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最古老论语注本手写本是什么时候的?
据日本《朝日新闻》9月27日报道,中国儒家经典《论语》的注本《论语义疏》手写本近日在日本被发现,该手写本最早出现于6到7世纪。
参与考证工作的庆应艺塾大学研究小组介绍说,该古本很可能是传世品中最古老的一部《论语》相关手写本,从中国传到日本后在寺院或藏家手中妥善保存至今。
报道称,《论语义疏》于12世纪前后在中国失传,清乾隆年间由日本传回中国。此次发现的古本极有可能是日本除佛经以外,现存最古老的纸质手写本之一,将是研究中日思想史和交流史的贵重史料,专家们对其给予高度关注。
扩展资料:
该古本即将展出
此次发现的古本应为南北朝时期梁朝学者皇侃所著《论语义疏》的第五卷,是由20张纸首尾相连形成的宽273厘米的横卷。
此古本由庆应艺塾大学于2017年从旧书店购入,随后由文献学和中国文学领域的专家组成研究小组,从2018年开始对其进行考证,确认其文字书写形制极有可能属于南北朝末期至隋朝。研究小组认为,除了出土文物,这也许是至今为止最古老的《论语》相关手写本。
报道称,古本卷尾印有一枚平安时代印章,据信为在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活跃于权力核心圈的藤原氏的藏书印。该古本很有可能由此前的遣隋使或遣唐使带回日本。
据悉,该古本将于10月7日到13日在东京丸善书店丸之内总店举办的庆应艺塾图书馆古籍善本展示会上展出。
齐鲁壹点-日本发现最古老《论语义疏》手写本,出自6-7世纪初的中国
我这个很详细,不过字很多,很费眼的,抱歉了。
《红楼梦》研究之进入对《红楼梦》早期钞本的研究,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事。一九二○年,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的时候,所用《红楼梦》引文,皆取戚蓼生序本而舍程高木活字本,于此可见,鲁迅当时已重钞本而轻程高本。一九二七年,胡适购得“甲戌本”,翌年二月,发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此为红学史上研究《红楼梦》钞本的第一篇专论,也是《红楼梦》钞本研究的开始。于此前后,《红楼梦》的钞本陆续有所发现,至今已得以下十二种。(以其发现之先后为序):
一、戚蓼生序《石头记》简称戚序本,八十回,一九一二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其底本前四十回已发现,今藏上海图书馆①。
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简称甲戌本,残存十六回,一九二七年胡适收藏,原为大兴刘铨福藏。此本现存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②。
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已卯本)简称已卯本,残存三十八回,后又得三回又两个半回,现共有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原为董康所藏,后归陶洙,现由北京图书馆入藏。新发现的三回又两个半回,则仍由原发现单位历史博物馆收藏③。
四、《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简称庚辰本,七十八回,一九三二年由徐星曙购得,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④。
五、戚蓼生序《石头记》(南京图书馆藏本)简称戚宁本,八十回,南京图书馆旧藏。
六、梦觉主人序《红楼梦》简称甲辰本,八十回,一九五三年发现于山西,现藏北京图书馆。
七、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一百二十回,一九五九年春发现,现藏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⑤。
八、蒙古王府藏《石头记》简称蒙府本,原八十回,钞配成一百二十回,一九六○年发现,现藏北京图书馆。
九、舒元炜序《红楼梦》简称舒序本,残存四十回,吴晓铃旧藏,朱南铣有影钞本,藏北京图书馆⑥。
十、郑振铎藏钞本《红楼梦》简称郑藏本,残存二十三、二十四两回,郑振铎旧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十一、杨州靖氏藏钞本《石头记》简称靖藏本,八十回,靖应鹍旧藏,已佚。
十二、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藏钞本《石头记》简称列藏本,八十回,缺五、六两回,实存七十八回,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旧藏⑦。又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木活字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世称程甲本者,其底本亦系脂本系统之早期钞本,合此,则《红楼梦》不同之早期钞本,实已可算得十三种。除靖本已佚,只存脂批遗蜕外,其余十二种,或则吉光片羽,或则赵氏完璧,要皆为研究《红楼梦》钞本之珍贵资料,不可或缺者。己徃研究《红楼梦》的钞本,都是单独地、孤立地对各本作研究,从未将这些钞本联系起来作排比式的研究。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本子都分散收藏在各人手里或在图书馆里,不可能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把它们集中起来作研究;另方面,也是因为当时对版本的研究,还很初步,还未发现这些版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九七七年七月,我写了《论庚辰本》一书,开始把己卯、庚辰两个本子排比起来研究。获得了很多新的发现。我在研究这两个钞本的时候,实际上又突破了仅仅在这两个钞本之间的排比对照,而是查阅了以上所能查阅到的除靖本、列藏本外的各种本子,特别是还对照了木活字本系统的程甲本和程乙本。实践启发我,研究《红楼梦》的早期钞本,必须把它们联系起来,作周密的排比考察以揭示它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再作各别的深入的研究,以辨明各个钞本的独特性。只有这样从宏观到微观或从微观到宏观地全面考察,才有可能对这些钞本作出科学的接近客观真实的正确判断。
在我写《论庚辰本》之前的两年,我与本所及所外的同人开始从事《红楼梦》的校注工作,为了做好正文的校勘。我们也认真查阅了各本的异文,这也促使我认识到对《红楼梦》钞本作认真的排比汇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九七七年七月,我的《论庚辰本》写成,也就是我完成了对《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己卯本”和“庚辰本”的研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我真切地认识到了这两个钞本的无比珍贵性和重要性,我剔除了蒙在这两个钞本上的重重尘垢,什么“庚辰本”是四个本子拼凑而成的啊,什么“庚辰秋月定本”“己卯冬月定本”等题词是垢,这意如上去的何,等等等等,这统统是对这两个钞本的不实之词,是大大有损于这两个本子的光辉的。我在《论庚辰本》的结束部分里,指出了:应该充分评价“庚辰本”,“庚辰本”是曹雪芹生前最后的一个本子,这个钞本是仅次于作者手稿的一个钞本。我对“庚辰本”的这些主要的结论,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就是在上述的基础上,我们决定以“庚辰本”为底本,来开始这项工程艰巨的汇校工作。在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后,这项工程终于在一九七九年开始了。
鉴于当时我们拿来作汇校的本子,除靖本已佚,列藏本尚未见到外(按:列藏本今已汇校入本书),共有十一个本子之多(包括程甲本,其中郑振铎藏本只有两回)。如按旧式校勘作记的办法,则徃徃在一个有异文的句子或词语上,需要某本作某、某本作某地罗列一大串校记,如果有更多的本子有异文的话,则这种罗列的行列更为冗长,这对运用这些校记的人来说是很不方便且易羼误的。我们为了克服这种缺陷,经过反复研究斟酌,决定用排列的方式来进行汇校,因此制成了现在使用的这种表格式的汇校专用稿纸。每一直行代表一种本子,首行是“庚辰本”原行,用影印本剪贴,其他各本顺序排列,均与首行作横向对照。凡属相同的文字,一概留空用符号表明,凡属异文,均一律书写标出。具体细则,均详见凡例。经用此种方式汇校后,各本异文。皆可一目了然,而且各本间的相互因袭承传关系,亦可昭然若揭。其中歧出之异文,则另用附页录出。我们以此汇校方式徵之同行,咸皆赞许,因即决定依此格式进行。窃以为此或亦校勘工作之一创试也。顷检视全帙,不仅于各本之异文一目了然,洞若观火,且亦兼备工具书之作用。凡欲查某本某回某句之异文,皆可一索即得,无复繁难矣。此书精装五册,附录一卷,都一千万字左右。全书汇校,由冯统一君任其事,予则订定体例,随时商略去取。忆自己未至今,倏忽七易寒暑,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而其中甘苦,亦已备尝之矣。此书卷帙浩繁,欲谋出版,困难良多,幸文化艺术出版社诸领导慨然鼎助,终使此书得以问世,则不仅汇校者感激无既,使雪芹地下有知,亦当欣然浮白也。
一九八七年七月,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四年,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我与周汝昌、李侃同志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应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邀请,赴莫斯科、列宁格勒考察鉴定列宁格勒藏钞本《石头记》,并与苏方签订出版协议,现此书已由我中华书局影印出版,并已汇校入本书,至此,则迄今所见存之乾隆钞本《石头记》,皆汇校入本书矣。一九八七年六月十日夜十二时,其庸附记。
注:
① 有正书局印本题为《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初印本为“大字本”,保存了原本行款,每页单面九行,行二十字。其后,又印行了一种小字本,每面十五行,行三十字,装十二册。现此两种印本均不易得。一九七五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大字本重印了此书。
② 此本于一九六一年五月,由台湾中央印制厂第一次影印出版,缐装两册,并有胡适序文,扉页由胡适手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两句,并署“甲戌本曹雪芹自题诗”,后加盖“胡适之印”一楷体阴文章。书末有胡适长跋。一九六二年六月,此书重印一次。一九七五年十一月,此书第二次重印,并于卷首附印武进庄少甫画刘宽夫春雨楼藏书图及胡适所书题记,精装一册。一九六二年六月,我中华书局编辑所上海曾据台湾初印本原样影印,缐装二册。一九七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据一九六二年本重印,并删去胡适的文字、印鉴及庄少甫的图。一九八五年一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印此书,并恢复了胡适初印本的原貌,恢复了胡适的序跋和印鉴。
③ 一九八○年六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原大绢面缐装出版,由冯其庸整理,卷首有冯其庸长序。一九八一年七月,此书出版大三十二开精装本及平装本,纠正了初印本上的若于错误,并加印了冯其庸的跋文,附录了己卯本经陶洙补钞的原样数页。
④ 此书于一九五五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一九七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据原本重新制版影印,分两种版本,一种照原大原式缐装八册一函,另一种缩印平装本分订四册。
⑤ 此书于一九六三年由我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按原大影印出版,缐装。一九八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制版影印,改为十六开精装,合订一册。
⑥ 此书已收入“古本小说丛刊”,即由我中华书局出版。
⑦ 此书已于一九八六年由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与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编定,由我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古本小说集成》五辑428种693册,用大32开本影印,布面精装。收辑宋、元、明、清四代所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白话小说,兼及重要的文言小说。举凡演义、时事、公案、武侠、言情、神怪、艳异诸类,无论长篇短制,其作品有代表性,其作者能自成一家,其版本别具特色者,均在收辑范围,尤其注重纲罗庋藏于海内外各类图书馆及藏书家手中的善本、孤本、抄本、稀见本,以副“完足、系统、稀见、存真”的编辑宗旨和《集成》之名。
此书古籍阁收藏有完整的PDF电子版
《古本小说集成》部分目录:
第一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
第二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
第三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
第四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
第五辑( 53册 28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
总共有693册(共有五辑)
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全160册
第1辑第001册 三分事略3卷 元刊 三国志平话3卷 元刊 合一册 2334 MB
第1辑第002册 清平山堂话本 明嘉靖刊 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 元刊 合一册 1641 MB
第1辑第003册 盤古至唐虞传二卷7则 明金陵畲季岳刊 有商志传一卷 12则 稽古堂刊 合一册 2259 MB
第1辑第004册 有夏志传 全称:按监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志传 4卷19则 明刊本 一册 3320 MB
第1辑第005册 鬼谷四友志3卷6回 又名孙庞演义七国志全传 博雅堂藏板 一册 1355 MB
第1辑第006册 双凤奇缘20卷80回 上 原署潇像双凤奇缘 又名昭君传 卧云书阁藏板 一册 1810 MB
第1辑第007册 双凤奇缘20卷80回 下 原署潇像双凤奇缘 又名昭君传 卧云书阁藏板 一册 1681 MB
第1辑第008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一 明雄飞馆刊 四册 8573 MB
第1辑第009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二 明雄飞馆刊 四册 7648 MB
第1辑第010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三 明雄飞馆刊 四册 6989 MB
第1辑第011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四 明雄飞馆刊 四册 7070 MB
第1辑第012册 梁武帝西来演义 上 又名梁武帝传 又名梁武帝演义 10卷40回 永庆堂畲郁生刊 二册 2971 MB
第1辑第013册 梁武帝西来演义 下 又名梁武帝传 又名梁武帝演义 10卷40回 永庆堂畲郁生刊 二册 2415 MB
第1辑第014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上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3311 MB
第1辑第015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中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3079 MB
第1辑第016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下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2289 MB
第1辑第017册 说呼全传12卷40回 乾隆金阎宝仁堂刊 一册 2518 MB
第1辑第018册 五虎平南後传6卷42回 嘉庆刊本 一册 2599 MB
第1辑第019册 云合奇踪20卷 上 万历刊本 二册 2807 MB
第1辑第020册 云合奇踪20卷 下 万历刊本 二册 2705 MB
第1辑第021册 三教偶拈三种 土静书屋刊 一册 2886 MB
第1辑第022册 近报丛谭平虏传2卷100则 崇祯刊本 一册 949 MB
第1辑第023册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20,卷40回 崇祯刊本 一册 4539 MB
第1辑第024册 警世阴阳梦10卷40回 上 明末刊本 二册 1366 MB
第1辑第025册 警世阴阳梦10卷40回 下 明末刊本 二册 1365 MB
第1辑第026册 辽海丹忠录8卷40回 上 翠娱阁刊本 二册 4375 MB
第1辑第027册 辽海丹忠录8卷40回 下 翠娱阁刊本 二册 1282 MB
第1辑第028册 新世鸿勋22回 庆云楼藏板 一册 1653 MB
第1辑第029册 铁冠图 光绪十年刊 一册 1857 MB
第1辑第030册 万年清奇才新传 上 12卷18回 刊本 二册 2629 MB
第1辑第031册 万年清奇才新传 下 12卷18回 刊本 二册 2066 MB
第1辑第032册 吕祖全传1卷附1卷 汪氏刊本 一册 1700 MB
第1辑第033册 觉世雅言8卷 清初刊本 壶中天(残3回) 抄本 1420 MB
第1辑第034册 西湖拾遗48卷 一 目愧轩刊 五册 3474 MB
第1辑第035册 西湖拾遗48卷 二 目愧轩刊 五册 3263 MB
第1辑第036册 西湖拾遗48卷 三 目愧轩刊 五册 3421 MB
第1辑第037册 西湖拾遗48卷 四 目愧轩刊 五册 3616 MB
第1辑第038册 西湖拾遗48卷 五 目愧轩刊 五册 4465 MB
第1辑第039册 三刻拍案惊奇 上 又题型世奇观 8卷30回 明末刊本 二册 2614 MB
第1辑第040册 三刻拍案惊奇 下 又题型世奇观 8卷30回 明末刊本 二册 2622 MB
第1辑第041册 醉醒石15回 清初刊本 一册 2761 MB
第1辑第042册 鼓掌绝尘 上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790 MB
第1辑第043册 鼓掌绝尘 中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691 MB
第1辑第044册 鼓掌绝尘 下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629 MB
第1辑第045册 鸳鸯鐱4卷16回 清初刊本 锺情丽集1卷 抄本 合一册 1134 MB
第1辑第046册 无声戏小说 上 12回 清初刊 二册 1193 MB
第1辑第047册 无声戏小说 下 12回 清初刊 二册 1000 MB
第1辑第048册 连城璧 上 封面题觉世名言连城璧 18卷 清初抄本 二册 2893 MB
第1辑第049册 连城璧 下 封面题觉世名言连城璧 18卷 清初抄本 二册 2528 MB
第1辑第050册 珍珠舶6卷18回 抄本 一册 1479 MB
第1辑第051册 人中画4卷 尚志堂刊 一册 1103 MB
第1辑第052册 雨花香40卷 原题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 通天乐12卷 雍正刊本 合一册 2978 MB
第1辑第053册 生绡剪 上 19回 原刊本 二册 2280 MB
第1辑第054册 生绡剪 下 19回 原刊本 二册 3753 MB
第1辑第055册 十二笑12回(存6回) 清初写刻本 一册 1109 MB
第1辑第056册 醒梦骈言 别署醒世奇言 12卷 稼史轩刊本 一册 5252 MB
第1辑第057册 西湖二集 上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330 MB
第1辑第058册 西湖二集 中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318 MB
第1辑第059册 西湖二集 下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536 MB
第1辑第060册 西湖佳话 上 16卷 金陵王衙刊 二册 2049 MB
第1辑第061册 西湖佳话 下 16卷 金陵王衙刊 二册 1548 MB
第1辑第062册 欢喜冤家 上 24回 清初赏心亭刊 二册 2491 MB
第1辑第063册 欢喜冤家 下 24回 清初赏心亭刊 二册 2044 MB
第1辑第064册 皇明诸司公案6卷59则 三台馆余氏刊本 一册 2608 MB
第1辑第065册 廉明奇判公案传4卷 余氏双峰堂刊 一册 1793 MB
第1辑第066册 详刑公案(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8卷 明潭邑明德堂刊 一册 2448 MB
第1辑第067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一 40卷 崇祯刊本 四册 1638 MB
第1辑第068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二 40卷 崇祯刊本 四册 1701 MB
第1辑第069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三 40卷 崇祯刊本 四册 1806 MB
第1辑第070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四 40卷 崇祯刊本 四册 1719 MB
第1辑第071册 续金瓶梅 一 64回 顺治刊本 四册 1882 MB
第1辑第072册 续金瓶梅 二 64回 顺治刊本 四册 1809 MB
第1辑第073册 续金瓶梅 三 64回 顺治刊本 四册 1971 MB
第1辑第074册 续金瓶梅 四 64回 顺治刊本 四册 2064 MB
第1辑第075册 隔帘花影 上 48回 本衙藏板 二册 2512 MB
第1辑第076册 隔帘花影 下 48回 本衙藏板 二册 2149 MB
第1辑第077册 三续金瓶梅 上 8卷40回 抄本 二册 1668 MB
第1辑第078册 三续金瓶梅 下 8卷40回 抄本 二册 1592 MB
第1辑第079册 红楼复梦 一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7640 MB
第1辑第080册 红楼复梦 二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6968 MB
第1辑第081册 红楼复梦 三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6425 MB
第1辑第082册 红楼复梦 四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7666 MB
第1辑第083册 红楼复梦 五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6511 MB
第1辑第084册 红楼复梦 六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4053 MB
第1辑第085册 红楼幻梦 上 24回 疏景斋藏 二册 3033 MB
第1辑第086册 红楼幻梦 下 24回 疏景斋藏 二册 3122 MB
第1辑第087册 女才子书10卷 大德堂刊 一册 1941 MB
第1辑第088册 画图缘16回 康熙刊本 一册 2151 MB
第1辑第089册 惊梦啼6回 清刊本 一册 803 MB
第1辑第090册 云仙啸5回 清初刊本 一册 1063 MB
第1辑第091册 情梦柝4卷20回 啸花轩藏板 一册 1527 MB
第1辑第092册 合浦珠 全称新镌批评肃像合浦珠传 4卷16回 清初刊本 一册 1892 MB
第1辑第093册 赛花铃16回 康熙本衙藏板 一册 1335 MB
第1辑第094册 凤凰池16回 耕书屋梓行 一册 1887 MB
第1辑第095册 终须梦2卷18回 弥坚堂刊本 一册 1302 MB
第1辑第096册 锦香亭4卷16回 岐园藏板 一册 2013 MB
第1辑第097册 女开科传 又名万斛泉 12回 名山聚刊本 一册 1428 MB
第1辑第098册 醒名花16回 清刊 一册 1426 MB
第1辑第099册 三分梦全传16回 道光刊本 一册 2871 MB
第1辑第100册 金兰筏4卷20回 清刊 一册 1174 MB
第1辑第101册 五美缘全传 上 80回 清刊 二册 5086 MB
第1辑第102册 五美缘全传 下 80回 清刊 二册 5292 MB
第1辑第103册 听月楼20回 忠恕堂刊本 一册 1966 MB
第1辑第104册 儿女英雄传 一 41回 光绪四年聚珍堂活字版 四册 2719 MB
第1辑第105册 儿女英雄传 二 41回 光绪四年聚珍堂活字版 四册 2972 MB
第1辑第106册 儿女英雄传 三 41回 光绪四年聚珍堂活字版 四册 3033 MB
第1辑第107册 儿女英雄传 四 41回 光绪四年聚珍堂活字版 四册 2726 MB
第1辑第108册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 上 100回 明白门万卷楼刊本 三册 7692 MB
第1辑第109册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 中 100回 明白门万卷楼刊本 三册 9945 MB
第1辑第110册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 下 100回 明白门万卷楼刊本 三册 10290 MB
第1辑第111册 新说西游记 一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882 MB
第1辑第112册 新说西游记 二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819 MB
第1辑第113册 新说西游记 三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889 MB
第1辑第114册 新说西游记 四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605 MB
第1辑第115册 新说西游记 五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622 MB
版本学对今天学术研究的意义亦十分突出。首先,在标点、校勘和影印出版古籍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版本和版本源流,确定底本。其次,在阅读古书、撰写论文引用古书时,也要讲求版本。比如在引用古籍时,是选择《四部丛刊》还是《四部备要》?是选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还是原刻本?不懂版本学是无法给出答案的。最後,对於今天的图书馆工作,比如编写馆藏古籍书目、撰写善本书志,首先要鉴定版本,这些都要有版本学知识。
1,易经 《周易》《易经杂谈》
2,大六壬。(六壬规约)《大六壬指南》等
3,奇门遁甲。《奇门遁甲大全》《奇门遁甲入门》等
4,六爻。《卜筮全书》《卜筮正宗》等
5,太乙神术。
6,四柱。《滴天髓》等
7,紫微斗数。(道教紫微斗数全书)
8,一掌经等。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西晋时从古墓中发现的一部先秦纪年体史书。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十月汲郡汲县(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时魏王的墓被盗,墓中沉睡了五百多年的一批古书得以重见天日。这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据说整整装了几十年。晋武帝对这一发现十分重视,命令将墓中出土的全部文物“藏于秘府”。
两年后,西晋朝廷征调了一批当时著名学者,对这批竹简古加以校读整理并将它们由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字体。
这批竹简是什么样子呢
据有关资料,竹简用素竹编联成册,每长度约为晋尺二尺,当战古尺二尺四寸,一简四十字,分为两行,每行二十字,用黑漆书写。简上文字为战国古文,即篆书,人们习称为科斗文。这种文字在秦统一后即已废弃,到了晋代、在当时人们看来简直茫光然若天书,且由于盗墓者的破坏,灯简散乱不全,所以整理起来十分困难。学者们整整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才大体整理完毕,计编校出古书十六种七十五篇,包括传世的《易经》《国语》等。
其中尤使人注目的是十三篇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夏、商、周、三代史事,西周灭亡后,即接晋国纪年,至战国三家分晋后,又用魏国纪年至
“今王二十年而止”,
所谓今据推算为魏襄王,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99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书记述的许多史事与儒家经典所言截然相反,如太甲杀伊尹,文王杀季历、幽王被逐等。以幽王时史事为例,史书称周、召二相共和,竹年称是共伯和执政,孰是孰非,这就在当时学术界中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仍未得出定论。
唐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加强,与儒家经典不合的《竹书纪年》,为世人所漠视,经唐末五代战乱,到宋代仅剩残本三卷,约在宋末元初,连残本也流失了。
后代又出现了今本和古本。
今本是元末明清以来的通行本里混入了某些其它古书的内容。一些学者鉴于此,从古书中汇辑出竹书纪年的佚文,即竹书纪年的“古本”。古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订正和补充一些史籍的失误和遗漏。如《史记》记战国自田成子杀简公自立为齐王,至秦灭齐,共历十世。但《纪年》则记为十二世,与《庄子·肤箧》
“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
的记载是一致的,纪年的记载是正确的。
其记越王朱句名,《史记》中不见。传世的与新发现的两柄越王州句剑铭文有
“越王州句自作自剑”
说明历史上确存在过一位名闩“朱句”的越王。又是《竹书纪年》的记载正确。
再如《尚书·无逸》篇提到商王中宗。《史记》认为中宗为太戊,《竹书纪年》则称“
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
殷墟卜辞出土后,人们发现甲骨文中有“中宗祖乙”四字连文,证实了纪年记载的正确性。
而今本竹书纪年,经著名学者王国维考证,为后人重编,有许多作伪的东西。
关于《竹书纪年》至今还有不少没有解开的谜。
其一、《竹书纪年》是不是晋之《乘》?
《孟子》曾提到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秦焚书坑儒后,除鲁之《春秋》外,其他诸侯国的史书差不多都失传了。那么《竹书纪年》按其用晋国纪年,是否与晋之乘有关系呢历代史学家就持有这一看法,并为许多学者赞同,但这仅是推测,无直接证据。
其二,所谓今本《竹书纪年》,究竟哪些为原文
哪些是混入的他书,仍然没有完全弄楚。
所以史学家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随引用今本《竹书纪年》的。
尚书。是中国第一本历史书籍。记录了从尧到春秋时期的很多历史档案原文。但尚书毁于秦火,现在的尚书是汉朝时候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儒生靠记忆力口述的。称为“今本尚书”。后来汉朝时期孔子后代在家里装修的时候,破坏了墙壁,偶然发现了暗藏的书籍,其中包括尚书。称为“古本尚书”,当时两种版本的出入不大,但古本的比今本的全一点。可见,那个老学者的记忆力是可信的。
晋朝,古本尚书失传,出现了伪古本尚书。这个伪古本尚书虽然大部分内容根今本尚书一样,但在某些个别地方有破绽。一直被历代学者怀疑。现在的人认为。虽然现存的古本尚书是晋朝伪造的,但当时的学者没有指出其伪,说明还有大量内容是可信的。
目前研究,一般根据今本尚书。
中国古代史书,一般有三种题材:纪传体,由史记开创;编年体,由春秋开创;纪事本末体,由《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但有人认为尚书是最早的纪事本末体。
本文2023-08-06 07:31: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