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木糖浆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柘木糖浆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制法 23 性状 24 鉴别 25 检查 26 功能与主治 27 用法与用量 28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柘木糖浆 1 拼音

zhè mù táng jiāng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Zhemu Tangjiang

22 制法

取柘木,切成小块,洗净,加水煎煮二次,每次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 相对密度为105(80~90℃),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加蔗糖(每 100g药材加蔗糖7 5g)加热溶解, 浓缩至相对密度112(80~90℃),加人防腐剂适量,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冷却后灌装,灭菌, 即得。

23 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粘稠液体;味甜、微苦涩。

24 鉴别

取本品20ml,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20ml,振摇提取,取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柘木对照药材 25g,加40%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 液放冷,加乙醚25ml,振摇提取,取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 薄层色谱法(附录 Ⅶ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 烷氯仿醋酸乙酯(4: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 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5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14(附录 Ⅶ A)。 其他 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Ⅰ H)。

26 功能与主治

抗肿瘤药。用于食管癌、胃癌、贸门癌、肠癌的辅助治疗。

27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5ml,一日3次。

28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柘木糖浆 《本草新编》:[卷之三(角集)]柘木枝

柘木,即柞木也。柞木,苦平。最消酒毒,一缸佳酿,只消一枝柘木入之,即变为水。尤能开产门交骨,同人参、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二十一木部下品之下]木之木

无毒植生柘木主补虚损妇人崩中血结及主疟疾○白皮及东行根白皮煮汁酿酒主风虚耳聋劳损虚羸瘦腰肾冷梦与人交

《验方新编》:[卷十八反胃呕吐]肺痈咳嗽唾脓血腥臭

不论脓成未成。柘木耳(即柘黄)研末,同百草霜二钱,陈米糊丸如桐子大,米饮下三十《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

《本草衍义》:[卷十五]柘木

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叶饲蚕,曰柘蚕。叶梗,然不及桑叶。东行根及皮煮汁酿酒,治风虚耳聋有验。余如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小儿燕口疮

目录 1 拼音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24 处方 25 制法 26 性状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二十六味通经散 1 拼音

èr shí liù wèi tōng jīng sǎn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Ershiliuwei Tongjing San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WS3BC016295

24 处方

降香 50g 红花 50g 沙棘膏 50g 诃子 50g 毛诃子 25g 余甘子 50g 藏木香 50g 寒水石(制) 35g 藏紫草 50g 紫草茸 40g 藏茜草 40g 鬼箭锦鸡儿 75g 朱砂 10g 鬼臼 50g 硼砂 25g 羚羊角 20g 山矾叶 25g 蒺藜 30g 兔耳草 35g 甘青青兰 40g 假耧斗菜 50g 冬葵果 40g 小伞虎耳草 40g 巴夏嘎 40g 束花报春 25g 火硝 20g

25 制法

以上二十六味,除朱砂、羚羊角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 加入朱砂、羚羊角细粉串研,混匀,即得。

26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粉末;气微香,味苦、涩。

27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8 功能与主治

止血散瘀,调经活血。用于“木布病”,胃肠溃疡出血、肝血增 盛,月经不调,闭经,经血逆行,血瘀症瘕,胸背疼痛等。

29 用法与用量

一次 2g,一日2次。

210 规格

每袋装 20g。

211 贮藏

密闭,防潮。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二十六味通经散 《续名医类案》:[卷十]痞

内服参、托里,月余收口而愈。蒋仲芳治陈氏妇,年二十六,生痞块已十年,在脐上,月事先期,夜则五心发热

《脉症治方》:[卷之四]医案

目录 1 拼音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24 处方 25 制法 26 性状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二十五味阿魏散 1 拼音

èr shí wǔ wèi ā wèi sǎn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Ershiwuwei Awei San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WS3BC014895

24 处方

阿魏      45g 野牛心 15g 肉豆蔻 15g 丁香 15g 肉桂 15g 山柰 15g 荜茇 15g 胡椒 15g 安息香 15g 乳香 15g 石榴子 15g 大蒜(炭) 15g 豆蔻 15g 诃子(去核) 15g 铁棒锤 15g 藏茴香 15g 沉香 15g 猴油 15g 木香 15g 藏木香 15g 宽筋藤 15g 紫草茸 15g 黑冰片(炭) 15g 藏菖蒲 15g 光明盐 15g

25 制法

以上二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26 性状

本品为灰褐色粉末;气腥,味微辛。

27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8 功能与主治

祛风镇静。用于五脏六腑的龙病,肌肤,筋腱,骨头的隆病,维 命隆等内外一切隆病。

29 用法与用量

一次1 2g,一日2次。“四引”(白引、酸引、红引、蒜引)为引, 清晨和傍晚服用。

210 规格

每袋装 12g。

211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二十五味阿魏散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琥珀,忌生冷荤腥等物一月。贴膏神圣莫及。神效阿魏散天竺黄、芦荟、僵蚕各二钱,阿魏二钱二分,番木鳖

《杂病广要》:[内因类]骨蒸

治骨蒸劳热,四肢烦疼,大便秘涩,无问远近,宜服阿魏散方。阿魏(一分面裹煨面熟为度)川大黄(半两)槟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三骨蒸传尸门]传尸劳

)沉香(锉)诃黎勒肉丁香木香莎草根白檀香乳香上一十五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温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七尸疰门]传尸复连(附论)

早。更将暖水洗面。停息少时。空心都为一服。神人阿魏散(出济生拔粹方)治骨蒸传尸等劳。寒热羸劣。困倦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六劳瘵门]骨蒸(附论)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注意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万灵片 1 拼音

wàn líng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Wailing Pian

22 标准编号

WS3B108392

23 处方

茅苍术(炒) 800g 制川乌 100g 当归 100g 何首乌 100g 麻黄 100g 制草皮 100g 甘草(蜜炙) 100g 全蝎 100g 羌活 100g 川芎 100g 天麻 100g 石斛 100g 防风 100g 荆芥 100g 细辛 100g 雄黄 60g 朱砂 60g

24 制法

以上十七味,荆芥提取挥发油;当归、麻黄、川芎、细辛、羌活五味混, 粉碎成细粉,过筛,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过筛,混匀;其余茅苍术等 九味及提取挥发油后的荆芥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液浓缩成清膏,与 上述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荆芥挥发油,加辅料适量,压制成223片,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的片;味微苦。

26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11页)。

27 功能与主治

温散寒凝,活血通络,解毒消肿。用于痈疽初起,发背流注以及 风湿疼痛。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29 注意

忌食生冷食物。孕妇慎用。

210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万灵片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发热门]柴葛解肌汤

芩,桂技、赤芍、人参、甘草,竹叶七皮,姜枣引。《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清李子毅公元16441911年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耳病门]细辛散

风、川芎、人参、甘草各等分。为末,乳香汤调服。《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清李子毅公元16441911年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疟疾]四物汤(凡痢疾门)

此药性平,治血不足之圣药也。《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清李子毅公元16441911年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斑疹、隐疹门]又验方

取糯米不拘多少,浸胀擂浆,淀粉搽之。《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清李子毅公元16441911年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形声门]龟胸诗(五言)

《中医大辞典》·牛胆牛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L.的胆。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肺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胆,止咳。治风热目赤,小儿惊风痰热,黄疸,慢性便秘,百日咳。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09g;或入丸、散。外用:点眼。化学成分本品含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甘胆酸、牛磺胆酸、石胆酸、胆甾醇、卵磷脂、胆堿等。药理作用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较强的利胆作用,用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等。《辞典》·牛胆出处《本经》拼音名NiúDǎn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性状新鲜牛胆囊呈肾脏形,长约18~20厘米,最宽处约5~6厘米,干后呈囊状,有纵皱。新鲜的胆汁为绿褐色或暗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粘性,稍干则变为浓稠。完全干燥者,呈绿褐色固体状,揉之则成粉质。气腥臭,味苦。胆汁以汁浓、色绿褐者为佳;干燥者以无虫蛀者为佳。化学成份牛胆汁除水分外,主要含胆酸钠盐、胆色素、粘蛋白体及少量脂肪、肥皂、胆甾醇、卵磷脂、胆堿、尿素以及氯化钠、磷酸钙、磷酸铁等无机盐。胆酸钠盐具有强大的乳化脂肪效力,是油脂水解时起重要作用的物质;胆汁的苦味主要基于胆酸盐。胆色素赋予胆汁以污绿色。有两种重要的胆色素,即胆红素与胆绿素,它们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在肝脏中生成。胆红素也可从牛黄(见"牛黄"条)提制。性味《别录》:"味苦,大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肺三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治风热目疾,黄疸,便秘,消渴,小儿惊风,痈肿痔疮。①《别录》:"除心腹热、渴、利,口焦燥,益目睛。""乌牛胆,主

详见百科词条:牛胆 [ 最后修订于2015/11/6 20:07:26 共158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24 处方 25 制法 26 性状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八味小檗皮散 1 拼音

bā wèi xiǎo bò pí sǎn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Bawei Xiaobopi San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WS3BC022995

24 处方

小檗皮 150g    荜茇     20g 余甘子 125g 甘草 50g 红花 75g 熊胆 6g 麝香 6g 京墨 12g

25 制法

以上八味,除熊胆、麝香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熊 胆、麝香细粉,混匀,即得。

26 性状

本品为棕**粉末;具麝香的特异香气,味苦。

27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8 功能与主治

消炎止痛,固精止血。用于尿道感染、尿痛,白浊,血尿,滑精 等。

29 用法与用量

一次 1g,一日2次。

210 规格

每袋装 10g。

211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八味小檗皮散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清热散结片 1 拼音

qīng rè sàn jié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Qingre Sanjie Pian

22 标准编号

WS3B399598

本品为千里光浸膏片。

23 制法

取千里光 30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8~119(25℃)的稠膏,加入相当于稠膏 1倍量的乙醇,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研成细粉,加适量的辅料,制颗粒,干燥,压制成 1000片(小片)或375片(大片),包糖衣,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深棕色;味微咸、略苦酸。

25 鉴别

(1)取[鉴别]

(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点于滤纸上,晾干,于斑点边缘滴加三氯化铁试液 1滴,两液接触处显污绿色。

(2)取本品 1O片,除去糖衣,研细,用乙醇25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千里光对照药材 25g,加水煎煮 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浸膏,加乙醇4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氨气熏使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I D)。

27 功能与主治

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小片:一次5~8片,大片:一次2~3片。一日3次。

29 贮藏

密封。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清热散结片 《友渔斋医话》:[第六种]药笼短剧一卷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五积散酒 1 拼音

wǔ jī sàn jiǔ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Wujisan Jiu

22 标准编号

WS3B069591

23 处方

茯苓 80g 当归 60g 白芍 60g 桔梗 60g 苍术(麸炒) 60g 白芷 60g 厚朴(姜制) 60g 陈皮 60g 枳壳(麸炒) 60g 麻黄 60g 半夏(制) 60g 桂枝 60g 甘草 60g 川芎 30g 干姜 30g

24 制法

以上 十五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有关的渗渗漉法 (附录17页),用白酒作溶剂,浸渍10~15天后,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另取蔗糖 2000g 制成糖浆,待温,加入上述漉液中,静置,滤过,约制成 17500g,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26 检查

乙醇量 应为40~45%(附录46页)。 其他 应符合酒制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

27 功能与主治

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消积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头痛身痛,腰 膝冷痛。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5~ 30g,一日 2次。

29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古籍中的五积散酒 《续名医类案》:[卷九]饮食伤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