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道教繁荣时期有哪些重要的道教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唐代道教繁荣时期有哪些重要的道教典籍?,第1张

唐代许多道士著书立说,利用儒、释学说从道教的角度阐发老庄思想,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其中如王玄览的《玄珠录》、吴筠的《玄纲论》、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司马永祯的《坐忘子》和《天隐子》,都对推进道教义理化发挥了重大作用。杜光庭还综合道教各派斋醮仪式,整理成《道门科范大全集》87卷,他所统一规范的道教科仪,至今仍然沿用。随着唐代道教的兴盛,道教典籍也大量增加,唐玄宗时,广为搜集道书,编成了道教历史上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唐玄宗御撰的道藏目录《琼纲经目》,著录了道书3744卷。

  1、道教有一本把所有道经都综合在一起的书,叫《道藏》,相当于儒门四库全书的地位。实际上不是单独一本经典,是一部合集。

 单独的,比如道家三经:道德经(老子),南华经(庄子),清虚经(列子)

 其他的更多的了,广为人知的比如说《抱朴子》(葛洪),《坐忘论》(司马承祯),《大道论》(张三丰)。

 2、另外,古代许多名医都是道士,《黄帝内经》,孙思邈,张仲景等大医的著作也可视为道家经典。另外武道不分家,很多大武术家如孙禄堂等人的著作,也可以算是道家经典。

唐初正式设立史馆修史并形成一系列的制度,这是我国史学史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一大进步。而史馆制度的确立绝非偶然,是有其深刻是社会政治原因。同时,史馆的设置并制度化在当时来说是空前的,对后世史馆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此外,史馆制度化又有其弊端,这是封建制度下是必然结果。本文不揣冒昧,略陈管见,以求一二之赐教

唐代,史馆,监修国史,史馆制度贞观三年,唐太宗将史馆从秘书省中分离出来,置于禁中,使其取代著作局的修史之职,成为独立修史机构。唐初设立史馆修史,是对历代官方修史形式的制度化,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从私人修史向政府修史的转折点

设馆修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兰台、东观,据后汉书记载,班固就曾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又唐六典有记:刘珍、刘毅、刘陶、伏无忌、黄景等相次著述东观,所撰书谓之东观汉记由此可见,兰台、东观应为当时修史的地方,但是二者又与后来的史馆有着本质的区别。兰台系掌图籍秘书,东观则是藏书之地,都非专供修史。之所以于此修史,是因为藏书丰富,有利用之便。此后历朝都设有修史机构,或隶中书省或隶秘书省,没有独立固定的形式。至北齐史馆之名自此有也,但是它仍然不是独立的修史机构,而是负有修史之责的秘书省下属机构著作省。隋统一后,又设史馆,置著作郎、著作佐郎等史官,隶属秘书省。及唐朝建立,武德因隋旧制,因此贞观之前史馆的设置并无定制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机构。那么为什么到了唐太宗贞观时期就要将史馆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政治机构并形成一系列的史馆制度呢?其实,唐太宗贞观三年,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这绝非偶然。笔者认为,这是当时政治大一统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在史学领域的体现。自汉末到隋统一前,中国长期处于军阀混战,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至隋唐,才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大帝国。随着政治统一,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意识也须高度统一,才能巩固政治统一。同时,在确定官方史馆修史制度之前,民间多有私修史书者,他们多奉行直书的传统书法,虽然这样写史比较真实,但却多有触犯封建统治者的禁忌,不利于封建统治者皇权的维护。因此,早在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就已经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开皇十三年五月,隋文帝就曾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

但是隋朝短命而亡,在前朝的教训下,唐初统治者深知巩固政权的重要性,特别是要统一人们的历史认识,清除分裂割据的历史影响。因此就有了将史馆独立出来,垄断修史大权的必要性。此外,唐太宗本人对于历史的借鉴作用及史书的修撰更是异常重视。他曾多次对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又贞观十年,房玄龄、魏征等上所修周、北齐、梁、陈、隋五部史书,唐太宗就十分高兴地说: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秦始皇奢*无度,志存隐恶,焚书坑儒,用缄谈者之口。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成,数代之事殆将泯绝。朕意则不然,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公辈以数年之间,勒成五代之史,深副朕怀,极可嘉尚唐代史馆与前朝史馆相比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唐太宗将史馆移置禁中门下省北,使之成为宫中整理古籍、修撰史书以及提供历史经验的正式修史机构,这大大提高了史馆的地位。此外在贞观三年设立史馆的同时,也确立了监修国史的制度,之后遂成定制,直至唐朝灭亡。监修国史,作为史馆修史活动是总负责人,在唐代一般是由宰相兼任,偶尔也会由一些史学泰斗或皇帝宠臣担任。如贞观一朝就由房玄龄担任,三年,拜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同时,为了保证史料的完备与可靠,为使史馆及时了解各方面的重大事件,积累必要的文献,唐太宗还颁布了诸司应送史馆事例的诏书,使史料征集制度化。而关于史馆职员的组织分工,在唐太宗时并未有明确规定,直至唐中期天宝后,史馆职员遂有所定制,分工也明确。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天宝后,他官兼史职者曰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元和六年,宰相裴土自建议:登朝官领史职者为修撰,以官高一人判馆事;未登朝官皆为直馆。大中八年,废史馆直馆两员,增修撰四人,分掌四季。有令史二人,楷书十二人,写国史楷书十八人,楷书手二十五人,典书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熟纸匠六人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史馆中,除监修国史和史官外,还配备有各种勤杂人员,为修史的成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政府对史馆及其职员的待遇也极为优厚。据史通史馆建置载: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西京则与鸾渚为邻,东都则与凤池相接。而馆宇华丽,酒馔丰厚,得厕其流者,实一时之美事

在如此完备的史馆制度下,唐代的史学成就大放异彩。史馆设立后,太宗随即诏修五代史,由令狐德_主修周史,李百药修齐史,姚思谦修梁史、陈史,魏征主修隋史,由宰相房玄龄总监诸代史。这次修史成效极为显著。贞观十年,五史全部修成上进。不过,刚修成时,因五史全为纪传,无表志,故又合称为五代纪传。贞观十五年又诏修五代史志,参加修撰的有于志宁、李谆风、韦安仁、李延寿、令狐德_等人,宰相长孙无忌监修。至高宗显庆元年,十志三十卷亦告完成。十志本为五史而作,内容也通括五代,故当时称五代史志。由于五代史各自单行,所以就把五代史志编入五代史的最后一部隋书中。因此,五代史志又称隋志。贞观十八年,太宗又诏修晋书,二年后即告书成。此外,尚有李延寿私撰之南史、北史。不过,李延寿身入史馆,参与修撰诸史,得以广泛参考官方有关资料,书成之后,先请监修国史令狐德_校阅,后又上表奏进于朝,直到官方正式承认后方公布于众,因此实与史馆官修无异。总的来看,二十四史中就有八部正史在唐初完成修撰,史学成就斐然,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唐初史馆的设置,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唐朝史学的发展

史馆制度的确立对于修史来说确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史馆的设置也给修史带来了一些弊病。唐代的史馆是封建专制主义下的产物,是为皇权服务的,因此其写史也必然受到官家的限制。唐代将史馆置于政治权力中心目的是便于控制,同时由宰相监修,出入史馆皆高官,重其职而秘其事,紧紧控制着修史的权力,为君王而书史,因而多有隐晦的地方。如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欲观国史,于是房玄龄遂删略国史,虽然唐太宗坚持要直书其事,但房玄龄的做法也已经为史馆修史处处忌讳隐瞒开了先例。此外,史馆的主要任务是修撰国史,即修撰本朝史,因此作为统治者往往为了自己的生前身后名而不惜歪曲历史事实,这样留给后世的历史就可能已经与事实脱节了。如关于唐太宗篡改国史及相关的建唐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唐太宗篡改了国史。例如玄武门事件,陈寅恪认为:经胜科者之修改,故不易见当时真相,意即唐太宗夺取帝位后曾修改了国史。还有,贞观年间,史臣遵太宗意旨,于修撰高祖、太宗两朝实录时篡改建唐史实,将太宗抬高到奠基者的位置上,贬低高祖的作用,所谓太宗与刘文静首谋晋阳起兵之说,乃是贞观年间对实录、国史作了伪造的结果。关于唐太宗是否篡改国史本文不作详细论述,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国史禁密之下,善恶必书的修史制度因帝王干预而不断破坏,武则天时期,史馆制度更是屡遭专制政权冲击。同时,官方垄断修史使得个人史学得不到正常发挥,对修史约束过甚致使贞观之后,史馆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而曾在史馆任职的刘知几对史馆制度的弊端就作出过严厉的批评:今者史司取士,有倍东京。人自以为荀、袁,家自称为政、骏。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史馆因为官俸优厚,所以很多进入史馆的史官并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通过种种关系,进入到史馆中来,不仅影响了史官的素质,并且也损坏了史馆的风气。史官在馆内修史,往往人浮于事,各不相下,致使修史岁月拖延

傥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笔未栖毫,而_绅咸诵,夫孙盛实录,取嫉权门;王韶直书,见仇贵族

史官在这样的制度下,为了自身的利益,同时又不想得罪权贵势力,往往也极尽曲笔之能事,长此下去曲笔讳饰就成了修史的通病。史学求真尚实的品格遭到无情践踏,史书惩恶扬善、鉴诫垂训的作用坠落为当权者辩护的工具

顷史官注记,多取禀监修,杨令公则云必须直书,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监修国史的修史意见不一,有的要求必须实书,但是有的又要求曲笔,这样在编修过程中史官就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应该听取哪种意见

夫言监者,盖总领之义耳。如创纪编年,则年有断限;草传叙事,则事有丰约。或可略而不略,或应书而不书,此刊削之务也。属词比事,劳逸宜均,挥铅奋墨,勤惰须等。某帙某篇,付之此职;某传某志,归之彼官,此铨配之理也。斯并宜明立科条,审定区域。倘人思自勉,则书可立成。今监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又无遵奉,用使争学苟且,务相推避,坐变炎凉,徒延岁月

武后、中宗时期,监修大臣多无能之辈,如武三思之流缺德无行、不学无术之徒,并不能贯彻修史宗旨,严重影响史馆修史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唐代史馆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史学史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深化的表现。史馆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它不仅使唐政府在短短十几年内,便修成八部正史,魏晋以来的历史因之得以留存。更为重要的是,史馆之制为五代、宋、元、明、清,历朝相继因袭,保证了历朝正史编纂的连续性,客观上起到了保存古文献,推动史学发展的作用。但是史馆制度的确立也不是没有弊端,这是在当时封建专制制度下所不能避免的。同时,史馆垄断修史也扼杀了个人史学的发展,使得此后史家难成一家之言。在笔者看来,修撰史书并不能完全将其纳入到政治的范畴,不能因此而扼杀其自由,这样史学发展才能保持其活力。对于史馆制度的出现,我们应该衡量其利弊,去伪存真,为今天所借鉴,史馆虽有其弊而不能掩其历史影响,这是有目共睹的

参考文献:范晔撰,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彪列传第三十上

李林甫撰,唐六典,卷九,中书省集贤院史馆匦使

岳纯之:唐代史馆略论,史学研究,2002年第5期

刘_撰,旧唐书,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职官二

魏征等撰,隋书,卷二,帝纪第二,高祖下

刘_撰,旧唐书,卷七十五,列传第二十一,魏征

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恩奖

吴兢撰,贞观政要,卷二,任贤第三

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五十二,志第三十七,百官二

刘知几,史通,外篇,史馆建置第一

刘蓉,高锦花:唐代史馆制度略论,延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王溥撰,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上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06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知几,史通,外篇,忤时第十三。

张角所奉《太平经》,即东汉顺帝时方士于吉所传《太平青领书》。在此之前,还有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甘书今已不存,但前后两部《太平经》思想内容相近,应有渊源与传承关系。《太平经》原书170卷。今存67卷,收于《道藏》。全书的主要思想是天、地、人三道合一的“三一为宗”理论。书中以神仙信仰、修仙方术及太平理想社会的设计构成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张角以《太平经》的思想宣传修仙秘术,用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又以太平安乐世界的设想宣传平均主义,反对聚敛财物而不救穷周急,故深受下层民众的欢迎。公元184年,张角以太平道组织为基础,发动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

据我所知在东汉魏伯阳的《参同契》中隐约可以找到类似的术语,《参同契》被称为万古丹经,魏伯阳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丹经修炼方法,系统总结了关于炼丹的所有东西,是后世金丹大道的起始点,后世基本的修炼方法与此无异。在这之前,有文字可考的,老子的《道德经》中也隐晦提出了精、气、神的看法,其实在《庄子》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只是古语大用隐晦之词,或谐音通假很难分辨原意。到了唐代,这些语句基本上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包括《吕组》一书,是吕洞宾的个人修炼体会,而在后来宋代王重阳的《五篇灵文》明显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

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找找,

峨眉山最早为道教布道名山,比佛教来到峨眉山修行约早1300年时间。《史书》、《山海经·西山经》、《五符经》、《魏书释老志》、《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云笈七签》、《峨眉山志》、《明·峨眉道人拳歌》等书均有详细记载。

三洞,指玉清境洞真教主天宝君所出的洞真部真经,又称洞真上清经;上清境洞玄教主灵宝君所出的洞玄部真经,又称洞玄灵宝经;太清境洞神教主神宝君所出的洞神部真经,又称洞神三皇经。

四辅,指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四部。

十二类,指三洞中又分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表奏。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没有所谓“阴曹地府”的概念。但是严格说,“阴曹地府”也不是正宗的佛教概念,而是一个在佛教观念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民间鬼神信仰观念。

  

  大体上,佛教中讲到六道生死轮回,没有人死入阴曹的说法,而是“转世”,人死后可能转为天、人、傍生(动物界)、饿鬼、地狱以及其他一些很难界定的、非天非人的形态,如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以及接近于饿鬼道、但福德威力较大的各种鬼,如罗刹鬼、毗舍阇鬼等。这些鬼的分布情况非常复杂,有的受天界管辖,如毗舍阇鬼就归四天王之一的持国天王所管辖;而罗刹鬼则有空行和地行两类,如此种种。据此推理,我们可以认为,在当今人类所看到的人、动物之外的生命形态可能非常非常复杂、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鬼比人的成分要复杂的多。

  

  那么,就中国民间鬼神信仰中的“阴曹地府”而言,我认为主要由佛教中的琰魔界的概念、以及饿鬼道、地狱道的概念综合在一起,再结合中国固有的祖灵观念而形成的一套民间信仰中的架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