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洞庭湖之旅·君山·银盘青螺美仙乐盈洞庭
煌煌荆楚吟·洞庭湖之旅·君山·银盘青螺美仙乐盈洞庭
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山岛,与岳阳城相距水程15公里。它面积虽仅096平方公里,却以其风光的秀丽、神话传说的丰富和名胜古迹的众多而与岳阳楼齐名天下。
灵秀与物华
“未到江南先一笑,洞庭湖上对君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君山的存在,为浩瀚云梦增添了无限的秀色与灵气。
君山呈椭圆形,由亭亭玉立的大小七十二个山峰组成,而峰峰相连又汇成十二个“螺髻”。远看如横黛,似青螺,点缀于明镜般的洞庭之中,极为秀美。李白“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等名句,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君山的独特风貌。及登临其上,放眼浩茫洞庭,则又可揽一湖浩气,似大海洗胸,心旷脱俗。故清文学家吴敏树叹曰:“此山揽纳洞庭一湖,其浩渺雄壮之观,以视郡治岳阳更为过之。”
君山由于四面环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故又为充满生气的自然王国。这里有灰鸥、天鹅、花雀、翠鸟、锦鸡、鱼燕、黄鹂、杜鹃、斑鸠、画眉、绶带鸟等鸣鸟、水鸟三十余种。南麓湘水一角,盛产传说由王母娘娘银簪掉落洞庭而化成的珍品银鱼。山上有一种龟板有裂缝既有观赏价值又是酿造龟蛇名酒原料的金龟。君山佳木葱笼,群英竞秀。君山红绿叶一年四季红绿变幻,观赏价值不亚于北京香山红叶;龙舌山附近传为杨么所植君山金桂浓荫遮天蔽日,芳香溢遍全岛。君山自古多奇竹,今犹姿色未减:斑竹一枝千滴泪,令人梦魂牵绕;方竹,远看无甚异样,触摸即觉其方方正正,有棱有角;龟甲竹,竹筒形似龟背,纹络清晰,且有动感,活如群龟引颈上爬,极富生气与图案美;罗汉竹,竹竿下部节密匝而突变,呈斜面相互交结,酷似十八罗汉袒腹相向,传为古时君山一老僧以德行引来上界罗汉幻化而成,近年因竹节增长变慢,正面看竹节似张张人面,侧面瞧又似个个“人”字,故生物学者又鉴定为人面竹;梅花竹,竹干有深沟槽,状如梅花;圣音竹,竹竿上小下大,呈喇叭状,传过去僧人将其作喇叭,吹出声音不同凡响;凤凰竹,枝叶纤细,婀娜多姿,亦名孝顺竹;连理竹,同体异枝,枝叶繁茂,随风飘拂,沙沙有声,两根者如夫妻并肩携手,三根四根者如欢歌同舞之和睦家庭,民间传其为柳毅和龙女之化身;实心水竹,质地坚实,其竹笋居然嘴尖皮厚而腹中不空,故岳阳青年男女婚前多双双前来采撷,用以吊在床上挂鸳鸯枕巾……以及各具特色的紫竹、楠竹、龙竹、青篱竹、长耳箬竹等十余种。
君山更以“洞庭茶岛”著称于世。君山茶历史悠久。《中国茶经》载,初唐老僧“白鹤真人”从外地带来八棵茶苗,君山始有茶树。然后在君山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繁衍生长,至后唐即被列贡品。历代相袭,至乾隆规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相传唐文成公主赴藏联姻时,君山茶即是随身携带礼品之一。《红楼梦》中写妙玉用梅花积雪烹煮的老君眉茶,即为君山银针茶。因君山茶好,历代人们争用最好的词语来命名它:白鹤茶、黄翎毛、龙鳞、凤羽、洞庭春、君山绿、君山毛尖等。现有两个品种,其一沿用君山毛尖旧称,195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另一为五十年代所育新品种“君山银针”,曾于1956年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被誉为“金镶玉”。君山银针不仅是茶中珍品,冲泡时还富欣赏之趣。它细若银针;白毫显露完整,芽身金黄。置于杯中,冲下沸水,芽尖即颗颗朝上,悬空竖立。继而徐徐下沉杯底,如群笋出土,笋尖林立。这时,杏**茶汁冉冉扩散,似云霞浮动。若继续冲泡,则可见茶芽三起三落,三番美趣。
昆仑石与七十二仙螺
或许正是由于君山造型的奇特和物产的丰美,人们对它的来历就不能不作最美好的想象了。有说它原是女娲补天的昆仑石:女娲为补天,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昆仑山顶,找到五色宝石,炼成比彩云还漂亮,比棉花还柔软的熔浆,双手捧着补天上的窟窿。正补时,突然从南海刮来一股狂风将她手里的熔浆刮跑,一直吹落洞庭湖,变为七十二个形态不同的山峰。女娲乘虎赶来时,山峰还软绵绵的呢。也有说它是洞庭湖中七十二仙螺造的:很早以前,洞庭湖里住着七十二个修炼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的仙螺姑娘。有一年,连天暴雨使洞庭湖泛滥成灾。望着湖水中挣扎呼救的男女老少,仙螺姑娘们立即忍着剧烈的疼痛,并冒着再也回不到仙螺宫去的危险(螺壳是她们的命根,若一天里回不到壳里,便就是再修炼九千九百九十九年,也回不得仙螺宫),脱下螺壳,变作大船,抢救灾民。打捞了七天七夜,救上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她们却因过度疲劳而昏倒。等她们醒来时,那相连在一起的七十二条大船已搁浅在湖滩。为了让死里逃生的灾民得以生存,她们又将大船变成七十二座风姿各异的山峰,峰峰相连而成小岛。然后,一齐扯下自己青丝般的头发撒在七十二峰上,变成青松、翠竹、麦苗……撕碎彩云般的衣裙抛在七十二峰上,变成牡丹、金桂、杜鹃、芙蓉……她们给人们带来了幸福,人们也永远记住她们。君山这七十二峰,一直保留着“翠螺峰”、“碧螺峰”、“黛螺峰”等等美丽的名字。
神仙洞庭之府
君山长年隐没在洞庭烟波之中,古云梦那冬春多雾、夏秋多云、朝晖夕阴的天气和碧浪凌空、横无际涯的环境,给它涂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古人多疑有仙灵洞府居于其中。如晋王嘉《拾遗记》云:“洞庭之山,浮于水上,其上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道书将其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高崶《游岳阳洞庭记》和明隆庆《岳州府志》亦分别有十二福地、十五福地之说)。故君山初名洞庭山,意即其为神仙“洞府之庭”。(《湘妃庙纪略》)。后因娥皇、女英之传说而亦称湘山、君山。
君山的神秘莫测,使得它几乎一草一木、一竹一石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其中涉及到的最早的人物,大概是三皇五帝中的黄帝。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据考,上述荆山即君山。今君山西南崖下猴子洞上方有一平台,传说即为当年黄帝铸鼎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故又名轩辕台。据古籍载,轩辕台旁黄帝乘龙飞升处,旧时建有飞仙亭(亦名飞升亭)。惜早已不存。这里历来是游人驻足沉思之处。“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吹浪水云腥。轩辕黄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芦叶青”,唐胡曾这首《轩辕台》诗或许代表了许多炎黄子孙的缅怀先祖之情。
除黄帝以外,还有秦皇、汉武、娥皇、女英、柳毅等传说。君山的灵秀和神异,使得历代许多文人骚客向往不已。一些达官贵人,更是将君山视为神灵,每到君山便建庙塑神、题字刻石,致使其山山有亭,坡坡有庙,素以“集奇撮胜”著称。据《巴陵县志》载,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惜多毁圮,现修复者有二妃墓、封山印、朗吟亭、柳毅井、传书亭、酒香亭等。
摘 要:早在商代后期就已出现记录世系的图谱,但还不属于纸质的谱牒类文献。东汉以后,由于谱牒的政治功用渐趋强化,谱牒类书目迅速增加,逐渐由《汉书·艺文志》术数略下的一个子目变为史部目录下一个固定的二级类目。宋代以后,谱牒类书目的政治功用逐渐缺失,其在目录学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到清代最终被排除在史部目录之外。谱牒类书目在目录学著作中分属演变的历程,折射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谱牒社会功用的变化。
关键词:谱牒;源流;分属演变;史部目录
谱牒一词出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谓“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1]3303。从这句话来看,谱牒应是某种记载有帝王世系的载体。“谱”在《史记正义》中的解释为“布也,列其事也”[1]487。“牒”最早是指“古代用来书写的小而薄的竹简或木片”[2]470。由此推断,谱牒应是一种记载帝王或家族世系的竹简或木片。谱牒作为一类重要的文献分支,对其起源与在目录学著作中的分属演变进行研究,对于考察谱牒类书目的历史流变与其在不同背景下功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一、秦代及秦以前有关谱牒的记载
据陈梦家研究,在商代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记载直系祖先、宗子名讳的世系表。在《殷墟卜辞综述》一书中,陈梦家提到,在1506号甲骨上记载有“儿”氏祖先11代的世系名讳,其中两代有兄弟2人,共13位祖先的名字[3]499。暂不论这片甲骨的真伪①,陈梦家所提到的这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上的,并不是竹简或木片。司马迁也提到谱牒自周以后“乃颇可著”[1]487。由此可推断,我们如今所提到的谱牒主要是指周以后的谱牒资料。
有关周代的谱牒文字记录在战国以后的书籍中有所记载。《周礼·小史》提到:“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4]376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5]108即谱牒类书目。同时也说明周代设有专门执掌世系的官员——小史。关于周代谱牒的内容,《礼记·内则》也有记载,“(生子)书曰:某年、某月、某日生,而藏之”[6]100,说明在周代谱牒主要是记录人的生卒年月与昭穆世系的书籍。这一时期的谱牒类书目主要有:《世本》《大戴礼记·帝系》《春秋公子血脉谱》等。《世本》也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谱牒类书目。周代出现官修的谱牒类书目,与其分封制、宗法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建国后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亲属、功臣及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王,诸侯在自己的封地范围内再次实行分封,分封制和宗法制层层下移,构成周王朝的统治秩序。如何巩固和维系这两个制度,必然要明确宗法制家族内部世系和嫡庶之分以确保分封制的承袭,谱牒正是将这类承袭关系记载成册,以“奠世系、辨昭穆”,维系周王朝的统治。可以说,宗法制是谱牒类书目产生的直接根源,谱牒类书目有力维持了宗法制的沿袭。
秦王朝建立以后,废除了周代的分封制、宗法制,代之以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这种制度不再分大宗、小宗,同时也切断了血缘与官制的联系。秦始皇下令焚书,将天下“无用”之书焚毁,使谱牒类书目在秦代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公侯子孙皆“失其本系”[7]990。
二、汉唐时期对谱牒类书目的划分及原因
《隋书·经籍志》采用四部分类法,将隋代及以前的书籍分为甲乙丙丁四类。乙类为史部,其类下著有“谱系”类。《隋书·经籍志》将史部作为一级类目单独分类,同时将谱牒类书目置为史部目录的一个二级类目,使谱牒类书目开始有一个明确的划分。《隋书·经籍志》共著录“谱系”类书目41部360卷,加上已亡佚的书目共53部1 280卷[7]990。需要注意的是,“谱系”类下有3本书目不可算进谱牒类著作,即《竹谱》《钱谱》和《钱图》,这3本书目与记载家族世系的谱牒类书目毫无关系。另外,除“谱系”类下著录有谱牒类书目外,杂传类下也有很多“家传”,如《李氏家传》《桓氏家传》《太原王氏家传》等[7]977。《辞海》对“家传”的解释为“叙述父祖事迹以传示后人的传记”[2]1040,即将家族中有声望和功绩的人单独列出,为之立传。这一时期的谱牒类著作还是以官修为主,这类“家传”则类似于私修谱牒“家谱”的前身,虽被著录于杂传类下,但也有一些谱牒类著作的特征。《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书目卷数与《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25卷又15篇相比,明显大为增加。究其原因,应是与东汉以后门阀士族的形成有重要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标准为九品中正制,即将天下士族分为九品,选官用人皆根据郡望品级。世家大族为了延续自身的特权地位,家族婚姻严格恪守“门当户对”的原则。如何准确判断“寒门”与“士族”,防止“冒籍”的出现,这就使得官修谱牒格外重要,其政治功用逐渐突显,但这也造成了“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9]1的局面。正因谱牒的这种功用,使得其时研究谱牒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被称之为“谱学”。魏晋时期涌现出众多的谱牒著作和研究谱牒的大家,西晋蒙挚撰有《族姓昭穆》10卷,东晋南朝的贾弼之、贾匪之、贾渊等祖孙3人是研究谱学的专家。谱学的集大成者是梁代的王僧孺,他将贾弼之的《十八州谱》续为710卷,又撰《百家谱集抄》15卷、《东南谱集抄》10卷等。不可否认的是,这时期谱牒类书目地位的提升和对谱牒的研究盛极一时,与门阀士族制度下对门第、血统、婚宦的重视息息相关。这一时期,谱牒类书目与政治联系密切。
其二,官修谱牒的衰落和私修谱牒的非公开性。在唐中期以前,谱牒多为官修,且多属于皇族玉牒、天下郡望谱、天下姓氏录等著作,用以确定姓氏郡望和门第品级。唐朝除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朝3次修撰谱牒外,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组织过大修谱牒,官修谱牒逐渐衰落。宋代以后,反映一家一姓之谱系的私修谱牒书目繁多,是因其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史学价值,也无政治功用,无需上报朝廷。这类谱牒多被供奉在家族祠堂中,作为“敦宗睦族”的象征而存留。朝廷并不收藏这类书目,对此无可著录之书,《四库全书总目》和《清史稿·艺文志》对这类家修谱牒没有任何的著录,只有前朝遗留的少量总谱类著作,同时也因数目太少只能著录于类书类下。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将谱牒类书目置于史部目录的谱牒类下。《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杂谱牒类书目五十五部,共一千六百九十一卷”[10]2013。之所以将其著录为“杂谱牒”类,是因为在“杂谱牒”类下不仅著录了谱牒类书目,同时又著录了很多“家传”。“家传”类书目多数时间是著录于“传记”类下,因而称之为“杂谱牒类”。《新唐书·艺文志》共著录谱牒类书目17家39部1 617卷,“王元感以下不著录二十二家,三百三十三卷”[11]1501-1502。与《旧唐书·经籍志》不同的是,《新唐书·艺文志》又将家传类著作重新置于杂传类,并在谱牒类下增加了很多之前从未著录的“家谱”类书目,这些“家谱”类书目卷数很少,多为1卷。如《谢氏家谱》1卷,《东莱吕氏家谱》1卷等[11]1501-1502。与《隋书·经籍志》著录的谱系类书目相比,这些“家谱”类书目显然是记录一家一姓之谱系,与前代州谱、百家谱相比,更多地带有私人撰修的性质。
唐朝之所以会出现私修家谱类书目,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关。自隋代创立科举制以来,选官用人的标准逐渐从姓氏郡望变成分科考试,这使得众多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进入了官僚阶层,高门士族直接晋升的渠道被阻断,官修谱牒所具有的选官用人的政治功能逐渐被削弱。唐朝统治者曾3次大规模地组织撰修谱牒,目的却不是维系世家大族的地位,而是通过撰修谱牒,提高皇族和新晋官员的门第等级,贬低旧的世家大族,扶植新的官僚势力。如唐太宗朝撰修的《氏族志》将博陵崔氏由一等姓氏降为三等,唐高宗朝撰修的《姓氏录》更是将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列入士族。应该说这时期的官修谱牒在很大程度上被统治者用作政治斗争的工具。从侧面来看,旧士族被削弱,新士族逐渐发展壮大,新士族的壮大推动了记载有一家一姓之谱系的新谱牒产生,但这类新谱牒书目毕竟只占少数,官修谱牒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谱牒类书目依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三、宋以后谱牒类书目在目录学中的转变
宋代是目录学著作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私修目录学著作,目录学著作的攀升标示着有更多的史家对书籍类目划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宋史·艺文志》史部目录专门增设“目录”类,共著录目录学书目68部607卷[12]5148。“谱牒”依然是史部目录下的一个二级子目,《宋史·艺文志》共著录谱牒类书目110部437卷[12]5152。与“新旧唐书”相比,总卷数明显减少,这与唐末五代以来战乱频繁使大批谱牒类书目散佚和宋朝科举取士更加完善使得谱牒的政治功用迅速丧失有关,“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三代”[9]1。宋朝官修的目录学著作《崇文总目》史部目录下专设“氏族”类,主要著录谱牒类书目,共41部,计113卷[13]92。南宋郑樵的私修目录学著作《通志》将谱牒类书目著于卷66“艺文略”下,是谓“谱系”类。比前人有所进步的是,郑樵又将谱系类书目详加划分,分为“帝系、皇族、总谱、韵谱、郡谱、家谱”等6类,共著录谱系类书目170部2 411卷[9]619,这个数目明显超过之前目录学著作所记载的书目,基本上包括了宋代及以前的谱牒书目。总谱著录43部1 074卷数量居首,家谱数目为次,共68部250卷。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也是私修目录学著作,该书将谱牒类书目著录于“姓氏”类下,共计33部,只是列出书名,并没有记载书目卷数[14]13。该书在“姓氏”之外,又设“谱录”类,但并不著录谱牒类书目,而是像《考古图》《端砚谱》《竹谱》等[14]24,是对政区、事物进行注述的图谱类著作。宋元之际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卷270将谱牒类书目著录于史部“谱牒”类下,共计21部71卷[15]1709。此外,宋朝的欧阳修、苏洵也先后创新了修谱体例,被后世称为“欧谱”“苏谱”,直到近代都是私家谱牒编撰的样板。可以看出,自唐末五代以来,宋代谱牒类书目有逐渐复兴的趋势,这与宋代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政府对于累世同居大家庭的提倡有关。在宋代,民间宗族组织明显增多,民间修谱(私修谱牒)的数量也随之攀升,谱牒类书目的政治色彩明显减弱。
《明史·艺文志》依然遵循《宋史》对谱牒类书目的划分方法,将谱牒类书目置于史部目录之下。《明史·艺文志》共著录谱牒类书目38部504卷[16]2420,且只是明代的谱牒类书目,并不包括前朝,这个数目也可算是繁多了。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时的“谱牒”类目已位于史部目录的最后,预示着谱牒类书目在史部目录中地位的变化。《明史·艺文志》所著录的谱牒类书目多数为私修谱牒。实际上自唐中期以后,除皇族玉牒外,官修谱牒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私修谱牒逐渐占据主导。另外,在宋以后,“家传”类著作无论是“传记”类还是“谱牒”类,皆没有著录,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家谱”类著作。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是《明史·艺文志》的蓝本,《千顷堂书目》在史部目录下置“谱系”类,共著录谱系类书目130余部,大部分为家谱、宗谱、家乘等[17]269-289。这些书目的卷数明显超越《新唐书·艺文志》只有1卷的界限,少则3~4卷,多则60余卷,反映出明政府明显放松了对私家修谱的限制。另外,明代家庙、祠堂类建筑显著增多,反映出社会宗族意识的复苏。这时期的谱牒基本不具备政治功用,同时,由于统治者对私家修谱和民间建庙、修祠堂没有过多的限制,使得谱牒类书目“敬宗保族”的社会功能渐趋突显。
清乾隆朝官修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总目》的史部目录下已无谱牒类书目,说明这时的谱牒类书目已被排除在史部目录之外。子部目录下置“谱录”类,但并没有著录谱牒类书目,只是“器物、食谱、草木虫鱼鸟兽”之属,真正的谱牒类书目被置于子部类书类下。所谓“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18]1141。清代学者认为谱牒类书目无类可归,所以置于类书类下,反映出谱牒类书目在清代目录学著作中地位迅速下降,已经算不上史书,只能分属于类书。《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谱牒类书目有:《古今同姓名录》2卷、《元和姓纂》18卷、《古今姓氏书辨证》40卷、《帝王经世图谱》16卷、《万姓同谱》146卷附《氏族博考》14卷等,著录的谱牒类书目并不多,且多是姓氏总谱[18]1141-1153。《四库全书总目》对著录的每一种书目都有文字简介,如著录作者及书目流传状况等。《清史稿·艺文志》与《四库全书总目》相同,谱牒类书目同样被著录于子部类书类下,有《历朝人物氏族汇编》10卷、《氏族笺释》8卷、《姓氏谱》6卷、《类纂》50卷等共著录谱牒类书目122卷,并附有作者姓名[19]4366-4367。
谱牒类书目从《汉书·艺文志》到《明史·艺文志》一直是史部目录下的一个二级子目,到清代最终被排除在史部目录之外,著录于子部类书类下,在目录学著作中的地位明显下降。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其一,谱牒类书目的政治功用逐渐消失。魏晋南北朝是谱牒发展鼎盛的时期,“谱学”也发展成为一门显学,这是谱牒类书目与政治联系最为密切的时期。谱牒规定了门第等级,门第等级又与选官用人相联系,这使得谱牒类书目的地位迅速攀升。在《隋书·经籍志》中谱牒类书目开始单独分类,成为史部目录下的一个二级类目。唐中期以后,谱牒所具有的选官用人的政治功能大为减弱,虽然谱牒也作为统治者的斗争工具被使用,但随着科举制的完善、皇权的加强,这种功用逐渐消失。唐末五代以来的战乱使世家大族分崩离析,有的迁往南方,有的在战乱中衰败,谱牒类著作也大批散佚。战乱过后,由于谱牒实际功用的缺失,这些世家大族并没有对散佚的谱牒进行重新纂修,而是任其消亡。宋代以来,政府放松了对私家修谱、建庙的限制,人们的宗族意识又逐渐活跃起来,但再也不可能形成像东晋那样“王与马共天下”的世家大族了,谱牒的政治功能基本不复存在。正是因为谱牒没有了政治功用,也使其在目录学中的地位迅速下降。在《明史·艺文志》中谱牒已被置于史部目录的末端,到《四库全书总目》时则完全被排除在史部目录之外。
《汉书·艺文志》是第一部流传至今的目录学著作,沿用刘歆的六分法,除“辑略”外,将汉及以前的天下图书分为6类,分别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术数略下置有“历谱”类。所谓“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8]1767,主要用于记载汉代的天文历和四时历。其中也包括2种谱牒类书目,即《帝王诸侯世谱》20卷和《古来帝王年谱》5卷,共25卷[8]1766。另外《世本》15篇在六艺略下也有著录,与史部书目著录在一起[8]1714。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多次提到“谱牒”一词,并将其作为史料来源之一,但从《汉书·艺文志》对谱牒类书目的分属方式及著录卷数来看,谱牒类书目在这一时期显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四、结 语
谱牒自商周时期起源,隋以后逐渐成为史部目录下一个固定的二级子目,到清代最终被排除在史部目录之外,反映出谱牒类书目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社会功用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导致其在目录学著作中地位的变化。实际上从古至今,代表家族意识的谱牒始终没有消亡。如今,国家重提“家庭、家教、家风”问题,使人们的视野又重新审视传统的家族观念。今天仍有很多家庭在撰修家谱、族谱,重新认识自己的家族文化。谱牒“敦宗睦族”的社会功能至今仍然适用,尽管它的政治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其作为维持家族和睦、维系社会和谐的纽带作用仍然存在。
注 释:
① 关于这片甲骨的真伪,学界有不同看法:陈梦家、李学勤、于省吾等学者皆认为此甲骨为真品,而郭沫若、董作宾、胡厚轩等学者则认为是伪刻罗格斯大学的陈光宇教授于2016年又发表《儿氏家谱刻辞综述及其确为真品的证据》(《甲骨文与殷商史》,2016年第6辑,第267-297页)一文,力证“儿氏家谱”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辞海编纂委员会辞海:第6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 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周礼[M]台北:三军大学出版社,1986
[5]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6] 礼记[M]崔高维,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7] 魏征,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 郑樵通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0] 刘昫,张昭远,贾纬,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 脱脱,张起岩,欧阳玄,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 王尧臣崇文总目[M]钱东垣,辑释上海:商务图书馆,1937
[14] 尤袤遂初堂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 张廷玉,万斯同,王鸿绪,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7]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M]瞿凤起,潘景郑,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8] 永瑢,纪昀,陆锡熊,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9] 赵尔巽,柯劭忞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作者简介:张文琪(1996- ),女,江苏丰县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宗族史、区域社会史研究
今天给各位分享乌龟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红藤山乌龟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乌龟的作用与功效2、乌龟的功效与作用3、龟的营养价值及功效4、吃乌龟对身体有什么好处5、乌龟的营养与功效6、乌龟功效与作用乌龟的作用与功效乌龟肉具有治疗肾虚腰痛、滋补强身、治疗心悸失眠、除风等功效。
1、治疗肾虚腰痛乌龟肉入药以后能补肾壮阳,对人类的肾虚腰痛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
2、滋补强身滋补强壮身体是乌龟肉的重要功效之一,含有大量高质量蛋白和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能促进人体代谢,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而且还能补益肝肾,提高身体各内脏功能,可以缓解体虚,能让人们的身体更强壮。
3、治疗心悸失眠乌龟入药以后能镇静安神,调节人们的情绪,平时出现心悸失眠和烦躁不安等不良症状时,也能用乌龟肉治疗。
4、除风龟肉虽不及鳖肉鲜美,但滋阴之力强于鳖肉,且能除风,用治四肢拘挛或日久瘫软不收有显著效果。
乌龟的功效与作用乌龟可以用来当宠物,乌龟的寿命非常长,因此可以长长久久的陪伴着人们,但乌龟同时也可以拿来吃,乌龟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多的,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接下来我们具体了解下乌龟的功效与作用吧。
乌龟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乌龟不止可以当宠物,还可以吃,那么乌龟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乌龟肉营养丰富,含丰富多彩蛋白、矿物等,小乌龟蛋白质有一定的防癌功效,能抑止肿瘤体细胞,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民间认为吃了龟肉,可以使人长寿。
据研究发现,龟肉的蛋白质,具有抗癌作用。
乌龟适合气血两虚,营养不良,劳瘵骨蒸,肺结核久嗽咯血的人服用;适合女性生完孩子气血虚不负,脱肛或于宫垂脱,烹煮龟肉,有推动修复之效;适合癌症病人及放疗化疗后,出现气阴两伤,发低烧出虚汗,心悸失眠,手心热,口干舌燥喉干,舌红苔少的人服用;适合尿多的人,或孱弱小儿遗尿者服用;适合糖尿病患者,或久疟不愈者服用。
乌龟壳的功效与作用
乌龟壳严格上来说是中药来的,那么乌龟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乌龟壳的结构是由背甲和脊椎融合在一起的,乌龟的背甲大约有51块骨化骨板构成,而且骨板是多层排列,龟壳的最外层是角化保护层,乌龟的角化外层还与乌龟的脖子骨骼相连接,当乌龟受到伤害或受袭击时龟会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除海龟和鳄龟),所以乌龟壳的主要作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身体、保护身体。
而中药龟壳是一种味咸、甘,性质微寒的中药材,它能入肝经和肾经以及心经,滋阴潜阳和益肾强骨以及养血补心等都是这种中药材的主要功效,平时它多会用于人类头晕以及心虚健忘和筋骨无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时以煎汤服用为主,用量不能超过二十五克。
乌龟的功效与副作用
乌龟虽然好处多,但也不是完全没坏处的,那么乌龟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呢?
乌龟作为中药的一种,有补血益气功效,乌龟中含有铁元素,具有增加体内血红蛋白数量的作用,从而达到补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贫血、体质虚弱、产后恢复等症状。
乌龟富含胶原蛋白成分,可使皮肤富有弹性,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利于清除自由基,还可美白肌肤,从而减少皱纹,使皮肤光滑白皙。
不过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因素,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
而乌龟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病人食后不仅难以吸收,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肝细胞还会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血浆浓度升高,诱发肝昏迷。
虽然乌龟具有滋阴益肾的功效,但是乌龟性味咸寒,有着较强的通血络、散瘀块作用,因而有一定堕胎之弊,尤其是鳖甲的堕胎之力比鳖肉更强。
吃乌龟会有什么营养价值和功效
吃乌龟的营养还是相当丰富的,那么吃乌龟会有什么营养价值和功效呢?
乌龟不单是一种功效出色的滋补食材,它还是一种中药材,它可以补阴虚,也能滋补肾脏,更能止血解毒,它入药以后可以用于人类风湿骨痛和筋骨疼痛,以及小儿遗尿和痔疮下血等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出色,另外女性出现子宫脱垂或异常时都可以吃一些乌龟肉,能让身体出现的不良症状很快减轻。
而中药龟壳有一定的补肾作用,它对男性的肾虚以及因肾虚起的遗精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以把龟壳五百克,鹿角一千五克,枸杞三百克,人参三两,用清水浸泡以后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取出药液,浓缩成膏状以后直接口服,每次服用三钱就可以。
龟的营养价值及功效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脂肪酸、肌醇、钙、磷、钾、钠,此外,龟甲富含骨胶原、蛋白质、脂肪、肽类和多种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龟性温,味甘、咸,具有滋阴补血、益肾健骨、强肾补心、壮阳之功效,而龟甲气腥,味咸,性寒,具有滋阴降火、补肾健骨、养血补心等多种功效,可心有效治疗肿瘤。
此外,龟血可用于治疗脱肛、跌打损伤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龟胆汗味苦,性寒,主治痘后目肿、月经不调以及抑制肉瘤生长等。
1、龟肉性味甘、酸、平,含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B1、B2、胶质等营养成分,有滋阴补肾、柔肝补血、祛火明目的功效。
2、民间认为吃了龟肉,可以使人长寿。
据研究发现,龟肉的蛋白质,具有抗癌作用。
3、龟板(龟的腹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功可滋阴潜阳,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疗效。
4、海龟板制成的海龟胶,可使肝癌患者减轻症状,延长寿命。
5、龟肉虽不及鳖肉鲜美,但滋阴之力强于鳖肉,且能除风,用治四肢拘挛或日久瘫软不收有显着效果。
吃乌龟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关于吃乌龟对身体有什么好处,1吃乌龟有什么好处
龟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养肝、补血止血、祛湿解毒等功效,龟甲更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可用于体虚气血不足、骨蒸劳热、久咳咯血、血痢、筋骨疼痛等。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将其奉为食补和药补的上上之品。
2乌龟有什么营养
龟同样具有水鱼的营养价值,即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但它还具有一项更重要的作用-抗肿瘤作用。
有研究称,龟板(即龟的腹甲)的提取物能抑制肿瘤细胞,对肝癌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乌龟的饮食宜忌
宜:一般人群均可,尤其适合久嗽咯血、妇女产后体虚,癌症患者及放化疗后出现潮热、心烦失眠、口干咽干等症状者。
忌:据中医古籍记载,龟肉不宜与酒、猪肉、苋菜等同食。
4乌龟的食用方法
草龟的肉没有水鱼的肉鲜嫩,吃起来粗糙、硬实,而且肉量比较少,所以草龟一般只用来煲汤,以喝汤来达到食疗的目的。
最著名的就是士茯苓龟汤,用土茯苓、草龟,还可以配上水蛇、瘦肉等煲汤,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除痹的功效,是广东地区春夏湿热季节老百姓最常煲的汤,也适合湿热体质、春夏皮肤疾患者饮用。
由于草龟兼有补虚和解毒散结,抗肿瘤的多重功效,所以也适合肿瘤患者食用。
一般多食用上面介绍的土茯苓龟汤,此外还可以搭配一些益气健脾的党参、怀山药、茯苓、薏苡仁等,加强扶正的作用。
另外,灵芝炖草龟(草龟、灵芝、瘦肉、大枣、枸杞)也对肿瘤患者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鳄鱼龟又叫肉龟,含肉率比草龟高,功效也基本相同,除了同草龟相同的食用方法外,鳄鱼龟的肉还可以用来“打边炉”,掌、颈、尾巴等部位可以用来红烧、焖煽,别有风味。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胶质等营养成分,能滋阴补肾、柔肝补血,对于营养不良、气血不足、产后体虚的病人可以吃一些,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含有很好的蛋白质成分。
具有祛火明目、祛风的功效,对于四肢拘挛及气阴两伤、心烦失眠、低烧潮热、舌红苔少等人群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对小儿遗尿及糖尿病人也有一定的益处。
乌龟的营养与功效乌龟的功效与作用
乌龟是一种营养价值相当之高的食物,也是一种常见的日常补品。
龟肉含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B1、B2、胶质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龟肉,对身体较有益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乌龟的功效与作用。
1、龟肉性味甘、酸、平,含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B1、B2、胶质等营养成分,有滋阴补肾、柔肝补血、祛火明目的功效。
2、民间认为吃了龟肉,可以使人长寿。
据研究发现,龟肉的蛋白质,具有抗癌作用。
3、龟板(龟的腹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功可滋阴潜阳,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疗效。
4、海龟板制成的海龟胶,可使肝癌患者减轻症状,延长寿命。
5、龟肉虽不及鳖肉鲜美,但滋阴之力强于鳖肉,且能除风,用治四肢拘挛或日久瘫软不收有显着效果。
什么人适合吃乌龟
乌龟的功效与作用很高,性味甘、酸、平,含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B1、B2、胶质等营养成分,有滋阴补肾、柔肝补血、祛火明目的功效。
那么什么人群最适合食用乌龟呢?乌龟的适宜人群主要有以下四种:
1、适宜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劳瘵骨蒸,肺结核久嗽咯血之人食用。
2、适宜妇女产后体虚不复,脱肛或于宫脱垂,煮食龟肉,有促进恢复之效。
3、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出现气阴两伤,低烧潮热,心烦失眠,掌心热,口干咽干,舌红苔少之人食用。
4、适宜多尿之人,或虚弱小儿遗尿者食用;适宜糖尿病人,或久疟不愈者食用。
乌龟功效与作用乌龟是一种营养价值相当之高的食物,也是一种常见的日常补品。
龟肉含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B1、B2、胶质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龟肉,对身体较有益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乌龟的功效与作用。
1、龟肉性味甘、酸、平,含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B1、B2、胶质等营养成分,有滋阴补肾、柔肝补血、祛火明目的功效。
2、民间认为吃了龟肉,可以使人长寿。
据研究发现,龟肉的蛋白质,具有抗癌作用。
3、龟板(龟的腹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功可滋阴潜阳,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疗效。
4、海龟板制成的海龟胶,可使肝癌患者减轻症状,延长寿命。
关于乌龟的功效与作用和红藤山乌龟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任何东西,只要有收藏价值,能够分门归类,都可以称之为收藏!常见的有:瓷器类,具体又分为青花、粉彩等按釉分,也可按朝代或窑口分,比如康熙或汝窑等等;家具类、文玩类、古籍类、字画类、钱币类、武器类、扇子类、玉石、印章、丝织品你就自己看吧!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能收藏的!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6000年前;中国最早的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
楔形文字 参考资料:
http://wwwnan1comcn/xxjs/dnzp/2003/2003xly/yxl/XXWZ-2htm
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造。阿卡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书写自己的语言。也是各古国间交换外交文书的通用文字。考古学家发现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版或铭刻,19世纪以来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等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间,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近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亚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在古代的苏美尔,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芦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在泥板上写字。这种字从左到右横着写,每一个笔划总是由粗到细,象木楔一样。这就是苏美尔人留给后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贵礼品之一的“楔形文字”。
苏美尔文字是逐步产生的,正如我们现在所知,其间由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的出现经过了1000年的演化过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刻图像于石或镌印于粘土,以此作为拥有某物的标志:或者用一块岩石表示“铁石心肠”,或者用一颗树表示一幢房屋。
大约500年以后,由图形向文字的演化速度大大加快。到了那时,苏美尔神庙的管理人员使用许多规范化的简图,把它们结合起来保存神庙的财产档案和商业交易档案。
尽管这一时期的书写文字仍具有象形文字特征,但已超越了以图画表示人及具体事物的阶段,发展到了用图画表示抽象事物,例如:一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只碗则表示吃的意思。
又过了500年,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旧有文字,因为到那时最初的图画已变得非常系统化,以致人们不再把它们视为图画,而须视之为纯粹的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词,而成为与其他同类符号结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字词的音节符号。
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要难以掌握得多。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从苏美尔时代残存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的10%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
苏美尔人的对话采用这样的形式:两个角色在辩论中站在对立的一方互相驳辩——夏天对冬天,斧头对犁子,或者农夫对牧人。由于双方均有许多可以立足的根据,因而辩论通常没有输赢。另一方面,残存至今的苏美尔谚语则提供了明确的观点。
一则令人着迷的苏美尔处世格言这样讲:“仆人呆的地方,必有争吵相伴;理发师呆的地方,必有毁谤传出”。
楔形文字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它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把这份遗产继承了下来,并有新的发展。
甲骨文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8170htm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大量的甲骨文及铭文既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气象、占卜方面的情况,又标志着文字接近成熟。图为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
介绍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迄今为止发掘出存世的大约有154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其中大陆收藏的有97600多片,台湾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因战争和商业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前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12个国家有26700多片。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曾有组织地在殷墟盗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学者专门研究甲骨文,发表专著有2000多篇。
商周非常迷信,商周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并将占卜的事情、时日和结果等刻在上面,故甲骨文字也称卜辞。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气候、习尚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大约有4500个单字,已解读的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据研究,甲骨文中已经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汉字造字法。在字义的使用上可以明显看出假借方法。形声字占25%左右。今天,形声字占90%左右。
甲骨文和是汉字成熟的标志,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一样属于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种表意文字的前身。它的书写材料一般为龟骨、牛肩胛骨,也可以刻在墙壁,木器,石器等处,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中国古代长期存在,春秋后期汉字脱离甲骨形态,逐渐不被认知,但是一般会被当做“龙骨”卖给药材商做药材之用。直到1899年(清光绪25年),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由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被考证为商周遗物。
民国初年经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整理,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后,认为甲骨文从初创到成熟,起码要经历1500年以上。
===========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认识并高价购藏。此后十年间先后搜购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罗振玉及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林泰辅,加拿大人明义士等,共得甲骨数万片。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有计划地迸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以后殷墟仍不断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甲骨四千余片。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还检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年始,又先后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丰镐、周原遗址、岐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约三百片。
自甲骨文首次被发现迄今,出土的甲骨已有十五万片以上,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家,南朝鲜也有收藏。
出土的甲骨文多已著录出版,早期的有刘鹗的《铁云藏龟》、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和《殷虚书契后编》、明义士的《殷虚卜辞》、林泰辅的《龟甲兽骨文字》、王襄的《簠室殷契徵文》;后又有董作宾的《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胡厚宣的《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对甲骨文发现八十多年来已著录和未著录的十几万片甲骨材料进行系统的科学整理,广泛搜集全部出土的甲骨资料,分期分类,共收甲骨约四万片,编为十三册,为研究甲骨文和商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另外,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甲骨,已收入《小屯南地甲骨》一书。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等国所藏的甲骨,也已著录成书,分别发表。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从语法上看,甲骨文中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句子形式、结构序位也与后代语法基本一致。
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甲骨文中有关商代阶级和国家的资料可知,商代的奴隶和平民由众、刍、羌、仆、奚、妾等不同身分的人组成,奴隶主和贵族有先公先王和他们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级官吏则有臣、尹、史、犬、亚、马、射和侯、伯等;军队有师、旅等;刑罚有刖、劓、伐等,并设置了监狱。甲骨文中也记载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状况,对于解决商代社会性质有直接关系。商王朝经常对外发动战争,被征服的方国对商王朝称臣纳贡,甲骨文中常见氏(致)来、入马牛羊象龟等记载。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社会生产的内容很丰富。在农业方面,有裒田、作大田的记载,还有各种农作物如黍、稷、麦、耒、稻等的名称。商王关心农业收成的丰歉及风雨、降低对农业收成的影响,常见立黍、省黍、求年、告秋之卜。在畜牧业方面,马、牛、羊、鸡、犬、豕等都有记载,且畜养量较大并有专门牢厩。祭祀时常用掉大批牛羊。渔猎在商代社会生活中仍起一定作用,甲骨文记载的猎物有鹿、麋、豕、象、虎、狐、鱼类和各种鸟类,狩猎方法有田、狩、逐、阱、射等。甲骨文里还有关于贝、朋、珏和舟、车以至传递制度等商业、交通方面的材料。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亦很丰富。在天文历法方面,有日食、月食和鸟星、新星、大星等记载,也有“十三月”等闰月材料和干支记日及每日不同时间阶段的“时称”等。在气象方面,有不少卜雨、卜风以及易日、云、雷、雹、雪、虹等记载。在医学方面,有头疾、牙疾、鼻疾、言疾、肘疾、足疾、踵疾等疾病的记载,也有关于生育的记载,表明当时能准确推知预产期。
商王尚鬼,凡事占卜。占卜内容多以王为中心,就其关心的问题,如对祖先与自然神的祭祀与求告,对风、雨、水及天象、农事、年成的关注,通过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王等问卜,以便预示吉凶,祈望得到保障。占卜材料多为龟腹甲(及少量背甲)和牛胛骨,用前经整治,并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钻、凿。占卜时,先于甲骨背面钻凿处用火烧炙,正面即现“卜”字形裂纹,以此定吉凶。占卜后,将所卜事项记刻于甲骨之上。
甲骨文一般先刻竖画,后刻横画,先刻兆序、兆辞、吉辞、用辞,后刻卜问之事,故又称为卜辞。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而多数卜辞常省略占辞或验辞。甲骨文中,有的在刻画上涂砂或墨,有的用毛笔写在甲骨上,也有些是先写后刻的。
卜辞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刻辞迎兆并与一定的卜兆有关。龟腹甲、背甲右侧卜兆向左,文字右行;左侧卜兆向右,文字左行;在甲首、甲尾及甲桥边部的卜辞则由外向内行。商代占卜常从正反两方面问疑,反映在龟甲上则有位置相应的左右“对贞”。牛胛骨中右胛骨卜兆向右,卜辞左行;左胛骨则相反。只有上端近骨臼处的两条卜辞由中间读起,在左左行,在右右行。骨上的各条卜辞,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刻写,其间常有界划相隔,每事亦反复对贞。但也有不同之卜交错排列,为“相间刻辞”;有卜辞于甲骨正面无处容纳,而转刻其背面,为“正反相接”;有反复卜问同一件事,而将内容基本相同之卜辞分刻于数版甲骨之上,只各版卜序不同,称为“卜辞同文”。
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纣王共约二百七十三年,经历八世十二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亦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分法,目前主要行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其中有些问题的讨论目前仍在进行中。
1904年孙诒让作《契文举例》,为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之后,学者们运用“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比较分析甲骨文字形的偏旁点画,并通过音韵学、训诂学的手段来考释文字。其中作出贡献的学者及主要著作有: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唐兰《殷虚文字记》、《古文字学导论》,杨树达《耐林甲文说》、《积微居甲文说》,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殷契粹编考释》及《甲骨文字研究》,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等。自1917年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利用甲骨文进行商史研究后,郭沫若、董作宾、胡厚宣分别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殷历谱》和《甲骨学商史论丛》等。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一书中也有很多关于商史研究的内容。近年来,很多较年轻的学者也在利用甲骨文研究商史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甲骨文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探求,如文字的考释、分期与断代,商代的社会、奴隶的身分以及商史上的许多问题。此外,对西周甲骨的研究尚属开始阶段,仍有许多争议。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课题。
甲骨文字风格演变:甲骨文字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互用发展所造成,大体上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方面发展的。董作宾氏据殷代卜辞,把贞卜人群,分为五个时。以甲骨文字变化,书体变迁,追錝时代,以十干十二友常用字为例,阐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了各期甲骨文书写风格不同,各有其特徵。 第一期(武丁时)的书法风格,至为宏放雄伟,以甲骨大版大字为代艰作。此类大字常是强力的,雕的笔划很粗壮,并填有朱墨(朱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丽的小字,都极为精彩。这些都是承受中兴英主武丁风格,其气魄之宏放,技术的熟练,颇为惊人。其书家有韦、永、宾。 第二期(祖甲、祖庚时代)书风较为谨饬。祖甲、祖庚是继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贤君,所以当时的卜师,严守规则而少变化。其书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廪辛、庚丁时)书风转变,陷於颓靡,前期老书家已经作古,豪放书风扫地,当期的书家,笔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笔误颇多。此期书者,皆未署。 第四期(武乙、文丁时)的贞人,卜辞上不署书契者的名字,此一期,武乙、文丁时代新兴书家,尽去前期笔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动、劲峭、时逞放逸不羁之趣。此期署名之书家,仅狄一人,其余尚未发现。 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的书风、除少数兽头大字刻辞外,其余的都异常严肃工整。理由是: 贞卜事项,王必躬亲,卜辞的段、行,字都很均整,如蝇头小楷,文风丕变,制作一新。其书家有泳、黄。
1957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郊的一座西汉古墓中,得到了一批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叠纸。这叠纸有八十八片,尺寸大小不一,最大的长宽度为十乘十厘米,最小的为三乘四厘米左右。由于这批纸是在灞桥发现的,所以称灞桥纸。这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纸的用途广泛,不仅可以包裹物品,又是最理想的书写材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要问:纸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 在发明纸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上。甲即龟甲,骨即牛胛骨及兽骨。上面的文字就叫“甲骨文”。1898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农民耕地时,无意掘得许多片有文字的“甲骨”,被收购药材的人买了去。第二年,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这些甲骨上发现了文字。安阳小屯一带原是殷商的废墟,所以学者认定它是商代的文字。这些甲骨片距今大约已有三千五百多年了,内容大多是商代奴隶主阶级占卜的纪录,所以又叫“卜辞”。自那以后,不断发现,至今已积有十万片以上。 不过,甲骨得来是很费事的,刻字也不大方便,所以使用甲骨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就在商代,除了甲骨外,人们还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和青铜器上;同时又大量使用竹木,《尚书》就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所谓“册”和“典”,即为用竹木做的书。 竹木的用法,据古籍记载是这样:先把竹子或木板劈成狭长的小片,用刀在片的表面刮削平滑,然后用笔写上文字。不小心写错了,用刀刮掉重写,就象我们现在写错了字用橡皮擦掉一样。这种写成字的竹片叫“简”。把一片一片的简按文字内容的次序,用牛皮、丝绳或其它什么绳子串连起来,叫“简册”。这在战国时使用得很普遍。最近几十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南部和甘肃敦煌等地,以及解放后在湖南长沙、山东临沂等地的汉墓中,又大批大批地发现古代的竹木简。这在历史或文物展览会上我们是常常可以见到的。 可是,在简上写字,每个简容纳的字数是很有限的。一般一个简一行,每行多的能写三四十字,少的只有几个字。所以要写的字多了,所用的简也必然要一大批。西汉时的东方朔有一次向武帝上奏章,共用简三千片左右,要两个人抬进宫去。简携带起来也不方便。战国时惠子出门,喜欢带上书走,这些用简编成的书,足足装了五车。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在使用竹木简的同时,春秋战国开始,又用帛来写字,叫“帛书”。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帛书,有十二万多字。“帛”是一种丝织品,最大的优点是轻便。但帛比竹、木的价格昂贵,一般人是用不起的。所以,它无法在民间推广。因此,人们就要找到一种能为大多数人利用的书写材料。于是,纸就应运而生了。 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原料作成的呢?东汉的许慎在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谈到“纸”字的字源时说:“纸”从系旁。这说明,早期的纸与丝有关,古人称“赫蹏”(xī tī夕蹄)。据古籍记载,公元前12年,汉成帝后宫一个姓曹的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引起了皇后妹妹赵昭仪(“昭仪”为妃子的称号)的嫉妒,把她投入监狱,并派人用“赫蹏”包裹着毒药,上面写了迫她自杀的字。 大家知道,我国的蚕丝业发明得很早,商代以前就种桑养蚕。到西汉前期,丝织业已相当发达。那时人们用茧缫丝外,还做丝绵。做丝绵一般用病茧、次茧。方法是:先把这类茧在沸水中煮过,剥开,洗净,再放在浸于水中的席子上捶打,直到茧衣被捶得稀烂为止。这时除了可以得到丝绵外,由于捶打,席子上还必然会有一层互相交织的乱丝沾着。这层乱丝晒干后揭下来,就成为薄薄的丝片,压平后便可用来写字了。上面这种丝片,后人叫“丝绵纸”,它是做丝绵时的副产品。由于是副产品,大量生产是不可能的,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人们不得不设法去另寻一种可以大量生产的原料。这种原料,不用说,是应当最易为人们得到而又便于加工的。这样
本文2023-08-06 08:46: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