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良棚乡的历史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富良棚乡的历史文化,第1张

富良棚乡历史沿革:清代富良棚属丁癸乡。民国建立后属丁癸、勋庄两乡地。民国23年(1934年)属第二区中和、万松两乡和第四区文范(后改文化)、人镜、对屏3乡。民国27年(1938年)属碧云乡,东部中和乡,东北大、小假佐属谧安乡,西南石板等村属镇边乡。1949年成立中民区人民政府。设碧云、中和、谧安3乡人民政府。1950年中心区改称第三区。1951--1952年属第三区,辖富良棚、塔冲、美党、迭舍莫、婀娜、斗门6乡。1954年富良棚、塔冲两乡合并成立富冲乡,斗门乡划并婀娜乡和大西乡。1958年设富冲、美党、迭舍莫、婀娜4个管理区隶属富冲公社。1960年富冲公社改名为富良棚公社,划富冲管理区为富良棚、塔冲两个管理区,划婀娜管理区为婀娜、石板两个管理区。1961年划富良棚公社为富良棚、文山、各雪3个公社,设富良棚、树林、李家村、塔冲、假佐、咱拉黑、美党、翻家村、迭舍莫、婀娜、石板11个生产大队,隶属富良棚公社。1962年合并富良棚、文山两个公社设富良棚区,辖富良棚、塔冲、美党、迭舍莫、婀娜、石板6个公社。1963年富良棚区改称第三区。1969年改第三区为富良棚公社,辖富良棚、塔冲、美党、迭舍莫、婀娜、石板6个生产大队。1980年增设翻家村大队。1983年划富良棚公社成立富良棚、婀娜两个乡。原富良棚、塔冲、美党、翻家村、迭舍莫5个大队属富良棚乡,婀娜、石板两个大队属婀娜乡。1984年合并富良棚、婀娜两乡改设富良棚区,设富良棚、塔冲、美党、迭舍莫、婀娜、石板、翻家村7个乡。1987年撤区建立富良棚乡,原设7个乡改设为村公所。1999年撤村建委,将原设的7个村公所改设为村民委员会,即:富良棚村民委员会、塔冲村民委员会、美党村民委员会、迭舍莫村民委员会、婀娜村民委员会、石板村民委员会、翻家村民委员会。

富良棚乡地理地貌:富良棚属山区地形,主要有元古界、中生界灰岩、白云岩形成,美党、咱拉黑一带由板岩、灰岩、砂岩等组成,迭舍莫一带由砂岩、泥岩、页岩、砾岩等组成,石板、婀娜一带由一套陆相红色、紫红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为紫红色、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块状泥灰岩、粉砂质泥岩等。富良棚、美党一带为富良棚复式背斜、背斜轴部最老地层为昆阳群黑山头组,富良棚溶蚀洼地、漏斗星罗棋布,地下暗河伏流可见,呈现出喀斯特地貌特征。

富良棚乡彝族文化:富良棚有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彝族人民向来以“能歌善舞”而著称。解放前,历代统治阶级一直采取歧视和摧残民族文化的政策,民歌和舞蹈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下品,甚至禁唱禁跳。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贯彻落实,彝乡的民间文化遗产得到开发和利用。一批彝文古籍、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文学和民间故事诗歌得到搜集整理和出版;彝族人民喜爱的集体舞蹈“大娱乐”、“花鼓舞”、“烟盒舞”、“舞龙”受到各级组织的保护和支持;一批传统和艺术形式,如月琴演奏、民歌独唱(对唱)等通过文化工作者的整理提高被搬上了舞台,多次参加各级文艺调演,并频频获奖。

萱草,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又借指母亲。

意思:萱草虽然小,但是萱草慈和的品德是高尚的,曹植曾经为萱草作颂赞美,苏东坡为萱草写诗赞扬,夏侯湛为萱草作赋。在古代众多的典籍中,这样赞美歌颂萱草美德的诗词文章实在是太多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脉络膜 5 视网膜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视衣 1 拼音

shì yī

2 英文参考

visual clot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视衣是眼珠壁中层和内层的统称,具有供给营养、遮光和产生视觉的作用[1]。对应西医所称的脉络膜、视网膜[2]。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

4 脉络膜

脉络膜(choroid)位于葡萄膜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3]。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

脉络膜主要由血管组成。由外向内分为5层:①脉络膜上腔;②大血管层;③中血管层;④毛细血管层;⑤玻璃膜。为眼球血管最丰富的组织,占眼球血液总量的65%。具有营养视网膜外层组织和玻璃体的作用。

脉络膜与巩膜之间有一空隙,称脉络膜上腔,临床上脉络膜脱离即自此腔分离。

脉络膜无感觉神经纤维,故发炎时无疼痛感觉。

5 视网膜

视网膜(retina)中医称为视衣[3]。为眼球壁内层[3]。位于脉络膜与玻璃体之间,前止锯齿缘,后至视 [3]。

视网膜分为色素层和感光层。除色素层为色素上皮外,感光层为透明的薄膜。具有感光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作用。

锯齿缘乃视网膜前端的终止部位,形如锯齿状,故名。该处为视网膜血管的终末端,因而营养相对较差,易出现退行性改变。

在视网膜后极部,离视 颞侧约3毫米处,有一浅漏斗状小凹区,称为黄斑,范围约2毫米,此处无血管,中心有一凹,称中心凹,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此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

黄斑鼻侧约3毫米处,有一直径约15毫米的圆盘形区,称视神经 ,简称视 ,又称视盘。它是视网膜神经纤维集中穿出眼球的部位,其中央呈漏斗状凹陷,称生理凹陷。

凹陷内有暗灰色小点,为视神经穿过巩膜处,名巩膜筛板,视 因仅有神经纤维,没有感光细胞,故无视觉,在视野中是一盲点,称生理盲点。

视 的颜色为淡红色,视 上有许多微血管,鼻侧较颞侧多一些,故鼻侧较颞侧稍红。视 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

有时视 边缘可见白色巩膜环,是脉络膜及色素上皮层未达到视 边缘的缘故。

视网膜组织由外向内可分为10层。即①色素上皮层;②视细胞层(杆体、椎体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颗粒层;⑤外丛状层;⑥内颗粒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紧密相连,不易脱离,临床上所出现的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与其本身的色素上皮层分离。

色素上皮为排列整齐的单层六角形细胞,黄斑部色素上皮较厚,周边变薄,具有多种复杂的生化功能以及支持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作用;并具有传递脉络膜营养的作用和阻止脉络膜血管的正常漏出液进入视网膜,起到视网膜外屏障的作用。

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以三个神经元传递,即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

第一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神经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形状如圆锥状,称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另一种细胞形状如杆状,称为杆体细胞,具有感受弱光的作用,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越近黄斑区越少,至黄斑中心凹时没有这种细胞。正常人在暗处有一定的视力,是这种杆体细胞的作用。但这种杆体细胞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而视紫红质需要维生素A才能合成,当维生素A缺乏时,杆体细胞的作用减弱,至暗处看不见物体,称为夜盲。第二神经元与第三神经元主要是传导神经冲动,即光线达到视细胞后,经化学变化产生光冲动,传至双极细胞(第二神经元),再至节细胞(第三神经元),然后由节细胞节后纤维沿视路传达到大脑,产生视觉。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节日起源:

  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一般有纪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说法,但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1、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