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现太监族谱,推翻明朝后宫丑闻,学者:清篡改历史,为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福建发现太监族谱,推翻明朝后宫丑闻,学者:清篡改历史,为何?,第1张

张敏是明朝的大太监,以“违背万贵妃意,私下保护年幼的明孝宗”,而闻名于世,据明史记载张敏是个好人,而万贵妃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张敏为了保护幼年时的明孝宗,被万贵妃得知后,被吓得自尽。

数百年来人们对于明史记录的深信不疑,张敏用生命来保护皇子,直接反应了当时万贵妃的权势滔天,和心狠手辣,以及明宪宗的昏庸懦弱,但实际上明朝真的是皇帝昏庸,后宫干政,忠臣需要以死来捍卫皇权吗?

在数百年后的福建发现了张敏的家谱,其中的记载颠覆了这段历史,万贵妃早年就是皇宫的一个保姆,她比明宪宗大了17岁,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让皇帝喜欢上她,后来一路高升成为贵妃,权势越大野心也就越大,她想自己独占后宫,于是设计不让其他嫔妃怀孕,有孕的也会强行逼其堕胎,甚至准备毒杀刚出生的明孝宗朱祐樘。

明史对于万贵妃的记载确实有不准确的地方,明宪宗先后育有20个子女,且那时的太子朱佑极还在世,张敏如何惊讶的说皇帝无子呢?据明史记载,张敏来了一出狸猫换太子,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救走了明孝宗,几年后才将此事告诉明宪宗。

万贵妃得知后很是愤怒,逼死了明孝宗的生母和张敏,如果记载真实,为何明宪宗对此事无动于衷呢,连自己的儿子和妻子都保护不了,多年来学者们翻阅大量古籍,只为寻找答案。在福建同安县,学者发现了一本《张氏族谱》,上面有关于张敏死亡的记载,明史上记载的张敏死亡时间是1475年,而在家谱上却记录着张敏死亡时间是1485年。

另外学者又查看同安县县志,其中记载张敏死亡的时间也是1485年,且明史中记载的张敏的官职是门监,而族谱上张敏的官职是司礼监太监,这一官职在明朝皇宫中的地位很高。由此学者们推断明史中记录的扭曲了历史,很有可能是清朝为了丑化明朝而篡改了正史。本期内容就到这了,才华横溢的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抢了。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大量的文史资料典籍(其中包括著名的《永乐大典》)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颐和园、西山以及圆明园)的失窃、破坏,损失无法估计。

就连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这也是联军劫掠北京的铁证。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1403—1408)210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以遭破坏,后来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里,1900年被八国联军大肆损毁丢弃,甚至将《永乐大典》书册用于修建工事之用。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36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79309卷,全书共7套,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时毁坏一套,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毁册数万。

翰林院内收藏了许多珍贵图书、孤本、宋版书籍、文史资料和珍贵书画,八国联军把藏书抢掠糟蹋一空。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永乐大典》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和文史典籍。

扩展资料:

北京城被八国联军占领之后,宫中许多宝物自然被掠夺一空,后来这些士兵连皇宫内的大缸也不放过,因为这些大缸都用铁、铜、鎏金铜制造,每口缸要500多两白银,再加上黄金打造,其价值最低1500两白银一口。

八国联军不仅抢走了故宫内许多古董、字画、珠宝,最终连这些大缸上的金子也挂掉了,可以想象当年侵华军队挥舞大刀,在这些大缸上“呱呱呱”的摩擦猛刮,这副场景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被八国联军一扫而空后,这些大缸身上都留下了不少刮痕,直到如今这些刮痕仍在,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段丑闻,尽管大家都不愿提及,但这件事的的确确是发生了,可见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才不会再有类似的事发生。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孔子教学,非常注重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他曾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其意是说,教学要讲时机,一定要等对方如饥似渴主动想学时,才去启发他。填鸭式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同时,对学生的天资也有要求。指点他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三个角,就没必要再教他了。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举一反三的领悟力,总会由衷地赞赏道:“始可与言《诗》也已矣。”我可以开始与你讲诗了。这句话,在《论语》里出现过两次。

一次在《学而》篇中:

子贡问:“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怎样呢?”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不如贫穷还乐于道,富有还好礼。”子贡说:“《诗》上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讲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子贡名)啊,像这样,才可以和你谈《诗》,告诉你这里,你就知道那里。“子贡本以为他说的做人境界已经很好了,没想到孔子说的更高一层,可见我们做人做事、求学问道,都要像雕刻象牙、玉器一样,切了还要磋、琢了还要磨,精益求精。

另一次在《八佾》篇中:

子夏问:“《诗》上写着‘笑容美好,眼珠明亮,薄施素粉就明艳动人’,怎么会这样呢?”孔子说:“你看绘画,都是先上五彩,后用素色,素色间于五彩之间使五彩益加鲜亮。”子夏说,“所以礼是后起之事?”人必要先有忠信的美质,然后以礼来文饰,忠信是礼之本。孔子说,“起发我的是商(子夏名)啊,现在我可与你谈《诗》了。

孔子所说的《诗》,其容量比今天《诗经》中的诗多多了,孔子将《诗》删选后得三百首,编成《诗经》,流传至今。孔子曾说:“不读《诗》,无以言。”若读先秦典籍,你会发现,《论语》、《孟子》、《荀子》、《左传》等都大量引用《诗》,古代贵族在日常朝会、宴请、交游、外交等正式场合中常以《诗》来相互应答,若不知《诗》的内容,酬答时用错了《诗》,就会被人视为失礼。《左传》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成公九年:

《韩奕》出自《诗经·大雅》,诗意为韩姞嫁于韩侯,生活美满。季文子是去宋国慰问嫁给宋君的鲁国公主伯姬,伯姬是鲁成公胞妹,穆姜(鲁宣公夫人)之女。季文子赋《韩奕》,就是告诉成公和穆姜,伯姬过得很快乐。穆姜听了,就从房中,走出来,拜谢他,说,“大夫辛苦,不忘记先君和国君,以及我这个未亡人。先君如此赏识你,你也不负重望。”然后赋《绿衣》最后一章。《绿衣》出自《诗经·邙风》,最后一章有“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意思是我牵挂我的女儿,您赋《韩奕》叫我放心。古人多么文雅,以《诗》来含蓄地禀报公事和道明心意。

《诗》最多地见于外交场合,国君若用《诗》不对,别国臣子会不礼敬。

比如文公四年:

卫国大夫甯武子出鲁国使友好访问,鲁文公宴请他,宴会上赋诗《湛露》及《彤弓》。甯武子不辞谢,也不赋诗回答。文公就派人私下里问他。他说:“下臣以为是乐工在练习。从前诸侯正月里去京师朝贺天子,天子设宴款待并奏乐,这时赋《湛露》这首诗,表示天子南面而坐,诸侯听命天子,与天子同敌忾,向天子献上战俘。天子用彤弓,彤矢赏赐诸侯。现在臣下来继续两国旧好,承国君赐宴,岂敢犯大礼而自取罪过。”鲁文公用了天子的礼乐来宴请卫国大夫,所以大夫不受。

《诗》是古代贵族在正式场合的公务语言,不读《诗》,就没办法办公了。且读《诗》是为了用,不能光死记硬背,还要懂得其引申义,将之用得应景、合乎礼制,恰到好处,这就需要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只有具备“告诸往而知来者”、举一隅以三隅反的领悟力,才可与之谈《诗》。

周朝贵族,之所以大量引用《诗经》,是因为当时的历史典籍也就这么几本。用典,一向是知识人的特权与喜好。后代学者,读的书多了,用典的涉及面也就更广了。《论语》在后世著作中的用典频率是很高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钱钟书小说《围城》,方鸿渐、赵辛楣等一行五人赴三闾大学任教途中,入住一旅舍,方赵二人见房间墙上写有王美玉之诗,又见对面一个女人倚门抽烟,辛楣就碰了一个鸿渐胳膊说:“这恐怕就是‘有美玉于斯’”。“有美玉于斯”就出自《论语·子罕》。原文为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见孔子怀道不仕,就故意问道,若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装在匣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求一个高价出卖呢?”孔子说:“卖啊,卖啊,我只是在这里等人出价。”所以,赵辛楣此时引用“有美玉于斯”,是一语双关:墙上写的美玉就在眼前,她正靠在那里等人出价。知识分子这张嘴是绵里藏刀,你不懂他们的语言,还是不要与他们玩,否则什么时候被他们嘲弄,你还像个傻子立在那儿嘚瑟呢。

现代人很少读古籍,也就很少见人用典,语言就显得粗俗,缺乏文化底蕴。资中筠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举例说,有一次在随便聊天的时候说到一些人的丑闻,里头乱七八糟的事,她就脱口而出“墙有茨”。“墙有茨”出自《诗经》,开头就是: “墙有茨 ,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讽刺宣姜不守女道,与庶子私通。用典,用隐喻,就可避免说那些脏了自己嘴有话,我们真的要向古人学习如何说话。

古书中最为费解的是名物与典故。名物主要指人名、地名、器具等等,典故就是今天所说的“用典”。所以,读书要追溯源头,从前往后读。因为古人所引用的典故都是在他以前的书中提到过的,若从后往前读,就会时时被名物、典故卡住。从前往后读,那作者的那点小知识、小聪明都已被你窥破,你会觉得仿佛是获得了批准进入某个世界、某个阶层的接头暗语,这也算是皓首穷经的一点小小犒赏吧。

明月半依云脚下;

  残花双落马蹄前。

  这是一副十分成功的字谜联,此联的谜底是“熊”字。作者将对联与谜语两种文学语言艺术的特点融为一体,把文字的笔划、结构,巧妙地藏进联语内,谜趣盎钛,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毫无做作之感,俨然是一副美妙的风景佳联。

  清代大文学家纪晓岚的一副谜语对也十分风趣有味,联曰: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狸狗仿佛,既非家禽,也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作者采用析字、隐目等手法,将谜底巧妙地串于联内,谜底是“猜谜”二字。

  请看下联:

  白蛇渡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卧壁,身披万点金星。

  这也是一副谜联,上下联各射一物,分别为“油灯”和“杆秤”。灯草未燃时为白色,入油中犹中“白蛇过江”,点燃后火苗成红色,像一轮红日。杆秤属黑色,挂于墙上,好似“乌龙卧壁”,秤星点点,闪烁万点金星。作者将静态变成了动态,构思巧妙,比喻恰当,字字珠玑,令人拍案。

  1785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赴宴者达3900多人,其中一老叟141岁。乾隆与纪昀出联相贺曰: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副数字谜联,按古纪年法算,一个花甲为60年,花甲重逢即为120年,三七岁月即21年,正好是141岁,可以说,对句是相当难的,可纪昀却信手拈来。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即七十岁,古稀双庆即140岁,更多一度春秋,也正好是141岁,对得堪称千古绝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