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榷》的作者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3收藏

《国榷》的作者是谁?,第1张

是的,作者:谈迁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杭州这座城市,水是灵魂。

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中国大运河,呈南北向贯穿杭州古城,数千年至今,依然静静流淌着。它成就了这座城市的经济,也沉淀了杭州悠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古往今来,大运河流经杭州古城的各个地方,究竟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儿,有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在这些年的社会发展中,又能看到怎样的今昔对比?

什么叫运河?《辞海》里的说法:运河就是人工开凿的航道,它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人工挖出来的,一个是用来运输的。

按照这个标准,《世界运河名录》里收录的运河就有500余条。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全长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长的运河。

既然是人工开凿,大运河本身是没有水的。那么,水源从哪里来?我们从南到北来看一看。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钱塘江、西溪、西湖都是供水大户

先来说说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打个比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是国土大动脉的南段,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总水管,它的水源来自杭城几大“供水商”。

钱塘江是第一大“供水商”。

1989年,三堡船闸建成,后来又在闸边建设了输水通道,现在,平均每天会引入约150万立方米的钱塘江水进入运河。

610年,隋朝开挖了镇江到杭州的江南运河。后来,在闸口、三廊庙一带设过龙山闸、浙江闸,钱塘江水能通过城中运河进入大运河。到南宋时,为了保护皇城,把龙山闸关掉了,大运河的船就不能通过龙山河进钱塘江了。

运河各个“供水大户”分布图(盛锐制图)

要说资历最老的,是西湖。

杭州最古老的运河是上塘河,是宝贵的世界遗产河道,在杭州境内有28公里。它的前生是秦朝时开挖的“陵水道”,所以俗称“秦河”,南宋《淳佑临安志》称这条河为“大运河”。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首次出现“大运河”概念。这条河作为大运河主航道,一直使用到元末张士诚挖通江涨桥至武林头的下塘河,也就是现在的大运河主线,但上塘河一直通航到1993年。上塘河的地势较高,经常缺水,过去靠西湖的水往北引入上塘河,让其顺利通航。

如今的西湖水,除自然水源外,主要靠钱塘江引水,从闸口泵站取水,经处理后从小南湖等6个入水口进入西湖。其中每天有20万立方米左右的量,从少年宫旁边东侧的圣塘闸出水口这里泄出,随后沿着古新河一直走个45公里左右,最后在左侯亭南侧汇入大运河。

西湖引配水工程图(龚子皓制图)

西溪的水系,也是一个“供水大户”。

其实西溪原来是自然水系。古代主要来自天目山,东汉开始修建西险大塘,苕溪的水引向太湖,西溪的自然水源主要靠余杭区西溪源村、云栖、桦树村一带山区的灵项溪供给。流入西溪湿地后,经余杭塘河、西溪河汇入大运河。余杭塘河早期从卖鱼桥一带走的,所以现在经信义坊的就是老河道,大概早在南宋时期就在了。现在余杭塘河的主河道、大运河、西塘河(也叫“小河”)在湖墅北路康家桥东侧水域“聚首”三河汇。

据历史记载,南宋时期,杭州如果发生特大旱灾,就会通过余杭塘河引水到八字桥这一带,用水车运到西湖,再输到内河网络,保障当时的首都城区用水。此外,现在大运河的河道地势是在杭州河道当中是最低的,因此,钱塘江以北杭州水网中,大大小小的河道,也都会向运河涌入水流,形成运河水网。

1878年钱塘县水道图

当然,当代的钱塘江引水工程日益成熟、完善,西湖的水、西溪湿地的水,大部分都是引自钱塘江。西溪湿地现在的主水源是从转塘一带引钱塘江水,沿着长11公里的隧道,在天目山路与留和路的交叉口一带注入西溪湿地为主的城西水网,最后经余杭塘河、西溪河进入大运河,每天的水量是85万立方米左右。

把钱塘江、西湖、西溪等涌入的江水、湖水、溪水加起来,每天大概有约300万立方米的水会进入大运河。

这300万立方米的水进入大运河之后,到了映月桥、德胜坝这里,每天会有30万立方米的水分到上塘河,剩下的就浩浩荡荡一路向北,经余杭流向嘉兴方向,与太湖的水网合并,然后进入黄浦江。发生洪涝灾害时,要通过“南排工程”向钱塘江排水。所以,杭州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重要水源地,真正称得上是大运河的“杭”极,而钱塘江以南又有浙东运河,杭州是名副其实的大运河枢纽城市,大运河是杭州的生发之河与生长脐带。

池塘和水柜装着水

用以运河来“保漕济运”

这些水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

我们重点看看京杭大运河。

它贯通南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可以说,五大水系河道的水,是大运河航道里最主要的水源。当然,还有天然雨水、沿运河的其他自然河道、湖水、泉水的补给。

不过,整条京杭大运河的各个段,流向各有不同。

像北京一带,从白浮泉开始往南流,到了通州转入天津,一直流到海河。天津以北的运河叫“北运河”,水是向南流的。

那么,整个京杭大运河的最高点,在哪里呢?在山东济宁的南旺。这个地方叫水脊,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水脊就在南旺这个地方。

南旺分水枢纽在京杭大运河纵剖面中的位置图

南旺这个地方水源哪里来?

明朝时候有一位工部的部长(尚书)叫宋礼,他根据皇帝的命令来解决这个问题。他找到了当地的一个乡土水利专家白英。白英给他出了一个点子,就说南旺这个地方水源不解决,船肯定过不去。

于是,他们选了一个地方——大汶河,做一条坝,这就是戴村坝,现在还在,500米长左右,把大汶河截断,再挖一条河,这条河百把里长,把水引到南旺进运河,70%往北进入北运河流向天津方向,30%往南流,也就是所谓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再设一系列闸坝,控制水量。现在当地还有龙王庙等遗址,河道全部都在,可惜的是水没有了。南旺工程是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一个引水工程,解决了一个“水脊”问题,就是怎么过这个丘陵。

南旺水源图(来自书籍《汶上南旺》)

南旺以南的,济宁这里的水,又往南流了,从山东流到江苏,到淮安这里,分成两路,一路进入长江,一路通过淮河进入黄海。

德州大运河古玩市场赶集时间:每周三。

2020年12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德州市德城区运河街道的德州大运河古玩城第30届交流会现场。

交流大会上,古玩杂项、古典家具、古籍善本、古陶古瓷、玉器、字画藏品、文房四宝、玉雕木雕、漆器瓷器、古旧钱币、铜器佛像、民族刺绣等十多类千余种古玩以不同形式呈现,琳琅满目,来来往往的游客在各个摊位驻足、交流、选购,可谓门庭若市。

古玩市场简介

古玩市场,就是古董、文物的交易场所。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缩影的见证者,融合了历史、方志、金石、博物、鉴定等学科。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古玩交易依然旺盛,古玩市场见证了这一切。

在古玩行当中,尤其是路边的摊位,那些各式各样的东西经常会让逛的人眼花缭乱,分不清虚实真假,有时候看到一件心仪的东西,往往也不会马上下手,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细细揣摩。

本文摘自:《报刊荟萃杂志》2006年第11期,作者:刘洪波 为人物翻案,看来已成为一门显学。已经看到屈原因情变而遭杀身的考证,又看到“卫巫监国”的周厉王是改革家的新解,眼下又有一篇文章说,一位先生得出了隋炀帝功大于过的妙论。隋炀帝有何盖“过”之功呢?一在开凿运河,二在复开学校,三在整理古籍,四在使通西域,五在宽减刑罚。 以此而论,我想还可以加上发展演讲术,提倡诗歌写作,开创元宵民俗,发展旅游事业罢,那就更可证隋炀帝“功大于过”了。假如把杨广先生上台之前的英雄性格、圣贤抱负,以及朴实谦恭礼贤下士诸种美德也一一算上,更可以证明隋炀帝“品质优良”。可惜,隋炀帝之功过,实在不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学问家可以颠倒过来的。上台前假作的美德,固然随着他手刃其老爹的一举而一并东流,即便上台后的一系列“功德”比起其暴行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评价一个帝王级头领的功过,是以人民的生存状况为据,还是以别的什么为凭,应该是一目了然的。隋炀帝在位十五年,四伐高丽,三下江都,一巡北庭,每一次“大动作”都付出百姓的尸骨,良民的钱财。假如国家不是真正陷于“民不聊生”的境地,向以易于满足为特点、“宁做太平犬”的中国老百姓,也不至于刚刚过几天太平日子就起来把杨广先生干掉。隋炀帝五十而殁,不得善终,独夫而已,固不足惜,但他的暴行使中国又有了十八年混战,三分之二的人民因而死亡。不能忍受一个“功大于过”的帝王,岂不是罪在百姓了么? 当一个帝王级的头领,确实太容易“立功”了。开凿运河,无论是为着游幸的方便,还是为着民生的改善,“客观效果”却是摆在眼前的。孟姜女哭丈夫而死,长城却成了中国的骄傲,“暴秦”也是有功的。卫懿公虽然失国,毕竟还是养鹤的能手,动物保护的行家。陈叔宝虽然荒于政事,又振兴了戏剧。赵佶无能保土,却弘扬了书画艺术。就算像朱由校那样做做木工活,也可以叫作“提倡技术革新”的罢。可是,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帝王级的大人物到底算得了什么? 一个处在杨广先生这样的地位的人物,首要的责任在于治理国家,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大功德,论功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除此之外,即便生活简朴、谈吐幽默、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修养不凡、富于人情味等等,都只是细小的东西,即便再突出,只能为其个人魅力增色,不足以作为其治绩的砝码。倘若治绩显著,这些还算可爱的补充;倘若正事一塌糊涂,这些便是“丧志”的因由。 隋炀帝的“功业”,仅从“客观效果”而言,不过是一条大运河。而其暴戾至于有能耐搞垮一个新生的政权,则比桀纣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祸害当世,陷民于水火,而且足以为千古之戒。这样的暴君,还谈“功大于过”,连说过“好头颅,谁来砍下”的他本人也会羞愧的罢。

关于军粮城的来历,过去说法不一。有的古籍说是五代刘仁恭所修筑的“梁城”,但梁城位于宁河县境内,这是因“梁”与“粮”音同而误。明《天津卫志》说军粮城是元代漕运的产物,也不确切。实际上,军粮城远在两汉时期已经形成聚落,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

西汉时期,这里属漂榆邑。东汉末年写成的《水经》一书,记载有漂榆邑,是西汉时期的遗存。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根据《水经·淇水》曾考查过这座古邑,写道:“清河(南运河)又东经漂榆邑故城南,俗称之角飞城。”近年来,这里发现了汉代城址、窑址。地面上散布有三足器,陶磨、盆、罐等汉魏时期的红、灰陶片,出土了汉代石墨和西汉“五铢”钱。有人认为此城在汉以后已经废弃,所以郦道元称之为“故城”。

西晋以后这里称角飞城。当时中国北方陷入少数民族混战的局面,天津平原先后被后赵、前燕所统治。后赵建平元年至三年(330——332年),赵王石勒为军事上的需要,在漂榆邑故址修筑了角飞城,也叫漂榆津。后赵建武四年(338年),赵王石虎曾“以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统舟师十万出漂榆津,以伐辽西鲜卑段辽。”

关于古漂榆邑的地理位置,郦道元在其名著《水经注》中说:“渤海郡高城县(故城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十公里处)东北一百里,北尽漂榆、东临巨海,民咸煮海水,籍盐为业。”与今军粮城的位置基本相符。漂榆邑、角飞城、漂榆津均为军粮城的前身,大致在今军粮城镇西南堼和小东庄镇务本二、三村之间。

唐代前期所建之城在今军粮城镇刘台村西南1公里处。在这里,人们发现有一座长320,宽250米,略成长方形,高出周围平地近一米的城址。此址位于前文所说的角飞城故址正北方约15公里处。其地面散布有大量瓷器、陶器和砖瓦碎片。可辩的有青釉瓷碗、三彩盆、青釉四系罐等,都属唐代遗物。尤其是数量最多的青釉瓷碗,都作深腹实心圈足,为唐代早期所有。再者,在城址周围的刘台、塘洼等村还发现唐代墓葬;1957年,刘台村西南15公里的地方出土了一座墓葬;1958年,塘洼村南发现了另一座墓葬。两座墓葬出土了唐代常见的海兽葡萄铜镜和具有唐代风格的胡人俑等。这些均为唐代特有。另外,据当地老人讲:这里原是座城,塘洼(历史上本来写作“唐洼”)就是由于建唐城时挖去大量土方,才变成一片洼地的。在军粮城北面有一条古道,早已废弃,当地人叫它“塌道”,这条道向西延伸到武清崔黄口入蓟县。道基是由石灰、黄土、米浆混合后夯实筑成的。可见明《卫志》记载的“军粮城……周围基址尚存”,应是唐代所建之城。

军粮城之名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要与唐代海运有关,唐时,海河入海口在军粮城,这里是沽河(北运河)、清河(南运河)、滹沱河(大清河)汇合入海处的“三会海口”。唐朝初年,为防御北方奚、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在幽、蓟驻守重兵91400人,马6500匹、衣赐80万匹段、军粮50万石。由于给养庞大,当地无法筹措。故唐王朝“于扬州置仓,以备海运,供东边防用。”范阳节度使于公元739年又兼“河北海运使”之衔,以理海运事宜。这样由沽河、清河‘滹沱河汇合入海而得名的“三会海口”,便成为海运转输地。大批给养在城内储存,后由水、陆分别运往京、蓟两地,以供军需。诗人杜甫于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作《后出塞》写道:“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在《昔游》中又写道:“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两首诗均描述了当时的海运盛况。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城”是当时军队的一级建制,据《新唐书·兵志》记载:“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由此可知军粮城者乃是唐王朝在海口设立的专理军需物资的一只支军队的建置,后逐渐演变为地名。

元代,军粮城的地理位置又一次重要起来。元丞相伯颜开辟从崇明岛取海道直达直沽的海运线路,从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始从海道运粮46000余石,第二年增至290500石,第四年增至578520石,“泰定、天历间(1324——1329年)海运额之多,自208万余石,以至3522163石”(见《中国交通史》160页)。可见当时这里漕运的发达状况。据明《天津卫志》记载:“军粮城在城(天津)东南,去城七十里,元海运为屯粮之所,周围基址尚存。”元代漕运由海道进入海河后,把运来的粮米储存在海河两岸,然后换小平底船运往京师。军粮城便是其中重要的存粮地之一。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6年,即秦始皇13时岁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人物身世

据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大将的女儿,送给子楚之前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怀胎十二月才产子,生下了政,实则为吕不韦与赵姬的私生子。(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来源请求],怀孕十二个月鲜有案例;同时,作为怀孕征兆的停经也可以被异人怀疑。故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出错存在可能性。)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嬴政少年时期是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此时异人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已然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获得了华阳信任,吕不韦又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从此嬴政开始了他在秦王宫里的政治生涯。

·登上王位

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庄襄王去世,赢政即位为秦王。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故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亦以王父自居,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玉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始皇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始皇将嫪毐五马分尸,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秦始皇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

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其后,虽然他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令》,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任用尉缭子、李斯等人。

·奢侈生活

秦始皇即位不久,便开始派人设计建造秦始皇陵。在统一六国之后,旋即修建豪华的阿房宫,最多时用工七十二万人(虚数,表明人数众多)。

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宫殿,而在统一六国期间,更是大兴土木,每灭一国,便要将该国的宫殿建筑在咸阳附近仿造一遍,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整个关中地区,自渭河以北,雍门以东,直到泾河一带全部都是宫殿群。

统一之后,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亦名朝宫,阿房为其前殿名),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虽然有人辩称这些都是有罪之人,但七十万这个数量相比于当时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来说,这个比例也是很惊人的。朝宫可以容纳十万人,在里面运送酒菜要用车和马才行,仅一个前殿的面积就达到了东西长693米,南北宽116米,台基高达1165米,上面可以坐上万人。 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的考古工作发现,阿房宫本来就没有建成,秦朝此宫殿仅完成地基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兴乐宫、梁山宫等等。

据《三辅旧事》记载:秦国有“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国有“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另外,“咸阳之旁二百里内”,还有“宫观二百七十”。

有宫殿就要有美女,在灭六国时,就把所有各国的美女都掳掠来放在所建造的宫殿之中。宫女总人数,据三辅旧事记载: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并且,秦始皇死后,这些宫女绝大部分都被迫殉葬。

骊山墓从秦王登基起即开始修建,前后历时三十余年,每年用工七十万人修建。现在留存的墓从外围看周长2000米,高达55米。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关。并且,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

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驾崩

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及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是为秦二世。并赐太子扶苏死。

说到秦始皇,他统一中国,他是皇帝称号的创立者,他是皇帝制度的创立者,他也是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

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驰道的作用有数项,一说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国旧地,一说主要目的为方便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还有一说是方便始皇出巡时能畅通无阻。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于是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运河在最终在始皇二十年(前219年)至二十三年(前215年)修成。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此项工程在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重要事件

[编辑本段]

韩国名门之后张良曾在博浪沙派刺客行刺秦始皇,未能成功。

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楚义六帖』指徐福和童男女们在到达目的地(即现时的日本)之后一去不返,日本重臣秦氏为其后代。不过参考《史记》与《三国志》可知,此一说法在东汉之前并未出现。至于徐福即为神武天皇说,则除了年代不合之外,更是毫无文献可考)。

历史评价

[编辑本段]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1、评价

·正面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秦王扫六合”,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至今,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China,也是从罗马语Chin(秦)演变过来的,这在一个侧面上表现了秦帝国的影响力。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则无恨矣”。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秦始皇虽专制,认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国。陈胜、吴广起义,其理由也是“秦法严苛”,其罪当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并非如后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般因严重腐败,而官逼民反。后世儒家倡导人治,治国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决,而至今日人治之风,马屁之风犹在。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修驿道,设郡县”,这是中国能够采用郡县制这种先进制度,而非类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期的罗马不能有效控制占领区,只能设权利极大的总督(总督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都是贵族,基层组织都依靠当地的原有组织),仍旧类似于分封制,这是罗马帝国后来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郡县制是一种平民制度,其军政首脑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绩军功可上可下,可平职调动,这就导致了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的出现。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都可以来自平民,郡县官僚制有效的保证了平民(布衣)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军功政绩才出将入相),相比分封制这种贵族政治,无疑是一大历史进步。现代国家的文官制度和军队制度就是起源于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桑弘羊的论着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扬秦始皇。

·负面

因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而其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推行以仁爱,中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因此,秦始皇常作为负面典型出现在各种散文、史籍中。如贾谊的《过秦论》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始皇被很多史学家看作是一个暴君,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

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不少文献均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但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为史学家对于秦始皇功大还是过大的争论点。

橹是船舶的一种推进工具,它是在舵桨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舵桨加长后操作方式从“划”演变为鱼尾式的“摇”,就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橹”。 橹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重大贡献之一。

橹在中国起源的具体时间尚难确定,它最早出现的年代目前尚不可考,传说鲁班看见鱼儿在水中挥尾前进,遂削木为橹。

从中国古籍记载来考证,橹最早出现的年代至晚产生于汉代。据东汉刘熙《释名》一书,对橹字已作了解释,认为它产生的力沿着船脊方向。

橹的外形有点像桨,但是比较大,一般支在船尾或船侧的橹檐上,入水一端的剖面呈弓形,另一端则系在船上。用手摇动橹檐绳,使伸入水中的橹板左右摆动。橹摆动时,船跟水接触的前后部分会产生压力差,形成推力,推动船只前进,就像鱼儿摆尾前进。古人有“一橹三桨”的说法,认为橹的效率可以达到桨的三倍,因为从桨到橹的变化,事实上就是从间歇划水变成连续划水,提高了效率。

橹这种推进工具要比划桨优越,它是一种连续性的推进工具,而且具有操纵船舶回转的功能。英国有专家认为,螺旋桨的发明是受到了橹的启发,欧洲人看到中国人使用橹后受到启发,发明了螺旋桨。英国专家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螺旋桨不间歇作旋转运动的叶片,与在水中滑动的橹板十分相似。

当然人工拉纤也少不了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