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官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官网,第1张

1、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博物馆,值得去看一看?2、中国博物馆排名前103、中国有哪些博物馆4、中国三大博物馆是什么?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博物馆,值得去看一看?

都说读万卷说不如行万里路中国博物馆,我觉得行万里路,不如观万年史,而去博物馆又是能切身体会历史文明的最佳手段和途径。作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今天就给大家推荐5家必去的北京博物馆,它们分别是中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军事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

一、故宫博物院

这个大家一定知道中国博物馆了,故宫博物院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只要是个中国人,就一定知道这个博物馆了。

其实很多去过故宫的人只是走马观花,短短几个小时的游览只能粗略的看看外在的建筑面貌,远远不能真正了解这座博物馆的全貌。

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十分丰富,种类也非常多,建议大家可以多来参观几次故宫博物院,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故宫博物院的魅力所在。

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中国博物馆

第一件:乾隆款金瓯永固杯。口径8厘米,高125厘米, 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金瓯永固杯是的皇帝专用酒杯,据说只在特定的时间用,金瓯永固的寓意是希望大清的江山能够永远稳固。

第二件:青玉云龙纹炉。青玉云龙纹炉是一件宋代的玉器,玉器炉高7 9cm,口径128cm,这是乾隆最喜欢的一件玉器,也是中国玉器的巅峰之作。

第三件: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历史文化里的一件瑰宝,画中的内容为我们研究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载体,它是我国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也是故宫博物院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二、国家博物馆

如果想要让孩子了解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史,追根溯源了解中国的由来。毫无疑问,国家博物馆是必去的。

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很多都是平时我们只有在教科书上才能够见到的国宝文物。馆藏的展览内容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包括青铜器,瓷器,书法,绘画,唐诗,宋词等方面,这些可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啊。

而且,预约参观免费,持有身份证即可进馆,强烈推荐大家一定要参观。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第一件: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规模较为宏大。

第二件:四羊方尊,商朝晚期的祭祀用品。

第三件:陶鹰鼎,看上去威武雄壮,威风凛凛。

三、北京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是特别推荐大家带孩子去的一个地方。因为里面展出了各种恐龙的标本以及模型,非常受孩子们的喜爱。

这些标本和模型在其中国博物馆他任何一家博物馆里都是没有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对于恐龙这种已经灭绝的动物还是很感兴趣的。因此,带上孩子去了解一下恐龙吧。

北京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

第一件:中华侏罗兽,发现于辽宁建昌县,体长仅为10厘米,体重只有13克,身形酷似鼠类,生存年代是16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是目前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真兽类,是迄今为止哺乳动物最早的曾祖母。

第二件:井研马门溪龙骨架,井研马门溪龙身长26米,以植物为食,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长的恐龙,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脖子最长的动物。

第三件:圣贤孔子鸟化石,是除德国妈祖鸟外最原始的鸟类,是现今发现的具有角质喙的最古老鸟类之一。第四件:恐龙蛋化石,目前世界上最完好的一窝恐龙蛋,共有29枚,每个恐龙蛋长22厘米。

四、北京军事博物馆

军事博物馆主要陈列的是我国各种退役的武器装备,如果孩子是一个军迷或者军事爱好者,那么这座博物馆无疑是必去的一个地方了。

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展览品中包括各种武器类型,我国最先进的导弹,飞机等。还展出了国共内战期间解放军缴获的各种苏式以及美式的武器,包括坦克,迫击炮,枪支等等。是一个非常棒的让孩子了解军事知识的好地方。

北京军事博物馆镇馆之宝:

第一件:铜鎏金弩机,铸造精良,并通体鎏金,惜多已脱落。对研究汉代兵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哦,被定为国家馆藏二级文物。

第二件:镇远舰铁锚,原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镇远舰使用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政府被迫奉还中国的。

第三件:叶挺指挥刀,是叶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指挥刀,是国家一级文物哦。

五、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位于北四环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地理位置非常好。这个博物馆的特色在培养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所以主要面向3-8岁的儿童开放,单独设计了儿童科学乐园。适龄儿童在这个场馆之中可以充分的体验电,光,声等各种科学实验,观看各种有趣的现象。强烈推荐宝妈们带着小朋友来这家博物馆,可以培养小朋友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国科学技术馆镇馆之宝:

第一件:神舟一号返回舱实物,这件展品被称为中国科技馆的镇馆之宝,因为它是一件遨游过外太空的航天文物。神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艘飞船,它成功往返太空为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第二件:天和核心舱1:1结构验证件,“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竖起来有六层楼那么高,是现役最大单体航天器,也是迄今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最复杂航天器,是中国空间站的组成部分,用于空间站的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还能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以上就是我推荐的5家必去的北京博物馆,如果有你想要去的地方,就趁着假期快行动起来吧。

中国博物馆排名前10

中国博物馆排名前10的是:

1、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藏品数量有140万件,包括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套,也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2、北京故宫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也叫紫禁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也是明清24位皇帝生活、办公过的地方。

3、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素有文物界“半壁江山”的美誉。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以春秋晚期的青铜器最为出名。

4、秦始皇陵博物院

中国较大规模的皇陵,它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5、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6、苏州博物馆

粉墙黛瓦里,装着姑苏城的前世与今生。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设计风格来自旺了17代的名门望族贝家的后人,贝聿铭的手笔。苏州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多是苏州本地出土的文物,很有本土的特色。

7、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珍贵文物数量居中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8、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中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9、天津自然博物馆

这是我国建立时间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创建者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桑志华神父。

10、陕西历史博物馆

都说千年历史看陕西,说起最能代表中华历史文明之地,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馆及南京博物馆并称中国博物馆届的三大扛把子。

中国有哪些博物馆

中国有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省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馆。

1、首都博物馆:是北京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它展示了北京3000年的城市建设历史和800年的首都建设历史,共七层,主要分为基本展厅和特殊展厅。

2、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正式成立。它是中国最大、收藏最多的博物馆。博物馆里有90多万件中国艺术珍品和明清宫廷历史文物,有8000多件珍品。

3、陕西省博物馆:博物馆建于1952年,有10个展厅,展览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这是一个古典建筑和园艺博物馆。收藏品中有87000多件珍品,都是当地出土的世界闻名的珍品。

4、中国科技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南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

5、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延安东路河南路口,是中国大型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建于1952年,收藏11万多件,以收藏商周青铜器、古代陶瓷和古代书画而闻名海内外。

中国三大博物馆是什么?

本人是一名驴友,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国著名三大博物馆,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是哪三大博物馆吧!

01 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在故宫博物院不仅可以参观皇家宫殿,感受古代宫廷生活,还能通过珍贵的宫廷旧藏,了解中华工艺美术的最高成就。

故宫博物院交通指南:午门(故宫博物院的南门,自2011年7月2日始只作为观众参观入口)

从天安门经端门到达午门的路线:通行时间周二至周日,8:00-16:00;周一闭馆日全天不可通行。实际开放情况以现场公告为准。

午门周边的公共交通车站:天安门东

停靠的车辆:1、120、2、52、82、夜1、观光1线、观光2线公共汽车和1号地铁线

午门周边的公共交通车站:天安门西

停靠的车辆:1、5、52、夜1、观光1线、观光2线公共汽车和1号地铁线

神武门(故宫博物院的北门,自2011年7月2日始只作为观众参观出口)

神武门周边的公共交通车站:神武门

停靠的车辆:101、103、109、124路无轨电车和58、夜13路、观光1线、观光2线公共汽车

神武门周边的公共交通车站:景山东门

停靠的车辆:111、124路无轨电车和58、夜2路公共汽车

东华门(故宫博物院的东门,现作为观众参观出口)

东华门周边的公共交通车站:东华门、故宫东门

停靠的车辆:2、82、夜2路、观光2线公共汽车

西华门(故宫博物院的西门,平时仅做工作人员通道)

从长安街沿南长街北行600米或从北海公园沿北长街南行600米可以到达。

西华门周边的公共交通车站:西华门、故宫西门

停靠的车辆:5路、观光1线、观光2线公共汽车

02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简称南院或南博,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其中文物保护研究所被称为“文物三甲医院”,是中国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南京博物院交通路线:到南京博物院的交通很方便,5路、9路、34路、36路、55路、201路、202路到中山门站下车即可,或乘地铁2号线,到明故宫站下,由一号出口向东300米处。

03 台北故宫博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座落于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中华民族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平故宫、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

台北故宫博物院交通路线:搭乘捷运淡水线至士林站下车,转乘 红 30(低地板公车) 往故宫博物院至本院正馆门口下车。或转乘公车 255、304、815(三重-故宫博物院)、小型公车 18 、小型公车 19 于本院正面广场前下车。

搭乘捷运文湖线至大直站下车,转乘 棕 13 往故宫博物院至本院正面广场前下车。或搭乘捷运文湖线至剑南路站下车,转乘 棕 20 往故宫博物院至本院正馆门口下车。

总结:这三大博物馆可以让大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走进这三大博物馆,感受不同的地域文明,共读中华文明史。

化石是古代生物留在岩石层里的遗骸或遗迹。你看到留在石头上的那些树叶或鱼、虫的形状,是古代生物的遗迹。有些古代生物的遗体也能保留下来,当然保留下来的并不是原来的机体,已经变得和石头一样了。比如我国发现的大批恐龙蛋化石,就是几千万年前恐龙的蛋演变成的,虽然已经变成了石头蛋子,但它的形态、大小都没有变化,里面还有有机物成分。

化石的用途可大啦。地球上生命的演化经历了多少亿年,每个时代的生物特点都不一样,如果在岩层里发现了化石,就可以依据这种生物所生活的时代,确定岩层形成的时间,用以鉴定岩层的“年龄”。

有不少有用的矿物,像石油、磷、锰等的生成,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有关,知道了古代的地理环境之后,会有助于寻找这些宝藏。

化石还能把地球上地壳变动、沧桑变化反映出来。鱼是水里的动物,如果在山上找到了鱼的化石,就说明这里地壳抬升了;如果在海底岩层中发现了树木或陆地生物的化石,那就说明这里曾是陆地,是地壳的变动使它沉入了海底。

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有机体

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积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时留下的痕迹(称为遗迹化石)。化石,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水沉淀物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然后矿物质加入或有机体被排出。如果这一程序没有发生,有机体会被暂时保留下来,但不会成为化石。

化石收集是一项引人入胜的爱好,在最近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活动中。其迷人之处是收集者既可享受发现化石的激动心情,又掌握了收集和制作标本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具有鉴定化石发现物的学术挑战性。几乎没有其他的科学能像化石收集这样,让初学者对史前历史知识作出如此重要的贡献。

1910年,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爵士开始其具历史意义,但充满悲壮的南极探险。斯科特

和四个伙伴最后虽成为恶劣天气的牺牲品,但遗留了重要的科学发现。从探险家的遗物中发现了

已形成化石的种子蕨,玉羊齿属。这一发现证明了冰天雪地的南极洲曾是肥沃大陆的一部分;

同时可推知,斯科特了解他的发现具科学的重要性。从铸币到骨头“化石”来源于拉丁文fossil,意思为“被挖掘出的”,指任何埋藏的东西。不仅有石化动物、植物残体,还包括岩石、矿石和人工制品,如铸币。

现在,该词专指史前生存但被自然埋藏和保存的有机体的残体。多年之迷希腊哲学家认为化石是十分奇怪的自然现象,就像水晶和钟乳石一样是在地下形成的。马丁·路德(1483/u1546)相信在山峰上发现的化石是《圣经》之血的证据。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在他的笔记中写到:化石是曾经生存过的有机体的石化残体。他的观点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异端邪说,直到19世

纪,他的笔记才被公开。

化石的真正面具是17—18世纪才被人认识,这主要归功于化石收集书籍的出版以及人们对自然

史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不同种类的岩石含有不同种类的化石,这个重要发现对第一幅地质地图的制作具有极大的帮助,并由此开创了化石学和地层学这两门现代科学。

分类

当人们提到化石时,总是使用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科学名称,虽然并不是正式或是十分普通的,例如:牡蛎的拉丁文常被称为“魔鬼的脚趾甲”,另外腕足动物则被称为“灯壳”,这些有它们的

用处,但缺乏科学所需的准确性。科学名称常以斜体字写出,后面写上发现者(即第一次描述该化石的人)的姓名。第一部分是属,第二部分是种。如果发现者的姓名写在括号内,表示该种当使用时,被划分到其他不同的属中。

一个科学名称仅指有机体的单一类型,这样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能明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一个种中的全部成员基本上都很相似,且相互能够进行杂交。一个或多个种组合在一起,由他们共

有的特点相互连接,构成一种属。属由科(一组属)和目(一组科)组成一个有机体的谱系图或家族树。种以下的名称均是人为的分类,并随各时期的意见的改变而不断地改变。

目的与局限

本书从常见化石到不常见却十分壮观的化石都进行阐述,以期对收集者能有所帮助。这些化石均选自世界上最大、收藏最广的博物馆——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虽然许多化石引人入胜,但是对

它们的研究工作却非常专业。多数化石类已纳入本书,从蠕虫到恐龙,从菊石到人类以及来自所有地质年代和大陆的化石。每个化石的描述均由多种不同类型化石研究专家撰文,并把专业术语降到最少,许多化石很难发现完整的,尤其是体型较大的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在这种情况下,本书仅对骨骼的小部分加以阐述。为每种类型的化石配上相片是不可能的。然而,书中标本的范围和种

类则足以使收集者举一反三,找出最相近的相片和描述,并作出初步的鉴定。

我认为龙这个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关于驯龙养龙的记载是夏朝孔甲时期,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也是神话传说“孔甲好龙”。

话说这孔甲从小就喜欢牛鬼蛇神的故事,而且还喜欢祭拜鬼神。由于孔甲天天祭祀鬼神,顺应了天帝,让天帝格外开恩就赐给他两条龙。告诉他在黄河、汉水中各有雌雄两条。孔甲命令臣下把它们捉来,但没有人能够喂养。听说古代养龙,有专门的人才,国家设立有“豢龙氏”和“御龙氏”的官职。豢龙氏是专门养龙的,御龙氏是专门驾驭龙的。陶唐氏有个后代叫刘累,曾经在豢龙氏那里学习过驯服龙的本领,孔甲就把他召唤过来。这刘累可还行,还真的会饲养龙。孔甲就命令人造了两个大池子,把黄河汉水抓来的,两条龙放在里面。

孔甲还封了他做“御龙氏”的官,开始的时候,刘累把龙喂养的生龙活虎。可是龙本是神物,岂能喂养在池中?即便是刘累这种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难免会有失误,没过多久,有一条雌龙突然死去。刘累吓坏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是好?忽然他想起把这龙肉剁吧剁吧,煮给孔甲吃算了。孔家吃了以后,感觉天下美食都没有此肉美味绝交,还想继续吃。刘累一看这可还行,把龙给你吃了,我命都保不住了。索性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逃跑。

这种龙我认为和我们看的影视作品,包括后世的描述,画作等等都有很大的区别。很有可能就是远古时期存在的一种水生物,或者是一种水龟类的动物,还有人说这种龙也许就是长江里面的扬子鳄。我认为这可能就是没有灭绝的类似恐龙的这种生物,因为当时的地球可不像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地球上的植被还是超级丰富的,有些深山老林里面存在这种庞然大物也是没有可能。

这里千年的时间倏忽而过,件件文物默默静守,仿佛诉说着尘封的 历史 过往,如同魔法博物馆的奇妙夜,所有的展品都有了生命,这里就是山西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还等什么?一起“云游”博物馆,来一趟梦幻的穿越之旅!

来山西,去博物馆,毫无疑问是去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19年坐落在文庙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它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几经更名,于1953年与纯阳宫太原文物馆合并为“山西省博物馆”,从成立至今已有103年的 历史 。

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当属晋侯鸟尊,它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此外,重点推荐几件珍宝:在文明摇篮展厅,千万不要错过“陶寺龙盘”这是陶寺遗址代表性陶器,上面的蟠龙图形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龙的实物形象。民族熔炉展厅,娄睿墓壁画,代表了北朝绘画的最高水平。

虞弘墓汉白玉石棺椁也是必看的,石椁上雕刻的人物、服饰、器物等反映了中亚和中国来往最集中丰富的实物资料,不能不看。

山西博物院馆藏有50多万多的文物,这种馆藏数量让它成为了山西排名第一的博物馆,甚至在国内的博物馆中也是佼佼者。

位置: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

中国第一个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其中基本陈列《吉金光华》极为重磅(“吉金”就是指古代的青铜鼎彝等器物),上起陶寺,下至秦汉,跨越整个青铜时代,展出文物共有2200余件。

“吉金光华”由三个专题展区和两个辅助展区构成,既独立成篇,又互为补充。陈列展示面积11万平方米,展品1452件,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中国青铜文化专题陈列。文化与艺术交融辉映,青铜文明之光在中华文明的 历史 长河中更显绚烂夺目。

“华夏印迹”专题,以 历史 为线索,分“青铜先声”“率土内外”和“赫赫晋邦”三个单元,诠释“器”与“国”的关系,讲述青铜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礼乐春秋”专题,以礼乐为核心,分“钟鸣鼎食”“我武惟扬”“立身以礼”“礼通四方”“赵卿之制”和“古风新韵”六个单元,探讨“器”与“礼”的关系,阐释青铜文化在礼乐文明中的精神内涵。

“技艺模范”专题,以工艺为主线,分“冶石成金”“殊途同工”“执简驭繁”“铸物象形”和“错彩镂金”五个单元,展现华夏先民范铸青铜的智慧之光。

这里荟萃了晋系青铜文物精华,璀璨又耀眼。

位置: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

山西地质博物馆,有几件精品不得不看。

在它的正门口,展示着重达30余吨的磁铁矿标本和36吨的无烟煤标本。特别是在“大地宝藏”展厅,有一块称重425克的“狗头金”,因其形似蟾蜍,故名“华北金蟾”,这是山西有史记载以来发现并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块。

在“远古物种”展厅里,有镇馆之宝山西鳄,它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唯一一具稀世珍宝。

位于序厅的“晋地甲龙”原地埋藏化石标本也是必看的,“晋地甲龙”发掘于山西左云,是目前已知保存最为完整、最原始的具有骨质尾锤的甲龙类恐龙,已经在地下沉睡了近1亿年。

除此之外,山西地质博物馆的AI机器人、“博物馆奇妙夜”、那些美轮美奂、晶莹剔透的矿物、晶石世界,都美得奇特和耀眼。

位置: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7号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于太行老区、八路军的故乡——山西省武乡县城。武乡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和华北各根据地8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

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大量生活用品,生动地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太行人民在太行山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

主展区包括八路军简史陈列厅、八路军将帅厅、日军侵华暴行厅;游览区包括八路军游击战术演示厅、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八路雄风碑林、徐向前元帅纪念亭等。

游客可以亲临其境,亲身体验八路军当年战斗、生产、工作、学习、生活、 娱乐 及与当地民众鱼水情深的艰苦奋斗精神。

位置: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太行街363号

大同是山西著名的“双城”,就是“ 历史 文化名城”和“博物馆之城”。而大同博物馆为山西最大的市级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大同博物馆外形奇特,从空中看宛如行将腾飞的巨龙。它的设计者崔凯先生将大同火山群、明代龙壁文化和云冈石窟等文化符号融入,形成独特的外形形态。

馆内以大同 历史 文化的地域特色为主,展览中充满艺术感的亮点有两个:“金字塔”和“文物阵”。

“金字塔”,是指展厅文物展柜的布置是一座座三角形的立体玻璃展柜,并排或错落,将看似平淡的文物焕发出璀璨的光辉。

“文物阵”,是将馆内文物陈列,尤其是北魏陶俑、瓦当,别出心裁地组成一个庞大的“陶俑阵”,在灯光辉映下,赫赫军威。据说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北魏时期阵容最大的俑阵。

在这里最有特色的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辽大琉璃缠枝花棺、元代影青釉镂空广寒宫瓷枕……个个精美绝伦,令人惊叹。

位置:大同御东新区

在临汾市博物馆,你想知道距今10万年前的丁村人是什么样吗?你想听听最早的乐器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吗?这里都能满足你的好奇心。

临汾博物馆最大的特色是: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世界上最早的圭表、中国最早的汉子等。

“龙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盘子里面绘制的是早期龙的图腾,这与我们后来熟知的龙的形象是最接近的,与后世的龙是一脉相承的,这也证明了“龙的传人”这话实至名归。

临汾博物馆内最为珍贵的是馆内收藏的佛教典籍《赵城金藏》,这部典籍7000余卷,即是佛书,也是涉及哲学、 历史 、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领域包罗万象的古籍,被佛教界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极为珍贵,在当今世界上已成为孤本,可谓稀释珍宝。

位置:临汾市区汾河生态文化景区九州广场南端九州公园内

中国煤炭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家煤炭的国家级博物馆。

中国煤炭博物馆基本陈列总体规划为“七馆一井”: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开发技术馆、当代中国煤炭工业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中外交流馆和模拟矿井。

对外开放的有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和模拟矿井。

煤炭博物馆最大的看点是亚洲最大、全国仅有的地下“模拟矿井”,是中国煤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游客们带好头灯,坐上井下“摆渡车”进入模拟矿井,从古代到近代再是现代化,深切体验一把井下一线采煤工人的艰辛和不易。

此外,厅内的四维动感影厅,可以使观众在短短6分钟内,即可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雷、雨、电、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景象,在惊险和 娱乐 中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

全程满是震撼的体验,绝对不虚此行。

位置:太原市迎泽大街和晋祠路交汇处

古老的华夏文明,绵绵不绝的五千年 历史 ,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印记,俯仰之间,古韵悠悠, 历史 绵长不息,让我们现在就出发,云游山西这些博物馆,一起感受 历史 的震撼吧~

决不可死搬、硬搬、照搬。任何东西都得活学活用,灵活运用;决不可形而上学,本本主义。简单讲:一、内经,伤寒论,距今已有近二千年和二千年以上的 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自然的变化,其内容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人体和疾病的需求。二、脉经,脉学两本书,28种脉象,没有分清男女,阳阴,乾坤,天地,气血,男女脉象根本不同。所以,应祛其精粕,取其精华,活学活用,灵活运用才行。

中医理论的运用,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用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即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哲学理论,应用于临床辩证施治,采用吸取精华,去除糟粕。西医是用 科技 手段来诊断治疗,两者不同不能并论。不能对经典和古籍怀有完全的怀疑,应当用哲学辩证的观点来看待。

经典古籍都是古圣先贤发现的自然法则,和积累的客观资料。不是古人编造的。为什么要怀疑呢?但学中医可不容易,中医是相当细致的。如果心在名利上,还是不要学了。有个老中医说仁心仁术。明白了吗?

读死书,死读书,没有任何意义,要从无字处看出字来才算是会读书会看书才能学到真东西,这是个悟性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智商,死记硬背只可用来考证,那个证对临床治病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个摆设试看医大毕业生考上证以后有几个能成为中医高手的?相反的是高手大部分都是民间没证的。

当然不是。原因有三。

一中医作为中国医学最古老的医术,其既尊重自然又贴合人性,所以才能绵延几千年价值不变。这其中的精髓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掌握和悟到的。

二几千年前的人类,原始的环境、纯净的人性、简单的生活、天然的食材、本能的求生方式、纯粹的思维逻辑,简练的交流表达,都与当今的繁华繁杂、科学 科技 粘不上边儿。那叫“纯”人类“纯”人生。所患疾病也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的没有现代“文明”的“自然”病。

所以那时候医家们留下的古籍经典,才是最能体现人体本能和自然法则合二为一的瑰宝。

我们可以理解不透、可以有所质疑、可以闲赋一些,但不要摒弃、不要怀疑,因为谁也不知道几千年前的作者究竟经历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当时简陋的文字里面深藏了怎样的智慧。

三、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变了、饮食结构变了、劳作方式变了、医疗条件变了……这是好事儿,但这并不意味着五脏六腑的功能变了。相反本人认为是我们伤害五脏六腑的方式更多种多样了。

我认为我们人类有必要反思一下、返古一下,简单一下、简朴一下,安静一下、静思一下,多读读古籍经典,多悟悟个中精粹。

西医主要是快刀斩乱麻,要么医好,要么医死。而中医中药治人虽疗效慢些,但付作用比西医小,有的慢性病,用西医治很难断根,中医标本兼治,一旦治好,很可能终身不会复发,所以中医结合是最佳的方案。

这是不对m,

怀疑中医经典,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实事求是地说出事实与理论依据,让事实证实千百年来存在的错误例证,你能做到吗“经典”也会高兴和欣慰的,说明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继有人阿。

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这个能力去怀疑,你的怀疑是对的还是错的?这个问题实际在中医药传承的数千年当中,无数比你聪明睿智得多的人进行了无数次尝试,而这些人的尝试最终都以对中医药经典的拜服告终,你是否认为你有足够的能力超越前人的智慧以及可以颠覆数千年无数代人在更加不计其数的身上成功的验证?西医人从清朝甚至更早就不停的在怀疑和试图对中医药证伪,而每一次都失败了,最终不得不每天研究中医药,试图找到可以山寨中医药的办法,远的不说,就说比较近的,天花知道吧?西方从肘后备急方里山寨去了人痘最终成了牛痘,相差一千多年,你能说西方颠覆或者超过了中医药吗?再看白血病的西医疗法骨髓移植,又何尝不是从中医精生髓髓造血的末端理论山寨去的呢?验证中医的经典,试图山寨出自己的一条路,而西方至今仍是失败的,排异反应始终解决不了,而中医治白血病都是根治,不用担心排异,你认为你拥有什么样过人的才智和能力去质疑中医药经典?靠西方那样愚蠢的质疑?看看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西方有哪怕一个国家有答案吗?中医药领先全世界数千年,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你觉得你质疑的结果会如何?

北京十大博物馆排名,从1到10分别是: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1、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三大宫殿之一。故宫内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有上百万件。因文物的种类不同,分为多个展馆,其中珍宝馆和钟表馆很是引人注目。

2、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展览包括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系列。基本陈列包括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三个部分。

3、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技馆是中国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新馆于2009年9月16日建成开放,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

4、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影路9号,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博物馆设有21个展厅和对外公共活动及展示区域,展览展示总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馆内还设有6个影厅,其中包括一个巨幕厅,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观影。

5、首都博物馆:方形展厅二层C厅的“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这是整座博物馆的“灵魂”所在。从46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这个展览通过675组件文物与大量图表、照片,把整段历史讲得明明白白。它的结构非常规整,是通过对北京的城市定位、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宗教发展等各领域的展示,讲述北京的变化。

6、恭王府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是保存较为完整且向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古建筑群,恭王府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已成为公众了解清代王府的“标本”。整座王府坐北朝南,前府后园,总占地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其中南侧府邸由东、中、西三路多进院落构成,北侧花园殿堂廊阁、假山叠石皆依势而建,移步换景。

7、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多万件,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

8、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和全国农业展览馆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于1983年7月筹建,1986年9月13日正式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保存有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包括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图书3万余册。

9、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55万余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还有许许多多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10、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先农坛内,而众多古代建筑相关的文物、资料又藏于这座博物馆内,建筑和博物馆本身相互依托。它是我国第一家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如实呈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这里有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各地区的建筑特色,让参观者一次性尽收眼底。

以上内容参考-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恭王府博物馆

  由于珍珠是权力象征和高贵、财富的标志,古代的许多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私欲,纷纷发起掠夺珍珠的战争。自古以来,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与珍珠,一直被誉为珠宝界中的“五皇一后”,受到人们的偏爱。珍珠也的确像个仪态万端的贵妇,以其高贵的身份、华丽的容颜、典雅的仪态、纯洁的品性,悄无声息地满足着人类的爱美之心。

我国人民对珍珠的认识历史悠久,对于贝类的观察和利用远在石器时代便已开始,科学家们研究证明,在距今2亿年时,就已经有了珍珠这种生命体了。但他们是很小的,整个珠体的直径只有01毫米。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地质学家们,前不久在石灰石中发现了这种神奇生命体的化石标本。经考察,确定它们生存的年代是三叠纪。这些类似珍珠残骸的碎片具有迭状鳞片的痕迹。经过考证确属一种已经绝迹了的软体动物门中的生物。我们现在认为珍珠是贝中的产物,因它洁白纯真,晶莹艳丽又稀少难得,所以在我国古代流传的许多优美的神话中,常常说到神仙们备有避火珠、避水珠、避风珠、避芒珠等等。

古人把珍珠视为宝物,《述异记》载:“越俗以珠为上宝,生母谓之珠娘,生男谓之珠儿”,《广东新语》亦有:“越俗以珠为上宝,生女为珠娘,生男为珠儿。缘珠之字,由此而起”。古人也称心爱的女伴为掌上明珠,简称“掌珠”,喻珍贵之意。傅玄诗:“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此以掌珠喻夫妇之情好。白居易诗:“掌珠一颗儿三岁”;苏轼诗:“平生唯一子,抱负珠在掌”,则对心爱的男孩也称“掌珠”。李商隐《拟意诗》云:“银河补醉眼,珠串咽歌喉”,形容歌喉优美、圆润。据说在旧社会广东有些地方富者以珠为荣,贫者以无珠为耻,女子无珠不嫁人,甚致人名地名都加珠字,地名如今还有珠崖、珠海等。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采捕珍珠最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

装饰――关乎美丽还是财富

据距今2200年的古籍《尚书・禹贡》中称:“厥贡性土五色,羽畎夏翟,峰阴孤桐,泗浜浮罄,淮夷�珠暨鱼”。其中�即蚌的别名。由此可见,我国早在4000年前,在淮河流域一带就已采取天然珍珠作为宫廷“贡品”。而海水珠据传说,亦早在夏代沿海地区就要向中原王朝贡献海产品。

我国用珍珠作首饰起源亦很早。《格致镜原》引《妆台记》的记载说:“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翅龙、傅之铅粉,其髻高,名凤髻”。如果这条记载是确实的,那就是用珍珠作首饰距今已有3000年了。汉代距今2000年《尔雅・释器》中称:“以蜃谓之珧”。注曰:“用金蚌玉饰弓两头”。《说文》中解释说:“蚌,蜃属,老产珠者也。一名含浆。”说明这时已将河蚌珍珠用作装饰品。

秦汉以后以珍珠作首饰更普遍了,皇帝、后妃、宫中待女,官宦人家的夫人、**都要顶戴珍珠饰物。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中都保存一些皇宫中的珍珠头饰物。从西汉墓的出土文物中亦可以看出把珍珠做为装饰品也是很早的事了。例如,明代万历陵墓出土的有二顶做工精细装有5000多颗珠宝的明代点翠珍珠凤冠。这两顶风冠用珍珠、红宝石作底用金丝盘凤,以衬银点翠云朵作为陪衬,工艺十分精致。还有清代皇后的夏冠、后妃头上的钿口、帽罩等,都饰以珍珠。

不但首饰用珍珠,服饰也用珍珠,《汉书・霍光传》记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这是用珍珠缀成的珠衣。甚至鞋子也要用珍珠装饰,《史记》春申君传记有“春申君客三千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战国策》载:“春申君上客三千,皆蹑珠履”,《晏子春秋》载:“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李白有诗赞曰:“堂上三千珠履客”,这是用珍珠缀成珠鞋的。皇帝穿朝服时,更要用珍珠装饰。例如故宫博物院的朝珠,就是皇帝穿礼服时挂在颈上垂在胸前的装饰品。珍珠装饰服装的突出典型是乾隆皇帝所着的龙袍,在石青缎面上先加五彩刺绣,然后用米珠、珊瑚串成龙、蝠、鹤等花纹,极为华丽。

珍珠除了作佩带饰物之外,还常作陈设饰物。《盐铁论》载:汉武帝建光明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晋书》载:苻坚“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俊,悬珠帘于正殿,以朝群臣。”古代一些著名诗人的诗作中亦曾多次提到珠帘,唐代王昌龄《西宫春怨》诗有“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句;杜牧《赠别二首》也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李白有:“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句,白居易有“珠箔银屏迤逦开”句,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宫妓》也有“珠箔轻明拂玉挥”句;苏轼有“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的描述。说明珠帘的普遍。用珍珠装饰殿庭最甚者是南汉的刘氏朝廷,《岭南丛述》载:“所居殿宇梁帘箔,率以珠饰,穷极华丽”。

珍珠饰物的另一个大宗品种是宝饰物。这一类器物有许多保存至今,成为国宝。目前发现最早的宝饰物,是苏州的一座古塔发现的珍珠舍利宝幢,用32000颗珍珠编串而成。上面的珍珠颗颗灿烂晶莹,是世界罕见的珍宝,另外还有由一千二百多颗大小珍珠组成的珠宝佛塔;有四百多颗珠光茔韵的梅花盆景。故宫博物院保存的这类宝饰物更多。

珍珠是名贵的装饰物。搜罗使用珍珠最多的是历代帝王,其次是封建贵族、富室大家。据《南汉春秋》载:南汉刘龚聚南海珍宝,以为珠殿。昭阴殿以金为仰阴,银为地面,檐楹榱桷,皆饰以银,殿下设水渠,浸以珍珠。到刘伥执政时,服装宫殿悉以珍珠玳瑁为饰。可见南汉刘氏王朝大量搜集珍珠宝物装饰宫廷的数量之多。晚清慈禧专政,她曾夸口“我是天下珍宝最多的君主”,慈禧的一件寿字祺袍,在每个锈上去的寿字中都缀一颗大珍珠,共缀了八十多颗,个个璀璨夺目,巧夺天工。所以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珍珠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而且亦是素负盛名。特别是宋应星(1637年)的《天工开物》记下了许多珍珠加工工艺技术和珍珠、珠玉等资料。现代又利用珍珠制成美。术工艺品和出口商品,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药用――严谨的一面

珍珠早已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星。魏晋时期的医书《名医别录》、唐末五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雷公药性赋》等十九种厉代医药古籍早对珍珠的疗效有过明确的记载。在元朝时,还有在冰中加上蜜糖和珍珠粉,做成名贵的食品与防暑饮料,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亦提到: “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能化面去酐缯,令光泽洁白”等。晚清慈禧亦知道珍珠可以使皮肤柔滑有光,每隔十天按时服食一银匙珍珠粉。解放后,1963年版《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的《中药大辞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也都记载了珍珠具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等功能,可治惊悸、怔中、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等病症。可见祖国医药早就对珍珠的医疗效用有了临床经验痰疮的总结。历代以来我国用珍珠治疗人体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医学发展的今天,现已查明,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产生一种“老年”物质――脂褐素。这种物质不断刺激细胞,加速细胞分裂,缩短细胞寿命。人体内的脂褐素是随着年龄而增加。人体衰老的快慢,由脂褐素增加的快慢来决定之。珍珠有抑制脂褐素的功能,促进细胞活力增强,延缓细胞衰老。所以珍珠有延年益寿、和颜悦色、长保青春的作用。所以现今对珍珠的综合利用,又研制成了珍珠化妆品、珍珠保健品、珍珠营养品,这些产品繁荣了市场,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增加了外汇、促进了生产。

采珠――天然珍珠变成了眼泪

南海沿岸古代产珠之地,谓之南珠,它是我国古代最早正式采捕的珍珠,其质量至今闻名世界。在国际市场上流行这样几句话: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南珠为中国南海产的珍珠,南珠历史上负有这样的盛名,就是因为它以颗硕圆润、凝重结实、大而浑圆、色泽艳丽、宝光茔韵而驰名中外,为他珠所难企及。南海采珠自汉代开始就有了正式记载,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如今在南珠最重要产地一广西合浦县,在其东南海面上还留有明朝的一座珍珠古城的遗址。那是在明朝中叶,皇帝专派太监来这里监督珠民采珠,强迫百姓修了一座小城,取名白龙。这城方圆一公里的城墙全是用珍珠贝壳混合泥土堆砌而成,因而又叫珍珠城。

南海沿岸古代产珠之地,主要集中在合浦、遂溪、东莞三县。这三个地方海域的珍珠贝资源十分丰富,历来被称为“珍珠故乡”。

我国采珠的起始年代无从确考。秦代以前已有珍珠利用,但未见采珠记载。南海采珠自汉代开始才有正式记载,至今已有2 000年的历史。《后汉书・孟尝传》、《晋书・陶磺传》有采珠的记载,如《陶磺传》说:“合浦郡土地硗瘠,无有田农,百姓惟以采珠为业,商贾去来,以珠贸米。这里虽未说明采捕数量,但是,百姓以采珠为业,以珠易米维持生活,说明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陶璜传》中还有一段重要记载,说明了当时已经有较长采捕史和丰富的经验,且懂得了采珠的季节,有相当的生产规模。五代十国时期,南海采珠出现了高潮。当时的南汉刘氏王朝极为奢侈,曾大量搜集珍珠宝物装饰宫廷,因而刺激了珍珠采捕业的发展。《南汉春秋》载:南汉刘龚聚南海珍宝,以为珠殿。昭阳殿以金为仰阳,银为地面,檐楹榱桷,皆饰以银,殿下设水渠,浸以珍珠。从古人用珍珠作服饰又作殿饰,说明当时的采捕量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到元代时,由于珠民众多,采捕频繁,对珍珠贝资源的破坏也格外严重。

珍珠贝资源需要保护的问题古人早有认识。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认为:“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可知,珍珠贝资源是有限的,过度采捕会造成资源枯竭。明代还有人上书朝廷,认为驱赶珠民频繁下海采珠,而且责以难足之数,“非圣政所宜有”。但封建皇帝打扮后妃、皇子、公主等,需要数量众多的珍珠。分封、册立、婚礼时需要量更大,根本听不下这些建议,致使天然珍珠数量逐年不断地减少。

(责编 窦利红)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