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蔡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第1张

蔡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

我们说话办事都要讲证据,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的这么大的事更是要讲证据。那么大家是从哪里知道蔡伦就是发明了造纸术的人呢?

下面就来看一下蔡伦造纸是哪部史书上记载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们之所以认为蔡伦就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主要是因为《后汉书》的记载。

《后汉书》的内容中大部分的原始史料,都来自于东汉时期官方编纂的史书《东观汉记》。

这《东观汉记》是汉明帝在位期间,由大学士等人执笔编写的史书。其中蔡伦传这一篇是后来在公元151年汉恒帝命人补写的。

公元151年离蔡伦去世也就30年左右,因此这些编纂的人算算应该是与蔡伦同时期的人。于是许多学者认为这《东观汉记》里记载的内容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但是《东观汉记》也只有早一些的古籍可以相信,明清时期的抄录本错误比较多。

主要是后世学者在抄录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思想,每一句话都会加入一些自己善用的词语,反而画蛇添足,使整个故事失真。因此只有隋唐或者之前的古籍才是与东汉时期所记载的比较相似。

到了唐朝之后,很多人开始提出蔡伦不是发明造纸术的人。都认为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北宋的《负暄野录》中就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因此一直到现在,大家还是对蔡伦是发明还是改进这个问题上仍有疑问。

1、蔡伦的故事

蔡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被美国权威著作列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中的第七位,排名仅次于中国的孔子。

公元75年,是蔡伦进入汉宫的第一年。传闻当年汉章帝不仅喜欢美貌的女子,还喜欢才貌双全的娈童,便举全国之力从天下征召这样的子弟入宫为自己服务。因此蔡伦入宫做宦官并不是因为家里穷,而是长的太过好看,人也过于聪明了。

入宫时间不久,蔡伦就从小黄门升到了黄门侍郎。黄门侍郎这个官,虽然官阶不高,但是却能和高官及后宫嫔妃们直接接触,于是,蔡伦在这些日子中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窦皇后。

窦皇后不但家世背景雄厚、姿容秀丽,而且颇有心计,深得汉章帝的宠爱。但就是偏偏生不出儿子。后宫中的女人,不管地位如何显赫,帝王的宠爱如何之深,但是若没有子嗣,在年老色衰时,就会成为昨日黄花。

万一哪天汉章帝驾崩,那么一旦太子即位。窦皇后的位置可能就保不住了。

在与蔡伦接触的日子里,窦皇后深知其办事能力。于是为了使太子刘庆倒台,窦皇后指使蔡伦诬陷太子生母宋贵人行巫蛊之术。

蔡伦是个聪明人,这点事情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很快宋贵人被打入死牢,服毒自尽,太子也被废为清河王。

2、对蔡伦的评价

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称为中国四大发明。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人类知识得以大量完备地记录、保留和传播。而蔡伦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在中国也算是家喻户晓。但自古以来,大家对蔡伦的评价却各有千秋。

蔡伦是东汉的一位太监,在历史上,太监或者说宦官是皇室的仆人,皇帝皇后的奴才,他们的出头和没落与皇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想绕过皇权随心所欲地自由发展根本不可能。

所以,中国著名的太监几乎都是以奸诈、毒辣及险恶著称,太监这一概念也成了宫廷阴谋的代名词。而蔡伦,想要在这万般险恶的宫廷里活下去,也不得不成为这样的太监之一。

蔡伦想要改进造纸术的源头就是因为想要在邓皇后的面前邀宠,这件事情说来也是挺好笑的。

不过许多发明家发明的初衷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为发明本身带有偶然性及功利性。就因为蔡伦的发明初衷是自私的,于是许多人就觉得蔡伦并不能算是一个发明家,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太监。

但也有人认为,中国封建时代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世界上发达国家之列,原因就是因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文化昌盛,促进了经济发展,而西方为什么能够赶上中国,也是因为借鉴了中国传过去的造纸术,才得以达到目的。

由此可知,蔡伦的造纸术,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伟大发明。因此他们依然对蔡伦有着很高的评价。

1 “抱残守缺”的出处及原始意思

抱残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

释 义 :抱:坚持不放。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又叫“抱残守旧”。

成语出处出自《汉书·刘歆传》:“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成语典故

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的小儿子刘歆在汉哀帝时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他向汉哀帝建议派专人研究《左传》,同行十分不满意,他指责他们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最后被同行联合排挤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内郡太守。

例句

(1)不清除~的旧观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2)改革任何旧制度;总不免要受到~的人的阻挠。

2 "抱残守缺"的典故

抱:坚持不放。

意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本比喻泥古守旧。

今多比喻思想保守,不求上进,不肯接受新事物。也作“保残守缺”。

出 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典故: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抱残守缺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究。

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不少秘藏的古籍,发现了一本古文《春秋左氏传》,爱不释手。经过研究,刘歆认为,《左传》是一本珍贵的文献资料,便建议为《左传》等古籍建立学官。

汉哀帝(刘欣)知道此事后,就命刘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左传》等一批古书的义理。但诸博士既不同意为《左传》等建立学官,又不肯讨论研究此事。

刘歆对众博士的这种态度很气愤,给管博士的太常写了一封公文,对此提出了批评和抗议。 刘歆的信中写到:这些博士不学无术,孤陋寡闻,怀着害怕别人识破他们的私意,没有服从真理的公心,所以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而不肯探求新的学问。

由于刘歆的信言词痛切,引起了博士们的怨恨并因此遭受到了诽谤。后来,刘歆自请到地方做了个小官。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了“抱残守缺”这句成语,原意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现多用以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3 汉书中的《刘歆传》的白话译文,急用

刘歆字子骏,年轻的时候因为精通《诗经》、《尚书》,擅长写文章被汉成帝召见,在官府等待诏令,官任黄门郎。

河平年间,奉旨与父亲刘向主持校勘皇家书籍,讲解《诗》、《书》、《礼》、《易》、《乐》、《春秋》等书的注解,对于诸子学说、诗赋、算数、医术,没有他所尚未研究到的。刘向死后,刘歆又当上了中垒校尉。

汉哀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大司马王莽举荐刘歆作为皇家宗室的才华与品行,官任侍中太中大夫,又升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常常受到皇帝的宠信。并且主持讲解《五经》的工作,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刘歆搜集了有关六艺的丛书,并替它们分类,写成了一部书名为《七略》。在《艺文志》中有所记载。

刘歆和刘向开始都致力于研究《易》,汉宣帝时,朝廷命刘向讲授《春秋谷梁传》,十余年后,刘向已经对其熟习不过。到了刘歆校勘皇家书籍的时候,看见了古文(也就是篆书的)《春秋左氏传》,非常喜欢。

当时的丞相史尹咸擅长研究《左传》,和刘歆共同校勘经书的注解。刘歆曾经跟从尹咸和丞相翟方进学习,(研究左传主张)问疑而质证经传的主旨。

一开始的《左传》多是古字古言,研究者的注解只是训诂字义而已,到了刘歆研究《左传》,则引用左传的文字来解读春秋经,互相阐发主旨,从此字义、章节、句读、主旨才开始完备。同时,刘歆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沉着冷静而有谋略,他们父子都喜好研究古典,博闻强识,远超世人。

刘歆认为左丘明的喜好与憎恶与圣人相同,曾经亲自见到了孔夫子,而《公羊传》、《谷梁传》的作者公羊高、谷梁赤是在孔子亲授之七十二贤之后,依靠传闻而得知的圣人言论的和亲身见到的,它们的详尽程度不同。刘歆数次以此驳难刘向,刘向不能非难、反驳他的观点,然而仍然坚持《谷梁传》的主旨。

到了刘歆在皇帝身边任职的时候,就想把《春秋左传》和《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一起列入学官,设博士。汉哀帝令刘歆和《五经》博士讲解论述左传的大义,诸位博士都不支持他的建议,刘歆因此把左传这部书移交太常博士管理,责备那些五经博士说:“当年尧舜老去,而夏商周三代依次兴盛,圣明的帝王,不断地乘袭,其中的大道非常明显。

周朝衰微,礼崩乐坏,想要保全大道也就十分困难了。所以孔子忧虑大道难以实行,到各个国家去推销自己的学说。

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礼乐才得到了修正,《雅》、《颂》才各得其所,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功用;修撰整理《易》,为《尚书》作序,写作《春秋》,用来记录帝王的大道。等到夫子去世,他的精微的言论也就绝迹了,七十二个贤人死去,圣人思想的主旨也就偏离了。

再加上遭遇战火,(各国)废除礼法,专心于军队建设,孔子的思想受到了抑制,而孙膑、吴起的学术兴起。这种衰微的情况发展到暴虐的秦朝,焚烧经书,诛杀儒士,设严禁私藏书籍的法令,认为古代制度正确的都被判罪,圣人的大道从此湮灭了。

汉朝兴起,离圣明的帝王生存的年代已经很遥远了,孔子的大道又绝灭了,法律、制度都没有可以承袭的对象。当时唯有一个叫叔孙通的人粗略地制定了礼仪,天下除《易经》中的占卜外就没有其他书籍了。

到了孝惠帝时,才废除了严禁私藏书籍的法令,然而公卿大臣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是穿着盔甲的武将,没有人对此在意。到孝文皇帝之时,才开始让掌故(官名,隶属于太常)晁错跟从伏生学习《尚书》。

《尚书》一开始出自于孔子宅的墙壁中,竹简腐朽散乱,如今发现了它的存在,也只是老师们私自传授而已。《诗经》之学开始萌芽。

天下众多藏书书纷纷出世,都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尚且广泛立于学官,为它们设置博士。汉朝的儒者,只有贾谊而已。

到了孝武皇帝之时,邹、鲁、梁、赵国原来的领地颇有《诗》、《礼》、《春秋》的先师,都兴起于建元之间。那个时候,一个人不能独自凑齐一部经典,有的拿出《雅》有的拿出《颂》,合在一起而成为一部书。

《泰誓》是后来道得到的,博士们聚集在一起读。所以圣旨上说:礼崩乐坏,书简残缺,朕感到十分的惋惜。

当时汉朝兴起已经七八十年,距离那些经典完好的年代,固然已经很遥远了。到了鲁恭王破坏了孔子的住宅,想要把它改造成一座宫殿,却在破败的墙壁之中得到了古书,《逸礼》有三十九篇,《尚书》十六篇。

天汉年间,孔安国献上朝廷,遭遇了巫蛊之难,没有来得及施行。等到左丘明整理《春秋》之时,都是古文旧书,多的达到二十余部,藏在秘府之中,潜伏着没有被发现。

孝成皇帝叹惋经学残缺,书籍破败,稍加整理,才发掘出了沉积的藏书,校勘整理旧时文章,得到了这样三部书,用来考察学官所传下来的,经书有的脱了简,注解有的错了位置。来自民间注解,则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的遗留下的学问与此相同,都被抑制而未施行。

这是有识之士所痛惜叹惋的,士大夫、君子所嗟伤的。以往的补缀经典的人不考虑经书废绝的缺漏,如果就着缺漏的经文,分析文字,言辞繁琐细碎,就算到老也不能穷尽一部经书。

相信口口相传的学说而背离注解本身,这是背弃祖师、古典的行为,到了国家将要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想要设。

4 墨守成规

1、意思不同墨守成规意思是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因循守旧指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抱残守缺意思是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也指保存价值较低或与当前社会脱节的习俗。

也可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2、出处不同墨守成规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

因循守旧出自《汉书·循吏传序》。故步自封出自《汉书·叙传上》。

抱残守缺出自《汉书·刘歆传》。3、偏重不同墨守成规偏重在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事,不肯改进。

因循守旧偏重缺乏创新精神,不思变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

抱残守缺偏重迂腐、不懂得变通。--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5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之间如何区分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区别如下:

1、三者定义不同

(1)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是“固步自封”的同义词。

(2)墨守成规:指固执旧法,一成不变。

(3)抱残守缺是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也指保存价值较低或与当前社会脱节的习俗。也可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2、三者出处不同

(1)故步自封:出处为《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2)墨守成规:出处为清王韬 《瓮牖馀谈·犹太古历说》:“而至今,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3)抱残守缺:出处为《汉书·刘歆传》:“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3、三者用法不同

(1)故步自封: 作谓语、定语。

(2)墨守成规: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3)抱残守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

4、三者应用层面不同

(1)故步自封:用于现在的状况层面。

(2)墨守成规:用于规则制度层面。

(3)抱残守缺:用于思想层面。

5、三者偏重不同

(1)故步自封:偏重在不肯上进,不求进取。

(2)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3)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6 曲则全的全文翻译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之所为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权而归之。

译: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着,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古时候所谓“委曲求全”这样的话,难道是假的么!实在应该维护遵守并此为方向才对!

7 李煜诗的译文~

年代:唐 作者:李煜 题 :相见欢 内容: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就要凋谢, 春光未免太匆匆, 无奈禁不住早晨的冷雨,夜晚的风! 春花雨,美人泪,给人留下多少醉, 如今何时再重逢 人生本长恨,恰如春水日日流向东!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起句“林花谢了春红”,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

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

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

“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状如胭脂。

“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

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简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不管是欧洲的还是亚洲的,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们还是不太应该去追究这种发明权的问题了吧。中国古人的智慧现在世界人民家都很清楚啊,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现在和将来,中国人不能再被清末那种“地大物博”的思想所蒙蔽了,应该保持一定的谦虚,看清自己和别国的实力以及差距才是应该的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众多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每一片保护区、每一个文物单位都是古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其自身的独特品质。在整体的名城保护中,需要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详细分类,根据它们的特性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方法和措施,使它们在统一的古都文化氛围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一般包含有四种保护对象:保有历史空间尺度和特征的街区结构,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联的文物建筑,为传统文化内涵提供物证的普通历史建筑群,以及由上述空间及建筑实体共同烘托产生的场所精神。文化多样性在这个层次已经由概念变成了千差万别的实体,每一个保护对象需要不同的保护与利用策略,而策略的制定需要依据,依据的来源则是对保护对象价值的判断与取舍。保护目标制定的正确与否,保护对象利用的恰当与否,都取决于对价值的准确把握,否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将走向失败。2004年9月,消失了47年的永定门得以重建,中轴线因恢复了起点而得以完整再现。2008年8月7日,依据民国时的街道风貌改造后的前门大街重新开放。与此同时,前门大街西侧大栅栏片区的几条胡同进行着局部改造,三个保护、改造的历史文化承载体共同构成了北京前门地区的新风貌。在对上述三个对象的改造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态度,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对策,最终呈现在街区中的场所精神自然也就不同,所反映的价值定位值得重新审视。

复原性重建――永定门城楼的重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增加北京外城的防范功能,在城楼外增建瓮城,瓮城墙南面开门洞,与城楼门洞相对应。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在被迫退出北京城时,放火焚烧了一些宫殿和城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永定门时增建箭楼,同时将城楼规制提高,使永定门成为外城七门中规格最高、最大的一座城门。1950年,为打通北京环城铁路,将瓮城拆除。(见图1)1957年,为扩充通向永定门外的交通大道,将城楼、箭楼拆除,原本环绕瓮城的护城河被裁弯取直。从此,北京中轴线的南端起点消失,不再完整。直到2000年6月1日以王世仁先生为主的著名文物及建筑界专家给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写了《关于重建永定门的建议书》,请求以历史文脉的保护为重,恢复中轴线的完整,建议得到了政府的批准。2004年9月,根据瑞典国家博物馆学者奥斯伍尔德・喜仁龙1921拍摄的北京城门与城墙照片以及相关的考察测绘资料、梁思成先生在1930年代的考察资料、1937年永定门的城楼实测图、以及基泰工程建筑师事务所在1941至1945年的测绘资料,仿照清乾隆年间的样式,参照正阳门,重新复建了永定门城楼(见图2)。历史、测绘资料的丰富,使得永定门的重建减少了推测的成分;做法、材料、工艺的原汁原味,再现了永定门的风貌。所以,重建的永定门从实体的真实性上讲是“假古董”,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真文化,是北京皇城文化轴线的开端。

北京旧城的永定门至前门一线是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段,是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78公里中轴线的起首――永定门,更是如此。中轴线被认为“寄托着国家民族统一,优良文化赓续,社会结构平衡,生活秩序合理种种大同理念,象征着政令贯通,权力集中法统延续等政治理念”,以其蕴含的礼制精神价值成为了北京城的核心景观。永定门是北京外城与中轴线的垂直交叉点,从明代北京前门外的关厢围建城墙、纳入城防以后,它就取代前门(正阳门)而成为了北京城向南开启的正门,既是城门又是中轴线的端点,在中国面南为重的文化中,无论是出于自然因素的考虑,还是从精神层面的需求来看,永定门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从“永定门”的意义赋予中,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体希望“江山永定”,“江山永定”之后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有序地发展,国家才能兴旺富强。中国古代社会被看作是一个“家天下”的文化体,“家”的概念统御天下,家的安定是“万事兴”的前提,所以在首都北京的正门额上把理想“永定”标彰给世人,宣示所有的礼、规、法、制均以此为基础和前提,可见永定门对于北京城、中轴线的重要作用,它被赋予了极高的政治、文化意蕴。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评价,永定门和其它城门一样,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它的重建,使得人们对北京城门、城墙的记忆再次成为了部分的真实,观念和现实再次重叠在了一起,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实体性的保存与传承。

推断性重建――前门大街的改造

从前门箭楼的月亮湾往南至珠市口的路段已在改造之后于2008年8月7日重新开放,新前门商业街改为步行街,为北京城的老商业区扩大了活动空间,增加了活动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条著名的商业街在修缮方案之初确定为恢复前门大街民国初年的风貌,理由是“这条明清时期形成的前门大街(见图3)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就被全部焚毁了。老北京人所熟悉的前门大街是清末民初形成的,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据此,重新开放的街道上,青白石路面再次出现在御道的位置上,五牌楼作为标志性建筑重现在大街北端,有轨电车在消失40年后重新出现,一些沿街建筑根据民国时期的照片加以重建。但是,前门大街最先秉持的保护、修缮原则没有完全实现,最终实现的是“仿民国一条街”,而且是一种推测性成分过多的仿造(见图4)。另外,在仿造的一条街中出现了一些后现代的设计手法,部分中国传统造型、装饰元素被应用到了街道的美化装饰中,例如鸟笼、拨浪鼓式的街灯,石鼓状的花盆等等。虽然极力营造富含中国意蕴的街道意象,但却偏离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使得改造后的前门大街变成了“再诠释”之后的前门大街,后现代的成分掩盖了仿古建筑和仿民国建筑的意象,民国初年前门大街的历史风貌踪迹难寻。

局部改造――廊房二条胡同的微循环改造

廊房二条是前门大栅栏商业区的一条胡同,有悠久的历史,自明代成街以后商业就比较发达,到了清代,沿街店铺以经营珠宝、翡翠、玉器、珊瑚和书画为主,是北京有名的珠宝玉器经营中心,珠宝玉器的经营活动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由于南城的城市形成与内城的严谨规划不同,多带有自然生成的意味,所以,大多数的建筑形式比较小巧、自由,不似内城受规制约束那么严谨。其原因可以上溯到清兵入城以后采取的“满汉分城而居”政策的实施,汉人被迫由内城迁出,杂居在地势低洼、池塘罗布的外城。再加上商业的繁盛导致了地价昂贵,店铺的门面也就较为窄小,以图经济。街东口有十几座清末小楼,窗外有铁花栏杆眺台,檐头上镌刻的“当朝一品”“延年益寿”“其大心得”等字样隐约可见。街道中其余的建筑绝大部分为中式、中西结合式建筑,建筑式样的变迁并没有消磨掉明代永乐年间规范的商业制度,依然见证着前门商业的发展历史。早期的金银珠玉贸易活动,现在已经被北京小吃所替代,零星的字画玉器店铺只能在历史的追溯中才能找到渊源。但是,街道功能的转变不影响历史遗存的珍贵,不影响城市街区的格局、尺度、建筑艺术所汇合而成的历史名城精神。在政府和许多文物保护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沿街的历史建筑在大栅栏地区的微循环改造的过程中,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态度实施了保护和拆迁,多数有价值的建筑被以局部整修改造的方式保护下来。有如谢辰生先生建议的那样“有些实在需要改建或者需要拆迁但又有价值的地方,可以选择就地翻建,要最大限度地保持胡同肌理”, 另外一些没有价值的房屋被拆掉。廊房二条胡同的微循环改造和前门大街的重建做法不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街道空间尺度和其中的单体历史建筑,在延续历史文化的同时尽可能地实现了城市文化保护的真实性。(见图5)

三种结果

在前门外旧城区的改造中,依据不同的价值取向,针对文物建筑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做法:复原性重建、推断性重建与微循环改造,最后完成的建筑呈现为三种不同的改造结果。前门大街的改造带有一定的主观推测性,建成后的街区风貌失真的程度最大;而永定门的重建有更多的依据和参照,属于复原性重建,在历史文化的精神层面上具有一定的“文化真实性”;以廊房二条为代表的局部维修改造属于微循环改造,在比较大的程度上保护了旧城的胡同肌理、保护了街区建筑的原汁原味、延续了街道空间中的场所精神,保护了历史街区的文化“原生态”。

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应该参照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原则和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要以我们自己文化特色为出发点,以文化生命的延续为核心。前门外的历史街区结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群和场所是北京平民生活的主要载体,前门外的历史是北京平民的历史。拥挤的街区是明代关厢居民的聚居点,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是清代以降下层官吏、普通民众混居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的母体,它的价值涵盖范围应该是更加宽泛、包容力更强的一种泛价值取向,像廊房二条那样,不仅能够包容珠宝玉器,也完全能包容特色鲜明的地方小吃。对它的街道风貌保护应该如谢辰生先生所建议的那样,尽可能地保留,尽可能地修复,以便尽可能地保留胡同肌理,但实在该拆的也要拆掉。在微循环改造完的胡同中,有历史内容和价值的金银珠玉店铺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墙面上镶嵌的砖石匾额得到了清理保护,局部腐朽的木制构件得到了修补替换,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形制和风貌。廊房二条的保护在前门外旧城片区的保护中是相对较好的一种做法,价值取向符合了片区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旧城的文化和活力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延续。

永定门属于纪念性的文物建筑,与今天的生活不必发生直接的联系,在历史文化方面有更重要的价值,它联系着北京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北京“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是北京的记忆、梦和希望的构成体。可惜,永定门在20世纪50年代与北京的城墙一起被拆除了,原先具有历史性、真实性的建筑实体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消失了。重建之后的它,若以《威尼斯宪章》来衡量,不具备实体的原真性和历史性,也不具备完整性。但是针对中国木构建筑的特点和原真性概念的灵活掌握,它却起到了保存历史文化、延续城市精神的作用。永定门的重建源自北京旧城中轴线的复原需求,作为中轴线的发端它的重建是完整的,作为更大的环境组成部分它却不具备完整性,因为城墙、瓮城、箭楼不存在了,护城河被裁弯取直了。所以综合衡量永定门的重建结果,它只具备文物建筑部分的精神支撑作用,建筑本身虽然不是历史文物,但重建依据的准确性和参照物的有效性,又使得它在观念上具备了文化的真实性。它对北京皇城文化的延续有一种不容怀疑的承托作用,它使得几千年来浓缩了中国人的设计、文化、智慧、想象的这条轴线恢复了完整性,其意义超越了文物建筑所具备的历史价值,人们对永定门的想象、对皇城辉煌的神往、对国家安定富强的期望,已经使人们脱离了质疑其真实性的文物保护层面。

相比之下,前门大街的改造是仿造的历史街区,沿街的历史建筑在改造的过程中,因重建依据欠缺,仅有少量建筑留存有民国初年的照片等原因,改造后的建筑只注重现代生活的实用性,抛弃了老商业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既不是民国的风貌,也不是仿古的风貌,而是折衷式城市设计的结果。

廊房二条胡同属于历史街区,沿街的建筑部大部分属于历史建筑。与前两者相比,在微循环改造的过程中,多数历史建筑遵循了历史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三大保护原则。前门外旧城区中大多数建筑是木结构的危旧房屋,人口密集,生活设施落后,房屋使用者的生活质量远远落后于现代生活,这促成了旧城改造的原动力,同时也构成了旧城保护的障碍。解决好现代生活与文物建筑之间的矛盾,将有效延续旧城历史建筑的时代生命。微循环改造基本符合世界通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在建筑的形制与精神上维持了建筑的原真性;在有价值建筑的保护中坚持了一定的历史性;通过旧城胡同肌理的保护实现了局部的整体性。廊房二条胡同实施的微循环改造,使得大栅栏片区的保护比永定门和前门大街两者更为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对保护对象价值更加准确的判断与把握。

纵观前门外历史街区的改造,分析针对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三种不同做法,可以看到,旧城历史文化的各个载体有着内涵上的区别,价值凝结点也存在着差异,保护的策略和措施应该分别制订、实施,但应以准确、恰当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参考文献

1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王世仁《文化的叠晕:古迹保护十议》,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3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4 张金起《百年大栅栏》,重庆出版社,2008年。

5 李建平《魅力北京中轴线》,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6 董鉴泓、阮仪三编著《名城文化鉴赏与保护》,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

7 《商业复兴 新前门大街改造》陈建波撰文,来源:焦点广州商铺网。https://news省略/showaspxpage=2&&id=27535&cid=174

8 《北京大栅栏改造:拆迁和保护同步进行》,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省略/Article/cyzx/200605/1328html。

王海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栏目策划、责任编辑:赵卓

  秦始皇:

1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2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4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5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后被毁是由于项羽火烧秦都造成的;

  6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7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8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9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10修建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使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迅速富庶起来

汉武帝:

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帝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汉武帝独尊儒术,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的汉武帝穷兵黩武,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将注意力转向“富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