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费宰高柴简介,孔子评价高柴的话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春秋鲁国费宰高柴简介,孔子评价高柴的话有哪些?,第1张

高柴(前521年-前393年),华夏族,齐国人。东周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季子,少孔子三十岁。

人物生平

高柴身高不满五尺,在孔子门下受业,孔子认为他憨直忠厚。子路在季氏那里任职,举派高柴去做费邑宰。孔子怕他不能胜任说:“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啊!”

高柴在鲁、卫两国先后四次为官,历任鲁国费宰、宰、武城宰和卫国的士师,是孔门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鲁哀公十五年,卫国政变,高柴急忙逃离卫国,并劝子路不要回宫里去,子路拒绝他的劝阻,结果回宫遇害。他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影响他治理的民众。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受到孔子的称赞、民众的赞扬。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

为躲避追杀,逃亡陈国阳夏梁乡(今太康县高贤乡)的卫国士师高柴肯定想不到,他这个外乡人会给避难之地带来深远影响,会被当地人清晰记忆2000多年。

文献记载

一,礼记檀弓上

高子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见齿。君子以为难。

注释

1 高子之执亲之丧也。高子,孔子弟子,姓高名柴,字子。

2 泣血三年,言泣无声,如血出。

3 未尝见齿,言笑之微。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见,贤遍反。

4 君子以为难,言人不能然。

5 唐孔颖达疏云:此一节论高柴居丧,过礼之事,各依文解之。

6高柴居丧,过礼之事。《晋书王祥传》:高柴泣血三年,夫子谓之愚。闵子除丧出见,援琴切切而哀,仲尼谓之孝。

7闵子,闵损,闵子骞,孔子弟子,字子骞。

8案史记孔子弟子传:高柴,郑人,字子。凡人涕泪,必因悲声而出。若血出,则不由声也。今子悲无声,其涕亦出,如血之出,故云泣血。既云泣血三年,得有微笑者,凡人之情,有哀有乐。哀至则泣血,乐至则微笑。凡人大笑则露齿,微笑则不见齿。君子以高柴所为,凡人难可为之。何者?凡人发声始涕出,乐至为大笑。今高柴恒能如此,馀人不能,故为难也。

二,季子

季子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子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於斯也,买道而葬,後难继也。

注释

1 季子葬其妻,犯人之禾。东汉郑玄注云:季子,孔子弟子高柴,孟氏之邑成宰(成字亦作)。或氏季。犯,躐也。

2申祥以告曰请庚之。东汉郑玄注云:申祥(《孟子》作申详),子张子(子张之子。颛孙师,字子张)。庚,偿也。

3 子曰孟氏不以是罪予。东汉郑玄注云:时僭侈(其时风气,僭越奢侈)。

4 朋友不以是弃予。东汉郑玄注云:言非大故。

5 以吾为邑长於斯也,买道而葬,後难继也。东汉郑玄注云:恃宠虐民。

6 唐孔颖达疏云: 此一节论高柴非礼之事 (所谓“《春秋》常常责备于贤者”、“书法不隐”是也),各依文解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高柴,字子,少孔子三十岁,郑人也。知为成宰者,下文云子为成宰。云季者,高是其正氏,今言季子,故郑云或氏季,以身处季少,故以字为氏,而称季也,犹若子游(言偃,字子游)称叔氏,仲由(字子路)称季路,皆其例也。弟子传及论语作子羔,与此文子,字不同者,古字通用。子见申祥请偿,故拒之,云:孟氏不以是犯禾之事罪责於我,以孟氏自为奢暴之故也。朋友不以是犯禾之事离弃於我,以其小失,非大故也。斯,此也。以吾为邑长於此成邑,乃买道而葬,清俭大过(大音太),在後世之人,难可继续也。以孟氏不罪於己,故郑云恃宠;不肯偿禾,故云虐民。

三,曾子讥之

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曰:不袭妇服。

注释

1 茧衣裳者,若今大■也。纩为茧,为袍,表之以税衣(疏布丧服),乃为一。称尔税衣,若玄端而连衣裳者也。大夫而以(红色)为之缘,非也, 唯妇人 (衣边)。礼:以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曾子讥袭妇服而已。

2税衣,疏布丧服。

3 ,音熏染,,红色,,衣之边缘,,而占反,裳下也,王肃云:妇人蔽膝也。

4玄冕,又大夫服,未闻子羔曷为袭之。玄冕,或为玄冠,或为玄端。

5 唐孔颖达疏云: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茧衣裳者,纩为茧,谓衣裳相连,而绵纩著之也。与税衣者,税谓黑衣也,若玄端而连衣裳也。玄端多种,今衣裳连是玄端,玄端玄裳也。为一者,,绛也;,裳下缘也,以绛为缘,故云税衣也。茧衣既亵(内衣),故用税衣表之,合为一,称故云茧衣裳与税衣为一也。素端一者,此第二称也,以服既不亵,并无复别衣表之也,卢云:布上素下。皮弁服,贺云:以素为衣裳也。皮弁一者,第三称也,十五升白布为衣,积素为裳也。爵弁一者,第四称也,玄衣裳也。玄冕一者,第五称也大夫之上服也。

6 曾子,曾参(音骖),字子舆。

7 曾子曰不袭妇服者,曾子非之。 是妇人之服,而子羔袭用之,故曾子讥之。 依礼,不合袭妇人之服。礼以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者,郑恐经云皮弁爵弁,但云冠,不云服,恐袭其冠,不袭其服,故云以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云曾子讥袭妇服而已者,郑意以曾子但讥妇服而已,不讥其著玄冕之服,是子羔合著玄冕。子羔为大夫,无文,故注云:未闻子羔曷为袭之。

四,子教化成邑

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兄则死而子为之衰。

注释

1 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衰,字亦作(音崔),粗麻布毛边丧服。成,地名,字亦作,今山东省甯阳县东北。

2 闻子将为成宰遂为衰。高柴,字子,孔子弟子,以孝闻,为宰,人有不孝者,故惧。刘向说苑贵德篇云:天子好利则诸侯贪,诸侯贪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庶人盗。上之变下,犹风之靡草也。论语子路篇曰:子曰:上好礼, 莫敢不敬;上好义, 莫敢不服;上好信, 莫敢不用情。

3 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兄则死而子为之衰。蚩兄死者,言其衰之,不为兄死,如蟹有匡,蝉有,不为蚕之绩,范之冠也。范,蜂也。蝉,蜩也。为蜩喙,长在腹下。

4 唐孔颖达疏云:此一节论成人无礼之事。成,孟氏所食采地也,即前犯禾之邑也。此邑中民,有兄死而弟不为兄制服者也,闻子将为成宰,遂为衰者,此不服兄者,闻孔子弟子子,其性至孝,来为成之宰,必当冶前不孝之人,恐罪及己,故惧之,遂制衰服也。

5 蚕则绩而蟹有匡者。成人,谓成邑中,识礼之人也,讥笑不服兄衰,仍为设二譬也。

6 蚕则绩丝作茧蟹有匡者,蟹背壳似匡,仍谓蟹背作匡。

7 范则冠而蝉有者。范,蜂也,蜂头上有物,似冠也。蝉,蜩也,谓蝉喙,长在口下,似冠之也。

8 兄则死而子为之衰者,以是合譬也。蚕则须匡以贮茧,而今无匡。蟹背有匡,匡自著蟹,则非为蚕设。蜂冠无,而蝉口有,自著蝉,非为蜂设。亦如成人,非为蜂设。兄死,初不作衰,後畏於子,方为制服,服是子为之服,非为兄施,亦如蟹匡蝉,各不关於蚕蜂也。

五,高柴之先人

哀公问子羔曰:子之食奚当?对曰:文公之下执事也。

注释

1 哀公,鲁哀公,公元前四九五年至公元前四六七年,在位。

2 子之食奚当。东汉郑玄注云:问其先人始仕食禄以何君时。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当如字,注同,旧才浪反。

3 文公之下执事也。文公,齐文公,孔子家语:高柴,齐人,高氏之别族,字子羔。按高氏家谱:齐太公(姜太公)之第六代孙是齐文公,齐文公之子公子高。按宗法制度,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则公孙之子,不再算是公室,而须另外立氏。当时的制度,公孙之子立氏可采多种办法,其中一种是用祖公之名为氏。则公子高之孙,以公子高之名为氏。

六,子羔

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於悝母。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於太子。太子与良夫言曰:「苟能入我国,报子以乘轩,免子三死,毋所与。」与之盟,许以悝母为妻。闰月,良夫与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宦者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甯问之,称姻妾以告。遂入,适伯姬氏。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与五人介,舆从之。伯姬劫悝於厕,盟之,遂劫以登台。甯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仲由。召护驾乘车,行爵食炙,奉出公辄鲁。仲由将入,遇 子羔 将出,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矣。」 子羔 曰:「不及,莫践其难。」子路曰:「食焉不辟其难。」 子羔 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子路曰:「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必舍孔叔。」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敌子路,以戈击之,割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乱,曰:「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孔悝竟立太子蒯聩,是为庄公。

注释

1 十二年,卫出公十二年,鲁哀公十四年(获麟),公元前四八一年。

2 孔圉文子,孔圉,卫执政国卿,谥文,《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 蒯聩,kǔai kuī,卫灵公之太子。

4 孔氏之竖,竖人,僮仆、小臣。

5 浑良夫,人名。

6 报子以乘轩,杜预曰:轩,大夫车也。

7 免子三死,杜预曰:「三死,死罪三,三罪,紫衣、袒裘、带剑也。紫衣,君服也。热,故偏袒,不敬也。侯求令名者与之食焉,太子请使良夫,良夫紫衣狐裘,不释剑而食,太子使牵退,数之罪而杀之。

8 舍孔氏之外圃。舍,住也。服虔曰:「圃,园。」

9 ,傍晚。

10 二人蒙衣而乘。服虔曰:二人谓良夫、太子。蒙衣,为妇人之服,以巾蒙其头而共乘也。

11 宦者罗御,宦者,太子家臣。罗,宦者之名。御,驾车。

12 孔氏之老甯问之,服虔曰:「家臣称老。问其姓名。」

13 称姻妾以告。贾逵曰:「婚姻,家妾也。」

14 遂入,适伯姬氏。伯姬氏,即孔伯姬,孔文子之正配,从其夫之姓,故曰孔;太子蒯聩之姐,故曰伯;卫,姬姓,故曰姬。服虔曰:「入孔氏家,适伯姬所居。」

15 既食,晚饭毕。

16 悝母杖戈而先。悝母,孔伯姬。服虔曰:「先至孔悝所。」

17 太子与五人介,舆从之。贾逵曰:「介,被甲也。舆豚,欲以盟故也。」

18 伯姬劫悝於厕,盟之,遂劫以登台。孔悝,孔文子之子,继承其父职位,为卫国执政之卿。服虔曰:「於台上召臣。」

19 甯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仲由。甯,孔文子家臣(见上注)。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服虔曰:「季路为孔氏邑宰,故告之。」

20 召护驾乘车,服虔曰:「召护(召音邵),大夫。驾乘车,不驾兵车也,言无距父之意。」

21行爵食炙,服虔曰:「甯使召季路,乃行爵食炙。」

22 奉出公辄鲁。服虔曰:「召护奉侯。」

23仲由将入,遇子羔将出。高柴,字子羔,又作子高、子、季、季高。贾逵曰:「子羔,大夫。高柴,孔子弟子也。将出,。」

24 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矣。」杜预曰:「且欲至门。」

25 子羔曰:「不及,莫践其难。」贾逵曰:「言家臣忧不及国,不得践履其难。」郑众曰:「是时辄已出,不及事,不当践其难。子羔言不及,以为季路欲死国也。」

26子路曰:「食焉不辟其难。」服虔曰:「言食悝之禄,欲救悝之难,此明其不死国也。」

27 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服虔曰:「公孙敢,大夫。言辄已出,无为复入。」

28子路曰:「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王肃曰:「必有继续其後攻太子。」

29 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必舍孔叔。」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敌子路。服虔曰:「二子,蒯聩之臣。敌,当也。」 燔音烦。舍音舍。音乙减反。

30 以戈击之,割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服虔曰:「不使冠在地。」

31结缨而死。缨,冠也。

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高柴

高柴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孔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後为学!」孔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注释

1 高柴字子羔。郑玄曰人。孔子家语:「齐人,高氏之别族,长不盈六尺,状貌甚恶」,此传作「五尺」,误也。

2子路使子羔为费宰。括地志云:「郓州宿县二十三里亭。」

3孔子曰:「贼夫人之子!」包氏曰:「子羔学未孰习而使为政,所以贼害人。」

4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後为学!」孔安国曰:「言治人事神,於是而习,亦学也。」孔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八,论语先进 - 柴也愚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注释

1柴也愚。弟子高柴,字子羔。愚,愚直之愚。

2参也鲁。鲁,钝也,曾子性迟钝。曾参(音骖),字子舆。

3师也辟。颛孙师,字子张。子张才过人,失在邪辟、文过(文过饰非)。

4由也。仲由,字子路。子路之行,失於畔。

5子曰回也其庶乎。颜回,字子渊(颜渊)。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

6赐不受教命。端木赐,字子贡,唯财货是殖。亿度是非。美回,所以励赐也。一曰:屡犹每也,空犹虚中也。以圣人之善道教,数子之庶几犹不至於知道者,各内有此害,其於庶几每能虚中者。唯回怀道深远,不虚心,不能知道。子贡虽无数子之病,然亦不知道者,虽不穷理,而幸中;虽非天命,而偶富,亦所以不虚心也。

7唐孔颖达疏云:此章孔子历评六弟子之德行中失也。柴也愚者,高柴性愚直也。参也鲁者,曾参性迟钝也。师也辟者,子张才过人,失在邪辟文过也。由也者,子路之行,失於畔也。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者,此盖孔子美颜回,所以励赐也。其说有二:一曰:屡,数也。空,匮也。亿,度也。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贫窭,而乐在其中,是美回也。赐不受命,唯货财是殖,若亿度是非,则数中,言此,所以勉励赐也。一曰:屡犹每也,空犹虚中也,言孔子以圣人之善道教,数子之庶几犹不至於知道者,各内有此害故也,其於庶几每能虚中者。唯有颜回,怀道深远,若不虚心,不能知道也。子贡虽无数子之病,然亦不知道者,虽不穷理而幸中,虽非天命而偶富,有此二累,亦所以不虚心也。弟子高柴字子羔,史记弟子传云:高柴字子羔,郑玄曰:人,少孔子三十岁。左传亦作子羔,家语作子高,礼记作子,三字不同,其实一也。注郑曰子路之行失於畔,,失容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失於礼容也。今本作畔王弼云王弼云本王误玉今正刚猛也。云言回庶几圣道者,易下系辞云: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是回庶慕几微之圣道。云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者,即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是也。云赐不受教命者,言不受夫子礼教之命。云惟财货是殖者,言唯务使货财生殖蕃息也。云亿度是非者,言又用心亿度人事之是非也。云盖美回所以励赐也者,言孔子之意,美颜回贫而乐道,所以劝励子贡。言汝既富矣又能亿则屡中何得不受教命乎云一曰以下者,何晏又为一说也。云以圣人之善道教数子之庶几者,言孔子以圣人庶几之善道,教六子也。云犹不至於知道者各内有此害者,言圣人不倦,教诲之,而犹尚不能至於知几微善道者,以其各自内有愚鲁辟之病害故也。云其於庶几每能虚中唯回者,言唯颜回每能虚其中心,知於庶几之道也。云怀道深远不虚心不能知道者,此解虚中之由,由其至道深远,若不虚其中心,则不能知道也。云子贡虽无数子之病者,谓无愚鲁辟之病也,然亦不知道者,谓亦如四子不知圣道也。云虽不穷理而幸中虽非天命而偶富亦所以不虚心也者,此解子贡不知道,由於有此二累也。虽不穷理而幸中,释经亿则屡中,言虽不穷理尽性,但亿度之,幸中其言也。左传鲁定公十五年,春,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夏,五月,壬申,公薨,仲尼曰:赐不幸言而中。哀七年,以邾子益来,是其屡中也。虽非天命而偶富,释经不受命而货殖也,言致富之道,当由天命,与之爵禄,今子贡不因天命爵禄,而能自致富,故曰偶富。 言有亿度之劳,富有经营之累,以此二事,何暇虚心以知道? 故云亦所以不虚心也。

出土文物

高柴著作多不存。幸运的是,在文博考古领域乃至整个学术界引起强烈震撼的“战国楚竹书”,被认为与高柴有重大关系。这批竹简于1994年5月被上海博物馆原馆长、著名考古学家马承源发现,后经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确认为是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儒家原始文献,至今已整理出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子羔》(共14支竹简)一篇,内容为子羔(高柴)与孔子关于三代始祖感生和尧舜禅让问题的讨论,被认为作者应为高柴。另外被学界认为与《子羔》原属同一卷的《孔子诗论》(内容为孔子与弟子讨论《诗经》,共29支竹简)和《鲁邦大旱》(内容为记录鲁国旱灾后孔子与鲁哀公及弟子们的讨论,共6支竹简),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是由子羔整理并传述的

历代追赠

东汉永帝十五年(72年),他被祭祀之。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共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封为“共城侯”;

宋度宗咸谆三年,以“共城侯”从祀孔子。

后世裔孙

1高柴,为高氏祖先。

2高柴与其妻所生子,改为姓柴,其后为柴氏祖先。

木兰词

作者: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词·金缕曲

作者:清·纳兰容若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词·卜算子 新柳

作者:清·纳兰性德

娇软不胜垂,

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

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

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

即渐迷行处。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白衣裳凭朱栏立

凉月趖西

点鬓霜微

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

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

准拟相看似旧时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拨灯书尽红笺也,

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

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

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

莫误双鱼到谢桥。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而今才道当时错

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

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

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

落尽犁花月又西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

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

漂泊天涯。

寒月悲笳,

万里西风瀚海沙。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冷香萦遍红桥梦,

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

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

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

一缕茶烟透碧纱。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凉生露气湘弦润

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

燕蹴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

檀粉慵调

朝泪如潮

昨夜香衾觉梦遥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

笑我如今,

孤负春心,

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

结编兰襟。

月浅灯深,

梦里云归何处寻?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

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

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

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

一片幽情冷处浓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

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

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

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

方响前头见玉箫。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谢家庭院残更立

燕宿雕粱

月度银墙

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

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

十一年前梦一场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严宵拥絮频惊起,

扑面霜空。

斜汗朦胧,

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

回首西风。

数盏残钟,

一穗灯花似梦中。

词·长相思

作者: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逾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词·点绛唇 咏风兰

作者:清·纳兰性德

别样幽芬,

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

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

怎耐秋如许?

还留取,

冷香半缕,

第一湘江雨。

词·点绛唇

作者:清·纳兰性德

小院新凉,

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

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

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

夕阳吹角,

一阵槐花落。

词·蝶恋花

作者: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距。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释: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兴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

词·蝶恋花

作者:清·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

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词·蝶恋花

作者:清·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

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

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

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词·河传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春浅,红怨。

掩双环,微雨花间。

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

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

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忆当时,垂柳丝。

花枝,满庭蝴蝶儿。

词·画堂春

作者: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消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词·浣溪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莲漏三声烛半条,

杏花微鱼湿轻绡,

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

归期安得信如潮,

离魂入夜倩谁招?

词·浣溪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词·浣溪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杨柳千条送马蹄,

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

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注释:

七绝·记征人语

作者:清·纳兰性德

边月无端照别离,

故园何处寄相思。

西风不解征人语,

一夕萧萧满大旗。

注释:

词·减字木兰花

作者: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词·酒泉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

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

尤未睡

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

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

灯欲落

雁还飞

词·浪淘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红影湿幽窗

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

还惹思量

莫道不凄凉

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

瞥遇回廊

词·浪淘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夜雨做成秋

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

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

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

梦也须留

词·临江仙 寒柳

作者:清·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

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

柳枝词

作者:清·纳兰性德

池上闲房碧树围,

帘纹如彀上斜晖。

生憎飞絮吹难定,

一出红窗便不归。

注释:

七绝·秣陵怀古

作者:清·纳兰性德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注释:

见解独到、别具一格。

词·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作者: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

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注释: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春花春月年年客,

怜春又怕春离别。

只为晓风愁,

催花扑玉钩。

娟娟双蛱蝶,

宛转飞花侧。

花底一声歌,

疼花花奈何。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春云吹散湘帘雨

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

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

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

夕阳无限山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催花未歇花奴鼓,

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

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

空胜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

凄清照鬓丝。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隔花才歇帘纤雨,

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只归,

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

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

透寒金缕鞋。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晶帘一片伤心白

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

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

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

如何泪欲流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

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

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

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

残星拂大旗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为春憔悴留春住

那禁半霎催归雨

深巷卖樱桃

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

忍便花飘泊

消得一声莺

东风三月情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能几团栾月

杨柳乍如丝

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

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朝

啼鹃恨未消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雾窗寒对遥天暮,

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

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

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

红丝一翦风。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

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

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词·青衫湿

作者:清·纳兰性德

近来无限伤心事

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

绿窗红泪

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

自尽断送

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

漆灯风飐

痴数春星

词·清平乐

作者:清·纳兰性德

风鬟雨鬓

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阑看月晕

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

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

黄昏只对梨花

词·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作者:清·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

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

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

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

莫教泪洒英雄

如梦令

作者:清·纳兰性德

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如梦令

作者: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如梦令

作者:清·纳兰性德

纤月黄昏庭院,

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

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

谁见?

珊枕泪痕红泫。

生查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惆怅彩云飞,

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

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

那得分明语。

判得最长宵,

数尽厌厌雨。

生查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短焰剔残花,

夜久边声寂。

倦舞却闻鸡,

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

一角西南白。

欲渡浣花溪,

远梦轻无力。

相见欢

作者:清·纳兰性德

落花如梦凄迷,

麝烟微,

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

消瘦尽,

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相见欢

作者:清·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

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1]

红蜡泪,

青绫被,

水沉浓,[2]

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注释:

[1]个人,犹言那人。画眉同,西京杂记:“文君娇好,眉色如望远山”

[2]水沉,即沉香。

昭君怨

作者:清·纳兰性德

暮雨丝丝吹湿,

倦柳愁荷风急。

瘦骨不禁秋,

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

未是诉愁时节。

谯鼓已三更,

梦须成。

鹧鸪天

作者:清·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

手挪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

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

断岸垂杨一叶舟

鹧鸪天

作者:清·纳兰性德

别绪如丝睡不成,

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

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

恨分明,

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对题处,

偏到鸳鸯两字冰。

鹧鸪天

作者:清·纳兰性德

雁贴寒云次第飞,

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

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

思依依,

更无芳树有鸟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

持向今朝照别离。

南乡子 为忘妇题照

作者:清·纳兰性德

泪咽更无声

止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

泣尽风前夜雨铃

词·梦江南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词·菩萨蛮

作者:清·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词·临江仙

作者:清·纳兰性德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词·临江仙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词·虞美人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词·虞美人

作者:清·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词·虞美人

作者:清·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词·虞美人 秋夕信步

作者:清·纳兰性德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词·鬓云松令

作者:清·纳兰性德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词·沁园春

作者:清·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

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

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

出回肠。

词·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作者:清·纳兰性德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词·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作者: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

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

,纸灰起。

  一、人生有梦书作枕

 那一年正是我人生的低谷,大学毕业后接连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如意,加之感情上又一再地失落,一时间心若死水。偶然的一次机会,看见报纸上有一则招聘教师的广告,那是去一个山村的中学执教,有点属于志愿者的性质,薪水不高,为期一年。我立刻去了,因为我觉得自己疲惫的心灵需要一个平静的环境憩息。

 到了学校的第二天,我便从镇上的火车站取回了托运的一个大旅行包,里面全是书。山里的生活是封闭而寂寞的,有一种远在天涯的感觉,是那些书带着我周游世界。在黄昏的斜阳下,在寂寂长夜的孤灯下,我一次次地走进别人的故事,那样时刻,欲望的潮水便会悄悄退去,心平静得像一湖秋水,波澜不惊。在我宿舍的木床上,在耳边枕畔,散放着许多书,在书香中入梦,梦境也是一片平和。

 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空闲时都做些什么呢?”我说:“读书!”她犹豫了一下说:“老师,能不能把你的书借给我看看?我们这里除了课本,再没有别的书了!”我说:“好啊!”那天她兴高采烈地从我这儿拿回去了一本《平凡的世界》,一个星期后,她还书时对我说:“老师,这本书真好,我现在知道该怎样为梦想而努力了!”我微笑,知道书又打开了一个少年的美好心扉。那以后,来我这里借书的学生多起来,一些名著如《牛氓》、《红字》、《百年孤独》等曾多次被借,就连《菜根谭》、《小窗幽记》一类的书也有人拿去看。而这些书都是我刚刚重读过的,记得当年读这些书时都是抱着欣赏与崇拜的心理,很少把心融入其中。如今旧卷重翻,竟心随书动,品砸出人生的百般滋味。

 记得刚上大学那年,初去学校报道,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看见一个人躺在长椅上睡觉,而他的头下枕着的竟是三本厚厚的书!当时想起了一句诗:“三更有梦书作枕。”于是对那三本书产生了兴趣,便凑过去,歪下头去看侧面的书名,《悲惨世界》四个字映入了我的眼睛。那时并未看过此书,猜想写的一定是一个人悲惨的经历或一生,于是决定到学校后一定要先读此书以释疑。后来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借得此书,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觉得和自己当初猜测的出入不大。而如今在这山村中重读过此书,心却震撼无比,因为大学时我只是看到了冉·阿让的悲惨一生,却没能看到他为了自己的良心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没有看到他悲惨的一生也正是最无悔的一生!掩卷而思,才觉得自己那一点挫折实在是算不得什么,而自己却还曾为此心丧若死,真是惭愧至极。

 我曾让学生们每人写一篇读书随感,他们都写了,看过后我不禁感慨且感动,原来我的那些书不经意间已为他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门,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一年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我的心中重又沉沉地充满了力量。并不是山村的宁静治疗了我的灵魂,而是书香使我的心复原如初。临走的时候,我把那些书都送给了学生们。他们一定会经历人生的磨难与挫折,我希望他们能在黯淡的际遇之中静下心来,把这些书重读一遍,在字里行间看到新的希望。

 那以后我再辗转,可是再不轻易让心中的梦想破碎。每到一处我都要买些新书,行囊中的书越来越多,连一些读过多遍料熟于胸的书我都不忍弃置。每读过一本新书,世界在我眼中就会变一个样子,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只要靠书去装点了。有一次我再次更换工作,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到达后去车站取托运的行李时,却被告知有一个行包中途散裂,东西遗失了大半。我忙去看,最可悲的事情发生了,散开的行包正是我装书的那个,可惜了我的那些书啊!我宁愿丢失了别的贵重东西,也不愿失去那些书。我为此郁郁了许久,跑遍了这个城市的书店,总算补上了一部分,而有一些较早的版本却永远也无法找到了,这已成为永远的遗憾。

 与书的这份情结在漂泊中越来越紧,我知道此生永远不会放弃读书,是它们在不断地弥补着我梦想的裂痕。“年年岁岁一床书”,我现在依然过着书半床人半床的日子,以书为枕,梦境果然是一片静美。忽然明白那年在火车站候车室暄闹的环境中,那个人怎么能睡得如此安祥了。用书作为精神的枕头,人生的梦想就会永远散发着理性的芬芳。

  二、书能香我不须花

 大学毕业后的四五年时间里,我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唯一没有抛弃的东西就是书了。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在林每无边的小兴安岭,陪我一路走来的就是那些书,除此,行囊空空如也。无论在怎样的际遇之中,这些可爱的朋友都给予我不变的温暖与力量。

 心情烦躁时我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或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在那样一种极恬静平和的意境中,我的心会慢慢地平静下来,宠辱皆忘。那些愤懑抱怨一丝丝地融入书中的山水田园里,心便柔润如初,流淌着温暖的感动。

 那一年我客居京城,住在郊区的一个地下室里,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着。当四处碰壁跌碎了心中的梦想之后,我发狂般摔碎了陋室里一切可以摔的东西。那时甚至想堕落,在我的身边,有太多寻梦的人在一次次的失败后走向了生命的歧路。可是满床的书给了我暂时的藏身之所,栖身于精神的世界中,我开始重新聚集走下去的勇气。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日没夜地读书。像《平凡的世界》,我已读过多遍,可还是又通读了一遍。特别是看到孙少平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吃尽了苦,却依然执著向前,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震撼。对于一个处于生活底层的'平凡人来说,能坚守一颗洁白之心是最可贵也最艰难的。就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他从歧路走上正途已是艰难,而在重重的压力与终身逃亡之中能行善事则更为艰难,而行善事不为人知不为人理解却依然不改其心已是难上加难。在他面前,我找不出任何一个可以使自己堕落的理由。当我从地下室里走出来,重新站在阳光之下,心中的阴影一扫而光,生命中的梦想又疯长起来,连同那些拼搏的力量。

 闲暇时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书店了,徜徉在长长的书架中间,空气里满是知识的味道,看到的都是一张张虔诚的脸,每当那样的时候我心里总地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我喜欢每一个热爱书的人。身在精美书籍的海洋中,我的心却常飞回到少年时隔壁那个黑暗的小屋。那时我刚上初中,隔壁住着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他的屋子里堆满了收来废纸和废铜烂铁,他是以此为生的。我常去他的小屋里,说不清那里有一种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我,只知道到了他那儿我可以在废纸堆里找出一些小人书来看。当我蹲在垃圾中间津津有味地看小人书时,老大爷就笑咪咪地看着我。有一次老大爷送给我一本装订得厚厚的书,是《儿童文学》的许多本订在一起的,而且封面也被小心地用胶布粘贴得完好如初。在那些本《儿童文学》中,我找到了生命中最能吸引我的东西了,我想今天我走上文学的道路的原因与那是密不可分的。后来,那个老大爷去世了,他留给我一大箱子收废纸收来的书,有中外名著和期刊等,我生命中读的第一批书就是这些旧书,所以我对旧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有一次我在沈阳的旧书摊上淘来一本《爱的教育》,很古老的一种版本,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甚至没有翻开看一看。回去后躺在床上仔细阅读时竟发现了一个让我充满惊喜的故事。书中的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或随感或评论,更多的是对一个人殷殷的希望与教导。这本书原是一个女孩的宝贝,她在书中写满了对弟弟的期望,看了令人动容。而事情的奇妙之处还不在此。我记得曾在一本《读者》或《青年文摘》上读过关于这本书的故事,于是四处翻找,终于找到了那篇题为《一本书的遭遇》的文章,文中的那本《爱的教育》真的就是我手上的这本!文末作者慨叹不知那个弟弟如何把这样一本载满姐姐的希望的书丢弃了。而时光流转,此书竟宿命般到了我的手中,我亦慨叹那个作者怎么就把它也弃置了!后来我把此书连同那篇《一本书的遭遇》的文章一同送给了读中学的弟弟,我在书的扉页上加了一句话:“那个姐姐的每句话都是我想对你说的,好好珍惜此书,和你心中的梦想!”

 喜欢读书的人大都爱书如命,不愿外借。而我却喜欢别人来借书,就算不还也无所谓,只要不沦落成手纸,总会有人拥有它爱惜它的。而且书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藏的,我的每一本书都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别人送我的每本书我都会细细地去看,因为不能辜负朋友的一片心意,更不能辜负那散发着墨香的书卷。记得有位朋友曾赠我一套哲学书籍,乍读之下,枯躁至极,几欲抛卷,可是一想到朋友从千里之外把它寄了来,便强摄心神,逐字逐句地啃着,慢慢地竟看出了味道。当厚厚的几本书看完,我发现自己对世界又有了全新认识,这是普通的文学书籍所不能给我的。

 如今我已暂时稳定下来,家里随手可及的地方摆满了书。一次一个朋友来访,在屋里转了一圈说:“你的屋里应该摆些花啊!”我指着那些书笑着说:“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言罢,我们会心大笑。

 也许明天我还会踏上漂泊,我依然会用书去铺平脚下的路。无论走到哪里,书都是我唯一的行李。我也坚信,书会使我的生命永远散发着理性的芬芳。

  三、修补旧书的时光

 闲暇时,我会把一些旧书拿出来整理修补,那些书多是我喜爱的,甚至有些书的年龄比我还要大上许多。旧书有一部分是家传下来的,还有许多是我从旧书摊上淘得。每当翻起破旧的书籍,都会心下不解,若是我有这样的书,定会好好保存不使破损,而这些书原来的主人怎么就不知珍惜?

 后来发现,有些损坏是不可阻挡的。比如那些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书,由于时间久远,加之那时纸的质量不是很好,所以都会在岁月流逝中,由白色纸张变为淡黄,且易脆裂,就如深秋的黄叶一般。对于此类书的修补较为困难,会越修破的地方越多。而且胶水胶带一般是不能用的,因为含化学品,会使书的纸张被腐蚀。最好用自制的糨糊,加上少许明矾防腐防蛀,一般是修补封面,若是有缺损,则选质地和颜色相近的纸,裁成和缺损部分大小相同,去掉封面上的毛边儿,对齐粘好。我有一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天安门诗抄》,就是用这种方法修补的。

 我有一本西班牙作家科林·特莉亚多等著的中篇小说集《君走我不留》,一九七几年的译本,是我从旧书摊上购得。此书的破损极为严重,封面几乎全然坏掉,且内文污损处极多。修补此书花了我很长时间,封面基本是不能修复的了,于是我找来质地相差不多的纸张重新做了封面封底,并打印上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什么的,还印上了图案,看起来也焕然一新。而对于内页中的污损之处,处理起来却是极麻烦。对于普通的污损处,垫上吸水纸,用毛笔蘸上肥皂水轻轻擦拭,再用清水洗去肥皂水的痕迹,最后用吸水纸两边夹上,用熨斗弄干。对于那些乱涂抹的字迹,则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才能去除,比如用“退色灵”什么的。

 修补旧书的过程,是一个很安静恬然的过程,极专心,小心翼翼地进行每一个步骤。而当旧书在自己的手中变了一番模样时,就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有时就算可以买到新的一模一样的书,却也愿意去修补旧的。旧书对于我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想到有很多人都捧读过它,在读书的时候就仿佛融进了许多人的思绪于其中,别有一番滋味。

 所以常去旧书摊上转悠,不但可以买来一些绝版的老书,一想到修补它时的情景,便会悠然神飞。有一次,竟然遇见一本线装古籍,是古代算术的一本著作,叫《元亨利贞》,木刻本。买来后,发现其破损程度比想象中更甚。可对于修补线装古籍,我实在是外行,且不敢下手。在网上查找,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后来通过一个朋友,认识一个这方面的高手,他慨然应允帮我修补。那个下午,我一直看他认真地工作,对那一系列方法和手法大为赞叹。当《元亨利贞》这本书重新出现在我手上时,已经散发出新的色彩。

 没事时,我仍会找来旧书进行修补,那些时光如清水漫流,静而美。虽然有许多人会笑我的这种做法,可是个中滋味,又有几人能够懂得?

  “酒是陈酿好,书是旧籍珍”,即以陈酿比旧书,言之 旧书有佳趣,耐晶读,与品饮陈酿美酒在感受体味上有相 类相通之处。

  这其中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书的版本,即 出版时间愈古愈旧的书籍,流传越来越少,愈稀缺珍贵。 这在收藏界意义尤其突出,藏书家收藏书籍所讲究看重的 就在于版本。

  第二层意思是说,书愈旧年代愈久,经历史 156 的淘洗检验能流传下来,足见其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 社会进步性的町贵和进步。一般说来,好的东西才得以久 流传.那些很旧很旧的书,往往价值越丰富,可以说是淘 尽黄沙始到金。近年来古籍善本市场升温步伐正在进一步 地加快,不仅拍卖专场增多,而且价格水涨船高。多家图 书馆正是从这屿拍卖中购得了许多珍贵资料。除此之外, 收藏旧书的群体也日益庞大,参与收藏活动的人群越来越 广泛,旧书店(摊)的生意异常火爆,旧书成交的价格和 数蹙都呈上升趋势。例如,坐落在北京琉璃厂西街的中国 书店文化遗产书店,北京潘家园、报国寺的旧书市场,就 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旧书商汇聚。

  在美国,1928年成立 的哈佛燕京图书馆,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曾经收藏了宋、 元、明、清初的贵重旧刊本、手抄本、拓本等56万册,成 为令学者羡慕不已的珍贵资料。因此,书籍的收藏取舍不 能简单地以其“旧”与否为唯一的标准,还应当根据书籍 具有的知识价值来考查,在具体操作上要慎之又慎,不应 该受到所谓的“半衰期”误导,也小要随意引用混乱的文 献老化定义和方程式,慎防在工作中进行“一刀切”的草 率处理方式。对那些内容老化而丧失保存与使用价值的图 书,尽管不“旧”,也必须不容置疑地予以剔除。反之,对 有较高使用价值的藏书,无论多旧都要收藏。当然,可采 用不同的收藏形式,如属于珍贵文献的可采取永久收藏, 多是收藏珍本、善本文献、名人真迹、重要文献原件等; 如果是普通文献,就采取长期收藏,一般是名著、文史典 籍、工具书、连续出版物以及其他重要文献等。

  走出对旧书管理的误区 如今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藏 书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图书馆,需要收藏尽可能多的文献, 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但是任何一个图书馆的馆舍和 收藏条件都是有限的,这是藏书剔旧的根本原因,但在剔 旧过程中却没有一个标准町依,只能依据主事者个人喜好 随便剔除旧书了。下架后的旧书往往是随便找个地方随意堆放,由于条件差,堆放一段时间后变质朽坏,最后就被走出对旧书利用的误区 当成废纸处理。数年前北京一个著名的图书馆曾经把众多 的民国书刊一次性处理掉,引得上百位旧书摊贩趋之若鹜。 这是因为民国书刊中,不乏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新善本,有 市场价已达上千元其至数于元一本的新文学毛边本之类绝 版珍贵文献。据2002年12月9日的《南方周末》报道:巴 金研究者、人民口报社编辑李辉致电巴金的女儿李小林, 称其在京城某旧书摊发现并买下了6本印有“巴金赠书” 字样的英文版(THEDIAL)(《日晷》)杂志,其中一本内页 有巴金的毛笔签名,摊主称足“国家图书馆外文期刊部处 理过期期刊时得到的”。 长期以来,图书馆对旧书的管理尚存在着大量的问 题。在人们的印象中,陈列在干净的书架上,处在环境优 雅、书韵氤氲、灯光明亮的一线书库里的好像只有新书, 旧书显得比新书低一等,不登“大雅”,一般出现在二线、 三线甚至是更偏僻的书库。存贮条件极差,图书层层堆积, 满库霉味,条件稍好些的也是长期闲置,无人问津,美其 名为永久收藏,实为束之高阁。许多需要重点保护的旧书, 需要按照《文物保护法》重点保护的珍善本,根本没有得 到应有的保护。就如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于2005年11 月,数十万册图书文物遭供暖水泄漏浸泡,藏自.60多万册 图书文献的地下书库灌进r大量的暖气热水。2008年3月1 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珍贵占籍名录和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f诳名单的通知》(国发〔2008) 9号),正式批准公布了首批《国家珍贵占籍名录》及全国 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包括国家图书馆、26家省市公共图书 馆、12家高校图书馆、5家专业图书馆、5家博物馆、2家 档案馆,其中图书馆占大多数,成为了古籍收藏和保护的 重镇。图书馆承担着保护古籍的重任,既要有珍爱古旧图 藏书楼之所以被视为传统图书馆的象征,是因为其对 书籍的管理方式是以保存为中心,一切业务活动都足围绕 着保存展开。

  虽然藏书楼已转化为图书馆,但在严格意义 上,这种以藏为主的传统观念仍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在今天 的图书馆管理中。最典型的就是像占代欧洲把图书用链子 锁起来的做法一样,把许多书籍完好无损地锁在书柜或保 存库里,为了使珍贵书籍减少丢失、破损的风险,大多数 图书馆通行的方法就是将其秘不见人,或者是根据身份界 定借阅的凑者,严格的借阋制度使很大一部分读者望而却 步。然而,从读者的角度、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则希望 馆藏文献能够尽可能地方便利用。如何平衡保护文献和利 用文献之间的关系,是图书馆管理文献所必须解决好的一 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是思路问题,文献 只有被利用,其知识价值才能实现。因此,向社会和公众 开放珍贵的书籍文献,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服务, 加强珍贵书籍文献的整理与提供服务。很多图书馆首选把 古籍变为电子版,通过网络让更多读者获取信息。例如上 海图书馆耗时十余年将汗牛充栋的馆藏珍贵图书、文献、 资料等“搬进”网络数据库。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占文献 资源库逐步实现馆藏古文献的数字化上网,并有专门的系 列元数据标准配套施行。有些图1{馆则推出善本再造工程, 如国家图书馆推出馆藏古籍1221种、15000余册为底本的 珍贵影印本。旨都图书馆与多家出版社合作,整理出版了 多部善本古籍。这样做既保护了原有版本,又使珍贵古籍 化身千百,为大众共享,较好地解决了古籍“藏”与“用” 的矛盾。 我们平时常说“藏以致用”,这里的“用”的表层意思 是对文献的“利用”,深层意思应该是对文献的“开发和利 书的意识,更要有保护它们的得力措施。第一是制度方面。 用”。一直以来,在图书馆里习惯地认为那螳既不属于有收 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权,健全 相关制约机制。第二是保护古籍要从领导做起,只有领导 的意识提高了,对此项工作重视了,才能加大保护的力度, 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给予更大的投入。第三是培养合格人才。 人才匮乏是古籍旧书保护利用的瓶颈之一。许多从事古籍 工作的人缺乏基本的书籍保护知识,鉴定、定级等业务工 作水平也存在较大的问题。这蟪通过在职培训可以使人员 的理论水平和理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第四是蕈视古 旧图书的收藏。图书馆Ⅱ『以建,谚自己的闪光点,报据本馆 的特点或区域位置来收藏有代表性的书籍,形成有特色的 藏书体系。第五加强管护。改善收藏条件是保护书籍的有 效保证,有条件的可以设屯专藏库,派专人管理、修复; 无条件的也要尽量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做好防尘防 蛀的工作。

  藏价值的珍贵文献,在本馆利用率又微乎其微的旧书,也 就失去了其开发利用价值,只能等同于废书,尽数往造纸 厂送。实际上,这是对旧书开发与利用的严重误解。对不 同的图书馆来说。某批旧书对这一个图书馆没有开发利用 的价值,可不见得说对另一个图书馆也没有开发利用的价 值。近几年的图书价位猛涨,2005年图书价位上涨幅度 30%一50%(与2004年相比),经业内专家估算:2004年的 1.80元/印张上升到2005年的2.40一2.80元/印张。一位出 版人按照图书成本上涨趋势估计,2007年的图书平均价格 差不多是25—28元,而2008年的势必是达到30元,甚至 可能突破35元左右,许多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倍感压力, 如果能建立一个你弃我取、各取所需的旧书流通体系,进 行馆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将各自认为无利用价值的旧书交 (下转第160页) 157 万方数据 2009年6月 图书馆论坛 (公示工作人员照片、岗位、编号)、读者意见箱,发放征 求读者意见表,接受社会监督。

  首先瓷器鉴定方法:

  明清瓷器的鉴定

  远古瓷器,因年代久远,保存民间的传世品甚少,如发现有出土文物,可借助基葬品仿证参考,同时还可借助历代窑址标本,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断代鉴定。而明、清时期的瓷器,因距今较近,传世品较多,加之当时仿制摹古之风盛行,所以对明、清时期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