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什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戏曲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王国维的什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戏曲史,第1张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成书于1912年,是我国第一部戏曲史论著,此书以宋元戏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成,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及文学成就等一系列戏曲史研究中带根本性的问题。

  《宋元戏曲史》是戏曲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开山之作,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一文中说;“王先生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页160)在封建社会中,戏曲一向被排斥在正统文学之外而遭受歧视,亦为“正史”所不录,从而形成我国戏曲自来无史的状况。尽管随着我国戏曲的成熟和发展,元明清三代产生了许多曲论家,他们或探讨戏曲的源流和发展、戏曲的形式和体制,或研究戏曲的音韵和演唱、戏曲作家的生平和轶事,有的致力于戏曲作品的评点,有的专门从事戏曲剧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但大多“未有能观其会通”,尚不足以建立起一门带有规范性的学科。《宋元戏曲史》首次对我国戏曲的发情做出科学、系统的论述,解决了戏曲研究中一些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戏曲史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研究戏曲史,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对象,也就是要对戏剧和戏曲做出科学的界定。现在通常所说的戏剧,其概念来自西方,指“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辞海》)。然而“戏剧”一词自古有之,最早见于杜牧《西江怀古》诗:“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更荒唐。”此外“戏剧”是游戏的意思。宋元两代多以“优戏”或“伎剧”指戏剧,而不用“戏剧”一词。直到明代,才使用“戏剧”一词作为戏剧的通称。今天所说的“戏曲”,专指中国的传统戏剧。“戏曲”一词,初见于刘埙《水云村稿》中《词人吴用章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哇盛正音歇。”此外“戏曲”指流行于永嘉地区的歌曲。此后,《青楼集》将戏曲和小令并列,《辍耕录》将戏曲和唱诨、词说等说唱曲艺并论,都是指演唱之曲。宋元人所说戏曲,皆指戏中之曲,并无后来所说的“戏曲”概念。明人谈论戏曲,已有后世“戏剧”的含义,但时常与戏中之曲相混淆,如凌初编选《南音三籁》,分为“散曲”和“戏曲”两大部分,在卷首《谭曲杂札》中说:“戏曲搭架,亦是要事,不妥则全传可憎矣。”明清曲论家缺乏明确的“戏剧”、“戏曲”概念,也就不可能深刻认识中国戏曲的艺术本质。惟独王骥德在《曲律》中,对于戏剧的含义做了很有见地的论述:“古之优人,第以谐谑滑稽供人主喜笑,未有并曲与白而歌舞登场,如今之戏子者。又皆优人自造科套,非如今日习现成本子,俟主人拣择而日日此伎俩也。即金章宗时董解元所为《西厢记》,亦第是一人倚弦索以唱,而间以说白。至元而始有剧戏,如今之所搬演者。”王骥德以“剧戏”指称“戏剧”,认为戏剧是综合的歌舞、曲白而成。宋以前的滑稽戏只有说白而无歌舞,算不得戏剧。戏剧还要有脚色扮演,诸宫调虽有歌唱和说白,但只是一人演唱,缺乏表演的成分,也不是戏剧。王骥德还强调戏剧要有现成的本子,而不能如古代优人那样“自造科套”,即兴创作发挥。根据以上三条标准,王骥德认为戏剧始于元代的杂剧。王骥德关于戏剧的论述,虽然还不很明确,但已接触到中国戏曲的实质,对于王国维的戏剧观有重要的影响。

  自序

  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第二章 宋之滑稽戏

  第三章 宋之小说杂戏

  第四章 宋之乐曲

  第五章 宋官本杂剧段数

  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

  第七章 古剧之结构

  第八章 元杂剧之渊源

  第九章 元剧之时地

  第十章 元剧之存亡

  第十一章 元剧之结构

  第十二章 元剧之文章

  第十三章 元院本

  第十四章 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第十五章 元南戏之文章

  第十六章 余论

  附录 元戏曲家小传

  外一种 中国戏曲概论

  卷上

  一 金元总论

  二 诸杂院本

  三 诸宫调

  四 元人杂剧

  五 元人散曲

  卷中

  一 明总论

  二 明人杂剧

  三 明人传奇

  四 明人散曲

  卷下

  一 清总论

  二 清人杂剧

  三 清人传奇

  四 清人散曲

如果说要论舒适度最高的方法,那肯定就是喝“凉汤”了。所谓的“凉汤”其实就是指一些药汤,在《千金夫人方》当中就记载了两种药方,第1种方法是使用柿子蒂磨成粉末,再使用水或者是黄酒服用下去。第2种方子相对来说比较的复杂一些,需要使用麝香、藏红花等等药材炮制而成。这种喝汤药的方法其实是比较人性的一种方法。

当然在古代青龙女子除了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避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不过其他的这些方法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弊端的。你比如说可以在这些青楼女子常用的一些食物里面投放适量的水银,这种方法在很多古籍里面其实也是有记载的,你比如说《千金夫人方》里面同样也是有这种方子的记载。但是这种方子的弊端就是水银的量其实是很难掌控,如果稍微不留神,很有可能就会闹出一条人命。

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一部分的青楼女子会采用自残的方式来进行避孕。在很多青楼当一些青楼女子到了经期的时候,就会强制性的让自己每天都坐在冷水盆当中,用这种方法可以迫使她们的身体自己停经,就可以起到避孕的效果,不过显而易见,这种方法对女子的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不要说是来经期间了,就算是平时坐在冷水盆当中都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情。

在现代社会当中,这几种方法可以说是完全刷新了我们的底线,但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这些青楼女子的命运本身就比较的悲惨,对于这些青楼女子来说,她们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力。很多人可能就是因为迫于无奈下才沦落风尘,不过如果想要更好的活下去,她们就必须要接受这些。

在宋代之前,青楼女子一直是从事着卑贱的工作,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迎合男人,可是在宋代之后,青楼女子却一改往日形态,她们竟然成了文化的代表,有些青楼女子不仅擅长吹拉弹唱,而且诗词歌赋也信手拈来,更何况这些人性情开放,摒弃传统束缚,也让他们成为女人中的佼佼者,所以常有文人爱妓女的说法。

现在所拍的一些古装剧中时常都会出现逛窑子的场景,很多人都好奇在古代逛窑子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其实这个答案可以从一些古籍中探索,就以明代为例,那时候北京城外有很多私人开的窑子,他们会让妓女主动去招揽客人,一般这些妓女倚靠在青楼门口,摆着妩媚的姿态,吸引那些路过的男人,只要男人被吸引过来,就需要交7文钱。交完钱之后他们可以随便挑选一名女子和他一同玩耍。

一般被妓女招揽而吸引的男人大多心气浮躁,通常是那些游手好闲的男子。但有才艺的妓女不会站在门口用妖娆的姿态吸引别人,反而会用自身的才艺吸引真正赏识他的客人,比如他们会在屋里吹笙乐,或者用歌喉吸引对方,这些人交了钱之后也可以带女子回屋里独处。

可这只是普通人逛窑子的话费,一般来说高富帅或者豪门公子哥的逛窑子标准更高,按金瓶梅中的记载,西门庆第1次去丽春院就拿出5两银子,而且这只是他和青楼女子的见面费。在此之后西门庆几乎每个月都要到青楼消费一般,为此他直接交了20两的包月钱。

古代的一两白银等同于现在的500人民币,所以当时,西门庆给青楼女子的见面礼就相当于2500元,而他在青楼的包月钱也就相当于现在的1万元,由此可见,逛窑子的消费并不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