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车鸟的古籍中关于九头鸟的有关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鬼车鸟的古籍中关于九头鸟的有关资料,第1张

1、《楚辞·天问》

2、《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 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

3、《文选》晋郭景纯(璞)《江赋》: 若乃龙鲤一角,奇鸧九头。

4、张华《博物志》佚文: 鸺鹠鸟,一名鸱鸺,昼目无所见,夜则至明。

5、鲁迅《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

6、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

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8、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

9、《广韵·鸧鸹》:

10、《敦煌变文集·句道兴〈搜神记〉》

11、《正字通》: 鸧鸆,一名鬼车鸟,一名九头鸟,状如鸺鹠,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见火光辄堕。

12、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羽》: 夜行游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钓星,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飞鸟,脱毛妇人,无子,喜取人子,胸前有乳。凡人饴小儿,不可露处,小儿衣亦不可露晒,毛落衣中,为鸟祟,或以血点其衣为志。或言产死者所化。

13、又: 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能收人魂,一首为犬所噬。秦中天阴,有时有声,声如力车鸣,或言是水鸡过也。……《白泽图》谓之苍鸆,《帝鹄书》谓之逆鸧。

14、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 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烁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15、宋梅尧臣《古风》诗:

16、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 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故闻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泽国。……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

17、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 岭外有虫名暗夜,见小儿衣,落毛其上,儿必病。其状如大蝴蝶。

18、明杨慎《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 《小说》: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馀九首。

■为什么称湖北人是“九头鸟”?

楚民族是一个崇拜龙凤的民族。楚人的祖先祝融就是凤鸟的化身。《白虎通,五竹篇》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便是凤。故楚人对凤总存在着一种深厚的感情。他们尤其喜欢以凤喻人。传说楚庄王刚刚即位时,整天寻欢作乐不问国事。伍举便进谏问:“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曰:“三年不蜚不鸣,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伍举以鸟喻庄王,庄王也以鸟自喻。这鸟飞能冲天,自然便联想起楚人所景仰的那大得“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鹏者,凤也”。其凤后观有一头,上看有一头藏于身下,前看仰首观云。在古人的观念中,凤是一种神鸟。《山海经》说:“火荒之中------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凤鸟飞腾,继之以日夜”,“凤翼其承旌兮,高翱翔之翼翼”,“三凤其展鸣,惊天地,泣鬼神兮”, 三凤九头,“其志大兮,其慧远兮。”古时楚国辖湖北、湖南两地。自古英才辈出,而荆楚之地,又是楚文化的中心。湖北人勤劳且聪慧,举国皆知,故有一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三个湖北佬,抵不上一个安庆佬。”的来历?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三个湖北佬,抵不上一个安庆佬”据说这句话源于清代,说起来也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也是在那时候,安庆人也确实了得,文坛出了霸主桐城派,“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还出了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桐城张姚二姓,占却半部缙绅”“六尺巷”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安庆的文化史,同时也是安徽文化史,安庆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安徽的发展史,其重叠部分有十之八九。

《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又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烁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即谓此鸟。《正字通》云:“鸧鹒,一名鬼车鸟。一名九头鸟,状如鸺鹠,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见火光辄堕。”宋梅尧臣《古风》诗:“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来相距三千秋,尽藏夜出如鸺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有关九头鸟神话,于此诗可见其大略。

原名“鬼车”,长有十个脖子、九个头,据说它的第十个头是被周公旦命令猎师射掉的。那个没有头的脖子不断地滴出血,古人宣称如果九头鸟飞过,要吹灭灯火、放狗把它赶走。有些传说宣称九头鸟的每一个头拥有一对翅膀,结果18只翅膀互相挤兑、导致全都派不上用场。另外,九头鸟也被称为“姑获鸟”,这种鸟掠食人类儿童,喜好群居。

历史上,周、楚的确是死对头。周昭王率军亲征,竟死于汉水之中,成为异乡之鬼。周人对楚人之恨可想而知。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神,在它的敌对民族那里必然会被说成妖。象埃及大神沙特(sat),在希伯来人《圣经》中就变成了撒旦(satan)。我国东夷部族之神蚩尤,在华夏族那里便成了能飞沙走石的妖怪,周人将楚人的九凤图腾说成妖怪,并编出天狗断其一首的故事,也符合这条比较神话学的基本规律,至于是周公本人确有此事,还是民间传说附会于周公身上,那倒是无关紧要的。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 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 等外 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 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 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 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 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 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 诗歌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 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 届主席,并任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 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 《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5月,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加速培养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急需的专门人才,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建议得到党和国家***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书记处会议的批准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务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长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领导下,科学院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实施科研与教育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挥科学院各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设备优良的优势,全力支持科大建设;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倡导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建立了培养新兴、边缘、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体制,形成了开明开放、兼容不同学派的民主学术氛围,这些都在中国科大以后的办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

郭沫若生平大事年表:

1892年 11月16日 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学名开贞

1897年春入家塾读书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

1901年家塾采用上海编印的新式教科书授课

1905年 春 长兄郭开文赴日留学,有意偕从同行,父母未准

1906年 春 入乐山县高等小学第一学期成绩名列第一,因受年长同学忌妒,被降为第 三名

1907年 春 因反对教师专制,被学校开除,经斡旋返校 夏升入乐山县中学堂,大量阅读林琴南的译述小说

1908年 秋 患伤寒并发中耳炎,听力受损病中读先秦诸子等古籍,偏爱《庄子》

1909年 秋 因参加罢课,请求校方与当地政府交出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

1910年 春 进省城成都,插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冬 参加成都学界要求早开国会的罢课风潮,任班级代表,又受开除处分,因故 未实行 1911年 冬 清帝退位回乡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

1912年,2月受父母之命与张琼华结婚,5日后即离家返成都

1913年春 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学堂理科,未学 夏,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未就学年底 得长兄资助,决定东渡日本留学

1914年1月抵东京秋 ,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同学

1915年 秋 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阅读泰戈尔、屠格涅夫、歌德、海涅 等人作品,与斯宾诺莎思想接近

1916年 夏 与东京圣路加医院护士佐藤富子相识 冬,与佐藤富子在冈山结婚开始新诗写作

1917年 试译泰戈尔诗集,因无法出版而中止 1918年 参加留日学生罢课,抵制签订"二十一条"夏 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 与留日同学张资平酝酿出版文学刊物

1919年夏 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作小说《牧羊哀话》诗作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震动中国诗坛

1920年 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辑为《三叶集》出版译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因译稿被老鼠咬毁未能出版

1921年 休学半年往返于上海、日本之间筹备出版文学刊物 6月 文学团体创造社在东京成立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

1922年 《创造》季刊五一节创刊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1923年 春 自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随即回国从事文学活动,编辑出版创造社刊物 译尼采《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部 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出版

1924年春 赴日本,在福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屠格涅夫长篇小说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系统了解,从此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冬 归国调查江苏、浙江军阀战祸作《水平线下》

1925年 在上海结识中国***早期***瞿秋白目睹五卅惨案实况,作二幕剧《聂耳》《文学论集》出版译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发表组诗《瓶》

1926年3月 与郁达夫等赴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学长,实行文科改革结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创造社出版部成立 7月 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27年 3月 在南昌朱德住处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被蒋介 石政府通缉8月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起义部队总政治部主任竟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冬 潜回上海从事文艺活动重译《浮士德》第一部因患斑疹伤寒,错过乘船转移到苏联去的机会

1928年2月 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缉捕,得内山完造帮助离沪,化名旅日,定居千叶县市市, 行动受警方监视通览东京东汉文库先秦史籍,研究中国古代史译美国作家辛克莱长篇小说《石炭王》

1929年 作自传《我的幼年》、《反正前后》译辛克莱长篇小说《屠场》译德国米海里斯《美术考古发现史》

1930年 论证中国古代存在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译辛克莱长篇小说《煤油》

1931年 作《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译俄国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英国威尔士《生命之科学》等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生命之科学》等译稿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被焚作《金文丛考》、《创造十年》

1933年作《卜辞通篡》、《金文余释之余》、《古代铭刻汇考》等1934年 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先秦天道观之演进》、《屈原研究》再译《生命之科学》辑译《日本短篇小说集》

1936年作历史小品数篇,辑为《豕碲》译日本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译德国席勒《华伦斯太》

1937年作《殷契粹编》、《创造十年续编》7月 抗日战争爆发只身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组织文化宣传队、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劳军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战文化工作

1938年1月 与于立群结合,同由广州赴武汉,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当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0月 武汉失守,经长沙、桂林撤至重庆

1939年《石鼓文研究》出版

1940年4月 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延光四年汉墓9月 辞去三厅厅长职务,抗议国民党政府强行改组政治部11月 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组成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

1941年11月 周恩来、于右任、冯玉祥等发起纪念郭沫若创作生活25周年及50寿辰编《五十年简谱》改写《棠棣棣之花》

1942年作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译歌德《赫曼与窦绿苔》创办群益出版社,主编学术刊物《中原》

1943年 作历史剧《南冠草》研究先秦诸子

1944年春,作《甲申三百年祭》, 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

1945年草拟《文化界时局进言》,呼吁民主政治文化工作委员会遂被国民党政府解散《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出版 夏 离重庆抵上海赴南京参加国共和谈《历史人物》出版

1947年 译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编《少年时代》、《革命春秋》、《天地玄黄》等冬 迁抵香港

1948年作《抗战回忆录》(后改名《洪波曲》)年末 为出席新政协会议,赴东北解放区

1949年 3月 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世界拥护和平大会布拉格会议 建国前夕 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0年 3月 当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长 5月 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任主任 8月 率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11月 出席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1年 2月 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1月 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2月 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海涛集》出版

1952年 2月 《奴隶制时代》出版,确定奴隶制社会下限在春秋、战国之交 任中央考古训练班主任 获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3月 出席在奥斯陆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执行局会议

7月 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

10月 与宋庆龄、彭真等发起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

11月 出席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1953年 作《屈原赋今译》3月 随周恩来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吊唁斯大林、哥特瓦尔德5月 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6月 出席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获波兰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名誉院士称号

1954年作《管子集校》 5月 出席在柏林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 6月 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缓和国际局势会议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5年 1月 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 4月 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6月 出席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冬 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作《访日杂咏》等

1956年 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副主任、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主任

1957年 17卷本《沫若文集》开始出版6月 出席在科伦坡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

1958年 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蚩尤的名字大家就都很熟悉了,与炎黄二帝同时期的大人物,但是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距离,大家都知道他有81位兄弟,具体是谁估计都不大清楚,借此处来扒一扒

蚩尤

在神话故事之中,蚩尤是兵主战神,虽然说他在与炎、黄二帝的大战之中落败,被黄帝斩杀了,但是黄帝佩服的他的善战,尊他为战神“兵主”,并且把他的形象画了出来,挂上了旗帜,作为军旗,用来鼓舞士兵。传说蚩尤是上古九黎部落的酋长,本为是炎帝的手下,但是因为不受重用,得不到炎帝的重视,他脱离了炎帝自行组建部落,鸟图腾以及牛图腾的氏族都把他视为首领,因他长有牛首飞翅,三头六臂,刀枪不入,更善于用斧刀作战,非常勇猛,在传说之中,他还有81个兄弟,个个都是八胳膊九脚趾,身手不凡的人物。

蚩尤的兄弟们

蚩尤,断修,残刚,陆木,叠新,折bai路,哥索,连哭du,害舌,宗先,敌近,白曾,月引,汉听,章绝,倍列,争奴,恒奴,阿群,夜亏,幕暗,审干,交生,七祖,格户,舟含,石落,千西,本竟,昨玉,南农,北猎,水过,风堵,接桑,黄拼,付君,柳上,最虽,堂虐,飞陌,衣从,郎就,朋徒,少山,与介,身至,生夷,众笑,圭直,亚加,尼俊,半义,心适,莫中,险东,名切,离四,工巧,巨相,二十二,者地,止巡,田力,乱命,早牙,为逐,认丁,旧南,怵岛,百程,兰在,化烛,光退,阵可,工下,开阳,及岁,狼细,九匠,持兵

我们都知道刑天和夸父,还有共工是蚩尤的手下,但是他的81位兄弟具体名字知道的人挺少的,其实他的这81位兄弟,都各有自己的地盘,不过五千多年前,其实大多是以耕种为主,神话故事就是人们美好的一个愿景、想像。

很多古籍之是,对蚩尤的描写比较多,不过也有很多是前后矛盾的,至于他的结局如果,有的故事说是被黄帝斩杀,有的说是臣服了黄帝,无论怎么样,黄帝战蚩尤是中国神话之中非常浓墨的一笔,才有了之后的黄帝确认华夏正统,不是吗?

目录 1 拼音 2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之七气汤 21 方名 22 七气汤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26 各家论述 27 附注 3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方之七气汤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七气汤 41 七气汤的别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功能主治 45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46 摘录 5 《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之七气汤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6 《类证治裁》卷二方之七气汤 7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七气汤 71 处方 72 炮制 73 功能主治 7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理伤续断方》之七气汤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9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之七气汤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0 《全生指迷》卷二之七气汤 101 方名 102 七气汤的别名 103 组成 104 功效 105 主治 106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07 制备方法 108 附注 11 《风痨臌膈》之七气汤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2 《普济方》卷一八二之七气汤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3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深师方》之七气汤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36 用药禁忌 14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之七气汤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功效 144 主治 145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46 加减 147 制备方法 15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之七气汤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55 加减 156 制备方法 16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之七气汤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女科万金方》之七气汤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18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之七气汤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加减 19 《普济方》卷一八一引《澹寮》之七气汤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2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七气汤 1 拼音

qī qì tāng

2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之七气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之七气汤,其组成为人参、炙甘草、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切片焙干)五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前服。治虚冷上逆,及七情内结,积聚坚牢,心腹绞痛,不能饮食[1]。

21 方名

七气汤

22 七气汤的别名

四七气汤、四七汤

23 组成

半夏1升,人参1两,生姜1两,桂心1两,甘草1两。

24 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之七气汤治虚冷上气、劳气、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内结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则欲死。

25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1日3次。

26 各家论述

《医方类聚》引《易简方》:此汤之巧,盖以半夏之性,可为君子,可为小人,各随其所流而为之。今半夏辅人参。甘草,而人参为君,甘草国老,故能使其和五脏,调七情,顺诸气。诸气既顺,不滞为痰,病可去矣。

27 附注

四七气汤(《保婴撮要》卷五)、四七汤(《内科摘要》卷下)。

3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方之七气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方之七气汤,其组成为半夏(汤洗)五两,姜厚朴、桂心各三两,茯苓、白芍药各四两,紫苏叶、橘皮各二两,人参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七片,大枣一枚。水煎,空腹服。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郁发,致五脏互相刑克,阴阳反戾,挥霍变乱,吐利交作,寒热,眩晕,痞满,咽塞[1]。

31 方名

七气汤

32 组成

半夏(汤洗)5两,厚朴(姜制)3两,桂心3两,茯苓4两,白芍药4两,紫苏叶2两,橘皮2两,人参1两。

33 主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方之七气汤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郁发,致五脏互相刑克,阴阳反戾,挥霍变乱,吐利交作,寒热眩晕,痞满咽塞。

3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空腹

服。

35 制备方法

上锉散。

4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七气汤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七气汤又名大指迷七气汤。其组成为三棱、莪术、青皮、陈皮、香附、桔梗、藿香叶、桂心、益智仁各一两半,炙甘草三钱。为末,每服五钱,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水煎、食前服。治七情相干,阴阳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胡氏经效方》有沉香半两,无陈皮[1]。

41 七气汤的别名

大七气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42 处方

京三棱 蓬莪术 青橘皮 香附子(去毛)陈桔皮(洗)桔梗 藿香叶 桂心 益智各45克 甘草(炙)9克 (胡氏《经效方》有沉香15克,无陈橘皮)

43 制法

上药为散。

44 功能主治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七气汤治七情相干,气道壅滞,致成六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膜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

45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46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

5 《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之七气汤

《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之七气汤,其组成为半夏(汤泡洗)三钱,桂心、延胡索(炒,去皮)各二钱半,人参、乳香、甘草各一线。加生姜五大片,大枣二枚,水煎,食远服。治七情为病,心腹刺痛不可忍;或外感风寒湿气作痛[1]。

51 方名

七气汤

52 组成

半夏(汤泡,洗)3钱,桂心(不见火)2钱半,玄胡索(炒,去皮)2钱半,人参(去芦)1钱,乳香1钱,甘草1钱。

53 主治

《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之七气汤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为病,则心腹刺痛不可忍,或外感风寒湿气作痛。

5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1服。用水2钟,加生姜5大片,红枣2枚,煎1钟,食远服。

6 《类证治裁》卷二方之七气汤

《类证治裁》卷二方之七气汤即四七汤[1]。四七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引《易简方》方。又名厚朴半夏汤、大七气汤、七气汤。半夏五两,茯苓四两,紫苏叶二两,厚朴三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七片,大枣一枚,水煎服。功能行气散结,化痰降逆。治痰气互结,咽中如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状如炙脔,或中脘痞满不舒,痰盛气急,呕逆恶心,及妇人恶阻等[2]。

7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七气汤 71 处方

人参、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切片焙干)五两。

72 炮制

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7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七气汤治虚冷上气,及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内结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即欲死,此药主之。

7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稍热服,食前。

7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 《理伤续断方》之七气汤 81 方名

七气汤

82 组成

青皮(去白,炒)1两,陈皮(去白)1两,三棱(湿纸裹,煨)1两,北梗(去芦)1两,肉桂(去粗皮)1两,藿香(去枝)1两,益智(去壳,炒)1两,香附子(炒)1两,甘草(炙)1两,半夏(汤泡)1两,赤芍药1两,乌药1两,独活(去芦)1两,羌活(去芦)1两,降真香1两。

83 主治

《理伤续断方》之七气汤治积年久损,入经络,服药无效,腰背拘急,咳嗽痰涎,风劳发动,日渐羸瘦,每到秋来,损病复作。

8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大盏半,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随病上下服之。

9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之七气汤 91 方名

七气汤

92 组成

半夏1钱半,人参半两,甘草半两,生姜半两,五味子半两,桂半两,紫苏子1钱。

93 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之七气汤治虚冷上气,七气。

9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2盏,煎至7分,去滓,临卧温服。

10 《全生指迷》卷二之七气汤 101 方名

七气汤

102 七气汤的别名

大七气汤、聚气汤、大化气汤

103 组成

京三棱1两半,蓬莪茂1两半,青橘皮1两半,香附子(去毛)1两半,陈橘皮(洗)1两半,桔梗1两半,藿香叶1两半,桂(取心)1两半,益智1两半,甘草(炙)3钱。

104 功效

《全生指迷》卷二之七气汤具有行气消滞,和血消积,化痰饮,宽胸腹,顺气进食,消胀软硬,散聚气,辛温消导之功效。

105 主治

《全生指迷》卷二之七气汤治情志不舒,气郁血滞。胸脘痞闷,腹部胀痛,或有积聚,肌黄食少者。聚气,由惊、恐、恚、怒,或冒寒热,留而不去,为郁伏之气,因气流行,随经上下相搏痛,久久令人痞闷,其脉短涩。六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疒丂)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月真)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多饮成酒癖积块,腹胀疼痛,身肿肌黄,少食。

106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2片,大枣2枚,煎至1盏,食前温服。

107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08 附注

大七气汤(《女科百间》卷上)、聚气汤(《袖珍》卷二引《仁存方》)、大化气汤(《万病回春》卷三)。

11 《风痨臌膈》之七气汤 111 方名

七气汤

112 组成

吴萸5钱,木瓜5钱,食盐5钱。

113 主治

《风痨臌膈》之七气汤治七情郁结,五脏六腑互相刑克,阴阳不和,吐利交作,四肢厥冷。

11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同炒令焦,先用瓷瓶盛水3升,煮令百沸,入前药,煎至2升,倾1杯,冷热随病人服。

12 《普济方》卷一八二之七气汤 121 方名

七气汤

122 组成

香附4两,木香1两,片姜1两,石菖蒲1两,甘草1两,陈皮1两,缩砂仁1两,白术1两,乌药1两。

123 主治

《普济方》卷一八二之七气汤治胸膈不快。

12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或为末,沸汤调服亦可。

13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深师方》之七气汤 131 方名

七气汤

132 组成

桔梗2两,人参3两,芍药3两,茱萸7合,黄芩2两,干地黄3两,枳实5枚(炙),桂心2两,干姜3两,甘草3两(炙),橘皮3两,半夏3两(洗)。

133 主治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深师方》之七气汤治忧、劳、寒、热、愁、思,及饮食隔塞,虚劳内伤,五脏绝伤,奔气不能还下,心中悸动不安。七气为患,气寒而热,呕泻痞满。

13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3服。

135 制备方法

上切。

136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猪肉、芜荑等。

14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之七气汤 141 方名

七气汤

142 组成

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1两,甘草(炙,锉)1两,诃黎勒(去核)1两,连皮大腹(锉)1两,草豆蔻仁1两。

143 功效

和顺三焦,消化痰饮。

144 主治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之七气汤治脾虚,脏腑秘泄不常,腰重头昏,舌干眼涩,食后多胀,肢体疼倦。

145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146 加减

寒多者,更加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147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5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之七气汤 151 方名

七气汤

152 组成

草豆蔻(去皮,生用)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白术半两,大腹(和皮锉,生用)半两,诃黎勒(煨,去核)半两,甘草(炙)1分。

153 主治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之七气汤治上气,食即吐逆。

15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155 加减

不思食,加生姜。

15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6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之七气汤 161 方名

七气汤

162 组成

桂(去粗皮)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高良姜(炒)1两半,诃黎勒皮1两半,大腹连皮(锉)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3分,牵牛子(炒)半两。

163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之七气汤治奔豚气,自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腰腹疼痛,或冲心满闷。

16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微利23行为度。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7 《女科万金方》之七气汤 171 方名

七气汤

172 组成

人参、甘草、肉桂、陈皮。

173 主治

《女科万金方》之七气汤主治气郁。

174 七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煎,空心服。

18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之七气汤 181 方名

七气汤

182 组成

藿香、青皮、陈皮、蓬术、三棱、桔梗、肉桂、益智仁、甘草、香附、半夏(生姜制)。

183 主治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之七气汤治妇人气血滞涩,经水将行,小腹先作痛者。

184 加减

有块,加当归尾、川芎,又名香归饮;行经,加赤芍、乌药、桃仁、大黄。

19 《普济方》卷一八一引《澹寮》之七气汤 191 方名

七气汤

192 组成

青皮1两,陈皮1两,桔梗1两,蓬莪术1两,辣桂1两,藿香1两,益智仁1两,香附两半,甘草(炙)3分,半夏(制)3分。

193 主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