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说“人是猴子进化来的”记载在什么典籍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藏族传说“人是猴子进化来的”记载在什么典籍里?,第1张

您好朋友:我回答了你几个问题了,你怎么不采纳呀? 得了。在回答你这个问题: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传说。

有关藏族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来自印度,是释迦牟尼的后裔;有的以藏族人相貌与马来西亚人相似,而认为应是有马来西亚半岛迁徙而来。然而,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则是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传说。

相传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命其猕猴徒弟,由南海到雪域的西藏来修行。为了度化西藏,猕猴与当地的妖女结合,生下六只小猴,老猴将它们送到果树林间,任他们各自觅食生活。这些小猴长大后,互相交配又生下了五百只小猴,如此愈生愈多,眼看树林间的果子渐渐稀少,观世音菩萨便命老猴到须弥山中取来天生五谷种子,撒向西藏大地,于是长出了各种谷物。这些猴子改吃五谷,尾巴渐渐缩短,逐渐进化成人形,这便是藏族的祖先。

传说在泽当东方的贡布山上,还留有当年猴子们栖息的“猴子洞”遗迹,而“泽当”在藏语里就是“猴子玩耍之地”。离泽当不远的撒拉林,传说是老猴当年谷撒大地的地方,有“藏族第一块田地”之称,至今,每逢春耕播种时节,藏人们仍要到这里抓一把“神土”,以保佑丰收。

这样的神话传说固然无从考证,却反映了西藏高原在人类有记载历史之前便已有原始人类活动,这由近年陆续在林芝、定日、昌都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新石器遗址可得到佐证。

1、藏族舞蹈的起源:在民族历史上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2、望堆举行“望果节”时,为筹备活动,人们较平日更早地开始忙碌。妇女们点燃场院的炉灶,开始了煮茶、捣奶……;男人们忙着支撑帐篷、布置铺满兽皮的‘观礼’座席、在场院南边已垒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麦等。

3、“望果节”的庆典仪式,在乡长简短的讲话后开始。乡里的代表一一走到高台前,虔诚而认真地把带来的茶、酒、食品供奉在高台上的柳枝和青稞前,以此表达百姓对神灵赐予丰收的祈求与感激之情。

4、礼仪结束之后便是用于“娱神”舞蹈的动。伴随着激烈的鼓声,一位头戴画有星辰蓝色藏戏面具、身着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场亮相。他肩上斜挎铜铃和宝剑、手持缠白色哈达被称为“达达”的神杖,踩踏着鼓乐节奏向场院中心舞来。

5、这位崇高的神灵代言人站定位置后就开始挥动神杖,承担起指挥娱神舞蹈的职责。在老者的一个手势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八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着场地中心疾鼓而来。这些百里挑一的剽悍男子,枣红色脸堂配上盘在头顶夹杂着殷红丝线的油黑发辫,更透着神采奕奕的阳刚之气。

6、他们身披五彩短披肩、脚蹬红黑间色高腰藏靴、腰旁横挎直径约六十厘米绘有五彩花纹的大鼓、双手各持马蹄槌,在边击鼓边双脚不停地跳跃下,进行着快速而灵巧的队形变化。

他们忽而组成圆圈旋转飞舞,忽而排成两队穿梭驰骋,以队形的变化达到渲染气氛、表现舞蹈力度的目的。然后通过舞者所采用的各种姿态,来体现每个舞段的主题。

7、《日喀则大鼓舞》的编排,首先以热烈的圆圈舞队形,呈现着人们和谐而稳定的生活情景。转而在快速击鼓的节奏下,鼓舞以大段相互穿梭和跑动的队形变化,来表现好男儿搏击沙场、英勇抗敌,直至凯旋归来的征战过程。

8、在一段激奋人心的鼓舞之后,接下来的便是一段抒情的慢板。刚才还是剽悍、英武的勇士,顷刻间竟又文静得好似闺房绣娘。随着神杖“达达”的摇动。

鼓手们的舞步也因悠扬的鼓乐变得轻快,投入了技艺精湛、仪态万方的“四人小场子”表演,再次回复到人们对和平家园的赞美与向往之中。

9、审美特征: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10、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

11、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

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

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

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12、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

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

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扩展资料:

1、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2、藏族舞蹈[的特点:“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3、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4、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参考资料:

--藏族舞

霜降的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C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霜降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初霜到终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

  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C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华北大豆收获,尚未下地的晚麦宜选用春性品种赶快抢种,已出苗的要查苗补种。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收获以后的庄稼地,都要及时把秸秆、根茬收回来,因为那里潜藏着许多越冬虫卵和病菌。华北地区大白菜即将收获,要加强后期管理。

  霜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干季,要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霜降又是黄淮流域羊配种的好时候,农谚有“霜降配种清明乳,赶生下时草上来”。母羊一般是秋冬发情,接受公羊交配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0小时左右,和南方白露配种一样,羊羔落生时天气暖和,青草鲜嫩,母羊营养好,乳水足,能乳好羊羔。到了10月下旬,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随着大风天气的不断光临,温度迅速下降,大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人们常说:“知来处,明去处。”

博物馆是人类群体记忆的守护,我们与它的对话跨越时空和生死,我们看到人类从何而来,因何悲喜、因何忙碌、因何荣誉;我们看到人类的荣光也看到弱点和渴望。

昨天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

本期我精心策划了“博物馆里的西藏”,聚焦西藏各地博物馆典藏的精品,带大家#博物馆日云赏国宝#

西藏牦牛博物馆是基于牦牛在高原生活中的重要性、在高原文化中的地位而设立的。

这不是一座动物博物馆,而是一座以牦牛为载体、表现牦牛所驮载的高原 历史 文化、体现高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展示高原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的文化的人类学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现院长单霁翔评价西藏牦牛博物馆是 “国内填补空白、世界独一无二”。

形象地说,在西藏牦牛博物馆内展示了“三头”牦牛,即: 自然与科学的牦牛、人文与 历史 的牦牛、精神与艺术的牦牛。

并且,从这三个方面,收集、展示了牦牛与高原人类的关系丰富的物证。

在筹建西藏牦牛博物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3万多公里的田野调查,得到了牦牛产区农牧民的大力支持,他们将西藏牦牛博物馆誉为 “亚颇章” (即牦牛宫殿),并无偿地捐赠与牦牛相关的物品。

现在,西藏牦牛博物馆的藏品中有近50%是各界群众捐赠的,这在全国的博物馆中是绝无仅有的。

今天的西藏正在经历深刻的 历史 变化,以牦牛为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状态正在改变,西藏牦牛博物馆恰逢其时地担当了保护、传承、记忆的 历史 功能。

有一位牧民看了牦牛博物馆之后说,在寺庙,可以拿到加持过的甘露丸,到西藏牦牛博物馆,则可以看到我们自己过去的生活,看到我们的 历史 和文化,像回到家一样。

西藏牦牛博物馆 开放时间:

夏季:周二至周日(10:00—17:30)

冬季:周二至周日(11:00—17:00)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

作为国内第一座私人山岳博物馆,其名次仁切阿,在藏语中意为“吉祥长寿五天母”,用以指代西藏喜马拉雅地区的五座著名雪山。

分别是执掌寿诞的“扎西次仁玛”(珠穆次仁玛峰,海拔7134米)、执掌智慧的“丁结协桑玛”(珠穆隆索峰,海拔7804米)、掌管牲畜的“达嘎卓桑玛”(琼母岗日峰,海拔7048米)、掌管财富的“觉般震桑玛”(卓木拉日峰,海拔7326米),以及执掌福禄衣食的世界之巅“米玉洛桑玛”(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

面对雪山、湖泊,藏族人民更多的是崇拜和敬畏,他们把象征五行循环往复、万物生生不息的经幡挂在高处,经文随风而动,祈福于众生,自己却不会去轻易靠近神灵的居所。

可对登山者来说,面对雪山冰川,总是充满 探索 。

博物馆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夺底沟,是国内首家私人山岳博物馆,博物馆分为自然馆、人文馆、人文精神馆和登山馆等部分。

自然馆内展示了大量以雪山为题材的油画水墨画,还有生长在高原上的动植物标本;

人文馆展出了喜马拉雅山周边山民们的民俗风情;

人文精神馆里有很多佛像和唐卡,诠释了西藏民族对高山和信仰的热爱敬畏;

登山馆则展示了喜马拉雅群山攀登的各种历程,有很多登山照片和装备,其中在珠峰海拔8700米处挺立33年的“中国梯”更算是镇馆之宝。

在这里,还经常可能遇到攀登过海拔8000米以上雪峰的西藏登山运动员,可以一起交流。

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 开放时间:

全年周二至周日 10:00 18:00

除节假日外,每周一闭馆,17:00停止入场

石刻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从信仰和风俗的角度来看,藏族石刻文化充分反映出了每一 历史 时期中藏族先民的原始信仰、图腾崇拜、生活习俗以及重要的 历史 文化信息,为 探索 和了解过去的 社会 、 历史 文化、宗教、艺术等提供了极为准确而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瑰宝艺术散落在西藏各地,分布广泛,以前想要看上一眼可不容易。

不过如今,在日喀则石刻博物馆里,游人可以亲眼看到这些石刻艺术的真迹和一比一的复刻品,实属难得。

日喀则石刻艺术博物馆是目前全西藏唯一一家以石刻艺术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 。

博物馆共有两层,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0余件,囊括了近年来出土的石碑、石刻、造像碑等各个种类。

其中,尤以西藏15世纪至19世纪之间的石刻数量居多,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技艺精湛,是博物馆展陈的主题和重点。

全年周二至周日 10:00 18:00

除节假日外,每周一闭馆,17:00停止入场

现在的山南市首府泽当镇是一个约两万人口的小镇,主街的尽头,有一个院子,有着巨大的红漆藏式大门,里面是一家博物馆——山南 历史 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着雅砻地区不同时代的陶器、石器、金属和文书等文物。

山南的人们很骄傲,因为这里有总结出来的十个西藏“第一”:第一块农田、第一代国王(聂赤赞普)、第一部经书《邦共恰如》,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第一个村庄、第一个庄园……

山南博物馆馆长卓玛曾说,山南文物工作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全市文物进行征集,西藏考古团队在山南挖掘出土文物,馆内文物数量特别多,其中考古出土的陶器和金器最多。

的确,一进展厅,我便看到山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双系尖底彩陶罐,出土于山南乃东结莎墓地,距今约2000年。瓶身纹有菱形纹饰,这是同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唯一拥有纹饰的彩陶,成为2000年之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山南博物馆的logo也以此为元素来进行设计。

山南的 历史 陈列馆按照从古至今、从无到有的 历史 来还原整个山南的变迁。从原始 社会 到吐蕃王朝,再到近代西藏与民主改革之后的新西藏,沉浸在这个陈列馆中,便是一次短暂的时空之旅。

文献档案,是记录山南文明发展的 历史 实物。馆内分为三个部分,文书档案、佛教典籍、近现代文学作品。

在这次我参观的文献展览中,有非常精美的国家一级文物贝叶经等一批珍贵的古籍文献亮相,其中一部珍贵的贝叶经被称为是西藏最美贝叶经,这也是国宝级的文物。

山南博物馆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半至下午5点

门票:免费开放

坐落在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的西藏博物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的展厅主要分为 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 历史 、文化艺术,以及民俗文化 四个部分。

西藏博物馆内精品文物众多,其中有一件文物,堪称 镇馆之宝

这便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这件双体陶罐,制造于新石器时代,被学界认为是新石器时代西藏地区陶器艺术的巅峰之作。

卡若文化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既是一件艺术品,展现出史前藏族先民的高超技艺,同时,它也是一件充满宗教仪式感的礼器,承载着藏族先民们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通过这件双体陶罐,我们能够猜想到生活在澜沧江畔上古村庄里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件双体陶罐,我们可以确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藏族先民们就已经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停留在西藏博物馆内的双体陶罐前,能让游客感觉犹如梦境。

四五千年前的人类,是如何在这澜沧江畔,川、滇、藏三地的枢纽地带,在地球生命的原乡,建设起自己的村落,在炊烟袅袅的生活中世代繁衍。他们的故事、爱情以及生离死别,又是如何被埋葬的?

西藏博物馆 开放时间:

景区暂时停业,具体开放时间以景区公示为准

原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2:00,14:30-17:30(周一闭馆)

以上这些博物馆,你都打卡过哪几个呢?

还有哪些是我没提到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分享

#博物馆奇遇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