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籍上的“冰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请问古籍上的“冰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第1张

冰片,又名龙脑,梅片、龙脑冰片,古称龙脑香,为龙脑香科常绿乔木龙脑香树脂的加工结晶品,为常用中药之一。天然冰片有龙脑香和艾脑之分,后者是菊科植物艾纳香叶提取的结晶,龙脑香是冰片中的正品,主要成分是龙脑。除龙脑外还含有大量的异龙脑,异龙脑为龙脑的差向异构体。天然冰片主要含龙脑,合成冰片主要含龙脑和异龙脑。以片大,质薄,色洁白,质松脆,气清香者佳用松节油、樟脑等原料经化学合成的称机制冰片。

味辛、苦,性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神志昏迷、温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气厥、中恶、疮疡肿痛、口疮、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眼疾、牙龈肿痛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冰片:以片大,质薄,色洁白,质松脆,气清香者佳

至于有毒,只查到一点儿资料:

冰脑:冰片,俗名冰片脑。忌与酒同服,与酒同服钱许,即中毒而死

《中医大辞典》·羊胆羊胆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或绵羊OvisariesL的胆。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胃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1治肺痨吐血,咽喉肿痛,黄疸。内服:入煎剂,干品03~06g;或研末装入胶囊。2取汁点眼治风热目赤,雀盲,青盲,翳障;涂敷热毒疮疡。化学成分本品含胆汁酸盐、胆色素、黏蛋白、胆甾醇、卵磷脂、碳酸氢钠等。《辞典》·羊胆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YánɡDǎn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胆,宰羊时割取胆囊,将胆管用线扎紧,悬通风处晾干。亦可取新鲜胆汁入药。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份羊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汁酸盐、胆色素(主为胆红素和胆绿紊)、粘蛋白、胆甾醇、卵磷脂、碳酸氢钠等。胆汁酸在胆汁中一般是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成结合胆汁酸;因胆汁是弱堿性,此结合胆汁酸盐一般为钠盐,此盐的水溶液对油脂有强大的乳化效力,为肠内消化油脂的重要物质。山羊与绵羊的主要胆汁酸有胆酸及脱氧胆酸。山羊或绵羊的胆酸含量都比脱氧胆酸约大10倍。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性味苦,寒。①《别录》:"平。"②《千金·食治》:"冷,无毒。"③《本草纲目》:"苦,寒,无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胃三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①《别录》:"青羊胆:主青盲,明目。"②《药性论》:"点眼中,主赤障白膜风泪。"③《千金·食治》:"主诸疮。"④《唐本草》:"疗疳湿、时行热螵疮,和酢服。"⑤《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治青盲雀目,风眼翳障,

详见百科词条:羊胆 [ 最后修订于2016/8/11 19:21:57 共19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绿拼音名TónɡLǜ别名铜青来源为铜在空气中受潮后被氧化,表面所生的绿色堿式碳酸铜,或为糠青(即堿式碳酸铜)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成扁块的加工品及天然的孔雀石。药用多为加工品。性状自然生成的铜绿为粉粒状或不规则块片状,呈青绿色。质松,味微涩,火烧现绿色火焰。另一种加工品,呈长方形小块,质坚易断,断面分明显的三层,上层为薄薄蓝色层,中层白色,底层灰**。无臭,味淡,嚼之有砂石感。炮制自然生成的铜绿,以磁盘或铁刀刮下,即得。加工品制法:将铜绿粉或糠青与熟石膏粉,加水适量拌匀,压成扁块,用高粱酒喷之,则表面显出绿色,切成小块,干燥即得。古时,铜绿为铜之锈,可以用醋喷在铜上加速其生成绿色的锈,刮取即得。性味苦、酸、涩,寒。有毒。功能主治解毒,去腐,杀虫。外用治鼻瘜肉,眼睑糜烂,疮疡顽癣。用法用量本品一般多作外用药。内科常配入相应方剂中治疗风痰为患,突然昏厥及血气心痛等症,用量05~1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铜绿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拾遗》: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绿独在铜器上,绿色者是。2《纲目》: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收取晒干货之。拼音名TónɡLǜ英文名Verdigris别名铜青、生绿来源药材基源: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锈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性状性状鉴别纯铜绿为细丝状或小颗粒状的结晶性粉末。翠绿色。体重,质松脆,气微,味微涩。能溶于水及酸,不溶于醚。以色绿、粉末状、无杂质者为佳。显微鉴别透射偏光镜下:见细至005mm的针状到柱状、粒状个体。晶粒为灰绿色调,边缘近无色。具多色性:Np为亮绿色,Ng为绿黑到黑绿、带褐色调;干涉色Ⅱ及蓝绿;近平行消光;正延性。个体更细小时,多色性不明显;干涉色亦下降。化学成份主含堿式碳酸铜[CuCO3·Cu(OH)2]和堿式

详见百科词条:铜绿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55:45 共242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泽漆泽漆HerbaEuphorbiaeHelioscopiae(英)SunEuphorbiaHerb别名五朵云、猫儿眼草、奶浆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全草。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乳汁。茎基部分枝,带紫红色。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7~1cm,先端微凹,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无柄。茎顶有5片轮生的叶状苞;总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生3个小伞梗,每小伞梗又第3回分为2叉;杯状聚伞花序钟形,总苞顶端4裂,裂间腺体4,肾形;子房3室,花柱3。蒴果无毛。种子卵形,表面在凸起的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沟边、路旁、田野。分布于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区。采制4~5月开花时采收,晒干。化学成分含泽漆皂甙(phasin)、槲皮素3,5二半乳糖甙(tithymalin)、βdihydrofucosterol)、泽漆醇(heliscopiol)、西酸及苹果酸钙。性味性微寒,味苦;有毒。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泽漆中毒泽漆又名漆草、五风草、癣草、灯台草、马虎眼、五点草、乳浆草、泽茎、漆茎等。属利水消肿药。为大蓟科大蓟属植物泽漆的茎叶全草。含有泽漆新苷、槲皮素、金丝桃苷、没食子酸、琥珀酸及其他成分。主要药理作用有祛痰,止咳,降温,抗菌,兴奋小肠,抗肿瘤。 不良反应机制其内含有的泽漆皂甙、丁酸、泽漆醇等,有强烈的 性,接触皮肤能引起炎症,产生明显的皮肤黏膜肿胀、溃烂等损害。大量内服能引起消化道黏膜肿胀及充血,严重时呼吸麻痹,昏迷。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剧烈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严重时脱水引起休克。漆泽的乳状汁液含有 性的树脂,接触皮肤可使

详见百科词条:泽漆 [ 最后修订于2015/3/17 13:30:13 共99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晶兰拼音名ShuǐJīnɡLán别名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浙江]来源鹿蹄草科水晶兰属植物水晶兰Monotropauniflora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补虚止咳。用于肺虚咳嗽。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水晶兰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ShuǐJīnɡLán别名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水晶兰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toropauniflora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多为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腐生。茎单一,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cm,宽445mm,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cm,直径1116cm;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cm,上部最宽557mm,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被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花盘10齿裂;子房5室,花柱长23mm,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葫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cm。花期89月,果期911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陜西、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西藏等地。资源分布:生于海拔800-3850m的山地林下。化学成份含山奈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甙[1],甾醇类,主要有甾醇(sitosterol),脂肪酸类,主要为1618个碳的脂肪酸及少量的亚麻酸(linolenicacid)[2]。性味甘;性平功能主治补肺止咳。

详见百科词条:水晶兰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50:15 共83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