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如何分类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11 选集、文集
A12 单行著作
A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A14 诗词
A15 手迹
A16 专题汇编
A18 语录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洲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B81 逻辑学(论理学)
B82 伦理学(道德哲学)
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
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 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 中国***
D33/37 各国***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D90 法的理论(法学)
D91 法学各部门
D92 中国法律
D93/97 各国法律
D99 国际法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F0 经济学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F01 经济学基本问题
F02 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4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5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6 经济学分支科学
F08 各科经济学
F09 经济思想史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11 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
F12 中国经济
F13/17 各国经济
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F20 国民经济管理
F21 经济计划
F22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F23 会计
F239 审计
F24 劳动经济
F25 物质经济
F27 企业经济
F28 基本建设经济
F29 城市与市政经济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F5 交通运输经济
F59 旅游经济
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
F71 国内贸易经济
F72 中国国内贸易经济
F73 世界各国国内贸易经济
F74 世界贸易
F75 各国对外贸易
F76 商品学
F8 财政、金融
F81 财政、国家财政
F82 货币
F83 金融、银行
F84 保险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64 高等教育
G8 体育
H 语言、文字
H0 语言学
H1 汉语
H11 语音
H12 文字学
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H14 语法
H15 写作、修辞
H159 翻译
H16 字书、字典、词典
H17 方言
H19 汉语教学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31 英语
H32 法语
H33 德语
H34 西班牙语
H35 俄语
H36 日语
H37 阿拉伯语
H4 汉藏语系
H5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
H61 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
H62 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
H63 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
H64 东北亚诸语言
H65 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H66 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
H67 闪-含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
H7 印欧语系
H81 非洲诸语言
H83 美洲诸语言
H84 大洋洲诸语言
H9 国际辅助语
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20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I206 文学评论和研究
I207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I21 作品集
I22 诗歌、韵文
I23 戏剧文学
I239 曲艺
I24 小说
I25 报告文学
I26 散文
I269 杂著
I27 民间文学
I28 儿童文学
I29 少数民族文学
I299 宗教文学
I3/7 各国文学
J 艺术
J0 艺术理论
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 绘画
J29 书法、篆刻
J3 雕塑
J4 摄影艺术
J5 工艺美术
[J59] 建筑艺术
J6 音乐
J7 舞蹈
J8 戏剧艺术
J9 **、电视艺术
K 历史、地理
K0 史学理论
K1 世界史
K2 中国史
K3 亚洲史
K4 非洲史
K5 欧洲史
K6 大洋洲史
K7 美洲史
K81 传记
K85 文物考古
K89 风俗习惯
K9 地理
K90 地理学
K91 世界地理
K92 中国地理
K93/97 各国地理
K99 地图
N 自然科学总论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
N2 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
[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
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
N91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历史
N93 非线性科学
N94 系统科学
N941 系统学、现代系统理论
N945 系统工程
N949 系统科学在各方面的应用
[N99] 情报学、情报工作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1 数学
O1-0 数学理论
O1-8 计算工具
O11 古典数学
O119 中国数学
O12 初等数学
O13 高等数学
O14 数理逻辑、数学基础
O15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
O17 数学分析
O18 几何、拓扑
O19 动力系统理论
O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O22 运筹学
O23 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理论)
O24 计算数学
O29 应用数学
O3 力学
O31 理论力学(一般力学)
O32 振动理论
O33 连续介质力学(变形体力学)
O34 固体力学
O35 流体力学
O369 物理力学
O37 流变学
O38 爆炸力学
O39 应用力学
O4 物理学
O41 理论物理学
O42 声学
O43 光学
O44 电磁学、电动力学
O45 无线电物理学
O46 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
O469 凝聚态物理学
O47 半导体物理学
O48 固体物理学
O51 低温物理学
O52 高压与高温物理学
O53 等离子体物理学
O55 热学与物质分子运动论
O56 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
O57 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
O59 应用物理学
O6 化学
O61 无机化学
O62 有机化学
O63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O64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O65 分析化学
O69 应用化学
O7 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1 天文学
P2 测绘学
P3 地球物理学
P31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
P33 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
P35 空间物理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
P5 地质学
P51 动力地质学
P52 古生物学
P53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P54 构造地质学
P55 地质力学
P56 区域地质学
P57 矿物学
P58 岩石学
P59 地球化学
P61 矿床学
P62 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P64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P65] 地震地质学
[P66] 环境地质学
[P67] 海洋地质学
P68 宇宙地质学
P691 行星地质学
P692 灾害地质学
P7 海洋学
P71 海洋调查与观测
P72 区域海洋学
P73 海洋基础科学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P75 海洋工程
[P76] 海洋环境科学
[P77] 潜水医学
[P79] 军事海洋学
P9 自然地理学
P90 一般理论与方法
P91 数理地理学
[P92] 古地理学
P93 部门自然地理学
P94 区域自然地理学
[P951] 环境地理学
[P954] 灾害地理学
P96 自然资源学
[P97] 地理探险与发现
P98 自然地理图
Q 生物科学
Q1 普通生物学
Q2 细胞生物学
Q3 遗传学
Q4 生理学
Q5 生物化学
Q6 生物物理学
Q7 分子生物学
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Q89] 环境生物学
Q91 古生物学
Q93 微生物学
Q94 植物学
Q95 动物学
Q96 昆虫学
Q98 人类学
R 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R6 外科学
R71 妇产科学
R72 儿科学
R73 肿瘤学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6 耳鼻咽喉科学
R77 眼科学
R78 口腔科学
R79 外国民族医学
R8 特种医学
R9 药学
S 农业科学
S1 农业基础科学
S2 农业工程
S3 农学(农艺学)
S4 植物保护
S5 农作物
S6 园艺
S7 林业
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9 水产、渔业
T 工业技术
TB 一般工业技术
TB1 工程基础科学
TB2 工程设计与测绘
TB3 工程材料学
TB4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TB5 声学工程
TB6 制冷工程
TB7 真空技术
TB8 摄影技术
TB9 计量学
TD 矿业工程
TD1 矿山地质与测量
TD2 矿山设计与建设
TD3 矿山压力与支护
TD4 矿山机械
TD5 矿山运输与设备
TD6 矿山电工
TD7 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
TD8 矿山开采
TD9 选矿
TD98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E0 能源与节能
TE1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TD2 钻井工程
TD3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TD4 油气田建设工程
TD5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
TD6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TD8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
TD9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
[TD99] 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TF 冶金工业
TF0 一般性问题
TF1 冶金技术
TF3 冶金机械、冶金生产自动化
TF4 钢铁冶金(黑色金属冶炼)(总论)
TF5 炼铁
TF6 铁合金冶炼
TF7 炼钢
TF79 其他黑色金属冶炼
TF8 有色金属冶炼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G1 金属学与热处理
TG2 铸造
TG3 金属压力加工
TG4 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
TG5 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G7 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
TG8 公差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量仪
TG9 钳工工艺与装配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H11 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TH12 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
TH13 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
TH14 机械制造用材料
TH16 机械制造工艺
TH17 机械运行与维修
TH18 机械工厂(车间)
TH2 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
TH3 泵
TH4 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
TH6 专用机械与设备
TH7 仪器、仪表
TJ 武器工业
TK 能源与动力工业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M0 一般性问题
TM1 电工基础理论
TM2 电工材料
TM3 电机
TM4 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
TM5 电器
TM6 发电、发电厂
TM7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TM8 高电压技术
TM91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TM92 电气化、电能应用
TM93 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N0 一般性问题
TN1 真空电子技术
TN2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TN3 半导体技术
TN4 微电子技学、集成电路(IC)
TN6 电子元件、组件
TN7 基本电子电路
TN8 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
TN91 通信
TN92 无线通信
TN93 广播
TN94 电视
TN95 雷达
TN96 无线电导航
TN97 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
[TN98] 无线电、电信测量技术及仪器
TN99 无线电电子学的应用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
TP1 自动化基础理论
TP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0 一般性问题
TP31 计算机软件
TP311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TP312 程序语言、算法语言
TP313 汇编程序
TP314 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TP315 管理程序、管理系统
TP316 操作系统
TP317 程序包(应用软件)
TP319 专用应用软件
TP32 一般计算器和计算机
TP33 电子数字计算机
TP34 电子模拟计算机
TP35 混合电子计算机
TP36 微型计算机
TP37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
TP38 其他计算机
TP39 计算机的应用
TP391 信息处理
TP392 各种专用数据库
TP393 计算机网络
TP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TP6 射流技术(流控技术)
TP7 遥感技术
TP8 远动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U1 建筑基础科学
TU19 建筑勘测
TU2 建筑设计
TU3 建筑结构
TU4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TU5 建筑材料
TU6 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
TU7 建筑施工
TU8 房屋建筑设备
TU9 地下建筑
TU97 高层建筑
TU98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TU99 市政工程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U1 综合运输
U2 铁路运输
U4 公路运输
U6 水路运输
[U8] 航空运输
V 航空、航天
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V2 航空
V4 航天(宇宙航行)
[V7] 航空、航天医学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X2 社会与环境
X3 环境保护管理
X4 灾害及其防治
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 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Z1 丛书
Z2 百科全书、类书
Z3 辞典
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 年鉴、年刊
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参考资料:
回答者: 听雨那年那月 - 四级 2007-9-2 19:48
地下一层:原版
一层:社科、法律、哲学、历史、综合热销、经济
二层:中外文学(含名著)、儿童、摄影、美术(含素描等)
三层:音像、英语、教辅、奥运专柜
四层:医学、计算机、建筑、交通、期刊、烹饪
中国图书分类标准 0总类 1哲学 2宗教学 3自然科学类 000 特藏 100 哲学总论 200 总论 300 总论 010 目录学总论 110 思想学问概说 210 比较宗教学 310 数学 020 图书馆学总论 120 中国哲学总论 220 佛教 320 天文 030 国学图书分类标准又分为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按图书的学科内容分类是它的主要标准;图书的著者国别、著作体裁、著作体例、文字、版次等方面是它的辅助标准。
本世纪,有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大爆炸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至少是在12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
若干世纪以来,很多科学家认为宇宙除去一些细微部分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宇宙不需要一个开端或结束。即使是在发现宇宙正在膨胀之后,这种想法也没有被放弃。托马斯戈尔德(Thomas Gold),赫尔曼邦迪(Herman Bondi)及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于40年代后期提出,物质正以恰当的速度不断创生着,这一创生速度刚好与因膨胀而使物质变稀的效果相平衡,从而使宇宙中的物质密度维持不变。这种状态从无限久远的过去一直存在至今,并将永远地继续下去。宇宙在任何时候,平均来说始终保持相同的状态。稳态理论所要求的创生速率很小,每100亿年中,在一立方米的体积内,大约创生1个原子。稳态理论的优点之一是它的明确性。它非常肯定地预言宇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也正因如此 ,它很容易遭受观测事实的质疑或反驳。当宇宙背景辐射被发现后,这一理论基本上已被否定。
大爆炸理论
(big-bang cosmology)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化石的概念
化石(Fossil)存留在岩石中的动物或植物遗骸。通常如肌肉或表皮等柔软部分在保存前就已腐蚀殆尽,而只留下抵抗性较大的部分,如骨头或外壳。它们接着就被周遭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取代。许多化石也被覆盖其上的岩石重量压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体和他们的生活遗迹。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古人说法
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早期,某些希腊学者曾被在沙漠中及山区有鱼及海生贝壳的存在所大大迷惑。公元前450 年希罗多德(Herodotus)注意到埃及沙漠,并正确地认为地中海曾淹没过那一地区。
公元前400 年亚里士多德就宣布化石是由有机物形成的,但是化石之被嵌埋在岩石中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神秘的塑性力作用的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狄奥佛拉斯塔(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50 年)也提出了化石代表某些生命形式,但是他认为化石是由埋植在岩石中的种子和卵发展而成的。斯特拉波(Strabo)(约公元前63 年到公元20 年)注意到海生化石在海平面之上的存在,正确地推断,含有该类化石的岩石曾受到很大的抬升。
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人们对化石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人们或者解释为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或者解释为是魔鬼的特别的创造和设计以便来迷惑人。这些迷信以及宗教权威们的反对,妨碍了化石研究达数百年。大约在15 世纪初,化石的真正起源被普遍接受了。人们懂得了化石是史前生物的残体,但仍然认为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记载的大洪水的遗迹。科学家与神学家的争论大约持续了300 年。
文艺复兴时期,几个早期自然科学家,著名的达芬奇论及到化石的问题。他坚决主张,洪水不能对所有化石负责,也无法解释化石出现在高山上。们肯定地相信,化石是古代生物无可置疑的证据,并认为海洋曾覆盖过意大利。他认为,古代动物的遗体被深埋在海底,在后来的某个时候,海底隆起高出海面,形成了意大利半岛。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化石的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形成一门科学。从那时起,化石对于地质学家越来越重要了。化石主要发现于海相沉积岩中,当海水中沉积物如石灰质软泥、沙、贝壳层被压紧并胶结成岩时,就形成了海相沉积岩。只有极罕见的化石出现在火山岩和变质岩中。火山岩原来是熔融状态,它的里面是没有生命的。变质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而形成的,使得原始的岩石中的化石一般都化为乌有。然而,即使在沉积岩中,所保留下来的记录也只是史前动植物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考虑到形成化石这一过程所需要的苛刻条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沉积岩中所保留下来的也只是史前动植物的很小一部分。
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演变过程
人们已知道,由附近火山落下的火山灰曾覆盖过整片森林,在森林化石中有时还可见到依然站立的树,以很好的姿态被保存下来。流沙和焦油沥青通常也能迅速把动物掩埋起来。焦油沥青的行为好像一个捕获野兽的陷阱,又象防腐剂能阻止动物坚硬部分的分解。洛杉矶的兰乔拉布雷(Rancho laBrea)沥青湖由于在其中发现许多骨化石而闻名了,在其中发现的骨化石包括长着锐利牙齿的野猪、巨大的陆地树懒以及其它已经绝灭的动物。在冰期生存的某些动物的遗体被冻结在冰或冻土之中。显然,被冰冻的动物有的可以保存下来。
虽然地球上曾有众多的人们并不知道的生物生存过,而只有少数生物留下了化石。然而,使生物变成化石的条件即使都满足了,仍然还有其它原因使得某些化石从未被人们发现过。例如,很多化石由于地面剥蚀而被破坏掉,或它的坚硬部分被地下水分解了。还有一些化石可能被保存在岩石中,但由于岩石经历了强烈的物理变化,如褶皱、断裂或熔化,这种变化可以使含化石的海相石灰岩变为大理岩,而原先存在于石灰岩中的生物的任何痕迹会完全或几乎完全消失。还有很多化石则存在于无法获得来进行研究的沉积岩层中,也还有很好出露于地表的含化石的岩石分布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却没有进行地质学研究。另外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是,可能由于生物的残体变成碎片或保存得很差,而不能充分显示出该生物的情况。
再者,当我们向过去回溯的时间越古老,化石记录缺失的时间间隔越长。岩石越老,受到破坏性力量的机会就越多,化石也就越加不可辨认。而且由于较古老的生物和今天的生物不同,因而对它们进行分类就很困难,这一情况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然而,尽管如此,大量保存下来的生物化石仍为我们认识过去提供很好的记录。
动物和植物变成化石可以通过很多不同途径,但究竟通过哪种途径,通常取决于:
(1)生物的本来构成
(2)它所生存的地方
(3)生物死后,影响生物遗体的力。
大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生物残体的保存有四种形式,每一种形式取决于生物遗体的构成或者生物遗体所经历的变化。
生物的本来的柔软部分只有当它被埋在能够阻止其柔软部分分解的介质中时,才能得以保存。这种介质有冻土或冰,饱含油的土壤和琥珀。当生物在非常干燥的条件下变成木乃伊,也能保存它的身体上本来的柔软部分。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于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区,并且在遗体不被野兽吃掉的情况下。
大概动物柔软部分的化石得以保存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在这两个地区的冻原上发现的大量的冻结的多毛的猛犸遗体——一种绝灭的象。这些巨兽有的已被埋藏达25000 年。当冻土融解,猛犸的遗体就暴露出来。也有些尸体保存得很不好,当它们暴露出来时,其肉被狗吃了,其长牙被象牙商倒卖。猛犸象的毛皮现在在很多博物馆展览,有的把猛犸象的肉体或肌肉放在乙醇中保存。
生物身体的柔软部分在东波兰的饱含油的土壤中也发现到,在这里有保存很好的一种绝灭的犀牛的鼻角、前腿和部分皮。在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洞穴中和火山口里发现了地树懒的天然形成的木乃伊。这里的极端干燥的沙漠气候能够使动物的软组织在腐烂之前就全部脱水,并能保存部分的皮、毛、腱、爪等。
生物变成化石的更有趣和不寻常的一种方式就是在琥珀中保存。古代的昆虫可被某些针叶树分泌出的粘树胶所捕获。当松脂硬结后并进一步变成琥珀,昆虫便留在其中。有些昆虫和蜘蛛被保存得非常好,甚至能在显微镜下研究它的细毛和肌肉组织。
虽然生物体的软组织的保存形成了一些有趣的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化石,但这种方式形成的化石是相对罕见的。古生物学家更经常地是研究保存在岩石中的化石。
生物体上的硬组织也能被保存下来。差不多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拥有一些硬部分,例如蛤、蚝或蜗牛;脊椎动物的牙和骨头;蟹的外壳和能够变成化石的植物的木质组织。生物体的坚硬部分由于是以能抵抗风化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物质构成的,所以这类化石分布的较普遍。无脊椎动物例如蛤、蜗牛和珊瑚等的壳是由方解石(碳酸钙)组成的,其中很多没有或几乎没有发生物理变化而被保存下来。脊椎动物的骨头和牙以及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外甲含有磷酸钙,因为这种化合物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非常强,所以许多由磷酸盐组成的物质也能保存下来,如曾发现一枚保存极好的鱼牙。由硅质(二氧化硅)组成的骨骼也具有这种性质。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硅质部分和某些海绵通过硅化而变成化石。另一些有机物具有几丁质(一种类似于指甲的物质)的外甲,节足动物和其它有机物的几丁质外甲可以成为化石,由于它的化学成分和埋葬的方式,使这种物质以碳的薄膜的形式而保存下来。碳化作用(或蒸馏作用)是生物埋葬之后在缓慢腐烂的过程中发生的,在分解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失去所含有的气体和液体成分,仅留下碳质薄膜。这种碳化作用和煤的形成过程相同。在许多煤层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碳化植物化石。
在许多地方,植物、鱼和无脊椎动物就是以这种方式保存下它们的化石。
有些碳的薄膜精确地记录了这些生物的最精细的结构。
化石还可以通过矿化作用和石化作用而保存下来。当含矿化的地下水把矿物沉淀于生物体的坚硬部分所在的空间时,使得生物的坚硬部分变得更坚硬、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更强。较普通的矿物有方解石、二氧化硅和各种铁的化合物。所谓置换作用或矿化作用是生物体的坚硬部分被地下水溶解,与此同时其它物质在所空出来的位置上沉淀下来的过程。有些置换形成的化石的原始结构被置换的矿物所破坏。
不仅动植物的遗体能形成化石,而且表明它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或踪迹也都能形成化石。痕迹化石能提供有关该生物特点的相当多的情况。很多壳、骨、叶以及生物的其它部分,都能以阳模和阴模的形式保存下来。如果一个贝壳在沉积物硬化成岩之前就被压入海底,它的外表特征就会留下压印(阴模)。如果阴模后来又被另外一种物质充填,就形成阳模。阳模能显示出贝壳本来的外部特征。外部阴模显示的是生物体硬部分的外部特征,内部阴模显示的是生物体坚硬部分的内部特征。
一些动物以痕、印、足迹、孔、穴的形式留下了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
其中如足迹,不仅能表明动物的类型,而且提供了有关环境的资料。恐龙的足迹化石不仅揭示了它的足的大小和形状,还提供了有关它的长度和重量的线索,留有足迹的岩石还能帮助确定恐龙生存的环境条件。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龙足迹化石发现于得克萨斯州索美维尔县罗斯镇附近的帕卢西河床中的晚白垩纪石灰岩中,年代大约在11 亿年前。留有恐龙足迹的大的石灰岩板被运到全世界的博物馆中,成为这种巨大爬行动物的哑证据。无脊椎动物也能留下踪痕。在许多砂岩和石灰岩沉积层的表面可以看到它们的踪迹。无脊椎动物的踪痕既有简单的踪迹,也有蟹及其它爬虫的洞穴。
这些踪痕提供了有关这些生物的活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证据。洞穴是动物为着藏身觅食而在地上、木头上、石头上以及其它能打洞的物质上打出的管状或圆洞状的孔穴,后来若被细物质充填,就可能得以保存下来。打出该洞穴的动物的遗体偶尔也能在充满洞中的沉积物中找到。在松软的海底,蠕虫、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以及其它动物都可留洞穴。某些软体动物,如凿船虫——一种钻木的蛤、石蜊(Litho- domus)——一种钻石的蛤,它们的洞穴化石和钻孔化石也常常能被发现。在人们所知的最古老的化石之中,有管状构造,据认为这种管状构造是蠕虫的洞穴。在许多最古老的砂岩中,就有这种管状构造。
钻孔是某些动物为了觅食、附着和藏身而打的洞。钻孔经常出现在化石化的贝壳、木头和其它生物体的化石之上。钻孔也是一种化石。象钻孔蜗牛这种食内动物就能穿过其它动物的壳来钻孔以吃食其软体部分。许多古代软体动物的壳上可见到象是钻孔蜗牛打的整齐的洞。
化石对于追溯动植物的发展演化是有用的,因为在较老的岩石中的化石通常是原始的和较简单的,而在年代较新的岩石中的类似种属的化石就要复杂和高级。
某些化石作为环境的指示物是很有价值的。例如造礁珊瑚似乎总是生活在与今天相似的条件下。因此,如果地质学家找到了珊瑚礁化石——珊瑚最初被埋藏的地方,就可以有理由地认为,这些含有珊瑚的岩石形成于温暖的相当浅的海中。这就使得勾画出史前时期海的位置及范围成为可能。珊瑚礁化石的存在还可指示出古代水体的深度、温度、底部条件和含盐度。
化石的一个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进行对比——确定若干岩层间彼此相互关系的密切的程度。通过对比或比较各岩层所含的特征化石,地质学家可以确定一个特定区域的某种地质建造的分布。有的化石在地质历史上生存的时间相当短,然而在地理分布上却相当广泛。这种化石被称为指示化石。由于这种化石通常只是和某一特定时代的岩石共生,所以在对比中特别有用。
微体生物的化石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作为指示化石特别有用。微体古生物学家(研究微体古生物的学者)通过对从钻孔中取得的岩心进行冲洗、将微小的化石分离出来,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细小的古生物遗体的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对于判断地下岩层的年代和储油的可能性是非常有价值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对于世界油田之重要可从某些储油地层用某些关键的有孔虫的属来命名这一点见其一斑。其它微体古生物化石,例如:介形虫、孢子和花粉,也被用来确定世界其它许多地区的地下岩层。
虽然植物化石对于指示气候十分有用,但用于地层对比就不很可靠。植物化石提供了许多有关整个地质时代的植物演化的资料。
分类情况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1、实体化石
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原来的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例如猛犸象(第四纪冰期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于1901年发现,25000年以前,不仅骨骼完整,连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
2、模铸化石
就是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一类是印痕,即生物遗体陷落在底层所留下的印迹,遗体往往遭受破坏,但这种印迹却反映该生物体的主要特征。不具硬壳的生物,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也可保存其软体印痕,最常见的就是植物叶子的印痕。第二类是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内模两种,外模是遗体坚硬部分(如贝壳)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的痕迹,它能够反映原来生物外表形态及构造;内模指壳体的内面轮廓构造印在围岩上的痕迹,能够反映生物硬体的内部形态及构造特征。例如贝壳埋于砂岩中,其内部空腔也被泥沙充填,当泥沙固结成岩而地下水把壳溶解之后,在围岩与壳外表的接触面上留下贝壳的外模,在围岩与壳的内表面的接触面上留下内模。第三类叫做核,上面提到的贝壳内的泥沙充填物称为内核,它的表面就是内模,内核的形状大小和壳内空间的性状大小相等,是反映壳内面构造的实体。如果壳内没有泥沙填充,当贝壳溶解后久留下一个与壳同形等大的空间,此空间如再经充填,就形成与原壳外形一致、大小相等而成分均一的实体,即称外核。外核表面的形状和原壳表面一样,是由外模反印出来的,他的内部则是实心的,并不反映壳的内部特点。第四类是铸型,当贝壳埋在沉积物中,已经形成外模及内核后,壳质全被溶解,而又被另一种矿质填入,象工艺铸成的一样,使填入物保存贝壳的原形及大小,这样就形成了铸型。它的表面与原来贝壳的外饰一样,它们内部还包有一个内核,但壳本身的细微构造没有保存。
总的来说,外模和内模所表现的纹饰凹凸情况与原物正好相反。外核与铸型在外部形状上和原物完全一致,但原物的内部构造被破坏消失,其物质成分与原物也不同。至于外核和铸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内部没有内核,而后者内部还含有内核。
3、遗迹化石
指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和遗物。遗迹化石中最重要的是足迹,此外还有节肢动物的爬痕,掘穴,钻孔以及生活在滨海地带的舌形贝所构成的潜穴,均可形成遗迹化石。遗物化石方面,往往指动物的排泄物或卵(蛋化石);各种动物的粪团,粪粒均可形成粪化石。我国白垩纪地层中恐龙蛋世界闻名,过去在山东莱阳地区以及近年来在广东南雄均发现成窝垒叠起来的恐龙蛋化石。
4、化学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有的虽被破坏,未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这种视之无形,但它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足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的化石称为化学化石。随着近代化学研究的进展,科学技术的提高,古代生物的有机分子(指氨基酸等),可从岩层中分离出来,进行鉴定研究,同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古生物化学。
5特殊的化石
琥珀—古代植物分泌出的大量树脂,其粘性强、浓度大,昆虫或其他生物飞落其上就被沾粘。沾粘后,树脂继续外流,昆虫身体就可能被树脂完全包裹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空气无法透入,整个生物未经什么明显变化保存下来,就是琥珀。
中药店的龙骨—被人们用作中药的龙骨,其实主要是新生代后期尚未完全石化的多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石,绝大部分是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哺乳动物,诸如犀类(Rhinocerotidae)、三趾马(Hipparion spp)、鹿类(Cervidae)、牛类(Bovidae)和象类(Proboscidae)等的骨骼和牙齿,甚至偶然还掺杂少量人类的材料。至于视为上品的五花龙骨或五花龙齿,颜色不像一般呈单调的白、灰白或黄白,而是在黄白之间尚夹杂有红棕或蓝灰的花纹.比较好看,则是象类的门齿。
1标准化石
这是指特征显著、延续时间较短但分布较广、且数量多且比较容易发现的化石,人们通常用它们来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依据。属于标志性化石之一。
2指相化石
在不同的生物或生物组合中,有些对生活环境、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类生物形成的化石就是指相化石,人们通常以这些生物所形成的化石来推断出当时各地的环境条件,而且数据相当准确。属于标志性化石之一。
3带化石
这是指在地层学中可以用来作为划分最小地层单位的生物带的依据的化石。
4持久化石
有些进化极缓慢的生物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其化石延续时间很长,人们将这类化石称为持久化石。
5化石钟(古生物钟)
我国学者马廷英在研究现代珊瑚时于1933年首次提出古生代四射珊瑚外壁上有反映气候季节变化的生长线,三十年后美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古珊瑚时计算出当时一年的月数数和每天的小时数。人们将这些能推算出古地球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的化石称为古生物钟或化石钟。
从化石的形态来看,可分为石质化石,煤化石, 冰冻化石,琥珀等
石质化石有很多,恐龙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煤上的树叶痕迹是最常见的煤化石,包含有昆虫的琥珀化石则非常多,在保存较好的原始森林里非常容易看见。而冰冻化石则比较少见,著名的猛犸象的尸体与保存完好的雪人尸体是其中最有吸引力的例子
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是由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所著的典籍《墨经》。
在《墨经》中,墨子深刻地描绘了光学世界的本质。他认为光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存在于能互相穿透的物体中,而它的传播速度不变。同时,他也通过几何的方法来解释一系列光学现象。比如,他根据光线向物体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反光、折光、入射角等现象,并探讨了这些现象的规律性。
在光学实验方面,墨子也做出了一些创新的尝试。他通过实验得出了类似于今天斯涅尔定律的结论: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此外,墨子还进行了许多制镜和光反射的实验,探讨了反光镜和镜面反射的规律性和意义。
除了以上的研究成果,墨子在光学研究中还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他提出了“照明”和“受照”两个概念,并用它们来解释光线的传播与反射。同时,他还提出了“格物致知”、“兼爱”等哲学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实验和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不可分割。
墨子及其弟子们所著的《墨经》是我国古代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对于光学基本概念、实验方法、现象规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我们今天对于光的理解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他们的成果不仅是光学研究的里程碑,同时也为近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和深化打下了基础。
墨子介绍
墨子(公元前479年-公元前381年),名墨翟,字墨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师和兵器设计师,被尊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生于今天湖南境内的墨家镇,早年曾拜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庄子为师,后辞其而自创学派。墨子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文化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贡献,并将这些方面的思想贯穿到他的教育和社会治理理念中。
在墨子的哲学理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兼爱”和“非攻”。他认为,人类应该彼此互相爱护,因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来自何处、属于立场如何。同时,他反对战争、暴力、不公等社会现象,主张以和平、和谐、公正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并将“兼爱”和“非攻”理念贯穿到了他的社会治理和国家政策中。
在科学方面,墨子主要探索了几何和光学问题。他通过几何的方法,成功地解释了光线的反光、折射、入射角等现象,并且根据实验得出了类似于斯涅尔定律的结论。他认为光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存在于能互相穿透的物体中,并指出光传播速度不变并且同时到达。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普及教育,注重实践,平等公正等方面。他主张对所有子女实行基础教育,认为教育应该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体会和发现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书本。
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百科上有。
[编辑本段]物理定义
电:物理学名词 [electricity]。
电(在新拉丁语里写为 “ēlectricus”,就是“类似琥珀”的意思)是个一般术语,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像闪电、静电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生疏的概念,像电磁场、电磁感应等等。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或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1库仑=1安培·秒
若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
库仑不是国际标准单位,而是国际标准导出单位。1库仑=1安培·秒。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量e=16021892×10^-19库仑,也就是说1库仑相当于624146×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
[编辑本段]电的基本概念
(一)电荷的电场
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带有电荷的物体称为带电体。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引进电场中的电荷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该电荷称为试探电荷!发出电场的电荷称为场源电荷!
电场强度和电位是表征静电场中各点性质的两个基本物理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即是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作用力。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库伦(N/C>o)电场中某点的电位是指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至电位参考点的电场力所作的功。电位的常用单位是伏特(V)或毫伏(mV ),即1V=1000mVe电场中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之间的电压或电压降。电压的单位与电位的单位相同。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
(二)电流与电路
在电源的作用下,同种带电微粒会发生定向移动,正电荷向电源负极移动、负电荷向电源正极移动。带电微粒的定向移动就是电流,一般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电流虽然有方向,但是是一个标量。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等于每秒通过电路的电荷量。电流的常用单位是安培(A)或毫安(mA),即1000mA=1A。
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即电路。在闭合电路中,实现电能的传递和转换。电路由电源、连接导线、开关电器、负载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核能将质量转化为能量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是最常用的电源。负载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设备,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是最常见的负载。开关电器是负载的控制设备,如刀开关、断路器、电磁开关、减压起动器等都属于开关电器。辅助设备包括各种继电器、熔断器以及测量仪表等。辅助设备用于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连接导线把电源、负载和其它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连接导线的作用是传输电能或传送电讯号。
[编辑本段]自然界中的放电现象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洛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电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编辑本段]现实生活的应用
消费类电子产品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有不同的内涵,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
我国消费类电子产品是指用于个人和家庭与广播、电视有关的音频和视频产品,主要包括:电视机、影碟机(VCD、 SVCD、DVD)、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响、电唱机、激光唱机(CD)等。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则把电话、个人电脑、家庭办公设备、家用电子保健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也归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随着技术发展和新产品新应用的出现,数码相机、手机、PDA等产品也在成为新兴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融合了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消费类电子三大领域的信息家电开始广泛地深入家庭生活,它具有视听、信息处理、双向网络通讯等功能,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如显示卡、存储介质、IC卡或信用卡的读取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软件包组成。广义上来说,信息家电包括所有能够通过网络系统交互信息的家电产品,如PC、机顶盒、HPC、DVD、超级VCD、无线数据通信设备、视频游戏设备、WEBTV等。目前,音频、视频和通讯设备是信息家电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也发展成为了信息家电,并构成智能家电的组成部分。
现代的电力供应由于常规能源的日益减少而出现了供应危机,世界各国均以新能源作为发展方向,主要推广的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力供应的常规能源消耗将被取代!人类的生活环境会得到改善!
本文2023-08-06 10:08: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393.html