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常平支架装置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最早的常平支架装置是什么?,第1张

我国汉晋时期的被中香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装置。

被中香炉也叫卧褥香炉,大约在西汉前期即已问世。汉代著名诗人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的《美人赋》中,有“金纽熏香,黼帐低垂”的诗句,据宋代学者章樵注解,“鉔音匝,香球,衽席间可旋转者”,可知司马相如生活的年代已有了被中香炉。据汉晋古籍《西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从现存的古代被中香炉可以看到,其构造精巧,由几个轴心线相互垂直的金属环构成,在中央轴心上安装一个半圆形或盂形的容器,容器中点香,外面用镂空的金属球包裹,像个多孔小球,镂空球内有两个环互相垂直且可灵活转动,点香用的炉缸就挂在内圈上,炉体可绕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转动。由于互相垂直的各环转轴彼此制约,以及容器自身重量的作用,无论球体香炉如何滚动,燃点香料的容器都保持着水平位置,燃点着的香料都不会外泄,点上香后放在被窝中,可以免除着火之灾。中国历代所造的被中香炉有铜的、银的、镀金的,中环轴结构有二环的,有三环的。除被中香炉外,此类结构和原理还用于其他方面,如:武则天如意年间(692年),有人制造了一种烤火取暖器。叫“木火通”,“铁盏盛火,辗转不翻”;宋代时,有一种用于舞龙的“灯球”,内盛油脂,无论舞灯者如何舞动灯火都不会溅出;又有一种女人佩挂的“香球”,不管佩挂者如何活动,内装的香料都不会掉出。

目前的常平支架的结构就是从被中香炉的轴结构演变而来的,又叫万向支架,是现代回转器(陀螺仪)的关键部分,已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欧洲人直到14至16世纪才利用常平支架装置制成航海罗盘。

东晋古书《拾遗记》中,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在秦始皇时期,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神秘的种族,他们开着潜水艇来到秦国,这种代步工具可以在天上飞,也能轻松潜入水底,他们拜访了秦始皇,短暂的停留了一段时间,告诉秦始皇自己的国家叫做“宛渠国”,在他们的国家有一种米粒大小的石头,可以在夜晚发光,若是放在水里,沸腾出的泡沫可以流到十里开外。就连上古神话中的炎帝,他们也曾拜访过。随后的秦始皇就跟开挂了一样,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天下。

难道真有神秘的地外文明,暗中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吗?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段故事的真假,想要知道两千年前的秦国,究竟经历了什么,到底有没有和神秘的种族有过联系,我们就要从秦始皇陵下手,这也是现在唯一的线索了。1974年的春天,考古队在西安市的东面31公里处的骊山,找到了秦陵的位置,整个古墓的布局,完全是按照秦朝都城咸阳的规格打造,主要分为内外两城,内城25公里,外城63公里,整个陵墓的大小是5600万平方米,里面有陪葬坑和地面建筑,还有我们熟知的西安兵马俑,也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在考古队深入的研究中,发现了秦始皇陵的特别之处,第一个就是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坟头,从空中向下看是一个正方形锥体,就像是黄金做的金字塔,长宽都是350米,高是76米。即便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自然风化,依旧没有一点的变化,当然这个是可以解释的,和埃及的金字塔并不一样,秦陵的“封土”用了三种不同的土掺和到了一起,然后又用糯米浇灌,最后加上铁钉加固,就像是我们现代的混凝土建筑,自然的风吹雨打自然不怕,即便是有人想要盗墓,用炸药也炸不开。

封土里面的结构,和九十年代在青海发现的“血渭一号大墓”一样,都是复杂的九层结构,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修建九层之台的习俗,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地位。只不过除了这层寓意外,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故事,青海当地的人说,九层夯土之下,镇压着妖怪,它们主要的任务就是看守大墓,在过去有无数盗墓贼,想要偷走血渭一号大墓的宝物,全部都空手而归,只挖到了第二层,据说在挖第三层的时候,有人看到了木质鸟复活,都吓得纷纷逃走。

说到木质鸟复活,乐穆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楚霸王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的传说了。晋朝时期有一本记录长安事迹的书籍,里面提到了一个异事,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入关以后,动用了自己的三十万大军,想要盗掘秦始皇陵,在挖掘的过程中,忽然飞出来一只黄金机械大雁,随后就消失在了天空中。虽然只是传说,但这只黄金飞雁确实在史书中有提及,原文是这样说的“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那秦始皇陵中到底有没有出现过机械黄金鸟呢?陵墓中究竟隐藏着什么黑 科技 呢?我们还需从项羽有没有盗掘地宫说起。据说在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的时候,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力,搬了一个月都搬不完,这种故事的记载,确实存在很大一部分的文学夸张手法,转念想一下,三十天三十万的兵力都搬不完的宝贝,秦始皇又是如何放进去的?

所以想要知道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掘,我们还是要从秦陵的地宫开始研究,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地宫的深度大约在26米左右,里面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更神奇的是,地宫的上面是一个金字塔的混泥土结构,地宫里面的结构,则是一个倒立的金字塔形状,二者结合到一起,就是一个阴阳相反的镜像结构。同时秦陵的位置建造在了水流丰富的地段,考古队员用核磁共振看到里面,是一个干燥的环境,完美地避开了大水的侵袭,这究竟是谁设计的,怎么修建的,直到现在也是一个谜题。

只能说当时的秦始皇,汇集了最顶尖的 科技 ,建造了一个防洪堤,我们也可以说是“排水工程”,促使河流顺理成章地改道,尤其是地宫内部的排水堪称完美,根据里面的地势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管道,只要有水涌入,立马就会汇入低洼口,顺着管道排出地宫外围。除了完美的排水工程外,史书中记载“地宫中有水银,模仿的江河大海”,利用现代手段,我们也可以确定,在秦始皇陵中,确实汞的含量超标,若是贸然进入,促使里面的水银蒸发,吸入过量会即刻致死。

所以从目前勘测到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项羽,并没有进入地宫内部,因为里面设施保存完好,水银也没有挥发,那很多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只能说,秦始皇陵和普通的帝王陵墓大不相同,其中的黑 科技 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超越当时认知的高 科技 排水工程,防腐防盗的绝妙方法,这都是哪里来的黑 科技 ?或许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会和乐穆上一期视频,开头提到的宛渠国联系到一起,古籍中提到的代步工具,就像是我们现代人口中的不明飞行物ufo和uso,宛渠国的人还说自己见过炎帝,就像是定期来地球查看人类的 历史 进程一样,或许史书中的黄金机械飞雁,就是他们留下的。

当然了这一切都只是乐穆的猜测,黄金飞雁是否存在,还待进一步考究,至于故事中的宛渠国子民,在古代被看作是“神仙”,若是放到现代来看,就像是人类一直都在寻找的“地外文明”。如果真的想要揭开这些谜团,恐怕就得等到人类技术成熟的那一天,打开秦始皇陵地宫后,所有秦朝黑 科技 的来源就真相大白了。

三皇五帝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黄",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史记·始皇本纪》载有李斯奏议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这泰皇之所以最贵,是因为它所指系人皇这个天,地,人三皇是个笼统的概念,给它具体化后,则出现了几种意见

一种意见称三皇帝为伏羲,女娲,神农;

另一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燧人;

第三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

这几种意见中,伏羲,神农为大家所公认,其余几位则看法不一女娲因其补天,拯救了人类,其功不可没;燧人钻木取火,让人饱尝熟食美味,可谓恩重泰山;祝融"绝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盖千秋;而共工一怒之下,撞断天柱,使天地日月骤变,实在是神通广大此四位都算得上造世的英雄,其功夫难分高下,谁能占据三皇之一的位置,很难定论

再说五帝,也有不同看法

其一称五帝为炎帝,黄帝,颛顼,太皞,少皞;

其二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这其中的炎,黄二帝已被大家公认,其余几位有待考证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帝喾是黄帝和长子玄嚣的孙子,而帝尧则是黄帝孙子的孙子他们都是黄帝派生出来的,似乎应该只占据五帝之一舜是因尧禅让继位,与黄帝无血亲,应占一席之地

-------------------------------------------------------------------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女娲执规,伏羲执矩。燧人、伏羲、神农

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祝融、神农

伏羲、神农、共工

伏羲、神农 、黄帝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另一种解释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以第一与第四种说法较为常见。

历史

现在对于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原始社会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由于对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基于史料,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

最早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收复了周边各个部落。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黎,一个受天地灵气而孕生的小子,历经劫难,最终成为开天辟地后的第一皇:泰皇(天皇)火祖燧人氏

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①《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②《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③《礼·号谥记》为伏羲、祝融、神农。《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④《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⑤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实上述诸说皆为西汉末以后纬书所编造的神话。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一说他们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一说以中地皇为有巢氏、中人皇为燧人氏);“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汉代画像石和帛画即多此形象。

“帝”原指天帝,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孙子兵法》有“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称(但梅尧臣谓此“帝”字系“军”之讹)。《管子》及《庄子》所屡称“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实人名。其实,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记载神话和历史传说文籍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大抵居西边的有黄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鲧、禹、四岳、稷(弃)、高圉、太王、玄嚣、蟜极、昌意、青阳等,居东边的有太皞、少昊挚、颛顼、高阳、高辛、尧、羿、浞、浇、俊(即舜、喾)、契、冥、上甲微等,地区未明的有帝鸿氏、缙云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后三者可能在东)等,由东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东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后裔八姓(如季连芈姓为楚祖)等等。《庄子·胠箧》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及全书中屡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韬》列举了古帝十五名,《逸周书》所列古帝多达二十六名。由于战国后期五行说逐渐建立,凡事都要凑五为成数,于是在上述许多古帝王中,遂有罗列“五帝”的必要,并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

①《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

②《战国策·赵策》与《易·系辞》提出的宓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人。《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通鉴外纪》反对三皇五帝说,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③《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王符《潜夫论》并将古代各帝王部分别纳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统之下。

④《世经》所编排的古史系统依《十二纪》与《月令》,在黄帝与颛顼之间有少昊,郑玄注《中侯敕省图》即加少昊于第一个五帝说,谓五帝有六人,俱合于五帝座星。然东汉以来《稽命徵》等之说,把黄帝升为三皇之一,皇甫谧《帝王世纪》从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为五帝。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余卷,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以为画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画像碑述》之讹,则此说仍出自汉人。

至于神话中的天神,《山海经》中皆称帝,其后亦有“五帝”之称,如《楚辞·惜诵》有“令五帝”句,与“指苍天”、“戒六神”并举,是皆指神。又《晏子春秋》有“楚巫请致五帝以明君德”句,显然皆指天帝。故《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刘邦说:“吾闻天有五帝”。即述战国末流行之说。同时有五色帝之说,奏设祭祀白、青、黄、亦四上帝祠,汉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纬·文耀钩》,五色帝始有名字:“苍帝曰灵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郑玄注《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诸名为“太微五帝”,谓“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把地上五帝说成是天上五帝所感生,提出了“感生帝”之妄说,王肃已斥其谬。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三皇五帝,是 中国 在 夏朝 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燧人 、 伏羲 、 神农

伏羲 、 女娲 、 神农

伏羲 、 祝融 、 神农

伏羲 、 神农 、 共工

伏羲 、 神农 、 黄帝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尧 、 舜

宓戏( 伏羲 )、 神农 、黄帝、尧、舜

太昊 、 炎帝 、黄帝、 少昊 、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1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3该书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在数量上惊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所以它还是汉族古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

总结:《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扩展资料:

《水经注》评价:

该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籍、碑刻等文献资料,而这些汉晋古籍至今绝大部分失传。所以

《水经注》因为引用多达430多种文献保存了珍贵的史料,这些对于辑佚学、古典文献学和

研究汉魏时代的部分历史、文化尤其珍贵。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郦道元这部书的好处就在于他不单单记叙水道变迁、流向分支,同时在以水道为纲的前提下,详细描述了经常变化的地理现象和沿岸各地的城镇、

关隘、碑刻等等。《唐六典》注中称《水经》共载水道137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

今人赵永复将全书水体包括湖、淀、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算

入,实记2596,倍于《唐六典》之数。

所记述的时间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

它所包容的地理内

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

故事等等,真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无所不容。难能可贵的是这么丰富多

采的内容并非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

侯仁之教授概括得最为贴

切:"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水经注选释·前言》) 

《水经注》是北魏以前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一个大的总结,在古地理学史上意义巨大,结

束了秦汉以来很多地理书籍因为辗转传抄文字错讹的情况。此外它对很多学科都有指导意义,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因为对于水文水利的详细记载侯仁之教授曾利用它复原了北京周围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研究古代水道变迁,湖泊

湮废、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规划、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等等诸多课题。 

《水经注》文采斐然,文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是天然的美文佳作,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

和审美属性。不少篇目在历代传为经典。如记叙“三峡”的篇章,记叙壶口瀑布的部分等等。当然水经注最大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其地理学的意义。

参考资料:

-《水经注》

从有关史料中可看到西周已有专门负责收藏典籍的史官。《左传·昭公十五年》提到籍谈的九世祖孙伯是掌管晋国典籍的史官,以九世一百八十年推算,孙伯当是西周后期的人物。《史记》称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谓守藏室之史,也即负责保管周王室典籍的史官。

  呵呵~是要写文章吧~下面是一些参考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喽:

  涉足中国古代文史领域的人都知道《西京杂记》是一部“伪书”。

  关于它的作者,自初唐以来,就众说纷歧。有的说是汉代的刘歆;有的说是东晋的葛洪;有的说是南朝梁的吴均或萧贲;还有的说是一个不曾传下名字的人。据余嘉锡先生考证,《西京杂记》实际上是葛洪利用汉晋以来流传的稗史野乘、百家短书编集而成,故意假刘歆《汉书》以自重,以今托古、以野史杂记托之正史,可以说是双重假托,这也正是葛洪之故作狡狯和英雄欺人之处(见《四库提要辨正》)。后来又陆续有人在余先生的基础上续加考论、补充证据,使这一论证更趋精严可信。也有少数文章坚持刘歆或萧贲为本书的作者,但似乎都缺乏强有力的证据。

  《西京杂记》原本二卷,宋人始析为六卷,其版本系统亦因此分为二卷、六卷两大系统。清人卢文弨校刊《抱经堂丛书》本《西京杂记》,给每一条都加了个小标题,中华书局排印罗根泽先生校点《西京杂记》时,移录了这些小标题,又逐条编了序号。本书现在能够见到的较好的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西京杂记校注》(向新阳、刘克任校注)。

  从史学方面看,《西京杂记》的价值至少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葛洪据以抄撮的那些汉晋古籍多已亡佚,保存在《西京杂记》中的有关西汉历史人物、事件、舆服、礼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史料,多为《史记》、《汉书》所阙载,正可以弥补正史之不足,或彼此参证,或相互发明。如第92条“董贤宠遇过盛”记董贤受汉哀帝宠幸,起大第于北阙下,较之《汉书·佞幸·董贤传》细节更完整,材料更丰富。第35条“公孙弘粟饭布被”、第93条“三馆待宾”所记公孙弘事迹,也不见于《史》、《汉》本传。第81条“公孙子”称“公孙弘著《公孙子》,言刑名事”,与《汉书·艺文志》将《公孙弘》归属儒家类大相径庭,可见当时对公孙弘之学术有歧见异说。至于本书记载与《汉书》等显然抵触之处,也大可不必因其为小说家之言而轻视之。第11条“缢杀如意”记赵王如意惨死的经过,第18条“霍显为淳于衍起第赠金”记宫廷政争的内幕,第130条“书太史公事”记司马迁下狱死,诸如此类,至少保存了有关这些人事的歧说异闻,反映了某些人的感情心理和思想倾向,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华盖集·这个与那个》)而在这个意义上,野史杂说正有正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本书最丰富的内容之一是关于西汉宫殿掖庭和宫廷生活的记叙。未央宫、昆明池、乐游苑、太液池、开襟楼、昭阳殿、上林园、四宝宫、三云殿等处都被描绘到了。或叙形胜,或写风物,或记掌故,或摹建构,无不涉笔成趣。第40条“赵皇*乱”记述成帝皇后赵飞燕荒*无耻的生活,第77条“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叙述西汉宫闱杂事。皆委曲周详,闻所未闻。尽管我们暂时还无法确定这些史料的可信程度,但其对于认识西汉宫殿掖庭及宫廷生活有珍贵的参考价值,则是显而易见的。

  《西京杂记》作为书面文献材料,在文物考古研究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第22条“送葬用珠襦玉匣”,不仅与《汉旧仪》所记大致相同,而且与1968年河北满城汉中山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玉匣(即“金缕玉衣”)形制相同。第29条“常满灯被中香炉”所记被中香炉,与1963年西安窑藏中出土的卧褥香炉的实物完全相同(参看李素桢《探索〈西京杂记〉的史料》)。这些都为地下出土文物的研究提供了书面材料的印证。又如根据当代考古发掘的实地测量,未央宫东西墙长各2150米,南北长各2250米,周长8800米,合汉代二十一里(据王仲殊《汉代考古概说》)。本书第1条“萧何营未央宫”记“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与当代考古学的结论大致相符。而《三辅黄图》记未央宫周长28里,《长安志》引《关中记》作31里,相比之下,都不如《西京杂记》准确。随着汉代考古学的进展,本书在这一方面的作用也将日益突出。

  本书所记西汉苑囿宫观,奇珍瑰宝,名果异木等,不仅能广见闻,资谈助,而且,透过那些铺陈夸饰、纷至沓来的描叙,人们不是可以领略到汉帝国宏大的声威和非凡的气势吗?吉光裘、绨几、珠襦玉匣、丈二珊瑚、常满灯、被中香炉、陵寝风帘、长鸣鸡、玳瑁床等,不胜枚举,令人目不暇接。其性能之奇异,构思之巧妙,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上林苑的名果异木多达二千多种,来自殊方绝城,奇丽绝伦(见第28条“上林名果异木”)。赵飞燕的妹妹送给她的礼品单上所开列的,都是十分珍贵罕见的宝物,巧夺天工,讲究到无以复加的地方(见第30条“飞燕昭仪赠遗之侈”)。乘舆大驾出行,左呼右拥,千乘万骑,浩浩荡荡,轰轰烈烈(见第118条“大驾骑乘数”),那种雄伟壮阔的场面更能体现汉帝国的强盛气势。这些,和两汉骋辞大赋中有关宫殿苑囿果木珍玩等的铺叙无疑具有同样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西京杂记》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作为杂史著作,它同时兼有笔记小说叙事生动、引人入胜的长处。鲁迅先生曾许之为“意绪秀异、文笔可观”(《中国小说史略》)。第32条“画工弃市”描写昭君出塞前后的一段轶闻,文笔相当简洁。第39条“相如死渴”,语言婉转动人,其中形容卓文君的美貌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妙喻迭出,亦虚亦实,相得益彰,极富美感。第41条“作新丰移旧社”写胡宽主持兴建新丰城,一切仿照旧丰邑,建成以后,“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这一小小的细节,在艺术上以少胜多,形象地说明了胡宽无比高超的建筑技艺。第101条“年少未可冠婚”则通过对话写活了窦太后、梁孝王、汉文帝这三个处境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西京杂记》在艺术上获得的成功,既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乐趣,也提高了自身的艺术品位.

  本书保存了不少先唐文学作品,向来为文学史研究者所珍视。举其要者则有:《黄鹄歌》、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邹阳《几赋》、中山王《文木赋》、邹长倩《遗公孙弘书》等。这些已被分别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有人只根据其中某些字句的风格便断言上举诸赋为齐梁间的作品。我们觉得,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推翻《西京杂记》为葛洪抄撮汉晋旧籍编集而成的说法以前,下这样的结论似乎还为时太早。

  本书保存了大量文学理论资料,为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根据。如第44条“百日成赋”,第46条“读千赋乃能作赋,”第82条“长卿赋有天才”,第83条“赋假相如”,第84条“《大人赋》”等,都是赋史研究者十分重视的赋话赋论赋评材料。其中第44条记司马相如之语云:“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这是对汉赋创作经验及艺术技巧的精辟总结,只有司马相如这样深味个中甘苦的赋史大家才会发表如此深刻的见解。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观念产生于魏晋以后,因而怀疑这段话非出自司马相如。但《文心雕龙。章句》云:“昔魏武论赋,嫌于积韵,而善于资代。”可见赋中讲求音律至迟始于汉末。桓谭《新论》云:“惟人心之所独晓,父不能以禅子,兄不能以教弟也”,也与赋家之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之说相互呼应。本书第82条记扬雄语,称司马相如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主邪?”也与这种神秘论的观点相通。不管结果怎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此外,第85条“《白头吟》”,第88条“文章迟速”等,也是进行作家作品评论的宝贵参考资料。

  此外,《西京杂记》记载了不少文坛趣闻、作家轶事,增加了我们对西汉文坛和作家情况的了解,也有助于研究思路的拓宽和深化。

  唐以后,本书流传渐广。文士们熟读此书,在诗词文创作中,对它的许多语汇故实每每挹而用之。《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O《西京杂记》云:“其中所述,虽多为小说家言,而摭采繁富,取材不竭。李善注《文选》,徐坚作《初学记》,已引其文。杜甫诗用事谨严,亦多采其语。词人沿用数百年,久成故实,固有不可遽废者焉。”所谓杜诗用事采《西京杂记》语,不妨举《秋兴》八首之七前四句为例。诗云:“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首二句典出本书第2条“昆明池养鱼”和第128条“昆明池舟数百”。第四句典出第27条“玉鱼动荡”。又如贾岛《剑客》诗头两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系化用本书第15条“剑光射人”中之语句。宋李清照《醉花阴》词云“薄雾浓雰(一本作云)愁永昼”,即化用第124条“《文木赋》”中语。苏轼《后赤壁赋》篇末梦孤鹤化作道士一节,与第125条“广川王发古冢”中记栾书冢一节白狐化作丈夫入梦极其相似,很可能受到了后者的启发。此外,脍炙人口的典故如当垆涤器、芙蓉面、远山眉、秋胡戏妻、昭君出塞等皆出自本书。

  当然,若从更多的方面或角度来观察本书,还会发现它有其他的价值,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就是为什么尽管这是一部“伪书”,人们却往往乐此不疲地提及、引述、研究它的原因。

鲁迅与郭沫若是文坛上的两个宿敌,一生不见面,还互相缠斗。我有这两位的全集,基本上认真看完过,我发现鲁迅郭沫若二人在文坛上的斗法真是有趣得很。

鲁迅在小说和散文方面的才华,郭沫若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但郭沫若在诗歌与戏剧方面的才华,鲁迅又是望尘莫及的。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开现代小说风气之先,无论今天可以指出它这样那样的缺陷,它毕竟是新文化启蒙文学的开山之作。鲁迅的散文集《野草》与《朝花夕拾》,是现代美文的典范,至今还很难有哪个文化人的散文集能与其媲美。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与《星空》,前者是现代诗歌最早的诗集之一,后者是现代诗歌最成熟的经典作品。无论郭的晚年写了多少臭不可闻的口号诗,他早年诗集的狂飙文学意义绝对不能抹煞。郭沫若的戏剧《三个叛逆之女性》与春秋战国四大悲剧,是现代戏剧的杰作,后来很少有包含诗剧与悲剧美学戏剧作品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

诚然,鲁迅的后期是令人扼腕叹息的,郭沫若的后期更是悲哀可笑。不过这也是中国文化特色造成的结果。鲁迅成为左的牺牲品,杂文几乎全是骂人的文字。郭沫若更成为左的炮灰,诗歌变成专制文化的招魂幡。当然,今天来谈这两位的得失,如果不纠缠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恶意成见,那么对于二人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还是应该一分为二进行中肯的评价。

但鲁迅郭沫若二人在早期的文学创作中却互相不服气,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恶斗。

鲁迅写了一篇关于老子的《出关》短篇小说,郭沫若也就写一篇有关老子的《柱下史入关》短篇小说,跟鲁迅对着干。你写老子出关,我偏偏写他入关。鲁迅写了一篇关于庄子的《起死》,郭沫若也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漆园吏游梁》。你写庄子戏人生,我写庄子戏权力。当然,也有人说是郭沫若先写,鲁迅与其对着干。考据著作年表,似乎都各有先后追着斗法的例子。

郭沫若写了女娲创世纪的《女神之再生》,鲁迅就写女娲造人类的《补天》。郭沫若出版了历史小说集《豕蹄》,收八个短篇小说。鲁迅也跟着出版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也收八个短篇小说。郭沫若写得最好的小说就是历史小说,但也无法与鲁迅的历史小说媲美。

又比如:鲁迅写了对新文学运动的“一瞥”,郭沫若就写了新文学运动的“十年”。鲁迅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郭沫若骂鲁迅是“小丑加封建余孽”。鲁迅说“抗日民族战争文学”这个口号好,郭沫若就说“国防文学”这个口号好。

再比如,针对曹植写有所谓的“七步诗”,鲁迅写有“反七步诗”,题为《替豆萁申冤》:

煮豆燃豆萁,

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

正好办教席!

郭沫若不甘落后,也写了一首“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

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

缘何甘自毁?

当然,这两首诗先后写作时间不同,而且都有为豆萁申冤的意思。鲁郭这种文斗,倒也是一段佳话。

(图)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的古文化底子非常好,考据工作也做得好,《汉文学史纲要》和《中国小说史略》,成为学术方面的代表作。于是郭沫若也非要在学术上做出一番成就才罢休,果然辛苦一段时间就搞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十批判书》。鲁迅稽考魏晋古籍和唐宋传奇,郭沫若就考证甲骨文和金文,都作出了非凡卓越的成就。然而两人的著作都被人疑为有剽窃之嫌,不过又被学界辩诬正解。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郭沫若外语基础很好,会英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几门语言,翻译了不少名著,计有歌德的诗剧《浮士德》、长篇小说《威廉6迈斯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戏剧,拜伦雪莱的诗歌,普希金泰戈尔诗歌,尼采的哲学著作《查拉图是如拉钞》,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处女地》,日本短篇小说集,以及多部科学巨著如《生命之科学》、《美术考古发现史》等等。鲁迅的日语、英语、俄语也不错,于是也迫不及待的想在翻译领域搞出些明堂,相继翻译了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厨川白村的文艺论文集《苦闷的象征》,《爱罗先珂童话集》,《近代美术史潮论》,凡尔纳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以及俄国诗歌和日本现代小说集,等等。郭沫若的翻译比较灵活,但是太随意,有时几乎等于自己在重新创作;而鲁迅的翻译则显得比较生硬,号称直译或硬译。不过,二人给翻译界带了个很好的头,就是重视翻译,重视引进外国文学和外国思潮。这也算是为新文化运动作出的另一大成绩。

再如,郭沫若早年因为母亲包办婚姻,与原配张琼华结婚,之后由于不满封建婚姻,在R本与安娜**结婚,后来因抗战抛妻别子回国,又与青年演员于立群结合。鲁迅早年因为母亲包办婚姻,与原配朱安结婚,之后由于婚姻不幸福,就想学郭沫若,也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于是与学生许广平走在了一起。

在私生活方面,二人都这么较劲,可想在文字方面,二人相斗的厉害程度了。但无论怎样,这二人的激烈竞争,终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不少会心而笑的花边文学。尽管后来鲁迅承认自己本来想写诗,但因郭沫若的诗风横吹,他说自己就得金盆洗手。又说郭沫若的考古研究值得佩服。而后来的郭沫若更是恭维鲁迅,大呼“孔子之前一无孔子,孔子之后无一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这二人生前如仇敌,鲁迅死后郭沫若态度大变。当然,建国后,郭沫若的文学生命也死了,学术生命虽然还存息,但也是残疾人生了。

如今,像鲁迅郭沫若那样又搞创作,又搞学术研究,又搞翻译的作家,几乎绝无仅有了。是绝了种,还是制度使然,还是时代因素,已经很难用语言来厘清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