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第1张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

1、最早的是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广泛应用。造纸术最早在西汉发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质量和造价降低,纸逐渐普遍使用起来;

2、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经成熟,使用也比较广泛;

3、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也得到广泛应用。

4、北宋时发明的指南针,南宋时期广泛应用在航海事业上;

5、唐朝发明的火药,宋元时期广泛应用在战争上,出现管制火器。

综合的来说,四大发明最广泛应用的是宋朝时期,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广泛应用都在宋朝。

魔法,简单点来说,是一种把想像中的东西实体化的东西但在RPG世界中,这种精神的艺术被定义为一种用作攻击,防守,

辅助的特殊能力这里我们称为‘魔法能(SpellEnergy)‘,哈哈

既然被定为能量的一种,魔法能当然亦被‘能量守恒定律(PrincipleofConservationofEnergy)‘所管制,此定律如下:

一,在宇宙中能量之总数为一常数

二,能量只能转换,不能被创造和毁灭

由人所施出的魔法,因著能量守恒定律的缘故,是转换自人体内的精神力量,此精神力量为化学能的一种依照精神力量的释出方法,大陆上的魔法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咒语

从口中念出某句含特殊意义的语句,魔法会从施法者附近出现

二,符咒/引物

借著符咒或引物所产生的变动来启动魔法,魔法会从施法者附近出现

三,手势

籍手部之不同形状和位置来释出魔法能,魔法会直接从施法者手上出现

四,魔法阵

以各种不同东西(包括魔法)来组成一个魔法阵,魔法会从魔法阵上出现

同一时间,魔法亦建基於以上特性,分别构成了两个系统:

西方魔法

由‘魔法之父‘撒卡比迪耶夫所创,以咒语和魔法阵为主要施展方式,以构成天地的八种元素分成圣,光,天,火,水,地,黑和暗八个大系

东方魔法

又被称为‘咒术‘,‘幻术‘,相传由一名古代帝王‘诏菊‘所创,以符咒和手势为主要施展方式,按伏羲八卦分成乾天,坎水,艮山,震雷,巽风,离火,坤地和兑沼八个大系

魔法系统基本上就是这样啦~,但除此之外,我们亦可以以另一个方式去把魔法分类,这是有关魔法自己本身的性质的:

冲击系

此系为魔法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力量冲击系咒文是魔法的基础,也是魔法中攻击效率最高的系因此在复合咒文中,冲击系力量经常出现

冲击系有时依冲击介质分类成:地冲击,水冲击,风冲击和空冲击四个副系,不过这种副系的观念并不普遍

火炎系

此系是魔法中第二容易学会的所有使物体升温,振动,白热化的力量,皆归类为火焰系咒文由於火炎系咒文可用於多种性质的战斗,因此广被魔导士所喜爱

雷电系

此系具有与火焰系咒文有同等的力量所有对电子用起作用的力,皆归属雷电系雷电系咒文有一个子系是磁系可以想见,电场与磁场是相生的关系

光炙系

此系为魔法中耗能最大的系所有光,射线,电磁波的控制,皆为光炙咒文光炙咒文虽然耗去大量魔法力,但是因为光系咒文具有自然的驱魔力量,因此常被用於对妖魔战斗

寒冰系

为魔法中第二难使的力量所有使物体降温,减速,黑体化的力量,皆归类为寒冰系咒文此系魔法困难且使用不易,在魔法中算是个冷门的系

重力系

为魔法中最难控制的力量一切遮断,增强,或扭曲重力的力量,皆属重力系咒文另一方面,近代发现的分子内力量也被归属到重力系

重力系魔法有个子系:时空系心灵系

一种只对生物起作用的力量此系咒文对生物而言是最有效力的咒文,但是也是七个魔法系中距离限制最大的系

风之翼

其实我觉得咒语和魔法手势应该是互相关联的,在奇幻看过一个帖子,是说魔法可以算是一种运算,我觉得这点说的很好,我以为,魔法是以口中和手中的运算借以精神力将力量引出的一个过程。力量的来源,可以是天空,是大地,等等,也就是元素;精神,就是咒术;生命,就是召唤了;空间,就好比传送,结界。这就构成了魔法的派别。

魔法的派别其实可以从很多方面分,但大多数剑与魔法的游戏,都是以阵营和魔力来源分的。

阵营,即光和暗,来源,即风。火。雷。大地。天空。生命

在凯亚兰斯大陆,我并没有划分绝对的邪恶和正义,魔和神在我的眼里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原本作为阵营划分的光和暗,我也将它们作为了力量的来源,所以,在《天空之翼》里,每人只有一种属性(通常都是两种),这样设定,除了我认为没有绝对善恶外,不想和别人的雷同,也是一个关系。

先说到这,别的以后想到再说,呵呵

我喜欢自然属性的魔法,太阳,月亮,风,雨,雷,电

风之翼

其实,那就是属于元素魔法了

附《论魔法》之西方魔法发展史

最先发展的魔法,是水系魔法,由撒卡比迪耶夫老师发明,至老师亡故时,水系魔法已用於除旱上两次,梵奥卡老师时,分开河流,

引起海潚,对高级魔法师来说,已不是甚么难事顺道也告诉你,由於水是最接近人类的物质,所以不论古今,初学魔法的人必先修习水系魔法,另外,也由於水系魔法不太著重攻击方面,所以它也成为一些贵族子女们的必修科目

其后,到了普鲁迪夫大帝作王时,四系基本魔法:天,火,水,地,已大体完成,以下将一一依序详述

火系魔法,於梵奥卡老师亡故后三十年,由艾蒙特碧科老师发明,他以操控水的原理操控火,并以此来抵挡蛮族的骑兵部队

至艾蒙特老师辞世后六十年,由西布斯凡莫加老师发扬光大火系魔法的学习稍为困难,但威力强大,为身经百战的战士所爱用,战士

对,是战士,纵然一名战士要比一名魔法师多花上五六年来熟习,但一名同时精於火系魔法和战术的战士,他的威力是无庸置疑的

天系魔法,始在艾蒙特老师辞世后三年,为迪亚多希各古治老师所发明,迪亚多老师同时修习水,火两系魔法,至其八十多岁时,

精神力量已比以往任何一位魔法师强,他以强大的法力,向无形无质的媒介——空气挑战,成功制出‘真空刃‘,至其於一百二十岁离世时,天系魔法已然名震魔法学院了天系魔法的修练,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每次使用后,精神均会大幅损耗,所以,天系魔法也就成了大法师们的必修品

地系魔法,由拜伦他云格度老师在迪亚多老师发明天系魔法后四十多年发明,拜伦他老师自小在田野长大,深谙大地之上各种变化,因此他以精神来与大地感应,籍以控制花木草石,是为地系魔法其后,地系魔法在迪亚多老师亡故前三年,由老师的弟子霍尔普维洛基老师完成地系魔法的修练,会遇到大量奇花异卉,因此,充足的植物知识是必须的,这方面,似乎没有谁比一个练金术士更适合地系魔法

继四系基本魔法后被研究出来的,是被称为进阶魔法的四系魔法:圣,光,黑和暗

菲力克斯大帝,想必大家也听过了,在他作王以后,大陆进入了后世称为‘黄金时代‘的辉煌年代,魔法这门学问也在这时大放异彩

菲力克斯大帝作王后两年,莱度伦加西莫多老师想到既然精神可以操控其他媒介,难道不能操控人吗於是他尝试以精神进入他人身体,

籍此在身体内作出改变,造成医疗,回复等效果另外,由於莱度伦老师是一虔诚的圣公教教徒,故此他把这系魔法称为圣系魔法,并传授给其他教徒,作帮助有需要的人之用还有一点,便是所有圣系魔法,不论作用,均可对魔物产生强大伤害,切记!

之后,在菲力克斯大帝作王后三年,莱度伦老师的堂弟,安德烈加西莫多老师亦成功发明出光系魔法安德烈老师醉心於古籍研究,因此他在古人阿洛莤嘉的羊皮卷上,得知有关於操控光的描述,并依卷自修,终於给他研究出光系魔法光系魔法的修习,异常困难,它要求修习者的触觉要强至能掌握光的去向,但是,它出来的那种金光夺目,华丽绚烂的效果,却十分适合一些高级魔法师,僧侣和圣骑士使用

接著,一直至菲力克斯王朝崩溃后一千年,才再有新的一系魔法给研究出来那时正值人魔战争爆发,随英雄文相贤东征西讨的科尔杜加尼老师在战争中见识到魔族的黑系魔法,并为它的威力大为震惊,终於科尔老师在一名友善的魔族法师仆也卡的教授之下,学会了黑系魔法黑系魔法阴毒狠辣,那使用时所发出的一股邪气,吸引了不少巫师,咒术师沉迷其中

人类在人魔战争获胜后一百年,战争的始作俑者——魔龙默迪重临人间,并向一群魔法学徒傅授暗系魔法,并唆使他们造反,后来该群学徒被制服,暗系魔法也为学院所吸纳暗系魔法和圣系魔法同出一彻,同样是以精神入侵他人体内,只不过,暗系魔法所造成的,是破坏不是回复而已吧暗系魔法为强大的黑暗法师所爱用让疾病或伤口早点复原的魔法

钥匙在古欧洲常被拿来当护身符~

那些人认为钥匙有神奇的魔力

尤其是金色的钥匙更容易聚集自然的能力

如果有金色的钥匙大小不拘

(如果没有的话涂上金色颜料或贴上金色的纸也可以)

每天三次也就是早,中,晚各一次

把钥匙尽量的拿高

然后念:

‘戴安娜,法特马,法特马,法特马‘

你就会突然发觉从体内涌出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能出乎意料的及早治愈你的疾病或伤口

这是过去不知什么地方看到的……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种呢?我没有试过,不晓得灵不灵……

另外其实西园寺那个abracadabra也是“三角治病符”的意思

而东方的方法可能多念经比较好吧,比如朝九晚五的念药师什么本愿什么琉璃什么那个经(记不清了)。

另外你还可以查查道符,我曾经有看到过治病符,不过听说那个符不是人人都可以画得来,(不是说不会画,是画符禁忌多,而且没能力的话,画出来效果也不大。)比以上几种就要啰嗦了。

施魔法,魔系

但是要注意唷黑魔法不一定就只有害人的作用

黑魔法之所以会被称为黑魔法主要是因为黑魔法主要的魔法来源

属性是黑暗的且大都是跟恶魔借的力量所以才叫黑魔法

因为黑暗的力量比较邪恶所以通常都被大家拿去当诅咒之类的魔法

其实黑魔法还是有别的功用的^^

1

黑魔法也是可以有正面的用途

面对末曾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他

用红色原子笔把他的名字写在约名片大小的白色图画纸,然后对纸上吹6口气,再把纸折为四折,之后出门时一定都要带着这张纸.只要遇见他就赶快用大拇指和无名指夹住纸,心里默念”请让他早日注意到我”如果现场只有他一个人,这方法会更加有效.所以啦,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可千万别错过!但是记住唷这是黑魔法唷

用时还是要小心唷

精神分裂术

这是有关风系的魔法我来教教你们ㄛ~~~~各位风系魔术师

1:先模拟一个人的完整个性(要非常完整,不然会失败)ps:像个明星啦~~那一种

2:将自己模仿他(事实上没有这个人唷)大约要33天~~~~`完全模仿

3:约在20天时会开始人格分裂~~~~这是最痛苦的日子~~~~

4:分裂完成时请将自己本来的各性抛弃

5:再回到自己的人格~~~`就会分裂成两个人

ps:这个法术是属于黑魔术~~~~小心使用~~~~~分裂后精神会比一般人坚强两倍~~~思考也是~~~~~但会有很大的失落感

但不知失败有啥后果唷还有你的星座一定要是风象星座才能试这个魔法唷

(不知Nocturne说得精神分裂术是否就是这个)

这是第2个

3

掌握他人的意志!!

如果你想掌握对方的意志,首先你的胸前先画上一只绿色的山羊

然后再进行下列的仪式

首先用木头作一个人形,在上面用骨头画一个玩偶,头和身体要分开,然后用火烧掉,这样,对方的灵魂与肉体就会纠葛在一起,按你的心意行事

(依对方样子用骨头画的玩偶,用任何骨头都可以,没有大骨头的时候,用小骨头画把对方名字写上去,或者贴照片也可以

把人形烧掉时,为了容易燃烧,可包布或纸,但不可用树叶)

出处出羊的样子,这个时候是当作撒旦的象征

对了这个法术是从火刑演变而来的~

大家好至为之

人形诅咒法

难易度:易

功用:当然也是属于诅咒的咒术,只是比较容易,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不过,只要对方确确实实对不起你

,而你又非常憎恨他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行法是极其效果的!

做法:首先,拿一个厚纸板剪出一个人形。接着,在人形的左胸心脏部位处用红色的墨水笔画上“-”的

符号。然后,将人形想像成怨敌的身体,口里默念着:“藉此诅咒缠住恶灵…”,边用手上的针猛

刺“-”这个位置。注意,一面默念着也一边用针刺人形的心脏部位,不过要小心针刺到手…如果

刺到手,手流的血沾到人形的话…呵呵……

补充:这个咒术是源自西方的,他们与东方不同,他们以纸代替稻草人 祖先——布瑞(buri,生产者):一出生便有个儿子,博尔(borr),意为生产,后来又生有3个儿子,欧丁(odin,神圣),维利(vili,精神),伟(ve,意志)

众神之王——欧丁(odin):是持掌绞刑架和绞刑架上壮志未酬者的神,而且还是玄妙知识和战死沙场者的神以及战争的主宰他是阿瑟加德圣地的主宰,有3座宫殿,其中一座就是位于格拉西尔(glarsir)树林的瓦尔哈拉神宫(valhalla,阵亡勇士的归宿)

众神之后——芙丽嘉(frigga):是婚姻及母爱之神。有自己的宫殿芬萨丽尔(fen-salir),漂浮在云雾海之上,闲暇时就在这转动她的金轮织机,以银线金织织就祥云,在夜空大放光明(北欧人称的‘芙丽嘉的织轮‘即我们所说的猎户星座)

雷神——索尔(thor):欧丁的长子,母亲是大地女神乔德(jord),在圣地的斯卢德万加(sludrangrd,力量旷野)拥有自己的宫殿必亚斯克尼耳(bilsrirnir,闪电)

战神——铁尔(tyr):欧丁的儿子,母亲是希摩的美丽女巨人斯嘉蒂(skadi),是勇敢及战争之神,没有自己的宫殿

美神——布拉琪(bragi):欧丁的儿子,母亲是女巨人格绿德(gunlod),掌管诗歌和音乐的艺术,

春之女——伊童(idun):是美神的妻子,传说是地下魔法最强大的黑侏儒伊伐瓦德(ivald)的女儿,是春天和青春活力的女神

夏神——尼尔德(niord):是伐娜司神族的首领,加盟到阿瑟加德的海洋和风神,不仅在阿瑟加德有宫殿,因为他是风神及近岸的海水之神,所以在斯吉普斯通(sipuston)还有自己的宫殿那顿(noaton)

冬神——女冬神斯嘉蒂(skadi)(和铁尔他老妈好象不是一个人,铁尔他老妈好象是在海里呆着的)和男冬神乌勒尔(uuer)是金发女神西芙(sif)的儿子(西芙是thor的老婆,不过没说他老爸是thor,那就搞不清他老爸是谁了,谁让这些神们关系这么乱)

光明之神于黑暗之神——光明神巴尔德(balder)和黑暗神霍独尔(hodur),是odin与frigga所生的一对孪生子

丰饶之神——弗雷尔(freyb):是niord和其姐娜瑟的儿子,生于伐那司神族之家那顿,加盟到阿瑟家族后odin给他一座奥镐汉宫(alf-heim,小仙之家)

森林之神——威达尔(vidar):欧丁与女巨人格绿特(grid)的儿子,他居住在广漠无垠的原始森林之中心的益德伟帝宫(land-vidi)

海神——伊吉尔(ageir):伊吉尔是个独立的神族,和近海的伐娜斯神族和天上的阿瑟神族不能说谁包括谁

爱神——芙丽雅(freya):niord的女儿,是女性及恋爱之神,住在福克梵格(folkvomg)的色斯灵尼尔宫殿(sessrymnir)

真理与正义之神——福尔赛提(forseti)是balder和他妻子南娜所生的儿子

∶�伺�——是原始巨人那威的后代,由三个女神组成:沃德(urd),维尔丹尼(verdandi),斯考尔德(skuld),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将来。她们不隶属与阿瑟神族,也不是他们的同僚,她们对命运的判词是谁都要服从的

火神——洛基(woki),是欧丁的兄弟

守望之神——海姆达尔(heimdall):欧丁和ageir的9位女儿的儿子

战争女郎——瓦尔基丽雅(valklyrs),欧丁和铁尔的特别女侍者,她们的任务是挑选战死者回瓦尔哈拉神宫

死亡女神——海尔(hel),是洛基的女儿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清史稿》等等。

  《隋书》,作者是魏征。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隋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此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磁现象的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而许多动物已经在我们之前就学会了利用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纸的发明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详细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全过程,通俗易懂,非常详细。

 

1

、甲戌本 

2

、己卯本 

3

、庚辰本 

4

、蒙府本 

5

、戚本(包括戚序本和有正小字本)

  

6

、舒序本 

7

、列藏本 

8

、甲辰本 

9

、郑藏本 

10

、梦稿本 

  

11

、程高本(分为程甲本和程乙本)

  

12

、端方本

  

12

、三六桥本

  另外,靖本(其中一些脂批,如“他日瓜州渡口,红颜固不得不屈从于枯骨”等为研究红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可惜已经迷失),卞藏本真伪还在研究中。

先秦时代的中国劳动人民已经积累了对磁现象的认识,在探寻铁矿的时候,常常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Fe3O4,别名氧化铁黑、磁铁、吸铁石,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故又称为磁性氧化铁)。

古人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汉以前古人把磁石写成“慈石”,是慈爱石头的表达。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特性做了两个棋子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

扩展资料:

一、磁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应当是在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改进的结果,而不同时期的形式,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唐代堪舆家的活动相当活跃,并开始强调方向的选择,寻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指南铁鱼或者蝌蚪形铁质指向器及水浮磁针应运而生。

二、磁子午线

磁子午线随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其一,在春分,秋分这天,磁子午线与子午线,以及地球的经线三线重合,指南针直指地球的南北方向极点,误差只有008°地轴偏心率,可以忽略不计。

其二,在夏至,冬至这天,磁子午线和子午线是不重合的并且偏磁角最大,最大偏差量为正负2326°,也就是说在地球南北极附近偏磁点最大,用地球的周长除以365°角在正负23°,等于偏磁极点对应南北极点的距离(正负弧度公里)。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磁现象的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而许多动物已经在我们之前就学会了利用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