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晒久了会变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为什么书晒久了会变黄,第1张

书籍酸化

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李致忠告诉记者,书页酸化是影响古籍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酸化是指古籍纸张中的酸性逐渐增强,PH值越低酸性越强。如果PH值低于4,书籍将彻底损坏,不能翻阅。环境污染是古籍酸化的主要原因。纯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等组成的,并不含有酸性气体,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酸性气体排放大量增加,导致了古籍的酸化破损。

李致忠说,上世纪60年代,空气中PH值是75左右,那时有关部门对我国古籍纸张进行检测,PH值平均为76,在中性或微碱性范围内。但是,目前空气中的PH值已下降到65,近期对我国古籍文献的检测后发现,PH值已普遍低于70,平均为59。由于空气污染,古籍已经开始老化。李致忠说,如果空气中的PH值下降到5,那我们的古籍保护就困难了,最多保存不到200年。因此,在努力探索用科技手段保护修复文化古籍的同时,我们应该改善和治理环境。

造纸的原料是木、草、麻、苇、竹、蔗渣和碎布等。造纸工人把原料弄碎,蒸煮后,就制成了**的纸浆,工业上常用SO2来漂白纸浆,SO2的漂白性质不是永久性的,再者用来印报纸的纸张,制作比较粗糙,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加上阳光和空气中的多种气体的因素,破坏了当初漂白的成果,于是报纸又变回**。

书籍非常讲究版本,不同的版本可能存在天壤之别,我们平时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应该深有感触,比如《洛丽塔》和《飞鸟集》,译本繁多,差异甚远。古籍更是如此。古籍版本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只有极少数文献学专家能够掌握,非常幸运的是,49年以后,大陆集中了最优秀的文史人才从事古籍整理,产出了大量成果,使得常见常用古籍成为了普通出版物。

我经常看见网友晒书,其中不乏古籍整理本,但多为一些杂牌出版社的普及本,严格说来,不能作为个人常备书籍。我认为即使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不做学问,也应该选择严肃的版本,毕竟阅读古籍并不是一件可以偷懒的事情。纵使不读,摆在家里也不失身份,总比某些人拿出注音版《诗经》装逼要好。

简单来说,可靠的古籍基本都由大陆的专业古籍出版社出版,而绝大部分出自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两家,不过并非这两家出版的所有古籍都是最好的版本,它们也会出一些简体横排的普及本。此外,还有许多古籍经过学者的仔细注释和阐释,已不仅仅是古籍整理,而是学术创作,在出版社的选择上也会多样一些。

在此,我按照“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法罗列一下大家最常用的古籍版本。因为学养浅薄,对国学只能管窥蠡测,我就目力所及进行推荐,手头无书,图书信息多来自豆瓣,不列原著作者姓名,仅列注释、翻译、阐释者之名,如有舛误,请不吝指出。

这套嘉庆年间阮元主持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影印本是目前市面上最为正宗的儒家经典版本,不过即使是研究者看了也不免头疼,大家如有兴趣,可以买回家镇宅。

《春秋》有三传,为《谷梁传》、《公羊传》和《左传》,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读《左传》就足够了。

《中庸》、《大学》篇幅较小,文字也较浅显,看下面这部书就行了。

这本书不是古籍整理本,而是古代刻本的影印本,“四书”采纳的是朱熹的注释本,《大学》、《中庸》可以用这个版本。

另外,据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近思录》和《传习录》都很不错,鄙人没有翻过,仅供参考。

毋庸置疑,“二十四史”+《清史稿》只能选择中华书局这套经典的点校本,其他版本根本不用考虑。这套大书目前正在重新整理,《史记》、《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已出新版,在装帧上更为精致。

同样毋庸置疑的是,《资治通鉴》也只能选择中华书局出版的20册点校本,其中包含胡三省注,2011年重新印制的版本页边距更大、纸张也更好。

高步瀛:《魏晋文举要》,中华书局,1998年

以上是我的推荐,大多可在京东、亚马逊、当当等网站上买到,部分旧书需要到孔夫子旧书网购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去读,下功夫读,用“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读。

对很多爱书的人来说,家中都有不少曾爱不释手的书,扔掉不舍得,但如何保存也让他们颇为困扰。下面来听听几位业内人士,他们对家庭如何藏书给读者的支招。

线装书比现代书更好保存

一直以为,线装的古籍善本是文物,颇为珍贵,也是比较难以保存的。但西安古旧书店的张鸣经理告诉记者,其实线装古籍善本相比现代书籍,还属于相对容易保存的一类:“线装书的寿命在千年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保存得宜,线装书至少能保存千年,相较之下,现代书籍的寿命只有三百年。因为古代线装书所用的纸张都是纯天然的材料制成的,而现代的造纸技术中会加入很多化学原料,如荧光剂等,所以现代书籍反而不如线装书容易保存。稍微有点年头的现代书籍就会出现书页泛黄,纸张脆弱的情况,所以说,现代书籍的保存也不能忽视。”这也是北京同雅文化印刷定制图书产品的特点,采用宣纸水墨为印刷材质,保存持久,更利于文化传承。

张鸣经理还说,除了放樟脑球等方法,也可在旧书中夹带晒干的灵香草。灵香草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和天然香料,其干品是防虫防蛀的佳品。也可以用特制香樟木、楠木书柜保存旧书,此外还可用烟叶,将烟叶晒干后用纱布包好放在书柜、书箱的角落里。而一位名叫“小八娃娃”的网友在网上分享了她的存书之道,就是将晒干的薰衣草洒在书页中,“不但能防虫,还会给书页增添一种别样的香气。而在图书摆放时,精装书、平装书可直放,书脊朝外,便于查找。摆放时,如一层未装满,可放一个书档,以免书松散歪斜,造成书背弯曲、书页卷曲。线装书书体较轻,不宜直放。”

古老的晒书日是一个好传统

读者郑先生打来电话,说他从小就爱看小人书,并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大量小人书。但由于工作繁忙,他没时间仔细打理这些书籍,只能放在床底下。他告诉记者,他收藏了五百本小人书,有很多现在看来都非常珍贵,以前空闲时他会把小人书取出来翻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但近日由于工作繁忙,他花在小人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部分小人书受潮或损坏。郑先生希望自己能将小人书作为一项文化收藏继续下去,于是向记者咨询收藏和保存小人书的相关知识。

其实不光是郑先生,记者周围很多人都反映过类似情况,因为收藏于图书馆、档案馆中的图书,都有专人管理,存放条件也相对较好,而个人收藏的家庭图书如何保存呢?西安古旧书店的张鸣经理介绍说,藏书其实最重要的几点就是要防水、防火、防尘、防虫蛀、防鼠咬。而西大图书馆工作的商女士告诉记者,家庭里收藏图书的时候,在书柜里放些樟脑球可以防虫,樟脑球最好用纸包起来,以免挥发过快。书柜要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如果书籍受潮,可以把图书装在塑料袋里,放到冰箱冷冻室中冻上几个小时,然后把书拿出来,再搁到室内通风处吹干,这样就可使受潮的图书基本恢复原貌。

据悉,古代的农历六月初六,是传统的晒书日。每到这天,若天气好,读书人就要拿出自家的藏书放到太阳下晒晒。商女士告诉记者,现代人虽然忘记了晒书日,但对家庭图书而言,藏于箱底秘不示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家庭图书慢慢进行的潜在变化人们不能及时得知,等发现问题已为时太晚。所以,尽管没有晒书日,对家庭图书都要间隔地挂晾一段时间。挂晾的时候注意除尘,用鸡毛掸轻轻扫一下书面。或用开到低风档的吸尘器一边用软毛刷扫书面,一边用吸尘器吸尘。

(本文摘自 387期)

文/钟碧芳

阳光露脸的天气,许多人既想出外走走,又担心紫外线的照射让皮肤出现问题。但你知道吗?在传统中医的观点,的确有一招 「 晒背术」可以达到增强免疫力、防病、治病的效果,只是务必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才能不伤身。

许 多古籍资料显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老祖宗们都喜欢利用阳光来强身,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阳气就好似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天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人体也一样,血液、津液在体内运行,都需要阳气的辅助运作,才能达到活血气化的作用,让养分能够上下运行、脏腑机能活动自如,以至于生生不息。

晒太阳养身,古今中西亦然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陈潮宗指出,8成以上的现代人,因为长期躲太阳,普遍有阳气不足的情形。如果人体的阳气不足,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湿邪过重,容易 引起体内阴阳失调,而造成慢性疾病的产生。

中医古籍《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表示阳气是能量的来源,是一切机能活动的辅助器,既可以达到守护功能,也可顾精。陈潮宗解释,中医阳 气所说的「卫气」,其中的「卫」指的就是卫兵,有保护的意思,阳气能抵御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因此,只要人体的阳气充足,就能抵抗病毒入侵,这也是「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的意思。

其实,不只中国古籍中有记载,古希腊人也对晒疗多有研究,这也是日光浴城建造的目的,主要是利用紫外线来治疗肺结核。直到现在,都有不少西方人热爱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只不过,晒太阳的方式与时机必须有所限制,才能达到效果又不伤身。

肩背穴道多,暖背可通畅全身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其老年养生专著 《老老 恒 言》中提及,常晒太阳,尤其是让背脊得到温暖,可以让全身调和舒畅。这样的论点与陈潮宗提倡的晒背有助阳气通达全身不谋而合。

陈潮宗指出,后背有督脉,是总督一身之阳脉,且手足三阳经皆与督脉相交会于脊椎,又与脑连通;再加上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五脏六腑的背俞穴,这些重要穴位都集中在后背,因此,晒背就变成养生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是手脚冰凉、肠胃不适的人,透过晒背,能够驱除脾胃内的寒气,帮助改善消化功能。」

甚至,晒背能疏通背部的经络,对于有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以及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各式慢性病的中老年人 来 说,如果在适当的时机,背着阳光而坐,就能让阳气透过肩背的相关穴位输送到全身,达到增强免疫力、防病、治病的功效。

正确晒背,效果佳又不伤身

不过,现代人的观念中,太阳的毒辣程度令人却步,更担心紫外线曝晒过量而诱发皮肤癌。陈潮宗提倡「背宜常暖」来养生,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接触20~30分钟的太阳,特别是在早晨6点至10点这段时间最适合;或者,也可选择在下午4点至5点的时间,这些时间都是紫外线偏低的时候。「只要懂得掌握晒太阳的好时段,除了能够增强体质、活血化瘀之外,还能促进钙、磷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