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吕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都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食吕穴的定位 10 食吕穴的取法 11 食吕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食吕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食吕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食吕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食吕穴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食吕 1 拼音
shí lǚ
2 英文参考Yīndū KI19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食吕为经穴别名,即阴都[1]。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穴位 阴都 汉语拼音 Yindu 罗马拼音 Yintu 美国英译名 YinCapita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KI19 日本 19 法
国 莫兰特氏 R19 富耶氏 德国 N19 英国 K19 美国 Ki19
阴都为经穴名(Yīndū KI19)[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3]。属足少阴肾经[3][2]。阴都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2]。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2]。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泄泻,便秘,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4 阴都穴的别名食宫(《针灸甲乙经》),食吕、石宫(《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关(《针经摘英集》)。
5 出处《针灸甲乙经》:身寒热,阴都主之。
6 穴名解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阴,地气也。《左传·襄九年》:“积阴之气。”疏:“土积则为阴。”穴当上腹,胃为土气之都。都,有会聚之义。此处阴,指水谷之气与阴经。都,居、会之处。指穴处为地气之所聚,亦为阴经之所会也。《淮南子·修务》云:“阴气所聚,故名幽都。”幽,隐也,冥也。幽都,即阴都也。本穴秉少阴之气,外平中脘,内应胃弯,胃主中气,宜常充盈,故名阴都。于此处所云中气者,即脾胃之潜力也。肾脏、命门,为人身水火之元,有助于中土之气。譬如火在釜下,而功在釜上,犹大地春阳之生也。此之谓火生土,而水又在釜上,水上火下,水火交功,而万类生化,此之谓既济。由此观之,五行之土,所以居水火金木四者之中,而其为用,则在四者之间也。在人身喻脾胃为中土,又曰脾主四肢,乃深悟此理,而有此言也。道家有言“以土为釜”,乃内功之言,非用瓦器煮饭也。本穴虽属肾经,其用则多关脾、胃、中气之事。但脾胃之气不宜过散,宜阴都常满也,故以穴名暗示之,人能洞明此理,则丰都、地藏,均在自家腹内。[4]
7 特异性阴都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8 所属部位上腹[5]
9 食吕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阴都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6]。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仰卧取穴[2]。
阴都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3]。
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阴都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
10 食吕穴的取法仰卧位,在肓俞上4寸,中脘(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仰卧取穴[2]。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7]。
11 食吕穴穴位解剖阴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神经分布同石关。皮肤由第七、八、九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参看商曲、肓俞穴)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8肋间神经前皮支分支;深层有第8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3]。
12 食吕穴的功效与作用阴都穴具有调理胃肠,宽胸降逆的功效。
阴都穴有和脾胃、调气机的作用[2]。
阴都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理气调胃作用[4]。
13 食吕穴主治病证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泄泻,便秘,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等[2]。
阴都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3]。
阴都穴主治腹痛、腹泻、月经不调、不孕、便秘[8]。
阴都穴主治腹痛,腹胀,泄泻,便秘;不孕[7]。
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等[2]。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角膜白斑;
3 其它:胸膜炎,疟疾。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2][3]。
直刺1~15寸[7][8],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至胃脘部[7]。
注意:阴都穴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胃[7]。
142 灸法可灸[2][7][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食吕穴的配伍阴都穴配建里、足三里,有理中气,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腹胀,肠鸣,腹痛。
阴都配天枢、中脘、支沟、足三里,治便秘[7]。
阴都配大椎、间使、陶道、后溪,治疟疾[7]。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身寒热,阴都主之。心满气逆,阴都主之。
《针灸大成》:肺胀膨膨,气抢胁下热满痛,阴都、太渊、肺俞。
《针灸集成》:盗汗不止。
17 食吕穴研究进展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咽喉壅塞的方剂 2 治疗咽喉壅塞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咽喉壅塞 1 拼音
yān hóu yōng sāi
2 注解
咽喉壅塞 证名。指邪客肺气,宣肃不利,咽喉壅塞难通的病证。见于多种咽喉疾病。
治疗咽喉壅塞的方剂 生姜汁煎两(捣罗为末),牛酥5合。主治:噎,不能下食,咽喉壅塞,心胸烦闷。用法用量:不拘时候,含1丸如半枣大
麻黄地骨皮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伤寒头痛身热,咽喉壅塞,语声不出。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
芦荟散
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胸膈痰涎,咽喉壅塞,身体壮热,筋脉拘急,时或发渴。用法用量:每服
薄荷散:上为散。功能主治:风热攻目,昏涩疼痛,旋眩,咽喉壅塞,语声不出。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生
连翘散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主治:伤寒热毒未解,咽喉壅塞,口内生疮。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用蜜水调
更多治疗咽喉壅塞的方剂治疗咽喉壅塞的中成药 玉液丸
研),龙脑(研)1钱,甘草末1钱。主治:毒气壅塞,咽喉不利,颊颔连肿。用法用量:含化1丸。制备方法
一捻金肺胀,胸满,喘粗,气急,两胁扇动,两鼻窍张,痰涎壅塞,闷乱喘渴,死在朝夕。用法用量:蜜水调饼,贴脐内
牛黄解毒丸论》之牛黄解毒丸主治一切喉风痹闭,咳嗽喘急,痰涎壅塞,胸膈迷闷,并口舌等症。用法用量:每噙1丸,待其
牛黄清心丸主治锁喉毒,症见耳前听会穴处初生如瘰疬硬肿,渐攻咽喉,肿塞疼痛,妨碍饮食者。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
通关散,白矾末1钱。主治:《喉科指掌》卷一之通关散主治咽喉急症。用法用量:以滚水或淡姜汤冲调,灌喉间。制备
更多治疗咽喉壅塞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咽喉壅塞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四伤寒门]伤寒咽喉痛(附论)
。去滓。食后温服。麦门冬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咽喉壅塞。小便不通。气腹胀。口舌干燥。麦门冬(去心焙)
《圣济总录》:[卷第三十]伤寒咽喉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治伤寒咽喉壅塞,小便不通,气胀口舌干燥。麦门冬汤方麦门冬(去
《普济方》:[卷六十三咽喉门]咽喉肿痛(附论)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治咽喉壅塞。颈颔肿痛。宜服此方。(出圣惠方)升麻(一两)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治气噎诸方滓。不计时候。治气噎不通。心悸喘急。胸背疼闷。咽喉壅塞。半夏散方。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柴胡(一两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中焦热结气血失衡指气、血的生成、功能、运行异常及气血关系异常,它包括了三个方面,即气的失常,血的失常,气血关系失常,属中医病机范畴。
1、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二是气的某些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2、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一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二是血液运行失常而出现的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
3、气血关系失常
气和血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和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液因之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液因之运行不畅而滞涩;气虚统摄血液的功能减弱,则血液因之外逸而出血;气机郁滞,则血可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则血可随气上逆或下陷,出现上为吐血、衄血,乃至厥仆,下为便血、崩漏等症。
同样,血的虚衰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无所养而衰少;血脱,则气无所依而随血脱逸;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
故临床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以及气血两虚等几方面。
(一)气的失常
1、气虚
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形成气虚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使气过多消耗而致。
气虚常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㿠白、舌淡、脉虚等症状。偏于元气虚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
营卫气虚和脏腑、经络气虚的病机,则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亦各有不同。
根据气分阴阳的理论,气虚可表现为偏于阴气虚或偏于阳气虚的不同。阴气虚则凉润作用减退而见热象,所谓“阴虚则热”;阳气虚则温煦作用不足而见寒象,所谓“阳虚则寒”。若热象与寒象皆不明显,则为气虚的表现。不管阴气虚还是阳气虚,都可兼见倦怠乏力等气虚的表现。
由于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所化,是人身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元气亏虚可引起全身性气虚,而无论何种气虚亦终将导致元气亏损,特别在小儿和老人表现得最为明显。
2、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节着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和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协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各种功能的协调平衡,病变涉及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个方面。一般地说,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几种情况。
(1)气滞: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2)气逆: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
(3)气陷: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正如《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由于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常伴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以及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4)气闭: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气闭的临床所见,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陷于清窍闭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状态。气闭发生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缓解,亦有因闭不复而亡者。其临床表现,除昏厥外,随原因不同而伴相应症状。
(5)气脱: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因此,气脱若偏向阳气的暴脱,则为亡阳;若偏向阴气的大脱,则为亡阴。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失血过多,新血不能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生髓,输精于肝,皆可化生血液,故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血虚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证候。血虚者气亦弱,故血虚除见失于滋荣的证候外,多伴气虚症状,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心悸不宁、脉细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肝藏血,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心血不足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涩或歇止等心失血养的症状。肝血亏虚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若肝血不足,导致冲任失调,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诸症。
2、血运失常
血液运行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血瘀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郁滞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以为全身性病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局部,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无论病在何处,均易见疼痛,且痛有定处,甚则局部形成肿块,触之较硬,位置比较固定,如肿块生于腹内,称为“症积”。另外,唇舌紫暗以及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等,也是血液瘀滞的征象。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血寒,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多因外感寒邪,侵犯血分,形成血寒;亦可因阳气失于温煦所致。
血寒的临床表现,除见一般的阴寒证候外,常见血脉瘀阻而引起的疼痛,和手足、爪甲、皮肤及舌色青紫等表现。若寒凝心脉,心脉血气痹阻,可发生真心痛;寒凝肝脉,肝经血气瘀滞,可见胁下、少腹、阴部冷痛,或妇女痛经、闭经等。寒阻肌肤血脉,则见冻伤等症。寒瘀互结酿毒于内,可生症积。总之,随寒邪阻滞血分的不同部位,而见不同的临床表现。
(2)出血: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逸出血脉的血液,称为离经之血。若此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于体内,则称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又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导致出血的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气虚不摄、瘀血内阻及外伤导致出血的机理,前面已有介绍,此处仅叙述血热。
血热,即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热入血分所致,如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他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另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内火炽盛郁于血分,或阴虚火旺,亦致血热。血热病变,除一般热盛的证候外,由于血行加速,脉络扩张,可见面红目赤,肤色发红,舌色红绛,经脉异常搏动等症状。血热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常可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皮肤癍疹、月经提前量多等。心主血脉而藏神,血热则心神不安,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等症。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为其特征。
因为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热入血脉不仅可以耗伤营气、津液而致血虚,而且可由热灼津伤,使其失去润泽流动之性,变得浓稠,乃至干涸不能充盈脉道,血液运行不畅而为瘀。
(三)气血关系失常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症积等病证。肺主气,调节全身气机,辅心运血,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
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如闪挫外伤等因素,就是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但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气滞血瘀,辨别气滞与血瘀的主次则是必要的。
(2)气虚血瘀: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气虚血瘀,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水肿及气虚血滞的肢体瘫痪、痿废。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气虚,故气虚血瘀病机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气虚和气滞可与血瘀并存,三者相互影响。
(3)气不摄血: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由于脾主统血,所以气不摄血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中气不足,气不摄血的咯血、吐血、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同时兼见面色不华、疲乏倦怠、脉虚无力、舌淡等气虚的表现。因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主升,所以脾不统血的病机,易见肌衄及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
气摄血的功能,虽以脾之统血功能为主,但亦与其他脏腑之气的盛衰有关。比如肺气、肝气、肾气以及胃气亏虚,也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4)气随血脱: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各种大失血皆可导致气随血脱,较常见的有外伤失血,呕血和便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症见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
气随血脱如能及时救治,则可转危为安,继而表现气血两虚的病理状态。如病情恶化,可出现亡阴亡阳,发展为阴阳离决而死亡。
(5)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各种机能失之推动及调节,故可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
(四)气失常的辨证论治
1、气陷证
主症:内脏下垂,如子宫脱垂、脱肛等,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副症:肌无力,睑废,囟陷,胃脘隐痛,重坠喜按;久泄久痢,其泻如注,完谷不化;腹部坠胀,气短不足以息,努力呼吸有似于喘;痈证漫肿无头,顶陷难收,溃脓质稀;崩中下血,长期不愈,血多质稀;胎动易滑,或习惯性流产;尿频色清,时有便意,头晕眼花,神疲嗜卧,不耐烦劳。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法则:益气升陷
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提肛散。
2、气滞证
主症:胀闷疼痛。
副症:头胀痛,眩晕,面部时时发热,眉棱骨痛,精神抑郁,胃脘、腹部胀痛,常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繁,或嘈杂吐酸,或疝瘕,或腹部胀满中空无物;或大便不爽欲便不得,或肠鸣腹泻,泄后痛缓,随后又作,恼怒加甚;胸中气滞,攻冲作痛,游走不定,呼吸牵掣作痛,俯仰转侧不利;或心前区憋闷、绞痛,重则牵及肩臂内侧,气窒呼吸不畅;腰痛胀满,连及腹胁,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远;或遍身疼痛,游走不定;妇女经前或经行时腹部胀甚于痛,或兼胸乳等处胀闷不舒,经行涩滞不畅,或经行后期;或者经闭。
舌脉:舌色正常或稍暗,苔白或黄,脉沉弦、涩、或结代。
治疗法则:行气疏滞。
代表方剂:香苏散、四磨汤、木香调气饮、乌药散、加味乌药散、逍遥散。
3、气逆证
主症:咳逆喘息,肺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反胃,头痛,眩晕,昏厥(中风),呕血,奔豚。
副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久咳,烦闷欲绝;胸隔痰满,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肺胀,目如脱状,息奔上气,痞痰满膈中,气息奔急,喘息有声;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仰首挺胸,气满支心,心下闷乱,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极,呼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吐;气撞心疼吐蛔;胸中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气痞不宣,烦满,懊 ,虚烦不得眠;胸胁满胀;急躁易怒,口苦吐酸,食能下咽,衄血,唾血。
舌脉:因其病因复杂,舌脉无明显特征。
治疗法则:肺气上逆宜肃肺止咳平喘;胃气上逆宜和降胃气;肝气上逆宜平肝降逆;肾气上逆宜平冲降逆。
代表方剂:肺气上逆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陷胸汤、小青龙汤、苏子降气汤;胃气上逆宜旋复代赭汤、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肝气上逆宜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肾气上逆宜奔豚汤。
4、气闭证
主症:神昏猝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高热昏迷,痉厥。
副症:猝然晕厥,四肢僵直而厥冷,两手握固,胸满气喘,呼吸气粗,面青;或者面赤,唇紫舌红;或喉间痰鸣,口吐涎沫;或饱食后,突然昏厥,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腹鼓而嗳气腐臭;或中暑昏厥,身热汗出,气喘不语,牙关微闭或口开;或者身热神昏,躁扰不宁,妄言妄见,烦渴面赤,扬手掷足,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昏迷烦躁,不知所苦间有神清之时,懒于动作,目喜闭或目开不欲见光,身热不扬,渴不欲饮;或气闭结胸,心下硬痛,手不可近;或气喘不得平卧,卒然声音嘶哑或失音,耳聋;或小便点滴而出或点滴不出;或大便不通,气闭关格。
舌脉:舌淡或红,苔白或黄或腻,脉伏、沉、弦、沉、滑、弦数、滑实、弦劲等。
治疗法则:启闭开窍
代表方剂:通关散、搐鼻散、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五苓散、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神仙解语汤、羚角钩藤汤。
5、气脱证
主证: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肢厥身凉,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
舌脉:脉微欲绝,舌质淡白,苔白润。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代表方剂:参附汤。
6、气虚证
主症: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甚。
副症:反复感冒,长期不愈;咳嗽声低,气短虚怯;喘促息微,气不得续;久病呃逆,短促声低,心悸神怯;泄泻日久,形体消瘦,纳食不佳,肢体困怠;年高便秘,便溏不燥;小便作淋,少腹气坠,里急后重,逼坠作痛;癃闭,遗尿;惊悸,怔忡,健忘,癫痫,痴呆,眩晕,头痛绵绵不已,时有间歇,喜按;虚劳,麻木;素常体弱,突然昏倒,重者可见口开目闭、手撒遗尿、肢体松弛、鼻鼾吐沫,或汗出喘促等。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
治疗法则:益气补虚。
代表方剂:四君子汤、人参益气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参附汤。
(五)血失常的辩证论治
1、血虚证
主症: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
副症:口唇、眼结膜、爪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延期或闭经。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细涩。
治疗法则:补血为主。
代表方剂: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
2、血脱证
主症:突然大量失血,或慢性失血久而不愈。
副症:面色苍白,夭然不泽,头晕眼花,心悸怔仲,气微而短,四肢清冷,甚则昏厥、不省人事。
舌脉:舌淡白,脉空虚或芤,或微细欲绝。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脱。
代表方剂:独参汤、参附汤、人参养荣汤。
以止血者,必致败绝阳气,适足以速其死尔。”
3、血瘀证
主症:疼痛,肿块,出血。
副症:其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其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其出血或反复不止,色泽紫暗,夹有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表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可见经闭或崩漏。
舌脉: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
4、血热证
主症:身热,心烦。
副症:口渴不喜饮,身热夜甚,甚则神昏,躁扰发狂,以及发斑吐衄,尿血便血,女子月经过多或崩漏,其出血具有势较急,量较多,色深红的特点。
舌脉:舌质红绛,脉细数。
治疗法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神。
代表方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
艰于流布,发热致疲,尤易易也。”
5、血寒证
主症:恶(畏)寒,怕冷,手足清冷。
副症:肢体麻木,皮肢不泽,喜暖,心腹胃脘冷痛,得热痛减,面色青黑或苍白,妇女可见月经愈期,痛经。
舌脉:舌淡暗,脉细缓或沉迟。
暗淡,脉细缓沉迟。
治疗法则:温阳散寒。
代表方剂:理中汤、阳和汤、参附汤。
(六)气血失调的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证
主症:面色㿠白或萎黄,心悸气短。
副症:头目眩晕,失眠健忘,多梦自汗,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或发色不泽,唇甲淡白;或食少纳呆,饮食无味,形体消瘦;或手足麻木,肌肤不仁。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缓而无力。
治疗法则:补气养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八珍汤。
2、气滞血瘀
主症:刺痛拒按,痛处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副症: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郁;或谵语,或发狂;或胁下痞块,坚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肤甲错;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肤紫斑,或肌表有丝状血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经,闭经、恶露不尽,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舌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涩,或结代。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
3、气不摄血
主证: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无华。
舌脉:舌淡,脉细弱等。
治疗原则:补气摄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加减等。
4、气虚血瘀
主证:神疲乏力,气短,动则益甚,颜面微浮,或半身不遂,大便稀溏或便秘不畅,小便清。
舌脉:舌质黯,苔白。
治法:补气活血
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等。
5、气随血脱
主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
舌脉:舌淡,脉芤或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
代表方剂:独参汤等。
1、宋一伦,杨学智.基础理论与疾病: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3、程绍恩,夏洪生.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4、吴承玉.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本文2023-08-06 08:50: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