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内经》——解读"魂"与"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品悟《内经》——解读"魂"与"魄",第1张

解读“魂”与“魄”

一、“魂”“魄”的字义

1、《说文解字》对“魂”有着生动形象的描述:“魂,阳气也。从鬼云声。”魂是人的天生阳气。字形采用“鬼”旁,“云”声。“云”表示空中流动、变幻的气流。“鬼”指支配肉体的神秘能量。“云”与“鬼”合起来,表示“人死后其体魄中的阳气回旋升天”或“升天的死者阳气”。

2、《说文解字》对“魄”是这样描述的:“魄,阴神也。从鬼白声。”魄是人的天生阴气,字形采用“鬼”旁,“白”是“泊”的省略,停靠的意思,“鬼”指支配肉体的神秘能量。“白”与“鬼” 合起来,表示“支配并依附肉体而存在的神秘性静态能量。”

古人认为,肉体是“魄”的泊处,当肉体死亡,“魄”便不复存在;但“魂”可以在肉体死后“云游”。“魂” 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二、《黄帝内经》对“魂”、“魄”的定义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这里所说的“神”与“精”,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灵枢·本神》云:“两精相搏谓之神”,男子的精子与女子的卵子结合,产生的受精卵,那就是神。它属于阳(气)性方面。《灵枢·决气》又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说的也是男女交合,产生受精卵,比形成胚胎还早的那个物质,就叫着精。它属于阴性方面。因此,“魂”、“魄”都是随“神”而往来出入的,是“神”的阴、阳两面不同的表现。所以说,魂为阳神、魄为阴神。正由于“魂”、“魄”是“神”的阴阳表现,所以“神劳则魂魄散。(《灵枢·大惑论》)”

从上述可知,“魂”、“魄”的产生早于人形的生成,《灵枢·天年》也是这样说的:“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受精后2周内为受精卵,3—8周为胚胎,4周五脏六腑形成,9周开始为胎儿期。在五脏形成之时,心是神的宿舍,神就住在心里面;魂的宿舍是血,因而肝藏魂;气是魄的居所,所以肺藏魄。魂、魄都有了,这时候才成为人。也就是说,具备了魂、魄才成为人,魂魄的产生早于人的形成。

三、“魂”、“魄”病症与脏器的关系

1、魂的病症与肝有着直接关系。 《灵枢·本神》说:“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肝藏魂,如果悲哀太过牵动了相关的内脏(悲本伤肺,由于悲哀太过而,肺金无法抑制肝木,以致肝木反乘肺金),魂就会被伤,魂伤会使人颠狂迷忘而不能清楚地认识周围环境,意识不清就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言行;还会出现阴器萎缩筋脉挛急,两胁肋处活动不利,毛发憔悴等症状,在秋季金旺的时候受克而死。

2、魄的病症与肺有着直接关系。如《灵枢·天年》说:“80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魄离的根本原因是“肺气衰”,症状表现是“言善误”;《灵枢·本神》说:“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肺藏魄,过度的喜乐就会伤魄(喜本伤心,由于过度喜乐,心火无法抑制肺金,以致肺金反乘心火),魄被伤,就会使人神乱发狂,发狂的人意识丧失,旁若无人;还会出现皮肤枯焦,毛发憔悴等症状,在夏季火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也是“肺气被伤”,症状表现是“狂”以及与肺所主的“皮、毛”。这是因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的原因。

四、“魂”、“魄”与精神意识的关系

《黄帝内经》对“魂”、“魄”与精神意识的关系也有一些列举,如《灵枢·*邪发梦》说:“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青梦。”邪气从外侵袭体内,没有固定的部位和途径,而是与营卫之气一起运行,伴随着魂魄飞扬,使人睡卧不安而常常做梦。《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志意和顺,精神思维也就会专注,魂魄也守身不散,怨恨愤怒不致发作,如此则五脏不受外邪侵扰。《灵枢·大惑论》:“神劳则魂魄散……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神过于劳累,就会魂魄离散……猝然看到异乎寻常的地方,精神魂魄散而不相协调,所以就有迷惑之感。这些经文都说明“魂”、“魄”与精神意思有着密切联系,但是要进一步区分“魂”与“魄”的具体分工,还得借助《黄帝内经》之外的古籍来理解。

1、“魂”主要是支配精神性识

《左传・昭公七年》孔颖达疏:“附气之神为魂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性识”应该是佛教的术语,《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解释:“众生之根性心识也。”释门《归敬仪(2卷)》也有:“群生性识深浅利钝。”可见,“魂”依附着“神”,伴随生命的诞生就存在的精神方面(如思维、推理、判断)的心识能力。

2、“魄”主要是支配潜意识方面本能的感觉和动作

《左传・昭公七年》孔颖达疏“附形之灵为魄。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新生儿出生之后,所具有的各种感觉、反射、反应、运动等心理和行为活动,诸如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啼哭、肢体运动等感觉功能和本能的潜意识行为,都属于魄的范畴。《类经》也是这样说的:“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

综上所述,“魂”“魄”是“神”的阴阳两面的具体表现;魂是“随神往来”的,是阳神,阳性的精神活动是它的表征;魄是“并精而出入”的,是阴神,阴性的精神活动是它的表征。在精神意识方面,“魂”主要是支配精神性识,“魄”主要是支配潜意识方面本能的感觉和动作;“魂”、“魄”病症的产生与其所居的脏器有着直接关系,当然,人体是一个整体,再加上五行的相生相克,因此,“魂”、“魄”的病因病机是相当复杂的。

在具体症状表现上,“魂”的症状表现可以分为亢奋、不足、惑乱方面。1、亢奋方面有着睡眠浅容易早醒,心中惴惴不安容易做恶梦,感到莫名的烦躁等症状。2、不足方面有着不敢正对他人,独自黯然神伤,感觉生活了无生趣,注意范围缩小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等症状。3、混乱方面有着容易说错话,喜怒无常,强迫性思维,常出门后觉得没有锁门,学习理解能力下降、健忘,四肢躁扰不安等症状。“魄”的症状也可以按亢奋、不足、惑乱方面来归纳。1、不足方面有着,看东西模糊,听力下降,语言缓慢语音低微,说话吐字不清,呼吸不通畅或气短,全身肌肉无力,皮肤粗糙,健忘等症状。2、亢奋方面有着,幻听,幻觉呼吸有时喘促气急,多汗,易激怒,耳鸣等症状。3、惑乱方面有着,自言自语,说话没有依据不切实际等症状。

目录 1 拼音 2 经穴别名·天听 21 天牖穴的别名 22 出处 23 穴名解 24 所属部位 25 天牖穴的定位 26 天牖穴的取法 27 天牖穴穴位解剖 271 层次解剖 272 穴区神经、血管 28 天牖穴的功效与作用 29 天牖穴主治病证 210 刺灸法 2101 刺法 2102 灸法 211 天牖穴的配伍 212 文献摘要 213 研究进展 2131 对脑血管的影响 3 经外奇穴名·天听 31 定位 32 主治病证 33 刺灸法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听 1 拼音

tiān tīng

2 经穴别名·天听

天听为经穴别名,即天牖[1]。见《针灸穴名解》。

穴位 天牖 汉语拼音 Tianyou 罗马拼音 Tienyu 美国英译名 Celestial Window 各

号 中国 TE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6 富耶氏 TR16 德国 3E16 英国 T16 美国 TB16

天牖为经穴名(Tiānyǒu TE16)[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2]。天即天空,喻上为天,牖即窗户,此穴在颈部上方,功善开窍,犹如门窗,故名天牖[2]。天牖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多梦,疟疾,头痛头晕,目痛面肿,暴聋耳鸣,视神经炎,鼻衄喉痹,颈肩背部痉挛强直,瘰疬多梦等。

21 天牖穴的别名

天听[1]。

2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

23 穴名解

天即天空,喻上为天,牖即窗户,此穴在颈部上方,功善开窍,犹如门窗,故名天牖[2]。

上部为天。牖指户,墙上通风采光的洞口,窗开旁曰牖,所以助明也。与天窗穴意同,有头窍之意。此穴在颈,其位高,有天之象,位居颈旁,如宫室之旁窗,故喻名天牖,能开通耳目壅塞之气。张志聪注:“牖,窗也,头面之穴窍,如楼阁大牖,所以通气者也。”[1]

24 所属部位

颈部[3]

25 天牖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天牖穴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4]。

天牖穴位于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2]。

天牖穴位于颈部外侧,颞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5]。

另说“完骨下,发际上一寸”(《备急千金要方》);“风池上一寸”(《千金翼方》);“风池下一寸,微外些”(《针灸集成》) 。

天髎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天牖穴在颈部的位置

天牖穴在颈部的位置

天牖穴在颈部的位置(肌肉)

天牖穴在颈部的位置(骨骼)

26 天牖穴的取法

正坐或俯卧位,与下颌角平齐,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

天牖穴位于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2]。

正坐或俯卧位,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平下颌角,天容与天柱之间取穴[6]。

27 天牖穴穴位解剖

天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头夹肌、头半棘肌。有耳后动脉及枕小神经。皮肤由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双重分布。皮肤厚而致密。皮下筋膜由脂肪组织和致密的结缔组织形成。其结缔组织的纤维形成纤维刺,连于皮肤病与深筋(项筋膜)。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致密的项筋膜,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针由深层的头夹肌,在颈深动、静脉升支的后方,入头半棘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均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2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2]。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头夹肌[7]。

2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和颈外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和枕动脉分布[7]。

布有枕小神经和耳后动脉[5]。

28 天牖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牖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功效。

天牖穴有清三焦郁热,祛经络湿邪作用[2]。

以文义揆之,天牖穴所治者,当为头面耳目颈项诸症也。有止痛利节、清头明目聪耳之功,主治头风耳聋,目中痛不明诸疾。[1]

29 天牖穴主治病证

天牖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多梦,疟疾,头痛头晕,目痛面肿,暴聋耳鸣,视神经炎,鼻衄喉痹,颈肩背部痉挛强直,瘰疬多梦等。

天牖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等[2]。

天牖穴主治头痛、头晕、目痛、耳聋、瘰疬、项强[7]。

天牖穴主治目痛,目昏,目眩,暴聋,耳鸣,头痛,头晕,头风,面肿,鼻衄,不闻香臭,喉痹;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瘰疬;多梦;疟疾[6]。

天牖穴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瘰疬等[5]。

头面五官疾病:头痛头晕,目痛面肿,暴聋耳鸣,视神经炎,鼻衄喉痹。

其他疾病:颈肩背部痉挛强直,瘰疬多梦。

210 刺灸法 2101 刺法

直刺05~1寸[6][7][5][2],局部有酸胀感[6]。

2102 灸法

可灸[2][6]。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211 天牖穴的配伍

天牖穴配人中、迎香、合谷治面肿[2]。

天牖穴配听宫、液门治耳聋[2]。

天牖穴配廉泉、合谷、翳风治喉痹[2][6]。

天牖配风池、太冲,治头痛[6]。

天牖配听宫、中渚,治耳聋[6]。

天牖配颈百劳、后溪,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颈肌痉挛。

天牖配睛明、太冲,有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痛。

天牖配听会、四渎,有通络开窍的作用,主治暴聋。

2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针灸甲乙经》:肩背痛,寒热,瘰疬绕颈,有大气暴聋,气蒙瞀,头目不明,头颔痛,泪出,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风眩,喉痹,天牖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天牖主目不明,耳不聪。主乳肿,缺盆中肿。

《备急千金要方》:天牖、曲渎,主暴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暴聋气,目不明,耳不聪,夜梦颠倒,面青黄无颜色,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目中痛。

《类经图翼》:天牖穴不宜补,亦不宜灸,灸取令人面肿。

213 研究进展 2131 对脑血管的影响

用动物做颅顶窗法,在解剖镜下观察电针 对脑血管的舒缩作用,电针 “水沟”、“天突”、“天牖”、“足三里”等时,弱 可使脑动脉血管充血(血管扩张20%~50%),强电流 反而使血管发生剧烈收缩(直径减小30%~50%),切断交感神经后不再引起反应[8]。

电针动物“天牖”穴组,可兴奋呼吸,提高血压,扩张脑血管,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2]。

3 经外奇穴名·天听

天听为经外奇穴名[9]。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

31 定位

经外奇穴天听位于颈后部,枕骨下际项部肌肉隆起外缘的凹陷,与乳突下凹陷连线之中点直下05寸处。左右计2穴。[9]

32 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天听主治耳聋[9]。

33 刺灸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厥阴俞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厥阴俞穴的定位 10 厥阴俞穴的取法 11 厥阴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厥阴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厥阴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厥阴俞穴研究进展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厥阴俞 1 拼音

jué yīn shù

2 英文参考

Juéyīnshū BL14 [中国针灸学词典]

juéyī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厥阴俞 汉语拼音 Jueyinshu 罗马拼音 Chuehyinshu 美国英译名 Yin in Equilibrium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V14 富耶氏 V14 德国 B14 英国 B14 美国 BI14

厥阴俞为经穴名[1](Juéyīnshù[2]BL14)。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厥俞[3]。属足太阳膀胱经[1]。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1][2]。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1]。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4 厥阴俞的别名

阙俞(《备急千金要方》),阴俞(《神灸经纶》)、心包俞[4]。

5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俞随年壮。

6 穴名解

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1]。

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厥,尽也。”阴,《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盖“厥阴”为经脉名,在此意指心包络,又为阴气至极与厥逆之意。《释名·释疾病》:“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腹也。”厥阴,阴之尽也,手厥阴出自胸中,足厥阴下起大敦上至巅顶。阴极阳生,如心阳不振、四肢厥逆及逆气上冲者,皆可选用。《类经·经络类》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俞,指腧穴。此穴在肺俞之下,心俞之上,内应心包络。心包络为手厥阴经,故换言而称“厥阴俞”。又以经脉的生长、发展、消尽次序而言,厥阴乃消尽之意,该穴可治心气不足、四肢厥冷之证,有通经活络之功。[4]

7 特异性

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

8 所属部位

背部[5]

9 厥阴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厥阴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3]。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厥阴俞“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厥阴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厥阴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伏坐位,第4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低头屈颈,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推4个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厥阴俞[7]。

11 厥阴俞穴穴位解剖

厥阴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重叠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该穴正对第四肋间隙。其结构包括肋间肌、肌间血管和神经。肋间肌由外向内可分为肋间外、内和最内肌。肋间最内肌菲薄,或不成层,肋间血管、神经通行于肋间内和最内肌之间,因最内肌不成为完整的一层,所以胸膜炎时,可波及肋间神经,出现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4、第5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3]。

12 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1]。

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伍应用,为治疗心脏病和神志病的重要腧穴[9]。

厥阴俞穴内通心包络,可降逆回阳[4]。

13 厥阴俞穴主治病证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8]。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咳嗽,吐血,盗汗;呕吐[6]。

厥阴俞穴主治咳嗽,胸闷,呕吐,失眠;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3]。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咳嗽、心痛、胸胁满痛、呕吐、肩胛酸痛等[1]。

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等[1]。

1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3 其它:胃炎,齿神经痛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斜刺03~05寸[3]。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麻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本穴不能直刺或深刺,以免伤及胸膜和肺,引起气胸[6]。

14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厥阴俞穴的配伍

厥阴俞穴配膻中,为俞募配穴法,有宽胸理气,活血止育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胸满,烦闷。

厥阴俞穴配内关、胃俞,有利膈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厥阴俞穴配间使、神门,有养心宁神的作用,主治心烦失眠,神经衰弱。

厥阴俞配太冲、曲池,治高血压[6]。

厥阴俞配心俞、内关、神门,治心绞痛[6]。

厥阴俞配心俞、耳门、听宫,治失眠、健忘、耳聋、耳鸣[6]。

16 特效

常用 轻轻拍打厥阴俞30~60下,可缓解胸闷、心痛、心悸等症[7]。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证》:热病气穴……四椎下间主膈中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呕吐心痛。

《针灸大成》:脏腑皆有俞在背,独心包络无俞,何也?曰:厥阴即心包络俞也。

《针灸资生经》:厥阴俞、神门、临泣,治心痛。

《太平圣惠方》:理逆气呕逆,牙痛,留结胸闷。

《针灸逢源》:治咳逆,心痛,呕吐烦闷。

《医学入门》:主呕逆,牙疼,胸闷。

18 厥阴俞穴研究进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药 6121 方一 6122 方二 6123 中成药 62 外治法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632 方二 7 关于耳鸣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穴位 2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方剂 3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耳鸣·风邪外袭证 1 拼音

ěr míng ·fēng xié wài xí zhèng

2 英文参考

tinnitus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耳鸣·风邪外袭证(tinnitus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是指风邪外袭,以耳鸣初起,病程较短,常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多有近期外感史,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等为常见症的耳鸣证候[1]。

4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症状

耳鸣·风邪外袭证患者开始多有感冒等先趋表现,起病较速[2]。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2]。耳内作痒[2]。

局部检查,可见到耳膜轻度潮红及内陷[2]。

大多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眩晕、呕逆、心中烦闷、鼻塞、流涕、咳嗽、口干等[2][2][1]。

舌淡红,苔薄白、薄白腻或薄黄,脉浮或弦数[3][2][1]。

5 证候分析

外感风热上扰,故见耳鸣头痛、眩晕[3]。风热之邪,固然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但因七窍内通,相互影响,所以也可表现于耳窍[2]。耳部经气痞塞不宣故有耳内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2]。

胃气不和,气机不调,所以呕逆、烦闷[3]。

外邪上扰,耳窍被遏,故耳中作痒[3]。

客邪未解,则寒热身痛不除[3]。

脉浮、苔薄腻,均为外感之征[3]。

6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等。方中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祛散风邪,使邪从汗泄;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甘菊花、桑白皮、甘草轻清解热。更配以桔梗、蔓荆子、升麻者,使清气上升,邪气得于清解。同时还可酌用石菖蒲、路路通等,以行气通窍。[4]

611 治法

疏风清热散邪

612 方药

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等:方中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祛散风邪,使邪从汗泄;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甘菊花、桑白皮、甘草轻清解热。更配以桔梗、蔓荆子、升麻者,使清气上升,邪气得于清解。同时还可酌用石菖蒲、路路通等,以行气通窍。[2]

6121 方一

[3]

银翘散[备注]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加减:方中银花、薄荷、连翘清热散郁;荆芥、豆豉解表疏风;苇茎、桔梗清热化痰。可随证加用僵蚕、蒺藜、蝉衣、菊花疏风;柴胡、青皮疏肝;寒热不解者中加防风、川芎。

若热病后期,或反复感冒后,耳聋不愈者,此病后脾胃肝胆余热,不可多事清降,可与养阴和胃,饮食渐加,耳鸣、耳聋亦可渐愈。

6122 方二

蔓荆子散(李杲《东垣十书》)加减处方:蔓荆子12克,菊花15克,升麻15克,前胡12克,赤芍15克,木通15克,生地黄15克,桑白皮15克。水煎服。若热较盛者,可加黄芩12克、夏枯草15克。耳窍闭塞较甚者,加白蒺藜15克。路路通15克。

6123 中成药

(1)防风通圣丸,口服,成人每次6克,每日2次;儿童酌情服成人1/3~1/2量。

(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62 外治法

1)可用滴鼻灵滴鼻,以宣利鼻窍,开通耳窍[4]。

2)用鲜菖蒲捣汁,滴耳[4]。

3)可用咽鼓管自行吹张法和耳膜 术。

咽鼓管自行吹张法:用于治疗耳闭的耳鸣、熏听、耳膜内陷等。其法如《保生秘要》说:“定息以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目,使气串耳通窍内,觉哄哄有声,行之二三日,窍通为度。”

耳膜 术:用于治疗耳闭、耳膜内陷。其法如《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说:“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取翳风、听宫、侠溪、中渚等穴为主。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5]。

632 方二

取穴上星、迎香、合谷,针刺、捻转,留针10~15 min,每天1次[4]。

7 关于耳鸣

耳鸣(tinnitus)为病证名[6]。即耳中鸣响[4],是指以无相应声源时自觉耳中或头颅有鸣响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它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侯群之一,但也可单独成为一个疾病[4]。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文献常把耳鸣、耳聋并列:

《医学入门》卷五:“耳鸣乃是聋之渐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耳鸣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虚证、脾胃气虚证等证型。

详见耳鸣条。

8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