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脉经、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御医 1 拼音
yù yī
2 注解
御医,有些皇朝称为太医,是古代专门为皇帝及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因此,御医(太医),是早期国家体制下的医生职务称谓之一,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指定的大臣、娘娘等。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封建帝国一去不返,御医连同封建帝制早就被历史文献尘封起来,束之高阁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大量的影视剧穿越干朝古代,看到御医的影踪。
御医究竟产生于何时,如今很难说得清楚。大量的历史资料证实,民间的医生最早并不叫做医生,而是叫做祭祀,或叫巫祀,开始多为部落首领兼任,他(她)们主要负责部落或宗族的祭祀,被民间视为“有法术的人”或“与神相通之人”。他(她)们在负责部落或宗族的祭祀的同时,掌握了一些草药知识以及民间偏方、单方,常以神灵的名义配以“灵丹妙药”或“祖传秘方”为人们治病疗疾,所以,这些民间略懂医术之人最早被人们称为“巫医”,其医、术被称为“巫术”。而比较正规一点的医生大多出现在皇宫里,在皇宫里有了医生这一职务之后,为了区男U于民间医生,便有了御医这一称谓。
夏商周时代,有关医生的记载很少。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医生最先出现在宫廷中。在西周之前,医生都是为帝王服务的御医,到了东周春秋以后,一些民间医生才开始产生。战国时期,可以看到有关太医、太医令的一些记载,从而才对宫廷御医和民间医生有了一个初步明确的划分。因缺乏可靠的资料证实,尚难确认秦时就有太医一职的设置。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时已有太医的设置,这算是对御医正式的记载了。
虽说在古代御医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但是,皇帝礼贤下士,特殊时期或危机时刻,比如皇亲国戚、老臣、重臣或宫女生命垂危之际,会命御医医治,皇帝也会将御医赠予功劳勋著的大臣,对其进行短期或者永久贴身保健治疗。比如,晚清一品经略督臣傅振邦,曾连连解围边疆吃紧战事,救国朝于危难。由于其阵前督战腕部受重伤后,还在肩负国家重任,皇帝便赐御医专门负责他的伤病及健康,后来另赐御厨,与御医共同负责傅振邦的治疗和保健工作。
古籍中的御医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翼医通考(上)]大明会典医政官制凡本院习业分十三科,自御医以下,与医土医生各专一科。凡本院院使、院判、御医,日于内府御药局分两班轮直
《本草品汇精要》:进本草品汇精要表医院院判(臣)刘(文泰)(臣)王()修职郎太医院御医(臣)高(廷和)等谨以所修本草品汇精要进呈者(臣
《中国医籍考》:[卷五十五]方论(三十三)龙潭八都城。用文早承家学。尤邃于医。初入太医院为御医。永乐八年。升院判。日侍文华殿。其医主李明之朱彦
《中国医籍考》:[卷七十一]方论(四十九)失则急于修省。夷乱华则急于攘御。医道内外科亦然。御医刘宗序已辑内科全方。详委而核要。而外科实并有关。
《中国医籍考》:[卷十三]本草(五)目录 1 拼音 2 《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羊肺汤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25 用药禁忌 3 《外台》卷九引太医史脱方 31 组成 32 主治 33 羊肺汤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3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羊肺汤 1 拼音
yáng fèi tāng
2 《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 21 组成钟乳5两,牡蛎(熬)6两,桂心6两,射干3两,桃仁(去尖皮)3两,贝母3两,橘皮3两,百部根3两,五味子3两,生姜6两,白石英5两,半夏(洗)5两,款冬花2两,甘草(炙)2两,厚朴(炙)2两,羊肺1具。
22 主治咳嗽昼夜无闲,息气欲绝,肺伤唾血。
23 羊肺汤的用法用量先以水2斗3升,煮羊肺,取1斗,去肺,纳诸药,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
24 制备方法上切。
25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3 《外台》卷九引太医史脱方 31 组成款冬花1两,紫菀1两,干姜1两,细辛1两,桂心半两,甘草(炙)半两,五味子半斤,白前半两,食茱萸半两,羊肺1枚(细切)。
32 主治咳嗽。
33 羊肺汤的用法用量以水8升合煮,取3升,去滓,1服3合,日3次。
34 制备方法上切。
35 用药禁忌禁食盐、蒜、生菜、海藻、菘菜、生葱。
古籍中的羊肺汤 《外台秘要》:[卷第九]咳嗽脓血方一十一首三,微汗或吐脓血。忌生菜。(一方有生姜一两)又羊肺汤疗咳昼夜无闲,息气欲绝,肺伤唾血方。钟乳(五两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七咳嗽门]诸咳嗽(附论)倍熬)豉(少多与杏仁相似熬)款冬花(日知疗咳嗽羊肺汤款冬花(六钱)紫菀干姜细辛(各一钱)桂心(一钱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诸血门]唾血(附论)附子(炮去皮脐)地黄(焙)杏仁(汤浸去不拘时。羊肺汤(出《圣济总录》)治肺伤唾血。钟乳粉(三两)半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四咳嗽门]药方意加减用之,忌生冷、油、醋、面、蒜、鱼、芜荑。羊肺汤治咳嗽昼夜无间,息气欲绝,伤肺唾血。牡蛎()桂
《金匮翼》:[卷七咳嗽统论]冷嗽清代的翻刻本,目前市场价格大约二三百元一册,价格适中,很有收藏潜力。7月14日,姬女士将珍藏多年的祖传医书古籍首次拿出展示,书画鉴定家将其中的《针灸大成》鉴定为珍贵的医学古籍,具备一定的文物价值,更具有医学实用价值,为我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
老宅地下埋藏古籍
当日上午,姬女士拿出了20余册线装医学古籍,有清代光绪年间的《验方新编全书》18卷、《白喉治法忘表抉微》、《叔和脉诀》,《御篡医宗金鉴外科》,《医林改错》,《本草备要》、《妇人良方全集》等。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专家沈广杰认定,这些医学古籍的印制年代,均为清代光绪年间之后,为石印本。姬女士介绍说,她家祖辈经营药铺,这些医学古籍都是她家祖传的。
1980年,她家动迁拆除平房时,在屋里铺地砖头下面挖出一个坛子,里面用油纸包裹着这些医学古籍。姬女士便将这些医学古籍珍藏起来。
专家喜见《针灸大成》
在众多医学古籍中,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专家沈广杰,认出了医学古籍瑰宝《针灸大成》10卷,该医学古籍封面上,还印有“内附铜人明堂全图”字样。《针灸大成》扉页上,印有“道光癸卯秋镌”、“会稽章廷珪”、“经余堂梓行印”等字样。该书由赵文炳作序;目录有周身穴位图、针道源流、刺热刺虐论、奇病论等,并附有“针灸铜人”全图。
沈广杰介绍说,姬女士珍藏的《针灸大成》,为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会稽章廷珪重修该书的刻本,于清代道光癸卯秋,由经余堂梓行重新印制。“针灸铜人”是古代医学教具,《针灸大成》是诠释“针灸铜人”周身所有穴位的教科书,具备一定的文物价值,更具有医学价值。史料记载,“针灸铜人”是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以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两代也曾制作,对经络腧穴直观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针灸大成》记载的针灸穴位,与明代“针灸铜人”身上穴位,完全吻合。
杨继洲与《针灸大成》
书画鉴定专家沈广杰介绍说,《针灸大成》的作者为杨继洲,他是明代著名针灸医家。据《中国医籍考》卷二十二载,杨继洲家学渊源,其祖父杨益曾任太医院太医,声望很高。杨继洲一生行医40多年,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代以来至今流传最广的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是目前最受欢迎、知名度最高的针灸专著之一。如今,《针灸大成》已有50种版本,并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堪称我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
本文2023-08-06 08:05: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