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3收藏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第1张

1、文献法

文献法是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迹都离不开各种文献。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

2、比较研究法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比较研究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无论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或是在理论研究中,比较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基该方法。

3、归纳综合法

归纳综合法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例法,借助于给出的一组输入/输出实例逐步导出适于一类问题的程序;另一种是“轨迹”法,通过所给实例的执行轨迹,逐步导出程序。

4、实证研究法

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5、定量分析法

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

古籍除避讳字外,某些时代规定的特殊用字,因其“独能行于一世而止”(《宣和书谱》卷一),故亦有很强的时代性,这对我们鉴定古籍的年代具有重要价值。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时造了十二个字,《宣和书谱》则说是十九字,《通志》又说是十八字,明人郎瑛的《七修类稿》,根据《后山丛谈》等记载,认为“总计则又二十字矣”。不唯字数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字,由于辗转传抄,写法亦各异。为了方便,今将《宣和书谱》等四家所记,列表于下,以作参考:

《新唐书》所载十二个新字没有释义,《七修类稿》将此字写作“”,释义为“幼”。

在这二十个新造字中,据宋人郑樵分析:“天作,日作,并篆文也;年作,正作,并古文行于世者;授,古文亦作、者,国亦有作圀者;地,籀文或有作坔者。”这就是说,武则天时所造新字,并非全出杜撰,实际是用了不少古字,或者将古字作了若干变通或改造。遇到这些字就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前乎此或后乎此,都可能出现这些字,需要综合它种因素才能下结论。但由此而否定这些字在鉴定古籍年代时的重要性,则是站不住脚的。

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囯政权,也规定了部分特殊用字,这主要是纪年月的干支,不用丑、卯、亥三字,而分别代之以好、荣、开。同时,太平天囯的“囯”字,既不作“国”,又不作“国”,而中间是个“王”字,大有尊重天王之意。这些字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其在鉴定古籍年代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不言自明的。

汉代东方朔《神异经》晋代张华《博物志》分类记载异境奇物 、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也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 ,其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十六国时代王嘉《拾遗记》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20卷共30篇,续集10卷共6篇。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其所记述,或采缉旧闻,或出自己撰,“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徵引”。宋代李昉《太平广记》全书按题材分为92类,又分150余细目。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报应33卷,神25卷,鬼40卷,可见其取材重点所在。此书基本上是一部按类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清代《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

近现代的还有《中国古代神话》

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在中学语文课里常见的古汉语兼词有“焉”和“诸”。

一、“焉”“焉”是“於”加“之”。“於”是介词,有“在”、“到”的意思;“之”是代词,可代人、事、处所等。例如: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石锺山记》)

b年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c彭蠡之口,有石锺山焉(《石锺山记》)

  例a的“焉”字指代“石穴罅”,可译为“到那里”;例b的“焉”字指代“褒禅山”,可译为“在这里”;例 c的“焉”字指代“彭蠡之口”,可译为 “在那里”。

d余尝就老胥而问焉(《狱中杂记》)

  例d的“焉”字指代后所问的事情。可译为“一些情�”,或不译。

e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齐桓晋文之事》)

  例e的“焉”字指代“更为严重的情�”,可译为“比这个”。

f善哉!吾闻庖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g五人者,�7�1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例e的“焉”字指代“庖丁之言”,可译为“从他的话里”;例h的“焉”字指代“周公被逮的事件”,可译为“在那次事件之中”。

h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於 禁卒,卒感焉。(《狱中杂记》)

i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例h的“焉”字指代“史可法的一片诚意”,可译为“对他的一片诚心”。例i的“焉”字指代的是“先达”,可译为“向他”。

二、“诸”“诸”是“之”加“於”。“之”是代词,可代人或事物,“於”是介词,可引出对象、处所等。例如:

j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此。(《愚公移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它们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边。﹝诸:“之”(它们,指太行、王屋二山)加“於”(把)﹞

k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就是说(无论做什麼,只要)把(自己的)这种好心推及到别人身上就行了。﹝诸:“之”(自己的)加“於”(把)﹞

  “诸”字也可以是“之”加“乎”。“之”字是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乎”字是表疑问的语气词。例如:

m王尝言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曾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诸:“之”(这回事),加“乎”(吗)﹞

焉"字在古书训诂中解作"于是"或"于+宾";古籍异文中"焉"与"于是"相当;"焉"与"于是"对文、互文;焉字在语法意义上与"之"或相当于"之"的代词完全不同,而同于"于+宾";此外,古汉语中的一些动词,既有及物动词的用法,又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后面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焉"可以做兼词,兼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用

不好意思,没找到人物和性格,这是原书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朝生员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可取得廪生名义,官府月给廪膳,并负具保应考童生无冒名顶替及匿丧等弊之职。——宋焘先生生前即为本地廪生。那一日,宋公骤染怪疾,顿觉心力交瘁,恹恹若绝。迷迷糊糊间,看见一个役卒模样的人牵着一匹白颠马送来一纸牒文,道:“宋先生,且随我赴考场应试。”宋公接下,一面浏览一面说:“考期尚远,主考大人也未到任,怎么忽然的就要考试了?”那人听了也不言语,只顾催促着赶紧动身。宋公无法,只好勉强带病骑马随他而去。 一路上所见景致都极为陌生,正恍惚间,不觉已进入一座城池,其间繁华有如京师。诧异中来不及观览,早已被带入一处衙门,里面房舍都极为华美壮丽。 宋公进前细看,见堂上坐着十几个官员模样的人,但都面生得很,不识其为谁,也不便多问,只有那关帝是有些面熟的,毕竟常常可以在关帝庙里见到。而在堂前,则摆放了两张几案以及配套的矮凳,几上摆着纸笔,且有一位秀才早已坐在那里了。 看到这情形,宋公方信传话人并未胡言,果真是接他来考试的。他于是走过去与那秀才并排坐下。 不多时,试卷从天而降。接来一看,上题八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两位秀才略一审题,随后运笔如飞。很快便写好了文章呈了上去。 宋公文章中的一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堂上各位看了传赞不已,遂将他唤上前去,说道:“河南那边现缺一位城隍,以先生之才颇称其职,如今且将此城交与先生守护,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大事。”宋公听了这话,恍然明悉其中道理。无奈家有老母无人照料,由凡人骤升为神仙,自是美事,可怎忍弃老母于不顾,故而哭拜于地,请求诸位上仙,且发慈悲,容他赡养老母直至终其天年,再去赴任。堂上为首的那位上仙,听了此番诉说深为所动,即刻命人查阅生死簿,得知其母尚有九年阳寿。诸神正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关帝提议,不妨让刚才共试之落第秀才姑且代职九年,待期满之后,再让宋公接任不迟。诸神听了均无异议,皆赞此法可行。为首上仙因而嘱咐宋公:“此等要事,本是不该推辞的,但念你是一片孝心,姑且给假九年,待期满之后,当复相召。”随后又激励了秀才几句。二人听了,跪地叩首,再拜而退。 秀才送宋公至郊外,以诗赠别,留名长山张某。但事后宋公也记不清那首诗的全部内容了,只记得里面有一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当日宋公与张公道别之后,骑马回到家里,恍惚间,忽然惊醒,有如梦寤。而此时他其实已经死了三天了。宋母正自悲伤,忽听得棺椁中动静不小,一时转悲为惊,由惊至喜,试探着将其扶出,过了小半天,总算缓过神来,只是对梦中之事颇感惊异,未敢轻信,因而派人到长山县去打听,不料果有一位姓张的秀才于当日死了,宋公在惊异之余,也只好信了梦中之事。 之后又过了九年,宋母果如生死簿中所记而死。宋公自知九年假期已满,于是为老母办完丧事后,便更衣沐浴,进房躺好,无病无痛,安然仙逝。飘飘然,魂灵脱壳而起,穿门而出,但见门外一队极为排场的迎驾车仗早已等候多时。宋公如约上车,随车仗而去。在路过其岳丈门前时,曾登堂跪地一拜,只是不曾留下半声言语,令堂上众人无不诧异,待要问明事由,他却早已起身离去,事后派人到他家去询问,才得知他居然已经死了。 宋公原本留下了一份亲笔记录的小传,只可惜后经战乱早已散佚,此文乃撮要转述。

古代书籍流传到今其实都是历经磨难,充满各种偶然与机缘才幸免于难。历代史书《艺文志》《经籍志》与目录学著作中著录的书籍能够传承下来的九牛一毛吧,而这现存文本也是混乱的、变动不居的,并非最初的原本,有的甚至面目全非~

首先上古即文字发明之前都是靠巫史之类的宗教祭祀人员口耳相传,或者用简单的符号来记忆,比如八卦六十四卦等。然后文字发明,孔子整理六经,创办私学,传播三代之文化礼仪;战国诸子百家争鸣,著书立说。

文字出现以后,造纸术发明以前,书籍文字大都刻写在竹简上,再用熟牛皮或者麻绳把竹简编连起来。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就是孔子经常翻阅《周易》把编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翻断好多次。现在出土很多很珍贵的汉代简牍,都可为证。还有把文字写在简帛上的,比如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为篆书或者隶书写成。

那时候书籍流传仍然是人工手抄,所以对于大部头的书籍比如先秦诸子著作或者《史记》等都是皇家诸侯贵族有钱人家才能看得到与组织人力物力抄写的,平民都是文盲~~然后有皇家图书馆专门保存这些书,比如汉代的兰台、石室、东观等。

同时诸子后学也凭自己背诵记忆来一代代传承思想文化,所以最初文献大都为有韵的文本,便于记忆。秦始皇焚书坑儒,焚毁《诗》《书》,仅留医药、卜筮、种树等技艺方面的书,是文化一大灾厄。但是后人考证秦始皇并非全部毁灭经典,只是禁止民间私学流传,其实在皇家图书馆还有保存。但是当时那些诸子后学就是在这样的思想高压之下凭记忆在民间延续了思想的传承。所以汉初齐鲁韩毛四家传诗,伏生以九十岁高龄传授《尚书》,都是非常可敬的。当然也有在墙壁夹缝中藏书的,比如孔庙中孔壁藏书,伏生也曾将《尚书》藏于墙壁之中。

造纸术发明以后,文化传播范围更广了,当然主要还是靠手抄本。但是手抄本与现代出版印刷是全然不同的,每一个手抄本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我们玩的传话游戏,从第一个人开始传到最后一句话可能与最初的话完全不同。

田晓菲在《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说:每一部手抄本都具有口头表演的品质。口头表演(说书艺人)虽然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材料,但是因为时间、地点、观众、演员身心状态的不同,每次表演都和其他表演截然不同。同理,每一部手抄本都具有独特性,而且,抄写一部书也总是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之下发生。因为抄写者的知识水平、精神状态都会对这部书产生影响。魏晋南北朝时就有人在书市中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何况上古前代流传下来的作品文本呢?

时代越早书籍中的异文与编排问题也就越多,所以古书的校勘与版本非常重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使是宋代印刷术发明以后,要雕版印刷也须有书商或者财力支持才可以,大部分书籍仍须凭借手抄来流传。而印刷文化兴起以后,印刷文本中的错误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也较手抄本更为广泛,因为任何一个手抄本中的错误都会在相对较小的读者圈子里。但是手抄本的异文毫无疑问是更多的。

对于书籍作者,其实在先秦两汉之时,书籍都是成于众人之手,最初作者的思想都要经过后来弟子的记忆传承理解才最后写成定本,所以一部书中可能含有各个时期的特征,夹杂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比如我们今天所用《道德经》为魏晋时期王弼注的本子,其中必然含有魏晋时期之思想。而后代注疏对文本理解也有影响,宋代陆九渊即云:“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有兴趣的人可以追踪一本古书,看它在各个时期的版本演变:从作者写成到开始手抄流传,以及在历代史志及目录学著作中的著录情况,还有在宋代印刷术来临之后书商或为了文化或为了牟利的印刷传播,再到后来明清文人对于宋版元版的追捧与收藏,观看其中爱书人与收藏家之间的勾心斗角与机关算尽。书籍的命运随着书籍主人的命运共同在历史的长河中颠沛流离,迁徙流转,充满了各种偶然意外、人祸天灾,流传到今真是万幸万幸!

总之,书籍的流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一、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1.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韵的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主要方法是系联法。

  A 系联《诗经》入韵字。把诗经各章里互相押韵的韵脚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押韵单位。如果两个押韵单位中有相同的字,那么就把这两个押韵单位合在一起,如此可把整个诗经的入韵字串联成若干个押韵单位,从而得出若干个韵部。

  B 系联上古其他韵文中的入韵字。

  C 系联谐声系统。谐声字的谐声偏旁是表音的,一般来说,如果谐声偏旁相同,上古韵部就相同。

  2.研究上古声母的的材料和方法

  主要是谐声字,并参照古籍异文,古籍注音和声训。

  A 谐声字。造字时代,谐声字的声符相同,其声母也相同,由此可以推知上古声母的大致情况。如:悲B,绯F;篷P,逢F等,有相同的声符,可以知道它们的声母是相同的。

  B 古籍异文,指同一语音,同一概念的字在古籍中的写法不同,如:

  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说之。

  陈骈贵齐。

  田骈就是陈骈,可见上古时代,田与陈同音。

  C 古籍注音。如〖说文〗中云:冲----读若动,表明两字同音,声母当然也相同。

  D 声训

  古人用同音字的近音字来注音的一种方法。

  冬,终也,物终成也。

  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

  二、上古韵部研究

  自宋代就有人进行研究,如郑庠分为六部,但不够科学。清代顾炎武正式把古韵分为十部,奠定了古韵分部的基础。后来,江永分为十三部,段玉裁十七部,章炳麟分为二十二部,王力分为三十部。

  三、上古声母的研究

  上古声母的研究起步较晚,它是从清代钱大昕开始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古无轻唇音。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古读‘负’,如‘背’----古读‘附’如‘部’。”如:

  异文:

  伏羲----庖羲

  扶服----匍匐

  封域----邦域

  汾水之阳,又作盆水之阳。

  谐声字:

  非 辈; 方 旁; 奉 棒。

  方言:

  蚊。负父之命,注作:“负音佩。”方言中多说“负债”为 “背债”。

  现代闽方言里就无唇齿音{F},厦门话里把“房”读为[ ]。

  2.古无舌上音

  《十驾斋养新录》有“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认为中古的舌上音“知彻澄”是从上古的端透定中分化出来的。“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如:直读为特,竹读为笃,陈读为田。又如:

  厦门话里,陈读为[TIN]

  3.娘日归泥说

  由章炳麟提出。认为中古的娘日两纽归入泥母。

  谐声字:而(日纽)---耐(泥纽)

  涅(日纽)---泥(泥纽)

  章炳麟,黄侃,曾运乾,钱玄同,周祖谟等人都对上古声母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提出了古声母三十二个的说法。

  四、上古声调

  上古声调至今还无定论。顾炎武、江永等认为古四声一贯,实际上认为古无声调。黄侃认为上古有平、入两调。段玉裁认为上古有平上入三声,孔广森认为有平上去三声,王念孙认为有平上去入四声。

  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A 清阴浊阳。

  清:帮方松精书-------阴平。

  浊:平崇船如狂------阳平。

  B 浊上归去。

  并奉象善旱-----去声。

  C 去声不变。

  D 入派三声。

  全浊:渤族集舌-----阳平。

  次浊:密袜纳-----去声。

  全清,次清----平上去。

  五、反切以前的标音法

  1.譬况

  描写某字发音的情貌和方法。用的术语有“急气”“缓气”“长言”“短言”。

  2.读若

  用近音字来标音。如:

  莠读若酉(淮南子)

  3.直音。用同音字来注音。

  郦食其:服虔注:音历异基。

  直音虽好,但有时找不到同音的字,于是产生了反切。清人陈澧说:“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孙叔然始为反语,认二字为一字,而其用不穷,此古人所不及也。”

  4.反切

  六、古音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在古代的书面语言中,有本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就是通假。古音通假实际上就是写别字,由于 先秦时代对文字的使用没有规范,这种别字得到了社会的认承,就成了通假字。东汉训诂学家郑玄作了如下解释:“其始书之也,仑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这种情况和写别字类似,但又和写别字不同,因为它产生以后,别人跟着仿效,相沿成习,就成了合法的了。今天的别字则是不合法的。

  通假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音通假:古音的声母和韵母相同。

  辩 辨(借字在前,本字在后)两字古音同属并母元部。辩字,本义在巧言,假为辨。

  言伪而辩。(礼记王制)本义

  两 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

  直 特 两字同属定母职部。直的本义为不弯曲,假借为特。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

  2.近音通假;有如下几种情况,声母相同,韵母相近;韵母相同,声母相近;声母,韵母都相近。

  声母相同,韵母相近;

  时,是。(时,禅母之部。是,禅母支部)时的本义是季,假借为“是”。

  韵母相同,声母相近;

  被,披。(被,并母歌部。披,滂母歌部)。被的本义为被子,假借为“披”。如:操吴戈兮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声母,韵母相近;

  阙,掘。(阙,溪母月部。掘,群母物部)。阙的本义为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阁楼。假为掘,如:“若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不明古音通假,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古书的原意。如,八月剥枣。“剥”通“扑”,扑打的意义。“归孔子豚”,“归”通假借为“馈”,不是归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