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第1张

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使宝贵的生命焕发灿烂的光辉。生命的意义经常与哲学、宗教的存在、意识(自觉)、幸福等概念交集在一起,还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领域,如象征符号、实体论、价值、目的、道德、善与恶、自由意志(自愿)、上帝观、神的存在、灵魂、来世等。而与科学的联系的关系不那么直接,科学在与之相关的话题上,一般会设置一定的背景与参数来描述与宇宙有关的事实。

生命因有了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而丰富了内涵;因有了风、霜、雨、雪的浸染而炫丽;因有了悲、喜、苦、乐才更具意义,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各种奇妙重叠才显得无比灿烂与美好。有了失败的磨砺才会有成功后的欣喜,不断奋斗和攀登的历程,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精彩,体现人生自身的价值。

拓展知识

1生命的意义就是问道,不是记在纸上,而是记在我们的遗传密码DNA上!

2人,应当丰富人生,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快乐的生活。为社会和平,发展,奉献自己应有的精力,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3对生命意义在中国古代就已有过深刻的思考,而事实上宗教的诞生就是为解决生命与消亡,毁灭与存在等一系列矛盾而诞生的。古籍载人乃五行之秀,万物之灵,可见自遥远的过去,先人已意识到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故人类的生与死便也不可与一般生物如草木枯荣、动物诞生与死亡同一而论,理性的诞生赋予人类以特殊的能力,它是相对于原始动物本能的相对方,一直是有灵论者的有力辩证,他们认为灵魂的存在造成这一结果。人类自我的认可和不甘永远消亡迫使人类走上了对生命意义和世界本源存在方式的永恒命题,在加之理性之存在,使人类意识到除却这目光所及的客观世界,人类的意识也一样诡谲和宏大,故唯心论应运而生,从此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意识世界真实性和客观世界真实性的长久论辩——但毫无结果。事实上当人类把世界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存在方式弄清之后,生命的意义也可得到解决。在这些永恒的思索之中,宗教诞生。佛教说世界本无相,生命的本质,世界的本质乃为空,虚空中的缕缕念想而化色,色又生相,相便是我们眼中千奇百怪,陆离变幻的世界了,而这一切终为幻,最后还是重归于空。故而人类须禁欲斩情,守心空念。而基督教在对生命意义和存在的一系列苦苦摸索中,终于靠重构第二世界的方式自欺性解决了生命与死亡的矛盾,并列条例劝人行善,或许发现了善性是符合整体世界核心本源规则之一吧,古诸智者发现善行可产生一种神奇的魔力在行善者身上,但它玄之又玄无可捉摸,只知可让行善者运顺气旺,精神愉悦。佛教靠此作为六道轮回的核心推动力——即行恶则生恶力,善生善力,其力决定人死后坠入何道,加之因果报应,从而六道之轮不息转动。故而有智者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为行善,它会让人快乐充实神清气旺。中国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在诸子百家时代出现集中性爆炸,各个教派纷呈迭出令人目不暇接,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都思想精髓,令人发省。其中以自然无为和明德救世最为受人敬仰,对生命的意义思考帮助重大。或许生命的意义则在与行善、爱人、更为深掘乃为问道。

4为别人活着:以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以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以周围人的评价和称赞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例如志愿者。

为自己而活着:以个人物质或精神享受作为自己生活的目的。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他人的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周围人的评价。例如长期从事一些技术或流水线工作的工人,或者过度富有,根本不去交任何朋友的资本家等 。

为某种信念或者理想活着:比如金钱财富、女人、男人、子女、某种观念、信念之类的。

为活着而活着:没有活着目的,仅仅是活着。等待着生命结束或者生命中可能出现的奇迹。

参考资料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作文400字

展开全部 生命的意义当一株小草从缝隙中生长,当你听见心脏均匀的跳动,可曾感到震撼,觉得自己的生命来之不易,米歇潘曾经说过:“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望着这句简单而平凡的话语,我的心中思潮起伏,想起了2010年4。

14青海玉树7。

1级特大地震,大地震动,撕心裂肺,大震无情,可人间有爱,一个个渴望生命的人涌现出来,其中有一个坚强的藏族小女孩,废墟上的格桑花——次乃拥青,当时她被埋在一家海绵厂里,想尽办法死里逃生,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把鞋子按在肚子上,这样能好受些,实在没办法就吃海绵,细想一下,海绵是多么难以下咽,可这仅有十六岁的小女孩,对生命有着难以形容的期待,她坚信自己一定能获救,知道了生命的宝贵和和价值,知道了只有坚强才能与“死神”抗争,不久后,她获救了。

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强的,在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有的人对生命轻视,而有的人懂得了生命来之不易而珍惜,次乃拥青就是我们的榜样。

不光是我们有生命,大地万物都富有生命,前不久,澳大利亚举行网球赛,比赛进行到一半,突然,一只小鸟飞进来,被网球击中,当场死亡,此时,那个赛手已无心比赛,跪了下来,向小鸟致歉,连一只小鸟的生命都是如此重要,更何况人类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流星划破天际,与岁月的长河承接递进,看不尽的尘烟,游不尽的河,掬一捧清水,品味生命漫溯;拾一粒卵石;抚触时间的脉络。

我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知道了它脆弱无比,更是那么不堪一击,不过还是有许多人坚强地活了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活下去才有希望。

蚂蚁1生命的意义作文400字

蚂蚁们的生命一谈到生命,大家都会想起小花啊,小草呀,小猫啊,小狗呀上面谈到的都是生命。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随处可见的小生命,比如小蚂蚁们。

说到蚂蚁,大家都觉得小蚂蚁是十分微弱渺小,肯定很脆弱,很胆小,不辛苦。

其实蚂蚁的生命虽短,很脆弱,可他们很勇敢、很辛苦。

一开始我在书上看见“蚂蚁过河”这四个字时,我感到不可思议,十分吃惊。

我想:蚂蚁这种弱小、不堪一击的小生命,怎么能过河呢?一只蚂蚁进入河里,不是一下就被河水冲走了吗?我心里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文字太让我吃惊了,上面写着:几只蚂蚁抱在一起,蚂后在中部,其他的在外部,成为一个蚂蚁球,滚过去。

在外边的会不幸被水冲走死掉。

蚂蚁们不顾生命保护蚂后的勇气可嘉。

在蚁巢受到入侵者时,有一部分蚂蚁会奋勇直前,不顾生死,这多么令人敬佩啊!公蚁和蚁后交配之后,勇敢的公蚁就会死掉,如果公蚁跳跑的话,一整个蚁巢的蚂蚁都会死光的。

公蚁不在乎自身的性命,而为他人的生命担心,可见小小的蚂蚁有着多么强大的勇气,让人佩服。

可是我们人类,这种高级动物都做不到人人关心,真是让我感到羞愧。

蚂蚁生命虽短,可它们体现出了生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是------勇气啊!

生命的意义作文400

展开全部“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住这唯一的一次机会,努力的拼搏!!!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却没有对少人可以完整地回答,即使回答,也会是五花八门的。

我对生命意义的见解呢,是这样的:“生命对自己只有一次,正因为时间如此的珍贵,所以我们才要加倍的去珍惜。

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不要去浪费,去学习去工作。

只有利用好这每一分钟,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 虽说是这样,但还是有无数的人不去珍惜生命:一杯茶或一盒烟,坐在办公室中谈天说地;又有的人甚至打扑克玩麻将,来上一昼夜;或是为了买一件衣服,东奔西跑大半天…… 怎样珍惜时间?不知道?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是怎样做的: 由于匡衡家穷买不起油灯,所以他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突然他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学识渊博,后来成了一届丞相。

在逆境之下,匡衡珍惜时间,凿壁借光读书,深深值得我们学习! 再于大家分享三条关于惜时的名言: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2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莎士比亚 3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卓别林 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为了我们的理想而读书,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吧!

生命的启示作文400字

展开全部 生命,每个活在世上的人都有,但却有很多人读不懂生命。

我闭眼思索,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世上?父母给予我的,是一条生命。

我来到这个世上,有时竟会对前路的茫然而伤心。

究竟生命有何意义?人的一生就真的是无所为吗?那么生命又有何意义?没意义?应该不是,尽管人的一生忙忙碌碌,但在忙碌中始终有所为。

我突然想起了那年可怕的非典期,一个个病人,面临的是生命垂危,那时他们怎么想?当他们看着急忙往返的医生,又是如何想?而那些医生,他们没想,他们把生命放在死亡线上,义无反顾地走进了病房,继续他们的工作。

一种责任感常存于心中,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他们为世界增加了一份健康,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他们,读懂了生命。

而病人也便随之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在康复之后为社会 添一份温馨与热情。

生命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意义,这意义就存在于每个人的态度上。

我喜欢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弦外音,所以我喜欢贝多芬的琴声,一个个音符跳跃着他生命中的每一页光辉。

因为没有沉沦于双耳失聪的黑影中,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他承受了,在早已充满音乐的生命里,又轻快地弹起了欢乐的交响曲。

也许有人认为他听不见什么,但并不是这样,他应该听到了他生命的最极的曲子,在他余年中回肠荡漾。

他的事业给了全世界人心灵上的享受,他用他的琴声向人们劝慰:什么残忍的现实都不要逃避,面对现实,重塑生命的光彩。

有时竟会感受到音乐也有生命。

音乐家把生命融入了音乐,给世界增加了旋律;科学家把生命献给了科学,给世界增加了更多的知识和方便;教育家把生命献给了教育,给后代人寻找光明的出路……他们都活得有价值,过得充实。

当撒手人间时,便是坦坦荡荡。

也许这是生命赋予他们的使命! 我似乎明白了。

我前边的路很遥远很遥远,但遥远的是实在的。

正值风华正茂,应该珍爱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中增添色彩。

相对两代人生活,自己既没有革命战士的伟大, 也没有诗人作家的才智,也没有雷锋的完全精神,但自己还有双手和双脚,它们都需要去利用,不要废了。

就算只是让个座,敬个礼,种棵树,都可以填充生命的空缺。

且留一席地,想想高中生活吧,也许有着许许多多的失意与无奈,但别人想要的你有了,别人只有羡慕,难道这还不够,这是生命填入的最大空缺。

今后的日子,要想生命充实,就要认识生命的意义,就像医生对病人展现的爱心,就像音乐家赋予世界的温情。

既然有幸活在这红火的时代,何不轰轰轰烈烈地为理想付出,为社会付出。

生命的价值作文400字

展开全部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买。

记住,无论别人给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拿着势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的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回到院里,男孩兴奋的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

再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出10倍地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

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

由于男孩怎么也不卖,石头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都告诉了院长,并问院长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地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高了它的价值,竟被传言为稀世珍宝。

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的意义(作文500字)

展开全部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错过了一次,便不会再有第二次。

生命就像盛开的花朵,五彩缤纷;生命就像燃烧的蜡烛,照亮心灵的路;生命就像春天的细雨,滋润心灵。

地球上的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那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也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面对这两个观念,我更赞同后者。

如果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那么生活便是乏味无趣和烦躁的;如果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那么吴斌叔叔用76秒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这76秒内他用熟练完美的停车技术保障了乘客们的生命安全,他死了,却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就像地震来临,老师用生命去保护学生,母亲用生命保护孩子,在她们眼里孩子们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的生命。

在灾难来临,我们所看到的生命是震撼心灵的、倔强、深深影响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生命就像是歌,唱着感人的旋律;生命就像是故事,讲着感人肺腑的事;生命就像是诗,说着优美的事物。

有人说生命坚强起来,就是一朵高原的雪莲花;生命脆弱起来,就是一块易碎的琉璃。

生命的力量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有时,生命也可以创造奇迹,创造感动,创造爱。

这个地球因为生命而变得可爱,因为生命而变得独一无二,请珍惜生命,对生命负责,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吧!

关于生命的感悟的作文400字

生命感悟“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一句古往今来有名的诗句。

刚开始我并不太懂得里面的意思,但自从我养蚕后,我才体会到了这句诗的含义。

去年,同学送给我几只幼蚕,并给了我一些桑叶让我养它们。

小小的蚕每天拼命地吃桑叶,过了几天它们就慢慢地长大,身上的颜色也由黑色变成雪白雪白的,非常可爱。

又过了几天,桑叶吃完了,我不想去买,就没有去管它们了。

可是我没有想到,在没有任何食物下,它们依然努力地吐丝、结茧。

虽然蚕茧很小,但是却让我感到了一股生命的力量:蚕在饥饿之下还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默默地贡献出最好的丝。

噢!我明白了,蚕的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天,它们不分昼夜地吃桑叶,直到死了它才把丝吐完。

它出生下来的责任就是要吐丝、结茧,这种生命是多么有价值呀! 如果说一只小小的蚕给了我极大的生命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要珍惜生命,对生命负责。

那么,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一个个挽救生命的场景,却更加震撼了我的心灵!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遭到了80级大地震的袭击。

许多地方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我们将永远记住这一刻,一瞬间,草木失色,山河含悲,黑色的五月,让我们的悲伤奔流成河!多少失去父母的孩子,是失去孩子的父母,多少失去亲人的人们、、、、、、原本生机勃勃的家园顷刻变成断壁残垣! 在这场灾难中,我被这两个故事深深感动着:中学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个学生而遇难。

当救援人员扒开废墟时,那是怎样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谭老师就像一只大鸟一样扑在讲桌上,他的两只手臂牢牢地抓住讲桌,讲桌下面是四个幸免于难的学生!还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当地震来临时,她弓起自己的身体,撑起一片空间给自己襁褓中的孩子。

妈妈离去了,孩子却毫发无损。

医护人员在孩子身上发现一部手机,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着,妈妈永远爱你!”多么无私的老师,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灾区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为了保护学生和孩子,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倒塌的楼房、、、、、、他们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下一代生命的延续。

这不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写照吗? 哦,我真正明白了生命,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热爱生命的作文400字

在偌大的世界里,有着无数的生命,有的伟大,有的渺小,但我最欣赏的却是一种不起眼的却有着顽强生命的植物——仙人掌。

喜欢上仙人掌是源于一盆工艺仙人掌(也就是那种有彩色叶片的盆摘),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去了花卉市场,进去之后,随便看了看,便对老板说:“我要一盆最好养的花。

”他便把一盆彩色的仙人掌端给我说:“就它吧!一个月不浇水,也能活。

”我说:“好!” 之后,我拿回家仔细地观察起来,它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的,有长条的……也有着许多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一根根刺时刻严防着外界的侵害,它并没有其它植物强劲的根,却有着许多植物都没有的坚强外壳。

可见,上天是公平的,如果他关上一扇门,就一定会再开一扇窗。

突然,我有一个想法,把它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于是,我开始动手,我用很厚的纸握住它,还戴了副手套,拿着一把刀,却觉得无从下手,最后竖着切开了它。

里面并不是我想象的坚硬的内壳,而是那种汁水态的,就像是它临死前流出的一滴滴绿色的泪珠,原来,它的内心如此脆弱,看来我“荼毒生灵”了,真的好后悔,当然就更不忍将它扔掉,只好用线将切开的绑好,重新植入盆内。

两个星期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被切成两半的叶片居然又长在一起了,它又活了过来。

我惊叹极了,它顽强地从死亡边缘挣扎回来,此时正以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在继续生长、生长…… 我立刻上网查找了一切关于仙人掌的资料,原来,它的作用还如此之大:可用于灼伤、烫伤、蚊虫叮咬等消炎之用,去壳可以食用……它可真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它是顽强的,却又华而不虚,就为这,我们也该敬它、爱它!

热爱生命的作文400字以内

展开全部生命因爱更精彩生命是晴天里的一轮太阳,五光十色,分外耀眼,而爱则是架在蓝色天空下的那一抹彩虹,光彩夺目。

太阳由于彩虹的映衬,更显生机,而生命则因爱而更加精彩。

华益慰,一位感动了全中国的平凡医生,以清廉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做人准则的普通医生。

他是一位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经常为百姓谋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能坚持自己的人格操守。

她,华益慰的妻子平淡得这样评价道:他只不过尽到了一个医生的义务罢了。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只因为爱,因为对社会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更由于他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

爱的内涵被华益慰用他的一生书写得淋漓尽致,墨香飘撒在每一个他服务过的人的身边。

爱如甘泉注入华益慰生命的长河之中,他的生命因爱而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他的行为告诉现在也启迪未来:生命因爱更精彩。

人类的爱是伟大的,而植物、动物的爱也不逊色,大自然也是爱的天空。

当阳光烂漫之时,太阳把自己的爱洒遍大地,植物便享受到了来自太阳,如母爱般无私温暖的爱。

出于爱,他们把体内的氧放出,让他们自由飞翔,也将二氧化碳小心的保护,把爱的渴望传递给他们,同时净化他们的心灵。

大自然多么奇妙呀!太阳有爱,服务于大家,他的生命因此而无可替代,植物感受被爱的幸福而生机勃勃,氧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美妙的舞步下优雅地写了一个大字:爱。

而二氧化碳接受了心灵的洗礼,纯洁的爱遍布全身。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散布爱的同时,自己身上也香味浓浓,两者的生命仿佛立即充满了色彩,总之,生命因爱而更加精彩。

如果说生命是一幅没有上色的画,那么爱就是手中的调色盘,可以让这幅画不再平凡,让生命因爱而更精彩。

感悟生命突然停电了,周围陷入了一片黑暗,我不知所措地慌了神,忽然想起自己过生日时买的一个杯子形的小香烛。

于是我拿出来,将它点着。

盯着它那微弱的光,我突然想到,在这样一个灯光明亮的年代,它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我似乎从来没有注意过蜡烛,只是过生日时将它拿来当作心愿的寄托。

而现在,这被我忽略已久的东西却又重新显得重要起来,蜡烛这微不足道的光,也在此时此刻,将我不安的心情转为平静。

桌上的百合花被烛光将影子投在墙上,是如此清晰。

一下子,我看见蜡烛在一点点减小,而在这冬日中,周围的一切似乎被温暖起来。

我意识到,这蜡烛竟也是一个生命,也有着生命所具有的特性--爱。

蜡烛的爱不会像糖果一样让你甜到心底,也不会像轻爽的歌让你忘却痛苦,更不会像蓝蓝的天让你开心得笑出声来。

它能做的,只是在黑暗中给你一线光明,在寒冷中给你一点温暖。

光明和温暖,在有些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

但我知道,它是在用它的整个生命去奉献,去爱每一个哪怕并不在乎它的生灵。

蜡烛有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可是你却不能忘,当蜡烛把整个生命的爱都奉献给你时,它什么也没有索取,什么也没有抱怨。

是的,它流泪了,但那并不是悔恨的泪,不是抱怨的泪,而是走过一生无悔的泪,含笑的泪,即是它曾经给予别人,爱过别人的痕迹。

烛光依然摇曳着,墙上百合花的影子似乎更清晰了,百合花的香气弥漫着温馨。

来电了,灯亮了,我却不忍将蜡烛熄灭,于是将灯关上,又只剩下烛光了,我又看到了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爱,真正的美丽。

这就是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使用她,也可以白白糟蹋,一切全有自己决定,我也必须为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每个人仅有一次生命,这宝贵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很少人这样思考过。

但是。

蝴蝶的一生让我觉得是最有意义的,它的一生,就像巴金说的一样:“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蝴蝶就是默默付出,默默离开。

有一次,我做这样一个实验,看它从毛毛虫到蝴蝶一共有几天,经过实验只有实验,可是在这十天它可以传播多少花粉啊!所以,我认为蝴蝶是动物中最勇敢的,也是我认识的动物中最美丽的。

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习蝴蝶的勇敢精神!同时我也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因为生命和时间是最重要的,这里也包括我的生命和所有的生命,让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这就是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使用她,也可以白白糟蹋,一切全有自己决定,我也必须为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珍惜生命,这也是我们在一生当中必须做到的,反过来我们不能危害生命,更不能来破坏生命。

在这里。

我要提醒那些人,热爱生命吧,生命如时间一转眼就没了,所以我们要珍惜和热爱生命!我一定要像蝴蝶一样把生命度过的光彩和灿烂! 这样帮你,对你有帮助吧,投一票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一、采诗说

  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二、献诗说

  《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三、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但是众学者认为此说法不可信,其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参加了诗经的编订。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取其整数,成为诗三百)。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诗经中的诗歌,可以确定具体写作年代的不多。大致地说,《颂》和《雅》产生年代较早,基本上都在西周时期;《国风》除《豳风》及“二南”的一部分外,都产生于春秋前期和中期。 就诗歌的性质来说,《雅》、《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在特定场合中使用的乐歌,《国风》大多是民歌。只是《小雅》的一部分,与《国风》类似。但必须指出:我们在这里说的“民歌”,只是一种泛指;其特点恰与上述《雅》、《颂》的特点相反,是由无名作者创作、在社会中流传的普通抒情歌曲。大多数民歌作者的身份不易探究清楚。假如以诗中自述者的身份作为作者的身份,则既包括劳动者、士兵,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属于“士”和“君子”阶层的人物。“士”在当时属于贵族最低的一级,“君子”则是对贵族的泛称。此外仍有许多无法确定身份的人物。所以只能大致地说,这种民歌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

由于诗歌的性质不同,其描述的内容也相应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分别选择若干重要的类型加以介绍。

《颂》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如《丰年》中唱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在丰收的日子里,人们兴高采烈而又隆盛地祭祀先人,希望他们赐给更多的福分。而《噫嘻》则描绘了大规模耕作的情形: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在广阔的田野上,数万名农夫同时劳动,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同时我们也会想到:在这种强大有力的集体活动中,个人的存在价值是很容易被忽视、被抹杀的。这是在那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经济条件下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记述了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创立者武王灭商的历史。其产生的年代大致也在西周初期。《生民》叙述后稷的母亲姜嫄祷神求子,后来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却历难而不死:“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这段描写,表现了后稷的神话色彩。后稷长大以后,发明了农业,所种的庄稼都非常茂盛。后来他在有邰(今陕西武功西南)成家立业,建立了周民族的基础,而他自己就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和农业之神。这首带有神话和传说色彩的诗歌,反映了周民族的发生观念和历史观念,以及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

这些史诗作为叙事之作,其长处在于简明而有条理。但由于其写作目的主要在于记述史实(包括被当作史实的传说)和颂扬祖先,故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不甚重视。而且在《诗经>》里面,叙事诗并不多,主要就是以上这些。可见从《诗经》起,就显示出中国诗歌不太重视叙事诗的倾向。

西周后期至平王东迁之际,由于戎族的侵扰,诸侯的兼并,统治秩序的破坏,形成社会的剧烈动荡。《大雅》、《小雅》中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诗,有很多批评政治的作品,均出于士大夫之手。这大概就是古籍中所说的“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国语·周语》)。

在这一类诗中,有些作者对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混乱和不公正现象提出了指责。如《瞻昂》中说:“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悦之。”《北山》中说:“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牺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从这里我们看到当时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激烈变化,有人升浮,有人沉降;有人为“王事”辛苦劳碌而无所得,有人无所事事却安享尊荣。而诗人则是站在旧有的“公正”立场上,希望纠正这一种不可避免的混乱。

更多的政治批评诗,表达了作者对艰危时事的极端忧虑,对他们自身所属的统治集团,包括最高统治者强烈不满。如《十月之交》,据《毛诗序》,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诗人从天时不正这一当时人认为十分严重的灾异出发,对统治者提出严重警告。其中写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峷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这是一幅大动荡、大祸难即将发生的景象。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诗人们尽量要避免同他们所属的集团的直接冲突,或者说,他们总是感受到集团力量的威迫。看起来,诗人们强烈地表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众生活的关心,而批评其他人缺乏这种关心,这是一种矛盾;但另一方面,这种关心,本质上也就是关心统治秩序的安定,是整个统治集团公认(不管能否做到)的正确立场、道德原则。他们所批评的,正是对这种立场和原则的背离。当他们发现(或认为)大多数人都已背离了这种立场和原则时,便既感到迷惘和悲愤,又感到恐惧,而决不敢张扬纯属个人的态度,使自己处于同集团对抗乃至决裂的地位。  以上所举的例子以及大、小《雅》中其他同类诗歌,可以说开创了中国政治诗的传统。诗中所表现的忧国忧民的情绪,以及总是首先要站立在“正确”的也就是社会公认的道德立场上才能进行批评而避免张扬个人的态度,对后代的政治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国风》中的民间歌谣(包括《小雅》中一部分类似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比纯粹出于社会上层的《雅》、《颂》广阔得多,生活气息也更为浓厚。

十五《国风》,以《豳风》的年代最早。其中《七月》一篇,是极古老的农事诗,一般以为产生于西周初。与《周颂》中的农事诗不同,它以相当长的篇幅,叙述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像是记农历的歌谣。这首诗不仅在社会学、历史学、农业学方面是极可贵的资料,从文学史来说,也是后代田家诗的滥觞。

《国风》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批评和道德批评的诗。这些诗有些是针对特定的人物事件的,有的则带有普遍意义。总体上说,这些诗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如著名的《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首诗,以前很多人都解释为劳动者对剥削者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责问,这恐怕不太确切。应该指出,在《诗经》的时代,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在社会的一般认识中,原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受到严重奴役的奴隶们,能否清醒地否定当时社会所公认的这一种原则,本身是个问题;即使有人认识到并表现出来了,这样的诗也不可能被诸侯和周王朝的乐宫照样容纳,成为贵族子弟日常诵咏学习的对象。《毛诗序》解此诗,谓“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食禄”,应该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诗人还是从社会公认的原则出发,认为“君子”居其位当谋其事,“无功而食禄”就成了无耻的“素餐”——白吃饭。末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讽刺的笔法。事实上,“君子”们尸位素餐,倒是普遍的现象。以他们声称的原则讽刺他们的行为,这首诗已经很深刻,不必再加以拔高,以至脱离了原意。

再如《硕鼠》,也是相当深刻的政治讽刺诗。诗中把统治者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感到忍受不了这帮家伙的沉重压榨,想要逃到一块“乐土”中去。从诗中“无食我黍”等句来看,作者是拥有自己的土地财产的,其身份可能是下层贵族或其他自由民吧。这种反对过度剥削的意见,也是明智的统治者所愿意认可,并认为值得警戒的。

前面说《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我们就把这类诗同《国风》中同样主题的诗放在一起介绍>。《小雅》中的《采薇》、《杕杜》、《何草不黄》,《豳风》中的《破斧》、《东山》,《邶风》中的《击鼓》,《卫风》中的《伯兮》等,都是这方面的名作。与叙述武功的史诗不同,这些诗歌大都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歌唱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

应该说明:《诗经》中这一类作品,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反战诗”。因为诗中虽然表达了对于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留恋,却并不直接表示反对战争,指斥那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情绪也是以忧伤为主,几乎没有愤怒。这是因为,从集体的立场来看,从军出征乃是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即使这妨害了士兵个人的幸福,也是无可奈何。这一特点,在《卫风·伯兮》中看得更清楚:伯兮齃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乐,首如飞逢。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这首诗是以女子口吻写的。她既为自己的丈夫感到骄傲,因为他是“邦之桀(杰)”,能“为王前驱”,又因丈夫的远出、家庭生活的破坏而痛苦不堪。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既是克制的,又是真实的。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厉,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看到年轻的小伙和姑娘自由地幽会和相恋的情景,如《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一个打猎的男子在林中引诱一个“如玉”的女子,那女子劝男子别莽撞,别惊动了狗,表现了又喜又怕的微妙心理。

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在文学发展的初期,即人们尚未自觉地追求多样艺术风格的时代,尤其如此。

《国风》中还有许多描写夫妻间感情生活的诗。像《唐风·葛生》,一位死了丈夫的妻子这样表示:“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她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但也有男子,急切地要把妻子抛弃。在那种妇女毫无地位的时代,弃妇的命运更令人悲哀。

《邶风》中的《谷风》,《卫风》中的《氓》,是最著名的两首弃妇诗。《谷风》是一个善良柔弱的女子的哀怨凄切的哭诉,说自己如何辛辛苦苦为丈夫持家,千难万难度过贫苦的日子,家境好起来,人也衰老了,于是丈夫另有所欢,把自己赶出门去;自己离开夫家时,如何难分难舍,因为割不断对往事的追忆留恋。诗中所描写的,是一个贤惠忍让的中国妇女的典型。

《氓》叙写了一个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到被抛弃的痛苦经历,一件件事情依次写来,脉络非常清楚。先是有一个男子笑嘻嘻地向她买丝,借机搭识。她答允了这桩婚事,在等待结婚的日子里,她常常登上颓墙盼望他。可是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真实的心理,同时多少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 《诗经》中写恋爱和婚姻问题的诗,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赞扬对方的风采容貌,或描述幽会的情景,或表达女子的微妙心理,或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是全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作者: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尹吉甫: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尹吉甫出生于江阳(现泸州市),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县古称),死后葬于今湖北房县青峰山。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他辅助过三代帝王,到周幽王时听信谗言,被周幽王砍了头,后来知道错杀,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为了隐蔽别人盗墓,做了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面。曾作《诗经·大雅·烝民》、《大雅·江汉》等。

产生《诗经》的社会基础: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史记·货殖列传》)。由此可知,周代已是一个农业社会。这里所讲的虞夏之贡虽不可信,但周代的祖居之地宜于农业却是实情。这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来看,周族确是靠着农业而兴盛发展起来的。《豳风·七月》则完整地叙述出一年之中的农事活动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压迫关系。另外,在《诗经》中的《南山》、《楚茨》、《大田》、《丰年》、《良耜》以及《周书》内的《金滕》、《梓材》、《康诰》、《洛诰》、《无逸》等篇中,都有农事的记载。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宗教信仰与社会政治融为一体。这就是《诗经》中为什么会有许多祭祀性颂诗与雅诗的社会基础。宰我曾问孔子何谓鬼神,孔子回答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并且进一步解释:"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官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返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礼记·祭义篇》)以此了解《诗经》中的颂诗、雅诗,便可以得其要领。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社会历史特征。我们研究《诗经》,首先要注意产生《诗经》的历史社会基础。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蒹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等手法。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一家之主”千百年以来中国人对“灶王爷”的一种期望。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

上一篇:关梁简介下一篇:什么首什么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