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三因》卷八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温肾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温肾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温肾散 温肾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ēn shèn sǎn
2 《三因》卷八 21 方名温肾散
22 组成熟干地黄1斤,苁蓉(酒浸)8两,麦门冬(去心)8两,牛膝(酒浸)8两,五味子8两,巴戟天(去心)8两,甘草(炙)8两,茯神(去木)5两,干姜(炮)5两,杜仲(去粗皮,姜汁淹,炒丝断)3两。
23 主治肾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足腰不可以按,语音混浊,阳气顿绝。
24 温肾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调下,1日23次。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3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31 方名温肾散
32 组成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木香1分。
33 主治肾脏虚惫,为寒邪所中,腰背拘急,脐腹冷痛。
34 温肾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羊肾1对,去筋膜,切开,入药湿纸裹,慢火煨熟。空心、食前细嚼,温酒送下。
35 制备方法上为散。
古籍中的温肾散 《普济方》:[卷三十肾脏门]肾寒(附论)入盐葱椒各少许。湿纸裹煨熟。空心细嚼。温酒下。温肾散(圣济总录)治肾脏虚惫。为寒邪所中。腰背拘急。
《伤寒指掌》:[卷二]少阴新法兼阳明。犹可养阴退阳。自感寒邪。正气未溃。犹可温肾散寒。均非死证。凡看伤寒热病。诊得六脉沉细。似寐
《医学从众录》:[卷三心痛续论]附录备用方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故兼呕逆而不发热,以附子温肾散寒,半夏去呕逆,只用粳米合甘枣调胃,创建中气,
《伤寒论纲目》:[卷十六伤寒所属诸病]阴毒。故脉沉而足冷也。必须急用人参、附子以益元气。温肾散寒。若舍此二味。将何以救之。许学士论。必以真气
《顾松园医镜》:[卷十·御集]积聚目录 1 拼音 2 《辨证录》卷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制肝益火汤的用法用量 2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制肝益火汤 1 拼音
zhì gān yì huǒ tāng
2 《辨证录》卷二 21 方名制肝益火汤
22 组成白芍3钱,甘草1钱,肉桂1钱,白术5钱,茯苓3钱,肉豆蔻1枚,半夏1钱,人参3钱。
23 功效补火暖脾,制肝益土。
24 主治命门火衰,寒邪留之,肝木乘土。终日腹痛,按之宽快,饮冷则痛剧。
25 制肝益火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剂而痛减半,再剂而痛尽除。
26 各家论述方中虽六君子加减,无非助其脾胃之阳气,然加入白芍,则能平肝木之气矣。又有肉桂以温命门之火,则火自生土,而肉豆蔻复自暖其脾胃,则寒邪不战而自走也。
古籍中的制肝益火汤 《辨证录》:[卷之二]腹痛门(六则)鼻涕(snivel)为人体分泌物名。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又名鼻液、鼻涕,五液之一。指鼻腔分泌物。即涕。因鼻窍通于脑,故又有脑渗为涕之说。肺开窍于鼻,故风寒犯肺时,则鼻塞而流涕;若见脓涕,则为寒邪化热;鼻渊(又作脑漏),是以大量脓涕为主症。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详见百科词条:鼻涕 [ 最后修订于2019/8/12 11:47:24 共3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类中风·寒中 41 病因病机 42 症状 43 治疗 5 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证·寒中 51 病因病机 52 症状 53 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寒中的穴位 2 治疗寒中的方剂 3 治疗寒中的中成药 4 寒中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寒中 1 拼音
hán zhōng
2 英文参考cold parapoplex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寒中:1类中风;2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证。
4 类中风·寒中寒中(cold parapoplexy[1])为病证名[2]。又称中寒[2][1]。是指暴中寒邪,以突然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栗,猝然眩晕,身体无汗等为常见症的类中风[1]。类中风之一[2]。
41 病因病机由于暴中寒邪所致[2]。
42 症状
《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
43 治疗治宜温里散寒[2]。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2]。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闭[2]。
5 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证·寒中寒中指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证[2]。见《黄帝内经灵枢·五邪》及《内外伤辨惑论》等。
51 病因病机多因脾胃虚寒,邪从寒化,或由劳倦内伤传变而成[2]。
52 症状症见脘腹疼痛,肠鸣泄泻等[2]。
53 治疗治以温中散寒为主[2]。用沉香温胃丸加减[2]。
6气上冲胸为症状名。《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阴在泉,……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指腹内逆气上冲胸脘部,或吞咽有气团阻塞感的表现。见于奔豚、厥阴病及肝气逆证。参见奔豚、厥阴病及肝气逆证:奔豚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名贲豚、奔豚气。《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症。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治宜温散寒邪或清肝降逆。用桂枝加桂汤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奔豚汤等方。厥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肝气逆为证候名。肝气郁结,或因怒而引起上逆或横逆的证候。如上逆则见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见腹胀、腹痛,嗳气吞酸,月经失调等。《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治以平肝或疏肝为主。
详见百科词条:气上冲胸 [ 最后修订于2015/11/13 16:15:49 共6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干姜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干姜片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炮姜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鼓起,棕**,内部深**,质地疏松,气香,味辛辣。姜炭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味苦微辣。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消痰下气的功能。治胃腹冷痛胀满,虚寒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干姜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又因为本品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炮姜味苦、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能。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虚寒吐血、便血,崩漏,产后瘀血腹痛。
姜炭味苦、涩,性温。归脾、肝经。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干姜 [ 最后修订于2017/4/17 12:12:05 共59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太阳病为病名。《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出《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 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人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参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伤寒蓄水证、伤寒蓄血证:太阳中风为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虚证。中风是外感风邪之意,与猝然倒地、口眼㖞斜的中风不同。太阳中风的特征是发热恶风,汗出脉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注解伤寒论》卷二:“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溯源集·中风正治》:“中风,风伤卫也。……感之则为中风矣。然非独春令为然也,四时皆有之,唯春时为当令耳。发热者,风邪客于卫而郁蒸也,汗出恶风者,风邪袭于毛孔,卫气不能司其开阖之常,玄府不闭,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风寒,故恶风也。”太阳伤寒为病证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实证。由外感寒邪所致。太阳伤寒的特征是发热,恶寒,无汗,脉紧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
详见百科词条:太阳病 [ 最后修订于2015/10/26 15:41:19 共130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2023-08-06 08:37: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