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 21 拼音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苦竹叶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中华本草》:苦竹叶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性味 39 归经 310 功能主治 311 苦竹叶的用法用量 312 各家论述 3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苦竹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苦竹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苦竹叶 1 拼音
kǔ zhú yè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21 拼音名
Kǔ Zhú Yè
22 来源禾本科苦竹属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 f,以嫩叶入药。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
23 性味甘、淡,寒。
24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解渴,利尿。用于发热烦躁口渴,口舌生疮,尿少色黄。
25 苦竹叶的用法用量1~4钱。
26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苦竹叶31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本草图经》:蓳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苦竹有白有紫,亦有二种:一种出江西及闽中,本极粗大,笋味殊苦,不可啖。一种出江、浙,近地亦时有,肉厚而叶长阔,笋微有苦味,俗呼甜苦笋,食品所最贵者,亦不闻入药用。
32 拼音名Kǔ Zhú Yè
33 英文名Bitter Bamboo Leaf, Leaf of Bitter Bamboo
34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 Keng f(Arundinaria amara K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35 原形态苦竹 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直立,高35m,粗152cm,竿壁厚约6mm。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时绿**,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丛生,圆筒形,竿环很隆起;每节有37分枝,但在每分枝一侧的节间下部1/4处稍平,鞘环有1圈褐色箨鞘基部残留物,箨鞘厚纸质和革质,绿色,无或有细小的紫色斑点,有棕色或白色小刺毛,基部与竿相连处较密,内面光滑而有光泽,边缘密被金**的纤毛;箨耳很小,深褐色,有直立棕色䍁毛;箨舌截平,长12mm,边缘密生纤毛;箨叶细长披针形,幼时绿色,多脉,无显著的中脉;叶鞘无毛,有横脉;叶舌质坚硬,截平,长052mm:叶片披针形,长820cm,宽528cm,质坚韧,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有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柄长27mm。花枝基部有苍片,花序分技与小穗柄略扁平,常呈波状曲折,小穗绿色,小穗有812,小花,长46cm,绿色或淡紫色,小穗轴间长45mm,在杯状顶端有纤毛;颖35,有锐尖头,边缘有纤毛;外稃被外形,近革质,有横脉,边缘粗糙,内稃背部2脊间有沟纹,鳞被3,后方1片长于前方2片;雄蕊3,有细长而互相分离的花丝,花药**,药隔不伸出;花柱1,柱头3,羽毛状。颖果长圆形。花期45月。
36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或平原,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叶多呈细长卷筒状。展开后叶片为披针形,长612cm,宽1015mm。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叶柄长610mm,上面灰绿色,光滑,下面糙有毛,主脉较粗,两侧脉816条。边缘的一侧有细锯齿。质脆而有弹性。气弱,味微苦。
38 性味苦;寒
39 归经心;肝经
310 功能主治清心;利尿明目;解毒。主热病烦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疮;目痛;失音;烫火伤。
311 苦竹叶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312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2《食疗本草》:主口疮,目热,瘖哑。
3《日华子本草》: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除烦热发汗,治中风失音。
4《本草纲目》:杀虫。
5《分类草药性》:治烦热,解毒,退小儿潮热,煅(末敷)汤火伤。
313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苦竹叶的方剂 桑菊薄竹饮
báozhúyǐn处方: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制法: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
苦竹叶粥拼音:kǔzhúyèzhōu处方:苦竹叶2握,粟米2合。功能主治:风邪癞痫,心烦惊悸。用法用量:先
决明子汤黄连(去须)3分,防风(去叉)3分,升麻3分,苦竹叶3分,甘草(炙,锉)半两,菊花半两,细辛(去苗
大青煎:处方:大青1两,升麻1两,射干(去毛)1两,苦竹叶1两,山栀子仁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
栀子仁煎0克车前叶秦皮各38克石膏60克(碎如小豆大)苦竹叶15克细辛15克赤蜜30克制法:上九味,哎咀。
更多用到中药苦竹叶的方剂用到中药苦竹叶的中成药 上海蛇药片
亦可用于五步蛇、眼镜蛇、银环蛇、蝰蛇、龟壳花蛇、竹叶青等毒蛇咬伤。用法与用量口服,第一次10片,以后
复方西羚解毒丸即得。性状:本品为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苦。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参茸追风酒,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澄清液体;气香,味辛、微苦。鉴别:取本品10ml,置蒸发器皿中蒸干,残渣加
祁门蛇药片本品为浅褐色的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浅褐色;味苦、涩。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韧皮纤
鸬鹚涎丸百日咳(即小儿顿嗽)。用法用量:每服1丸,灯心、竹叶煎汤化下。制备方法:共为细末,鸬鹚涎3两加蜜为丸
更多用到中药苦竹叶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苦竹叶 《证类本草》:[卷第十三]竹叶
皮茹微寒。主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苦竹叶及沥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竹笋(蜀本作诸
《证类本草》:[卷第二]序例下石(温,微寒)百合(平)竹叶(大寒)莽草(温)苦竹叶(大寒)臣禹锡等谨按《唐本》∶细辛(温)《药对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八伤寒门]伤寒口舌生疮(附论)各一两)黄柏(五钱)玄参(三分)蔷薇根(二两)苦竹叶(一两)生地黄汁蜜(各升半)上细锉。都用水三大
《普济方》:[卷七十二眼目门]肝实眼栀子仁黄芩升麻蕤仁决明子(各三两)芒硝(三两)苦竹叶(忌生前胡汤治肝实热。目赤干涩。前胡(去芦头)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目赤肿痛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蕨根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蕨根的别名 24 来源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蕨根的用法用量 28 附方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蕨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蕨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蕨根 1 拼音
jué gēn
2 《辞典》:蕨根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Jué Gēn
23 蕨根的别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
24 来源
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秋、冬挖取,洗净,晒干。
25 性味《纲目》:"甘,寒,无毒。"
26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黄疸,白带,泻痢腹痛,湿疹。
①《纲目》:"烧灰油调,敷蛇咬伤。"
②《分类草药性》:"治女子红崩白带,男子咳嗽。"
③《岭南采药录》:"为退热药。治黄疸,疗痈肿风痛,目痛,治咽喉热症,伤寒温病。"
④《广州植物志》:"驱风湿,利尿,解热。治脱肛,又可驱虫。"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胃,除烦躁,安五脏,治白带。"
⑥《吉林中草药》:"解热,利尿,益气,养阴。治高热神昏,五脏虚损,气滞经络,筋骨疼痛。"
27 蕨根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28 附方①治白带:蕨根、白鸡冠花、白茶花,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泄痢腹痛:蕨粉三至四两。先用冷水少许调匀,加红糖,开水冲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发热不退:鲜蕨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湿疹:先将患处用水酒洗净,以蕨粉撒上或以甘油调擦。(《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29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蕨根的方剂 五香连翘散
主治风气疮。用法用量:白水煎,食后服。又用牛尾蕨根、谢婆根(又名赤葛子根)2味捶碎,酒3碗浑服。并
劫瘴消毒散手足拘挛,加钩藤根、梭婆子根;发热,加吉面消、毛蕨根;小便不通,加木通、栀子。摘录:《准绳·疡医》卷
经验九藤酒藤(即无根藤)4两,天仙藤(即青木香)4两,阴地蕨(名地茶,取根)4两,忍冬藤2两,五味子藤(俗名
黄胖丸方选》:黄胖丸:处方:铁砂10钱(醋煮后水洗),蕨粉10钱,硫黄8钱,枯矾2钱。制法:上为末,面糊
中华跌打酒江龙毛老虎穿破石两面针鸡血藤丢了棒岗梅木鳖子丁茄根半边莲独活苍术急性子栀子制川乌丁香香附鉆朗风桂枝
更多用到中药蕨根的方剂用到中药蕨根的中成药 中华跌打酒
江龙毛老虎穿破石两面针鸡血藤丢了棒岗梅木鳖子丁茄根半边莲独活苍术急性子栀子制川乌丁香香附鉆朗风桂枝
益肝膏科植物荚果蕨Matteucciastruthiopteris(L)Todaro的干燥根茎及叶柄基
湛江蛇药sifoliusGeisel.的根。半边旗为风尾蕨科植物半边旗PterissemipinnataL
贯防感冒片O undajaponicaThunb.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广州市药品检验所起草贯防感冒片说明
中华跌打丸B336498处方:金不换假茍叶地耳草牛尾蕨鹅不食草牛膝乌药红杜仲鬼划符山桔叶大力王刘寄奴过
更多用到中药蕨根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蕨根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诸虫伤
休地菘海芋荏叶水荇(极效。)酸浆醋草芋叶藜叶甜藤蕨根白苣莴苣菰根干姜姜汁韭根(汁。)独蒜薤白酒糟巴豆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疔疮]消瘴解毒足拘挛,加钓钩藤根、梭婆子根。发热,加吉面消、毛蕨根。小便不通,加木通、栀子。青黄消毒散治疔疮瘴气,
《炮炙全书》:[卷第三木之属]茯神不可不辨。又有名蕨茯苓者,乃掘蕨地得之者,时有抱蕨根者,盖其地几千百年前松林在焉,而为人斩伐,茯苓结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三十八]一种陈藏器余蕨叶似老蕨根如紫草按蕨味甘寒滑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弱阳小儿食之脚弱不行生山间人作茹食之四皓食之而寿夷齐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五草部下品之下]草之草1、民居特色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南北两大方言大致以郁江和右江为分界线,延伸到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砚山一带。
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2/3,划分为8个土语区,即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柳江土语、桂北土语、红水河土语、邱北土语、连山土语;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1/3,划分为5个土语区,即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麻土语。
壮族也有自己的文字,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根据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初稿)统计,共有10700多个字,其中定为正体字的有4918个。
壮族并没有统一的信仰,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
魏晋以后,随着道教和佛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变异,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
2、服饰
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3、风俗习惯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
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不爱吃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
4、节日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扩展资料
壮族的饮食: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
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
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壮族,由于不宜种植水稻,则以玉米为主食。壮族人民喜食水产,鱼蛤螺蚌,皆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蝉、蛇、禽、兽,也是壮族人民的日常佳肴。
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参考资料:
--壮族本文2023-08-06 09:37: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