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安石的,张籍,陈慧英,琦君,谢冰莹的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关于王安石的,张籍,陈慧英,琦君,谢冰莹的资料,第1张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

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随父宦游各地,目睹

了北宋“民劳财匮”的社会状况,在哲学,经济,教育

伦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荆公

新学”,旗帜鲜明的标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给当时

的思想界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对后来中国学术思想产

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同时为王安石的的政治改革奠定了

思想基础。

王安石自22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几近三十年

地方官生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局部地推行了改革

弊政的革新措施。1059年写了著名的《上宗仁皇帝言事

书》,提出了全面改革的主张,为后来的熙宁新法构思

了一幅初步的蓝图。1069-1076年,王安石两度为相,在

他的荆公新学思想基础上,大胆的提出了“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声发馈的政治思想。

为改变北宋“积贫积若非”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不顾守

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领导了一场以“理财”“

整军”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涉及到社会,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各个方面的规模巨大,

威武雄壮的社会变革运动。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

因此被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

在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他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

逻辑严密,行文峭菝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

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其诗文《泊船瓜洲》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为千古绝唱。

《桂枝香 金陵怀古》一词写景言志为诗词名篇。散文

《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作为范文精选入中学

课本。卓绝的文学造诣实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坚,现存著

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

宋说》等。

张籍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郎”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故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是韩愈的学生,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

陈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藉江苏吴县

-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1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2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3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4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5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6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

琦君,1918年生,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琦君作品目录一览表

论 述

词人之舟 民七十年,纯文学出版社;

民八十五年,尔雅出版社

散 文

溪边琐语 民五十一年,妇友月刊社

琦君小品 民五十五年,三民书局

红纱灯 民五十八年,三民书局

烟愁 民五十八年,光启出版社;

民七十年,尔雅出版社

三更有梦书当枕 民六十四年,尔雅出版社

桂花雨 民六十五年,尔雅出版社

细雨灯花落 民六十六年,尔雅出版社

读书与生活 民六十七年,东大图书公司

千里怀人月在峰 民六十七年,尔雅出版社

与我同车 民六十八年,九歌出版社

留予他年说梦痕 民六十九年,洪范书店

母心似天空 民七十年,尔雅出版社

灯景旧情怀 民七十二年,洪范书店

水是故乡甜 民七十三年,九歌出版社

此处有仙桃 民七十四年,九歌出版社

玻璃笔 民七十五年,九歌出版社

琦君读书 民七十六年,九歌出版社

我爱动物 民七十七年,洪范书店

青灯有味似儿时 民七十七年,九歌出版

(民九十三年十月,重排新版)

泪珠与珍珠 民七十八年,九歌出版社

母心‧佛心 民七十九年,九歌出版社

(民九十三年十二月,重排新版)

一袭青衫万缕情 民八十年,尔雅出版社

妈妈银行 民八十一年,九歌出版社

万水千山师友情 民八十四年,九歌出版社

母亲的书 民八十五年,洪范书店

永是有情人 民八十七年,九歌出版社

小 说

菁姐(短篇) 民四十三年,今日妇女杂志社;

民七十年,尔雅出版社

百合羹(短篇) 民四十七年,开明书店

缮校室八小时(短篇) 民五十七年,台湾商务印书馆

七月的哀伤(短篇) 民六十年,惊声文物供应公司

钱塘江畔(短篇) 民六十九年,尔雅出版社

橘子红了(中篇) 民八十年,洪范书店

合 集

琴心(散文、小说) 民四十二年,国风出版社;

民六十九年,尔雅出版社

琦君自选集(词、散文、小说) 民六十四年,黎明文化公司

文与情(散文、小说) 民七十九年,三民书局

琦君散文选(中英对照) 民八十九年,九歌出版社

母亲的金手表 民九十年,九歌出版社

梦中的饼乾屋 民九十一年,九歌出版社

儿童文学

卖牛记 民五十五年,三民书局

老鞋匠和狗 民五十八年,台湾书店

琦君说童年 民七十年,纯文学出版社

琦君寄小读者 民七十四年,纯文学出版社;

民八十五年,健行文化出版公司

鞋子告状(琦君寄小读者改版) 民九十三年,九歌出版社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中国作家,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此期间著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秋水》,短篇小说《超人》。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由燕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是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

1926年回国后,冰心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更有《冰心小说散文选》、《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等作品出版。

著名的翻译作品有印度泰戈尔的《园丁集》、《吉檀迦利》、《泰戈尔剧作集》,叙利亚作家纪伯伦的《先知》等。

回答者:dear5188 - 助理 三级 9-15 20:04

王安石忠心为国,他是名宰相,也是名诗人,人人都很敬佩他

回答者:liangyuqing369 - 试用期 一级 9-17 20:52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

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随父宦游各地,目睹

了北宋“民劳财匮”的社会状况,在哲学,经济,教育

伦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荆公

新学”,旗帜鲜明的标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给当时

的思想界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对后来中国学术思想产

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同时为王安石的的政治改革奠定了

思想基础。

王安石自22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几近三十年

地方官生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局部地推行了改革

弊政的革新措施。1059年写了著名的《上宗仁皇帝言事

书》,提出了全面改革的主张,为后来的熙宁新法构思

了一幅初步的蓝图。1069-1076年,王安石两度为相,在

他的荆公新学思想基础上,大胆的提出了“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声发馈的政治思想。

为改变北宋“积贫积若非”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不顾守

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领导了一场以“理财”“

整军”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涉及到社会,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各个方面的规模巨大,

威武雄壮的社会变革运动。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

因此被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

在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他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

逻辑严密,行文峭菝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

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其诗文《泊船瓜洲》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为千古绝唱。

《桂枝香 金陵怀古》一词写景言志为诗词名篇。散文

《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作为范文精选入中学

课本。卓绝的文学造诣实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坚,现存著

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

宋说》等。

回答者:510426273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9-17 20:53

张籍(767?-830?),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故世称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与韩愈、白居易、孟郊、王建交厚。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如《采莲曲》、《江南曲》。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张籍诗集》。

王安石

(1021~1086)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1、轩辕黄帝祝由十三科叙

太古先贤,治传医家十三科,内省祝由科,乃轩辕氏秘制符章,以治男女大小诸般疾病。凡医药针灸所不及者,以此佐治,无不投之立效,并能驱邪缚魅。有疾病者,对天祝告其由,故名曰祝由科。医术流传世多习见,惟此科罕见罕闻。不知道者或目为妖妄之说,异端之教。岂知上古圣人之一派遗流也哉。宋滈熙戊申冬上月,节度使离奇威命修理黄河,堰上掘出一石碑,上勒符章,莫之能辨,宣谕民间招能识之者,以辨其故因。有关内云外道人张一搓独识此符。辨之曰,此轩辕氏之制作也。其应言曰,蕴离公遂得其传。凡疗人疾病,其应如神,治之即愈。至明景太中临清徐景辉得受而行之,奇验如神,百发百中,广行济世。又辑神验诸符於内,诚善道也。若有利己私心,则毫无灵验矣。

2、轩辕黄帝祝由十三科序

昔神农尝百草以治病,岐伯因病以制方,黄帝深原五行,详察五脏内因外因之感,人邪己邪之触,虑病者一时不得其药医者,又未能详乎脉理,以致病因药深。又或贫不能参苓,更虑学道者不能广宿药品以救沉疴因仰观天文,俯究人理,告於羲农,立为此法。尚字为将,食字为兵,各字为先锋,施之百病,无秘应乎立愈。此咒治百病之所由起也。故曰祝由科。後之学者,承奉行持济世,乃体大圣好生之誓,悯众生病患之苦,不须财帛,广济博施,诚大道之梯航,仙籙之捷路云耳。

3、祝由科天医十三科目录

一曰大方脉科,主治伤寒痰喘,及一切内症。

二曰诸风科,主治麻木痈痪,及一切中风。

三曰胎产科,主治胎前产後诸病,及一切妇科异症。

四曰眼目科,主治青盲白翳,及流行眼疾。

五曰小儿科,主治惊风潮热,及一切幼科杂症。

六曰口齿科,主治牙痛鱼鲠,及一切喉症。

七曰痘疹科,癰疽疔毒,及淋浊科。

八曰伤折科,主治压伤骨断,及跌打损伤。

九曰耳鼻科,主治耳聋鼻衄及一切耳鼻病。

十曰疮肿科,主治癞疥顽癣,及无名肿毒。

十一曰金簇科,主治箭伤枪伤,及刀斧铁器伤。

十二曰书禁科,主治镇邪驱鬼,及辟毒截疮。

十三曰砭针科,主治疯癫,及筋骨疼痛。

4、《移精变气篇》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歧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行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树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5、《黄帝内经灵枢贼风》

“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6、《千金翼方》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九〈禁经上〉说:「医方千卷,未尽其性,故有汤药焉、有针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导引焉」。孔子谓:「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

(在这有一个东东,就大家注意,就是移精化气。中药在人体中的作用,也同样是移精化气。最突出的是霍香正气水,服下后,立解暑晕,此药在人的上焦移精化气的速度,极快,不次于任何西药。)

我是张籍的邻居,在洛阳也住了十年八年的。五年前,来了一位叫张籍的人……” 一转眼,又是一年,马上又是中秋月圆之时了,那秋风吹着金黄的树叶,在大街小巷铺成了一条条金黄的街道。我就盘算着:卖点啥好呢?近几日,洛阳城里那个热闹劲呀:又是月饼摊,又是肉摊,可把我累坏了,把洛阳城跑遍了才找见全城最低价。我回到家,我想:该回故乡了(和张籍一样的,吴郡)。我到张籍家去和他说:“我要走了,你也赶紧写封家书,我再和往年一样,帮你捎回去。” 我看到张籍他思绪万千,却不知从何说(写)起。我耐心地等,和往年一样。

五个时辰以后,我正要出发,看到张籍眼睛里充满惧怕,他急忙又拆开那封信,再一次读起来。我知道他怕什么,一定与往年一样,唯恐想表达的未表达完、未表达清楚。

次日,我带着东西上路了,我看到张籍一直在注视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