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为百兵之首,刀为百兵之王,棍为百兵之祖,那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剑为百兵之首,刀为百兵之王,棍为百兵之祖,那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呢?,第1张

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剑,早期是匕首式短剑,剑和刀一类,区别只在于单刃和双刃。剑又称:“轻吕”、“径路”。春秋末年,开始流行长剑。质地精良的宝剑却反而出自南方,主要是吴、越、楚。长剑出,短剑也不废。所有剑的整个历史是源远流长的。长剑便于战斗,短剑利于护身,还可以用于刺杀,荆轲刺秦王,东汉末年侠客王越、史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到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发生巨大变化,两汉时,刀逐渐发展为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长柄刀。古代铜刀存世数量不多,体形均轻薄,最厚处仅035厘米,其形制粗分有短柄翘首刀、长柲卷首刀、平刃刀、曲刃刀等数类。同时泛指可用于切、削、割、剁的工具,与匕合称亦为膳食器。

棍也被称作“棒”,古代多称棍为“梃”,名称虽异,实为一物。中国武术器械里的一种,属长兵器。长度约为13-26米(齐眉棍、七尺棍、九尺棍),也有的长达4米(丈二棍,又称“殳”),截面一般为圆形,粗细以单手能够把握为准。棍为无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称。棍的历史悠久,是原始社会主要生产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于战争中的武器之一。棍是近战搏斗兵器,它的攻击范围大于刀、枪,自古有“棍扫一大片”的说法。但是棍主要是造成钝器伤和淤伤,其杀伤力比刀、枪等要小。

当然是武将,文臣几乎不带刀剑。这刀是出自明世宗的诗里,从他诗里就是大将所带,历来担任兵部尚书的一般都是武臣,能文能武的。

  明嘉靖戊戌年间,安南内乱,明世宗朱厚钦点兵部尚书毛伯温南下安南平息番乱。毛伯温出征之时,明世宗赐一诗:“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锣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雪中蝼蚁岂能逃,平安带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此诗平仄合辙押韵,气势恢弘,颇有几分扫平天下一旷六合的抱负。这首御制诗也因此被收录于《千家诗》中流传甚广。可是其中所提如秋水一般的“雁翎腰刀”到底为何种型制的兵器,恐怕现代人大多不知就里,故笔者勉力为文介绍“腰刀”这种中华民族特有之古兵器的来源、型制以及关于它的传奇。

  历史源流

  腰刀的称谓最早见于《魏书·傅坚眼传》中的一段记载:“萧斌遣乾爱诱呼之,以腰刀为信。”但是这里所叙及的“腰刀”与明清时期流行的“腰刀”还不一样,指的是整个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所流行的一种被称为“环首刀”的佩刀。这种佩刀通常长90~128cm,刀体宽3~4cm,最厚处约1cm,刀身狭长挺直,无血槽,无刀镡,刀茎末端装饰有圆形、扁圆形或椭圆形的铁环,佩带时以刀鞘上的“彘”或双吊耳悬挂在腰间。环首刀流行及使用的时间几乎贯穿了从西汉中期至隋末唐初将近800年的历史,可谓中华短柄战刀的鼻祖。

  而明清腰刀的历史演变源流可以上推到盛唐年间。唐代绘画巨匠吴道子(公元680~760年)在长安景云寺绘制的著名壁画《地狱变相》图中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环首刀的刀型,从画作上看,此刀利用绳索和刀鞘上的双吊耳悬挂于腰间,刀柄加上了刀镡,刀身已经由直变弯,同时宽度也加大了。无独有偶,陕西省西安市等驾坡村杨思勖墓中出土一尊陶俑,其手中和身上带有两把弯刀,与古画上描绘的那种弯刀极为类似。这一类刀的整体型制已经与环首刀和唐大刀大异其趣,而近于明清所流行的腰刀了。

  当北宋、辽、金之间的战争发展到白热化的时候,一种更为接近明清腰刀的刀类兵器出现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收藏有一把黑龙江肇东八里城出土的铁战刀,这把刀刀身上带有铭文:“大定二十九年大府造”。 “大定”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大定二十九年为公元1189年。这把铁刀全长87cm,刀身宽37cm,刀锋近尖处上翘,刀柄为扁平的直形,其上套有椭圆形片状刀镡,刀首已经不知去向,装柄的木材和缠绕刀柄的绳索也已经腐烂不存。

  与金朝战刀不同,当时宋朝政府军装备的短柄格斗用刀多是“手刀”,其刀身多是背短刃长的上斜锋,但也有一些手刀的刀尖与上文提到的金铁刀一样是圆弧形的上翘尖。在李公麟的古画作中也有与金铁刀一样的刀类兵器出现,但均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靖康之耻三十余年后的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南宋军器监开始新造一种刀类兵器,因其形如大雁的翎毛,故命名为“雁翎刀”,自此,这种腰刀终于拥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到了元朝末期,“腰刀”开始作为所有以提梁和绳索悬挂于腰间的刀类兵器的总称,从明王朝建立起其后的几百年间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官府的呈文和民间的演义小说中

  雁翎腰刀明清时期雁翎腰刀的基本型制特点为,刀身较为平直,刀尖为略上翘的圆弧形,刀尖至刀背15~20cm处多开刃,现在一般称为反刃(部分明中早期的雁翎腰刀无反刃,形式上更近于金战刀的样式,而清代的部分雁翎腰刀的反刃甚至纵贯整个刀背)。刀身宽为4~5cm,脊厚06~07cm(最厚处达1cm),刀身断面为等腰三角形(这种刀身断面被称为“平造”),全长多在90cm左右,刃长70~80cm,刀柄长15~20cm,刀全重1~15kg。明代雁翎腰刀血槽多为一条,清代雁翎腰刀大部分有血槽数条,而且血槽的形状多很复杂。现在传世的腰刀中雁翎腰刀的数量很多,例如:沈阳故宫博物院现存有清太宗皇太极的御用雁翎腰刀,该刀全长945cm,刀身最宽45cm,脊厚07cm,反刃长约10cm,双面共4条血槽,平直的木制缠绳刀柄,刀首为双弧形,刀镡为椭圆形,锻造精细,刀刃至今仍很锋利。另外中国国家博物馆中还收藏有另一种雁翎腰刀,刀长70~80cm,刀身宽35~4cm,“平造”刀体两面有血槽4条,刀身上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的字样,所以博物馆认定这把腰刀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佩刀,但是这把腰刀上的刻字粗率且轻浅,毫无融会贯通之气,可能是后刻的伪铭,同时根据其型制细节,可以判断出是清中期工部或兵部生产的“官刀”,而非明代腰刀,所以笔者对此刀的年代存有怀疑。

  戚家刀明代洪武、永乐朝以后,日本刀开始通过朝贡和走私贸易等方式大量流入中国,根据历史记录粗略统计,数量可能在50万把左右,其中优质者颇受欢迎。当时日本浪人时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其倭刀在与明朝军队的腰刀对抗中占有优势。因此明朝政府开始仿制倭刀,装备自己的部队。但是由于倭刀的长刀柄既不利于骑兵在马上挥舞,也不利于与藤牌配合,所以戚继光根据实际需要自创了一种腰刀,将倭刀的锻造刀身和腰刀的短刀柄结合起来,此即所谓的“戚家刀”。观察现在传世的戚家刀可以发现,戚家刀多是长70~80cm的锻造刀身(刀身断面为较复杂的几何面体),无反刃和血槽,刀柄平直或略下弯,刀尖为倭刀式的TANTO造型,利于劈砍重厚的铠甲。嘉靖以后的明军开始大量装备这种腰刀。

  戚家刀,可见其锻造刀身,带有倭刀的风格,图中右上角的黑色几何图即是锻造刀身的断面;图中下方为戚家腰刀的刀茎特写,可见其茎尾与茎孔

  “工部造”腰刀这种腰刀一般可认为是宋代手刀的发展,采用手刀式的上斜刀尖,明代画本小说中江湖好汉们手中的腰刀多是如此形状。

  柳叶腰刀清人入主中原后,腰刀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型制,由于此刀刀身形如柳叶,故被称为柳叶腰刀。这种腰刀似乎是明代末期从雁翎腰刀分化而来,其具体型制与雁翎腰刀类似,不过柳叶腰刀的刀身弧度更大。

  牛尾腰刀即今天武术、影视中常见的单刀。清代,大量阿拉伯、伊朗和印度刀剑传入中国境内,其独特的刀剑型制及装饰风格,影响了清代刀剑的发展,部分腰刀的反刃和刀背过渡处出现了如Kilici弯刀一样向上的突起(现在刀剑收藏界多称此为鲨鱼头)。最迟到清乾隆时期,在此基础上民间发展产生了牛尾腰刀。

  观察现存牛尾腰刀标本可以发现,其型制特点完全立足于实战需要,较为平直的刀身和下弯的刀柄为腰刀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砍杀能力,可以砍劈较厚的铠甲,同时具有较强的刺杀力,在砍劈不能奏效之时,可以利用刺击来消灭有重铠护身的敌人。与同为单手刀的阿拉伯、印度刀剑(部分刀剑已经丧失了刺杀能力)相比,其设计更为科学、灵活。

  制造技术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的“腰刀制”中有这样的记载:“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刀要与手相轻,柄要短,形要弯,庶宛转牌下,不为所碍。”明代另一本科普读物《天工开物》中也有关于腰刀制造工艺的说明:“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其中仍用无钢铁为骨,……其次寻常刀斧,只嵌钢于其面。”这两本古籍中提到的刀剑锻造方法就是中国传统的夹钢工艺,即将含碳量低的熟铁或炒钢用火加热后,用大锤反复折叠锻打,在此过程中,铁中的杂质就会逐渐析出,同时也使金属的组织密度加大,在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的折叠后,再夹入一段 “灌钢”(也称“宿铁”,多是含碳量在08%~10%左右的高碳钢),以此作为刃钢,然后将刀体整体锻造成型,淬火之后刀身即告完成。就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这种工艺可以使刀剑刚柔相济,达到较高的水平。由于折叠锻造会使刀身出现含碳量高低不同的分层现象,含碳量不同的多层组织及各层之间的夹杂分界物在刀身抛光研磨之后,会在刀表面上显现出美丽的花纹(也称锻纹)和夹钢线,其花纹可观而不可触,或如山谷间奔流的小溪,或如灿灿星河,或如阳光下升腾的烟雾一样美丽而神秘,这就是所谓“焊接型花纹钢”现象。

  此外,在明清文献杂记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例如唐顺之《武备·前编》中记载用“羊角煅灰,粉心水提出,酸口草灰,硝,酱起刀花”;《物理小识》记载“钢刀淬火后,用虎骨朴硝酱或羊角、乳发末涂抹刀身,烧红后再淬”。现在看来,这类工艺可能是一种类似倭刀淬火技术的表面硬化技术。清代陈克恕《篆刻针度》记载,用猪牙、头发及硝烧成灰,以酽醋调和,在刀刃上涂抹成锯齿状的图案然后再加热淬火,被称为“马牙钢”或 “马齿嵌钢”,因为经过这样处理过的刀剑刃部会变得极其坚硬,在磨砺之后,刃口上的锯齿形图案会变得有突兀感。近年来一些刀剑收藏家手中的“马牙钢”、“马齿嵌钢”刀剑证明了这种中华民族独有的刀剑热处理方式的存在。

  中国古刀剑特有的“马牙钢”或称“马齿嵌钢”刀剑特写。可见其锯齿形状的硬化层十分规则,与夹钢锻接线不同

  外装工艺

  根据传世实物观察,明清腰刀的装具多与主人和社会流行的审美情趣相一致(这也是判断腰刀制造年代的根据之一)。首先腰刀的刀镡多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瓜形,部分是平面体,部分带有小折沿。刀镡的质地有铜有铁,铜者多见,刀镡表面多有或篆刻或错金、银等贵金属而成的各种图案,较为常见的是卷草、兰花、莲花、竹子等花草、刀马人物、葫芦、金钱、龙纹等;少数特别高级的腰刀刀镡上的图案为镂刻,然后整体镏金、银等贵金属,极少数还嵌有宝石。与刀镡配套的刀首(刀首多是圆球形、双弧形、梯形和马蹄形)和刀鞘上的提梁、鞘头、鞘口等也多与刀镡在纹饰风格和质地上相类似。刀鞘多为结实的硬木制成,刀鞘或包经过打磨的鲨鱼皮,或髹黑、红等颜色的大漆,刀柄多缠丝、麻、棉绳以利手握,也有部分刀柄使用鲨鱼皮包裹。

  腰刀是一种短柄格斗兵器,在长枪、弓矢占主导地位的步兵战场上多担任近身格斗的职责,如果作为主战兵器使用,必须以盾牌掩护配合使用。《纪效新书》中载:“无牌刀短不可入阵,惟马上可用之”,“每兵持一牌,腰刀一把,阁刀手腕,一手持镖枪一枝”,与敌人遭遇,将标枪向敌人掷去,无论是否击中,敌人必然闪避,这时腰刀手“即可取刀在手,随牌杀入,……一入枪身内,则枪为弃物”,其战法与罗马重盾步兵使用的战法相一致,十分厉害。明代武术巨匠程宗猷也认为:“腰刀藤牌势低,劈难加,惟诱其刀前牌后方可胜之。”可见步兵使用腰刀配合藤牌的威力。可是不知为何,在戚继光编练的戚家军中藤牌手数量却最少,每队(编制12名士兵)仅有2人,通常排在队列的最前面,其任务是掩护身后的长枪手,同时需要依靠狼筅(整根大毛竹制成,长一丈五尺,枝叶密实,能防倭刀砍杀和长枪的戳刺)手的保护。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在古中国军队中配合和阵法始终是最为重要的。

  明清两朝的骑兵完全使用腰刀作为主要的格斗兵器。在努尔哈赤誓师起兵反明之后,满洲骑兵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关外的明军开始与一批全新的敌人交战于血与火相交融的辽东战场,腰刀成了除弓箭以外主要的杀敌利器。乃至努尔哈赤占据沈阳后就曾经下令严禁辽东汉人持有腰刀和弓箭两种兵器,以防止汉人起义反抗他的统治。

  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写真,可见当时腰刀仍是除弓箭外主要的兵器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写真,可见当时腰刀仍是除弓箭外主要的兵器

  清人入关之后,以康、雍、乾三朝武功最为卓越,其中尤以乾隆时期最为鼎盛,而乾隆皇帝本人尤其喜好刀剑,一生亲自设计由内务府监造的腰刀和佩剑多达90余把,用料和装饰都极其精良,并用“神锋”、“斩犀”、“太阿”等名字命名。根据资料显示,其腰刀大部分是“通长三尺左右”,“重量二十三至三十一两之间”的雁翎腰刀和柳叶腰刀。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编纂的《皇朝礼器图式》中收录的官制皇帝大阅佩刀、侍卫佩刀、王公佩刀、职官兵丁佩刀等腰刀,大部分也是雁翎和柳叶腰刀。清乾隆帝之后,清朝国力迅速衰落,以至于被西方列强攻开了国门,割地赔款的悲剧一次次反复上演,连圆明园都被洗劫一空,收藏在圆明园中的乾隆御制刀剑当然不能幸免,大部分流散海外。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爱国人士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这些国宝收归故土。2006年中旬,乾隆帝御制腰刀中的“天字第十七号”(“宝腾”号)腰刀在香港会展中心拍卖,一名内地买家以4604万元的天价,将这口流失海外多年的宝物购得,创下了中国收藏界的一个前无古人的记录。

兵器之首是枪。这种说法是有古籍出处的。

一寸长一寸强。长枪是兵击圈胜率最高的兵器。这一点也可以从古籍中得到参考。

程冲斗说:“枪乃艺中之王,以其各器难敌也”,“世人尊枪为艺中之王,盖亦以长技无逾此”。

《手臂录》中写道:“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降枪势所以破棍,左右插花势所以破牌镋,对打法破剑、破叉、破铲、破双刀、破短刀,勾扑法破鞭、破锏,虚串破大刀、破戟。人惟不见真枪,故迷心于诸器。一得真枪,视诸器直儿戏也。不知者曰:血战利短器。夫敌在二丈内,非血战乎?真枪手手杀人,敌未有能至一丈内者,短器何所用之?唯劫营巷战,宜用刀鞭棒耳。至于弓弩鸟铳之发,必在二十步外,牌盾可御,大炮不能命中,付诸天数。二者虽更长于枪,而非所畏也。”

现代有一项兵击运动。参与者穿着护具使用各种兵器对打。长枪总是能取得非常巨大的优势,在兵击圈中拥有极高的胜率。因为它兼具了一寸长一寸强的特性,却又不失灵活。日本亦有“剑道三倍段,长枪九倍段”的说法。甚至连只练过一个月长枪的兵击新手都能在兵击单挑中击败练了多年刀剑的老手。

有句话叫“月棍年刀一辈子枪”,然而这句话实际上只是出自老舍的小说。现实其实是,只练一个月长枪的就能兵击打赢练了好多年刀剑的。有一种说法叫“剑道三倍段,长枪九倍段。”,就是说剑道的实力相当于相同段位空手道实力的三倍,枪道的实力相当于相同段位空手道实力的九倍。也就是说相同训练时间下,长枪的战斗力最强。一寸长一寸强确实是真理。

可以发现,许多在古籍中使用其他兵器的武将,在正史中也是用的枪。例如在《隋唐演义》中使用双锏的秦琼,在《旧唐书》中被记载的是“跃马负枪而进”,将太宗命令刺杀的骁将锐卒刺于万众之中。其实在中国古代,鞭锏锤这类钝器一般是单手用的副武器,像李元霸其实就是《隋唐演义》的虚构人物了。

在《三国演义》中使用方天画戟的吕布在《汉末英雄记》中被记载的是“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在《后汉书》中则被记载:“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些人可能会说,矛也不是枪啊。其实唐朝官方典籍《唐六典》和明朝重要兵书《武备志》都将枪作为对矛槊的统称。例如,《武备志》说:“历考诸说则矛槊矟皆枪之类也。”也就是说,长矛和被许多人认为是马战神器的槊其实都是枪的一种。

长枪对付短兵器就不用说了。一寸长一寸强。可以参考兵击。打兵击无论单挑还是群战基本上都是长枪赢。

《无隐录》:“每见单刀高手,平时侈言破枪,及至赴敌,莫不惊枪而往,则其实用可知矣!”,“枪之虚处,变化万出,必非刀所能御。”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 军器制解·长枪解:“用毛竹之细者,长一丈八尺,上用利刃,重不过四两,或如鸭嘴,或如细刀,或尖分两刃,造法亦自脊平铲至刃乃利。必执持正根,用杨家法,初则用之南方杀倭,全赖于此,此利其长。倭刃短,即所用精惯,然未及我身,彼已受刺。”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二 储练通论:“初调杀倭,每得一胜,旋即败衄何也?所用皆长牌短刀。而倭寇则以长枪重矢,此所谓短不接长。”

虽然总有人说日本刀如何如何锋利。但可以发现,日本最猛武将本多忠胜用长枪蜻蛉切。日本第一武士真田信村用十文字枪。上泉信纲之类的一大堆剑圣上战场也是用的长枪一个比一个长,而不是用什么所谓的日本武士刀。

而对付长兵器时,按《手臂录》的说法:“虚串破大刀,破戟”。枪画枪圈伺机进攻,戟和长柄大刀这类头重的兵器不好回防。

一些人被《三国演义》这种小说创作误导了,正史中吕布也是用的长矛。

这一点还可以参考日本那边,日本也有薙刀这样的长柄刀,但长枪替代了它成为了日本古代战场的主战兵器。瑞士长矛方阵中一开始有安排瑞士戟,但其侧枝也渐渐变小,在军中的装备比例也越来越低。

十八般武艺有将刀放在首位的做法,导致一些人误认为刀是十八般武艺之首。正确的解释其实是,十八般武艺分九长九短,刀为“九短之首”,枪为“九长之首” 。而且这个“十八般武艺”的说法是近代戏台出现的,是戏台上的说法,不大适合用于讨论实战方面。

此外,还有各种百兵之称号,其中也只有枪是百兵之王的说法有古籍出处。

我粗略的查找以下比较接近的答案: 1、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关于“龙渊”剑的诞生过程,《越绝书》越绝书中有“楚王见剑”的记载:

  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水,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2、干将莫邪只是传说,但有一点肯定,没有那么神,以时间推算应该是青铜兵器,战国的后期才有少量铁剑问世,所以就强度来说干将莫邪是没有现代刀剑厉害的。  采取的是铁英,从冶炼开始,我觉得应该是铁剑。  古代的确是铸剑 先造模  再烧成铁水注入  先注入含碳量低者做为剑身  依次注入含碳量高者以为两刃  待成剑形候再烧红淬硬  故古代称铸剑师不称锻剑师

剑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里的括含范围不同。因西方古代只有双刃和直型的剑,对西方人来说刀也被定义为剑的一种。虽然如英文在细分时会用Saber一字来指(单刃的)军刀,Falchion来指(单刃的)弯刀,但它们也被包括於西方文化的剑中。

而在中国文化里,剑与刀是两种不同的武器,剑特别用来用来指“双锋直型刃”,而刀则是指“单锋弯型刃”。

参见中国名剑和中国古剑史。

在中国有分刀与剑,在日本则没有分刀与剑,因此在日本刀与剑是相通的。

在东方和西方文明中,剑都是一种地位比较高的武器。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作“百兵之君”,常常被当作一种高贵的装饰品。从皇帝到文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此外,剑也被当作一种仪式道具,比如在中国道教仪式中,剑常常被作为一种降伏妖魔的法器;在欧洲,剑被用于册封爵士与骑士,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

部分心理学理论提到,剑象徵著人类的阳具;对剑的推崇与喜爱中,往往隐含著某种程度的阳具崇拜情节。

历史

铜器时代

人类自从铜器时代起开始使用带刃的武器。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类就可以制造类似于匕首的武器。在铜器时代,由于无法突破铜的抗张强度,超过90公分的剑是几乎无法见到的。人们需要找到一种比铜更硬的金属才能造出更长的剑。剑柄最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把手,防止使用者被剑刃割伤。

欧洲地区的地中海、黑海以及西亚地区的剑是典型的柳叶刃,北欧地区的剑则是螺旋型的。

中国在商代开始有制剑的史料记载,在考古上也发现了青铜剑遗物,当时通常是作为长兵器之下的辅助武器,但在吴、越等河川较多的地区则因水战较多而是将剑作为主要武器,春秋时代的名剑也因此大多出於这些地区。

铁器时代

铁剑在公元前13世纪的铁器时代开始普及。赫梯人、希腊迈锡尼文明以及原始凯尔特语系的初铁器时代文明(公元前8世纪)是最早使用铁剑的。铁剑,由于对原料的充分利用而被进行大规模生产。早期的铁剑要比后来的钢刃剑差很多,由于很脆,铁剑甚至还不如一些好的铜剑,不过铁剑的优势在于制作简单,材料利用率高,这使得整只军队都能用上这种金属武器(不过埃及军队早在铜器时代就已全军装备铜剑)。

后来,铁匠们发现只要在铁熔炼时加一些木炭等碳素,就能制出一种更强的合金。全世界制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便是铸模法。

在希腊、罗马的古风时代和波斯的安息和萨珊王朝时期,铁剑已经普及。

希腊剑Xiphos和罗马短剑Gladius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剑型,长度通常在60到70厘米。到了罗马帝国后期出现了称为Spatha的剑(这期间在君士坦丁堡出现了使用Spatha的贵族阶层Spatharius),至此,长剑时代来临了。

中国的铁剑自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已经随著冶铁技术的发达而出现,这时楚国与韩国(中国战国时代其中一国的国名)名剑满天下,长度从80公分至140公分的皆有。而汉代是中国把剑作为战争兵器的最盛行时代,西汉中期出现了著名的环首刀,至东汉时完全取代了西汉时流行的长剑。汉代以后剑渐渐从中国战场上的主流武器中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刀。

中古世纪时期

Spatha剑在民族大迁徙时期甚至完全进入中世纪时都很普及。Vendel时期Spatha剑被用日耳曼式的花纹装饰(并非日耳曼仿罗马花纹)。维京时期产生了更多标准化生产的剑,但是剑型依然是以Spatha为模板的。

直到11世纪的诺曼剑才创造了锷叉(Quillon)和十字型护手(Crossguard)。12到13世纪的十字军使用的武器就是这种形如十字架的剑,改动主要是使剑柄圆头更尖。这些剑的攻击方式被设定为砍杀,不过装甲上的被砍杀点也同时进行了加固。

西汉时出现的环首刀流行於之后的三国、晋、南北朝与隋代,直至唐代才被由环首刀改进及发展出来的唐刀(也称作横刀。)所取代。由中国刀发展而来的韩国的环头大刀在韩国的三国时代很出名,从西元9世纪开始有记录的日本刀也源自中国唐代的横刀。

中古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

14到16世纪,随着装甲的改变,新式剑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最主要的改变是剑柄和剑刃的加长导致双手剑的出现。在15世纪,这种双手剑被称为langes Schwert(德语)或是spadone(意大利语),意为长剑。长剑由于其攻击范围以及刺和砍的能力增强,越来越受欢迎。15到16世纪,有大量的战斗手册介绍如何使用双手剑。另一种改变是出现了专门对付盔甲的刺剑。铠甲的薄弱处是连接金属板的地方,这些地方是用绳或皮革连接,刺剑可轻易刺穿而不被弹飞。因此刺剑也是风靡一时。

16世纪,日耳曼长剑Doppelhänder (现改称Zweihänder,意为使用双手)终止了剑的增长化倾向(主要是由于铠甲的衰退以及轻火器的兴起),中世纪早期盛行的单手剑再度流行。

该时期是剑最普及,地位最高,近战格斗中效果最好的时期,同时,剑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也随着科技进步而衰退。不过,剑依然是普通人防身的最佳选择。

中国明代则因为了抵抗日本海盗,出现了将日本刀仿制了一系列的倭刀与苗刀。而这时中国人几乎把双刃的剑当作防身武器,而用於战场上的几乎皆是刀了。

近代

有人认为轻剑是由16世纪西班牙的espada ropera剑演化而来的。轻剑与以往的剑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再是军事武器而是平民化的防卫工具。轻剑和意大利的schiavona剑将十字型护手转化为杯形护手。在17到18世纪,较短的佩剑开始风靡整个欧洲,成为富人和军官的首选配饰。轻剑和佩剑在18世纪相当风行。

在殖民主义时代欧洲人开始仿制了敌对的中东或中亚民族的单刃刀,称为sabre(军刀或马刀)仍然被定义为剑的分支。

在剑退出时尚的行列之后,手杖代替了它的位置。例如,在手杖中隐藏的刀剑。法国武术la canne就是将藏有刀剑的手杖作为武器的。

剑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时,扮演的角色从战士身上退到平民的腰间,过去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火器替代。即使是作为个人的防身武器,剑在19世纪初就已尽失优势,而被轻便的手枪替代。

一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剑都是部队的必备装备。但到了二战时期,除了肉搏战中会使用剑之类的冷兵器,其他战斗都是只由枪炮完成的。

而在现在,剑仍在使用中,但只是出现在军队指挥官的行军服和正装上,或是许多国家保留的重装骑兵的装备中。西方的某些仪式典礼上也会用到剑。

刀剑乱舞

v118

类型:角色扮演

大小:4855MB

评分:96

平台:

标签:日韩游戏模拟类移植游戏战斗

战国时代武将真柄直隆之子朝仓氏家臣,真柄隆基(又一说直隆之弟真澄)使用过的大太刀。 本是一把无名刀,只是同一人使用两把刀时,习惯命名长的叫太郎短的叫次郎,故此刀有了“次郎太刀”的名字。根据《信长公记》、《信长记》、《当代记》等古籍文献的记载,都有真柄家使用次郎太刀的记录。

次郎太刀

CV:宫下荣治

次郎太刀(lv1)→次郎太刀 特(lv25)

稀有度(3→3)图鉴编号:134番

类型:大太刀 刀派:无

初始数据→特

生存 57→62(72) 打击 60→65(84)

统率 59→64(80) 机动 11→16(16)

冲力 43→48(58) 范围广

必杀 23 侦查 12→17(18)

隐蔽 30→35 刀槽2

装备可能

轻步兵、重步兵、轻骑兵、重骑兵、盾兵、精锐兵

入手方式

锻造2:30:00

掉落 -

刀纹

花和酒

设定是太郎太刀的弟弟,与哥哥不同,是尘世中人。

喜欢穿女装的大太刀,化着浓妆,蓝发金瞳,和哥哥一样有红色眼线但是要更浓艳一些,戴有许多花魁的装饰,说话也经常使用女性用语(例如第一人称是人家)。女装设定是参考了过去次郎的持有者曾做过歌舞伎演员。作为大太刀身高非常高,虽然真身比哥哥太郎要短,但是拟人之后仍然高达190cm,是能够让本丸和万屋门框大破的身高。身材也是十分健壮的,否则没办法在战斗中把酒瓶挂在衣带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