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扬州盐商为什么会逐步走向衰弱?原因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清朝扬州盐商为什么会逐步走向衰弱?原因是什么?,第1张

官商关系影响盐商的兴衰。实行纲法时期,盐商主要是靠政府获得经营盐业的许可,因此当年盐商和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不论是晋商或者徽商都是一样。清代以后,徽商和政府的关系极为密切。康熙、乾隆南巡,即由徽州盐商招待。徽商构筑的园林,培养的歌女、妓女,还有徽菜、徽班,以及古玩、文物,都是行贿皇室、官员之所需。徽商在扬州的生活非常奢侈,《扬州画舫录》就有体现。但是何炳棣先生说,徽商生活的腐化是自身的需要,也是他们交结官场的需要。官商关系为盐商的垄断经营、牟取暴利提供保证,给与方便。两淮盐商有总商,有首总,与政府打交道的是总商,他们用盐商们聚集的钱财贿赂官员,得到了好处,大家再分。

盐法变革、银钱比价也是影响盐商衰落的因素。清代从纲法转为票法,对徽商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虽说,票法实行后,谁都可以做盐业买卖,但是政府还是有控制,盐引是有限的,杂赋是很多的。政府税收重是最主要的原因。银钱比价引起的银贵钱贱,是鸦片以后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清代老百姓日常交易用铜钱,向政府交税用银子。道光以后,银子短缺,银子越来越贵,铜钱越来越不值钱。这样一来,盐商向政府交税的负担重了,转嫁到盐价,盐价就高了。

两淮地区,东临黄海,西接运河,沿海地带有很多盐场,成本低而产量多。所以,很早以前,两淮就是重要的产盐区。扬州又有京杭运河的交通之便。

扬州的盐商主要有晋商、陕商,还有徽商。为什么集中到扬州了这主要与明代叶淇盐法改革有关。明初实行开中法,故而商人在边境从事商屯、发展粮食生产的,改为纳银之后,西北地区的各路盐商就纷纷来到淮扬地区扎根经商。这就包括了山西、陕西商人。乾嘉学派的阎若璩就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盐商大贾的家庭,祖上就是从山西移民到扬州的商人。

另外,扬州盐商一半左右是徽商,徽商有地缘优势,两淮行盐区他们比较熟悉;再者,徽商和政府关系好,有政治优势。

徽商重视教育和科举,家族多培养官员。比如,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二人都是清代军机大臣,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其家族就是做盐业贸易的。除家族中人跻身士大夫之列外,徽商不惜慷慨解囊为朝廷捐输、报效,对盐政衙门和盐官“效忠”。康熙皇帝六次南巡、乾隆皇帝七次南巡,这些费用都出自徽商。所以,他们能进入纲本、占窝、垄断盐业贸易。这些徽商大量买盐引,不仅自己贩盐,还倒卖盐引。

下沙镇是南汇地区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在其未成镇前,此地因地僻风清和鹤的产地而曾名鹤沙。

鹤是象征长寿、清高和吉祥的一种鸟类,自古已深得人们的青睐和钟爱,更何况一千多年前这里所产的鹤,据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0年-1094年)所著《梦溪笔谈》中的记载称,竟还是一种不属“凡格”的鹤,她“丹顶绿足,龟背斑纹”,不同凡响。正因为这样,因此这里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向往,宋室南渡时曾引来了王迪、瞿榆维和吴潜(南宋淳祐年间任左丞相)的父亲等一批名士在此定居下来,到元代,还引来了著名书画家赵盂頫 (1254年-1322年)和文学家杨瑀 (1285年-1361年)等一大批文人学者经常来此遨游息居。众多文士的到来既为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同时也使这里变成了一个人文荟萃之地。以后,这里的鹤虽然不知已于“何年海外去”了,但是此处“招鹤轩前的好风景”和“鹤窠村里的鹤坡塘”却依然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吸引着大家能继续来此一游,追忆那世事之悠悠。

鹤沙地区形成集镇,根据史志的记载,那应该是南宋乾、淳年间(1165年-1189年)华亭县设置浦东、袁埠、青村、下沙、南跄五大盐场以后的事情了,由于下沙盐司署设置在这里,才使这里逐渐成集,并从此改名成了下沙镇。

南宋末期,特别是元代,是下沙镇最为兴旺的时期,在此期间不仅由于这里是下沙盐场盐监司署的所在地,而且这里同时还是当时统辖下沙、青村、袁埠、浦东、横浦(原南跄)5大盐场的两浙盐场松江分司的所在地,因此当时下沙镇官商云集的确繁荣已极,俨然已成了当时松江东部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下沙镇在元代以前的确是浦东最大的集镇,以后随着瞿氏家族的被籍没和盐监司署的迁去新场,这里才开始逐渐衰落了下来。但是到明末清初,下沙镇却仍不失为南汇地区的一个较大集镇,据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老镇西南隅平整土地时出土的一块碑记上的记载,当时下沙镇的镇区范围还是比较大的,其西端可延伸至今的航头镇鹤鸣村界。下沙镇区范围有如此规模,其长期留传下来的每年农历三月廿八迎神赛会时必须将位于老镇北街节使堂里的神像先抬到今沪南公路以西约1公里的岳庙中宿上一夜后再迎回的习俗,就是一个明证。但是到解放时, 我们见到的下沙老镇镇区规模已经不同了,沪南公路以西早已成了一片农田,据说这也就是1861~1862年期间太平军进入南汇时战火留下的遗憾。 沧海桑田,历史就是这样不断地变化着的,记述过去将勾起人们对家乡故里的无尽思绪,让人们思念她,热爱她,愿有过辉煌过去的下沙镇在新的年代里能再创辉煌。 下沙地区早在隋代已有人煮土盐,唐代已有煮海熬波制盐之业。五代后汉乾祐年间(948~950年),下沙盐场已是华亭五场之一,其盐场规模、产量、质量、税额已居华亭诸盐场之冠。北宋后期,下沙盐场所辖面积甚广,包括当时南汇全部地区,和川沙县全部沿海地区,南邻奉贤,北迄宝山。元陈椿著《熬波图》序言中说:“浙之西、华亭东百里实为下沙。滨大海,枕黄浦,距大塘,襟带吴淞,扬子二江,直走东南皆斥卤之地,煮海作盐,其来尚矣。”可见下沙盐场之广袤。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在下沙设盐监,管理盐的生产、运销、课税等盐政;置两浙都转盐运使司松江分司,管辖吴淞江以北的江湾、大门、南跄、黄姚、清浦等场,吴淞江以南的青墩、下沙、袁浦、浦东等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下沙盐场已统辖三场,除本场外,尚有南场和北场。元代,下沙场统领六场:下沙南场、下沙北场、大门场、杜浦场、南跄场(在浦西)、江湾场。明初,下沙盐场分为三场九个团。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盐场署迁新场,后又迁大团,但仍称下沙盐场。明嘉靖年间,松江分司亦南迁。

元代和明代初期,是下沙盐场的鼎盛时期,盐产量为浙西所属27个盐场之冠。元初,华亭五场部产量定额为312万吨,下沙盐场定额达6683吨,占214%。明正统年间下沙盐场总产量达8450吨。

下沙盐场以煮盐技术高超和质量优异而著称。元代,下沙盐场已经创造出了一整套独特的煮盐方法,共有八道工序:①筑摊场;②摊灰;③开河引潮;④堆灰淋卤;⑤运卤入团;⑥上拌煮炼;⑦捞撩晒盐;⑧起运存库。元代,还发明了莲管试法,用竹管盛装四枚挑选出来并经过泥浸处理的标准石莲,根据其浮沉情形即可测定四等卤水,使掌握卤水深度有了更科学有效和简单易行的测试手段。

明代后期起,因沙涨水淤,咸潮渐远,盐灶逐渐停煮。清道光十年(1830年),全部盐灶停煎。 当时的下沙镇镇区范围颇广,其中仅世代为盐官的瞿氏家族一家所建的宅第“瞿氏园”占地即已达300余亩。

瞿氏是宋末至元代南汇地区最富有的一个家族。该家族的先祖随宋室南渡后,从瞿榆维于嘉定年间(1208-1224年)开始任下沙盐场盐监起,到他的儿子瞿哲、孙子瞿君用就一直把持着下沙盐场。到了其曾孙瞿霆发一代,这时候虽然南宋政权已为元所替代,但是由于瞿霆发率下沙场之众归附元有功,因此反升了官,曾先后被任命为上海县盐局副使,并提举上海市舶司,后来又被升任为两浙都转运副使。

元代是下沙盐场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作为下沙盐场世家的瞿氏家族并没有放弃对盐场的控制。瞿霆发的弟弟震发、电发,儿子时学、时懋、时伦,孙子先知等都曾先后在这里做过盐官,继续把持着下沙盐场,直到明初,瞿氏家族被籍没查抄为止。

瞿氏家族长期把持着下沙盐场,下沙盐场的盐民灶丁们也用“口下血”(见《熬波图》自题诗中“盐是土人口下血”句)养肥了这个家族,使他们成了当时浙西最大的一家财主。据史书记载,当时他家积聚的财产十分可观,真是“富可敌国”,其中仅占有的土地一项(包括佃官田在内)即可达7300顷。如此富有的一户财主,当时他们在定居的下沙镇上还曾修建过一座规模极为宏伟而富丽的宅园,号“瞿氏园”,据史志载,该宅园当时亦有“江南第一园”之誉。

“瞿氏园”在现代虽然已为历史的尘埃所堙没,但是“瞿家宅基”这一地名却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瞿家宅基”位于今下沙老镇的西北侧,它东咸塘港,西迄马奶桥港,南依原下沙老镇市河,北至今下沙服装厂,占地竟达300余亩。园内飞溪流水、奇石时花、修竹古木、亭台楼阁,布局考究,极尽富丽致趣之能事,其中有些建筑至今尚为人们所称道,如大宴宾客用的“百客堂”、集稀世古琴于一室的“百琴轩”、收藏古籍用的“宝书楼”等,这些都是当时极具声誉的有名建筑,曾吸引过无数文士为之折腰。

当时下沙镇上能拥有如此大规模的一个“瞿氏园”就可想象到了当时的下沙镇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了。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吴均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他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从吴融的三百零一首诗歌创作中,可以发现表现颂咏讽刺之道者,几乎在各种题材中,皆有出现。

吴潜(1195年—1262年) [1]  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 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度被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为贾似道党羽下毒害死,享年六十八岁。德祐元年(1275年),获得平反,次年追赠少师。 吴潜为南宋中晚期名臣,出任地方、朝廷要员时均颇有建树。其亦工词,词风近于辛弃疾,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吴文英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而死。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人即泰州安丰场,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出生盐民,儿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颇有孟郊﹑贾岛的诗风,得到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吴兆骞(公元1631~公元1684),字汉槎,号季子,清初诗人,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恳求于纳兰性德,后经性德父明珠营救,得以赎还。归后三年而卒。诗作慷慨悲凉,独奏边音,因有“边塞诗人”之誉,著有《秋笳集》。

埝读法为:niàn。

埝,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niàn,最早见于秦代小篆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埝的基本含义为用土筑成的小堤或副堤,土埂。在日常使用中,埝也常做名词,表示淮北盐场交货、换船的地方叫埝,如:太平埝、临浦埝。

详细释义:

1、名词,田里或浅水里用于挡水的土埂。

例如:打埝。

2、名词,淮北盐场交货、换船的地方叫埝。

例如:太平埝、临浦埝。

古籍释义:

1、《广韵》《集韵》都念切,音店。《说文》下也。引春秋传:垫或作埝。

2、又《广韵》奴协切《集韵》《韵会》诺叶《广韵》《集韵》都念切,音店。《说文》下也。引春秋传:垫或作埝。

3、又《广韵》奴协切《集韵》《韵会》诺叶切,音摄。益也。

4、又陷也。

5、说文解字:

下也。《春秋传》曰:“垫隘。”从土执声。都念切。

6、说文解字注:

(垫)下也,谓地之下也,皋陶谟曰,下民昏垫,因以为凡下之偁,方言曰,凡柱而下曰㘿,屋而下曰垫,马部云,骞、马腹垫,汉后用为褺江县字,从土,执声,都念切,七部,春秋传曰,垫隘,左传文,成六年、襄九年、廿五年凡三见。

自古以来,我国海盐生产都是以海水为原料,实行海滩晒盐。但海滩晒盐这种生产方式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长,产量不高,效益较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海岸滩涂养殖风靡南北,海盐生产受到挑战。

山东莱州湾盐区是我国及世界上利用该类地下卤水资源最早的地区,已有千年历史,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自发开采阶段。除了1957年在寿光羊口盐场做过小面积浅层勘探外,只有盐务部门研究过地下卤水制盐技术问题,没有做过地质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沿海经济大发展,原盐供不应求。原来利用低浓度海水为原料的海滩晒盐,总是要依靠扩大盐田面积才能增加产量,但这必然受到了滩涂面积的制约。而老盐田技术改造投资大,见效慢,效率低,也不适应发展需要。

因此,盐业大发展的道路转向优越性显著的“井滩晒盐”。

(1)长芦盐区:长芦盐区的盐场主要分布在乐亭、滦南、唐海、汉沽、塘沽、黄骅、海兴等县区内。其生产规模(包括盐田面积、原盐生产能力和盐业产值等)占全国海盐的25%~35%。1988年原盐产量为415万吨,占渤海区海盐产量的502%。从长芦盐区的开发现状看,天津滨海的塘沽、汉沽等盐场扩大的余地不大,随着城镇、港口工业的发展,还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但黄骅、南堡、大清河等盐场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2)辽东湾盐区:辽东湾盐区有复州湾、营口、金州、锦州和旅顺5大盐场,其盐田面积和原盐生产能力占辽宁盐区的70%以上,1988年原盐产量达2057万吨,产值达28亿元。

(3)莱州湾盐区:该区是山东省海盐的主要产地,包括烟台、潍坊、东营、惠民的17个盐场,盐田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1988年海盐生产量为2939万吨。莱州湾盐区从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在国内各盐区中处于先进地位,主要盐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高达 73吨/公顷,列北方各海盐区单产之首。

(4)淮盐产区:因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跨越连云港、盐城、淮阴、南通4市的13个县、区,占地653平方公里。江苏海岸带有全国最为广阔的沿海滩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海盐生产。

盐的原料来源分为4类: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做海盐;开采现代盐湖矿加工制得的盐叫做湖盐;运用凿井法汲取地表浅部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制得的盐叫做井盐;开采古代岩盐矿床加工制得的盐则称矿盐。由于岩盐矿床有时与天然卤水盐矿共存,加之开采岩盐矿床钻井水溶法的问世,故又有井盐和矿盐的合称———井矿盐(泛称矿盐)。

历代所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四川井盐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创始于北宋庆历年间,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皆称其为 “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

古时的人并不将天然盐看作是盐,而是称之为卤。古代人工最早采制的盐,可能是海盐。古籍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宿沙氏开创用海水煮盐,史称“宿沙作煮盐”。宿沙氏其人,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实际上用海水煮盐,应当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出来的。也许宿沙氏将煮盐的方法提升推广,后人也就将采制海盐的发明权归到了他的头上。

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盐。历史上古老的河东盐池,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史称“解盐”、“潞盐”或“河东盐”。河东盐池很早就出现在史籍的记载中,盐池采盐的历史也许并不比海盐晚。

现在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王著《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是说池盐不需火煮,自然可得。河东盐池地处黄河流域,可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应当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现在很难确定池盐与海盐的发现及食用孰先孰后,因为海盐也可由滞存浅滩的海水经风吹日晒,因蒸发作用而自然结晶生成。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也会很早发现并食用这种自然结晶生成的天然海盐。

自然生成的池盐和海盐,以及露出地表的岩盐,自然溢流外泄的盐泉和随地可得的土盐,只要在生成这些天然盐的地域内有人类活动,先民总会或迟或早发现它。只是由于时代久远,也就不易判定池盐与海盐发现的时序先后。

井盐出现也许稍晚一些,依文献记述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巴蜀地区。《华阳国志》说是知天文地理、识水脉的李冰发明了盐井开凿技术。李冰在治水的同时,勘察地下盐卤分布状况,凿出了盐井。成都等地曾出土一批盐井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古代井盐生产。

中国古代的海盐、湖盐、井盐,大体都是取卤做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便能得到盐。

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崂山青盐迟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从北宋开始,海盐出现晒法,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盐仍多于晒盐。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那些沿海岸线架设的燃烧了几千年的烧锅煎盐设备,自然成了历史的陈迹。

在南方如海南岛地区,阳光充足,是晒盐理想的场所。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存在池中,在阳光下蒸发结晶成盐。

井矿盐的生产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古代提取天然卤法的方法多为提捞法,现代则有气举法、抽油采卤法、自喷采卤等方法。在岩盐型矿区大多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古代井盐制盐采用煎法,与海盐煎法相似。

湖盐分为原生盐和再生盐,主要采用采掘法或滩晒法生产。有些盐湖经过长期蒸发,氯化钠沉淀湖底,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历经数千万年变化形成了干湖,盐晶暴露在表面,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挖取。湖盐生产采用滩晒法的历史悠久,与海盐早期生产工艺不同。

海陆取卤,日晒火煎,煮海熬波,卤水成盐。让人颇费思索的是,煎盐那样费力,历史上却一直在采用这个方法。在西南有的井盐区因为煎盐,将周围的树木砍伐光了,不仅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最后也使得盐井因缺乏燃料而停产。当然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西南井盐产区光照少,盐工们不可能想到让太阳来晒盐。不过东部海盐产区并不缺少光照,但晒盐开始的时间依然很晚,似乎不完全是技术问题。倒是池盐的晒盐技术出现很早,发展也很成熟。

四川盐业从凿井、汲卤、输卤到煎盐,分工很细,工序繁难,工程费用和设备投资颇多。每开一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余年乃至数十年;凿井投资,浅者以千两计,深者以万两计,甚至有费至三四万两而不见功者。经营井灶的企业主,大多数凑资朋充,采取合伙制度,以使资力雄厚。在富荣产区例如:自贡投资者(称客人)和地主以租佃和合股的形式做井,有“年限井”(或称客井)和“子孙井”之分。道光朝以前多为“年限井”,即凿井成功后,投资者按照比例只享有一定年限的股份及其收益,届期将井及其设施全部无偿地交还地主;“子孙井”在开凿成功后,由投资者与地主长期共同拥有所有权。随着凿井技术的提高,井深相应增加,投资者付出的垫支资本数额持续上升,改变了股份结构中投资者与地主原来分占的比率,“年限井”逐步过渡为“子孙井”。一般情况下,地主在井成投产后,占有股份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称“主日份”、“地脉日份”或“地脉锅口”;其余大部股权归投资者所有,称“工本日份”,“客日份”或“开锅水份”;在有承首人(集资凿井的发起人或组织者)的情况下,还需从地脉日份或锅口中拨出部分股份,作为给承首人的报酬,称“乾日份”、“团首日份”或“开锅水份”。

矿盐沉淀在地下成千上万年,古代工业不发达,污染少,所以矿盐的纯度好,杂质少。而海盐来自于大海,人类的污染也殃及海洋,其纯度不及矿盐。从地层中开采盐硔,通过炼制成盐,叫做岩盐,也叫石盐、矿盐。产岩盐的地方,就是古代海底经兼产之地元永等7处。西藏乌兰达布逊山所产为紫色岩盐。史书有关岩盐的记载不多,《北史·西域传》说:“高昌有白盐,其形如玉粱。”即指新疆所产之岩盐。

太阳能晒干了海水后产生了结晶的海盐,经过了6亿年的地质挤压与地下高温作用,将地底的矿物与海盐结合形成了“盐的化石”——矿盐。矿盐可以说没有任何污染,是三种盐(矿盐,海盐,食盐)里最清洁、最绿色的盐。”

井矿盐是如何开采出来、并制作成食盐的呢由于盐矿都深埋在地下280米到500米的地方,因此要先钻井,到达盐矿的位置后,利用管子注水下去,将盐矿溶解变成卤水,再将卤水抽进制盐装置,进行一系列蒸发、干燥等工序”,陆金华表示,简单地说,井矿盐的制作过程就是溶解、再结晶的过程,“整个过程比较简单,人为干涉环节很少,因此生产出来的盐环保、健康,不会有任何问题。

开凿井筒和地下巷道,通达矿层,使井下与地面构成完整的运输、通风等系统,从地下直接采出岩盐。矿井开拓方式有竖井、斜井和平硐3种。

旱采所得的岩盐,如品位高,可直接粉碎、筛分得到成品;如品位较低,则将矿石溶解成卤水,净化后再蒸发结晶成盐。

竖井开拓 利用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竖井和相应的水平巷道采掘岩盐。对各种地质条件的岩盐矿床适应性较强。对倾斜角度较大、埋藏较深、围岩不够稳固、产量较大的矿床尤为适用。

斜井开拓 利用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和相通的水平巷道采掘岩盐,适于倾斜角度不大、埋藏较浅、围岩稳定的矿床。

平硐开采 利用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和上、下山道等进行采矿作业。适用于地形切割很深而陡峻,矿体一部分埋藏在水平侵蚀基准面以下的岩盐矿床。

盐湖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方法因资源情况而异:凡已形成石盐矿床并赋存丰富晶间卤水的盐湖,如中国和苏联的多数盐湖,主要是直接开采石盐;未形成石盐矿床或石盐沉积很少的盐湖,如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印度的桑巴尔盐湖、中国山西省的运城盐池等,需在湖边修筑盐田,引入湖中卤水,日晒成盐;无晶间卤水的干涸盐湖,如澳大利亚的马克利奥特湖,需注水溶制饱和卤水晒盐或直接开采原盐。其原理及操作与海盐基本相同,但盐湖卤水浓度较高,所需蒸发池面积相应地比海盐减少。

至于异同点:[转]

“晋商、徽商之相异处

晋商、徽商在起因、兴衰时间上略有不同。晋商兴起于明初,即14世纪中叶,因北方边塞大 量驻军,明王朝实施“开中法”而兴起。所谓开中法,即商人输粮供边塞军士食用,王朝付商人盐引,商人凭盐引到指定盐场和指定地区贩盐,由于盐是专卖品,获利颇丰。晋商抓住时机,以地缘优势,借“开中法”捷足先登而兴。徽商则是明弘治5年(1492年),明王朝因“开中法”法行弊随,改“开中”为“折色”,商人以银两换取盐引后贩盐,徽商以地缘近两淮盐场集散地——扬州,在两淮大显身手,而兴起于商界。晋商衰败于清末,随清王朝之灭亡而衰败。徽商之衰落则是从清王朝道光12年(1832年)实行盐法改革,将“纲盐制”改为“票盐制”,取消了盐引和引商对盐业的垄断后,从此走上了衰落之路。当然,晋商、徽商之衰败还有别的因素,但上述原因是为始发之因,由此而一蹶不振。这样计之,晋商大约从明初到清末活跃商界500余年,徽商从明中叶到清道光年间活跃商界近300年。

晋商在道光初年,适应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创立了山西票号,曾一度执金融界牛耳,并首创我国在海外开办银行之先河。徽商却在道光后未将资本投向新的渠道———金融界,留下了遗憾!

在文化理念上,晋商突出尊奉乡人关公,凡有晋商活动的地方,多建有晋商会馆和关公庙宇。有些地方的晋商甚至是先建关帝庙,后建会馆。晋商把关公作为他们最尊奉的神明,以关公的“诚信仁义”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和经商活动,把关公文化作为他们的伦理取向,以致关公文化在其精神、道德、行为方面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徽商突出尊奉乡人朱僖(明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朱僖主张“道者,古今共有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朱子语类》13《类行》);“去仁欲,存天理”等,朱僖所制定的“家典”、“族规”,为徽商所遵循。徽商不仅在家乡修建祠堂“祭用朱文公家礼”,就是到了外地经商也要在所建会馆内祭祀朱僖。如苏州的徽州会馆“殿东启别院士,奉紫阳朱文公”,汉口新安会馆、景德镇新安会馆、吴江盛泽镇徽宁会馆等都“奉朱子入祠”,他们把理学作为家族内行事和经商活动的准则。因而,理学观念在徽商中影响极大。徽商“贾而好儒”、“左儒右贾”,把业儒看得高于服贾,尤对子弟业儒无不寄予厚望,期待甚殷。据统计,明代徽州有进士392名。清代仅歙县取得科第者(含寄籍),计大学士4人、尚书7人、侍郎21人、都察院都御史7人、内阁学士15人、状元5人、榜眼2人、武榜眼1人、探花8人、传胪5人、会元3人、解元13人、进士296人、举人近千人,整个徽州就更可观了。晋商也有重视儒学的一面,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和封建文化的影响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在晋商的影响下,山西民风出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即以“学而优则商”来替代“学而优则仕”。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雍正二年(1724年)山西巡抚刘於义奏称:“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雍正皇帝朱批道:“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最下者方令读书”。(《明清晋商资料选编》)清末举人刘大鹏说:“当此之时,凡有子弟者,不令读书,往往学商贾,谓读书而多穷困,不若商贾之能致富也。是以应考之童不敷额数之县,晋省居多。”(《退想斋日记》)清代科举中共有状元114人,其中安徽位居江浙后列第三,有状元9人,而山西有清一代科举中却无一状元。不过,山西另有5位武状元。这恐怕与山西历来多战场,业商人中也有不少习武之人,加之商品贩运及金融流通之需,以致山西多镖行、镖师,甚至武林中著名的形意拳发祥于山西太谷县,大有关系。

徽州商人一般是聚族经商。如汪道昆的曾祖父汪玄仪业盐,“诸昆弟子姓十余曹,皆爱贾,凡出入必公决然后行”。(《太函集》卷1)休宁商人汪福克“贾盐于江淮间,艘至千只,率子弟往来,如履平地。”(《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由于族人经商者众,为增强凝聚力,徽商便大修宗祠,以通过宗族的尊卑长幼加强对族众的控制。晋商人员的组成则以乡人为主,其用人主张:一避亲用乡;二从乡人中择优保荐;三从乡人中破格提拔。避亲,即用人中回避戚族,包括财东与掌柜也不能荐用自己的亲戚,所谓不用三爷(少爷、姑爷、舅爷)。用乡,即录用本乡本土之人。从表象上看,似有排斥外省人才的一面;但还有加深乡人间亲情维系的一面。一方面,有表示财东恩赐乡里之意。另一方面,员工的乡土观念和感恩思想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所谓“同事贵同乡,同乡贵同心,苟同心,乃能成事。”此外,同乡间最为知根底,家眷在原籍“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徽商举族迁徙到同一客地、从事同一行业的现象较多,徽州绩溪人胡适说:“通州自是仁里程家所创,他乡无之。”(《绩溪县志馆第一报告书》引自张海鹏、唐力行《明清徽商心理研究》)日本学者臼井佐知之指出:黟县弘村汪氏,明万历年初82世盐商汪元台举族迁徙到浙江杭州。歙县黄岗汪氏,明永乐时举家迁居湖北汉口,后又分流到襄阳、太原、重庆。(《徽州汪氏的移动和商业活动》,《中国社会和文化》第8号)这种举家迁徙的现象,在晋商中不能说没有,但不甚普遍。比较集中的迁徙是明中叶开中纳粟改为纳银后,有部分晋商家族迁到了扬州,如清初大学者阎若璩之祖先辈,就是此时由山西迁到了扬州。此后,举家迁徙现象就不多了。这时的晋商外出经商皆不带家眷,而把家眷留在原籍。正如清人纪昀所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纳妇后仍出营利,率二三年一归省,其常例也。”(《阅微草堂笔记》卷23)

在宅院建造上,明清晋商的宅院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晋商住地山西,气候较干燥,人少土地相对较多,因而所建宅院较徽商宅院宽敞多矣。如祁县乔家大院,占地面积8724平方米,大院四周为全封闭式砖墙壁,上有女墙、城墙垛口、更楼、眺阁等,是一座城堡式建筑。祁县渠家大院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共18个四合院,自成体系,又互相连接,形成院套院、门通门的格局。大院外观为城堡式,墙高10余米。太谷曹家大院原由“福、禄、寿、喜”四座院落组成,现存“寿”字院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榆次常家大院占地面积200多亩,在车辋村整整占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徽商民居更注重于住宅内部的装修雕刻和室内陈设,许多专家考察后总结其特点为:朴素淡雅的建筑色调,别具一格的山墙造型,紧凑通融的天井庭院,奇巧多变的梁架结构,精致优美的雕刻装饰,古朴雅致的室内陈设。徽商聚族而居,村舍讲究依山临水的自然布局,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幽深宁静的街坊水巷,景色如画的村头装点。徽商民居以规模和院落面积来说则难以与晋商民宅相比拟,如宏村汪氏承志堂,为徽商中大型民宅,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余三立堂为600平方米、乐贤堂为411平方米、树人堂为266平方米,西递村徽商胡氏敬爱堂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要之,晋商民宅尽管也有精致的一面,但宏伟是其一大特色;徽商民宅则为南方特色的重水、重绿、精致优美。此外,晋商“俭”而徽商“奢”,以及晋商、徽商在饮食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处,这里就不赘述了。

晋商、徽商之相同处

习俗首先,晋商、徽商均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自金银花的征收到一条鞭法的推行,赋税折征货币的部分日益增加。赋税折银的结果,刺激了生产,大大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入清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历经康雍乾三朝盛世,商品生产总体水平大大超过明代,水陆驿站干道的迅速扩展,从而为晋商、徽商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其次,晋商、徽商都有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商人吸取了儒、法、兵、道诸家文化的良性影响,创出具有传统文化的货殖文化,这一文化在明清晋商、徽商身上更集中更典型地体现出来,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商人经营理念的价值导向作用。

再次,晋商、徽商都与封建政治势力有着结托关系,商业势力消长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明清时期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统天下,封建专制主义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依附、逢迎和仰攀是晋商、徽商对封建势力所持的基本态度。而封建政治势力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晋商、徽商的利益,又未放松对晋商、徽商的敲诈勒索。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商人经济地位动摇和政治上的懦弱,因而也就避免不了与封建社会同枯共衰的命运。(张海鹏、王廷元《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

复次,晋商、徽商都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晋商、徽商在商业活动中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突破区域性界限,进行长距离贩运,从而促进了各地区间的联系,扩大了国内外贸易市场。晋商推动了包头、西宁、张家口、平遥、祁县、太谷等城镇的兴起,而徽商则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晋商不仅对商业、金融经营管理形成了经营文化,而且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如山西地方戏曲的繁荣,社火活动的开展,古籍文物的收藏,武术活动的推广,饮食、茶叶文化和珠算、会计、医药文化的推动,以及民风、民俗的变化等。徽商则对教育、书画、经学、理学、医学、园林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形成了著名的徽州文化。 ”

1嘉兴景点地图全图

嘉兴附近的城市除了嘉兴,还可以到达浙江的上海、杭州、宁波、绍兴、湖州,江苏的苏州、无锡。上述城市当天可以游览的旅游景点主要有:

嘉兴旅游景点:南湖、乌镇、西塘、海宁严观钱塘江、南北湖、九龙山、跨海大桥到宁波;

上海旅游景点:豫园、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世界建筑博览会——东方明珠塔;

杭州旅游景点:西湖景区、灵隐寺、宋城、世界城;

宁波旅游景点:江田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绍兴旅游景点:鲁迅的故乡,西安石大禹故里、鉴湖、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柯岩国家风景名胜区、百里无邪风景名胜区;

湖州旅游景点:南浔、莫干山、安吉大珠海风景名胜区、中国;

苏州旅游景点:周庄、同里、拙政园s园、狮子林、虎丘、柳园、乔峰景区(寒山寺);

无锡旅游景点:太湖源头珠、梨园、唐城、三国水浒城。

:2嘉兴详细地图全图

没去过。

3嘉兴景点大全

乌镇,桐乡和西塘,嘉善两个古镇,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海宁南北湖,海盐秦山核电站。

4浙江嘉兴旅游地图高清版大图

回答:嘉兴离江苏苏州很近。嘉兴地处长江流域,是典型的江南地区,也是长三角城市圈的一员。长三角主要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其中湖州、无锡、苏州、嘉兴、常州、南通都在太湖周边,离太湖不远。苏州离嘉兴只有100公里左右,是江苏离浙江嘉兴最近的地方。

5嘉兴景点地图全图大全

在嘉兴,有这么一个地方,以万亩荷塘,千亩荷花而闻名。是嘉兴及周边地区游客每年打卡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秀洲区镇王。目前,这里万亩荷花盛开,在碧水绿叶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动人,成为带动夏季乡村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6嘉兴旅游攻略景点介绍

1嘉兴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南湖之美在于山水交融。其间写诗、画笔、画花,观赏兴趣浓厚,到处拍照。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也是党的诞生地。

2周美华。嘉兴乔峰,因河流蜿蜒,纵横交错,形象地将地形分为五瓣,故有梅花岛之称。在梅花岛,始建于南朝的诗佛古寺钟声袅袅,挥之不去;千年银杏叶世界独立;香榭廊桥留梦;戴芬瓦景岚亭亭,书写了江南丰水的千年韵味,再现了中国三百年的情怀;

3西塘。生活在千年古镇。先后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名录、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四A级景区。自然风光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4乌镇。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嘉兴桐乡。典型的江南水乡;

5九龙山。九龙山滨海旅游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杭州湾北岸。是集山、海、岛、滩为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

7嘉兴旅游景点大全

前天和朋友去海盐县游玩。海盐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它早在秦朝就建成了。它被命名为海燕是因为海滨广遭诟病,盐场相对。现在是嘉兴市下辖的一个县。海盐县历史悠久,也是风景秀丽的江南小城。它位于杭州湾的西北部,钱塘江的入海口,许多游客来这里看海景。

参观完江南水乡林启源的故居后,我们一行来到管亥花园。顾名思义

海景花园于2003年竣工。公园南北呈倒三角形,占地约81亩。它的主要景观由山、水和岛屿组成。从空中俯瞰的海景花园相当壮观,如果遇到涨潮,景色会更美。

还有这个季节参观海上花园的游客不多。毕竟,这冬天,夏天没有蓝色的大海。不过下午的海上花园也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整个人慵懒的晒着太阳,简直it’也很愉快。

当你走进公园,你可以看到一面雕塑墙,或拍照,或快乐地跳舞。今年夏天,海景花园非常受欢迎,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络名人打卡点,吸引了很多人在这里拍照。

海边有一座雕像。只见他一手拿着武器,一手指向大海的方向。他的姿势大胆而优雅。这个人是黄光胜。黄光在明朝嘉靖年间被提升为秀才。曾任浙江兵部侍郎、刑部尚书。在浙江任职期间,他开创了五横五纵鱼鳞石塘。后来明清时期,按此法修建了300多公里的鱼鳞石塘,至今犹存。

鱼鳞石塘就像一个海上长城。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土木工程。千禧海堤也来源于此,而且从远处看很壮观。

我们没有那个时候没有涨潮,所以我们可以去玩。夏天,很多人来这里抓螃蟹。如果涨潮了,整个地方都会被淹没。

沿着海岸有一条16公里长的干河环绕着整个公园,一路铺着鹅卵石。虽然这个季节风景有点冷清,但散步或晒晒太阳是很好的。

站在岸边,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条船,也算是一个景点。淤泥在水流的冲刷下非常光滑,微小的水流冲刷出来的纹理相当有趣,使得景色看起来非常生动。

南面有一座横跨海河的海滨大桥,是海盐县第一座斜拉桥。今年2月通车,全长272米,主塔高近86米。它的造型非常独特,未来将成为海盐县的新地标。晚上,桥上的灯光非常漂亮。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我不我不知道。当你游览海盐县时,你去过管亥园吗?

8嘉兴市旅游地图

本地配置文件

简称:浙江

民族:主要民族是畲族,居住在浙东南的丽水。

省会:杭州

区划:全省分为11个省辖市和88个县、市、区。

交通:2005年铁路公路、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

2005年,391公里的新高速公路通车。

浙江港有300多公里的海岸线,可以建设深水港。已建成以宁波、舟山、乍浦、海门、温州为主的34个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44个,年货物吞吐量27亿吨,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个港口通航,并开通了至美国、日本、香港的班轮航线。中国四大中转港之一的宁波北仑港,可停靠30万吨级货轮,是中国最大、最好的进口铁矿石中转基地。舟山港已步入国家级大型港口行列。舟山鳌山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中转码头,可停靠25万吨级超级油轮。2005年,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43亿吨,增长194%。全年港口吞吐量增加2166万吨。

云水省有内河航道104万公里,居全国第三;干线航道10条,1230公里;内陆港口105个,年货物吞吐量21亿吨。

浙江航空公司拥有杭州、宁波、温州、黄岩、义乌、衢州和舟山七个机场。

国内国际航线160多条。杭州萧山新机场已经通航。

浙江省,简称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它与接壤

浙北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也是重要的黄麻和蚕桑产区。浙江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浙江是绿茶和毛竹的主要产地,著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国书法的圣地。历史上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吴昌硕等众多著名书法家。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鱿鱼。

它是中国浙江省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包括800多处重要地貌景观、200多处水体景观、100多处生物景观和100多处人文景观。全省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居全国之首。此外,还有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胡翔、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1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美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而闻名。

浙东佛教游。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到绍兴、宁波,水网交织,纵横交错;舟山是一个海岛,山海风光秀丽。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造桥,生活方式独特。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化底蕴都极其丰富,都能感受到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融合的美好。主要景点有绍兴柯岩,兰亭,中国书法圣地,天一阁,中国最古老的图书馆,新昌大佛,奉化溪口,滕头村,河姆渡遗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等。

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沿钱塘江、富春江、新一条通往千岛湖的河流。这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路之一。主要景点有严子陵钓鱼台、富春江小三峡、瑶琳仙境、富阳古造纸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峡谷、李珊人s家、红灯笼乡下家、天目河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建德九姓渔夫的婚礼,大慈岩和千岛湖等。

浙南岐山秀水游。从宁波沿东南沿海到温州,可以游览天台山、雁荡山、楠溪江。新昌大佛寺、天台山国庆古寺、石梁瀑布、雁荡山灵峰、灵岩、大龙湫、楠溪江沿岸古镇,都是浙江山水的精品。主要景点有武夷豫园太极项星村、永康方岩、温岭长屿东田、温州南麂列岛、洞头渔家s乐,姚希,泽雅,雁荡山,楠溪江,缙云仙都等等。

浙江省北寺乡古镇之旅。从杭州坐车到嘉兴,再换乘游船,沿着古运河到中国另一个著名城市苏州。也可以从杭州乘船经湖州欣赏太湖风光,到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湖平原是著名的蚕桑之乡,是古代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游客可以感受沿途小桥流水的风情,还可以参加采桑、喂蚕、织布、印蓝布等活动。主要景点有南浔丝业会馆、小连庄、方丈港蚕村、西塘、南北湖、乌镇等。值得一提的是,钱江涌潮是北半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

民俗

浙江是文化大省,名人众多,文化氛围浓厚。特别是在社会习俗中,它有自己独特的现象和意义。

一牺牲

与其他省市相比,浙江人经济发达,但人祭祀中国的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着西方化而逐渐消亡

经济越发达,牺牲的代价越大。广东中国每年用于祭祀死者的投资超过300亿元。浙江的一些农民也想和他们竞争,不断加大投入。

仅在嘉兴桐乡,迷信祭祀的投入成本就惊人。他们在清明节祭祖的时候,在坟前摆了两张大桌子,东西方向12把椅子,南北方向没有,供祭拜用。然后在桌上摆了很多桌子和饮料。然后,他象征性地打开门,喊道:它该吃饭了;意思是邀请地下考官吃饭。30分钟左右,等菜凉了,等家里热了再吃。那时候很有欺骗性。如果你真的要求孩子们先吃,你不能不要自己吃。那是我们祖先吃的!祖先的制度是不可触摸的。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传统。城里人也会献祭。不是摆一大桌桌子桌子,而是象征性的摆一碗米饭或者面食,烧香,不是磕头,而是跪拜,给祖先讲家里的喜事。比如孩子结婚了,考上了大学。然后把香插在香炉里,这样香火长存,人口兴旺。

城市里的墓也比较小,代表着某种传统,而农村的墓要求豪华,有的墓占地两亩。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即使在坟墓里也能享受幸福。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是不可磨灭的,城市经济发达,但它能Idon’我不能摆脱迷信。农村经济落后,但也比城市牺牲的投入大。浙江的农民穷,他们的穷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我I’如果我们迷信,在毫无意义的大规模牺牲上花很多钱,恐怕不仅外国人,我们的子孙也会嘲笑我们的迂腐和无知。

二、春节习俗

在浙江嘉兴等农村地区,包括公婆在内的家庭往往是住在一起的。在中国新年期间,亲戚和家人聚集在祖父母家共享天伦之乐和新年的家园夏娃。在一起的人往往很多,所以有几个酒席,大人一个,小孩一个,兄弟姐妹一个。年初的时候,我会去拜年给我的亲戚打电话。在像金华地区这样的城市,人们经常过新年三口之家的年夜饭。有时候会去饭店宴请,和亲戚聚会。

年初的时候,我会去找我的长辈回家拜年s问候,并收集一些红包,称为红包。几天后,他们都去了亲戚朋友家家家户户拜年贺新春的问候。还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聚餐,聊聊自己一年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对来年的祝愿。然后打牌,看电视,上网,各种娱乐活动。

9嘉兴景点分布图

南湖天地嘉兴新站南湖红船纪念馆。唐玺古镇嘉善乌镇风景区。

海盐南北湖景区、憩园景区、凤仪景区、文西坞、朱家门、刘力~紫金山的紫云里、金素寺、沈荡钱家祠堂、沈荡古镇九老文化、大乔公园、朱居圣文化广场、沈荡酿酒。这些景点非常经典,值得一去。

10嘉兴景点地图全图高清版

嘉兴的清池温泉你问了吗?(外文名温泉)。

地理位置是:

嘉兴嘉湖公路与浦新公路交叉口

开放时间是:

周末10:00-22:00,周末12:00-22:00。

嘉兴市清池温泉区地质构造位于桐乡凹陷李王庙基隆上。2005年嘉兴地热调查中,勘查区地温梯度达到35/100m,属于热异常区。所钻遇的清池温泉云热一号地热井为石炭系碳酸盐岩,该井出水温度在625-643之间,是目前浙江省地热最高的井。首次在嘉兴地区钻遇石炭系碳酸盐岩,是嘉兴地区地热资源勘查的重大突破。清池温泉云热的储水空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