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不肯过的是“乌江”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项羽不肯过的是“乌江”吗?,第1张

近年来,不论读书抑或浏览各类平面的和立体的媒体,说句夸张的话,有关历史地理常识以及其他方面(诸如行文遣字等)的些许谬误,竟会不时地在眼前出现只因某些谬误甚为明显,想必大家不至于被误导;或者,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将会以各种不同方式予以指出,从而最终得到纠正的然而,谁料某些谬误有时竟会反复出现,以致呈现流传之势盖缘于此,笔者只好不揣谫陋,怀着一种难以推卸的责任感,谨就其中一件最应勘正的谬误予以解说澄清

话说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时期,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遭垓下兵败后溃退乌江,乃至在凄凉的四面楚歌中引刀自刎,悲壮地结束了一代枭雄的短暂一生这是民间大众耳熟能详的一个传诵至今的历史故事

如今,笔者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这个名为乌江的一方水土,曾经十分遗憾地且又连续不断地被人们误认为此乃一条河流殊不知,乌江实乃安徽省和县的一座乡镇,绝不是某条河流的称谓于是乎,一起又一起令人为之遗憾的、以讹传讹的谬误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了如谓不然, 则请看看某些媒体在论及这一历史事件时对"乌江"此一称谓所做出的如下种种描述:

其一,十年前的2004年6月某日, 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为您服务》中的小栏目《旅游风向标》里, 主持人刘仪伟在谈到项羽自刎地时,居然眉飞色舞地将这个乌江小镇说成是贵州的那条长江有名的支流乌江,当年的项羽竟然跑到贵州去自刎了,显然这是一个贻笑大方的错误当然, 主要责任不在刘先生而在栏目的编辑者, 因为他可能是照本宣科的

其二,笔者在《随笔》2006年第2期上有幸读到了军旅杂文家章明先生的一篇题为《读"高祖还乡"的联想》的文章,在第四段末尾处有如下一行文字:"……最后项羽在垓下决战中大败,身负重伤,有人劝他东渡乌江逃脱……"从"东渡乌江"这样的行文语气上来看,章先生也是按《史记·项羽本纪》上的一句"东渡乌江"的记载把乌江当成一条河流了

其三,2006年5月间, 央视三套重播了侯耀文与其老搭挡石富宽的一段相声, 在描述项羽溃逃的状况时,侯耀文口出如下一句台词:"前有乌江挡道, 后有汉兵追杀……"显而易见,相声的作者也是把乌江当成一条河流了此外,可能还会有一些不同的谬误版本一直在延续着并传开下来,只是笔者没有看到罢了

从以上三个实例来看,显然这是历史地理常识上的一件以讹传讹的典型谬误事例尽管这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且也不知谬误的源头始于何时何处,但为了免于这个谬误继续流传下去而误导青少年读者,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人,正如前面所言,我要在这里做一次"正本清源"的工作然泚笔至此,不得不表白一句,此篇小文的主题,仅为世传的项羽自刎地做出旨在信而有征之举,亦即征信安徽和县乌江实为一座乡镇而非一条河流,并无涉及二十多年前学界引发的一场有关项羽自刎地的争论之意顺便提一下,争论的另一方则坚持认为,项羽自刎地乃安徽定远东城

转入主题的话要从头说起,故有必要对隶属于安徽省和县的乌江镇做一简介众所周知,烟波浩淼、汹涌澎湃的扬子江自西而东咆哮直下,而过江西湖口后则近乎南北走向继续东下斯时,日益宽阔的江面,犹如一条无比硕大的巨龙的一段躯干,斜卧在安徽境内,当此段流域(古人称之为楚江,李白《望天门山》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即为例证,而皖人则称其为皖江)过安徽芜湖即呈径直南北走向进入江苏省境

斯地,在大江的西岸,有一座小有名声的历史文化古城,那就是刘禹锡笔下的"陋室"所在地--安徽省和县此县秦制历阳,据《南畿志》载":历阳本秦县,项羽封范增为历阳侯,即此"当由和县北门出城行二十公里,就到了俗称"八百里皖江第一镇"的乌江镇根据典籍记载,乌江这个地方,秦制为乌江亭(十里为一亭,设亭长),至西晋置县,直至明朝后期废县为镇,前后计有千年以上的县治历史,且南北朝时期还曾有百年的郡治历史近至民国时期,因与南京仅一步之遥而广受影响,经济即呈繁荣景象而如今的乌江,当可称为长江下游经济文化发达的乡镇之一

乌江古镇紧靠长江西岸,一条东西向的支流穿越其北端,名曰驻马河,河上有一小桥,桥的中部即为皖苏两省的交界处古镇的南侧有一小山,名为凤凰山,山下有一古老祠堂,即乃闻名遐迩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楚霸王灵祠,亦称楚庙,史传原为项羽衣冠冢所在地,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并于唐初建祠,只因屡遭兵燹,部分建筑物被毁或在建部分忍痛废圯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计有正殿、青龙宫和水灵宫等近百间之多

自唐而降,官民依时祭祀,香火长年不断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悬挂"拔山盖世"匾额,以及"山襟水带,虎啸龙吟"楹联从此,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引来了无数骚人墨客和硕学名流来此凭吊有道是,乌江古镇因系两千多年前项羽魂归之所而留下了名声

至于后人缘何将乌江这一千年古镇视为一条河流,恐系由来已久,且容笔者试言浅说盖乌江作为一个地名,古籍上首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而《项羽本纪》一文,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散文中的千古名篇,语言凝练隽永,人物逼真感人,情节起伏跌宕,诚可谓史实与文采之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记述项羽行将从容就义的情节时,《项羽本纪》是这样描述的: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太史公这段绘声绘色的笔力,复原了项羽引刀自刎前的那段大义凛然且足以载入史册的须臾情景,表征了一代旷世豪杰的英雄气概和知耻精神

窃以为,后人读了太史公笔下的"东渡乌江"四个字,可能顿时会从字面上误解为乌江就是一条河流,而这也就有可能是产生这起谬误的源头缘何如此,诚因绵延数千里东西走向的长江,至此一段流域即呈南北走向的这一实况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所致

殊不知,此处民间俗称的江南实为江东,而江北即为江西历史还告诉我们,秦时乌江亭早已是长江此段流域的重要渡口,所谓"东渡乌江"的原意,理当解读为经由乌江亭东渡长江,即可抵达位于江东的当年楚地尽人皆知的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可为此立照也有鉴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东渡乌江"和"江东"的字样引发了后人的误解,故笔者顺意借用《夏日绝句》的词句作为以勘误为主旨的本文之题此外,还有一点也顺便指出,全国地名冠以"乌江"二字的则有数处,诸如贵州省遵义市濒临大河乌江(一条知名的长江支流)的乌江镇,甘肃省张掖市的乌江堡,以及江西省吉安市的乌江圩等等缘于此,有人就会犯了将此"乌江"当成彼"乌江"这样的错误了

谨由上述可见,乌江古镇称谓上的"江"字着实迷惑了一些人;以讹传讹的谬误之所以能够一直延续至今,亦恐盖源于此也时至今日,笔者特作如上勘正

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的《中华文史论丛》一篇文章,题目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考》,文章作者是已故(2017年1月去世)著名文史专家冯其庸先生。冯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项羽是战死在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

其实早在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就刊发了一篇来自安徽定远县一名中学老师的《项羽究竟死于何地?》文章。该中学来说经过多年研究汉朝史书,对项羽乌江自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也认为项羽应该是战死在安徽定远东城。不过,当时史学界对这一观点不屑一顾。

之所以人们对项羽死亡之地产生争议,一切源自对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有关项羽生平的评价,“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这段文字中,造成人们争议的焦点就是司马迁所写的“身死东城”四个字。另外,司马迁也记载了项羽来到东城的原因,“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这不是前后矛盾嘛,这里面一点有着不为人知的情况。冯其庸认为,“如果项羽真的是死于乌江畔,那么司马迁在结为评论时就应该记载成‘身死乌江’。”司马迁还有一句话,“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也没有说项羽自刎于乌江。

不仅《史记》没有记载项羽死于乌江,连《汉书》也没有记载。目前能查到关于项羽自刎乌江的记载来自元朝中期的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这是一部以楚汉相争为题材的历史剧。

还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项羽从垓下突围出来还有八百多人,渡过淮河还有一百多人。从淮河到阴陵不到一百里,在汉军的追杀下,项羽来到东城时身边只剩下二十八骑。至于东城到乌江畔,还有两百多里,项羽很可能死在了去乌江畔的途中。

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咸阳,谁对古代社会和历史书籍破坏最大?

其实都不大,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那应该是项羽火烧咸阳城的破坏更大。

秦始皇的焚书起源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争论,这是发生在秦始皇34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的事,这一年已经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第8年,在一次宴会上,博士淳于越向秦始皇提出建议恢复分封制,而当时的丞相李斯对淳于越进行反驳,同时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书》和原六国史书,禁止以古制讽刺或诽谤今制,由此拉开了秦始皇焚烧古书的行为。

秦始皇

秦始皇都已经统一天下8年了,原东方六国已经灭亡8年以上了,秦朝国内还有大量的人建议秦始皇恢复分封制,由此可见分封制深入人心,毕竟存在了上千年之久,但秦始皇的眼光看得比较远,执意赞同李斯的建议,维持郡县制,同时开始焚烧《诗》、《书》及六国史书。

秦始皇为什么要烧书?

你得从秦始皇的眼光去考虑问题,都统一天下8年了,为什么还有这么人想回到分封制的年代?根本原因就在于利益,淳于越显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必然站着一大批同意恢复分封制的人,这些人既有原六国旧贵族,也是秦朝内部官吏。

焚书

这些人反对郡县制,建议分封制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郡县制是中央集权,郡县上的长官都得由秦国中央政府任命,不是世袭的,就不存在永远的贵族,而这样的政治结构就得罪了原来六国的一大批旧贵族,这些旧贵族原本在六国之中就是世袭的贵族,不需要做任何事,只看出身就能永远当贵族,现在一无所有,如果秦始皇能恢复分封制,这些旧贵族就能到所分封的封国内继续从事官职,就能有机会再次世袭,这就是问题所在。

这些人中既然有大量的儒生,也有六国旧贵族,同时还有秦朝的大部分官员,因为不能世袭官职和权利,所以这些人联合起来,共同向秦始皇施压,秦始皇明显感受到了这股势力的施压,为了维持新生的政权稳定,和统一天下的思想,秦始皇决定焚书。

因为这些建议恢复分封制的儒生都是以古书中记载的经典来反驳秦始皇现在实施的郡县制,郡县制毕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被人接收的几率少,于是这些被引用的古籍就成了秦始皇和李斯焚烧的对象。

如果一个刚刚建立八年的新生政权中,不断地有人建议恢复古制,放在任何一个英明的皇帝身上,都会用各种手段加以消除,秦始皇的手段就是焚书,焚的是《诗经》、《尚书》之类的讲述上古君王治理天下的书籍,对于现在秦始皇所实行的制度,完全是一个挑战,所以秦始皇要焚书。

坑儒

秦始皇虽焚书,不过是烧了一些与秦国制度相驳的民间藏书,对于政府的藏书,秦始皇并没有烧,同时秦始皇也没有对儒生进行迫害,要知道淳于越本身就是儒生,一个儒生能在秦朝担任博士,本身就说明了秦始皇并不排斥儒生,他排斥的是反对他现行制度的书籍。

另外,对扶苏对秦始皇的劝谏也能看出,秦始皇并没有迫害儒生,也没有焚烧儒家经典书籍,扶苏曾劝谏秦始皇说: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意思是: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的百姓还没有安定,儒生都学习和效法孔子,现在皇帝您用严厉的刑罚处罚他们,我担心天下会动乱。

秦统一天下

尤其是扶苏的那句“诸生皆诵法孔子”,儒生都在学习和效法孔子,要知道扶苏的这句劝谏是发生坑儒期间,秦始皇要处死诽谤他的四百六十位术士和儒生,这在焚书之后,说明秦始皇并没有对儒生有所迫害。

况且秦始皇焚书,六经并没有因此而灭绝,大量的古籍仍然流传了下来,对古代社会和历史文化书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另外焚书对于工具类书籍,都没有焚毁,比如医学书、占卜书等等都流传下来了。

至于坑儒就更加没有影响了,坑儒不过是秦始皇杀了诽谤他的460多个术士和儒生,也许其中有儒生,但大部分都是为秦始皇炼丹的术士,炼丹这玩意本来就是骗人的,这些术士欺骗秦始皇能炼也长生不老药,最后结果炼不出来,不欺骗怎么脱身,所以秦始皇杀了这些人,在当时来看,并没有影响什么,只是扶苏仁慈而已,才来劝谏秦始皇的。

相比较之下,项羽的行为对于古代社会和历史书籍破坏则完全是主观的,无意识的,报复性的。

项羽

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烧杀抢掠,无所不作,一把火烧了咸阳城的所有宫殿,只因为项羽痛恨秦朝,秦朝宫殿的大量物品都被烧毁,当然也包括官方藏书,虽然萧何在之前搬走了一部分,但明显不可能搬完,秦朝中央政府的藏书一定是非常大的,萧何只对其中感兴趣的搬走了,比如地图、户籍、法律之类的书籍,对于思想类书籍及古代各种工具书,未必全部搬走了,所以项羽的烧书行为非常可恶。

除了烧了书籍,这一把火显然把秦朝数百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科学技术全部烧毁,项羽就完全没有建立政权的意识,要知道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项羽建立政权,都能用得到的,可惜全部烧毁,所以项羽的破坏性大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火烧咸阳

但说到历史上的焚书,还有两次焚书比秦始皇焚书和项羽烧毁咸阳的破坏性还要大,一次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萧绎的焚书,梁元帝战败后自杀前,据说焚烧了十四万卷古书,大多是思想类古书;另一次大规模的焚书就是清朝的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为了修纂《四库全书》,把从民间收集到的所有与清朝思想不一致的书籍全部烧毁,据说多达71万卷古书,这才是中国历史上损失最大、破坏性最深远一次焚书。

彭城:江苏徐州。

建都彭城利弊分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攻占咸阳后,“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项羽当时没有把关中作为政治中心的原因,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关中经过项羽一把火以后,残破不堪;而是他要衣锦还乡。

   如果当时项羽定都关中,就会产生一个战略上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是项羽的军队马上要出关争夺天下,需要一个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兵员粮草的基地。另一方面却是关中初定,秦人不服,需要重兵镇守,然后再慢慢使秦人向项羽效忠,非数年经营不能见效。

   首先项羽主力出关的必然性是因为他分封诸侯分的不公。当时的分封是不合时宜的,但项羽实属不得已,“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不管是因为项羽刚愎自用、封人唯亲,还是他暗藏玄机、故意挑唆,天下大乱已是必然之势。有人认为:关中地区虽然号称对关东有高屋建瓴之势,但那是宏观上来说的,真要是齐、楚之间有骤变,也是鞭长莫及。而项羽一开始的作战区域正是这里。如果从关中出发,就有劳师远征、强弩之末之虞。反观东楚地区,项氏在这里根基牢固,将士大都是楚人,群众基础好,兵员补充可谓源源不断。以彭城为大本营的话,军队的补给和调动都极为便利。关中虽好,怎奈现在无法有效利用其资源,不如东楚现成。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秦国还不是从西打到东的吗,只从地域上来讲,显然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置之度外。

   刘邦进入关中以后,虽然号称“悉除去秦法”,与秦人“约法三章”,但还有一句话:“诸吏人皆案堵如故”,也就是表明他试图保留关中地区的政府结构。同时萧何尽收秦之律历图书,以后主事关中时,就凭借这些恢复了国家机器的运转。反观项羽进入关中以后,虽然有强权暴力,但以混乱取代了秩序:“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项羽极端仇视秦朝,很难想象他也会象刘邦、萧何那样直接循秦法、用秦吏。所以他失去了在关中立足的基础。

   关中老百姓对刘邦与有好感,而对项羽则怀有仇恨。项羽杀秦人太多,一次就坑了20万,虽然未必都是秦人,但起码是大部分。这些人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又何止百万?出于这种仇恨,关中人民大多支持刘邦对项羽的战争。每当刘邦全军覆没、仅以身还的时候,关中就能在顷刻间组织起一支军队开赴他的帐下。后人常以此叹项羽放弃关中之可惜。

   首先,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表明是有称帝而治的愿望的。并且几乎取得成功,范增离开时的“天下事大定矣!”,看上去哪怕这个时间点也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根据当时封天下时的形势分析,项羽依赖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确有轻天下之心。根本未把刘邦放在心上和作为对手。他认为一切不稳定因素都可以通过战争得到妥善解决,也就是因为这样,在鸿门他不认为需要这样杀掉刘邦。

   蜀,四塞之国也,非用武之地,他让刘邦王蜀,颇有些使之远离中原主战场的味道,估计是设想自己王中国,刘邦王巴蜀,形成大小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一则所谓“为天下宰不平”,二则是所谓“妇人之仁”,没有形成有效的战略地域性制约作用。三秦迅速失守,从而形成的项羽长期奔袭作战,而刘邦拥有关中的战略物资补给,而韩信偏师的胜利,又给刘邦足够的兵源供给,从而导致形势上的被动,无法给予刘邦毁灭性打击,强弱之势不断变化,最后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司马迁在论述项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其中就讲到项羽“背关怀楚”是错误的举动。所谓“背关怀楚”,《史记正义》载颜师古注为“背关,背约不王高祖於关中。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关于“背关”,吕思勉、吴宏岐等学者则认为是“背离关中”或者“未在关中定都”的意思[① 参见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吴宏岐:《〈史记·项羽本纪〉“背关怀楚”新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18页。]①,笔者赞同此意。“背关怀楚” 是指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项羽进入关中,但却未在此地建都,而是率众东归,定都彭城这样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

   总之,如果项羽都关中,可以起到两个战略作用,一是可以阻止刘邦进入关中和中原战场;二是远离诸侯纷争,拥有较为稳固的后方。三是能够赢得稳定的时间,使各国人才各为其主,使敌对力量分散,这样山东乱起,偏师结诸侯之力,尽可定之。

秦朝末年,天下再次大乱,各地烽烟四起。其中最大的两股军事实力非项羽和刘邦莫属。

那座屹立于骊山之上高大雄伟的秦始皇陵,如同吸铁石般吸引着各路人马的觊觎!

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渭水注》中便写到了项羽举30万大军盗挖秦始皇陵的故事!

项羽人称楚霸王,其性格刚毅,嫉恶如仇。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这件事,一直是他心里过不去的坎儿,灭国之恨已经形成了熊熊烈火,烧得项羽肝肠剧痛!

因此,当他逼着刘邦退出咸阳城,自己成为“赢家”的时候,便急不可耐的命令士兵火烧阿房宫! 随即,又指派一支30万的军队,开往骊山直指仇人秦始皇嬴政的陵墓!

据说,当时皇陵的地面陵寝建筑还未完全竣工,起义军一到便开始烧杀抢掠,将祭堂庙宇通通一把火烧掉,摆放在其中的金银之物也被抢劫一空,30万人运送墓中珍宝,花了三十天还没有搬完。

当时,有个放羊的小孩,不小心也误入乱局之中,自家的羊羔因为受惊乱跑闯进了陵寝地宫。

众人为了寻找丢失的羊羔,举着火把进入地宫,不料却引燃织物,熊熊大会最终吞噬了整个地宫,秦始皇的巨大铜棺也淹没其中,成为了灰烬……

在一些史书记载中也有提到,刘邦与项羽对决之时,也将其盗挖秦始皇陵,擅自将陵中珍宝占为己有的事情作为一大罪状,进行口诛笔伐!

既然汉高祖刘邦都亲口说出项羽盗墓这件事了,那还能有假吗?

于是乎,后世之人逐渐将项羽盗掘秦始皇陵这件事情确认了下来。

数千年来,这一直成为了项羽英雄人生的污点之一。

那么,这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型皇陵,到底有没有被盗过?或者说,项羽真的进入皇陵地宫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秦始皇陵的规模,几个数据感受一下:

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一共历时39年时间,动用72万人力修建而成。陵寝总面积达到了56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大小之和!

而位于陵区核心位置的封土,呈覆斗状,两千多年的岁月侵蚀之下,封土现存高度也还有51米,约有15层大楼高!

皇陵的总设计师是秦始皇的心腹丞相李斯,他倾尽所有智慧,设计督造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独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寝。

根据史料记载,为了充盈地宫中的随葬品的种类,秦国上下源源不断的将各种奇珍异宝送入地宫。

可以想象,不仅是秦国自身的珍宝,就连刚被荡平的其他六国所缴获的无数至宝,也成为了陪伴始皇帝长眠地下的随葬之物!

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传说认为, 秦始皇将三件天下至宝:隋侯珠、12金人、大禹九鼎都埋进了自己的坟墓中!

各种因素汇聚一起,这座天下第一皇陵几乎难逃被盗的命运!

要知道,汉代帝陵也同样有高大的封土,地面拥有各式祭祀建筑。 在西汉末年,赤眉军作乱,便将汉武帝刘彻的茂陵盗了个底朝天!

十万人马一趟接一趟地从茂陵里搬运珍宝,搬了几十天也没搬完!

直到三百多年后的西晋时期,居然还有人从茂陵里盗得随葬品无数,可见这乱世之中,前朝帝王陵寝便是众矢之的,惨不忍睹!

西汉立国近两百年,帝陵尚且遭此大辱,何况是立国十五年便轰然倒塌的秦帝国呢?

查阅古籍以及一些野史传说,唐末、五代十国、宋末这样的混乱时期,也有秦始皇陵被盗挖的文字记载出现。

有一些坊间传闻还绘声绘色,就连盗墓贼挖掘地宫的时间、过程等各种细节也记录的清清楚楚,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一般,让人不得不信。

秦始皇陵真的已成一座空墓了吗?这个疑问,在新中国的几代考古专家们运用各种科学手段的探寻中,终于渐渐有了答案!

当然,因为这一研究结果,也使得楚霸王盗掘始皇陵这一事件,有了新解!

项羽背锅两千年,终于可以翻身了……

1974年,西北一带发生干旱,眼看着庄稼地的农作物缺水灌溉,即将颗粒无收!陕西省临潼县 骊山镇西杨村 的村民们,便想着打几口井,抽取地下水救急。

随后,村民们将打井的地点选在了村边的一片石榴林里。这个地方距离秦始皇陵的巨型封土堆仅有15千米的距离。

3月的一个傍晚,一连忙活了好几天的村民们,却始终没有见到地下水的影子。正在焦急之时,却突然有人大喊,泥土里居然被挖出了好几个真人大小的人俑!

也就是这一次的无疑挖掘,挖出了一个“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阵两千多年后重现人间!

随后,1980年,考古专家们又在距离秦始皇陵20千米的一个陪葬坑中,发掘出两辆制作精良的大型铜车马!

宛若真人大小、阵型保存极为完整的兵马俑和完美制造的铜车马的出现,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秦始皇陵并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

试想一下,以项羽的爆裂脾气,怎么可能放任这些秦始皇的地下军队完整无损的保存?

就算是拿不走搬不动,恐怕也逃不过他一声令下将其毁灭殆尽的命运!

如今,这些随葬之物原封不动地出土,只能说明当年项羽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破坏!

当然,难道是项羽突发恻隐之心了吗?肯定不是的!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秦始皇陵实在是太过巨大,就算是起义军大肆破坏,也仅仅是伤及表面皮毛,并未动其筋骨核心之处!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 社会 ,生产力还很低下。

面对高耸入云,坚固如铁的巨型封土堆, 项羽的军队撬不动,后面那些乱世的流寇之辈,仅靠洛阳铲等物更是不可能!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对秦始皇地宫最早的记载:地宫中以巨量水银模仿百川入海之势,以人鱼膏作烛火万年不灭……

针对“巨量”水银这一记载,现代地质科学家们经过数据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

封土堆的土壤化学检测中出现了“汞异常”。而汞,就是古代人说的水银!

这是在陵墓修建两千多年后,运用先进科学探测技术得到的数据,而这一发现恰好说明:秦始皇陵没有被盗!

原因在于,水银是一种极易挥发的物质。如果封土之下的主墓室遭到过盗挖和盗掘,那么以水银无孔不入地挥发特性,早已经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消失殆尽,如何还可能检测的到超大数值的“汞异常”?

那座现在高度依旧达到51米的巨大封土,依旧严丝合缝地保护着秦始皇的地下宫殿!

这样的研究结果,令考古专家们欣喜若狂。

近几十年,一系列针对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从未间断。人们在封土之上钻探了多达四万多个探孔,从而明确出了封土之下的皇陵地宫四周,居然还存在一堵直径达到4米的高达墙体!

这堵墙的外层是砖石包裹,内层则是坚固的黏土,它们如同一座水泥堡垒,将地宫紧密包围!

别说是古代只有洛阳铲的盗墓贼,就算是现代人如果不使用大型爆破设备,根本无法撼动其分毫!

当然,在封土堆之上,考古专家们还是发现过盗洞痕迹。当年可能依旧有许多不信邪的贪婪之辈,想要前来撞一下运气。

专家们在陵墓外围的甬道附近探测时,就发现了距离地表9米深的两个盗洞。

不过,整个甬道周围没有被盗洞破坏的痕迹,换言之这些盗墓贼的盗洞根本就连甬道的位置都没有找到,更别说找出地宫入口在哪里了……

在秦始皇陵外围的考古发掘中,专家们还发现了两具身中数个箭头而亡的尸体! 这些箭头便是传说中的秦国弩机发射而出的。

因此,这也印证了《史记》中关于地宫内布满机关陷阱的描述:“并将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而这个位置,仅仅是皇陵的外围。

地宫之内会有着多么凶险的防盗设计?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

看来,当年设计皇陵的丞相李斯,绝对是极尽天下能人异士,巧布机关暗箭,使得一有风吹草动便可万箭齐发,诛杀来犯之人!

如此说来,当年的楚霸王项羽,并不是不想挖掘秦始皇陵地宫,实在是挖不动!

最终只得烧毁了陵墓的地面建筑,悻悻而去!

后世之人,前赴后继的盗墓贼们,试来试去也找不到方法突破那道钢铁防卫,只能望陵兴叹而已!

始皇帝嬴政,他的一生都在创造着奇迹,就连自己的死后之所,也成了两千多年以来世人为之惊叹的不朽传奇!

古往今来何人能与之比拟?秦始皇乃天下第一人也!

更多古墓好文推荐

1、秦始皇泰山封禅“唯一现存实物”:仅有10字的“破石头”传奇故事

2、西汉竹简《赵正书》语出惊人,引发秦始皇遗诏“真假说”讨论

时势造英雄,《史记》一书极具传神地刻画了刘邦、项羽两位时势英雄的形象,也成为历来众文学家所争论的焦点。

一、追溯根源

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通过韩信的观察对项羽的形象作了很好的概括:

“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故曰其强易弱。”

项羽确实是那个急风暴雨时代勇气和暴力的化身或象征。这种暴力和勇气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气力或才气。而更应注意到孕育英雄的特定文化土壤。

项羽是在这充满复仇情绪的社会氛围中成长的。“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本纪》)这是因为楚国在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南方独立发展,在压迫中求生存,在歧视中走向壮大,形成独特的楚民族文化传统。项羽可以说是集中了国仇与家恨与一身的人物。一百多年的仇恨,一百多年的血泪,强烈的复仇怒火与个人野心相结合,铸就了项羽这样一个以暴抗暴的英雄。在这个只剩暴力、残杀、阴谋、机诈的社会时代,要么是去杀人,要么被人所杀。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人们,懦夫也会变为勇士。项羽的性格,可以说是通过这个人的气质而将这个时代特征放大了。

《项羽本纪》的精美语言对项羽形象的塑造作用也不小。文中措写项羽年轻时与其叔项梁一道观看秦始皇渡浙江的情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项梁赶紧手掩其口,说:“勿妄言,族矣!”然而他也“以此奇籍”。一句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话,就表现了项羽独特的思想,预示了他日后的卓尔不凡。

刘邦虽然不比项羽“勇悍仁强”且本性贪财好色,猜忌功臣,慢而侮人,詈骂诸侯臣如奴仆。但入咸阳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且“约法三章”以安民心。这与其生长于市井,老于世故,善于玩弄诈术,笼络人心兼具江湖义气的性情有关。后来的将相如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等人都是起义前就已经结识的,而又受重用。(当然统治稳定后,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又令另但别论)。

然而就是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他们不同的性格。项羽生长于将相世家,处处为世家道德等教条所缚;而生长在市井的刘邦,则不遵循社会的条条框框。这也为两位英雄的形象迥异奠定了基础。

二、性格比较

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在他身上就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喑恶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儿女情。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

钱钟书分析项羽的双重性格特征时指出:“‘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忌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

项羽性格的多样性使太史公爱之愈深痛之愈切。

项羽一生杀了多少人,恐怕数也数不清,不仅杀“敌人”,而且杀俘虏,杀百姓。有些对历史不了解的人认为,项羽是个十分暴戾、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其实不完全如此。史学上还有“项羽仁而爱人”一说。这从《项羽本纪》不难看出。

公元206年,项羽摆下“鸿门宴”,想要杀掉刘邦。这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其最大的障碍不在刘邦,也不在暗中帮助刘邦的项伯,而在项羽的内心世界。“义帝”楚怀王是他和刘邦拥立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是共同约定的;如果他杀了刘邦,就毁了约,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的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义帝”只是个傀儡,刘邦和各路将领都惧怕项羽,他即使背叛义帝,杀了刘邦,也无人敢说什么。但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道德法庭”,阻止他那样做。于是,不顾范增的劝阻,项羽放虎归山了。

垓下一战,项羽看见来追杀他的正是“叛徒”吕马童,还深情地呼唤:“若非吾敌人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拔剑自刎,成全“故人”拿他的头去向刘邦邀功请赏。

而刘邦呢?

“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下车。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他从彭城逃跑的时候,为了减轻负担,让车子跑得更快一些,以摆脱楚军的追击,曾经几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他心里只有自己,哪里还顾得上道德!可是在必要的时候,他又捡起道德这面旗帜,为自己大造舆论。项羽杀了“义帝”,刘邦借此做足了文章,为“义帝”发丧,联合诸侯讨伐“不义”的项羽,又击中要害!

三、用人不疑与刚愎自用

司马迁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尽管他非常喜欢项羽这个人物,但是在刘邦识人与项羽失人方面还是做了正确全面的评价。

陈桐生在《<史记>名篇述论稿》中指出项羽缺乏文化目光、政治智慧,而宗法血亲情感国营浓厚。

人们都以为项羽一介武夫,不会待人接物,其实历史上的项羽“见人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加上兵强马壮、声势浩大,一开始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才。能人志士韩信、陈平、彭越都曾投到他的旗下谍求发展,然而最终又都弃他而去。为何?陈平一语道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子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表面上尊重人才,骨子里却不信任,项羽的潜意识里,关键时候、关键职位还是用自家。这使得无数人才流失,反倒让项伯这样的小人物浑水摸鱼,为刘邦通风报信。战争能不败嘛?

太史公总论项羽失败原因有二,其中之一便是“奋私智,不师古”。他骁勇善战但不能知人善任。为人恭敬温良但不能赏有功而励战将。

陈平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不经过思考,便轻易上当。

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

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

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

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

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项羽本纪》)

一个报效项氏恨不能肝脑涂地的人竞落得如此下场,怎能不让天下有才之士心寒?

项羽到头来兵败不自思,反而把原因归结于天命。使多少为霸王的骁勇善战所折服的人痛惜不已!他又任人唯亲,非宗族莫信,排挤走范增。像韩信、陈平这些杰出人才,都是因为在项羽处得不到信任和重用,而倒戈投降刘邦的,他们在楚汉战争中发了决定性的作用。相较之下,刘邦在用人方面的才能是不可否定的。

刘邦可以“从百余骑”赴鸿门宴,也可以对完全不信任的韩信委以重任。有一次刘邦在军帐中洗脚。突有士卒来报,帐外有儒生求见。刘邦战争中不见儒生。儒生硬闯入军中,质问为什么轻视读书人?刘邦说:“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要读书人干什么?”这位读书人当即反问他:“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天下也能从马上治之吗?”刘邦听后,深受触动,立即向这位读书人施礼道歉,并请他上座。

公元前203年,项羽为了要挟刘邦,把刘邦的父亲抓了来,隔岸绑在高俎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却不料刘邦完全不为所动,从容答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刘邦并不是铁石心肠。他拿准项羽的性格上的弱点,料定项羽受传统道德所缚,一句“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便轻易化解了项羽政治上的要挟。

论及楚汉之争,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些都是作为政治领袖军事统帅所必须具备的天赋与气质。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

尽管司马迁身受汉朝腐刑,但还是对刘邦采取了肯定、歌颂的态度。生动地描写了刘邦在军事政治上的非凡才能。他以汉朝“承敝易变”,符合“终而复始”的“三王之道”,作为受命的依据。

四、不同的结局

兵败被困,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道英雄人物竟然落到这步田地,这已经够读者为之感慨嘘唏了。在这样的气氛中,项羽灾慷慨悲歌, “美人和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就更加构成了一种无限悲凉的气氛。

项羽的悲剧有部分是道德的悲剧。他之所以两千多年来一直令人感叹嘘唏、追思怀念,在其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方面是不可少的。杜牧《题乌江亭》里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毕竟是项羽,而不是刘邦,在生死关头,他没有选择生路,而选择了死亡。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对战马也充满了深情。他对乌江亭长说:“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人之以伟大,并不能专以其事业做代表。

刘邦知己知彼,游刃有余,自己不为道德所束缚,却又以此为武器一次次紧逼项羽,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刘邦凭借其高瞻远瞩的政治才能最终获得了四年楚汉之争的胜利。

五、从两首诗见两位英雄人物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可以说,这是一首英雄末路的挽歌,是楚霸王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人既临死,还不知为何失败,只知感慨“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能不令太史公痛惜!

《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刘邦并不是才华出众,他只不过是运道好而又善于用人,在他幸运坐定江山之后,却为不得“猛士”而叹息。刘邦重视人才的形象在此显露无疑。

六、小结

有人说,历史乃是成功者的舞台,失败者只能在历史中陪衬。我不这么认为。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在灭秦方面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遗憾的是,楚霸王只徒有叱咤风云的伟力,而没有知人用人的政治谋略。《史记》中对项羽的形象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即使项羽的缺点不少,也能让你跟着喜欢他这个悲剧英雄。而刘邦知道什么是政治,怎样用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依靠一帮贤人稳固了大汉江山。他能成功就说明了他具有可取的一面。因此,从两位英雄人物形象中,我们应该既认识项羽的英雄气概,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为刘邦认识时世的能力与驾驭自控的本领所折服。

参考文献:

《司马迁和史记》 刘乃和主编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7

《史记选注集说》 司马迁著 -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李长之著 - 北京: 三联书店, 1984

《历代名家评史记》 杨燕起等编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史记选 》(汉)司马迁著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5

《史记管窥》 程金造著 -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3

《史记纪传选译》 (上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4

《<史记>名篇述论稿》 陈桐生著 - 广东: 汕头大学, 19961

《刘邦项羽争雄记》 李桂海著 - 上海: 文汇出版社, 19903

《<垓下之围>中项羽形象的再认识》,陈涛著,来自维普全文数据库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