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历届成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历届成员,第1张

主任委员:

周林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教育部顾问;

副主任委员:

彭佩云 教育部副部长;

白寿彝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邓广铭 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

委员:

季啸风 教育部高教一司副司长;

周祖谟 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

章培恒 教授,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黄永年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阎毅千 上海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宁 可 教授,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副主任;

李国钧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吴 枫 副教授,华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董治安 副教授,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宗福邦 副教授,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刘烈茂 讲师,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副所长;

周勋初 副教授,南京大学古籍研究所;

来新夏 副教授,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

李国祥 副教授,华中师院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

陈 华 副教授,暨南大学历史系副主任;

姚孝遂 副教授,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胡昭曦 讲师,四川大学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

平慧善 讲师,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张公谨 副教授,中央民族学院;

马樟根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裘锡圭 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献教研室教员;

安平秋 讲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献教研室教员;

章学新 教育部高教一司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

委员会秘书长:

章学新;

委员会副秘书长:

马樟根,安平秋。 主任委员:

周林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

副主任委员:

彭佩云 国家教委副主任;

白寿彝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邓广铭 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

夏自强 国家教委高教一司司长

章培恒 教授,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裘锡圭 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古文字研究主任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樟根 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王达津 教授,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

王春茂 讲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副主任①

宁 可 教授,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主任;

平慧善 副教授,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安平秋 副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副所长

孙钦善 副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

刘烈茂 讲师,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副所长;

许嘉路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陈 华 副教授,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吴 枫 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张公谨 副教授,中央民族学院

李运益 教授,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

李国祥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李国钧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

李修生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②

杨 忠 副教授,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③

杨金鼎 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

来新夏 教授,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

周祖谟 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

周勋初 教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

宗福邦 副教授,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

姚孝遂 教授,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黄永年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曾枣庄 副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

董治安 教授,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潘富恩 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

委员会秘书长:

安平秋

委员会副秘书长:

马樟根 王春茂④ 杨忠

注:①④王春茂同志于1988年9月经古委会正副主任会议讨论,决定免去其副秘书长职务,1989年10月按国家教委办公厅文件通知,免去其委员会委员职务。

②③1989年10月,按国家教委办公厅文件通知,增补李修生、杨忠二同志为古委会委员,杨忠同志兼任副秘书长。 主任委员:

周林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

副主任委员:

白寿彝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

邓广铭 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

夏自强 研究员,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巡视员

章培恒 教授,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裘锡圭 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古文字研究主任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樟根 副研究员,国家教委办公厅副主任

方立天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王茂根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与艺术指导司司长

王慧善 副教授,杭州大学中文系

刘烈茂 讲师,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副所长;

许嘉璐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孙钦善 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

李国钧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李国祥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

李修生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来新夏 教授,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

杨 忠 副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杨芷华 副教授,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所长

杨金鼎 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吴 枫 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张公谨 副教授,中央民族学院

宗福邦 教授,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

郑克晟 教授,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郑学檬 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

林 沄 教授,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周勋初 教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

高 潮 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感知研究所所长

袁世硕 教授,山东大学中文系

袁行霈 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

顾易生 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

倪其心 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主任

徐朔方 教授,杭州大学中文系

黄永年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感知整理研究所所长

龚书铎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

曾枣庄 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董治安 教授,山东大学感知整理研究所所长

楼宇烈 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

潘富恩 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

委员会秘书长:

安平秋

委员会副秘书长:

马樟根 杨忠 曹亦冰(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名誉主任:周 林

主任委员:安平秋

副主任委员:章培恒 裘锡圭 许嘉璐 周勋初

顾 问:朱新均 白寿彝 邓广铭 季羡林 启 功 任继愈 饶宗颐 王学珍 张学书 夏自强 张岂之 马樟根

委 员:王汝丰、王彦、 毛庆其 、刘烈茂、 刘乾先、孙钦善、杨忠、李修生、严佐之、吴金华、张公瑾、林 沄 、范能船、 郑学檬、 宗福邦 胡大浚 荣新江 赵伯雄 费振刚、袁世硕、袁行霈、顾海良、 倪其心、黄天骥 、 黄永年、 曹亦冰、曹虹、龚书铎、龚延明、葛兆光、董治安 曾枣庄 楼宇烈、 阎延河、潘富恩

秘书长:杨 忠

副秘书长:曹亦冰

南开大学图书馆老馆。

南开大学图书馆老馆建成于1958年;新馆——逸夫楼建成于1990年;津南校区图书馆建成于2015年。此外还有迎水道校区分馆、经济管理学分馆及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创建的南开数学图书馆,总面积达32200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2000余席。

图书馆现有藏书300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74万册,外文图书20多个语种计437万册,古籍线装书30万册,中外文现刊近3000余种,馆藏文献以经济、历史、数学、化学等学科最为丰富。图书馆在不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还着力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力求形成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齐头并进的馆藏格局。

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于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校舍在严宅偏院,初称“私立中学堂”,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

此后得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起建校舍。该地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有“南开洼”之称,简称“南开”。“南开”地名由此而来。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是学校称“南开”之始。

扩展资料:

截至2018年5月,南开大学占地44519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400万平方米;有专业学院26个,本科专业86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专任教师204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6568人,其中本科生15120人,硕士研究生8065人,博士研究生3383人。

截至2014年底,南开大学图书馆藏书总量达3069万余册,中、外文现刊1935余种。馆藏文献以经济、历史、数学、化学等学科为主。图书馆有古籍线装书30万册,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有善本书约22000余册,2000余种,内有宋元刻本24部,明刻本640余部,清初精刻本900余部。

参考资料:

-南开大学

杨琳,1961年9月生,甘肃临夏市人。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杨琳 出生地 :甘肃临夏市 出生日期 :1961年9月 职业 :教师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 人物经历,研究方向,主要贡献,著作,论文,文献研究,文化研究,获奖记录, 人物经历 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文字学、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等。 主要贡献 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240多篇。 著作 1 新型古代汉语(副主编) 巴蜀书社1993 2 语言与文化探幽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 汉语辞汇与华夏文化 语文出版社1996 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 小尔雅今注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6 古典文献及其利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第2版,2010;第3版,2014 7 天津民俗(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8 重阳 北京:三联书店2009 9 训诂方法新探 商务印书馆2011 10古代汉语(与董志翘共同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第2版,2014 11汉字形义与文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 一 语言文字研究 1风马牛不相及又一解 语文学习1987:2 2 《说抱薪救火》商榷中国语文天地1987:5 3 “昭假”新解四川大学学报1988:4 4 论“唯S是(之)P”句型烟台大学学报1989:1 5 释“取与”“负”“论”中国语文天地1989:4 6 “其”字的一种特殊用法 古汉语研究1989:3 7 也谈人称代词“其”中国语文1990:1 8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0:1 9 马王堆汉墓帛书重文号释例 文献1990:3 10 “疑问词及指示代词+其”释例烟台大学学报1991:1 11 论“V于(乎)O”结构烟台大学学报1992:2 12 古书的国语今读问题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36期(19926) 13 古汉语词语杂考古汉语研究1993:3 14 汉语系词研究评议烟台大学学报1993:4 15五笔号码检字法图书馆学研究1994:4 16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中国人文科学(韩国)13辑(199412) 17 成语另解二则 辞书研究1994:6 18 东州考 文献1995:2 19 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可不必中国语文1996:1 20 汉语辞汇复音化新探烟台大学学报1995:4 21 成语正义二则 古汉语研究1995:4 22 《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问题 清华学报(台湾)1995:2 23 万物何以称为“东西” 文史知识1997:7 24 辞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 语文建设1997:5 25 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19987) 26 《金瓶梅》词语拾诂烟台大学学报1997:4 27 何为“垂天之云”?学语文1998:5 28 古汉语词语辨析三则 古籍研究1999:1 29 解释古籍须多方斟酌 古汉语研究1999:3 30 “画饼充饥”如何画?学语文1999:6 31 论训诂学的学术原则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20001) 32伍子胥事迹的新发现社会科学战线2000:4 33 “杜撰”语源考 古汉语研究2000:3 34 “子”为尊美之称探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200010) 35 “解手”与“胡豆”释名辞书研究2001:1 36 “二百五”与“不管三七二十一” 寻根2001:1 37 《语文学论集》阅读札记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20013) 38 《小尔雅》异文研究 文字学论丛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8 39 《小尔雅》文字讹误辩正语言研究2002:1 40 《小尔雅》疑难义训溯源烟台大学学报2002:2 41 箭靶中心何以称“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1 42 何为“偏讳”?烟台大学学报2003:3 43 论词例求证法语言研究2003:4 44 《汉语大词典》词义溯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巴蜀书社200311 45 从《说文》看《小尔雅》之本字 说文学研究第1辑,湖北:崇文书局20041 46《小尔雅》研究史纲清华学报(台湾)新33卷第1期,20044 47《说文》辨证五则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48“亚父”为古代楚方言称谓说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2 49 释化 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6 50 谈义源研究的价值南开语言学刊2005:1 51 论语境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巴蜀书社200512 52 论对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06:2 53 论异文求义法语言研究2006:3 54 龟鸭王八语源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2 55《说文通训定声》评议 说文学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6 56 煤的词义演变与古代民俗文化学刊2006:2 57 枢之本义考汉语史学报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58 《说文》小札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612 59 论文化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辑,巴蜀书社20079 60“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时代 南开语言学刊2007:2 61临夏话中叠音词的音变现象 金秋集——刘叔新先生南开执教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2 论因声求义法长江学术2008:3 63 汉语词源求证举例 民族语文2008:5 64“亚父”即“阿父”说——兼论词头 文字学论丛第四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阿”的出现时代 65论因形求义法中国文字研究第十辑,大象出版社2008 66训诂方法的现代拓展:异语求义法 南开语言学刊2008:2 67《〈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献疑汉语史学报第八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 68析疑解惑求真务实——评《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文化学刊2009:6 69《史记》疑难词语解诂 古汉语研究2009:4 70词例求义法新论——兼谈相因生义说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09:2 71论名字求义法励耘学刊2010:1 72论方言求义法燕赵学术2010春之卷 73《汉语大词典》光碟版与纸质版的区别 辞书研究2010:4 73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10:1 74“黄花闺女”与“露马脚”探源 民族艺术2010:4 75说“文”红树林(中学生版)2010:12 76说“年”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1-2 77论连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11:1 78说“天”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4

79说“案”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5

80论连文求义法 长江学术2011:1

81古代诗文中“车轴”的喻义, 古典文学知识2011:6

82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索隐 汉语史学报第1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83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 咬文嚼字2012:3

84物品称“东西”探源 长江学术2012:3

85“也”有女阴义 寻根2012:3

86赤条条、光棍、吊儿郎当、二郎腿、吊膀子考源 励耘学刊2012:1

87释“字”“船”“盛” 中国文字学报第4辑,商务印书馆2012

88辞汇生动化及其理论价值——以“抬杠”“敲竹杠”等词为例 南开语言学刊2012:1

89论文例求义法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8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0”棒“与”老板“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2:2 91谐声字以谐韵为原则说 中国文字研究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92“结裹”与“结果”的源流及纠葛 语言研究2013:1 93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华夏文化论坛第9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94俗语词研究概说 文化学刊2013:5 95“烧包”考源 励耘学刊2013:1 96俗语词的流变规律 文化学刊2013:6 97“吹牛皮”“拍马屁”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3:2 98“骨董”考源 长江学术2014:1 99“华佗”之名来自外语吗?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1 100“调包、捣包、捣鬼、日鬼”等词考源 励耘语言学刊2014:1 101中古辞汇研究的坐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212 102《兰亭集序》:“怏然自足”还是“快然自足”? 古典文学知识2014:4 103文化语言学论纲 文化学刊2014:5 104二百五与二五眼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4:1 105“张致”与“失张失致”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8辑,巴蜀书社2014 106“皮草”与“布草”考源 澳门语言学刊2014:1 107“草”之雌性义考源 燕赵学术2014年秋之卷 108《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序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109“野狐禅”非佛源考 文学与文化2015:1 110发昏章第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考源 文化学刊2015:6 111“扒灰”考源 文化学刊2015:7 112“马百六”与“拉皮条”考源 文化学刊2015:8 113“之乎者也”没有迷 文学与文化2015:2 114“猫腻”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9辑,巴蜀书社2015 115“毛病”考源 文化学刊2015:9 116上当·卖当·打当考源 文化学刊2015:11 117方言词“尕”“玍”的由来 南开语言学刊2015:1 118论相邻引申 古汉语研究2015:4 119“抬杠”与“顶缸”考源 文化学刊2015:12 120楚简《老子》男阴之“鸟”考释 中国文字研究第2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121“侃大山”“摆龙门阵”考源 历史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 122半吊子·三脚猫考源 文化学刊2016:2 123“赧郎”新解 古典文学知识2016:2 124“露马脚”考源 文化学刊2016:3 125辞汇生动化与俗语词的理据考索 辞汇学理论与套用(八),商务印书馆2016 126拖油瓶考源寻根2016:2 127“装蒜”“一 债”考源 文化学刊2016:4 128《金瓶梅词话》中的三种“语言指纹”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2 129“盂兰盆”考源文化学刊2016:6 130“吃醋”考源励耘语言学刊2016:1 131倒霉·倒灶·刷子考源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32俗语词“停烛·停灯”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6:1 133“顶呱呱·呱呱叫”考源长江学术2016:3 134“铜斗、泼天、泼天閧、拨天关、泼家私”考释文献语言学第3辑,中华书局2016 135察只子·变复·偶语解证文化学刊2016:10 136悬橙·捉出·悬米·嬴胜辨正文化学刊2016:11 137“动弹”“动换”考源向熹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6 138《说文》段注辨证七则宏德学刊第5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139“跳槽”考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秋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文献研究 1冯延巳还是冯延己 文献1989:4 2 《平水韵》的得名及成书时间考 文献1993:4 3 《东皇太一》与《东君》当为一篇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4 4 《登徒子好色赋》的语文学证伪 文献1998:4 5 古代文献辨析二则 古籍研究2000:1 6 典籍书名及作者辨误 古籍研究2001:4 7 《小尔雅》考实 文史2002年2辑,总第59辑 8 胡世琦及其《小尔雅义证》考述 文献2003:2 9 典籍辨误五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2 10数位化古典文献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4 11道藏纂修简史 世界宗教文化2004:3 12两篇古代韵文的解读文学与文化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13《大唐类要》失传了吗?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 14评《四库大辞典》的优点和缺点 辞书研究2005:1 16莫栻《小尔雅广注》考评 古籍研究2005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6 17从五杂组诗到杂俎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4 18《举秀才》民谣的复原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1 19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1 20大陆古籍数位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届中国古籍数位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21理想电子古籍的标准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4 22天下第一奇联之我见 寻根2010:1 23“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的是非 古典文学知识2010:6 24敦煌文献《春联》校释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1 25《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节候赏物第二》校证 敦煌研究2011:1 26古人名字辨正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3

27”金学“基础有待夯实——以《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校释为例 文学与文化2012:4 28藏书于山的传统与《史记》的藏之名山 文学与文化2014:1 29《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两点疑惑 古典文学知识2015:2 30新发现的一册“永乐大典”述略 寻根2015:3 31《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4 文化研究 1 “云雨”与原始生殖观 社会科学战线1991:1 2 龟由贵反贱的民俗心理民间文学论坛1992:1 3 仓颉的传说及索隐 民间文学论坛1993:1 4 履迹生子观念的解析东方丛刊1993:1 5 巫山神女原型新探 文艺研究1993:4 6 四方神名及风名与古人的四方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3:4 7 食色关系论 东方丛刊1993:4 8 耽耳习俗与猪神崇拜东方丛刊1994:1 9 《释名》“雨,羽也”的民俗内涵 民间文学论坛1994:4 10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析疑二则 社会科学战线1995:5 11韩国采风当代韩国1995:4 12韩国印象记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1027第8版 13韩国教育观感当代韩国1996:2 14 清明节考源 寻根1996:2 15 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6 《诗经》中马的比兴意蕴探析 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 17 冥钱考 文献1997:3 18 漫话冥钱 世界宗教文化97年夏季号 19 中秋节的起源 寻根1997:4 20 社神的源流 文献1998:1 21 古代社主的类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22 诗歌赏析应关注民俗 文史知识1998:4 23 话说重阳糕 文史知识1998:11 24 七夕节的起源 学术集林第15卷( 1999) 25 《诗经》文化阐释中的泡沫现象东方丛刊1999:2 26 务实与创新的结晶(与叶明合作)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2 27 社之功用考述 文献1999:4—2000:1连载 28 古代袜子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 29 社神与树林之关系考述 民族艺术1999:3 30 “数九”应从何日数起? 民俗研究1999;3 31 春联起源考 文博1999:6 32 爆竹二题 寻根1999:6 33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 考古与文物2000:2 34 斗神的祭祀及演变 民族艺术2000;2 35 高丽松扇非摺叠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 36 唐诗的民俗学解读 古典文学知识2001:2 37《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 民族艺术2002:3 38 漫说中国古代扇子 寻根2002:4 39 神话研究绝非神话新编——评何新《龙:神话与真相》,2002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台湾200312 40中国古代袒露礼俗研究 民族艺术2004:3 41驱鬼的桃板 世界宗教文化2004:1 42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贺年卡的国家 文博2004:5 43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中国文化研究2005:1 44天津民俗文化寻根 寻根2006:4 45扫帚的俗信及膜拜 民族艺术2006:3 46扫帚的起源及礼俗 文化学刊2006:1 47对中医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文化学刊2006:2 48中国古代的扇子文化学刊2007:1 49长寿面与寿星崇拜 寻根2007:6 50西安发现的“儿童玩具”不是“磨喝乐” 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51重阳节应列为法定节日文化学刊2008:1 52剪纸艺术“扫晴娘”的源流 民族艺术2008:2 53为民俗语言学开疆拓土 理论界2008:7 54“二月二”风俗谈 寻根2009:1 55古代生日礼俗的沿革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1辑(2009) 56中国古代的冥寿礼俗文学与文化第9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7化生与摩侯罗的源流中国历史文物2009:2 58张大帝信仰的源起与流变 民族艺术2009:3 59宗教信仰与环境保护 The Journal Performative Humanities,Vol40 No1,2010,Hanyang University,Seoul 60战国楚墓神秘脚印的文化蕴涵 寻根2011:1

61金瓶梅民俗摭谈 文学与文化2012:1

62“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3“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4丹书铁券的左右问题 古典文学知识2013:2 65寿图源流 寻根2013:3 66姚黄魏紫各千秋 文化学刊2013:4 67亥为吉日文化之谜的破解 青海社会科学2013:5 68临夏砖雕 寻根2013:6 69中国古代的扫帚星信仰 [日]石冢晴通编:敦煌学·日本学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70文史札记三则 文化学刊2014:1 71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 考古2014:5 72兵器殳的历史演变 南方文物2014:4 73勺形司南未可轻易否定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3 获奖记录 杨琳 曾获中宣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周叔弢以民族工商业者的身份, 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1949 年, 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翌年任天津市副市长, 后历任天津市工商联主任委员、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一、 二、 三、 四、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周叔弢还是文物古籍收藏家, 民族文化的保护者。 从1952 年到1972 年, 他先后4 次将几十年收藏的宋、 元、 明抄本、 清代善本及其他中外珍贵图书计 3.6 万余册和历史文物 1200 余件全部献给国家, 人们赞誉周叔弢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的亲密朋友” 。

近现代的至德周氏家族,以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贡献而誉满全球,周馥 、周学熙、周叔弢、周一良、周绍良等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精英。而作为古籍文物收藏家的周叔弢与南开大学之间的渊源故事却鲜为人知。 周叔弢,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周馥的嫡孙、周学熙之侄,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古籍文物收藏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的亲密朋友。 周叔弢是北周实业传人,为天津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不仅如此,周叔弢也是闻名海内外的古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历经“半生跌宕”,周叔弢藏书达四万多卷,皆以刻版好、纸张好、题跋好、收藏印章好和装璜好而蜚声天下。周叔弢“爱书如命”,竭尽多半生精力搜求,但他并无“子孙永保”的想法。相反,他却多次把凝聚着自己数十年心血的藏书献给祖国、献给人民。周叔弢曾说:“回想自己在七十多年的藏书生涯中,常为搜求到一本好书而感到其乐无穷,如今我为这些书籍,来自于人民,又归之于人民,得到了最好的归属、最好的主人,无限欢快,非昔日之情可比拟。” 周叔弢大半生在天津度过,因而与南开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周氏家祠“孝友堂”藏有珍贵书籍数万册,皆为古代珍藏本。周叔弢出于爱书之心很想把一些书籍捐赠给国家捐赠给人民。在他的大力动员之下,经过居住在天津的阖族公议,终于在1950年将家祠“孝友堂”收藏的三百八十余箱约六万余册书籍捐赠给南开大学,其中包括明刻本《南藏》及百余部丛书。1954年,他又把精心收藏的中外文图书3500余册捐献给南开大学图书馆。这些书成为了南开大学师生们学习研究中的重要而珍贵的资源。 周叔弢对年轻人的关心帮助是极为突出的。南开大学图书馆专业的一个学生,撰写了一篇关于天津近代藏书家的论文,他已经遍访京津学校、图书馆和书店的专家、学者,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编成名单,希望周叔弢能给予审定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不巧当时,周叔弢正在病中,医生为了他的健康考虑不准他会客。这位同学很是沮丧地正准备离开,却被从病房里走出的周叔弢的家人叫住,并向医生求情希望给年轻人一个求知的机会。原来周叔弢在病房中听见了医生拒绝这个同学的话,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可以支持,很想帮助这个年轻人。就嘱咐家人把同学整理的名单要来,在病房中亲自加以审阅,再通过家人转交给这个同学。经过一个下午仔细的阅读,周叔弢慎重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给了年轻人极大的鼓励和帮助。在周叔弢的指导帮助下,这个同学写出了优秀的论文。这位南开学生与周叔弢未曾谋面却结下忘年之交的故事被人们传为一段佳话。而周叔弢与南开大学的情缘也更深一层。 1984年2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叔弢因病在天津逝世,终年93岁。不久,南开大学专门出版了一本精美的周叔弢赠书目录,以此纪念这位对南开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藏书家。综观周叔弢先生平生行事,无不显示其浓挚的爱国精神,值得后人深深的景仰和永远的怀念。他对南开大学的捐赠及其身体力行地关怀帮助青年人成长的深情厚意更应该为南开学子广为传颂。

1·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03月

2·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学论稿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3·中国文学思想史·宋代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年06月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晚唐诗歌、散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08月

5·何逊集注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12月

6·王维诗歌译注(合注) 四川巴蜀书社 1989年10月 (40篇)

1·三不朽:回到原始语境的思想梳理,《文学遗产》,2004年5期(《新华文摘》2004年23期摘要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2期全文转载)

2·论刘勰首倡合南北文学两长,《文学遗产》,1999年6期

3·王船山诗歌美学三题,《文学遗产》,1985年3期

4·从刘勰与时流的距离看“唯务折衷”思想的形成《文学评论丛刊》,2000年8月

5·广义的物色态度与萧统的编纂思想《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6期

6·文官政治·书卷风流·人文气象《南开学报》,2000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010全文转载)

7·盛唐之音生成的审美契机《南开学报》,1997年1期

8·论何逊诗的清美及其在文学史上地位《南开学报》,1989年3期

9·从曹丕到刘勰:批评者的视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

10·春秋意识与传统诗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

11·《文心雕龙》:贵器用与重风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07全文转载)

12·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3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911全文转载)

13·论刘勰的南北文学观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6全文转载)

14·格物致知:理学认识论与文艺审美观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人大复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19全文转载)15·老庄哲学与船山美学的思想渊源《学术月刊》,1985年10期

16·王船山现量说对传统艺术直觉诗论的改造《江汉论坛》,1984年10期

17·社会心理与文学风貌《读书》,1987年8期

18·书不可玩《读书》, 1984年7期

19·老成·平淡·以清为美:宋人审美趣味丛谈《淮阴师院学报》,2004年2期

20·宋人二元心态及矛盾互补理论范畴 南开大学古籍所《文史论集二集》

21·宋代文人心态的二元格局管窥《洛阳师专学报》,2001年4期

22·老成 —— 宋人的审美追求之一《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1期

23·论宋代文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淮阴师院学报》,2001年3期

24·从“睹物兴情,更向篇什”看萧统的著述思想《沧州师专学报》,2000年4期

25·萧统文学观的审美角度观照 《淮阴师院学报》,2000年2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110全文转载)

26·从屈原到宋玉的审美嬗变《苏东学刊》,2000年1期

27·由《程器》观《风骨》《洛阳师专学报》,2000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3期摘要转载)

28·从《物色》测析昭明对刘勰的“深爱接之”《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1期

29·《文心雕龙》 :尚北宗南与唯务折衷《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1期

30·警悟与赏玩 :萧统与刘勰著述思想的分野《天津师专学报》,1999年3期

31·舒愤与警悟 :司马迁与曹丕两种著述不朽类型《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4期

32·由“悲凉”看建安风骨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1期

33·楚辞悲秋与建安悲凉 南开大学古籍所《文史论集》

34·《物色》—— 南国美学之花 《天津师专学报》,1999年1期

35·南风北土差异的文学审美价值《天津师专学报》,1998年4期

36·明稿本明诸名人尺牍《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2期

37·清康熙刻本宝纶堂集《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1期

38·论王夫之的文艺鉴赏观《船山学报》,1987年2期

39·王船山艺术思想成因初探《船山学报》,1986年1期

40·论家庭环境对王船山的影响《船山学报》,1985年1期 (12篇)

1·思维原错意识探源,《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2·心君同构:作为一种思想史现象,《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5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政治学》200412全文转载)

3·述而不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6期

4·中国哲学的公私之辨《南开学报》,2003年3期(《光明日报》2003年8月28日摘要转载)

5·感官与心灵:中西方的不同命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期

6·问题滞后与思想原创短缺《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1期(《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摘要》2004年2期转载)

7·《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商略《史学集刊》,2004年1期

8·“自环为厶,背厶为公”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2期

9·先秦“尚大”思维论《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5期

10·思想力问题与述而不作传统《人文杂志》,2002年5期

11·司马迁、曹丕、萧统三人著述思想比较谈《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1期

12·述而不作:从官方职能到学术思想《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1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历史学》2001年8期全文转载) (17篇)

1·《南京!南京!》:大国心态的视角,《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4期

2·“心理事实”与“心理新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2010年20期《新华文摘》摘要转载)

3·从“新闻心理”到“心理新闻”,《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5期

1·社会心理新闻: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中州学刊》,2009年1期

2·“裁判员困境”与“第三方”入场,《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4期

3·“山寨文化”三题,《当代传播》,2009年4期

4·作为“他者”的第五种权力,《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0期

5·从“在场困境”到“缺场悖论”,《广州大学学报》, 2009年12期

1·陌生人社会与陌生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1期

2·裸露性传播的学理角度观照,《当代传播》,2008年1期

3·网人合一·类像世界·体验经济,《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2期

4·“第二人生”与虚拟自我,《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5·从Web10到“Web30之路,《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Web20时代的“网民议程设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0808

全文转载)

7·虚假议程设置:从“倒萨”到“涉藏”,《当代传播》,2008年5期

8·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新闻价值观,《文学与文化》,第八辑,2008年6月

1·传统回归与“两级传播”,《当代传播》,2006年5期 (21篇)

1·“春晚情结悖论”与“想象的共同体”《今晚报》20050314 今晚副刊

2·“人来疯”与“他人在场”《今晚报》20050407 今晚副刊

3·“第三次机会”与去个性化《今晚报》20050426 今晚副刊

4·三个和尚与集体行动的逻辑《今晚报》20050512 今晚副刊

5·有奖让座与过度理由效应《今晚报》20050616 今晚副刊

6·“芙蓉现象”与“把关人”《今晚报》20050811 今晚副刊

7·“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今晚报》20050920 今晚副刊

8·“网络同居”与“虚拟自我”《今晚报》20051205 今晚副刊

9·“镜子先生”、“镜中我”及其它《今晚报》副刊20060121

10·“职业枯竭”者遭遇“单面人”《今晚报》副刊20060309

11·“脏先生”“净先生”与芭比娃娃《今晚报》副刊20060326 : 1)《读者》2006年13期全文转载; 2)《青年文摘》2006年6期全文转载;

12·庄生晓梦迷蝴蝶 主我客我舞翩跹《今晚报》副刊20060413

13·忧虑:拆解与递减《今晚报》副刊20060523

14·异代比较与心理警卫《天津日报》20061107

15·“抱客”现象与陌生人社会《今晚报》副刊20070113

16·换客:在“苹果”和“思想”之间《书屋》2007年1期

17·“陌生度”与社会安全感《天津日报》20070206

18·“剩男”“剩女”与三分之一效应 《今晚报》副刊20070625

19· 吹响社会心理的集结号 《今晚报》副刊,20080202

20· 奥巴马新政与赵树理定律 《今晚报》副刊,20090215

21· “大卫综合症”与本雅明的“灵晕”,《世界文化》,20097 (27 篇)

1·“E”时代的“E商”《今晚报》2003118今晚副刊

2·信息过剩与感官剥夺《今晚报》20031227 副刊

3·传统思维中的原错意识《今晚报》20040410 副刊

4·原生态需求与体验经济《今晚报》20040817 今晚副刊

5·“陌生六人传播假设”:爱丁堡寻房记《今晚报》20041110 今晚副刊

6·历史正剧与传统文明的二级传播《今晚报》20050202 今晚副刊

7·小黄金周与社会休闲学《今晚报》20050606 今晚副刊

8·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晚报》20050913 今晚副刊(《人民文摘》2005年11期全文转载)

9·硬实力·软实力·传统文化《今晚报》副刊20061110

10·故事也是生产力《今晚报》副刊20061207

11·“换客”:以物为媒《今晚报》副刊20061213

12·“抱客”琐记《世界文化》2006年12期

13·《时代》年度人物与网络议程设置 《书屋》,2007年6期

14·“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假新闻 《今晚报》副刊20070828

15· 裸露的尊严 《今晚报》副刊20071010

16· 《色,戒》:故事与呈现 《书屋》,2008年2期

17· 《集结号》集结了什么? 《凤凰周刊》,2008年第6期

18· “人肉搜索”的是非曲直 《今晚报》副刊,20080916

19· “90后”“80后”与代际文化 《今晚报》副刊,20080930

20· 第五种权力 《书屋》,2008年第12期

21· 此“山寨”非彼“山寨” 《今晚报》副刊,20090120

22· “山寨春晚”与游民文化 《今晚报》副刊,20090124

23· 《南京!》大于“南京”,《今晚报》副刊,20090513

24· “鸡肋”型聪明与“高语境”文化,《今晚报》,20090729

25· “超日”“赶美”与大国之惑, 《书屋》,2009年10期

26· 心理的“柏林墙”先倒下——《窃听风暴》维斯勒上尉形象剖析,《书屋》,2010年4期

27· 微博:与“瞬内容”共舞,20100518 1 2007年指导05级广电本科生《异专业同宿与跨8科沟通》。

2 2008年指导06级编辑出版本科生《媒体中的80后社会形象》,获2009年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优秀项目二等奖。

3 2009年指导07级编辑出版、广电本科生《围棋文化发展及其网络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4 2009年指导07级编辑出版、广电本科生《媒介构建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

5 2009年指导07级广电本科生《南开大学百项工程人文社科项目选题的调查与分析》,获2010年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

科研优秀项目一等奖。

6 2010年指导08级编辑出版、广电本科生《蚁族社会形象的媒介构成》。

1、法律规定正规单位不能收购倒卖古董,其次个别单位以现金收购古董为名,让藏家先鉴定,真品就现金收购,其实他们没有买家,忽悠藏家交完鉴定费后,藏品一鉴定,故意告诉你的东西是假的。

2、天津市古籍书店收购。天津市古籍书店建立于1956年,隶属天津市新华书店,原名为天津市新华书店石旧书门市,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衔120号,主要业务是收购,销售古旧书,有干部、职工10余人。

3、红楼古玩市场、武昌阅马场古书调剂书店等地也有连环画出售。(宜昌)在城区广场路有三峡民间工艺品交易市场经营古玩玉器、钱币、邮票和连环画、古籍等,可以说,这里的各类藏品应有尽有,周六周日开市。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