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药物中毒简介
中医·药物中毒药物中毒为病名。药物中毒的病因病机因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而出现中毒现象者。药物中毒的症状《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呕逆而闷乱,手足厥冷,腹痛转筋,久不以药解之,亦能致死。”古代对药毒有不同的命名。《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方言病疏》:“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瞑,或谓之眩,自关而西谓之毒。……痨、瘌、瞑、眩、毒五字义同。”各种药物中毒有不同的表现及解救法。西医·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是某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相应部位并积累到一定量而产生对人体损害性疾病。中毒根据毒物种类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有毒植物。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和量又分为急性、慢性中毒两类。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尿闭。慢性中毒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可产生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肝内损伤、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1)可出现皮肤粘膜灼伤,见于有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堿等;(2)由于氧合血红蛋白不足引起紫绀;(3)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类药物中毒或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和吗啡过量;(4)昏迷,常见于安眠药中毒、窒息性毒物中毒(如一氧化碳等),出现抽搐、震颤、瘫痪等中枢症状;(5)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呼吸气短(氰化物),呼吸加快(甲醇),呼吸减弱(安眠药物),肺水肿(有机磷);(6)心律失常,心脏骤停;(7)呕吐、腹泻;(8)可有急性肾功能损伤(如升汞、磺胺、蛇毒等药物中毒);(9)溶血性贫血(砷化物),白细胞减少(苯、氯霉素及抗癌药物),血凝障碍(肝毒、双香豆素)等。治疗原则终止毒物接触;清除已进入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给予解毒药物并进行对症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最常见的农药中
详见百科词条:药物中毒 [ 最后修订于2016/8/6 11:58:18 共101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
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
”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
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
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
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
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
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
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
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
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
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
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
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
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
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
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
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
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
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
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
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
”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
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
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
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
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
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
”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
(二)治则有“反治”。
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
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
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
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补益有哲理。
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
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
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
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
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
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
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
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
”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
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
(四)用药讲“中和”。
“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
”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
“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
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
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
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
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
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
”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
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
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
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
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
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
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
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
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
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
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
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
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
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
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
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
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
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
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
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
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
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
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
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
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
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
是金子总在闪光。
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
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
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
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
(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
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红药膏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红药膏 1 拼音
hóng yào gāo
2 处方生石膏3500g,樟丹1500g,芥子气1ml,凡士林5000g。
3 制法将芥子气缓慢滴入半凝固状态(30℃)的凡士林内,边滴边搅拌,然后加入生石膏及黄丹(均研极细末并过筛)。
4 功能主治银屑病。
5 红药膏的用法用量外用。
6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古籍中的红药膏 《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卷一]截药内治门
(切片),黄丹(飞过)半斤,熬膏摊布贴脐上,或用红药丸。附红药丸方∶硫黄三钱,母丁香一钱,麝香三分;
《外治寿世方》:[卷一泻痢]宁和堂暖脐膏一方用麻油)生姜(切片一斤)八两)熬膏摊布。再加红药丸贴脐上。红叶丸方。硫黄(三钱)母丁香(一分)加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公选良方]提药)蟾酥红药(各二钱)冰片麝香(各一钱)蓖麻子肉(一两)先将蓖麻肉去皮,打如鱼冻水,入诸药打成膏,瓷罐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木部食子一名没石子。波斯呼为摩贼树。黄药子一名赤药。红药。雷丸一名雷矢。雷实。槲若。桄榔子。白杨一名蒲杨
《跌损妙方》:全身门用药古籍《扁鹊心书》记有用睡圣散作为麻醉药,它的主要药物就是曼陀罗花。最近几年,中国的外科医师和麻醉师合作,用曼陀罗花等作为手术的麻醉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践证明,这种天然的麻醉药不仅效果可靠、使用安全,而且有抗休克、抗感染的优越性,这是其他现代西方的麻醉药所不能比的。
目录 1 拼音 2 清胃黄连丸(水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注意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药典标准 31 品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性状 35 鉴别 36 检查 37 含量测定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注意 311 规格 312 贮藏 313 版本 4 清胃黄连丸(水丸)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42 药品名称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49 规格 410 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 411 禁忌 412 清胃黄连丸的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414 清胃黄连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5 清胃黄连丸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5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52 药品名称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 59 规格 510 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 511 禁忌 512 清胃黄连丸的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 514 清胃黄连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515 清胃黄连丸的药理作用 516 备注 6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清胃黄连丸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67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清胃黄连丸 清胃黄连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qīng wèi huáng lián wán
2 清胃黄连丸(水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清胃黄连丸(水丸)
Qingwei Huanglian Wan
22 处方黄连80g、石膏80g、桔梗80g、甘草40g、知母80g、玄参80g、地黄80g、牡丹皮80g、天花粉80g、连翘80g、栀子200g、黄柏200g、黄芩200g、赤芍80g
23 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至深**的水丸;味微苦。
2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纤维束鲜**,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黄柏)。纤维柬鲜**,壁稍厚,纹孔明显(黄连)。韧皮纤维淡**,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纤维柬几无色,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连翘)。草酸钙针晶成柬或散在,长26~110μm(知母)。种皮石细胞**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94μm(玄参)。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石膏)。
(2)取本品1g,研细,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03g、牡丹皮对照药材和连翘对照药材各02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8μl、对照药材溶液各3~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2: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牡丹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连翘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黄绿色的荧光斑点。
(3)取黄连对照药材003g,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盐酸小檗堿对照品溶液各3~5μl、上述对照药材溶液2~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放入展开缸一侧的槽内,另槽中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数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栀子对照药材025g、甘草对照药材01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为11cm以上,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两个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一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过三号筛),取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 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3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放入展开缸的一侧槽内。另槽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数分钟后,展开,取出,挥干溶剂后,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λ334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1g含黄连、黄柏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53mg。
28 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210 规格每袋装9g
211 注意孕妇慎用。
212 贮藏密封。
2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药典标准 31 品名清胃黄连丸(大蜜丸)
Qingwei Huanglian Wan
32 处方黄连80g、石膏80g、桔梗80g、甘草40g、知母80g、玄参80g、地黄80g、牡丹皮80g、天花粉80g、连翘80g、栀子200g、黄柏200g、黄芩200g、赤芍80g
33 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34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后苦。
3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纤维束鲜**,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黄柏)。纤维束鲜**,壁稍厚,纹孔明显(黄连)。韧皮纤维淡**,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纤维束几无色,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甘草)。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连翘)。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知母)。种皮石细胞**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94μm(玄参)。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石膏)。
(2)取本品25g,剪碎,加甲醇15ml,研磨使分散,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2ml分2次轻摇,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03g、牡丹皮对照药材和连翘对照药材各02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8~10μl、对照药材溶液各3~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2: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牡丹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屁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连翘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黄绿色的荧光斑点。
(3)取黄连对照药材003g,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2~3μl和[含量测定]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放人展开缸一侧的槽内,另槽中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数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栀子对照药材025g、甘草对照药材01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及[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为11cm以上,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两个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一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3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37 含量测定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直径2mm以下),取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浸渍10小时以上,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3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放入展开缸一侧的槽内,另槽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数分钟后,展开,取出,挥干溶剂后,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λ334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丸含黄连、黄柏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220mg。
38 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3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310 注意孕妇慎用。
311 规格每丸重9g
312 贮藏密封。
3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清胃黄连丸(水丸)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中药
42 药品名称清胃黄连丸(水丸)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49 规格 410 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411 禁忌 412 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 清胃黄连丸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5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中药
52 药品名称清胃黄连丸(大蜜丸)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59 规格每丸重9克
510 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511 禁忌 512 清胃黄连丸的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4 清胃黄连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5 清胃黄连丸的药理作用 5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6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清胃黄连丸 61 方名清胃黄连丸
62 组成黄连80两,生地80两,桔梗80两,玄参(去芦)80两,黄柏200两,丹皮80两,生石膏80两,知母80两,栀子(炒)200两,甘草40两,连翘80两,天花粉80两,赤芍80两,黄芩200两。
63 功效《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清胃黄连丸具有清胃解热,消肿止痛之功效。
64 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清胃黄连丸治口燥舌干,咽喉肿痛,齿龈腐烂,鼻衄生疮。
65 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2次,温开水送下。
6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滑石为衣,闯亮。
67 用药禁忌忌辛辣食物。
古籍中的清胃黄连丸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小三七)胡黄连丸(小一二二)藿香安胃散(热七)黄连丸(小一三一)如圣丸(小二六)竹叶石膏汤(寒五)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谟口舌]论治(共七条),皆上焦热壅故也。惟宜砭针刺去其血为上策,及内服清胃降火之剂自愈。若舌忽肿起如猪胞,或硬如木石,不能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四胎前门]尿血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又方白茅根浓煎汤,吞酒蒸黄连丸。《证治准绳·女科》明王肯堂公元136816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贯集·杂证谟血证]血证论列方五九)脏连丸(寒一七八)防风黄芩丸(妇一二三)黄连丸(寒百八十)猪脏丸(寒一八一)竹叶石膏汤(寒五
《简明医彀》:[卷之五]口证子仁前胡犀角屑甘草(炙。各三分)上水煎服。升麻黄连丸治多食肉,口臭不欲闻其秽恶。升麻(半两)生姜黄
更多古籍中的清胃黄连丸清胃黄连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清胃黄连片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清胃黄连丸(水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典籍里的中国》每一集都让人落泪、感动和自豪,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和心血,我们为他们的艰辛曲折而洒泪,为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为中华民族有这么多瑰宝而骄傲,李时珍就是其中一位,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向世界诠释着东方生命科学的智慧。
年轻时的一个决定,诞生了一部巨著据介绍,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湖广蕲州(今湖北薪春)人。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是民间“铃医”,走街串巷,摇铃为人治病;父亲李言闻是当地的名医;所以,李时珍从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随父亲出诊。
跟大多数人一样,年轻时的李时珍也走上了学而优则仕之路,在三次乡试不中后,就决定不再追求功名,一门心思跟着父亲学医。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决定,诞生了一部举世瞩目的巨著《本草纲目》。
1953年,李时珍的肖像被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新落成的校舍,李时珍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世界著名科学家。
穷其一生,撰写典籍李时珍善于钻研,独自行医后,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很快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他发现传统的中医《本草》,品类繁多,名目混杂,其中还有不少错误。于是,李时珍立下雄心壮志,要重新编写一部新的本草。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李时珍广泛阅读各类书籍,除医药著作外,“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无不涉猎,前后读了800余本。
他也注重实地考察,走遍了家乡的山川野外,还带领儿子、门徒远赴江西、安徽、河北等产药地,在穷乡僻壤,高山峻岭间采集标本,绘制图像,虚心地向当地的农夫、渔民、猎人、樵夫请教,还征集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处方。
嘉靖年间,李时珍为楚王的儿子治好了气厥症,便留在王府任奉祠正,兼管医药之事。几年后, 转赴京城太医院任职。当时方术迷信泛滥,一些人热衷于寻找、制作仙丹不老药,连太医院也深受影响。李时珍不愿同流合污,便托病辞职返乡。不过,在王府和太医院的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编撰《本草纲目》大有益处。
回乡后,李时珍便着手编撰工作。他以前人的本草为基础,结合自己收集的新资料,潜心著作,前后三易其稿,历时近三十年,直到万历六年(1578)才最终完成,时年61岁。后来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李时珍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全书共52卷,它以药物的自然属性进行分类,共记载药物1892种,验方11096首,配图1160幅,共190万字。此外,还记载了众多的动物、植物和矿物品种,所以,也是一部植物学、 动物学和矿物学方面的专著。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多次引用过《本草纲目》,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5月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也是仅有的两部中国医学典籍。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四川成都一男子,自学《伤寒杂病论》,配置特效中药,被罚6000万。
小伙子彭某,一直比较喜欢中医,平常也会买些医书来看,时间一长,就通过自学中医古籍《伤寒论》等书籍,按照医书里面的药方,成功配置出药丸、膏药、中药液等。而制作过程就是在自己的家里,通过自己买的机模等机器设备,制作完成,也没有取得任何药品监管部门的认可。药品制成后,通过网上销售给病患,获利达到130多万元,现场查获的半成品,未销售的货物多达15万之多。
而他制作的药品有:生发丸、温经汤、山药丸、打呼噜丸,多达42种,价格从十几块到几百块不等,他最先通过病友群推销,在一些病友使用过后,效果不错,进而推广给其他人,就这样把生意越做越大,直到开始了自己的专营网店,生意更是好的不得了。
当然刚开始人少,并没有什么影响,随着生意做大做强,正准备再创辉煌的彭某,经人举报,被执法人员盯上,随后采取行动,控制住彭某,并查抄了所有货物。对彭某处罚决定,没收其违法所得130万元,并处罚金3000万元,然而在之后彭某并未交纳付款3000万元,执法部门向法院提起执行,法院在依法审理后,准许强制执行,包括违法所得130万元,罚款3000万元,加处罚款3000万元,共计6130万元。
我认为合理实话实说刚开始,我也对这个处罚不甚理解,感觉太重了,针对个人的罚款上了千万,估计这辈子都还不完。再说药的疗效挺好,又不是假药,为什么要罚这么多呢?
其实执法部门对他处罚还是有理有据的,首先彭某没有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验许可证,就凭自学敢生产销售药品,属实说太危险,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老中医,都是经过多年的锻炼,从小的专业学习,才能出门行医,而药品又多有毒性,稍有不慎,人命关天。
在《药品管理法中》规定罚款的处罚是要按照违法所得的十五到三十倍来处罚的,而现在定的3000万,是安装20倍处罚得出来的,基本是中等偏下了。再说无论罚多少钱,没有出人命也够万幸了,不然就不是罚款了,还要负刑事责任。相信谁都不想那一幕的发生。
我们国家现在对食品安全很重视,更何况还是药品呢!如果真想发展中医,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好好的学习去考证,国家也为了发展中医,制定了好多利于中医的条款,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助力中医发展。
本文2023-08-06 09:54: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