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的四部简介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隋朝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按照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的分类 诗经属于“经”类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隋朝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每一部分又包括其他经典,合成“经史子集”。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纪、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纪》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扩展资料: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
《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参考资料:
“经史子集”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
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
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
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
《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古本小说集成》五辑428种693册,用大32开本影印,布面精装。收辑宋、元、明、清四代所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白话小说,兼及重要的文言小说。举凡演义、时事、公案、武侠、言情、神怪、艳异诸类,无论长篇短制,其作品有代表性,其作者能自成一家,其版本别具特色者,均在收辑范围,尤其注重纲罗庋藏于海内外各类图书馆及藏书家手中的善本、孤本、抄本、稀见本,以副“完足、系统、稀见、存真”的编辑宗旨和《集成》之名。
此书古籍阁收藏有完整的PDF电子版
《古本小说集成》部分目录:
第一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
第二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
第三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
第四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
第五辑( 53册 28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
总共有693册(共有五辑)
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全160册
第1辑第001册 三分事略3卷 元刊 三国志平话3卷 元刊 合一册 2334 MB
第1辑第002册 清平山堂话本 明嘉靖刊 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 元刊 合一册 1641 MB
第1辑第003册 盤古至唐虞传二卷7则 明金陵畲季岳刊 有商志传一卷 12则 稽古堂刊 合一册 2259 MB
第1辑第004册 有夏志传 全称:按监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志传 4卷19则 明刊本 一册 3320 MB
第1辑第005册 鬼谷四友志3卷6回 又名孙庞演义七国志全传 博雅堂藏板 一册 1355 MB
第1辑第006册 双凤奇缘20卷80回 上 原署潇像双凤奇缘 又名昭君传 卧云书阁藏板 一册 1810 MB
第1辑第007册 双凤奇缘20卷80回 下 原署潇像双凤奇缘 又名昭君传 卧云书阁藏板 一册 1681 MB
第1辑第008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一 明雄飞馆刊 四册 8573 MB
第1辑第009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二 明雄飞馆刊 四册 7648 MB
第1辑第010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三 明雄飞馆刊 四册 6989 MB
第1辑第011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四 明雄飞馆刊 四册 7070 MB
第1辑第012册 梁武帝西来演义 上 又名梁武帝传 又名梁武帝演义 10卷40回 永庆堂畲郁生刊 二册 2971 MB
第1辑第013册 梁武帝西来演义 下 又名梁武帝传 又名梁武帝演义 10卷40回 永庆堂畲郁生刊 二册 2415 MB
第1辑第014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上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3311 MB
第1辑第015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中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3079 MB
第1辑第016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下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2289 MB
第1辑第017册 说呼全传12卷40回 乾隆金阎宝仁堂刊 一册 2518 MB
第1辑第018册 五虎平南後传6卷42回 嘉庆刊本 一册 2599 MB
第1辑第019册 云合奇踪20卷 上 万历刊本 二册 2807 MB
第1辑第020册 云合奇踪20卷 下 万历刊本 二册 2705 MB
第1辑第021册 三教偶拈三种 土静书屋刊 一册 2886 MB
第1辑第022册 近报丛谭平虏传2卷100则 崇祯刊本 一册 949 MB
第1辑第023册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20,卷40回 崇祯刊本 一册 4539 MB
第1辑第024册 警世阴阳梦10卷40回 上 明末刊本 二册 1366 MB
第1辑第025册 警世阴阳梦10卷40回 下 明末刊本 二册 1365 MB
第1辑第026册 辽海丹忠录8卷40回 上 翠娱阁刊本 二册 4375 MB
第1辑第027册 辽海丹忠录8卷40回 下 翠娱阁刊本 二册 1282 MB
第1辑第028册 新世鸿勋22回 庆云楼藏板 一册 1653 MB
第1辑第029册 铁冠图 光绪十年刊 一册 1857 MB
第1辑第030册 万年清奇才新传 上 12卷18回 刊本 二册 2629 MB
第1辑第031册 万年清奇才新传 下 12卷18回 刊本 二册 2066 MB
第1辑第032册 吕祖全传1卷附1卷 汪氏刊本 一册 1700 MB
第1辑第033册 觉世雅言8卷 清初刊本 壶中天(残3回) 抄本 1420 MB
第1辑第034册 西湖拾遗48卷 一 目愧轩刊 五册 3474 MB
第1辑第035册 西湖拾遗48卷 二 目愧轩刊 五册 3263 MB
第1辑第036册 西湖拾遗48卷 三 目愧轩刊 五册 3421 MB
第1辑第037册 西湖拾遗48卷 四 目愧轩刊 五册 3616 MB
第1辑第038册 西湖拾遗48卷 五 目愧轩刊 五册 4465 MB
第1辑第039册 三刻拍案惊奇 上 又题型世奇观 8卷30回 明末刊本 二册 2614 MB
第1辑第040册 三刻拍案惊奇 下 又题型世奇观 8卷30回 明末刊本 二册 2622 MB
第1辑第041册 醉醒石15回 清初刊本 一册 2761 MB
第1辑第042册 鼓掌绝尘 上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790 MB
第1辑第043册 鼓掌绝尘 中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691 MB
第1辑第044册 鼓掌绝尘 下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629 MB
第1辑第045册 鸳鸯鐱4卷16回 清初刊本 锺情丽集1卷 抄本 合一册 1134 MB
第1辑第046册 无声戏小说 上 12回 清初刊 二册 1193 MB
第1辑第047册 无声戏小说 下 12回 清初刊 二册 1000 MB
第1辑第048册 连城璧 上 封面题觉世名言连城璧 18卷 清初抄本 二册 2893 MB
第1辑第049册 连城璧 下 封面题觉世名言连城璧 18卷 清初抄本 二册 2528 MB
第1辑第050册 珍珠舶6卷18回 抄本 一册 1479 MB
第1辑第051册 人中画4卷 尚志堂刊 一册 1103 MB
第1辑第052册 雨花香40卷 原题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 通天乐12卷 雍正刊本 合一册 2978 MB
第1辑第053册 生绡剪 上 19回 原刊本 二册 2280 MB
第1辑第054册 生绡剪 下 19回 原刊本 二册 3753 MB
第1辑第055册 十二笑12回(存6回) 清初写刻本 一册 1109 MB
第1辑第056册 醒梦骈言 别署醒世奇言 12卷 稼史轩刊本 一册 5252 MB
第1辑第057册 西湖二集 上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330 MB
第1辑第058册 西湖二集 中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318 MB
第1辑第059册 西湖二集 下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536 MB
第1辑第060册 西湖佳话 上 16卷 金陵王衙刊 二册 2049 MB
第1辑第061册 西湖佳话 下 16卷 金陵王衙刊 二册 1548 MB
第1辑第062册 欢喜冤家 上 24回 清初赏心亭刊 二册 2491 MB
第1辑第063册 欢喜冤家 下 24回 清初赏心亭刊 二册 2044 MB
第1辑第064册 皇明诸司公案6卷59则 三台馆余氏刊本 一册 2608 MB
第1辑第065册 廉明奇判公案传4卷 余氏双峰堂刊 一册 1793 MB
第1辑第066册 详刑公案(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8卷 明潭邑明德堂刊 一册 2448 MB
第1辑第067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一 40卷 崇祯刊本 四册 1638 MB
第1辑第068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二 40卷 崇祯刊本 四册 1701 MB
第1辑第069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三 40卷 崇祯刊本 四册 1806 MB
第1辑第070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四 40卷 崇祯刊本 四册 1719 MB
第1辑第071册 续金瓶梅 一 64回 顺治刊本 四册 1882 MB
第1辑第072册 续金瓶梅 二 64回 顺治刊本 四册 1809 MB
第1辑第073册 续金瓶梅 三 64回 顺治刊本 四册 1971 MB
第1辑第074册 续金瓶梅 四 64回 顺治刊本 四册 2064 MB
第1辑第075册 隔帘花影 上 48回 本衙藏板 二册 2512 MB
第1辑第076册 隔帘花影 下 48回 本衙藏板 二册 2149 MB
第1辑第077册 三续金瓶梅 上 8卷40回 抄本 二册 1668 MB
第1辑第078册 三续金瓶梅 下 8卷40回 抄本 二册 1592 MB
第1辑第079册 红楼复梦 一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7640 MB
第1辑第080册 红楼复梦 二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6968 MB
第1辑第081册 红楼复梦 三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6425 MB
第1辑第082册 红楼复梦 四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7666 MB
第1辑第083册 红楼复梦 五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6511 MB
第1辑第084册 红楼复梦 六 100回 琅嬛斋藏板 六册 4053 MB
第1辑第085册 红楼幻梦 上 24回 疏景斋藏 二册 3033 MB
第1辑第086册 红楼幻梦 下 24回 疏景斋藏 二册 3122 MB
第1辑第087册 女才子书10卷 大德堂刊 一册 1941 MB
第1辑第088册 画图缘16回 康熙刊本 一册 2151 MB
第1辑第089册 惊梦啼6回 清刊本 一册 803 MB
第1辑第090册 云仙啸5回 清初刊本 一册 1063 MB
第1辑第091册 情梦柝4卷20回 啸花轩藏板 一册 1527 MB
第1辑第092册 合浦珠 全称新镌批评肃像合浦珠传 4卷16回 清初刊本 一册 1892 MB
第1辑第093册 赛花铃16回 康熙本衙藏板 一册 1335 MB
第1辑第094册 凤凰池16回 耕书屋梓行 一册 1887 MB
第1辑第095册 终须梦2卷18回 弥坚堂刊本 一册 1302 MB
第1辑第096册 锦香亭4卷16回 岐园藏板 一册 2013 MB
第1辑第097册 女开科传 又名万斛泉 12回 名山聚刊本 一册 1428 MB
第1辑第098册 醒名花16回 清刊 一册 1426 MB
第1辑第099册 三分梦全传16回 道光刊本 一册 2871 MB
第1辑第100册 金兰筏4卷20回 清刊 一册 1174 MB
第1辑第101册 五美缘全传 上 80回 清刊 二册 5086 MB
第1辑第102册 五美缘全传 下 80回 清刊 二册 5292 MB
第1辑第103册 听月楼20回 忠恕堂刊本 一册 1966 MB
第1辑第104册 儿女英雄传 一 41回 光绪四年聚珍堂活字版 四册 2719 MB
第1辑第105册 儿女英雄传 二 41回 光绪四年聚珍堂活字版 四册 2972 MB
第1辑第106册 儿女英雄传 三 41回 光绪四年聚珍堂活字版 四册 3033 MB
第1辑第107册 儿女英雄传 四 41回 光绪四年聚珍堂活字版 四册 2726 MB
第1辑第108册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 上 100回 明白门万卷楼刊本 三册 7692 MB
第1辑第109册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 中 100回 明白门万卷楼刊本 三册 9945 MB
第1辑第110册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 下 100回 明白门万卷楼刊本 三册 10290 MB
第1辑第111册 新说西游记 一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882 MB
第1辑第112册 新说西游记 二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819 MB
第1辑第113册 新说西游记 三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889 MB
第1辑第114册 新说西游记 四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605 MB
第1辑第115册 新说西游记 五 100回 乾隆其有堂本 六册 2622 MB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史子集”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经史子集,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隋朝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青铜器;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其中仅宋画即达943幅,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郭熙的《早春图》,现在台北,北京没有。北京有《清明上河图》,台北没有。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
三十七年(1948)秋,国共战争形势逆转,故宫和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博筹备处决定挑选文物精品运往台湾。该年年底,第一批文物箱件由海军载运驶离南京,抵达基隆。次年,第二批文物由商船,第三批箱件仍由海军载运。故宫运台文物共2,972箱,只是北平南迁箱件(13,491箱)的百分之二十二,但颇多精品。中博筹备处运台的有852箱,也多是精品。
运台图书文物,政府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联管处将文物迁往台中县雾峰乡北沟新建的山边库房存放,又开凿防空山洞。联管处时期,进行对文物的抽查、清点;接着从事整理编目,先后编印了多种书籍,并有小型陈列室对外开放参观。其间也曾挑选精品前往美国,先后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五处展出,先后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五处展出,也参加过纽约「世界博览会」。
故宫迁来台北之后,陆续扩建数次,陈列空间逐渐扩大。五十七年(1968),又将图书文献从书画组中划分出来,使典藏文物单位由原来的古物、书画两组扩编为器物、书画、图书文献三处。五十九年(1970),又在文献处之下增设图书馆。其业务略举大端:如对文物重新点检、整理,详细登录;并且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如六十年起协助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增设中国艺术史组,这是台大艺术史研究所的前身。该组作育出许多艺术史研究人才,部分并在故宫任职。六十七年(1978),与国史馆合作校注《清史稿》,后由国史馆整理增订出版为《清史稿校注》。故宫也展开编辑和研究的工作,先后出版了多种期刊、专书、目录,以及书画、器物、善本古籍、清代文献等书册和裱装画轴、手卷等。故宫积极选派人员出国培训、考察,及参与国际学术性活动。主办数次国际性学术讨论会,如五十九年(1970)的「中国古画讨论会」;挑选精品出国参展,在日本大阪的「万国博览会」和韩国汉城的「中国展览会」,均大获佳评。
蒋复璁任职十七年馀,至民国七十二年(1983)因病请辞,国民党党史会主委秦孝仪接任院长。七十三年(1984),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器物、书画与图书文献三处的文物大都移至新大楼地下两层的库房存放。正馆陈列室加大,并作整体性的更新设计。库房和展览场所都建立恒温、恒 、防火、防潮、防震的措施以及二十四小时防盗的安全监控系统。七十四年(1985),故宫举办六十周年院庆,并举行学术演讲和讨论会。七十六年(1987),故宫正式成为行政院部会级的一级机关。此期间故宫接受「摩耶精舍」之捐赠,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并且营建「至善园」,八十五年(1996)新建图书文献馆落成。
民国八十年以后,故宫挑选文物出国展览。例如,是年美国华府的「探险时代的艺术」大展、八十五年至八十六年(1996-1997)美国的「中华瑰宝」巡回展览、八十七年(1998)法国巴黎的「帝国的回忆」展览。八十二年(1993),故宫开始与民间团体合作,借展西洋美术。例如,是年的「莫内及印象派画作」特展;八十四年(1995)的「罗浮宫博物馆珍藏名画」特展;八十七年(1998)的「毕卡索的世界」特展。八十八年(1999)开始,借展大陆文物。例如,是年的「三星堆传奇」特展;以及配合故宫「汉代文物大展」而商借的「马王堆汉墓」和「南越王墓」的文物展览。
八十九年(2000)五月,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胜接任院长,以去政治化,回归艺术文化本质经营国立故宫博物院,揭橥本土、中华与世界兼具的多元文化观,注重美的普世性,本乎人性,成就人文,不以国家民族之荣耀为限。一年来他积极推动学术研究,举办定期小型研讨会,配合展览推出学术讨论会,如「文学与美术学术讨论会」、「清代档案与台湾史研究讨论会」等,并邀请国内外学者专题演讲。要求展览深入浅出,以收教育之功效,举办「展前说明会」,邀请院内同仁、志工与中小学教师提出看法与建议。
为解决本院长期存在的参观动线混乱、馆外人车杂 等问题,考虑台湾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防震设施,强调以科技方法维护文物,以及本院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规划「故宫新世纪」建设计划,提报行政院,分为五个子计划,针对展览空间,馆外交通,文物维护及分院之发展设立,勾勒本院二十一世纪发展的蓝图。
“两岸故宫藏品,比起来哪家的多?哪家的精品多?”这是两岸同胞乃至国际社会都不甚清楚而又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可以肯定地说,北京故宫不仅藏品远远多于台北故宫,而且总体上精品也多于台北故宫。在比较前,我想首先说明三个情况:
一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前,逊帝溥仪将1200余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宝盗运出宫。新中国成立后,其中相当部分重新回到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五牛图》、《伯远帖》、《中秋帖》等。
二是,1933年故宫南迁文物共13491箱,部分文物南迁后,北平故宫本院所留文物相当多,也有不少珍品,沦陷期间还在继续清点未曾登记的文物,并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南京政府曾下令马衡院长选择留平文物菁华装箱,分批空运南京,马院长虽将珍品编目造册报南京,但以各种理由推延装箱,后来一箱也未运走。南迁文物后来运台2972箱,占南迁箱件数的22%,当然多是精品。其实留下的78%精品也相当多。国民党向台湾运文物,因战争形势突变只运了三次,第三次拟搬运1700箱,由于运输舰舱位余地有限,加之仅有24小时装船时间,结果只运出972箱,另728箱也留在了内地。
三是,两岸故宫文物藏品构成上稍有不同。运台故宫文物约60万件,其中清宫档案文献38万件册,善本书籍近16万册,器物书画5万余件;加上抵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余件。北京故宫原有明清档案800万件,善本特藏50多万册(件、块),器物书画100万件,总计达960万件。1980年明清档案划出,成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又将包括部分宋元版书在内的14万册宫廷藏书拨交国家图书馆及一些省市和大学图书馆。现北京故宫有藏品150余万件,其中1949年后征集24万多件,80%以上仍为清宫旧藏。
我们再从几大项文物来具体比较:
一、书画收藏。台北故宫藏有书画总计9120件,据介绍其中一半为优等和次等,元以前绘画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元以前书法155件。北京故宫有书画15万件左右,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的1/4,其中约1/3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310件元以前的书法。元以前书画总收藏量,数量上北京故宫低于台北故宫。但相对严格的鉴定工作,使得北京故宫早期(元以前)书画中,很少有早期和晚期(明清)之争。在绘画的时代方面,北京故宫的早期藏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面貌,特别是东晋顾恺之的两件北宋摹本《列女图》卷和《洛神赋图》卷真实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绘画风格。就唐、五代、两宋绘画而言,台北故宫在数量上较北京故宫要多,但北京故宫元代绘画众多的收藏量和完善的品质堪称世界之冠。就宋代绘画而言,台北故宫的山水画珍品多于北京故宫,但北京故宫的人物画珍品则占有重要地位。北京故宫绘画藏品种类较全面,除卷轴画外,还藏有版画、年画、清宫油画、玻璃画、屏风画、贴落等,这些是台北故宫所缺乏和不足的。此外北京故宫还有10件唐宋壁画、7件唐五代敦煌纸绢画、1铺元代大幅壁画等。北京故宫庋藏的明清大幅宫廷书画也是台北故宫所缺少的,因为这些在文物南迁时有一定运输难度。由于台北故宫主要接收的是清宫旧藏历代书画,而18、19世纪的“扬州八怪”、“京江画派”、清初的“金陵诸家”、“四僧”等许多流派的绘画和书法为清宫所缺,如今已是国之重宝。北京故宫于上世纪60年代初已将上述几个时期书画收藏齐备。在书法方面,台北故宫的收藏量和品质不如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有4万多通明清尺牍,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远胜台北故宫在这方面的收藏。在碑帖方面,北京故宫的碑帖善本占全国大多数。目前尚没有见到文物南迁中有关碑帖的记录。
二、陶瓷类文物。北京故宫有35万件,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56万件,还有上世纪以来在全国11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万余片陶瓷标本。台北故宫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明代官窑瓷器收藏均占优势,著名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绝大多数都藏在台北故宫。但北京故宫的收藏数量是台北故宫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瓷器、清代嘉庆至宣统官窑瓷器、历代民窑瓷器以及古陶瓷窑址标本、实物资料收藏方面,北京故宫均占有明显优势。北京故宫在历代官窑瓷器收藏方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都相当可观,不容忽视。在古陶瓷收藏方面,两岸故宫各有千秋。
三、青铜器方面。北京故宫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这三个数量均占中外传世与出土数量总和的1/10以上,是国内外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另外有历代货币1万余枚、铜镜4000面、印押1万余件。台北故宫收藏有5615件青铜器,先秦有铭文的约500件。两岸故宫青铜器都以传世品为主,台北故宫藏品的总量和精品数量都较少,但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等重器则十分有名。
四、工艺类藏品方面。北京故宫藏有玉器28461件,数量上多于台北故宫的11445件,而且又征集了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玉器数百件,其中安徽凌家滩遗址与六安杨公乡战国墓出土的一些玉器,为世所罕见,目前仅北京故宫有收藏。另外,北京故宫的“大禹治水”玉山,重逾万斤,还有重量数千斤的几件玉山,是台北故宫所不能及的。漆器、珐琅、玻璃、金银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笔墨纸砚等“杂项”,台北故宫总计7605件,北京故宫则有101355件。漆器总体上台北故宫精品较少;金属珐琅器,两岸所藏特点相近,但北京故宫的一些大型金属珐琅制品则是台北故宫所没有的;从台北故宫出版的有关如意、文玩等出版物所选文物看,其工艺水平明显逊于北京故宫藏品。另外,北京故宫还藏盆景1442件,匏器590件,而台北故宫无此收藏。
五、宫廷类文物收藏。北京故宫具极大优势,从代表皇权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无所不藏。例如清代玉玺“二十五宝”、卤簿仪仗等为台北故宫所无,帝后冠服也最为齐全;反映清代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天文仪器、钟表亦为北京故宫特藏。清代皇帝稽古右文,重视文玩鉴赏,其鉴赏所用的印章,绝大部分藏在北京故宫。清代皇家信仰多种宗教,以本民族传统的萨满教、道教与藏传佛教为主。北京故宫收藏有大量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法器、祭器、造像、唐卡等,还完整地保存了宫廷中一些藏传佛教及道教殿堂的原状。
六、图书典籍方面。台北故宫所藏版本时代早(宋、元、明版较多)、卷帙完整、书品好者居多,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及部分“天禄琳琅”藏书等,多是独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当珍贵。北京故宫所存数量不多的宋元版书多已拨交国家图书馆,但现存的明清抄、刻本,品种、数量众多,包括内府修书各馆在编纂过程中产生的稿本,呈请皇帝御览、待刻之书的定本,从未发刻的清代满、蒙、汉文典籍,为便于皇帝阅览或携带而重抄的各式书册,以及为宫内外殿堂陈设而特制的各种赏玩性书册。此外还有翰林学士、词臣自撰的未刊行书籍,各地藏书家进呈之书;一大批宫中戏本和档案;帝后服饰和器物小样、“样式雷”建筑图样、舆图等特藏文献,等等,以上共约195万册(件)。另有20余万块精美的武英殿“殿本”的原刻书版。这些构成了北京故宫善本特藏的特色。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除了所存旧藏外,有近1/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各省市积极支持下征集、购买的散佚清宫文物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解放初期,国家就毅然花50多万港币从香港买回著名的“三希”中的两希——《伯远帖》和《中秋帖》。当时台湾也想买,但经费没有落实,他们至今引为憾事。迄今为止,先后有600多人向北京故宫捐献文物。毛主席三次将友人送自己的文物转送故宫保存。张伯驹、朱翼庵、孙瀛洲等人的无私捐赠,彪炳千秋。新征集的文物,许多在价值上比清宫旧藏毫不逊色。这使故宫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人对北京故宫文物藏品状况不很清楚,有人以为好东西都到了台湾,有的甚至说:“台北有文物没有故宫,北京有故宫没有文物”,这显然是误解。当然,文物自有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两岸故宫的收藏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只有从整体上来看待,才能全面地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
本文2023-08-06 08:42: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