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真正的源头在哪里】湘江的源头在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湘江真正的源头在哪里】湘江的源头在哪里,第1张

湘江真正的源头在哪里?

陈义勇、邓辉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100871)

关于湘江的源头, 各种权威工具书都非常肯定地说它发源于广西境内海洋山附近的海洋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湘江”辞条说:“湘江发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山的龙门界, 名为海洋河, 全长856km 。”①《辞源》“湘水”辞条说:“湖南省最大河流, 与漓水同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②《辞海》“湘江”辞条说:“湘江, 湖南省最大河流, 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 同桂江上源间有灵渠相通。”③这种关于湘江发源于广西境内海洋山(或海洋河) 、湘江与漓江同源的说法, 两千年来, 广为流传, 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但是, 这种说法与实际的地理事实却是完全不相符合的。

图1湘江上游及灵渠位臵图

《汉书〃地理志》最早提出湘江发源于阳海山:“零陵阳海山, 湘水所出。”《后汉书〃郡国志》提出湘江发源于阳朔山:“零陵阳朔山, 湘水出”。北魏郦道元认为“阳海山”即“阳朔山”, 指的是同一个地方④。明代顾祖禹则解释说:“海阳山, 在(兴安) 县南九十里, 西南去灵川县九十里, ……, 本名阳海山, 俗曰海阳。”⑤据此可知, 《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所说的湘江发源地, 应该位于今广西兴安县境内的海洋山附近(图

1)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不仅肯定了《汉书〃地理志》湘江发源海洋山的说法, 而且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湘、漓两水同源的说法:“阳海山, 即阳朔山也, ……, 湘、漓同源, 分为二水, 南为漓水, 北则湘川。”⑥。《水经注》所说的湘、漓同源, 实际上是人们改造自然面貌的结果, 与秦始皇为平定南越而修筑灵渠的史实有关。《淮南子〃人间训》载:“(始皇)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 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 ……, 三年不解甲弛弩, 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 以与越人战”。秦代修建的灵渠, 将以前各自独立的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联结了起来, 从而沟通了这两条分别属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河流, 成为联接湖南和岭南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就这条联系湘、桂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线而言, 其上游的海洋河, 地位极其重要, 是保证湘、漓水路通道畅通的关键, 为人们格外关注。它不仅沟通了湘江和漓水, 而且也从另一方面强化了人们关于湘江发源于海洋山的错误认识。自《水经注》提出湘、漓同源, 共同发源于海洋山以后, 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⑦, 宋代的《太平寰宇记》⑧、《舆地广记》、《方舆胜览》⑨, 明代的《读史方舆纪要》和清代的《大

清一统志》等古代地理典籍, 对于湘江的源头, 均采用了与《水经注》几乎完全一致的说法。于是, 湘江、漓江同源,

共同发源于今广西境内的海洋山, 成为一种经典说法, 一直流传到今天, 从来没有人对此质疑过。

图2湘江各支流长度比较图⑩

然而, 这种长期流行的说法与实际的地理状况并不一致。1949年以后, 有关部门曾利用现代技术对全国各主要河流进行了测量, 从根据实测资料绘制的“湘江各支流长度比较图”(图2) 看, 湘江上游的支流共有两支, 其中的一支为潇水, 一支为海洋河⑾, 两水在永州市零陵区汇集。实测数据显示, 潇水的长度要比从广西兴安县发源的海洋河长101公里。根据两条支流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对比(表1), 潇水的源头, 位于永州市蓝山县紫良乡野猪山南麓的大桥河, 才是湘江的真正源头12

表1潇湘汇合前两支流水文数据

为了弄清楚湘江源头的问题,2006年春季, 笔者曾专程到位于潇水和海洋河交汇处的永州市实地调查, 一方面收集关于两条河流的水文数据, 另一方面调查当地民间对这两条河流的认识。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等水文指标方面, 潇水都要比海洋河大。从水文数据方面找不到任何理由支持海洋河是湘江的正源。正因为潇水要比海洋河长近二分之一, 多年平均流量大近四分之一, 在当地的访谈中, 绝大多数人毫不含糊地认定潇水比海洋河更长、更宽、水量更大。

在古代, 对于湘江的源头, 也还是有正确认识的。《山海经》载,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 西环之”14。中国古代传说中, 舜帝葬于九嶷山。《读史方舆纪要》说:“九疑山, 在永州府道州宁远县南六十里”。相当于今天湖南省宁远县的南部山区, 其东南山麓下, 正是潇水的源头所在(图1) 。《山海经》记载的湘江源头, 正是发源于九疑山东南山麓, 然后流经九嶷山南侧, 再转而向西, 最后向北流去的潇水。可见, 《山海经》是正确地记载了湘江源头的所在地。可惜, 这种正确的认识并没有引起重视。历史上为《山海经》做注的学者很多, 著名的有郭璞15、郝懿行16、袁珂17、吴任臣18等。但遍查有关《山海经》湘水的注释, 在谈到湘水源头时, 竟然都不顾《山海经》的原意, 径直采用了《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的说法, 将“西环之”水, 硬是比附为“阳海山”附近的“海洋河”。

虽然各项地理事实均表明潇水是湘江的正源, 历史上也曾经有人对此提出过正确的认识。但是, 自汉代以来, 潇水一直都不曾拿到湘江源头的“头衔”。究其原因, 主观意识方面的制约, 是影

响人们正确认识客观现实的主要原因。《汉书〃地理志》首先提出了海洋河是湘江源头的观点, 其后, 这个错误观点, 由于《水经注》的湘、漓同源说而得到加强。湘、漓同源, 实际上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结果, 而正是由于这项改造自然的活动, 使得湘江发源海洋山的错误说法得到了强化, 两千年来, 流传广布, 深入人心。正是由于错误的主观偏向, 导致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里的湘江的真正源头视而不见, 甚至对正确的认识也采取了排斥的态度。

参考资料: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第4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②《辞源》, 商务印书馆, 北京:1988年。

③《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1979年。

④(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卷38, 资水、涟水、湘水、漓水、溱水。

⑤(明)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卷107, 广西二, 桂林府条。 ⑥(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卷38, 资水、涟水、湘水、漓水、溱水。

⑦(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卷37,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⑧(北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 》卷162,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⑨(南宋) 祝穆:《方舆胜览 》卷2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⑩引自高冠民、窦秀英著:《湘江河道图》, 载于《湖南自然地理》,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11“海洋河”指从“海洋山”到潇、湘二水汇合的这段河道, 参见图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 第4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3表中资料由永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情科提供。 14《山海经》, 卷13, 《海内东经》。根据顾颉刚的

研究, 《山海经》的成书大约在战国中叶到西汉初年之间。 15(晋) 郭璞注:《山海经》, 卷13, 海内东经,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6(清) 郝懿行注:《山海经笺疏》, 卷13, 海内东经。上海中华书局据郝氏遗书校刊, 四部备要本。

17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 卷13, 《海内东经》, 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

18(清) 吴任臣注:《山海经广注》, 卷13, 《海内东经》,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

据历史记载,“仓吾”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逸周书·王会解》 :“路人大竹。长沙鳖。其西鱼复鼓钟钟牛。蛮扬之翟。仓吾翡翠。所以取羽也。其余皆可知自古之政。南人至众。皆北向。”

《逸周书》注“仓吾,亦蛮也”

历史古籍记载最早出现“仓吾”,便始源于此。《逸周书·王会解》周成王的成周之会,有南方朝贡的贡品“仓吾翡翠”,这是古籍始见的苍梧两字。由此可知,周王朝时的“仓吾”,或为一部族,或为一诸侯国。仅凭史书记载的只言片语,后世的今天难以深究其历史根源,不得而知。

而仓吾族来源古远。苍梧,古作仓吾、仓黑、吾。古书《集韵》:牾音吾、古兽名,亦牛之属也。苍梧即一种苍黑的独角牛与封猪为混合图腾的族群。

“仓吾古国”存在历史时间:据历史学界研究,苍梧古国距今约4900—4700年,由于缺乏当时的史料,“仓吾古国”的研究只能根据世代相传、以及从后人整理的文献来进行。

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已出现的最早苍梧古国。

分布范围:苍梧古国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北部和东部地区、广东的北部和西北部、湖南湘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势力到达今湖南洞庭湖区与三苗人接垠交错而居。

舜帝时期与“仓吾古国”:北方中原华夏集团与三苗的战争进行得很激烈、残酷。舜帝与苍梧的接触间有战争也有和平,舜帝多采取南抚交趾的政策,多次南巡,结果客死苍梧之野,葬九嶷山。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舜“代尧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国语》也说“舜勤民事而野死。”

《淮南子》认为“舜征三苗,遂死苍梧。”

据零陵地方志记载:“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

舜帝葬地“仓吾古国九嶷山”:

历史最早记载舜帝葬地的最早典籍:《礼记•檀弓》说“舜葬苍梧之野。”

汉代蔡邕《九疑山铭》说舜“遂葬九疑,解体而升。”

《永州府志》(康熙续修)载:“九疑山在县南六十里,亦曰苍梧山。仙真羽客往往蜕形于此。虞帝南巡不返,至今有舜陵在焉。”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图》,在今潇水之南绘有九疑山,注有“帝舜”二字。

因而今九嶷山,又名“仓吾山”、“苍梧山”。

舜帝对“仓吾古国”的影响:舜帝南巡,南边到达“仓吾古国”,加强和密切了珠江流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和交流。同时也把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播到了“仓吾古国”,对珠江流域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影响深远。而在西江流域至今还能感受到帝舜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历史痕迹。

“仓吾古国”文化遗址:桂东和桂东北都曾发现两处出土制铜石范的历史遗址:一为今平南县石脚山,一为今灵川县新岩。其中今灵川县出土了五件铸铜石范,有单面和双面的钺范、斧范等。而商周前后,在青铜器铭文中已有“仓吾”二字,“苍梧翡翠”更是闻名中原,为特供周成王的贡品。

“仓吾古国”东周时期政治重心:今贺州市沙田龙中村一处东周岩洞葬遗址,曾出土青铜器一批,包括牺尊、兽首盉、罍、钺、鼎、鼓等18件。龙中岩洞葬遗址的文化因素具有多样性,这反映出了墓主人在当时的的权力和地位。

而洞葬遗址周边沙田河流域及其附近,发现了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15公里的范围内,广泛分布着城址、墓葬区、窑址等东周青铜文化遗存。出土物除了青铜器外,还有陶瓷器、贝币等。该遗址附近并且发现一座当地称土城窖的城址,为圆形周长800多米,有城壕围绕,城址西部有一条小道穿过护城壕向城外延伸。

该遗址群表明,“仓吾古国”东周时期的政治重心曾一度在今贺州,春秋之后,才转移往古封阳(今贺州铺门河东村一带)。

“仓吾古国”灭亡:公元前391年,楚悼王南平百越,占领了苍梧古国北部领地,部份苍梧族向南转移,加盟并入西瓯。苍梧古国实际上已不存在了。

“仓吾”文化发展:“仓吾古国”灭亡的同时,但古老的苍梧文化并未就此衰落。部分苍梧族南迁的到达西江流域,即今天的广东封开、德庆、四会、广宁一带,并建立起百越苍梧,与当地的南越族融化。

下一章,与大家解说历史上再次出现的苍梧国(南越苍梧)。

风景美丽的城市有很多,大江南北,数不尽数。同一座城市同一条街道在每个人的眼里都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青岛。一座适合闲散溜达的海滨城市。一个把浪漫诠释到极致的地方。

春天的青岛

春天的青岛,莫过于樱花的吸引了。每年三月下旬,北九水美得像是仙境,崂山风景区大河东村的樱花开了,漫山遍野,满眼都是粉粉的颜色。中山公园的樱花雨美的让人窒息。初春时候的小麦岛公园,随便找个地方懒散地坐着,眯眼晒太阳,满鼻的青草香,远处的海浪声,只管放空自己享受大自然的一切。李沧区李村公园看海棠花。那是一片花海。不可言喻的花海。置身其中让人分不清方向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夏天的青岛

青岛的夏天是从海边的沙滩开始的。栈桥、石老人,八大关熙熙攘攘的人群,最最忙碌的就是夏天了。夏天的海边还是情侣拍照的最佳选择地。沙滩、海浪、夕阳,浪漫爱情的绝佳拍摄地。找个下午,和喜欢的人手牵手走在有德国建筑的大学路,体会不一样的风情。街角的咖啡店,或者找一家开在老建筑之下的杂货铺,冲击视觉的古朴感扑面而来,撞击你的心脏,慢慢啜饮一杯黑咖或者随手翻阅旧杂志,时间就这样慢慢的从指尖溜走了。

秋天的青岛

秋天的青岛,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红瓦绿树。秋天了,一个人或者和喜欢的人一起去一趟太清宫吧。道教圣地的太清宫,10月-11月中旬深秋时节,红墙灰瓦的庙宇与金**的银杏叶绝美的搭配在了一起。整个太清宫掩映在翠绿和金黄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相得益彰,让人心静如微风。秋天不仅仅有银杏还有梧桐。太平角公园内有一条长达100多米的梧桐林荫大道。秋天,黄绿相间的梧桐叶,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影子投在游人的脸上。亮亮的灿烂的如同心情。

世博园的小火车会载你到园区内的水杉路上,那里的水杉叶子变成了红色。伴随者小火车的音乐,不想快乐都不可以。

冬天的青岛

冬天的青岛是冷的。再冷也阻挡不了去栈桥看海鸥的热情。冬天的栈桥比夏天安静了很多。从10月份到来年4月,每年有超过10万只海鸥从西伯利亚、黑龙江飞到青岛过冬。找个晴朗的日子,傍晚时分,有夕阳的下午。如果你有面包,那么,人与动物的亲密接触就开始了。海浪、夕阳、海鸥,静静的只做你自己。

看一场日出吧。在青岛的冬天里。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个冬天不再冷,因为记忆里的一切都暖暖的。

外星人之谜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有关外星人光临地球的奇闻异谈在科幻作品和报刊中屡见不鲜。有趣的是,我国古代对此也有记载。

最早的外星人出现在7000年前的贺兰山岩画中。在那些记载氏族公社生活的画面上,可以看到头戴圆形头盔、身穿密封宇航服的人,与现代宇航员的形象极其相似。最令人惊叹的是贺兰山南端、宁夏冲沟东的一幅岩画。画面左上方有两个旋转的飞碟,飞碟开口处,一个身穿“宇航服”的人正飘然而下,地面上的动物和人群在惊恐地跑散。这可能是外星人在贺兰山一带出现时的生动写照。

据《拾遗记》载:4000年前尧帝时代,一巨大的船形飞行物飘浮在西海上空。船体亮光闪烁,缓缓飘移。船上的人戴冠,全身长满白色的羽毛,无翅而能在高空翱翔。

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的名著《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然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之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这看来是一段精彩的飞碟活动的描述。

首先,庄子指出藐姑射之山——又名姑射山、石孔山,在今山西临汾县西,有神人居住。他们的肌肤摸上去如冰雪,身材矮小貌似少年,他们不吃任何食物,只从空气和露水中吸取养料,维持生命。他们的乘具会产生气团,运动时如同飞龙。这些经藐姑射之山为基地的飞碟,其活动范围遍及全球,而且常常飞往太空。回来时,常常向地球人传授科学知识,并且帮助古人消除农作物的病虫害使谷物年年获得丰收。

在我国北朝北齐人魏收所撰的《魏书》卷99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有光如东盖,声如雷,震动翅邑,仲夏降霜。有神自‘玄冥’,与人交语,乍(人名)日夜祈之。”在《拾遗记》中还记载了那些“两目如电,耳出于顶间”的外星人与秦始王谈古说今,介绍洪荒时代的地球是如何“了如亲睹”;对当时社会的重大进步和生产活动极为关注,常常是“奔而往视之”。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还记载着一件与火星人接触的故事。在三国时期的吴国,一群玩耍的小孩子中出现一个长相怪异的孩子,地身高4尺,身穿蓝衣,两眼闪着锐利的光芒。

孩子们因从来没有见过他,纷纷围上来问长问短。蓝衣孩子说:“我不是地球的人,而是一个火星人。看你们玩得开心,所以下来看看你们。”还说:“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会太长久,将来天下要归司马氏。”孩子们听了到这一消息都吓坏了,一个孩子飞快地去报告大人。当大人赶来时,火星人说声“再见”,立即缩身跳到空中。大家抬头看时,只见一块白色的绢布拖着长长的带子,正疾速地向高空飞去。当时谁也不敢将此事张杨出去。此后过了4年,蜀亡。又过了17年,吴国也灭亡了。三国分裂混战的局面结束,由司马氏统一了中国。这正应了火星人的预言。不管上述记载是否客观,古人可能曾经见过一些异于地球人的人。

《宋史五行志》记载,宋乾道六年,西安官塘出现了一人鸡首人身的怪物,高约丈余,大白天从高空中降落下来,在田野上行走,还试图与人交谈。有关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个戴着鸡形头盔的外星人。

《五行志》还记载有清康熙十二年三月发生的一件追捕外星人的事。当时有人看到一个黑面人在空中飞驰,身上红光闪闪,熠熠生辉,像是在空中放火的样子。当官府捕快闻讯起来时,那人却忽然不见了踪影。

《清史稿灾异志》则载有一例极似当今外星人掳人报道的事例。在清雍正三年七月,灵川五都廖家塘有一村民与众人入山砍竹。忽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失踪了,140多天之后又莫名其妙地在家中出现,但是说话己语无伦次,怪诞不经。

我国古代史料中的外星人记载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为长期未解的外星人之谜增添了古幽神奇的色彩,而且将为外星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根据史料古籍整理下!详细名单如下:

  宋代茶名产地茶类录

  茶名 产地 茶类

  建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北苑茶(贡茶) 今福建建欧东 绿茶饼

  壑源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曾坑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佛岭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沙溪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洪井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龙茶凤饼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大团(团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大龙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大凤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小龙(小龙团)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小凤(小凤团)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石乳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密云龙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瑞云翔龙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御苑玉芽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万寿龙芽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上品拣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新收拣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玉华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北苑报春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兴国岩拣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兴国岩小龙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兴国岩小凤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拣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无比寿芽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龙园胜雪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试新銙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上林第一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乙夜清供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承平雅玩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龙凤英华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玉除清赏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启沃承恩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玉叶长春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雪英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千金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玉清庆云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无疆寿龙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兴国岩銙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南山应瑞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京铤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白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云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万春银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金钱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宜年宝玉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长寿玉圭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蜀葵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太平嘉瑞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琼林毓粹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浴雪呈祥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壑源佳品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旸谷先春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寿岩却胜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延年石乳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青凤髓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叶家白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武夷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火前(明前) 今福建武夷山 绿茶饼/散茶

  社前 今福建建欧东 绿茶饼/散茶

  龙茶(龙团)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玉蝉膏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小团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先春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龙苑报春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雨前 今福建建欧东 绿茶饼/散茶

  上品龙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细色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散茶

  建安石崖白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清风使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银线水芽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散茶

  耐重儿 今福建建欧 茶膏团

  生拣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水拣茶 今福建建欧 绿茶饼

  福州腊面茶 今福建福州 绿茶饼

  福州玉津 今福建福州 绿茶饼

  方山茶 今福建福州 绿茶饼

  方山露芽 今福建福州 绿茶饼

  漳州蜡茶 今福建漳州 绿茶饼

  古雷茶 今福建漳浦 绿茶饼

  啖山茶 今福建建宁 绿茶饼

  骨子 今福建南平 绿茶饼

  玉泉茶 今福建长汀 绿茶饼

  延平半岩茶 今福建武夷山 绿茶饼/散茶

  麦颗 今福建建欧,

  四川都江堰市 绿茶饼/散茶

  邛州茶 今四川邛崃 绿茶饼

  沙坪茶 今四川都江堰市 绿茶饼

  月兔茶 今重庆彭水,黔江 绿茶饼

  都濡高株 今重庆彭水,黔江 绿茶饼

  宾化茶 今重庆南川 绿茶饼

  夔州真香茶 今重庆巫溪 绿茶饼

  多波茶 今重庆石柱 绿茶饼

  多陵茶 今重庆石柱 绿茶饼

  白马茶 今重庆武隆 绿茶饼

  狼猱山茶 今重庆 绿茶饼

  水南茶 今重庆合川 绿茶饼

  罗村茶 今四川广元 绿茶饼

  兽目茶 今四川江油 绿茶饼

  赵坡茶 今四川广汉 绿茶饼

  扬村茶 今四川什邡 绿茶饼

  石花茶 今四川彭县 绿茶饼

  仙岩茶 今四川彭县 绿茶饼

  堋口茶 今四川彭县 绿茶饼

  蝉翼 今四川温江/都江堰一带 绿散茶

  片甲 今四川温江/都江堰一带 绿散茶

  雅山茶 今四川温江/都江堰一带 绿散茶

  鸟嘴 今四川温江/都江堰一带 绿散茶

  雀舌 今四川温江/都江堰一带 绿散茶

  味江茶 今四川都江堰一带 绿散茶

  纳溪梅岭茶 今四川兴文 绿散茶

  峨眉白芽 今四川峨眉山 绿散茶

  峨眉雪芽 今四川峨眉山 绿散茶

  火井茶 今四川邛崃 绿散茶

  蒙顶籛茶 今四川雅安 绿散茶

  蒙顶路镌茶 今四川雅安 绿散茶

  蒙顶鹰嘴茶

  (白茶) 今四川雅安 绿散茶

  蒙顶石花 今四川雅安 绿散茶

  蒙顶井冬芽 今四川雅安 绿散茶

  蒙顶压膏露芽 今四川雅安 绿饼茶

  蒙顶压膏谷芽 今四川雅安 绿饼茶

  蒙顶紫笋 今四川雅安 绿饼茶

  蒙顶研膏茶 今四川雅安 绿饼茶

  蒙顶茶 今四川雅安 绿饼茶

  (蒙山茶) 今四川雅安 绿饼茶

  合州水南 今四川合川 绿饼茶/散茶

  涪州三般茶 今四川涪陵 绿饼茶

  火番茶 今四川邛崃 绿饼茶

  圣杨花 今四川雅安 绿饼茶/散茶

  泸州茶 今四川泸州 绿饼茶/散茶

  径山茶 今浙江余杭 绿饼茶/散茶

  径山雨前茶 今浙江余杭 绿散茶

  白云茶 今浙江杭州 绿散茶

  香林茶 今浙江杭州 绿散茶

  宝云茶 今浙江杭州 绿散茶

  垂云茶 今浙江杭州 绿散茶

  顾渚紫笋 今浙江湖州 绿散茶

  湖州紫笋 今浙江湖州 绿散茶

  吴兴紫笋 今浙江湖州 绿散茶

  龙井茶 今浙江杭州 绿饼茶/散茶

  黄岭山茶 今浙江临安 绿饼茶

  天笕岭茶 今浙江诸暨 绿饼茶

  天台茶 今浙江天台 绿饼茶

  天台云雾 今浙江杭州 绿饼茶/散茶

  宁海茶 今浙江宁海 绿饼茶

  举岩茶 今浙江金华 绿饼茶

  婺州方茶 今浙江金华 绿饼茶

  紫高山茶 今浙江黄岩 绿饼茶

  白马山茶 今浙江仙居 绿饼茶

  延峰茶 今浙江临海 绿饼茶

  小溪茶 今浙江天台 绿饼茶

  魏岭茶 今浙江天台 绿饼茶

  紫凝茶 今浙江天台 绿饼茶

  雁荡茶 今浙江乐清 绿饼茶

  龙涎茶 今浙江乐清 绿饼茶

  细坑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焙坑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大昆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小昆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嵊县鹿苑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紫岩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胡山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瀑布岭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真如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五龙茶 今浙江嵊州 绿饼茶

  丁坑茶 今浙江绍兴 绿饼茶

  茗山茶 今浙江萧山 绿饼茶

  瑞龙茶 今浙江绍兴 绿饼茶

  卧龙茶 今浙江绍兴 绿饼茶

  花坞茶 今浙江绍兴 绿饼茶

  日铸雪芽 今浙江绍兴 绿饼茶/散茶

  瀑布仙茗 今浙江余姚 绿饼茶

  天尊岩茶 今浙江桐庐 绿饼茶

  建德乌龙茶 今浙江建德 绿饼茶/散茶

  鸠坑茶 今浙江淳安 绿饼茶

  西庵茶 今浙江富阳 绿饼茶

  龙坡山子茶 今浙江湖州 绿饼茶

  草茶 今江西/江苏 绿饼茶/散茶

  云山茶 今湖南武冈 绿散茶

  衡山茶 今湖南衡山 绿饼茶

  鼎州芽茶 今湖南常德 绿饼茶

  小方茶 今湖南安化 绿饼茶

  大方茶 今湖南安化 绿饼茶

  绿芽茶 今湖南安化 绿饼茶/散茶

  双上茶 今湖南安化 绿饼茶

  小卷生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开卷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开胜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小巴陵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大巴陵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黄翎毛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岳州黄翎毛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邕湖含膏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岳阳含膏冷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

  金茗 今湖南长沙 绿饼茶

  片金 今湖南长沙 绿饼茶

  岳麓茶 今湖南长沙 绿饼茶

  潭州茶末 今湖南长沙 绿末茶

  独行 今湖南长沙 绿饼茶

  灵茶 今湖南长沙 绿饼茶

  长沙石楠 今湖南长沙 绿饼茶/散茶

  月团 今湖南长沙/陕西洋州 绿饼茶

  白鹤茶 今湖南岳阳 绿饼茶/散茶

  草子 今湖南/湖北/广西 绿散茶

  杨树 今湖南长沙 绿散茶

  雨前 今湖南长沙 绿散茶

  雨后 今湖南长沙 绿散茶

  焦溪茶 今江西南康 绿散茶

  窝坑茶 今江西南康 绿散茶

  云居茶 今江西南康 绿散茶

  泥片 今江西赣州 绿散茶

  虔州斺茶 今江西宁都 绿散茶

  双港茶 今江西铅山 绿饼茶

  谢源茶 今江西婺源 绿饼茶

  庆合 今江西上饶/

  安徽贵池等地 绿饼茶

  运合 今江西上饶/

  安徽贵池等地 绿饼茶

  禄合 今江西上饶/

  安徽贵池等地 绿饼茶

  福合 今江西上饶/

  安徽贵池等地 绿饼茶

  嫩蕊 今江西上饶/

  安徽贵池等地 绿饼茶

  仙芝 今江西上饶/

  安徽贵池等地 绿饼茶

  金片 今江西宜春 绿饼茶

  绿英 今江西宜春 绿饼茶

  临江玉津茶 今江西樟树 绿饼茶

  黄蘖茶 今江西宜丰 绿散茶

  紫源茶 今江西高安 绿饼茶

  庐山云雾 今江西庐山 绿散茶

  双井白芽 今江西修水 绿散茶

  双井鹰爪 今江西修水 绿散茶

  黄龙茶 今江西南昌 绿饼茶

  筠州紫源茶 今江西高安/宜丰 绿饼茶/散茶

  周山茶 今江西铅山 绿饼茶

  白水团茶 今江西铅山 绿饼茶

  小龙凤团茶 今江西铅山 绿饼茶

  九龙团茶 今江西安远 绿饼茶

  龙团/九龙茶 今江西安远 绿饼茶

  仙人掌茶 今湖北当阳 绿饼茶

  巴东真香 今湖北巴东/重庆奉节 绿饼茶

  蕲州团黄 今湖北蕲春等县 绿饼茶

  两府茶 今湖北武汉武昌 绿饼茶

  宝山茶 今湖北武汉武昌 绿饼茶

  双胜茶 今湖北武汉武昌 绿饼茶

  进宝茶 今湖北武汉武昌 绿饼茶

  鄂州团黄 今湖北赤壁/崇阳 绿饼茶

  大拓枕茶 今湖北江陵 绿饼茶

  荆州碧涧茶 今湖北江陵 绿散茶

  茱萸 今湖北宜昌一带 绿饼茶

  明月 今湖北宜昌一带 绿饼茶

  碧涧 今湖北宜昌一带 绿饼茶

  紫花芽茶 今湖北宜昌 绿饼茶

  清口茶 今湖北秭归 绿饼茶

  归州白茶 今湖北秭归 绿饼茶

  龙芽 今安徽六安 绿饼茶

  广德芽茶 今安徽广德 绿饼茶

  胜金 今安徽歙县 绿饼茶

  耒泉 今安徽歙县 绿饼茶

  华英 今安徽歙县 绿饼茶

  早春 今安徽歙县 绿饼茶

  紫霞茶 今安徽歙县 绿饼茶

  白乐金芽 今安徽歙县 绿饼茶

  池源茶 今安徽贵池 绿饼茶

  闵坑茶 今安徽青阳 绿饼茶

  鸦山茶 今安徽宣城 绿饼茶

  龙溪茶 今安徽舒城 绿散茶

  庐州开火新茶 今安徽舒城 绿饼茶

  太湖茶 今安徽太湖 绿散茶

  舒州开火茶 今安徽太湖 绿饼茶

  天柱茶 今安徽岳西 绿饼茶

  霍山黄芽 今安徽霍山 绿饼茶/散茶

  虎丘茶 今江苏苏州 绿饼茶

  洞庭山茶 今江苏苏州 绿饼茶

  水月茶 今江苏苏州 绿饼茶

  蜀冈茶 今江苏扬州 绿饼茶

  禅智寺茶 今江苏扬州 绿饼茶

  阳羡紫笋 今江苏宜兴 绿饼茶

  常州紫笋 今江苏常州 绿饼茶

  义兴紫笋 今江苏常州 绿饼茶

  都茗茶 今广西上林 绿饼茶/散茶

  容州竹茶 今广西北流 绿饼茶

  古县茶 今广西桂林 绿饼茶

  修仁茶 今广西鹿寨/荔浦 绿饼茶

  吕仙茶 今广西灵川 绿饼茶

  吕岩茶 今广西灵川 绿饼茶

  灵川玉津 今广西灵川 绿饼茶

  城固团茶 今陕西城固 绿饼茶

  西县团茶 今陕西南郑 绿饼茶

  信阳茶 今河南信阳 绿饼茶

  浅山簿侧茶 今河南光山 绿饼茶

  东首茶 今河南光山 绿饼茶

  高树茶 今贵州务川 绿饼茶

  鹦鹉茶 今贵州思南 绿饼茶

  生黄茶 今贵州遵义 绿饼茶

  普洱茶 今云南思茅/西双版纳 绿饼茶

  普茶 今云南思茅/西双版纳 绿饼茶

  五果茶 今云南昆明 绿饼茶

  韶州生黄茶 今广东曲江 绿饼茶

  春紫笋茶 今广东封开 绿饼茶

  夏紫笋茶 今广东封开 绿饼茶

  罗浮茶 今广东博罗 绿饼茶/散茶

  西樵山茶 今广东南海 绿饼茶

  天子茶 今广东罗定 绿饼茶

  凤山茶 今广东潮阳 绿饼茶/散茶

  资料来源:古典史料

王若飞、宁静、伊扬、刘婕、颜振豪、刘孜、何洁 ,聂远,舜天齐 杨粲 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据播州的杨氏鼻祖杨端之十三代孙。粲为杨轼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秉性好学,笃信儒家经典,少年即怀大志。宋宁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袭播州安抚使,执掌播事30余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人物。 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南侵攻占潼关,入据陕西后,四川宣抚使吴曦谋反,叛国投金。次年正月,自立“蜀王”,当了金人的儿皇帝。杨粲以强烈的爱国热忱谴责吴曦投降分裂的行径,决定率师讨伐,播军正欲启行,吴曦已被处死于兴元伪宫。杨粲为支持抗金战争,向朝廷贡战马300匹,黄白金银上万两,“以助国用”,同时建言朝廷乘胜“大举北伐,以雪先耻”。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为继续支持抗金之战,粲“输马三百于蜀帅,蜀帅以闻,上益嘉之”。“南平夷”穆永忠趁国事动荡之秋,大量侵占“公家田”,粲提兵讨伐,“斩永忠,归其田”。播州杨氏家族从北宋起就发生争权夺地的内乱,粲之族弟杨焕居于“下杨”之地,撕毁“摒弃干戈”的协议,“违盟抄掠界上”,百姓蒙难。粲“遣兵诛之”,将杨焕掠夺的土地和租赋尽数归还珍州,并用武力统一了下杨之地,结束了播州长期分裂的混乱局面。后来“南平闽酋伟桂弑父自立”,粲出兵镇压,“败其众于滇池(今四川会理),斩首数千级,辟地七百里,获牛羊铠仗各以千计”。在多次对外战争中,杨粲以“卫道”为旗号,凭借武力行兼并扩张之实,掠夺大量财富和农奴,扩大播州版图,因而后世史家评说,播州传至粲,“封疆始大”。 杨粲治播州以“文武兼资”著称,史籍说他“性孝友、安俭,素治政宽简,民便之”。由于实行比较开明宽松的对内政策,不事苛求勒派,播州社会稳定,生产发展,财富日增。他继承其祖杨选、其父杨轼“结庐养士”、“留意艺文”的传统,崇尚儒术,建学造士,大修先庙,“肇修郡之儒学、琳宫、梵刹、桥道”,众多学者、僧人、道士在播州传播学术和宗教,各得其所。《杨文神道碑》称赞杨粲:“士类羽流,皆称其喜儒而好礼,乐善而种德。”他倡导推行的文治,使播州这南荒之地加速了文明进程。“子孙绳绳善继,尊尚伊洛之学;言行相顾,一如邹鲁之俗”,播州“土俗大变”,出现了“俨然与中土文物同”的大好局面。杨粲是开创“播州盛世”的英伟人物,他在发展文化的同时,大力振武治军,实施耕战政策,组织训练了一支“寓兵于农”的地方武装。对播民实行亦农亦兵,“且耕且战,得富国强兵之策”。这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劲旅,在数次内外征战中十分骁勇,所攻必克,军威镇慑邻境,大大加强和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他的后世子孙继承发扬了这套行之有效的治军之术,在杨价、杨文治播时,为抗击蒙元,保家卫国,播州雄威军驰骋西南战场,在多次远征作战中独当一面,屡建奇功,被朝廷誉为“国之藩屏”。 晚年,杨粲以儒家道德思想为准绳,总结毕生统治经验,作《家训十条》,并刻石以示子孙。文日:“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从俭约,辨贤,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这10条家训,被后人评为“有功名教、福贻子孙”的垂世范言。杨粲卒于宋绍定年间,官终武翼大夫。因子孙在抗金战争中报效疆场,宋王朝屡次为杨粲加封赐谥,赠予右武大夫、吉州刺史、左卫大将军、忠州防御使等头衔,并“赐庙忠烈,封威毅侯”。 何腾蛟 何腾蛟(1592一1649),贵州黎平府人,字云从,亦字祥升,出身"书香"门第。祖父何志清,明嘉靖贡生,曾任四川夔州府开县主簿。父何东凤,明万历贡生,曾任云南楚雄府新州学正。传说腾蛟诞生之时,乡里人"忽见金色双鲤飞入何宅,顷刻消失,人皆以腾蛟为井里神鱼所化生"。传说神异,可见乡里人对腾蛟的敬重。 腾蛟稍长,便随父就读。父训课极严,有一天问书不解,父怒,举石砚击腾蛟的头,并责骂说:“子不受教,击死无悔。”于是腾蛟奋志不懈,考取了秀才,“岁试拔前茅”。但参加省里的乡试落第,在科试中,因文章刺伤时政,被置四等,父闻大怒,母亲廖夫人暗中使人报知,叫他不要回家。腾蛟于是躲在卖书的李静溪先生家含泪攻读。后前往内江投奔堂兄起蛟,想找兄长谋职。起蛟知道他的来意,想刺激他以求进取,便责令守门人不准他进门,送他一本《百中经》和铜钱一贯。腾蛟感到惭愧,便回到家乡,屏迹于郡郭外南泉山天香阁,刻苦攻读,昼夜不懈,磨练自己的志气。 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贵州乡试,由于父亲去世,家境中落贫穷,腾蛟“苦乏资斧”,犹豫很久,幸得书店李静溪先生解囊相助,才启程跋涉赴省会试,考取举人。初任山西榆次县教谕,后历任山西介休、汾阳,河南南阳,陕西大兴等县县令。腾蛟治理南阳,“土寇”作乱,他采用"剿抚"的安民政策,曾亲自单骑往抚降敌,使四境得安,由是知名。 崇帧十一年(公元1638年),朝廷提拔他任兵部职方主事,晋升员外郎。十二月调山西口北兵备道。崇帧十五年春,奉命出任湖北郧阳兵备道。后“遭母忧”,辞官归里。孝服除后,起任淮徐兵备道。所在任内,皆以“才谞精敏”,廉明、勤政、爱民著称。 崇帧十六年(公元1643年)三月,督部史可法极力推荐,超拜他任右佥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抚湖广。左师指左良玉,驻扎湖广的总兵官,手握重兵。当时湖北尽为农民义军所占领,仅存武昌一郡,左良玉大军素无纪律,将兵骄横。人劝腾蛟勿往,腾蛟说:"国家养仕设官,原以救倾危之急,当立千万年不朽之功;今日偷生畏死,岂人臣之责乎"遂慷慨赴任。到任之后,他终日尽瘁边事,不问利害。而左良玉亦服腾蛟威望,倾心接纳,得以相安。次年春,遣将惠登相,毛宪文恢复德安府及随州,武昌得以稳定。 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采取了残暴的民族压迫政策,一方面拉拢汉族官僚地主,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军;一方面迫使北京汉族居民迁离北京,并颁布圈地令、剃发令、逃人法,企图用暴力统治中国,因而使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五月,明朝一部分官僚地主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弘光政权,以“复故土以光祖业”相号召,抵抗清军南下。大江南北官兵纷纷响应,各地人民群众,把恢复祖国的河山,拯救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政权的身上。但弘光朝廷内部腐化,福王只知享乐,封建统治者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党争,政权极不稳固。同年六月,福王诏书至楚,当时左良玉驻军汉阳府,拥有七八万军队,他的部下有异议,迟迟不肯开读诏书,有意东下干预朝政。腾蛟说:“社稷安危,系此一举。倘不奉诏,吾当以死殉之。”持一剑往良玉住所。当时左良玉的正纪官卢鼎也力陈国家祸福,对左良玉晓以大义,才如礼开读诏书,使政局暂时安定下来。同年八月,福王命加腾蛟兵部右待郎,兼抚湖南。冬十一月,复命腾蛟以原官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不久,左良玉又以"清君侧"为名,拟出兵东下,诛讨东阁大学士马士英和兵部尚书阮大钺,发动内战,自相残毁。腾蛟为了顾全抗清大局,竭力劝阻。良玉不听,反而大肆掳掠,大杀城中人民,并胁迫腾蛟同行。舟至汉阳门,腾蛟乘机跃入江水,漂十余里,被渔船救起。远近人民认为腾蛟入水三昼夜不死,必有神灵保佑,由是人民更加信服他。后腾蛟绕道浏阳到达湖南长沙,召集部属,商议抗清战守之策。令堵胤锡为湖北巡抚,傅上瑞为湖南巡抚,章旷为总督监军……调副将黄朝宣、张先壁、刘承胤所带士兵,先后聚集长沙,兵势稍振。而这时左良玉已在九江途中病死,其子左梦庚后来降清。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清军占领南京,福王被俘,弘光政权覆灭。接着江南苏松所属各城镇先后被清军占领。同年四月,唐王朱聿键即位于福州,号隆武。唐王居南阳时,素知腾蛟贤,委以重任,加腾蛟督师的官衔。 这年四月,李自成遇害,农民军残余部分别由郝摇旗、刘体仁、袁宗第及李锦、高一功等领导。共约四五十万人,向荆襄进发。义军纪律严明,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他们骤然失去主帅,认识到大敌当前,应该联合明朝官军,共同抗御清兵。农民军由岳州到湘阴,节节向南移动,距长沙百余里,不与明军争锋,并通知明军,愿归顺何腾蛟统帅,表示希望彼此团结,共御强敌。何腾蛟便派部将万大鹏带领数骑前往郝摇旗营中商量合作条件。摇旗等大喜,便带领5万农民军至长沙。腾蛟开诚抚慰,宴饮尽欢,并犒赏官牛酒。摇旗便召集袁宗第、蔺养成、牛有勇等率义军来归。腾蛟兵力骤增10余万,声威大震。 不久,李锦、高一功拥众数十万逼常德,腾蛟令堵胤锡接纳,安置在荆州。李锦从此一心跟随腾蛟,农民数十万大军悉归腾蛟节制。后又有明将卢鼎、马进忠、王允成等部亦听命于腾蛟。诸军汇集,号称百万。唐王立拜腾蛟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总督豫、楚、秦、蜀、粤军务,仍督师。并饬令先收复江西,然后收复南部。何腾蛟指挥农民军约10万余人,驻湖南各地,担负起抗御清兵进攻的重任。在湖广北部的李锦、高一功所带领的18营共30多万人,改名忠贞营,归堵胤锡管辖。何腾蛟把这些农民军略加改编,仍由原来的农民军将领统率,分别驻扎湖广荆襄一带,总号十三镇,即人们所称道的荆襄十三家军。他们不久又和川东各地农民军紧密地联系,发展而为夔东十三家军,在抗请战争中牵制了相当数量的清军兵力。 荆襄十三家军与明军联合后,明军的声势突然强大。1646年春天,清政府派兵进攻湖广,何腾蛟领大军由长沙出发,大败清军于岳州,不久在藤溪、湘阴等地打了几次胜仗,使清军一时不能再向南侵入,隆武政权在福州得以从容立国。 何腾蛟镇守长沙三年,军纪严明,兵将不敢违抗。当时瘟疫流行,他"吊死问孤"、"博施劝谕",百姓暂时得到复苏。而他自己吃粗粮、野菜,穿补缀的衣服。当时军饷不足,他委任章旷创办义饷,增加地租,预征两年军粮,查抄富户财产,开设铸局铸钱,抽盐税等以资助军饷。难能可贵的是在兵荒马乱中修建文场,开科取士,使两湖之地,不废弦歌,政局得以暂时稳定。 1646年8月,隆武帝及皇后在汀州不幸被清军所俘,死于福州。消息传来,腾蛟大为悲痛,厉兵保境如平时。 当隆武帝殉国的消息传到梧州,广西巡抚瞿式耜等立即返回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即位,改年号为永历,拜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当时,王进才守益阳,闻清军渐逼,退出益阳,还守长沙。这时腾蛟处境十分困难。 1647年2月,清兵逼广东,桂王自肇庆逃到梧州,清军迅速攻下梧州,桂王再奔至桂林。这时,只有大学士瞿式耜坚守桂林,顽强抵抗,桂林才得以保全。当时湖湘一带,总督何腾蛟的部将及率领的荆襄十三家军与清军顽强的战斗起到了前卫作用。 这时,怀有野心的武冈总兵官刘承胤挟持桂王由桂林出走到全州,三月到武冈,由瞿式耜留守桂林。当时汉奸孔有德率领清军大举进攻长沙,马进忠、王进才等纷纷溃退。何腾蛟势孤,单骑走衡州。长沙、湘阴俱失,五月腾蛟至永州,不久,退驻白牙市(今湖南安东县)。 八月十三日,清兵破武冈,刘承胤以城降。桂王携带官眷奔靖州,九月返桂林。而城中只有焦琏一军,腾蛟虑势孤,率赵印选、胡一青入城相助。正危急时,南安侯郝摇旗忽拥众万余至,上下震动。摇旗与焦琏部将角斗,恰逢卢鼎亦带兵至。腾蛟从中调解,使桂林得以安定。于是腾蛟派遣焦琏、郝摇旗、卢鼎、赵印选、胡一青各营分别守兴安、灵川、义宁诸州县,兵势稍振。 十一月,清兵逼全州,腾蛟督五将共同御敌,亲自到营溶江口。次年二月,清军由湖南席卷而下,占领全州、兴安。郝摇旗败走桂林,挟桂王走柳州又奔南宁。三月,腾蛟在永宁闻讯,重返桂林。四月初六,腾蛟督焦琏、胡一青等分三门拒守,腾蛟督诸军鏖战,居中指挥。胡一青率将士,挥戟冲锋陷阵,叱咤撼山岳,清军被击退。腾蛟尾随至岩关,身先士卒,大战于兴安的三里桥。清军列阵塘铺营,漫布山谷,以四股侵入,腾蛟命赵印选率五司将士奋勇当先,多有斩获。直至酉刻,胡一青仍率兵继续战斗,至三里桥,诸将踊跃,无不以一当百,清军再退至兴安。初八日,腾蛟督诸将前至凤凰坪距三里许与清军大战于松林。清军伏兵炮声隆隆。腾蛟令四路出击,命赵印选、胡一青率诸标镇往来冲杀,鏖战良久,望之如在奔雷急电之中。标镇周金汤、熊朝佐奉令从凤凰坪左山横击,清军大败,死者山积,鸾桥之水为之不流。十六日,清军退走。 五月十五日,腾蛟指挥三军进攻全州城,自辰至酉,炮伤敌副参顾有能等45人。二十六日夜令赵印选督全营攻北关,焦琏督全营袭南关,蒲镇一营攻西关。次日卯刻胡一青先登城,生擒清巡抚李懋祖,押送桂林斩首。各营相继攻入,悉斩清军精锐。这次战役,八次大战,五次进攻,收复了全州。史称"全州大捷"。六月,江西的清降将金声桓、广州的清降将李成栋先后反正,据地归附,声势复振。在湖南的清军逐渐退去。秋七月,腾蛟进驻全州。八月,桂王自梧州入肇庆。腾蛟再派遣曹志建、卢鼎、焦琏、赵印选等率军攻永州。围三月,大小36战,至十一月,攻占永州。接着不久,连克宝庆、衡州、常德,以前所失的土地,渐次恢复,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抗清声势为之大振。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清军后方的榆园军、吕梁山的起义军和关中农民义军都发动了广泛的攻势,一时间,永历政权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四川、广东7省,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高潮。 但由于永历政权内部党派纷争,矛盾重重,农民军也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清军以喘息的机会。加以南明军中军心涣散,纪律废弛,将帅、士卒怯懦贪鄙,不接受何腾蛟调遣约束,各路军马各行其事,严重地削弱了战斗力,以致在以后的争战中,马进忠烧常德走武冈,王进才放弃宝庆逃走,各郡邑守将闻风溃逃。腾蛟当时驻衡州,十分惊骇,看到千里一空,忧心如焚。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正月,腾蛟檄召马进忠由益阳出兵长沙,并亲往忠贞营,邀李锦入衡州,其时只带随身30名士兵前往。然而李锦已往东开拔,腾蛟即尾随至湘潭。湘潭已是一座空城,李锦弃守离开了。腾蛟便进驻危城之中。是时诸将都去增援江西,金声桓、黄飞鸾又已调往全州。马进忠听到腾蛟轻身独往,随即遣将追护,但已来不及。汉奸孔有德探知腾蛟在湘潭空城的消息,昼夜兼程追至城下,派降将徐勇以轻骑突入湘潭。率众罗拜劝腾蛟投降。徐勇原是左良玉部将,曾追随过腾蛟,腾蛟见其为虎作伥,怒火中烧,骂不绝口,举剑要砍徐勇,徐勇只好退避。十九日晓起,营垒皆空,腾蛟方巾便服坐堂上,流泪痛心地说:"五年督师,心血呕尽,而结果落得这样地步,这难道是天意吗"清军从四面八方涌来,簇拥腾蛟而去,将他安置在城外慧德庵中。明将宣威将军杨一营不知腾蛟去处,想寻找救护他,曾7次冒险单骑入危城寻访,终不可得,竞被流矢击中殉难。满洲贵族固山额真佟养和延请腾蛟谈话,劝他归顺清朝。腾蛟膝地而坐,一言不发。清军将他的家属40余口(包括他的继母孙大夫人及正妻徐夫人在内)带来胁迫他投降。腾蛟不动声色地说:"老母耄矣,余无足惜,一惟命。"又强迫他投降,他说:"我国不幸,大臣被掳,我肩负大明三百年纲常的重任,岂能以一身事奉两主我是个血性男子,百折不回,你们为何还吝惜一剑,不把我杀死"佟养和见他意志坚决,不可动摇,便退出。腾蛟居庵中,正襟危坐,谈笑自若,几次请他不去,几次馈送饮食不吃。有一天,庵中一僧将一钵清水献给他喝,他马上用手挥去说:"烦劳大和尚,为我另取一壶江心水,饮了好上路。"僧人立即舀来一钵江心水奉上,腾蛟接过,望南流泪说:"这江水自衡山流来,是桂王那里流来的水啊!这水可以洗涤我的肠胃,死了也好瞑目。"腾蛟饮了江水绝食七天没有死。佟养和再派人来劝降,他拒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衣带之遗,彼则行之,我则继之,吾志决矣,勿复多言。"佟养和叹息道:"真是个硬汉,他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了。"又不忍心杀他,便给他一捆丝绳,一面汗巾,由他自裁。当时微雨初过,他从容慢步,一面以袖拂巾,一面吟七律(绝命诗)一首: 天乎人事苦难留,眉锁湘江水不流。 炼石有心嗟一木,凌云无计慰三洲。 河山赤地风悲角,社稷怀人雨溢秋。 尽瘁未能时已逝,年年鹃血染宗周。 此诗表达了他悲亡国的沉痛心情和至死不渝的民族气节,以及对祖国人民和三湘父老兄弟的深切怀念。 何腾蛟遂自缢于流水大埠桥边[时已丑(公元1649年)春正月二十六日],终年58岁。举家40余口同时被残暴的清军杀害。腾蛟死难噩耗传出后,湖南各郡县的老百姓,莫不流涕哀悼。桂王闻讯,令三军缟素,望祭痛哭,三军皆哭,声闻数里。遂追赠何腾蛟为"中湘王",谥号文烈,设位于肇庆天马寺,并授其子何文瑞为佥都御史,袭定兴侯。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清廷表彰已故明臣,谥腾蛟"忠诚",建祠于黎平城内神鱼井旁,名"何忠诚公祠"。次年腾蛟侄(起蚊子)往湘潭扶榇归里,安葬于黎平西门外之西佛崖。继后,几经修建,命名为"明谥中湘王何腾蛟陵园",乡人题有联曰:"大埠桥边,万古芳名同日月;西佛崖上,一抔黄土壮山河。"表达了乡人对何公的景仰与崇敬。 黎庶昌 黎庶昌(1837—1896),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黎庶昌六岁丧父,家贫多疾,但却刻苦攻读,寒署不懈。十四、五岁时赋诗作文,犁然成诵,在府、县考试屡获第一。二十一岁即成为府学廪贡生。一八六一年,黎庶昌离遵义赴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两试不中。一八六二年,因应诏上万言书论说时事,受到朝廷重视,被赏为知县,派往安庆听候曾国藩调遣。于是,黎庶昌便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同为“曾门四弟子”,踏上了仕途。曾署理江苏吴江、青浦知县。一八七六至一八八○年,黎庶昌以参赞身份先后随郭嵩焘、陈兰彬出使英、法、西班牙等国,开始其一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