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的历史沿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流坑的历史沿革,第1张

流坑的历史,一开始即为董氏所书写。

流坑董氏的家世渊源,据说可以上溯到西汉著名的大儒、广川人董仲舒。至今,流坑董氏仍自称广川董氏。而按照流坑董氏族谱中最为通行的记述,其家族渊源应肇始于唐德宗宰相董晋之孙董清然,唐朝末年,“值李氏乱,避居临川之扩源”,由此安家江南。

1984 年,江西德兴出土的南宋初年董鸿墓志铭云:“(唐末)五季之乱,士大夫皆保歙(安徽歙县)之黄墩。乱定稍出,散其旁数百里间,……董氏其一也。”德兴的董氏,也是董清然之后,因此,可考流坑董氏祖先曾居皖南,其后辗转迁移到了江西,更早的历史,则难以考证。 董清然迁移宜黄县扩源村,到五代南唐时期,其孙辈已是一个繁荣的大家族,董氏全、含、合三兄弟开始分蘖析居。董全迁徙鄱阳海口,因其地后属德兴,所以,董全一系被称为德兴海口派。董含留居宜黄,其后即为宜黄北源派。

而董合一家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3)西来流坑,这里当时尚属吉州庐陵县,后改属永丰县云盖乡,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割崇仁天授、乐安、忠义三乡及永丰云盖乡设乐安县,隶抚州,自此,流坑便属抚州乐安。所以,董合一系先叫庐陵派,以后又叫乐安流坑派。董合,便是流坑董氏的一世开基祖。 隋唐之前,流坑一带悉为荒壤,“犹是鱼凫之境”,“榛篁森翳,人莫有居者”。当此中原板荡天下纷扰之际,青山绿水、别有天地的流坑,无疑是一方栖息耕居的理想之地。

开拓之初,所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流坑董氏的真实写照。董合一家先在案山脚下乌江回转角处的白泥塘驻留建宅,垦荒植田。在很短的时间里,董合一族人丁迅速兴旺起来。

据史料记载,董合之子董桢“以豪侠自任, 时方扰攘,盗贼盈野,乃纠率义勇,保固乡里,贼不敢犯,赖以为济者甚众”。董氏由此在流坑立稳脚跟,并成为当地有势力、有影响的大户人家。不久,因族内人丁繁衍渐盛,白泥塘一带土地遂显狭促,董氏又把乌江东岸三面环水的白茅洲开辟出来,阖家迁往耕居。后来,在堪舆大师杨筠松的指导下,董氏家族再将家业从白茅洲迁到乌江西岸一片名叫“中洲”的高地,即现在的流坑村所在地,由此擘划出一个日后彪炳历史的“千古第一村”——流坑。

自此,流坑一带已被董氏营造成类似王安石笔下“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的世外桃源。

可以想象,在当时中原土族纷纷迁徙江南的时代大背景下,如此这般择山水形胜之地以兴家旺族的事例应不在少数,只是,像流坑董氏遽然兴旺发达,在宋代一举成为科甲联中、仕宦众盛而称雄于江右的巨家大族的范例却寥寥可数,原因何在? 如果说,明朝万历年间董燧从精神到物质对董氏宗族与流坑村的重建,使流坑董氏“数千百人之精神,萃之一堂,联之一心”,建筑布局擘划惠泽后代迄于今日,那么,流坑董氏第三代——董桢长子董文广,则是流坑董氏成为“科举昌盛、仕宦众盛”的江右巨家大族的关键人物。

对此,流坑董氏第四代传人董 傪 在北宋至和元年(公元 1054 年)撰写的《登科题名录》有颇为中肯的记述——

予伯祖文广,始以通经为儒。不事章句,东游金陵,值(南唐)李氏乱,乃叹曰:“是不足事,以污吾祖。”弃而西归。即而王师平江南,乃与吾祖议曰:“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幸而生见太,当有子弟以儒名家。”悉出金帛,多营书史,大启黉舍,招延学徒,士自远方多归之。至祥符中吾父一举中进士,乡里以为荣。识者谓:“董氏当扰攘之时,以豪勇自奋庇捍乡里;太平之时,复敦儒学,教育子弟,宜有其后以大厥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董文广超拔于世的智识、善举,让此前仅是一乡村庶族地主的流坑董氏大放异彩。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 年),流坑董氏第四代董淳第一个中进士。宋仁宗景佑元年( 1034 年),流坑董氏第四代董洙、董汀,第五代董仪、董师德、董师道五人同科进士,称“五桂齐芳”,被士林传为佳话,族人特建“五桂坊”以示庆贺、纪念。南宋文天祥《谢恩表》中有“花耀贴金,一门而五董”之句,即典出于此。宋钦宗靖康元年( 1126 年),第七代董藻在以谋略取士的特设科中,名选第一,时称武状元。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 1148 年),第八代董德元廷试第一,以有官列第二,恩例与大魁等,称“恩榜状元”。 宋代,是流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流坑董氏中进士多达 26 人,并且通过科举入仕,形成了流坑董氏自己的文化传统,发展成为一个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甚高的大家族。元代大理学家吴澄在为流坑董氏族谱作序时说道,董氏在宋代“仕宦之众,莫之与伦”,溢美之词,其实堪副。

与此同时,科举仕宦之兴,还为董氏家族在经济上带来了莫大好处。

两宋官禄丰厚,又奉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因而随着政治之荣显,给流坑带来的是经济上的发达和村社建设的繁荣。

如南宋董定得在咸淳七年(公元 1271 年)中进士后,官吉州司法,以“官禄丰厚”,在短短数年间便“家雄于赀,田连村赀,田连村陌,山林川陆,跨有邻疆”。由此一列,余可概览。可见,从宋代开始,流坑董氏就开始了以田产助科宦,以科宦扩田产、固宗族的生存模式。这些为后来流坑董氏家族长盛不衰确立了重要的根基。

而现今仍矗立在村西口的南宋为纪念状元董德元而建造的“状元楼”、村中的“五桂坊”遗址以及人们常传为佳话的“桂林书院”、“西山书院”等告诉人们,宋代的流坑村已经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建有许多纪念性文化建筑的大村落。

科举昌盛,使流坑董氏仕宦如云,历史上流坑村总共出进士 34 名、举人 78 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还有两名御医和诸多未入仕途的文人学士。 元代,流坑经历了近百年的动荡和劫难。元军兵下临安(今杭州),流坑董氏汇入了文天祥领导的抗元大军,保卫乡梓。及兵败,“乡以勤王故,遭兵祸稍酷”,流坑为元军铁骑践踏杀掠,摧毁殆尽。随后十余年间,又是“山寇劫掠,出没不时,流坑适当冲要,乡无宁居”,族人流徙他乡。及后,更惨遭“丙申之难”,为本县夏普所率武装围攻破村,董氏少壮“奔迸四出,老弱毙于兵刃者不胜计”。此后,董氏族人再一次散亡四方,流离颠沛,流坑村也成为一片丘墟。

有元一代,董氏科宦甚稀。值得一提的是,动乱使董氏族中精英特别重视宗族制度的建设,至顺癸酉( 1333 年),族人继南宋始修族谱之后又二修族谱,至正年间( 1341 — 1367 年)又议建宗祠。到元末,流坑又重新昌盛起来。

1365 年,朱元璋平定江西之后,董姓陆续返回故园流坑,“芟荆扫砾,复有其居”;“不数年,弦歌而居”。就这样,董氏家族随着明初社会逐渐安定而休养生息,并很快重新繁衍昌盛起来。

宋时,流坑董氏家族中董帧一系独秀,文广、文肇、文晃和文享四大支,族称明法、屯田、校书、道者四大派,经宋末元代的历次兵匪袭荡,到明朝初年惟存屯田、校书二支。此后,屯田派一枝独秀,渐渐衍生出七房,与文晃一支合而为八。直到现在,仍然一如其初。所以,明代以来的流坑,已是一个规模甚大的单亲宗族聚集而居的村落。 进入明代,以书香仕宦名世的流坑董氏复开登科之例,仕者渐盛。成化二十年( 1484 年),第二十代董时望再中进士,后官至御史,在族中传誉甚高。第十六代董琰,字子庄,曾任茂名知县,后迁翰林院编修,与修《永乐大典》,又为南京国子监司业,赵王府长史,且著作颇丰,文才时望,在流坑称得上一流的人物,村人建翰林楼纪念。当然,此时流坑的科举仕宦与宋代相比相差甚远,呈下降趋势,但著书立说者很多,仍不失为江右“文献世家”。

到明代中后期,董氏族人受长江中下游商品贸易的影响,利用乌江之便利,进行竹木贸易,使流坑村有了新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族内一批精英的不断努力下,流坑董氏的宗族组织和社区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进入它的全盛时期。从明初到万历年间,董氏族人三次撰修族谱,三次修建大宗祠,采取强化族领、制订族规、增置族产等许多措施以凝聚族众,并且推崇心学,重视教育,激励族中子弟发奋读书、光宗耀祖。反映在村社建设上,出现了“三多”,即祠堂多、书院多、纪念性文化建筑多。

据族谱记载,万历年间流坑村内建有祠堂 26 座,书院 26 所,各种纪念性文化建筑 30 多座。明代中叶,第二十二代董燧对流坑村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他在宋元村落建设的基础上,于村西侧拓展了南北方向、绵延如龙的“龙湖”,将村盘分成东西两大部分,且使东部村落主体部分形成了四面环水之势。又在村落主体部分按七横(东西)一纵(南北)辟出八巷,沿巷营建房宅,形成规整有序的村落布局,使流坑这个人众繁庶的村落很像一座城地,也像一方都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流坑时曾赞:“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见《徐霞客游记》第14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版)这不仅给流坑厚重的人文积淀留下了又一掌故,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对当时流坑村村景的宝贵描述。 清代初期,流坑社会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董氏的科举功名已是江河日下,大为衰落,最终从一个朱紫踵继的仕宦巨家蜕变为乡间的平民宗族。另一方面,族人在明末开始竹木商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特别是发达的竹木贸易。他们从乌江上游的金竹、招携等地,贩运竹木到赣江沿岸的三湖、樟树、南昌等埠,以及长江下游的南京、扬州、常州等地销售,从而使流坑的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步入它的黄金时代。

那时,乌江上游的竹木贸易完全为流坑董氏所垄断,竹木资源为董氏各房派之公产,出现了竹木贸易的行会组织——木纲会,并依靠宗族力量控了乌江的竹木运输。竹木贸易的突出发展,不仅使董氏摆脱了明代后期经济上的困境,而且在族内新生了一个人数很多的处于中心地位的商人群体。这些商人在发家致富之后,纷纷通过捐纳的途径,挤入士绅、官僚阶层,又以巨额的财富积累,积极从事宗族和社区建设,如扩大族产、修建祠堂、编刻族谱、立学助教、修桥铺路、倡义施惠等举措,使流坑又一次繁荣兴盛。尽管屡受战乱影响,但村落建设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仍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道光年间,村中祠堂增至 83 座,书院、学馆增至 28 所,今天村中尚存的这一时期的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使我们不难想象当年流坑的繁华和兴旺。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国运的衰弱,也给流坑带来了不幸。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乐安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流坑村当时是根据地的一部分,流坑人民为革命斗争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坑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山村经历了新中国农村从土地改革到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发展里程,仍然较好地保留了她古朴典雅的传统风貌和融于自然的田园环境。

从 1990 年秋开始,对流坑村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的研究、宣传、保护、利用工作有序开展,尘封的明珠得以重放异彩。 2001 年 6 月,流坑村古建筑群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 年 10 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此,流坑村保护文物古迹、发展旅游经济工作更加蓬勃地开展。

现在,流坑村有 1209 户, 5205 人,耕地 3298 亩,山地 58000 亩,依然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子。

《大唐开元占经》满足你所有要求

  作者:瞿昙悉达

  《开元占经》记述了大量古代天文学家有关宇宙结构和运动的认识,而且其中有一些是仅见于此书的如后秦天文学家姜岌《浑天论参难》,梁武帝在长春殿召集群臣讨论天文、星象的记载,以及祖恒对姜岌的批评等等这些论述在《开元占经》之外迄今尚未发现影迹

  《开元占经》自撰成以后,传世极少这是因为书是一部以星占术为主的书,宣扬天命论的本身及笃信迷信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视为高度的机密,生怕有人拿其中的话,结合天上的天象,来“妖言惑众”,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本书在唐、宋时代就流传极少宋以后即无记载,当已失传甚至连明代的皇家天文台也无藏本直到明神万历四十四年(1616),安徽歙县有叫程明善的学者,因给古佛像布施装金,而在佛腹中发现了一部抄本当今传世较广的是道光年间的恒德堂刻版巾箱本近年来,台北出版了文渊阁藏本《四库全书》影印本中国书店也于一九八九年出版影印本

  灵台秘苑

  不著撰人名氏考《北史·庾季才传》,称所著有《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卷,《地形志》八十七卷,并行於世此书书名卷数皆与相合然书中所徵引故实,迄於元末又所记冬至以日躔箕宿四度起算,则明人所编辑,仍袭季才之名耳其书首一卷至五卷论天,六卷至十二卷论日月,十三卷至十七卷论五星,十八卷至二十七卷论三垣,二十八卷至五十三卷论二十八宿,五十四卷论杂星,五十五卷至六十卷论望气,六十一卷至六十六卷为天象杂占,六十七卷至七十卷论风角,七十一卷至一百二十卷为杂占候大抵推步纬度者少,测验祥异者多,体例亦颇冗沓盖方技之流杂抄占书为之耳

最负盛名的文房四宝是: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纸、广东端州的端砚

具体: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著名的有宣笔、湖笔及宋笔(四川乐山)。其中宣笔引领了中国毛笔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即从汉代至宋末千余年的历史。唐代,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诞生了中国毛笔两大制法之一的,以制笔名家诸葛高为代表的“诸葛派”。

中国墨的杰出代表就是徽墨。“徽墨四大家,绩溪占其半”。今天,已经形成了以宣城的绩溪为中心的徽墨生产基地。

房四宝中的纸,用于书画的最好的是宣纸。宣纸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倍受古今书画名家的亲睐,已经成为书画用纸的代名词,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誉,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如今,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宣纸制作群。

关于砚台,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四大名砚,即端砚(广东肇庆)、歙砚(安徽歙县)、洮砚(甘肃卓泥)、澄泥砚(山西绎州)。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268476htmlfr=qrl3

《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严佐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YfhI1dmsUSyEpWITkr2gA

提取码:mhzk    

书名: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

作者:严佐之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4-9

页数:225

内容简介:

《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主要内容:目录之学,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目录学著作,对了解我国文化、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明清两代,私人藏书盛极,因而私家目录著作也极为丰富。《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对近三百年来古籍目录著述中较为重要和有价值者作了梳理,对其源流、古籍收藏、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严佐之,男,1949年1月生于上海,祖籍安徽歙县。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与古籍整理、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著述《古籍版本学概论》、《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主编《朱子全书》(合作)等。

  很多啊

  毕升(生卒年不详)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据我省文物工作者考证,他是歙县人。他的后代(现住在歙县的毕家村)保存下来的活字胶泥字现珍藏在我省博物馆里。

  他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他布衣。他总结了过去雕版印刷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制成了胶泥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的发明,不仅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且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汪道昆(1525—1593)

  字伯玉,号南溟、太函,歙县人,是我国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散文和杂剧作家。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后相继任义乌县令、襄阳知府、福建副使、兵部左侍郎等职。在义乌当县令时,主张加强防备,教民习武,以防止倭寇入侵,为后来积极进行抗击倭寇的斗争奠定了基础。他在福建任职时,与当时的爱国将领戚继光一起召募“义乌兵”,大败入侵的倭寇。晚年出任兵部左侍郎时,曾采取积极措施,改革弊政,提出了不少有关加强国防实力的建议。

  嘉靖、万历年间,汪道昆在文坛上名声甚高,被列入“后五子”之内。所著《太函集》收集了他创作的各种体裁的诗歌约一千五百余首。作有杂剧《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以及《唐明皇七夕长生殿》等五种。此外他还写了一些散曲。

  许国(1527—1596)

  字维桢,歙县人,明大臣。曾乡试第一,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许国一生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官,很受帝王宠幸。隆庆间,明穆宗赐他一品服出使朝鲜。历任太子出阁、入侍太子的右赞善、礼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等职。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任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不久,又加封太子太保,改授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二年,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升太子太傅。明神宗曾在歙县营建许国石坊(即八角牌楼),作为对他的“加恩眷酬”。许国在阁九年,廉慎自守,但他遇事好发脾气,“数与言者为难,无大臣气度”,因而常常遭到攻击。许国死后谥文穆,著有《许文穆公集》。

  曹文埴(—1798)

  字竹虚,清安徽歙县人。清朝大臣。乾隆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再迁詹事府詹事。授左副都御史,历刑、兵、工、户诸部侍郎。后擢户部尚书。为官持正,不阿附权臣和珅。以母老引退。嘉庆三年卒。谥文敏。

  曹振镛(1755—1835)

  字俪笙,歙县人。清朝尚书曹文埴之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授编修。大考三等,清高宗认为他是大臣之子,应该重用,所以把他提升为侍讲,后迁升侍读学士。嘉庆三年(1798年),任内阁学士,工部、吏部侍郎。嘉庆十一年,升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此后先后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学政、军机大臣等职。在任军机大臣时,小心谨慎,遇事模棱,很受宣宗皇帝的信任。

  他曾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担任学政,前后典乡会试四次,严于挑剔一般小毛病。在他的影响下,这种严于挑剔一时成为一种风气。他曾任《会典》、《实录》、《河工方略》、《明鉴》、《皇朝文颖》、《全唐文》的总裁。

  黄宾虹(1865—1955)

  初名懋质,应试改名质,字朴存,以所居潭渡村有滨虹亭,因号滨虹,后改写宾虹,中年后以字行。别号有予向、虹若、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省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城,早年为贡生,任小官吏,后弃官参加反清活动。1907年逃亡上海,后任编辑、记者,并在昌明艺专、新华艺专、上海美专任教授。1937年赴北平,任北平艺专教授。1948年赴杭州,任国立艺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黄宾虹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所藏金石书画文物二千余件及生前书画作品五千余件,全部捐献国家。人民政府于杭州栖霞岭建“画家黄宾虹纪念馆”。擅长山水画,兼作花鸟画,并进行绘画史论和篆刻的研究、教学,以及中国美术遗产的发掘、整理、编纂、出版工作。

  黄宾虹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大家。与二十世纪的其他画坛巨匠相较,黄宾虹更具学养,更富于文人气质。除了山水画创作,他在金石学、美术史学、诗学、文字学、古籍整理出版等领域均有卓越的贡献。一生著述宏富,有《黄山画家源流考》、《中国画学史纲》、《虹庐画谈》、《古画微》、《黄宾虹画语录》、《画学编》、《印学》、《宾虹诗钞》等35种。

  渐江(1610—1664)

  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法名弘仁,县城桃源坞人。明末生员。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陷徽州后不仕,去武夷山依古航禅师为僧。寄情于诗词书画。他对元朝山水画家倪瓒(号云林)特别崇拜,率先提出“敢言天地是吾师”的口号,顺治十三年(1656年)从闽返歙后,每年必游黄山,描写黄山、白岳、武夷真境,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并称“海阳四家”。存世作品有《黄山图》、《晓江风便图》等约150件。他的画意境高逸、肃穆,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行书法颜真卿,楷书学倪云林。诗亦甚工,后人辑成《画偈集》148首,多抒发对大自然的爱,时而流露出对家国世事的感慨。

  王茂荫(1798-1865)

  字椿年,号子怀,清嘉庆三年(1798年)诞生于一个徽商家庭。髫龄入私塾,晨入暮归,读书非常用功。后就读于县城紫阳书院。道光十年(1830年),根据家里的决定,赴潞河管理茶庄店务。翌年,适逢北闱恩科取士,王茂荫即以监生资格应京兆试,中了举人,次年会试,又高中进士,并备官户部。但在此后长达15年的时间内,他都是在户部任“主事”、“行走”一类的微职闲官,直到50岁才被升补为户部贵州司员外郎。其后擢升为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成为清廷主管财政货币事务的官员之一。并历任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户部、工部、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务。王茂荫任京官前后达30年,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不携眷属随任,一人独居歙县会馆,以两袖清风,直言敢谏闻名。

  清咸丰朝实施过两次令人注目的货币改革措施,即发行钞币和铸大钱。王茂荫是咸丰朝行钞的第一个倡导者,铸大钱的坚决反对者。

  陶行知(1891—1946)

  原名文浚,又名知行。近代著名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从事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宣传生活教育。“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帮助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从事民主运动,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培养出许多革命人才,引导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著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潘姓;

一、寻根溯祖

1、 出自姚姓,先祖为生于姚墟(今河南濮城南)的舜,建潘都(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迁陕西兴平北。商时,舜之后裔在潘地建潘国(今河北怀来、北京一带)。周文王灭潘国,亡国后的潘国人用国名作为姓氏。

2、 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后迁河南固始,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春秋时,姬姓潘国被楚国吞并,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3、 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4、 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5、 清康熙年间,台湾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二、迁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发展,唐代扩展到河北、陕西等地。第一次进入广东是在西晋年间,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第一次进入福建是在唐代(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后又迁居广东、云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间,潘姓第一次移居台湾。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为楚大夫;孙子潘党,继为大夫。

三、郡望、堂号

1、 堂号: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2、 郡望: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四、历史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 1908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于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氏名人不胜枚举,有兴趣者可去中华一家人看看。

南北两支潘氏 黄帝轩辕后代

关于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

毕公,就是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被他当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毕地,也就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和咸阳以北的一带。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而后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按照当时的习惯,纷纷以国为氏,统统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发源地,当然也是在陕西的北部。

大约四五百年以后的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又有人以潘为姓,这是根据《姓氏寻源》的记载。《姓氏寻源》上是这样说的:“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这一支潘氏,很显然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他们的发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苏和浙江一带。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汉代以后,潘姓的知名人物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譬如,三国时代东吴的名将潘�307和潘璋,就是千百年来民间所熟知的人物。大家熟知的“走麦城”的故事中,关公父子就是被潘璋所捉到并加以杀害的。

“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宋代的大将潘美,也是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好,把他列入“坏人”之林,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著名的“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扮演的是反派的角色,处处跟杨家过不去的缘故。

实际上,这真是冤枉了他了。正史上的潘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名大将,战功辉煌异常,曾经在太祖受禅之初,为宋室收复凶悍的陕帅袁彦,而巩固了赵家的天下。后来,他并且平定泽潞扬州,下江南广东、云南,以大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还被封为代国公。像这样一位杰出的名将,竟被“杨家将”的作者,随便地在他的名字中加个“仁”字,就把“潘仁美”塑造成一个反派的角色。

 中文名:叶桂

 外文名:字天士

 别 名号:香巖、别号南阳先生、上津老人

 国 籍:清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吴县(今苏州)

 出生日期: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

 逝世日期: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职 业:中医温病学家

 信 仰:道家思想

 主要成就:为中国温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代表作品:《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天士医案》

 祖 籍:安徽歙县

叶桂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一作子蕃),名时,医德高尚,又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叶阳生,名朝采,医术更精,读书也多,且喜欢饮酒赋诗和收藏古文物,但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当时叶桂才十四岁。叶桂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就走江湖,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同时拜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继续学习。他聪颖过人,“闻言即解”、一点就通,加上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见解往往超过教他的朱先生[2] 。[3] 叶桂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叶桂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2]

 行医山东有位姓刘的名医擅长针术,叶桂想去学但没人介绍。一天,那位名医的外甥赵某因为舅舅治不好他的病,就来找叶桂。叶桂专心诊治,几帖药就治好了。赵某很感激,同意介绍叶桂改名换姓去拜他舅舅为师。叶桂在那里虚心谨慎地学习。一天,有人抬来一个神智昏迷的孕妇。刘医生诊脉后推辞不能治。叶桂仔细观察,发现孕妇是胎儿不能转胞,痛得不省人事的。就取针在孕妇脐下刺了一下,叫人马上抬回家去。到家后胎儿果然产下。刘医生很惊奇,详加询问才知道这个徒弟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叶桂,心中很感动,就把自己的针灸医术全部传授给了他。叶桂母亲患病,他总治不好,又遍请城内外名医,也不见效。他便问仆人:本城有无学问深而无名气的医生仆人说:后街有个章医生,常夸自己医术比你高明,但请他看病的人寥寥无几。叶桂吃惊地说:出此大言,当有真才实学,快请来!仆人请章医生时说:太夫人病势日危,主人终夜彷徨,口中反复念著“黄连”。章医生到叶天士家诊视老太太后,细看过去的药方,很久才说:药、症相合,理当奏效。但病由热邪郁于心胃之间,药中须加黄连。叶桂一听便说:我早就想用黄连,因母亲年纪大,恐怕会灭真火。章医生说:太夫人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对症下药,用黄连有何不可叶桂很赞同,结果两剂药病就好了。以后叶桂便对人说:“章医生医术比我高明,可以请他看病。”

1 两鬼相遇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及翻译

表叔王碧伯妻丧,术者言某日子刻回煞,全家皆避出,有盗伪为煞神,逾垣入,方开箧攫簪珥,适一盗又伪为煞神来,鬼声呜呜渐近,前盗皇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视乃知为盗,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莫不绝倒,据此一事,回煞之说当妄矣。然回煞形迹,余实屡目睹之。鬼神茫昧,究不知其如何也。

王碧伯的老婆死了,阴阳师的告诉王他老婆的魂在某日子刻回煞,那天全家出外躲避。有个小偷知道这件事后,就装扮成煞神模样跳墙进入他家中盗窃,正在翻箱倒柜之时,正好另一个小偷也扮做煞神来偷东西,后来的这个小偷一边走一边模仿鬼叫声,在里面的小偷赶紧就往外跑,两个小偷在院中碰了个照面,都以为对方是真煞神,都吓得七神出窍,双双昏倒于地。天明后王家人回家后一看大惊,细细一看才知道是两个小偷。连他们的妆也没卸就绑送了官府。此事当真可笑之极,既然相信有鬼又何必去偷,既然去偷就不要怕鬼。

2 人不畏鬼《阅微草堂笔记》文言文

曹司农竹虚言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纪晓岚)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

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原文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

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

"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

入室后,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

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

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耶!"鬼技穷,倏然灭。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动。

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清·纪昀《滦阳消夏录》) 注释1、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

司农:学管钱粮的官。清代的户部尚书也别称司农。

2、歙(shè):县名。今安徽省歙县。

3、延:请。4、是:这里。

5、夹纸:作夹带用的纸,极薄。夹带:旧时考生应试,私带预先抄好的文字资料或书籍入考场。

6、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7、倏然:很快地。

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8、甚:很,十分。

9、及:等到。10、轩:宽敞。

11、状:……的样子12、穷:用尽 译文1 司农曹竹虚说:他的族兄从歙县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此时正是盛夏时节,此兄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

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友人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此人不管,强要住下。

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的纸一样薄。进入房间后,便逐渐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

曹兄完全不怕。那女子忽然披散了头发吐出了长舌,变成吊死鬼的样子。

曹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把自己的头摘下来放到桌子上。曹又笑着说:“有头的我尚且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便一瞬间消失了。

待到曹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刚露出它的脑袋,曹便唾骂道:“又是那个倒霉的东西吗?”鬼竟然没有进去。

译文2 曹竹虚司农说,他的族兄从安徽歙县到扬州,途中经友人家。时值盛夏,请坐书屋,非常宽敞凉爽,晚上就想在这儿睡觉。

友人说:“这儿有鬼怪,夜里不可以住。”曹竹虚坚持住这里。

半夜,有一东西从门缝慢慢进入,薄如纸张。进屋后,渐渐展开像人形,是一个女子。

曹一点儿也不害怕。那鬼怪忽然披散头发吐着舌头作吊死鬼的样子。

曹笑着说:“还是这个头发,只是稍稍乱了些;还是这个舌头,只是稍微长了些,有什么值得害怕?”鬼怪忽然摘下自己的头放在桌上。曹又笑说:“有头还不值得害怕,何况无头。”

鬼怪本领用尽,很快地消失不见了。等到曹归途再住这里,半夜,门缝又有声响,鬼怪刚露头,曹就唾骂说:“又是你这个败兴的东西吗!”鬼怪竟不进来。

启示 俗话说“邪不压正”,鬼的伎俩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无计可施了。鬼是不存在的,但社会上的邪气却是有的,只有发扬正气,邪气才无市场。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只要心里坦荡不怕,就没有什么可以吓住你了。

附录:陈在衡不怕鬼 原文 陈在衡先生,和蔼而风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间,见二人笼灯前行,就火吸烟,久而不爇。

其一人问曰:“君过首七未耶?”陈讶其语,漫曰:“未也。”其人曰:“宜哉,阳气未尽,故阴火不燃。”

陈悟为鬼。佯曰:“世言人畏鬼,信乎?”鬼曰:“非也!鬼实畏人!”陈曰:“人何足畏?”曰:“畏啐。”

陈即长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张目怒陈曰:“汝非鬼也?”陈笑曰:“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缩其半;三啐之而灭。

译文 陈在衡先生,和蔼又风趣,六十多岁了。傍晚时在野外行走,看到二个人打着灯笼往前走。

(陈在衡)蹭火点烟,很久都点不燃。其中一个人问:“你过了首七了没有?”陈在衡很奇怪他的话,就谎称:“没呢。”

这个人就说:“这就对了,阳气未尽,所以阴火点不燃。”陈在衡就知道他们是鬼了。

就假称:“世人都说人怕鬼,真的么?”鬼说:“不是!鬼其实怕人!”陈在衡说:“人有什么可怕的?”鬼说:“怕口水。”陈在衡于是吸气用力吐他们口水。

二个鬼后退到三步外,睁大眼睛很生气的说:“你不是鬼?”陈在衡笑着回答:“实不相瞒,我只是和鬼很相近的人而已!”(陈在衡)又向他们吐口水,两个鬼都变小了一半;第三次吐他们口水就灭了他们。注释1、就:凑近。

2、漫:随意。3、宜:应该。

4、悟:领会。5、佯:假装。

6、再:第二次。

3 《阅微草堂笔记》全文的翻译

益都的李词畹先生说:秋谷先生游历南方的时候,借住在一个朋友家的园亭里。有一天晚上睡下之后,想要写一首诗,正在沉思着构思,听到窗外有人说话:“先生还没有睡着吗?您写的清雅秀丽的诗句,我已为之心醉十几年了,现在幸而遇到您在这个亭室中暂住,我暗中旁听你跟友人的高论,虽然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是终究因为不能当面向您询问疑难而引为恨事,又担心假若忽然之间您离开这里转到别处游历,我再不能有机会向您畅言心怀,那就要成为平生的大憾事了。所以现在不辞被您责备我的唐突冒昧,愿隔着窗子听您如魏晋名士一般挥麈清谈,先生能够不拒绝我的请求吗?”

秋谷先生问:“你是谁?”

窗外人回答:“这座别馆幽僻深静,一重重的门扃深夜严闭,自然决不是人迹所能潜到的地方,先生神思开朗,心怀坦荡,谅来也不会因为我是异类而感到恐怖,也就不必深究我是什么吧。”

秋谷先生又问:“那您为什么不进来相见而谈呢?”

窗外人回答说:“先生襟怀潇洒脱俗,我也是个懒于礼仪斯文的,只要能神交就好,何必一定要俗礼相对、非要见到模样呢。”

秋谷先生于是每天都与它酬对谈论,发觉它对六义的领悟力颇为深厚。这样过了好几天,秋谷先生偶然乘着醉意开玩笑地问道:“听您的议论,不象是神也不象是仙,也不象鬼,不象狐妖,难道是如诗句中说的‘山中木客解吟诗’吗?”这话一说出来,窗外的语声立即就寂静了。秋谷先生从窗隙间望出去,天上弯月发着微明的光芒,有一道黑影蓬蓬然地飞掠过水亭的檐角消失了。这座园林之中老树参天,怀疑这真是树木所化的精怪吧。

李词畹又说:当时秋谷先生与这位风雅的精魅谈论之时,曾经有来拜访秋谷先生的客人在一边暗中听到,那位精魅说:“渔洋山人写的诗句,如同名山胜水、奇美的树与幽丽的花,但没有一寸土壤可种五谷;如同雕琢精细的栏杆与曲曲水榭、池苑馆轩风景宜人,但没有牢靠的寝室可以让人遮蔽风雨侵袭;如彝、鼎、罍、洗等精美古董,斑斓夺目地摆满了案几,但是没有锅头炊具可以煮饭填腹;如同灿烂锦绣织物,出于仙女的织机一般华丽,但没有温暖厚实的葛布皮裘可供人御寒;如同舞衣歌扇的美女、十二金钗的美艳,但却没有可以执掌家事的主妇;如同梁园金谷胜地,风雅而有情趣的客人济济一堂,但没有一个良友可以说出有益于人的诤言与劝告。”秋谷先生对这一番评论极其赞赏。

精魅又说:“明末的诗,凡庸的情调杂陈,所以渔洋山人以清新的诗风来挽救这种趋向;近代人所写的诗,浮躁空响的风格日渐增多,所以先生您就用锐刻显露的诗风来扭转它。流行的形势本来是互为因果的,在原理上也并没有哪一方更好的说法,我私下认为双方的风格流派,应当互相调停互补。正是合在一起就是‘双美’,硬要分隔开来则成了‘两伤’了。”秋谷先生对这番话意下貌似很是不平

全文太多,不让回答那么些字 采纳为答案后发你邮箱

4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求翻译(有原文)~ 急

爱堂先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个老学究走夜路的时候忽然遇见了他死去的朋友。老先生平素就很刚直,所以并不害怕,问他的鬼朋友:“你这是要去哪儿啊?”鬼朋友回答:“我现在是个鬼差,去南村勾摄要死的人的生魂,正好和你同路。”于是两个人就一起边走边聊。路过一个破屋,鬼朋友说:“这是个文士住的房子。”

老学究就问鬼朋友是怎么知道的。鬼朋友就说了以下一番话:“凡人白天钻营算计,把本性灵气都淹没了。只有在睡觉的时候一念不生,元神清朗明澈,这时候他胸中所读的书就会字字放光,从身体百窍涌出来,光芒飘渺缤纷,如同锦绣般灿烂。博通经典者如郑玄、孔安国,文采出众者如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样的人,他们的文气直冲霄汉,能与星月争辉。差一等的文气有几丈高,再差的有几尺,以此类推,极差者只有像油灯那么一点儿的光芒,隐隐地从门窗里透出来。当然文气活人看不见,只有鬼神才能看见。这家有七八尺的光芒,所以应该是个文士。”

老学究又问:“我读书一生,睡觉的时候光芒有多高?”鬼朋友犹豫了很长时间,说:“昨天路过你教书的地方,你正在睡午觉。看见你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把你屋子都给笼罩了,学生读书声从浓云密雾中透出来。文气光芒什么的,实在是没看见,所以也不敢妄加评论。”老学究气坏了,破口大骂鬼朋友……

鬼朋友大笑着扬长而去。

5 阅微草堂笔记 翻译

曹竹虚司农说,他的族兄从安徽歙县到扬州,途中经友人家。时值盛夏,请坐书屋,非常宽敞凉爽,晚上就想在这儿睡觉。友人说:“这儿有鬼怪,夜里不可以住。”曹竹虚坚持住这里。半夜,有一东西从门缝慢慢进入,薄如纸张。进屋后,渐渐展开像人形,是一个女子。曹一点儿也不害怕。那鬼怪忽然披散头发吐着舌头作吊死鬼的样子。曹笑着说:“还是这个头发,只是稍稍乱了些;还是这个舌头,只是稍微长了些,有什么值得害怕?”鬼怪忽然摘下自己的头放在桌上。曹又笑说:“有头还不值得害怕,何况无头。”鬼怪本领用尽,很快地消失不见了。等到曹归途再住这里,半夜,门缝又有声响,鬼怪刚露头,曹就唾骂说:“又是你这个败兴的东西吗!”鬼终究没有再进去。

6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翻译~

《两则》原文和翻译 40《阅微草堂笔记》两则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题目为编者所加。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

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②〔泥(nì)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

③〔佚其名〕其名字遗失了,不可知。羽冲是他的字。

④〔斋公〕对道士的尊称。⑤〔迂阔〕迂腐不合时宜。

⑥〔倩〕请人代劳。⑦〔董天士〕清初民间画家。

⑧〔块然无与伍〕孤独寂寥,没有人愿望与他为伍。⑨〔但见须眉古〕只见他的面目很像古人。

须眉,面目。〔井田谱〕即《周礼井田谱》,宋代夏休著。

研究周代所实行的井田制度。〔规〕规劝。

〔角〕较量。〔好事〕喜欢多事。

〔洫(xù)〕田间的水道。〔人几为鱼〕人几乎被淹死了。

〔歘(xū)〕忽然。〔阿文勤公〕清满洲正白旗人阿克敦,文勤是他的谥号。

〔国弈不废旧谱〕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不执〕不偏执。

纪昀 泥古②不化 刘羽冲,佚其名③,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④,多与唱和。

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⑤不可行。尝倩⑥董天士⑦作画,倩厚斋公题。

内《秋林读书》一幅云: 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⑧。 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⑨。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⑩。 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隐。

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

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某公表里 同年〔同年〕指科举考试中同年考中者。

②〔馆〕用做动词,任家馆教师,或在贵人家做食客。③〔为 外吏者〕做地方官的。

④〔崖岸高峻〕指品性高傲,态度严正。⑤〔厅事〕此指客厅。

⑥〔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为一百刻。

⑦〔诟谇(suì)〕斥责,责骂。谇,斥责。

⑧〔承尘〕天花板,顶棚。⑨〔盖狐魅云〕大概是狐狸精之类吧。

项君廷模言:昔尝馆②翰林某公家,相见辄讲学。 一日,其同乡为外吏者③有所馈赠。

某公自陈平生俭素,雅不需此。见其崖岸高峻④,遂逡巡携归。

某公送宾之后,徘徊厅事⑤前,怅怅惘惘,若有所失。如是者数刻⑥。

家人请进内午餐,大遭诟谇⑦。 忽闻数人吃吃窃笑。

视之,无迹;寻之,声在承尘⑧上。盖狐魅云⑨。

《泥古不化》写了一个不能学以致用、拘泥古书的读书人。文中写了他照搬古书闹出乱子的两个事例,又写他死后仍执迷不悟,让人觉得他可笑又可怜。

文末的议论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具有警诫意义。 《某公表里》由三个画面组接而成:翰林公平常喜好“讲学”、翰林公拒贿前后、狐魅“窃窃私笑”。

作者对那位翰林公没有下一句评语,读者却由狐魅的“笑”对翰林公的“内在”心知肚明了。结尾让狐魅出场,真是神来之笔,既简洁,又冷峭。

鲁迅称赞《阅微草堂笔记》道:“隽思妙语,时足解颐”“叙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阅读时要注意体会。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

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①,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②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

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③。”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④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⑤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

或笑之,则歘⑥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⑦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⑧。’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⑨。

’”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概述〕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

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

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

7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①,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②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③。”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④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⑤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⑥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⑦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⑧。’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⑨。’”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不知道是不是你找大我直接把你的问题 复制到白度上就找到这个 如果不是请告诉我

8 《阅微草堂笔记》的《古未必善》的译文

只有这两篇了

《古未必善》的译文找不到。

《阅微草堂笔记》扮鬼

满大娘,是我弟弟的奶妈,她有个女儿叫荔姐,嫁给近村一个村民做妻子。有一天,听说她娘病了,来不及等她男人一同走,急忙出门,匆匆赶回娘家去。

那时天已黑了,天上半个月亮,微弱的月光照在大地上。半路上,回头看见后面有个人急匆匆追赶上来,她认为这个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