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和意义分别是什么?,第1张

Ⅰ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

用法说明

41 句号

411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 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请您稍等一下。

42 问号

421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 你见过金丝猴吗?

b) 他叫什么名字?

c)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43 叹号

431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成奋斗!

b) 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4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a) 你给我出去!

b) 停止射击!

434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4 逗号

441 逗号的形式为“,”。

4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443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的精力。

44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45 顿号

451 顿号的形式为“、”。

452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如:

a)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46 分号

461 分号的形式为“;”。

462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 在长江上,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4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除外。

464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47 冒号

471 冒号的形式为“:”。

472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开会了。

473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474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75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476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48 引号

481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482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

a)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货的源泉。”

b)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483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484 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

a)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85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9 括号

491 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492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种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

a)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410 破折号

4101 破折号的形式为“—-”。

4102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a) 迈进金**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 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4103 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4104 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例如:

“呜—-”火车开动了。

4105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例如: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411 省略号

4111 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411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4113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4114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12 着重号

4121 着重号的形式为“”。

4122 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例如: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413 连接号

4131 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__”(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4132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a)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也称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

4133 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

a)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 “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c) 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进入了丰产期,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

4134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135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414 间隔号

4141 间隔号的形式为“·”。

4142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列奥纳多·达·芬奇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4143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415 书名号

4151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4152 书名、篇号、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志。例如: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4153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416 专名号

4161 专名号的形式为“__”

4162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例如: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4163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例如: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Ⅱ标点符号的意义如下: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

标点符号用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参考使用。 

2 基本规则

①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②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用双内用单,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在书写时不能放在一个格子里。《读〈石钟山记〉有感》

2、 和“序” 有关的书名号,如《<农村调查>序言》,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该文只是序,而非正文。 如果正文与序同时存在,则应该这样写。

如:  《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  这两个书名号都是正确的,如果写成《<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或者《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都是不正确的。

扩展资料

历程

书名号“《》”,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还没有符号。原来的书名号是在文字下方(横写)或左方(直写)画波浪线﹏﹏。但因为这种标点符号排印起来费事,因此很少使用。后来,为了印刷方便,节省人力物力,遇到书报刊名之类,就常用引号代替。

《》号原是俄文中的符号,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引号。20世纪50年代,在学俄语的热浪中,不少人把《》搬用过来,用如引号,久而久之,便被人们所接受。开始时人们叫它“尖括号”,后来改称为书名号。

波浪线现在中国大陆仅在古籍中配合专名号使用,但在香港及台湾仍被经常使用,但香港普遍学生都会因为麻烦而不会用横线的书名号,而改用中国大陆规范的“《》”。

由于电脑和网络运用的普及,加上传统书名号(﹏﹏)在电脑输入和排版上的不便,现今台湾也渐渐接受使用“《》”和“〈〉”做为书名号。同GB/T 15834-1955的规定不同,台湾在使用书名号时,有时可以在并非嵌套的情况下在篇章中直接使用单书名号,称作“篇名号”。

——书名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用法说明

句号: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 ”,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问号:问号的形式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叹号:叹号的形式为“!”。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逗号:逗号的形式为“,”。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顿号:顿号的形式为“、”。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分号:分号的形式为“;”。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非并列关系 (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 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冒号:冒号的形式为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用在 “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引号: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括号: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 “〔〕”和方头括号“”。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

破折号:破折号的形式为“——”。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

省略号: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着重号:着重号的形式为“.”。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

连接号:连接号的形式为 “-”,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叁种形式,即长横“——” (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 - ”(占半个字的位置) 和浪纹 “ ~ ”(占一个字的位置)。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间隔号:间隔号的形式为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书名与篇 (章、卷) 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

书名号: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专名号:专名号的形式为 “_____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着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着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 “ ”。

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资料来源: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834—1995 1995年12月13日发布 1996年6月1日实施)

详解:

省略号〔……〕:

它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2)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3)表示话语的断续。(4)表示心情的矛盾。(5)省略号的前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可直接用,如:A.“汪老师……”B.“汪老师,您是……”(6)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要先在句末注上标点符号,后用省略号,如:A.“学校已放学了。……”B.“今天,阳光灿烂。……”(7)省略号的后面一般除了可用引号外,不再用别的标点符号。(8)用省略号表示省略时,如果用了省略号,一般不要再用“等”、“等等”;反之,用了“等”、“等等”,就不要再用省略号。(9)省略号还可以表示语断意留。(10)省略号又可以表示语音含蓄或状态延续、声音的断续或延长、声音被打断等。

括号〔()〕:

一般多用来表示文中的注释或补充。如:A.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现在江西省婺源县人)。B.结果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鲁迅全集》第二卷《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破折号〔-〕:

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意思转换或递进;(2)表示对前文的解释和说明;(3)表示中断或插说;(4)表示语言停顿;(5)表示提示下文;(6)表示声音的延长。

顿号〔、〕: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短语。并列的词之间用了“和”、“或”之类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顿号与“和”的作用是一致的。多个词语并列先用顿号,最后一个用“和”。如果并列词语结合得很紧,没有必要在行文中用停顿来突出它,则可以不加顿号。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顿号运用方面常见错误如:

张三,李四,赵五经常到阅览室学习。(两个逗号应改为顿号)

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 主任都来开会了。(此句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 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顿号应该删去。)

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其主要用法有:

a.用在较长的主语后面。 如: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 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b.用在需要强调的简短主语后面。 如:北京,祖国的首都。

c.用在句首状语的 后面。如: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

d.用在较长的宾语前边。如: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

e.用在插入语前后。如:我来北京,往少里说也有十几次了。

f.某些句中关联词后面有时也用逗号。这往往是出于强调的需要,一般民政部下是不必停顿的。如:劳动很艰苦,可是,我们根本不怕。

g.用在复句内部的分句间。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h.用在次序语后面。如: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劲干; 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i.用在倒装句中间。如: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分号〔;〕:

表示一句话里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分号之间必须用分号。如:白天,战士们坚守着已得的阵地;夜里, 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攻击。

在多重复句内, 并列分句之间必用分号。如:依照客观规律去办事,国民经济就能够均衡地、顺利地发展;违反这些原则,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快不起来。

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和突出名单的需要, 即使分句内部没有逗号,分句之间也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分界处也用分号。如: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用分号。

冒号〔:〕:

用在提示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如:这种惊人产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 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没有特别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号。如:他表示:一定要来参加会议。(冒号应该删去)

比赛的结果出人预料:老年队竟打败了青年队。 (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在句子万分内部,不能用冒号。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句中不能用冒号,应删去。)

“某某说”、“某某想”等后边常用冒号。 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果“某某说”是在所有引文的后边,“说”后用句号。

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括号〔()〕:

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句末点号。

破折号〔---〕:

表示对上文的词语的解释或表示语意某种变化。破折号的第一作用是对上文进行解释。这种用法与括号相似。 它们的区别是: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读的时候不必读出;破折号标明的语句坚前文的解释说明,同时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与上下文连读下来。所以,对上文进行注释要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注释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号;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号。行文中表解释说明通常只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这类语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较长,可用双破折号,即注释语前后各一个。破折号的第二个作用是表语意的递进。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时间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进、在空间上的转移、在情节上的变化。破折号的第三个作用是表语意的转换,批语言表述中一个意思突然转到另一种意思上去,破折号前后不是同一方面的内容。第四个作用是表示声音的中止、停顿、延长。另外,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及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间。

省略号〔〕: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主要用法有: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语意未尽

e.表示沉默不语

并列词语在句中作定语时, 省略时只用"等"不用省略号。使用省略号要注意它和前后标点的关系。省略号前边如果是完整的句子,此句点号照用;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点号。省略号后边一般不用点号。省略号后边有时用点号,目的在于分清结构,表示不与下文相混。

书名号〔《》〕:表示文中出现的书名、报刊名、诗文名、歌曲名、戏剧名、绘画名、**和电视片名等。书名与一般用双层尖角号表示。书名号内还要用书名号时,里面的用单层尖角号。

着重号〔〕:标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文字。着重号用小圆点表示,点在被强调的文字下边,有多少个字,就点多少点。

连接号〔-〕:表示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它是一个小短横,高低居中。它一般用来连接起止时间、相关数字、两个地名等。

间隔号:标明词语的分界。它是一个小圆点,放在隔词语的中间,高低居中。它用在并列的词语构成的标题中;用在词牌名与题目间;用在书名与篇章名之间;用在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各部分之间;用在表示年月日的数字之间。

专名号:表示文中人名、地名、朝代名、团体名等。它是一条横线,村在专有名称下面,目的在于使之与一般词语区别开来。它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中著作里面。

《明朝的那些事》,青少年最缺乏的就是定性,你看古文的历史书我怀疑你够戗能看的下去。

我推荐的这本书都是大白话,幽默搞笑,而作者历史的底子也非常好,很适合青少年。

看历史书要循序渐进,你现在就看那么难的只会欲速则不达,古文追求精简,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往往说了很多是,所以不适合你。

《百家讲坛》的书多看看也好,比较适合普通人。

楼主不要以为古文很简单,那东西翻译起来比外语难,要求底子很好的。

戚夫人(?-前194年)又称戚姬,一名戚懿。出身秦末定陶(今山东定陶),随刘邦征战了4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赵王刘如意生母。刘邦死后,戚夫人被吕后虐杀于厕所,死状甚惨。现今的中国北方部分民众奉为厕神。

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本山东定陶人,是西汉初年擅长歌舞的名姬。戚夫人多才多艺,会鼓琴、歌唱,精于舞蹈。既会跳当时流行、刘邦又极喜爱的“楚舞”,又擅长“翘袖折腰之舞”。所谓“翘袖折腰之舞”,看来不是某个舞蹈的专名,而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从汉画像砖石所见,多为舞袖、折腰,这是当时常用的舞蹈动作。

刘邦常与戚夫人在宫中歌舞作乐。相传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出宫后曾讲,每年正月十日,戚夫人等共入灵女庙,祭神歌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接着“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到了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这很像民间迎神赛会时群众性的娱乐歌舞活动,“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是人们手臂相连,一面唱歌,一面脚踏着拍子舞蹈,有如唐代的“踏歌”。

戚夫人曾红极一时,极得汉高祖宠爱。后人赞美戚夫人的技艺,并深切同情她悲惨的遭遇。在不少反映这一历史故事的文艺作品中,都表现了上述感情。登位后,刘邦宠爱戚姬,渐渐冷落了陪他四处征战的结发妻子吕雉。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认为太子刘盈软弱,不像自己,想要改立如意。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但在张良的计策下,太子于一次宴会中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但汉高祖死后,势单力薄的戚夫人母子,惨遭汉高祖之妻吕后的毒手,先毒死其子赵王刘如意,后斩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厕中,叫作“人彘”。

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人彘”就是戚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惊吓,惠帝从此一厥不起,天天借酒消愁,不理朝政,只当了七年皇帝就病死了,年方24岁。说到赵王刘如意,这年不过十五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浅,凡事都靠国相周昌主张。他自然也是吕雉铲除的对象。只是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吕雉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知道底细的周昌硬邦邦地拒绝了。吕雉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赵王。刘如意不敢拒绝,果然来到长安。

吕雉虽狠毒,刘盈却天性善良,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从此与弟弟同食同寝,使吕雉无从下手。刘盈每日有早起习射的习惯,年幼娇气的如意却无法坚持。刘盈心软,想想一时半刻也没什么要紧,就依了弟弟。可吕雉偏偏趁这半刻,鸩死了如意。

等到刘盈兴冲冲地回来,那温暖轻柔的床帐里,只剩下弟弟七窍流血的尸体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徵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句读,是诵读中国古代文章时文句中停顿的地方。语气已经完的叫“句”,没有完的叫“读”,由读者用圈(句号)和点(逗号)来标记。

标点符号,是用来标明句读、语气和专名的书写符号。

两者的相同处是:都起到了点断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标明语气的作用。

311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3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 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3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请您稍等一下。 321 问号的形式为“?”。

3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 你见过金丝猴吗?

b) 他叫什么名字?

c)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3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331 叹号的形式为“!”。

3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成奋斗!

b) 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3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a) 你给我出去!

b) 停止射击!

334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341 逗号的形式为“,”。

3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343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的精力。

34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3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351 顿号的形式为“、”。

352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如: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361 分号的形式为“;”。

362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 在长江上,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3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除外。

364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371 冒号的形式为“:”。

372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

开会了。

373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74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375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376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381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382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

a)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货的源泉。”

b)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83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84 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

a)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385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391 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392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种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

a)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3101 破折号的形式为“——”。

3102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a) 迈进金**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 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3103 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104 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例如:

“呜——”火车开动了。

3105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例如: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3111 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311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3113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114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3121 着重号的形式为“”。

3122 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例如: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3131 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__”(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3132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a)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也称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

3133 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

a)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 “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c)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已进入了丰产期,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

3134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3135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3141 间隔号的形式为“·”。

3142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列奥纳多·达·芬奇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3143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3151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3152 书名、篇号、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志。例如: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3153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3161 专名号的形式为“__”

3162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例如: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3163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例如: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