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在古书中的名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大地在古书中的名称,第1张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名,除“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此外,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古代不同时代对女子的称呼:

一、古代贵妇人的称谓

  在古代,妇人也有着三六九等之分。就贵妇人而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在古代,“夫人”有时也是对妇女的一种敬称。现在,“夫人”一词已常被用来作为朋友间问候的客套词。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硕人——妇人封赠之号。宋政和初年定命妇等级,大夫以上封硕人。

  令人——宋制,内命妇有奉恩令人等封号,为正六品。外命妇之号有九等,令人居第五等,大、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

  恭人——在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明清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

  宜人——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元代七品封宜人,明清五品封宜人。

  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则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奴人的尊称。

  上述贵妇人的称谓,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

 

二、中华女性称谓

  自古至今,中国女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她们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扶桑、倭国-日本

高丽、新罗-朝鲜

安南、交趾、占城-越南

暹罗-泰国

扶南、真腊-柬埔寨

天竺、身毒-印度

波斯-伊朗

大食-阿拉伯帝国

天方-麦加

大秦-罗马帝国

满刺加-马六甲

淡马锡-新加坡

吕宋—菲律宾

南掌—老挝

爪洼-印度尼西亚爪洼岛

苏禄-菲律宾苏禄群岛

椤伽、锡兰-斯里兰卡

榜葛剌-孟加拉国

罗刹、斡罗斯-俄罗斯

大西洋国—西班牙

红毛国、和兰—荷兰

勃泥—文莱

骠国—缅甸

琉球—琉球群岛

溜山—马尔代夫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关于皇帝的称呼,大家比较熟知的有皇帝、皇上、陛下、天子、圣上等等。那么除了上述这些外,古代对皇帝还有哪些称呼呢?

在国家的概念出现之前,部落联盟(即由多个部落结合到一起组成的集团)是最大的社会组织,部落的最高首领叫大酋长。我们所熟知的黄帝、炎帝、尧、舜都是“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后人为了表达对这些老祖先的尊崇,将他们称为“三皇”或“五帝”。值得一提的是,“三皇五帝”在史籍记载中说法不一,比如先秦古籍《世本》中称伏羲、炎帝、黄帝为三皇;《吕氏春秋》称伏羲、炎帝、女娲为三皇;《大戴礼记》称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资治通鉴外纪》称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为五帝。

夏朝称呼君主为“后”,商朝称呼君主为称“帝”,周朝称呼君主为“王”。比如大名鼎鼎的商纣王,其实在殷商时期一直叫帝辛。此外,也有将“后王”作为君主称号的说法。

古人认为君权神授,君主秉承天意治理百姓,故称“天子”。《礼记·曲礼下》中记载:“君天下曰天子。”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国君都僭越称王,为了和诸侯国的王加以区别,周天子被称为天王。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曾有一段时间仿效《周礼》,也将皇帝称号改称为天王。后来晚清的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也自称天王,地位等同于清朝皇帝。

因此,在皇帝称号被发明出来前,对于政权最高***的称呼就已经多达八种了,分别是:大酋长、皇、帝、后、王、后王、天子、天王。

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便发明了“皇帝”这个称号,并自封“始皇帝”。从此,皇帝就成了中国历代封建帝王的正式称呼。不过,皇帝这个称谓也不是谁都可以乱叫,皇帝的父亲(太上皇)、母亲(皇太后)可以叫皇帝,其他人只能叫皇上、圣上、今上、上、陛下、万岁。如果有人突然脑袋短路将皇帝的称呼喊错了,那就是犯了“大不敬”(十恶不赦的重罪之一)之罪,人头落地那是必须的。

关于皇帝的称呼还有很多,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称谓是“县官”。《史记·绛侯世家》中记载“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将皇帝称“县官”多出现于西汉时期,其他朝代极为少见。

宋朝大臣一般尊称皇帝为“官家”。《名义考》引《广记》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称官家,犹言帝王也。”

蔡邕在《独断》中对皇帝的称谓给出了多个版本。“大家”:亲近侍从官称天子曰大家;“天家”:天子以天下为家,故称天家;“陛下”: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除此之外,皇帝的称谓还包括天辟(《汉书·五行志》“天子曰天辟。”)、天皇(《新唐书·高宗本纪》“上元二年八月壬辰,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人主(《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案。”)、至尊(《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主上(《资治通鉴》“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乘舆(皇帝的车舆,后亦代称皇帝)等等。不过这些称呼并不常使用。

皇帝去世后,则被称为先皇、先帝、大行皇帝、皇考,具体使用哪个称呼则要依据不同朝代和去世时间远近加以区别。

古人有姓有名,此外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旧说古婴儿出生三个月或百日后由父亲或祖辈、师长、亲友当中的长者命名。按周制,贵族子弟男二十、女十五为成年,可以正式参加社交活动。据《礼记》载,周人“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由尊长代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以表业已成人,可以作为父母,故古籍中常有“待字闺中”,“尚未字人”的说法。这样古时男子成年后,就有名有字,但二者又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和不同的使用场合。《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命名用以自称,表示谦虚,命字是用来给朋友呼唤的,表示客气,名除自己、尊长称呼外,神圣不可侵犯,凡尊亲、君上、圣人之名都要讳言。字是由名孳乳而来,是用以表德的,不用讳言。对晚辈及地位卑贱的人只称名不称字,谦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尊称别人时用字不用名,这大概是“字以表德”的缘故。这种称字、称名表现尊卑关系的办法一直沿用到后代。假若我们不明了何为古人之名,何为古人之字,则必然会出尊卑颠倒、上下不分的差错。

字是名的增衍和延伸。《说文》:“字,孳也。”《白虎通义》:“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说明古人字与名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古人取字有哪些特点呢?

一、“字”“名”意义相联

这种命字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1、同义互训。如颜回字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渊水也。”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诸葛亮,字孔明,明、亮同义。孟郊字东野,野、郊同义。韦庄,字端已,端、庄同义。白朴,字太素,朴、素同义。再如杜甫字子美,班固字孟坚,张衡字平子,陶元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曹操字孟德,孙楚字子荆,文天祥字宋瑞,高启字季迪,方东树字植之。

2、反义相对。如楚公子黑肱,字子皙,“皙,人色白也”,黑与白相对。曾黠,字皙,《说文》:“黠,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韩愈字退之,王绩字无功,晏殊字同叔,朱熹字元晦,王念孙字怀祖,今人洪深字浅哉。

3、连义推想。秦百里视字孟明,视者,察也,由此推想到明了。鲍照字明远,由光照推想到远方。张九龄字子寿,由九龄想到长寿。李煜字重光,由煜想到重光照耀。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由观赏想到游玩。周密字公谨,由周密想到严谨。张炎字叔夏,由炎热推想到夏天。唐寅字伯虎,因地支寅与生肖虎相应。再如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而推想到云的。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而联想到云中的龙。苏轼字子瞻,轼,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扶轼可向前看,相应。苏辙字子由,辙,车轮压出的痕迹,与“由”义联。

4、辨物统类。如宋公子段字子石,段读为碫,为磨刀石,属石类。李璟字伯玉,璟为玉的光彩,属玉类。范泰衡字宗山,泰山、衡山都属于山类。蔡琬字季玉,琬为没有棱角的圭,而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上圆下方玉器,因此琬属玉类。周鼎字伯器,鼎是古行烹煮用的三足两耳器物,属器类。孟子名轲字子舆,轲、舆同属车类。萧君圭字君玉,圭属玉类。

5、成语贯串。如魏哲字知人,本“知人则哲”。钱谦益字受之,本“满招损,谦受益”。孔尚任字季重,本“任重而道远”。杜审言字必简,本“审言必简”。晏殊字同叔,本“殊途同归”。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克柔”为“以柔克刚”的反串。

二、“字”“名”字形相关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取字时尽量使字与名因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而联系起来。途径有四:

1、字为名的分解。如谢翱字皋羽,章溢字三益,徐舫字方舟,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姚椿字春木,王晔字日华。

2、字为名的省写。叶湜字子是,秦桧字会之,顾媚字眉生,王士禛字子真,吴敬梓字文木,阴铿字子坚,孔子的儿子鲤,字伯鱼,李巘字献之,何汝霖字雨人,黄淼字水心。

3、字为名的加辞。如谢安字安石,杜牧字牧之,元恭字显恭,李白字太白,宋濂字景濂,李玉字玄玉,金圣叹名采字若采,曾朴字孟朴。

4、字与名完全相同。如庚仲容字仲容,田承嗣字承嗣,崔载字载,孟浩然字浩然,杨砺字砺,王僧孺字僧孺,今人杨振武字振武。

三、“字”有明显标志

1、字前加“伯(孟)、仲、叔、季”或字后加“父(甫)”。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常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长子称伯(庶长子另称为孟),次子称仲,以下称叔,幼子称季。字的后面有时加“父”或“甫”表示美称。用这种办法构成的男子字的全称共三个字,形式为“伯某父”。例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省去“父(甫)”字。例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有时也可以省去排行,如禽父、尼父、羽父等。

秦汉以后用这种方式取字渐变为字前加排行和字后加“父(甫)”两种形式。分别举例如下:

伯+字。如: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蔡邕字伯喈,孙策字伯符,陈子昂字伯玉,张旭字伯高,李璟字伯玉,刘基字伯温,唐寅字伯虎,李开先字伯华,梁辰鱼字伯龙,沈璟字伯英,袁宗道字伯修,钟惺字伯敬,刘熙载字伯简,李宝嘉字伯元,王守仁字伯安,王引之字伯申,杨枢字伯机。

孟+字。班固字孟坚,曹操字孟德,张载字孟阳,曾朴字孟朴,杨基字孟载,王绂字孟端。庶长子加“孟”,嫡长子加“伯”。

仲+字。孔子名丘字仲尼,王充字仲任,孙权字仲谋,王粲字仲宣,何逊字仲言,钟嵘字仲伟,高适字仲武,钱起字仲文,王建字仲初,张元斡字仲宗,袁宏道字仲郎。

叔+字。嵇康字叔夜,晏几道字叔原,张炎字叔夏,杨锐字叔峤,李芾字叔章,王修字叔治,王珪字叔玠,王蒙字叔明,王逸字叔师。

季+字。贺知章字季真,王之涣字季陵,高启字季迪,孔尚任字季重,李纯字季山,王鸿绪字季友。

字+父(甫)。王安石字介甫,王回字深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陈亮字同甫,归有光字熙甫,茅坤字顺甫,刘大櫆字才甫,王昶字德甫,王恂字敬甫,王衍字夷甫,李濂字川父。

汉以后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表排行的字。如元、长、大、次、幼、稚、少、小等,它们一般也用在字前。如:陶渊明字元亮,王昌龄字少伯,元结字次山,李贺字长吉,王禹偁字元之,杨亿字大年,秦观字少游,朱熹字元晦,辛弃疾字幼安,戴叔伦字幼公,陈鸿字大亮,王世贞字元美,胡应麟字元端,袁中道字小修,葛洪字稚川,洪亮吉字稚存。

2、字前加美辞。

这些美辞主要有表尊老的,表称谓的,表身份的,表形象的,表德性的,表行为的,表赞叹的等等。

常用的美辞有公、君、卿、美、景、令、文、玄、彦、德等。如郭璞字景纯,干宝字令升,鲍照字明远,江淹字文通,谢眺字玄晖,薛道衡字玄卿,刘备字玄德,凌蒙初字玄房,丘迟字希范,刘勰字彦和,刘长卿字文房,张籍字文昌,罗隐字昭谏,杜荀鹤字彦之,林逋字君复,柳永字耆卿,苏洵字明公,司马光字君实,张耒字文潜,周邦彦字美成,吴文英字君特,周密字公谨,吴敬梓字文木,吴承恩字汝忠,李珣字德润,李恒字德卿,杨泉字德渊,杨修字德祖。

3、字前(或后)加助词。

常用的助词有可、以、之、如、若、斯、也、又、哉、犹等。如毛奇龄字大可,郑党民字以道,元稹字微之,王若虚字从之,元和问字裕之,李东阳字宾之,徐弘祖字振之,方东树字植之,韩愈字退之,聂夷中字坦之,梁启超字卓如,洪深字浅哉,冯梦友字犹龙,王渊字若水,李卫字又玠,李在字以政。

4、字前(或后)加“子”。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遍的方式之一是字前加“子”,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美称。如端木赐字子贡,冉求字子有,颜回字子渊,仲由字子路,司马耕字子牛,公孙乔字子产,狐偃字子犯,伍员字子胥。

汉以后男子取名仍相沿袭这种习惯。如刘向字子政,司马迁字子长,杨雄字子云,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阴铿字子坚,庾信字子山,王勃字子安,张九龄字子寿,杜甫字子美,张志和字子同,柳宗元字子厚,蒋防字子征,张先字子野,宋祁字子京,曾巩字子因,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王士禛字子真,袁枚字子才。以上为字前加“子”。字后加“子”较为少见,如张衡字平子,张岱字宗子,孙子龙字卧子,王佐字宣子,王济字武子。

四、“字”的字数固定,以二言为常

古人取名常用单字,古人取字却很少用单字。因此,字是单字的较为少见。如屈原名平字原,管夷吾字仲,枚乘字叔,颜之推字介。古人取字常用二言,大概是怕用单字容易造成重字,且二言容易表达自己的伦理态度和理想追求,正所谓“字以表德”。上面所列古人的字均为二言,且几乎没有重字现象。

以上所说是古人取字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及时、准确地辨明古人的名与字,并能通过对古人名、字关系的探讨,加深对古人称谓的理解,避免出现刘备自称“玄德”曹操自称“孟德”的现象,从而有助于我们对古人修身养德、敬人正已的认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