花子(炒)7钱,百草霜3钱,伏龙肝3钱。主治:小儿

肥儿丸

8钱,鸡内金4钱,黄连1钱,橘皮8钱,黄耆5钱,蓼实1两,炙甘草3钱,丹皮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

更多用到中药蓼实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蓼实 《古今医鉴》:[卷之十三]癖疾

(醋煮,七钱)莪术(醋煮,七钱)地骨皮(七钱)水红花子(炒,七钱)百草霜(三钱)伏龙肝(三钱)上为细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内痈部]痞积瘕门主方

个切四块)桃枝杨枝桑枝槐枝(各十寸)葱(十根)水红花子(五钱)白凤仙根(五根)用麻油三斤同煎,药枯去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八]蓼实

蓼实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蓼

曰∶蓼类皆高扬,故字从,音料集解《别录》曰∶蓼实生雷泽川泽。弘景曰∶此类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青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公选良方内外科]痞块

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据《蜀本草》统计,《本经》所载药物中,相恶的有六十种,而相反的则有十八种。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在古籍中说法并不一致。 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并编成歌诀,现将歌诀内容列举于下。 十八反: 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 蒌(瓜蒌) 贝(贝母) 蔹(白蔹) 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 戟(大戟 )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党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 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宫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不如十八反、十九畏歌那样普遍认可和传播习诵。 中医药物配伍分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所以说十八反是指两种药物相反 [编辑本段]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妊娠用药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